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医药浴治疗风湿症68例疗效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297.96 KB
- 文档页数:2
藏药浴综合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分析藏药浴综合疗法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中的效果。
方法:以我院2020年7月到2022年7月收诊的8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病人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对藏药浴综合疗法进行价值分析。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关节压痛、关节肿胀情况出现概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晨僵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患者的类风湿因子少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采取藏药浴综合疗法,能够在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的基础上,降低患者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可能性,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藏药浴综合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研究如果类风湿关节炎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控制不当的问题,患者可能会产生关节畸形问题、功能丧失问题,青藏高原上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率相对比较高,藏医认为类风湿关节炎属于真布病,病因在于患者体内失调,黄水偏盛,会聚集在关节上,藏医治疗时一般会联合使用外治、内服疗法。
藏药浴是藏医最常使用的类风湿关节炎治疗方式,主要需要使用5种中草药,囊括了刺柏、大籽蒿、水柏枝以及藏麻黄以及烈香杜鹃。
早在2018年11月,藏医药浴法寂即已经被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我院2020年7月到2022年7月收诊的8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病人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对藏药浴综合疗法进行价值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我院2020年7月到2022年7月收诊的8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病人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对藏药浴综合疗法进行价值分析。
对照组患者43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19例,患者最大年龄为78岁,患者最小年龄为18岁,患者平均年龄为(52.9±12.5)岁,患者民族:汉族患者23例,藏族患者13例,土族患者7例,依照藏医辨证分析,患者病位:骨性真布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共计26例,肉性真布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共计7例,肌腱性真布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0例。
藏医药浴治疗风湿症临床疗效观察那曲市藏医院外治科852000摘要:目的:观察风湿症采用藏医药浴治疗的效果。
方法:随机选择10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风湿症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藏医药浴与碳酸钙D3颗粒治疗方案。
对比疗效。
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生物质量各维度评分和治疗有效性存在显著优势,(P<0.05)。
结论:藏医药浴在治疗风湿症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不但能够提高治疗有效性,同时还能够改善患者的病后生活状态。
关键词:藏医药浴;风湿症;临床疗效在临床上风湿症患者较为常见,该病主要是肌肉、肌腱或关节等部位发生病变,临床症状包括疼痛和功能失调等。
多种因素都会导致该病的发生,要想彻底根治存在较大难度[1]。
目前,临床尚未明确该病的发病机制,且缺少特异的治疗方案和药物,临床一般采取西药治疗手段,但整体疗效不理想。
藏医是我国独特的民族特色医学治疗体系,其拥有悠久的历史,近年来在多种疾病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且获得良好效果。
现对比不同用药方案治疗风湿症的效果。
1.1一般资料患者一般资料(表1)。
表1患者一般资料对比(±s,[n]%)资料观察组(n=50)对照组(n=50)t P性别男333400(66.00)(68.00).514.290女17(34.00)16(32.00)年龄(岁)54.39±4.5955.59±5.290.595.214病程(年)4.29±0.494.50±0.540.317.4111.2方法对照组:碳酸钙D3颗粒。
患者每次用水冲服3克碳酸钙D3颗粒,每天用药两次,连续用药一个月。
观察组:藏医药浴疗法。
将藏药硫磺、金矿石、雄黄、石灰、银矿石和起石和中药圆柏叶、青蒿、水柏枝、麻黄、黄花杜鹃叶加入到装有80毫升的铜制锅中用大火煮沸,让患者坐在密封的蒸疗室内,确保裸体端位于木格上,采用白布封闭患者除头部和颈部以外的其他部位实施蒸疗,时间控制在20分钟,每天治疗一次。
