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7月全国金属制品业行业经营状况月报
- 格式:docx
- 大小:176.58 KB
- 文档页数:12
2014年7月生产资料价格情况7月份,宏观经济运行中投资仍然偏弱,房地产调整仍在继续,连带影响生产资料消费需求。
产能过剩矛盾仍然存在,需求的释放很快被过剩产能稀释。
在此背景下,7月份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继续下滑。
当月环比下降0.48%,降幅较上月收窄0.05个百分点;同比下降1.67%,降幅较上月收窄0.27个百分点。
1-7月份,累计平均价格,同比下降3.53%,比年初下降1.45%。
从监测的大类品种看,黑色金属、原煤、木材、建材和机电产品价格继续下降,其中黑色金属、原煤和木材降幅扩大。
汽车价格转升为降。
成品油价格略有回升。
有色金属和化工产品价格继续上涨。
具体来看,黑色金属方面,受高温、多雨天气影响,终端需求较为低迷。
钢坯、铁矿石等原料价格持续降低导致钢厂价格下调。
粗钢日产量仍保持在较高水平,后期供给压力增大打击市场信心。
当月黑色金属市场价格环比继续下降1.49%,降幅较上月扩大0.29个百分点。
煤炭方面,下游需求低迷,库存持续高位,大型煤炭企业普遍大幅下调销售价格进行促销,导致当月市场价格大幅回落,环比下降4.52%,降幅较上月扩大3.71个百分点。
受期货市场和国际市场走势影响,有色金属价格连续第四个月保持上升走势。
当月价格环比继续大幅上涨3.08%,涨幅较上月提高2.75个百分点。
化工产品方面,塑料原料价格保持平稳;天然橡胶价格震荡略有回升;苯类产品价格小幅上涨。
综合来看,化工市场整体价格环比上涨0.42%,涨幅较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
成品油方面,国内炼厂检修结束开工率回升,市场供应充足,加之受高温天气影响汽油需求增加,市场成交氛围升温,价格小幅走高。
月末受国家下调油价影响,价格转升为降。
综合来看,当月价格环比微幅上涨0.08%。
建材产品方面,由于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回落,影响市场消费需求,当月价格继续下降0.78%,降幅较上月收窄0.35个百分点。
机电设备需求不旺,订货增长乏力,价格依然低迷,当月价格继续下降1.03%,降幅较上月收窄0.43个百分点。
xx能源公司7月份生产经营完成情况为缓解库存压力,本月下属除棋盘井煤矿、洗煤厂外的所有煤矿、洗煤厂11日-25日停产,停产期间15天(即半个月)。
本月补充列支2014年1-7月煤炭价格调节基金16057万元,受上述因素影响,7月份亏损46037万元,比计划增亏40344万元,环比增亏30906万元。
一、7月份主要生产经营指标完成情况1、原煤生产:7月份完成96.63万吨,比作业计划减少62.37万吨,降幅39.22%;环比减少74.63万吨,降幅43.58%;2、洗煤生产:(1)入洗量:7月份完成115.08万吨,比作业计划减少49.02万吨,降幅29.87%;环比减少42.73万吨,降幅27.08%。
(2)洗煤产量:7月份完成87.42万吨,比作业计划减少30.87万吨,降幅26.10%;环比减少32.01万吨,降幅26.80%。
其中:精煤41.02万吨,比作业计划减少9.10万吨,降幅18.16%;环比减少12.55万吨,降幅23.42%;混煤46.40万吨,比作业计划减少21.77万吨,降幅31.93%;环比减少19.46万吨,降幅29.55%。
(3)洗煤回收率:7月份完成75.96%,比作业计划升高3.88%,增幅5.38%,环比上降0.28%,升幅0.37%。
其中:精煤产率累计完成35.65%,比作业计划升高5.11%,增幅16.73%,环比升高1.70%,增幅5.00%;混煤产率累计完成40.32%,比作业计划升高1.22%,升幅2.94%;环比降低1.41%,降幅3.38%。
3、焦炭生产:(1)入炉量:7月份完成36.95万吨,比作业计划减少11.90万吨,降幅24.36%;环比减少4.63万吨,降幅11.14%。
(2)产量:7月份完成29.44万吨,比作业计划减少7.36万吨,降幅20.01%;环比减少3.19万吨,降幅9.79%;(3)成焦比:7月份完成1.2552,比作业计划降低0.0717,降幅5.40%;环比降低0.0191,降幅1.50%;4、甲醇生产:7月份产量完成0.45万吨,比作业计划减少0.23万吨,降幅33.82%;环比减少2.29万吨,降幅39.14%。
2014年有色金属行业运行情况报告2014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在"三期叠加"大背景下,有色金属企业深入认识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应对经营困难,我国有色金属工业总体在正常区间平稳运行。
