微机原理与应用
- 格式:ppt
- 大小:168.50 KB
- 文档页数:33
微机原理
课程代码:80092001
课程名称:微机原理
学分:3.5 开课学期:5
授课对象:自动化先修课程:数字电子技术
课程主任:王书源,教授,硕士
课程简介:
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是测控专业、自动化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课程。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一个微处理器(Intel8086/8088)的基本编程结构、工作原理及组成一个简单的计算机的方法,熟悉一门汇编语言指令(Intel8086/8088),学会编写和调试汇编语言程序。
掌握几种常用可编程输入/输出接口芯片的工作原理、与CPU 系统的连接方法及编程使用方法。
了解PC机的系统组成,以及利用系统提供的中断编写汇编语言应用程序的方法。
实践教学环节:
微机原理实验课程可以开设多项实验项目,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实际技能。
实验是为了巩固学生的微机原理理论知识,加强基本实验技能,提高动手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创新的思维方法,为进行新领域探索和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实践基础。
课程考核:
考试成绩=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70%。
平时成绩包括:作业、实验等。
期末成绩采取闭卷考试。
指定教材: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杨素行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2月,第二版
参考书目:
[1] 微机原理与应用自编讲义(内部资料)
[2] 微型计算机接口技术及应用刘乐善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3] 微型机(PC系列)系统功能教程张昆藏清华大学出版社
[4] IBM- PC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沈美明清华大学出版社。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第三版课后答案【篇一:《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课后习题答案】=txt>第一章1.1 解释题(1) 微处理器【解答】由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构成的中央处理器(cpu),叫做微处理器。
(2) 微型计算机【解答】以微处理器为基础,配以内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电路、总线以及相应的辅助电路而构成的计算机裸机,叫做微型计算机。
(3) 微型计算机系统【解答】微型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
即由微型计算机、配以相应的外部设备(如打印机、显示器、键盘、磁盘机等),再配以足够的软件而构成的系统。
(4) 单板机【解答】将微处理器、ram、rom以及i/o接口电路,再配上相应的外设(如小键盘、led显示器等)和固化在rom中的监控程序等,安装在一块印刷电路板上构成的微型计算机系统称为单板机。
(5) 运算器【解答】运算器是直接完成各种算术运算、逻辑运算的部件,主要由alu(arithmetic and logic unit,算术逻辑部件)、通用寄存器、标志寄存器等组成。
(6) 地址总线【解答】地址总线是cpu对内存或外设进行寻址时,传送内存及外设端口地址的一组信号线。
地址总线的条数多少决定了cpu的寻址能力。
(7) 数据总线【解答】数据总线是cpu与内存或外设进行信息交换时,所用的一组数据信号线。
它决定了cpu一次并行传送二进制信息的位数,反映出cpu的“字长”这个重要性能指标。
(8) 控制总线【解答】控制总线是在cpu与外部部件之间传送控制信息(如读/写命令、中断请求命令等)的一组信号线。
1-2 单片机应包括哪些基本部件?其主要应用于哪些领域?【解答】一般单片机芯片中包括微处理器、ram、rom、i/o接口电路、定时器/计数器,有的还包括a/d、d/a转换器等。
其主要应用于智能化仪器仪表及工业控制领域。
1-3 按图1-11和图1-12,写出取第二条指令操作码和执行第二条指令的过程。
【解答】1) ip的值(002h)送入地址寄存器ar;2) ip的内容自动加1,变为003h;3) ar将地址码通过地址总线送到存储器的地址译码器,经译码后选中002h单元;4) 微处理器给出读命令;5) 所选中的002h单元内容04h送上数据总线db;6) 数据总线db上的数据04h送到数据寄存器dr;7) 因是取指操作,取出的是指令操作码04h,即由dr送入指令寄存器ir;8) ir中的操作码经指令译码器id译码后,通过pla发出执行该指令的有关控制命令。
微机原理及应用实验实验一开发环境的使用一、实验目的掌握伟福开发环境的使用方法,包括源程序的输入、汇编、修改;工作寄存器内容的查看、修改;内部、外部RAM内容的查看、修改;PSW中个状态位的查看;机器码的查看;程序的各种运行方式,如单步执行、连续执行,断点的设置。
二、实验内容在伟福开发环境中编辑、汇编、执行一段汇编语言程序,把单片机片内的30H~7FH 单元清零。
三、实验设备PC机一台。
四、实验步骤用连续或者单步的方式运行程序,检查30H-7FH 执行前后的内容变化。
五、实验思考1.如果需把30H-7FH 的内容改为55H,如何修改程序?2.如何把128B的用户RAM全部清零?六、程序清单文件名称:CLEAR.ASMORG 0000HCLEAR: MOV R0,#30H ;30H 送R0寄存器MOV R6,#50H ;50H 送R6寄存器(用作计数器)CLR1: MOV A,#00H ;00 送累加器AMOV @R0,A ;00 送到30H-7FH 单元INC R0 ;R0 加1DJNZ R6,CLR1 ;不到50H个字节,继续WAIT: LJMP WAITEND实验二数据传送一、实验目的掌握MCS-51指令系统中的数据传送类指令的应用,通过实验,切实掌握数据传送类指令的各种不同的寻址方式的应用。
二、实验内容1.编制一段程序,要求程序中包含7中不同寻址方式。