藏药浴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及护理本文对53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真布”)患者用五味甘露汤和藏药口服进行治疗,按照藏医护理规程,观察患者在浴前、浴中浴后的不适反应、生命体征变化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结论有效率95.1%。
标签:类风湿性关节炎;藏药洗浴;五味甘露汤;治疗与护理类风湿性关节炎藏医归在”真布”病的范畴[1]。
本人现统计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例53例,对藏药洗浴疗法的疗效及护理进行讨论。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有适应症的病例53例,全部病例均选自我院药浴科2012年3月至今住院病例,且无洗浴治疗的禁忌症。
其中女33例,男性20例,年龄17岁~73岁,平均年龄(45.4±5.1)岁;患者病程为4个月~23年,平均为(8.5±1.2)年。
入选病例临床症状表现为肘关节、腕关节、膝关节、踝关节、指关节出现不同程度肿痛症状,且出现明显的生理功能障碍。
为了保证临床研究结果的真实性,要求所有参与研究病例停止服用西药。
诊断标准:目前采用美国风湿协会1987年发布的(ARA)诊断标准:掌指及近端指间关节晨僵至1h≥6w;3个或3个以上关节肿≥6w;腕掌指近端关节肿≥6w;对称性关节肿≥6w;皮下结节;关节X线改变;类风湿因子阳性;上述7项具备4项可以诊断。
1.2方法1.2.1藏药配方本文病例均采用五味甘露汤剂,方剂药物组成:阴甘露---藏麻黄;阳甘露---圆柏枝(刺柏);水甘露---水柏枝;草甘露---黄花杜鹃叶(花);土甘露---灰色”坎巴”冷篙。
1.2.2使用方法将五种甘露各取一等分,第一步:将上述药物成分用酒进行发酵处理(2d左右),之后使用时按照患者病症类型及程度情况摄取 1.5kg~1.75kg,将药物成分专人专用沙袋中后放入蒸汽锅中加入250kg水,先侵泡约30min后经高压蒸汽进行沸煮(时间控制在60min以内),最后再将药液取出并倒入浴盆,同时选用青稞酒500g,麝香水(温水500ml加麝香1.0g,浸泡24h 成麝香水)500ml,五根散140g,驱黄水散140g,各14等份,每次浴前各取一份加入药浴液中搅匀[2]。
藏药浴结合藏药外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分析藏药浴结合藏药外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我院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研究。
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参照组(常规治疗)与实验组(增加藏药浴结合藏药外敷治疗)。
观察两组疼痛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疗效及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前,两组疼痛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评分均降低,生活质量评分均提高,P<0.05;但实验组疼痛评分(5.27±0.31)分低于参照组的(6.58±0.32)分,而生活质量评分(78.05±3.09)分高于参照组的(63.14±3.15)分,P<0.05。
实验组治疗有效率97.50%,高于参照组的82.50%,P<0.05;而两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差异无意义,P>0.05。
结论: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中,藏药浴结合藏药外敷治疗的疗效更高,更利于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藏药浴;藏药外敷;类风湿性关节炎我国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平均患病率为0.28%-0.41%[1]。
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的增加,加之熬夜、不规律饮食等现象的加剧,导致人体免疫功能发生不同程度的下降,进而增加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率。
西藏地区高原高寒气候气候条件下,类风湿性关节炎呈现出地区性疾病,以老年为主的不同年龄阶段患病人员比较普遍。
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症状不明显,严重时可出现关节畸形,如尺侧偏畸形、天鹅颈样畸形、僵直畸形等,严重影响关节功能,甚至导致终身残疾。
相关研究表明[2],类风湿关节炎三年致残率可高达75%。
同时类风湿性关节炎对肺脏也有明显的影响,30%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以出现肺间质的病变。
临床治疗主要根据患者病情程度而选择适宜的治疗方式,严重关节病患者,影响生活质量,手、膝关节行动不便等,则需实施手术治疗,如关节的置换、强直性关节的治疗等。
藏医药浴疗法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分析[摘要]目的:对藏医药浴疗法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2例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6例。
对照组实施常规疗法,观察组患者行藏医药浴疗法。
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对照组总体有效率为68.75%,观察组总体有效率为93.7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藏医药浴法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具有有一定的优势,临床效果显著,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藏医药浴;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疗效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症状,并没有确切的病因,大多情况下与患者的免疫功能异常有关,患者生活环境的也有一定的影响。