有色金属行业运行的主要特点是:生产稳中趋缓,投资缓中向好,价格走势分化,企业经营困难。
2014年,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11.2%;十种有色金属产量为4417万吨,增长7.2%;有色金属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6912.5亿元,增长4.6%;国内市场年均铜价下降7.8%,铝价下降6.9%;铅价下降2.7%;锌价上涨6.2%。
主要有色金属进出口贸易总额1394.7亿美元,下降0.7%。
其中,进口额994.2亿美元,下降3.5%;出口额为300.5亿美元,增长10.0%。
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2301.6亿元,增长9.0%;实现利润总额1719.5亿元, 与上年大体持平;主营活动实现利润1674.2亿元,下降10.8%。
一、有色金属工业运行情况及主要运行特点1、生产增幅放缓,但持续平稳运行2014年,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11.2%,比2013年增幅回落2.1个百分点,但比全国的增幅高2.9个百分点。
我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为4417万吨,同比增长7.2%,增幅比上年下降了2.7个百分点。
其中,精炼铜产量795.8万吨,增长13.8%,增幅比上年扩大了0.1个百分点;原铝产量2438.1万吨,增长7.7%,增幅比上年下降了2个百分点;铅产量421.9万吨,下降5.5%;锌产量582.9万吨,增长7.0%,增幅比上年下降了4.3个百分点。
氧化铝产量4777.3万吨,增长7.1%,增幅比上年下降了7.5个百分点。
六种精矿金属含量1064.0万吨,下降0.8%。
其中,铜精矿金属含量192.1万吨,增长5.5%,增幅比上年回落了0.6个百分点;铅精矿金属含量297.6万吨,下降6.1%;锌精矿金属含量540.9万吨,下降0.4%。
2013年钢铁工业经济运行情况第一篇:2013年钢铁工业经济运行情况2013年,钢铁工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二中、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把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作为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
加强钢铁行业规范管理,建立和完善行业规范管理体系。
推动上下游合作,推广应用高强钢筋等高性能钢铁材料。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工作进度,推动行业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
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计划,行业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加强。
企业积极应对各种挑战,行业经济效益略有好转。
同时,受国内宏观经济增速放缓,钢铁产能继续较快释放,产能严重过剩等影响,行业生产经营依旧困难重重、步履维艰。
一、2013年粗钢生产消费保持增长(一)粗钢生产增幅高于上年同期。
2013年,全国粗钢产量7.79亿吨,同比增长7.5%,增幅较去年同期提高4.4个百分点;钢材(含重复材)产量10.7亿吨,同比增长11.4%,较去年同期提高3.7个百分点。
中国粗钢产量占全球比重为48.5%,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
分月份看,日产水平最低点和最高点分别为12月份的201万吨和2月份的221万吨,3-11月份均保持在210万吨及以上较高水平。
分品种看,重轨产量同比增长33.4%;长材(型钢、棒材、钢筋和线材)增长12.5%;中、厚及特厚板增长3.0%;冷热轧板带增长10.4%;涂镀板增长11.4%;电工钢增长28.4%;管材增长7.7%。
分地区看,宁夏、广西、云南、河南、甘肃和辽宁等地粗钢产量增速超15%;河北、江苏、山东等地同比分别增长3.5%、10.6%和2.7%;贵州和上海等地则有所下降。
分企业类型看,中小钢铁企业粗钢产量增幅下降,重点大中型企业是产量增幅的主导力量。