2.编制一段程序,将片内RAM30H~32H中的数据传送到片内RAM38H~3AH中。
3.编制一段程序,将片内RAM30H~32H中的数据传送到片外RAM1000H~1002H 中。
4.编制一段程序,将片内RAM40H~42H中的数据与片外RAM2000H~2002H中的数据互换。
三、实验设备PC机一台。
四、实验步骤逐段编制程序,汇编无误后,用连续或者单步的方式运行程序,检查程序的运行结果,看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
五、实验思考1.如何把片外RAM中1000H~100FH单元中的数传送到片外RAM中2000H~200FH单元中?2.如何把ROM中0200H~0207H单元的数传送至片外RAM0000H~0007H单元中?实验三数码转换一、实验目的掌握采用软件方法进行不同形式数据之间的转换,如十进制数与二进制数的转换、十六进制数与BCD码的转换、BCD数与ASCII码之间的转换、非压缩BCD码与压缩BCD码之间的转换。
微机原理及应用的心得前言最近我在学习微机原理和应用的课程,通过学习和实践,我对微机原理和应用有了一些心得和体会。
在这篇文档中,我将分享我对微机原理和应用的理解和应用经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什么是微机原理和应用微机原理和应用是一门研究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应用的课程。
它涉及到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方面的知识,包括计算机的组成结构、内外部设备的工作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等。
通过学习微机原理和应用,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计算机的运行原理,为我们今后在计算机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基础。
学习心得以下是我在学习微机原理和应用过程中的一些心得:•需要深入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如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输入输出设备等。
只有通过理解这些基本部分,才能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系统的工作原理。
•掌握汇编语言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汇编语言直接操作计算机硬件。
理解汇编语言的指令集和寻址方式,可以帮助我们编写更高效、优化的程序。
•在学习微机原理和应用的过程中,要多动手实践。
通过搭建实验环境、编写和调试程序,我们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并且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学会使用调试工具和逆向工程技术。
调试工具能够帮助我们定位和解决程序的问题,逆向工程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研究和分析程序的工作原理。
应用实践微机原理和应用的学习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还需要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以下是我在实践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在进行程序开发时,要注意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编写清晰、规范的代码可以提高程序的质量和效率,并减少后期维护的难度。
•在进行调试时,要善于使用调试工具,如断点调试、内存查看等。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定位和修复程序中的问题。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是很有必要的。
计算机网络是现代计算机领域的重要技术,掌握相关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程序开发和网络拓扑设计。
总结通过学习微机原理和应用,我对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应用经验。
微机原理及应用b微机原理与应用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科学思维与能力的基础课之一。
这门课程主要涉及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原理、发展历程以及应用技术等内容。
下面将从微机原理与应用的概念、内容、重要性、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微机原理与应用是指对微机硬件和软件结构、功能、性能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应用技术进行研究和讨论的课程。
微机是指一种具有微处理器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系统,早期就是指个人计算机,现在已经成为广义上对所有使用微处理器的计算机的称呼。
在微机原理与应用课程中,主要学习内容包括微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知识、微机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微处理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微指令的执行过程、I/O 技术和设备等。
此外,还包括软件开发技术、操作系统原理、应用软件的选择和应用等。
微机原理与应用的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科学思维和能力非常重要。