近年来该疾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加,并且有年轻化的趋势。
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通常存在关节疼痛、肿胀、僵硬、运动受限等症状,严重时可能会对运动系统、心脏、肾脏、呼吸系统等多个器官产生不良影响。
【1】因此,及时有效地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对于减轻患者痛苦至关重要。
传统治疗方法能一定承兑上缓解患者症状,但是效果不显著,不良副作用大。
藏医药浴是中国的传统疗法,为了分析其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特进行了此次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2例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6例。
患者年龄在22岁到6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8±1.2岁,其中,男性18例,女性患者14例,病程为2年到10年不等。
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性差异,无既往心脏病、精神疾病等严重疾病。
1.2 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口服给药吲哚美辛,每次1片,(25mg)每日1次;五味麝香丸,每次5粒,每日3次。
对患者患处进行适当的牵引和按摩。
观察组:①基础药处方:烈香杜鹃、刺柏、冷蒿、麻黄、水柏枝,另外根据患者的具体病症增加麝香、雪莲、圆柏籽、肉豆蔻、龙胆草、宽筋藤、白豆蔻、草果、黄葵子等藏药材,将所以药材切片后装入特质的布袋里面。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2019 年第 6 卷第 23 期2019 Vol.6 No.2345藏医药浴疗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研究扎西屯珠,公保扎多(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蒙藏医院,青海 黄南 811599)【摘要】目的 探究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实施藏医药浴疗法的临床效果。
方法 择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6例类风湿性关节患者,以其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8例。
两组分别实施常规疗法及藏医药浴治疗。
应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92.11%,对照组71.05%,前者明显高于后者,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类风湿性关节采取藏医药浴治疗效果显著,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藏医;药浴疗法;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图分类号】R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23.45.01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临床常见慢性全身性疾病之一,其病变可累及患者周围关节,是自主免疫性疾病之一。
近年来该疾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加,并且患者逐渐趋于年轻化,由于该疾病具有致残和致人丧失劳动力风险,相关研究人员对该疾病的有效治疗给予了极大的关注[1]。
常规西医疗法虽然可在一定程度改善患者症状,但是其副作用严重,而藏医学针对该类疾病的治疗经验丰富,为探究藏医学疗法对该疾病的疗效,我院择取38例患者开展相应研究,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择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6例类风湿性关节患者,以其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8例。
对照组内男女患者比例为27:11,年龄分布于45~72岁,平均(56.8±2.4)岁;观察组内男女患者比例为25:13,年龄分布于44~73岁,平均(57.2±2.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数据见无明显差异,即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比研究可行。
藏医药浴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评估分析那曲市色尼区藏医院852000【摘要】目的:探究藏医药浴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
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本院接收的患者68例分为参比组(行常规治疗)、试验组(行常规治疗联合藏医药浴治疗),各34例。
将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对。
结果:相较于参比组,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
结论: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中采取藏医药浴治疗效果确切,可于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藏医药浴;类风湿性关节炎藏医认为饮食进入胃,经过消化,精微被生化成血液,血之糟粕生化成胆汁积于胆腑,胆汁又分精华与糟粕,其中精华生化为黄水。
黄水偏布于周身肌肉、骨骼及脏腑等内外各处,尤其是肌肤间和肢体各关节,黄水在生理方面起着润滑关节,调节水液等作用。