2013年,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粗钢产量6.28亿吨,同比增长8.0%;中小钢铁企业粗钢1.51亿吨,同比增长5.5%,占全国粗钢产量比重为19.3%,同比减少0.4个百分点。
从增长情况看,中小钢铁企业粗钢产量增幅比重点大中型企业低2.5个百分点。
2013年钢铁行业运行情况报告2013年,国民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钢材需求略有增长,但是进口铁矿石价格仍处高位,钢铁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而钢铁企业生产热情不减,导致粗钢产量增长较快,钢材价格持续低位,企业效益低下,钢铁行业仍然处于高产低效的困境之中。
一、国民经济稳中向好,仍难消化钢铁生产高增长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56.88万亿元,同比增长7.7%,增速比2012年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第二产业(包括工业和建筑业)同比增长7.8%,增速比2012年回落0.1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普遍回落。
2013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9.6%,增幅比上年回落1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5%,比上年回落3.5个百分点。
全国固定资产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长14.2%,比上年回落14.4个百分点。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投资增长10.4%,比上年回落13.3个百分点;通用设备投资增长23.5%,比上年回落10.1个百分点;专用设备同比增长18.5%,比上年回落27.1个百分点;建筑业投资增长1.4%,比上年回落23.2%。
道路投资成为主要用钢行业少有的“亮点”,由上年增长6.6%,2013年增长18.5%。
房地产开发投资有所加快,扣除土地购置款后开发投资增幅回落。
2013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9.8%,增幅比上年加快3.6个百分点;扣除土地购置款后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8.2%,增幅比上年是回落的。
房屋施工面积同比增长16.1%,增速加快2.9个百分点;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增长13.5%,上年同期为下降7.3%。
2013年土地购置面积同比增长8.8%,2012年为下降19.5%,反应后期土地储备增加,但是仍没有恢复到2011年的土地购置水平。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回落,主要用钢行业增加值增速提高。
2013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增速比上年回落0.3个百分点。
2013年我国黄金和有色金属工业经济运行情况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办公室2014年2月(一)2013年我国黄金行业经济运行情况信息来源:工信部网站 2月21日一、2013年行业运行情况(一)产量平稳增长,矿产金增幅显著回落2013年,全国累计生产黄金428.2吨,同比增长6.2%,增幅回落5个百分点,占全球产量的14.7%,已连续7年居世界第一。
其中矿产金产量350.9吨,同比增长2.7%,增幅回落10个百分点;有色副产金产量77.3吨,同比增长26.1%,增幅提高22个百分点。
(二)金价连续下行,行业利润大幅下降2013年,黄金价格连续下行,截至12月31日,国际黄金现货价格由年初的1670美元/盎司跌至1243美元/盎司,国内黄金价格由年初的324元/克降到241元/克,降幅均为26%。
特别是4月15日,跌幅高达9.4%,创30年来单日最大跌幅。
1-12月份,627家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524亿元,增长2.8%,实现利润359.7亿元,减少32%。
其中采选企业实现收入2445亿元,增长8.4%,利润254.4亿元,下降25%;冶炼企业实现收入2079亿元,下降3.1%,利润105.3亿元,减少44.5%。