首先,通过学习微机原理,可以使学生对计算机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有更深入的了解,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硬件设计和调试能力。
其次,学习微机应用技术,可以让学生掌握使用各种计算机软件进行日常工作和学习的能力。
另外,学习微机原理与应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编程和软件开发能力,为深入学习计算机科学和技术提供必要的基础。
微机原理与应用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随着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工具和信息处理中心。
在各行各业中,计算机的应用已经十分普遍,从企业管理到科学研究,从医疗卫生到文化娱乐,都离不开计算机的支持和应用。
因此,对于学习微机原理与应用的学生来说,将来有很多就业和发展的机会。
总之,微机原理与应用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础课之一,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科学思维和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设计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就业和发展奠定基础。
此外,微机原理与应用的应用前景广阔,将来有很多就业和发展机会。
因此,学习微机原理与应用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834微机原理与应用考研用书前言微机原理与应用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研究生考试中的一门重要科目。
在这门科目中,学生需要掌握微机系统的组成与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以及微机应用技术等知识。
而选择一本优秀的考研用书对于备考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为大家推荐一本出色的微机原理与应用考研用书,以帮助各位考生更好地备考和应对考试。
《微机原理与应用》书籍简介《微机原理与应用》是由著名计算机教育专家李杰所著的一本针对微机原理与应用考研科目的教材。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微机原理与应用的相关知识,包括微机系统结构、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中断和输入输出控制等重要内容。
此外,本书还融入了大量的考研实例和习题,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书籍特色全面系统-:本书围绕微机原理与应用的核心知识点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介绍,帮助读者建立起对微机系统的全面了解。
重点突出-:本书对每个知识点的讲解都紧扣考研大纲,突出重点,帮助读者抓住核心概念,避免盲目背诵。
丰富实例-: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知识点,本书给出了大量的考研实例,并提供详细的解题思路和答案。
习题丰富-:每个章节末尾都附有大量的习题,供读者巩固所学知识和检验自己的掌握程度。
内容概述本书共分为六个章节,涵盖了微机原理与应用的各个重要方面。
下面将简要介绍每个章节的内容:第一章微机系统概述本章主要介绍微机系统的基本概念、结构与发展历程,并介绍微机系统的硬件组成和工作原理。
第二章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基础本章从汇编语言的基本概念和组成入手,详细介绍了汇编语言的各种指令、寻址方式和程序设计基本原理。
第三章微机系统结构本章重点介绍了微机系统的总线结构、存储器结构、输入输出结构以及中断系统的原理和运行机制。
第四章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进阶本章从汇编语言的高级特性入手,介绍了子程序设计、中断服务程序设计以及外设驱动程序设计的相关知识。
第五章微机系统中的输入输出控制本章详细介绍了微机系统中的输入输出设备的控制方法和原理,并讲解了常见的接口标准和通信协议。
微机原理及应用是什么专业科目微机原理及应用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专业中的一门基础课程,通常在大学本科第二学年或第三学年的上半学期开设。
它包含的内容涵盖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知识、微处理器的原理和应用、计算机系统结构和组成、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等内容。
微机原理及应用这门课程主要围绕着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原理展开。
该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计算机领域有基本的认识和了解,让学生能够了解计算机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维护技能,以及能够运用计算机进行编程和软件开发。
在微机原理及应用这门课程中,学生将学习计算机硬件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这包括中央处理器(C P U)、内存、输入输出设备等硬件的结构和功能;学生也会了解到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和组成,包括操作系统、文件系统等软件的作用和功能;此外,学生还会学习到微处理器和微控制器的原理和应用,了解它们在各种设备和系统中的应用领域。
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中的一个重点内容是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通过学习汇编语言,学生将了解到计算机程序的底层运行原理,能够实现简单的汇编语言程序编写和调试。