当人体受寒和饮食不当(伤胃),物质运输功能紊乱,黄水在人体关节内扩散或凝结,对关节造成破坏,使“培根”粘合功能失调,导致关节病变。
类风湿性关节炎为人体自主免疫性疾病,可使患者出现关节疼痛、酸胀、发麻等情况,随病情加重可累及各关节,甚至导致患者残疾,从而影响患者正常工作、生活。
以往临床多予以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西医药物治疗,尽管其可于患者发病时减轻患者症状,但副作用较大,并不利于患者康复。
近年来,藏医药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经藏药药浴更是可有效减轻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病情。
本文即以我院收治的6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为例,分析藏医药浴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上的效果,以供参考,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本院接收的患者68例分为参比组、试验组,各34例。
本研究已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
其中,试验组男、女各有14例、20例,年龄最大、最小分别为72岁、41岁,平均年龄(54.83±5.56)岁;病程最长、最短分别为13个月、1个月,平均病程(5.35±1.73)个月。
藏药内服外浴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甘肃省甘南藏族747300【摘要】目的:对藏药内服外浴对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实施分析研究。
方法:对收治的62例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31例,分别予以藏药及常规西药治疗,对比两组的症状改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实验组的症状改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参照组,呈P<0.05。
结论:藏药内服外浴治疗措施,可提高症状的改善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健康的恢复,可广泛推广使用。
【关键词】藏药内服外浴;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并发症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疾病[1],主要以侵蚀性关节炎为主要特征,该病的病理基础为滑膜炎,发病初期表现为关节晨僵、肿胀、疼痛等,随着病情的发展,将出现关节畸形甚至丧失关节正常的功能,对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影响较大。
在临床中多为使用常规西药治疗,但并发症发生率较高[2]。
据研究了解到藏药能够有效降低治疗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健康的恢复。
为此,本次研究中将藏药内服外浴,对风湿类风湿性关节患者的治疗效果实施分析研究,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应用2021年3月至2022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2例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应用随机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
实验组31例,男20例、女11例,年龄范围52-73岁,平均年龄(62.59±3.54)岁,病程3-4年,平均病程(3.59±0.23)年。
参照组31例,男10例、女21例,年龄范围49-63岁,平均年龄(56.38±3.19)岁,病程2-9年,平均病程(5.51±0.35)年。
无肝肾功能障碍;无精神异常;近期未实施相似治疗;已签署知情同意书;经伦理委员会批准;基础资料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参照组:予以常规西药甲氨蝶呤片(通化茂祥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2022674)每天两次,每次10mg,连续服用治疗两周。
藏医袋浴疗法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疾病的临床有效性研究摘要:目的:对风湿性关节炎疾病采用藏医袋浴疗法治疗的临床有效性进行分析。
方法:将100例风湿性关节炎疾病患者随机设置成观察组(五味甘露袋浴主加卡擦药肾瓣棘豆和粗茎秦艽,龙脑冰片)和对照组(五味甘露袋浴)。
对比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2天后晨僵时间(60.23±2.55)min、肿胀程度(420.05±5.60)mm与对照组患者治疗2天后晨僵时间(60.58±2.30)min、肿胀程度(420.69±5.69)mm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4天后,观察组患者晨僵时间(40.52±2.25)min、肿胀程度(420.56±2.58)mm与对照组患者晨僵时间(48.56±2.63)min、肿胀程度(420.36±3.69)mm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7天后,观察组患者晨僵时间(20.22±2.36)min、肿胀程度(350.89±2.03)mm优于对照组患者晨僵时间(30.23±2.96)min、肿胀程度(395.89±5.02)mm,差异显著,(P<0.05)。
结论:五味甘露袋浴主加卡擦药肾瓣棘豆和粗茎秦艽、龙脑冰片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疾病的一种有效手段。
关键词:藏医袋浴疗法;风湿性关节炎疾病;临床有效性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常表现出局部疼痛和压痛等症状,40-60岁人群是主要的患病人群,而且西北寒冷地区患者患病风险更高。
