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MCS-51单片机存储器系统扩展
- 格式:ppt
- 大小:867.00 KB
- 文档页数:34
第八章MCS-51单片机存储器的扩展第一节MCS-51单片机存储器的概述(一)学习要求1、熟悉MCS-51 单片机的系统总线及系统总线扩展结构2、掌握常用的片选方法:线选法和全地址译码法。
(二)内容提要1、三总线的扩展方法单片机内资源少,容量小,在进行较复杂过程的控制时,它自身的功能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为此,应扩展其功能。
MCS-51单片机的扩展性能较强,根据需要,可扩展。
三总线是指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
1)地址总线MCS-51 单片机地址总线宽度为16 位,寻址范围为64K。
地址信号:P0 作为地址线低8 位,P2 口作为地址线高8 位。
2)数据总线MCS-51 单片机的数据总线宽度为8 位。
数据信号:P0 口作为8 位数据口,P0 口在系统进行外部扩展时与低8 位地址总线分时复用。
3)控制总线主要的控制信号有/WR 、/RD 、ALE 、/PSEN 、/EA 等。
2、系统的扩展能力MCS-51 单片机地址总线宽度为16 位,因此它可扩展的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的最大容量是64K(216)。
1)线选法线选法就是将多余的地址总线(即除去存储容量所占用的地址总线外)中的某一根地址线作为选择某一片存储或某一个功能部件接口芯片的片选信号线。
一定会有一些这样的地址线,否则就不存在所谓的“选片”的问题了。
每一块芯片均需占用一根地址线,这种方法适用于存储容量较小,外扩芯片较少的小系统,其优点是不需地址译码器,硬件节省,成本低。
缺点是外扩器件的数量有限,而且地址空间是不连续的。
2)全地址译码法由于线选法中一根高位地址线只能选通一个部件,每个部件占用了很多重复的地址空间,从而限制了外部扩展部件的数量。
采用译码法的目的是减少各部件所占用的地址空间,以增加扩展部件的数量。
3)译码器级连当组成存储器的芯片较多,不能用线选法片选,又没有大位数译码器时,可采用多个小位数译码器级连的方式进行译码片选.4)译码法与线选法的混合使用译码法与线选法的混合使用时,凡用于译码的地址线就不应再用于线选,反之,已用于线选的地址线就不应再用于译码器的译码输入信号.(三)习题与思考题1. 简要说明MCS-51 单片机的扩展原理。
实验四单片机外部扩展及接口技术实验一、实验目的熟悉单片机的外部存储器扩展及简单键盘和LED显示器的接口技术。
二、实验内容1、试用INTEL2764,6264为MCS-51单片机设计一个存储器系统,它具有8K字节EPROM(地址为0000H-1FFFH)和16K字节的数据存储器(地址为2000H-5FFFH),请画出该存储器系统的硬件连接图,并指出每片芯片的地址空间。
2、编程实现如下功能:根据P0口的四个按键的闭合状态,在P1口连接的共阳数码管上显示出相应的数字0~F。
ORG 30HSTAR:MOV P1,#0FFHMOV P0,#0FFHST1:MOV A,P0ANL A,#0FHACALL SEG7MOV P1,ASJMP ST1seg7: mov dptr,#tabmovc A,@A+dptrRETTab:DB 0C0H,0F9H,0A4H,0B0HDB 99H,92H,82H,0F8HDB 80H,90H,88H,83HDB 0C6H,0A1H,86H,8EHEND3、MCS-51单片机的P1端口上,经驱动接有8个发光二极管,若外部晶振是6Mhz,编写程序,使这8只发光二极管每隔2s循环发光。
(要求用T1定时器)ORG 0000HSJMP STARORG 001BHLJMP T0ORG 30HSTAR: MOV IE,#88HSETB TR1MOV TMOD,#10HMOV TH1,#3CHMOV TL1,#0B0HMOV R7,#40MOV P1,#0FEHMOV A,P1SJMP $T0: MOV TH1,#3CHMOV TL1,#0B0HDJNZ R7,OUTRL AMOV P1,AMOV R7,#40OUT:RETIEND三、实验报告1、编写相应的程序。
2、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截图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