此外,学生还会学习到常见的计算机系统操作和维护技巧,包括操作系统的安装、配置和升级,硬件的调试与故障排除等操作技能。
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的学习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建立起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础知识体系,为深入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其他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外,该课程还为学生今后从事计算机编程、软件开发、系统维护等工作提供了必要的基本技能和操作方法。
总之,微机原理及应用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专业中的一门基础课程,主要涵盖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知识、微处理器的原理和应用、计算机系统结构和组成、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等内容。
通过学习该课程,学生能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维护技能,具备一定的编程和软件开发能力,并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计算机专业提供了基础。
微机原理及应用是学什么的1. 简介微机原理及应用是一门讲授微型计算机的组成原理和应用技术的课程。
它涵盖了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操作系统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本文将介绍微机原理及应用的核心内容,以及学习这门课程所带来的好处。
2. 微机原理微机原理是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
学习微机原理将使你了解微型计算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以下是微机原理的主要内容:•计算机硬件:学习计算机的主要硬件组成部分,如中央处理器(CPU)、内存、输入输出设备等。
深入了解这些硬件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将使你能够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的运行方式。
•计算机系统结构: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结构和层次,包括硬件和软件之间的交互关系。
学习微机的系统结构可以帮助你理解计算机的组织和功能。
•计算机指令系统:学习微机的指令系统,包括指令的格式、操作码和寻址方式等。
了解指令系统可以帮助你理解计算机的指令执行过程。
•计算机中断和I/O控制:学习计算机的中断处理和I/O控制,了解中断的概念和作用,以及计算机如何与外部设备进行交互。
3. 应用技术微机原理及应用还包括了微机应用技术的学习。
学习微机应用技术将使你掌握以下技能:•操作系统:学习常见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和Linux等,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了解操作系统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管理计算机资源和执行各种任务。
•软件开发:学习计算机编程和软件开发技术,掌握至少一种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和应用。
通过学习软件开发,你可以实现自己的创意和想法,并将它们应用到计算机程序中。
•数据库管理: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管理方法,掌握SQL语言的基本操作。
学习数据库管理可以使你能够有效地存储、检索和管理大量的数据。
•网络技术:学习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构建和通信方式。
掌握网络技术可以帮助你理解互联网的工作方式,并进行网络配置和维护。
4. 学习微机原理及应用的好处学习微机原理及应用有许多好处,无论你是从事计算机相关行业还是其他领域。
微机原理及应⽤习题库与答案微机原理及应⽤习题库与答案习题与练习题1第1章绪论1.计算机分那⼏类?各有什么特点?答:传统上分为三类:⼤型主机、⼩型机、微型机。
⼤型主机⼀般为⾼性能的并⾏处理系统,存储容量⼤,事物处理能⼒强,可为众多⽤户提供服务。
⼩型机具有⼀定的数据处理能⼒,提供⼀定⽤户规模的信息服务,作为部门的信息服务中⼼。
微型机⼀般指在办公室或家庭的桌⾯或可移动的计算系统,体积⼩、价格低、具有⼯业化标准体系结构,兼容性好。
2.简述微处理器、微计算机及微计算机系统三个术语的内涵。
答:微处理器是微计算机系统的核⼼硬件部件,对系统的性能起决定性的影响。
微计算机包括微处理器、存储器、I/O接⼝电路及系统总线。
微计算机系统是在微计算机的基础上配上相应的外部设备和各种软件,形成⼀个完整的、独⽴的信息处理系统。
3.80X86微处理器有⼏代?各代的名称是什么?答:从体系结构上可分为3代:← 8080/8085:8位机。
↑ 8086/8088/80286:16位机。
→ 80386/80486:32位机。
第2章微处理器结构及微计算机的组成1.8086是多少位的微处理器?为什么?答:8086是16位的微处理器,其内部数据通路为16位,对外的数据总线也是16位。
2.EU与BIU各⾃的功能是什么?如何协同⼯作?答:EU是执⾏部件,主要的功能是执⾏指令。
BIU是总线接⼝部件,与⽚外存储器及I/O接⼝电路传输数据。
EU经过BIU进⾏⽚外操作数的访问,BIU为EU提供将要执⾏的指令。
EU与BIU可分别独⽴⼯作,当EU不需BIU提供服务时,BIU可进⾏填充指令队列的操作。
3.8086/8088与其前⼀代微处理器8085相⽐,内部操作有什么改进?答:8085为8位机,在执⾏指令过程中,取指令与执⾏执令都是串⾏的。
8086/8088由于内部有EU和BIU两个功能部件,可重叠操作,提⾼了处理器的性能。