临床西医在治疗该类患者时主要采取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对患者实施治疗,虽然上述药物能够使患者的病情得以改善,然而长时间的用药会增加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而且治疗费用相对昂贵,远期疗效需进一步观察,致使患者无法长时间的坚持用药。
藏医的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较为独特,其在治疗西医所谓的关节疾病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
藏药内服外浴配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80例临床观察目的:观察藏药内服外浴配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6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80例。
对照组给予口服甲氨蝶呤,每周75mg,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藏药内服外浴。
对比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优于对照组的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藏药结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藏药;甲氨蝶呤;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藏医[1]称之为“真吾”病,是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是风湿科的常见病,由于反复发作、病程迁延、其致残率高,迄今尚无根治办法,目前临床西医治疗主要包括非甾体抗炎药、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糖皮质激素。
但此类药物副作用大,非甾体类抗炎药对胃肠道等刺激强,患者不宜长期使用,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糖皮质激素会伤害人体血液、肝肾功能,长期使用易产生依赖性。
笔者采用藏药内服外浴配合甲氨蝶呤治疗RA 80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160例2013年至2015年在天祝县藏医院风湿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80例,男35例,女45例,年龄43~65岁,平均(522±38)岁,病程16~30年,平均(212±36)年。
对照组80例,男28例,女52例,年龄39~60岁,平均(482±26)岁,病程13~26年,平均(172±36)年。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2] 根据ACR/EULAR2009年的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标准分4个部分,4个部分得分的总得分6分以上可确诊RA。
受累关节数(0~5分):①1个中到大关节(0分);②2~10个中到大关节(1分);③1~3个小关节(2分);④4~10个小关节(3分);⑤超过10个小关节(5分)。
藏药浴治疗类风湿关节炎30例临床观察目的:观察藏药浴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中的疗效。
方法:选取6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藏药浴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关节疼痛情况和总有效率。
结果:观察组病人V AS评分为(1.3±0.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2±1.1分)(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3.3%(P<0.05)。
结论:藏药浴能够显著地改善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症状,缓解关节疼痛,疗效较好。
标签:风湿性关节炎;藏药浴;关节疼痛类风湿关节炎为一类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周围关节出现骨质损害为主要特征,临床表现为肌肉、关节和筋骨出现麻木、酸痛、屈伸不利、关节肿、灼热等,严重地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属于藏医“痛风病”、“黄水病”范畴[1]。
藏医学是在广泛地融合以及吸收中医、印度医药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在2000多年应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民族医药。
本文旨在观察藏药浴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9月到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60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
对照组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25~72岁,平均年龄(45.2±5.1)岁,病程在2个月至14.5年,平均病程(5.2±1.0)年;观察组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在26~70岁,平均年龄(44.9±5.3)岁,病程在3个月至14.2年,平均病程(5.0±0.9)年。
对比两组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入选标准①符合诊断标准中4项及以上[2]:每天晨僵持续>1h,且病程>6周;腕、掌指和近指出现关节肿,病程>6周;3个或以上关节出现关节肿,病程>6周;对称性关节肿,病程>6周;类风湿因子阳性;皮下结节;②近2周内未服用过其他治疗者;③无精神病史,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辨别能力;④对本次研究使用的药物无敏感者;⑤无其他严重疾病者;⑥治疗依从性高,配合医生进行相关治疗者;⑦知情并签署同意书者。