(三)黄金需求持续增长,消费及进出口均创新高2013年金价大跌引发了国民对黄金购买的强劲意愿,今年我国黄金消费量达到1176.4吨,增长41.4%,首次超越印度成为全球最大黄金消费国,约占全球实物黄金消费的27%。
其中,首饰用金716.5吨,金条用金375.7吨,金币用金25吨,工业用金48.8吨,其他用金10.4吨。
(四)地质勘查成果显著,重点成矿区带发现新资源2013年,全国已查明黄金资源储量约8500吨,占全球的8%,居世界第二,全年新增金矿资源储量超过917吨,其中,胶东地区、小秦岭金矿田深部及外围分别新增资源储量241吨、120吨。
此外,云南鹤庆北衙、贵州普安灰家堡、内蒙古赤峰金厂沟梁等矿山相继发现大量新增金矿资源。
2014年7月份一炼铁厂生产工作总结一、生产完成情况:本月一炼铁厂生产合计完成全铁产量185421.1t,其中热送炼钢179203.975t,铸块5878.71t,出格铁产量338.413t,此月分厂按公司生产经营计划,把指标细化到各高炉班组,各高炉根据原燃料条件改善,对指标细化攀升,1#炉按公司指令于12日19:56送风生产,于次日14:09加全风,开炉顺畅,达产迅速,为今后高炉开炉又增填宝贵的经验,因新开炉维护合理炉缸炉形,燃料比高些。
本月因高炉炉前基础管理不到位,致使冲渣水故障造成高炉慢风达24多小时,影响了产量及指标。
本月份1#2#机组TRT累计发电1945430KWn,各炉指标完成如下:二、高炉操作及渣铁情况:此月原料条件改善很大,给高炉生产稳定创造了条件,有时炼钢故障,兑水慢,渣铁不净,硅可控性差些,再有1#炉开炉,为维护炉型,活跃炉缸,增强高炉抵抗冶炼能力,提高高炉使用寿命,控高炉温十余天,各高炉理化指标见下表:三、原燃料:原燃料改善很大,雨季烧结检修,全吃落地烧结矿,粉化率高,强度差,影响燃料比及炉况顺行。
各原料配吃见下表:2014年7月份1#炉、矿耗、焦炭、焦丁、烟煤、无烟煤比例对比2014年7月份2#炉、矿耗、焦炭、焦丁、烟煤、无烟煤比例对比2014年7月份4#炉矿耗、焦炭、焦丁、烟煤、无烟煤比例对比四、生产小结:生产条件不错,高炉顺行状态良好,在顺行基础上,重点以降本增效为高炉操作重点方针,充分发挥骨干领导作用,多重予案措施,开炉达产迅速,顺利实现快速恢复生产的总目标,受到公司领导的表扬。
此月按生产经营计划指标,超产9171.10t+外围影响425.42t+2528.91t=12125.43t。
生产外围影响及生产运转情况见下表。
2014年7月份1#炉生产运转情况说明2014年7月份2#炉生产运转情况说明2014年7月份4#炉生产运转情况说明五、需要公司解决问题:1、继续稳定入炉原燃料质量。
2014年中国钢铁行业运行情况分析及2015年展望(来源:中钢协信息统计部)?一、2014年钢铁行业运行概况(一)粗钢产量小幅增长,国内表观消费同比下降。
2014年,全国粗钢产量8.2亿吨,同比增长0.9%,增幅同比下降6.6个百分点;钢材(含重复材)产量11.3亿吨,同比增长4.5%,增幅下降6.9个百分点[1]。
国内粗钢表观消费7.4亿吨,同比下降3.4%;钢材表观消费10.5亿吨,`同比增长1.7%,增幅下降10.6个百分点。
从日产情况看,全年日均产量225.4万吨/日,其中6月份达到231.0万吨、为最高点,11月份211.0万吨、为年内最低点。
(二)钢材库存仍处高位2014年前十个月,中国钢材市场月平均水平库存维持在3000万吨以上,11月份下降到2500万吨左右、12月份下降到2300万吨左右。
其中企业库存方面,纳入《中国钢铁工业统计月报》统计的83家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员2014年前11个月各月钢材库存总量基本维持在1400万吨上下(12月降至1250万吨左右),比2013年底增加155万吨、增长11%左右。
社会库存方面,上半年各月维持在1000万吨以上,下半年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去库存趋势。
到12月底,22个城市5大品种钢材社会库存为819.83万吨,环比下降14.1 6万吨,连续9个月保持下降,为近4年来最低水平。
(三)钢材价格持续下行2014年,国内钢材市场价格水平不断走低。
截至12月末,中国钢铁协会CSPI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83.09点,环比下降2.20点,降幅为2.58%,较上月加大1.30个百分点;同比下降16.05点,降幅为16.19%。
据统计,中钢协会员钢铁企业2011年至2014年钢材全年平均销售结算价格分别为4 468元/吨、3750元/吨、3442元/吨、3074元/吨,呈不断下滑趋势。
品种钢材中,三级螺纹钢跌至2791元/吨,较2014年年初下降785元/吨;热轧卷板跌至3131元/吨,较2014年年初下降528元/吨。