4.8086/8088微处理器内部有那些寄存器,它们的主要作⽤是什么?答:执⾏部件有8个16位寄存器,AX、BX、CX、DX、SP、BP、DI、SI。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第三版课后答案【篇一:《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课后习题答案】=txt>第一章1.1 解释题(1) 微处理器【解答】由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构成的中央处理器(cpu),叫做微处理器。
(2) 微型计算机【解答】以微处理器为基础,配以内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电路、总线以及相应的辅助电路而构成的计算机裸机,叫做微型计算机。
(3) 微型计算机系统【解答】微型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
即由微型计算机、配以相应的外部设备(如打印机、显示器、键盘、磁盘机等),再配以足够的软件而构成的系统。
(4) 单板机【解答】将微处理器、ram、rom以及i/o接口电路,再配上相应的外设(如小键盘、led显示器等)和固化在rom中的监控程序等,安装在一块印刷电路板上构成的微型计算机系统称为单板机。
(5) 运算器【解答】运算器是直接完成各种算术运算、逻辑运算的部件,主要由alu(arithmetic and logic unit,算术逻辑部件)、通用寄存器、标志寄存器等组成。
(6) 地址总线【解答】地址总线是cpu对内存或外设进行寻址时,传送内存及外设端口地址的一组信号线。
地址总线的条数多少决定了cpu的寻址能力。
(7) 数据总线【解答】数据总线是cpu与内存或外设进行信息交换时,所用的一组数据信号线。
它决定了cpu一次并行传送二进制信息的位数,反映出cpu的“字长”这个重要性能指标。
(8) 控制总线【解答】控制总线是在cpu与外部部件之间传送控制信息(如读/写命令、中断请求命令等)的一组信号线。
1-2 单片机应包括哪些基本部件?其主要应用于哪些领域?【解答】一般单片机芯片中包括微处理器、ram、rom、i/o接口电路、定时器/计数器,有的还包括a/d、d/a转换器等。
其主要应用于智能化仪器仪表及工业控制领域。
1-3 按图1-11和图1-12,写出取第二条指令操作码和执行第二条指令的过程。
【解答】1) ip的值(002h)送入地址寄存器ar;2) ip的内容自动加1,变为003h;3) ar将地址码通过地址总线送到存储器的地址译码器,经译码后选中002h单元;4) 微处理器给出读命令;5) 所选中的002h单元内容04h送上数据总线db;6) 数据总线db上的数据04h送到数据寄存器dr;7) 因是取指操作,取出的是指令操作码04h,即由dr送入指令寄存器ir;8) ir中的操作码经指令译码器id译码后,通过pla发出执行该指令的有关控制命令。
微机原理及应用实验报告微机原理及应用实验报告1. 引言微机原理及应用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和实验,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微机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术。
本文将对我们进行的微机原理及应用实验进行详细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及分析等。
2.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微机原理的理解,掌握微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以及学习并应用微机的常见应用技术。
3. 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微机的基本组成和结构- 微机的工作原理- 微机的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 微机的指令系统和编程技术4. 实验步骤4.1 实验一:微机的基本组成和结构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首先学习了微机的基本组成和结构,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
通过观察实际的微机硬件设备,我们对微机的组成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4.2 实验二:微机的工作原理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学习了微机的工作原理,包括指令的执行过程、中央处理器的工作原理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对微机的工作过程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4.3 实验三:微机的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学习了微机的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的原理和应用。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了解了存储器的读写过程,以及输入输出设备的工作原理。
4.4 实验四:微机的指令系统和编程技术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学习了微机的指令系统和编程技术。
通过实际编写和执行简单的汇编语言程序,我们掌握了微机的编程技术,并了解了指令的执行过程。
5. 实验结果及分析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对微机的原理和应用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我们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了微机的基本组成和结构,了解了微机的工作原理,熟悉了微机的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掌握了微机的指令系统和编程技术。