藏医药浴卡擦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采用藏医药浴卡擦治疗的疗效。
方法:选择6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均采用藏医药浴卡擦治疗。
结果:本组探究中,总有效率89.39%(59/66)。
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采用藏医药浴卡擦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藏医药浴卡擦;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临床常见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率较高,是顽固性疾病,应给予患者实施对症治疗。
近年来,我院根据患者病种以及病情[1],科学研究了配伍方法,提出了藏医五味药浴卡擦治疗办法,效果满意。
本组选择66例患者,分析了类风湿性关节炎采用藏医药浴卡擦治疗的疗效。
1资料及方法1.1资料在我院2018年1月至12月将6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临床资料选择,知情入组,分析患者临床资料,男女分别是40例、26例,年龄范围是18岁至65岁,中位49.5岁。
1.2方法均采用藏医药浴卡擦治疗:基础是五味甘露药浴,补充天门冬、刺柏、酒曲、大籽蒿,按照患者病情,为患者提供随症加减治疗,加减麝香、雪莲、杂骨、圆柏籽、宽筋藤等,对十几种药材进行加工精炼配制,作用是消炎止痛、祛风除寒、活血化瘀、通经活血等,可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选择250g本药品,与30ml青稞酒、500ml水混合煮熟,将药液滤出,加热至微温,指导患者将患处浸泡药液中,随后对该部位进行轻轻按摩,浸泡每天1次,每次持续20min至30min,共计治疗1到4个疗程,每个疗程7d至10d。
1.3效果分析[2]治疗后,消失症状以及阳性体征,恢复正常各个关节活动功能,可以生活自理,下降血沉至正常,类风湿因子转阴,为患者随访1年以上,没有复发现象出现,判定痊愈;明显减轻症状,增加体重,部分恢复各个关节活动功能,X线摄片显示,消失软组织肿胀,骨质疏松稳定,骨质破坏稳定,随访5个月以上,未出现复发现象,判定显效;减轻疼痛肿胀,改善各个关节活动功能,明显改善血沉以及类风湿因子,判定好转;其他情况,判定无效。
西藏医药2017年第38卷第1期(总130期)组别例数痊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观察组3223(71.87)7(21.88)2(6.25)30(93.75)对照组3219(59.38)5(15.62)8(25.00)24(75.00)X2值 1.11 1.41 4.27 4.27P值>0.05>0.05<0.05<0.052.2 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如表2所示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n,%)组别例数腹泻腹痛口干皮疹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320(0.00)2(6.25)1(3.13)0(0.00)3(9.38)对照组323(9.38)0(0.00)2(6.25)4(12.50)9(28.13)X2值 3.15 2.060.35 4.26 3.69P值>0.05>0.05>0.05<0.05<0.053. 讨论目前在现代医学理论上,尚未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机制进行确切阐明,因而当前也未有疗效得到普遍认可的治疗方法出现。
从前较为常用的主要治疗方式为采用促进消化道动力的药物、制酸药和抗焦虑药物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病情,但容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3]。
同时还伴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增添了患者的痛苦。
中医学理论上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属于“胃痞”“胃脘痛”的范畴,发病原因比较复杂,如心情郁闷、饮食不规律等多种原因均能诱发该疾病。
但脾胃功能失调是其中最关键的致病因素,因此,针对此病的临床治疗,应当以疏肝理气、调理脾胃、健全脾胃功能为主要治疗目的[4]。
在本次实验所采取的药方中,枳实可以通气消疲;柴胡、川穹、陈皮以及佛手可以起到疏肝解郁、理通肝气、导滞消胀的效果;白术、茯苓则具备健脾益胃的功效;鸡内金、神曲、苍术是健胃消食的上品;白芍、甘草具有柔和肝胃、缓急止痛的作用,各类药材相辅相成,在共同作用下,达到疏肝理气、消痞和胃、行气镇痛的治疗目的[5]。
除此之外,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如胃阴不足、淤血停胃、饮食失调以致胃伤等),坚持个性化的用药原则,在方剂中灵活增减药材,对症下药,使药方的针对性更强,对疾病的根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藏药药浴护理
贾得艳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咨讯》
【年(卷),期】2011(003)004
【摘要】目的:探讨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在使用药浴护理过程中应该使用怎样的护理方法.方法:结合2009年5月到2010年5月的66例风湿、类风湿性关节临床病例及其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通过藏医药浴护理后,其中效果明显的有49例,有效者14例,无效者3例,具有良好效果的总有效率为95%.结论::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康复除与治疗有关,还和护理具有密切的联系,有效的治疗方法加上良好的护理,会得到更加明显的效果.