2013年钢铁行业运行情况第一篇:2013年钢铁行业运行情况2013年10月份钢铁行业运行情况10月份,全国粗钢产量同比增长9.2%,同比加快3.2个百分点;钢材产量同比增长12.3%,增速同比加快0.6个百分点。
焦炭产量同比增长9.2%,加快3.2个百分点。
铁合金产量同比增长13.6%,加快2.1个百分点。
钢材出口507万吨,比上月增加15万吨;进口114万吨,比上月减少10万吨。
焦炭出口52万吨,比上月增加21万吨。
1-10月,全国粗钢产量65248万吨,同比增长8.3%,增速同比加快6.2个百分点;钢材产量88832万吨,增长11.6%,加快5.3个百分点。
焦炭产量39655万吨,增长8.2%,加快4个百分点。
铁合金产量2929万吨,增长13%,加快2.5个百分点。
铁矿砂进口66835万吨,增长10.1%。
钢材出口5197万吨,增长13.6%;进口1162万吨,增长0.6%。
钢坯进口46万吨,增长57.8%。
焦炭出口324万吨,增长2.6倍。
10月份,国内市场钢材价格综合指数平均为99.76,比上月回落1.62点,同比回落5.55点。
6.5mm高线平均价格为3507元/吨,比上月回落41元/吨,降幅为1.2%,同比下降8.2%;20mm中板价格为3540元/吨,比上月回落81.7元/吨,降幅为2.3%,同比下降3.9%。
1.0mm冷轧板卷价格为4502元/吨,比上月下降35元/吨,降幅为0.8%,同比下降1.4%。
1-9月,钢铁行业实现利润1270亿元,同比增长39.9%。
其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利润648亿元,下降2.1%;钢铁冶炼及加工业利润528亿元,增长1.8倍。
第二篇:2008年钢铁行业运行情况2008年钢铁行业运行情况【发布时间:2009年03月11日】【来源:原材料工业司】【字号:大中小】2008年,中国钢铁工业经历了历史上最为严峻的考验。
上半年国内连续遭受罕见的自然灾害,钢铁生产所需大宗原燃材料大幅上涨,带动钢材价格攀上历史最高价位。
2014钢铁行业分析报告2014年钢铁行业分析报告2014年,国内钢铁行业面临了诸多挑战和机遇。
结构调整、环境保护以及经济转型升级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词。
下面将从需求、供给和产业结构等方面对2014年钢铁行业进行分析。
首先,需求方面。
2014年我国钢铁需求整体较为平稳,但总体较低,主要原因是经济增速放缓,投资下降,房地产调控等因素。
尽管国内各地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有所提升,但由于投资增速放缓,对钢铁需求的拉动有限。
另外,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实施使得建筑业的需求减少,进一步拖累了钢铁需求。
而国际市场的需求增长较为迅猛,进口需求增加,尤其是新兴市场的需求激增,为钢铁出口提供了一定的机会。
其次,供给方面。
2014年国内钢铁供给依旧过剩,但由于政府加大了对产能过剩的处理力度,产能利用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报告显示,2014年底国内钢铁产量在8.31亿吨左右,与2013年相比有所下降,但产量仍然过剩。
在降低过剩产能方面,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如关闭一些落后产能、限制新建产能等。
此外,加大对环保要求,使得一些小型钢铁企业因不符合环保标准而被关闭,进一步减少了供给。
然而,供给过剩的问题依然存在,需要通过市场机制和产业结构调整来解决。
再次,产业结构方面。
2014年,钢铁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受到了重视。
为实现产业升级,我国政府发布了一系列支持和鼓励技术创新、资源综合利用、绿色生产等政策。
同时,对一些落后的钢铁企业采取了关闭、整合或转型等措施,以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推动产业结构调整,钢铁行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正在不断提升。
综上所述,2014年钢铁行业面临了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
需求方面存在下降的问题,但国际市场的需求增长给出口带来了一定的机会。
供给方面,政府加大了对产能过剩的处理力度,产能利用率有所提高,但仍然供应过剩。
产业结构方面,政府推动了结构调整和升级,提高了行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产业升级的推进,钢铁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稳增长和调结构的效果逐步显现2014年8月1日发布了官方制造业PMI数据。