这些知识和技能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6. 总结通过本次微机原理及应用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微机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术。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对微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入的理解,掌握了微机的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的原理和应用,以及微机的指令系统和编程技术。
本课程是由上海交通大学王春祥教授的计算机原理与应用网络课程的教学视频。
整个课程有28个课时,由一个教室网络免费编译和共享。
“微机原理与应用”系列课程是信息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相关专业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是单片机,单片机和单片机接口技术系列课程的基础课程。
教学内容以微机硬件,接口技术为开发平台,汇编语言为基础,可以直接操作微机接口和存储器作为开发工具。
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该综合专业的基础知识,并在毕业后将其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测量与控制以及信息通信技术领域。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微机原理和微机接口技术。
教学主要以课堂教学为基础,辅以少量实验课程。
微机原理和微机接口技术的知识特性不同于电路原理和电子技术等其他课程。
它的基本概念不是通过公式推导建立的,而是必须建立数据流和指令流如何在计算机系统中工作的概念。
但是,对于习惯于在教学初期通过公式推导来建立信息流概念的学生来说,现有的教学方法非常困难。
无法建立这个概念的直接结果是,大多数学生难以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这使许多学生失去信心。
三个学期后,大多数学生死记硬背地通过了课程考试。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这离教学目的还很遥远,不能满足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也不符合我们21世纪人才培养的目的。
根据我们面临的教学需求,提出了微机,单片机和微机接口技术课程体系的教学改革。
正是在分析现有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时,我们希望在本课程系统的教学过程中形成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从而突破了学生学习微机,单片机和微机接口技术时难以建立字母的困难。
课程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学习方法的障碍在于如何在指令的作用下在计算机系统中流动。
微机原理与应用课后答案1. 什么是微机原理?微机原理是指微型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组成的基本知识。
微机原理涉及到计算机的硬件结构、数据存储、数据传输、指令执行等方面的知识,是学习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基础。
2. 微机原理的应用有哪些?微机原理的应用非常广泛,几乎涵盖了所有领域。
在个人生活中,我们使用的电脑、手机、平板等设备都是基于微机原理设计制造的。
在工业生产中,微机原理应用于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控制、传感器监控等方面。
在科学研究中,微机原理应用于数据采集、实验控制、模拟仿真等方面。
在商业领域,微机原理应用于信息管理、数据分析、网络通讯等方面。
3. 为什么要学习微机原理?学习微机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提高我们对计算机技术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微机原理的学习可以为我们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因为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掌握微机原理知识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应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4. 微机原理与应用课后答案。
1)微机原理课后练习题。
什么是计算机的存储器?它的作用是什么?答,计算机的存储器是用来存储数据和程序的设备,它的作用是存储计算机运行时所需要的数据和程序,包括内存和外存。
什么是CPU?它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答,CPU(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执行指令、进行运算和控制数据传输。
什么是计算机的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举例说明。
答,计算机的输入设备包括键盘、鼠标、扫描仪等;输出设备包括显示器、打印机、投影仪等。
2)微机原理应用题。
请说明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及其主要组成部分。
答,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是基于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之间的协调工作。
运算器负责进行运算,控制器负责指挥各部件的工作,存储器负责存储数据和程序,输入输出设备负责与外部进行数据交换。
请简要描述计算机的指令执行过程。
答,计算机的指令执行过程包括取指、译码、执行和写回四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