【总页数】1页(P175)
【作者】贾得艳
【作者单位】青海省藏医院药浴科,青海,西宁,810007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藏药浴治疗风湿和类风湿性关节炎68例临床观察及护理 [J], 荆萍
2.藏药浴治疗38例小儿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观察与护理 [J], 安尕吉
3.藏药浴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护理体会 [J], 措毛莉
4.藏药浴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及护理 [J], 卡毛才让
5.35例类风湿性关节炎藏药浴治疗缓解期康复护理 [J], 宗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藏药浴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效果评价摘要】目的:分析藏药浴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入选此研究中的64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于2015年4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依据抛硬币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治疗方法为常规治疗,观察组治疗方法为藏药浴,对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予以对比。
结果:两组患者选择不同治疗方法分别治疗后,有效率为96.9%以及7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显著降低,数据之间经对比统计学意义产生。
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选择藏药浴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藏药浴;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疾病特征表现为关节位置产生骨质损伤,临床表现症状为肌肉、关节产生酸疼、灼热以及关节肿等,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1]。
藏医学将中医、印度医学进行融合,并在实践中形成一种民族医学。
此研究分析藏药浴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现将研究过程以及结果进行如下报道: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此研究中的64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于2015年4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依据抛硬币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的例数分别为32例。
对照组中22例为男性患者,10例为女性患者,年龄分布为26-73岁,经计算后平均年龄为(55.6±7.8)岁,观察组中20例为男性患者,12例为女性患者,年龄分布为28-74岁,经计算后平均年龄为(56.2±8.1)岁。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整理和计算后可知,统计学意义未产生,数据之间的临床比对性有所增加。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2]纳入标准:①患者每日晨僵时间在1小时以上,病程时间在6周以上;②近14天内未口服其他治疗药物;③患者无相关精神类疾病;④对此次研究药物无过敏者;⑤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依从性;⑥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藏医药浴治疗风湿症68例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5-10-23T11:46:29.953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5期供稿作者:马立明
[导读]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藏医院风湿症在中医学中称之为痹症,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因素导致皮肤、关节、心脏等产生一定不适感症状的统称。
马立明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藏医院
摘要:目的:对藏医药浴治疗风湿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研究。
方法:抽取2013年6月~2013年6月本院接诊的68例风湿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西药治疗,对观察组患者予以藏医药浴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明显高于对照组76.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藏医药浴在治风湿症方面具有确切的疗效,患者耐受性较好,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藏医;药浴;风湿症;临床疗效
风湿症在中医学中称之为痹症,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因素导致皮肤、关节、心脏等产生一定不适感症状的统称,其临床症状严重,给患者正常生活造成极大阻碍;由于大多数风湿症并未有明确病因,因此目前在临床上也并无有效、特殊的治疗方法。
藏医药浴属藏医学中独具特色的自然疗法之一,其最早见于《四部医典》中[1]。
本文抽取2013年6月~2013年6月本院接诊的68例风湿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藏医药浴疗法,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2013年6月~2013年6月本院接诊的68例风湿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4例,其中男22例,女12例,患者年龄28~57岁,平均40.2±1.4岁,患者病程6个月~5年,平均2.8±1.1年;观察组患者34例,其中男18例,女16例,患者年龄32~68岁,平均47.6±3.8岁;患者病程10个月~7年,平均3.6±1.4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家属均知悉本组研究目的,自愿参与本实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患者西药治疗,使用龙蛇胶囊,药方组成:穿山龙150g,草乌、乌梢蛇各100g,土元70g,露蜂房50g,蜈蚣40g,烘干,研成粉末,取100g装入空心胶囊,每日三次,每次三粒,持续用药3个月。
观察组,结合多年丰富的临床经验,选择最佳配方行藏医药浴治疗。
取1个深80cm,直径为150cm的铜制锅,将配置好的藏药撒入锅内,注入80L左右的水,大火烧开;在特建的蒸疗室中,患者去除所有衣物,坐于木格之上,自颈部以下,全部使用白布封闭,只有头部暴露在蒸汽外,以此来确保患者的呼吸顺畅。
对于病症严重的患者来说,在上述基础上应先予以矿石蒸汽疗法,每次治疗持续时间半小时左右,连续治疗2个疗程,每个疗程为一星期。
配方组成:硫磺、白云、石灰、煤、金矿、银矿、雄黄等各50g;对于病症较轻的患者来说,可以予以配方为:小叶杜鹃50g,西河柳、刺柏各500g;连续治疗2个疗程,每个疗程为一星期。
伴有高血压、严重心脏病或者是传染病的患者,以及妊娠期、月经期女性患者,禁止行药浴,月经期女性患者待月经结束4~5天之后方可行药浴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患者每结束一个疗程的治疗后10天左右,才可以开始第二个疗程的治疗;治疗期间,注意做好保暖措施,注意休息,加强体育锻炼,禁食刺激性、寒凉性食物。
1.3疗效评价标准[2]
治愈:关节、筋骨等部位疼痛的临床症状消失,肢体活动恢复;显效:关节、筋骨等部位疼痛的临床症状明显环节,肢体活动趋于恢复;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无恢复健康态势。
2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明显高于对照组76.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n(%)]
组别例数治愈显效无效有效率
观察组 34 23(67.6) 9(26.5) 2(5.9) 32(94.1)*
对照组 34 12(35.3) 14(41.2) 8(23.5) 26(76.5)
注:与对照组比较,x2=4.221,*P<0.05
3讨论
风湿症多见于西藏地区,是一种常见、多发病症,其发生常与猩红热、咽炎、扁桃体炎等病症相关,直接危害到患者心脏与关节,极易造成关节炎、心肌炎等病症,直接影响到人们整个工作、学习与生活的开展,由于人们长期居住或者活动于较潮湿的地方,食用脂肪较高的油腻食物,使饮食中的精华并未被人体正常消化,而被生化成为黄水,当黄水急剧增加之后,深入人体关节腔、肌肉、筋腱等部位,导致引发风湿症。
其中,西藏地区的气候极为寒冷是引发其病症的一个主要因素[3]。
如果单纯使用西药治疗风湿症患者,难以深入到患者体内,而进入之后又不易代谢排出,因此临床显效速度极慢,停药之后又极易复发[4]。
因此,将藏医药浴引入到对风湿症患者的治疗中来,通过热能与其中的药物能够起到双重功效,通过药浴的热效应,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促使毛孔的开放,使药物能够透过患者机体渗入到皮肤中去,进入经血脉罗,达到患者全身,起到祛风、除湿、活血化瘀、消炎止痛的有效作用。
使用藏医药浴治疗风湿症的优点在于避免了口服药物需先经肝脏,药物成分被破坏,降低药效缺陷,使药效如初;同时,藏医药浴中的药物组成通过对患者病变部位的直接施效,可以进一步促进药效发挥,作用更为直接。
而且经现代科研证明[5],藏医药浴能够促进白细胞吞噬能力的提升,起到增强患者机体免疫力,调节其神经功能的良好作用。
随着对藏医药浴的不断应用于深入研究,当前藏医药浴已不仅仅局限于应用在风湿症的治疗上,对于内科、外科、妇科等领域都有很好的治疗疗
效。
由此可见,藏医药浴疗法必将为人们的健康做出巨大贡献。
本文通过对68例风湿症患者的治疗疗效观察,发现采取藏医药浴疗法不仅疗程短、药效长,而且无毒副反应,药方常见,操作简便,群众非常乐于接受。
综合上述,藏医药浴在治风湿症方面具有确切的疗效,患者耐受性较好,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贾得艳.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藏药药浴护理[J].中国中医药咨询,2011,03(4):175.
[2]周措吉.藏医药浴疗法浅析[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3,19(12):28-29.
[3]花毛措.优质护理模式在藏医药浴科的应用体会[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3,19(6):79.
[4]扎西才让.藏医药浴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7):343-343.
[5]胡正学,白如霞.藏医药浴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及浴后预防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8):123-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