7月制造业PMI 为51.7%,环比回升0.7个百分点,连续5个月回升,为今年最大升幅。
指数全面回升,制造业延续企稳向好,预示二季度以来经济企稳向好的势头在三季度得以延续。
PMI分项指标整体回升势头整体向好,新订单指数创2012年5月以来新高,小型企业28个月以来首次高于荣枯线成为亮点。
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处于高位,并且上升幅度显著,表明在供给和需求两方面都有明显的回升。
原材料库存指数、采购量指数均出现明显回升,反应出企业补库存意愿显著增强,企业信心恢复,生产活动进一步活跃,下一步经济增长回稳的基础趋于改善。
经济结构调整效果开始显现,小型企业PMI自2012年4月以来首次回升到50%以上,政策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初显成效。
一、制造业PMI连续5个月回升,稳增长效果持续显现制造业景气持续回升,经济企稳态势较为明朗。
2014年7月份制造业PMI为51.7%,环比回升0.7个百分点,连续5个月回升的同时创下年内最大升幅。
7月制造业PMI为年内首次高于历史平均值,比2013、2012年同期分别高0.4、0.6个百分点。
制造业PMI持续上扬且升幅扩大,表明经济企稳向好的态势较为明朗,系列稳增长措施效果显著,第三季度经济有望稳中向好。
图1 PMI回升幅度加大数据来源:WIND,交行金研中心分项指标三升二降,回升势头整体向好。
7月制造业PMI五大分项指标环比三升二降,整体回升的趋势较为稳健。
其中,生产、原材料库存、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4.2%、49%、53.6%,环比分别上升1.2、1、0.8个百分点;从业人员、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标分别为48.3%、50.2%,分别小幅下降0.3个百分点。
二、供需两端齐回升,经济结构调整效果开始显现生产和原材料库存指数创年内最高,企业生产意愿显著提升,供给端回升势头强劲。
7月PMI生产指数为54.2%,是全部细项指标中最高数值,环比上升1.2个百分点,同比高出1.8个百分点,创年内最高。
2013年国内钢材市场情况回顾与2014年市场分析及展望关键词:钢材市场分析价格一、钢铁原材料市场情况(一)铁矿石市场情况2013年,铁矿石价格在年初为年度最高点,之后逐步小幅下滑,至六月上旬到达年内的最低点;在七、八月份小幅回升后价格趋于平稳,但年底的价格与年初相比有15%左右的小幅降低。
(二)焦炭市场情况2013年,焦炭的价格在年初小幅上扬后到达年内最高点后,便逐步下跌,至七月份跌到年内的最低点;之后价格逐步缓慢上升,但上升的幅度非常有限,至年底的价格与年初相比有15%左右的较大降幅。
(三)废钢市场情况2013年,废钢市场在一季度基本保持平稳,二季度初开始价格不断下跌,七月下旬微弱反弹后,一直保持低位至年底,年底的价格与年初相比有14%左右的降幅。
二、国内钢材市场情况(一)总体价格水平情况(二)无缝管市场情况2013年,国内的无缝管市场在国内的无缝管产能逐步增加,而需求相对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在年初小幅上涨后,便一路下跌至年底,中间没有出现过任何的价格反弹迹象,部分规格无缝管的出厂价甚至已经低于厂家的生产成本。
(三)中厚板市场情况2013年的中厚板市场呈现出年初小幅上涨→大幅下跌→小幅反弹→再次大幅下跌的局面。
以上海地区中厚板(规格20×2000×8000)价格为例,春节后为年度的最高点,三月初曾短期达到4040元/吨,但之后一路下跌至六月中旬的3550元/吨;在七月底八月初小幅反弹至3680元/吨后,再次大幅下跌,至12月31日的价格为3480元/吨,年度价格跌幅为13.9%。
三、钢铁生产情况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3年全年,我国累计钢产量7.79亿吨,同比增长7.5%,增幅较去年同期提高4.4个百分点;钢材产量10.7亿吨,同比增长11.4%,较去年同期提高3.7个百分点,两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
从全世界范围来看,2013年全球钢产量达15.8亿吨,同比上升3.5%。
图表 2:2013年1月-2014年7月全国金属制品业行业增长趋势分析(%)
数据来源:中国产业洞察网,2014年
图表 4:2013年1月-2014年7月全国金属制品业行业销售利润率和销售毛利率分析(%)
数据来源:中国产业洞察网,2014年图表 5:2013年1月-2014年7月全国金属制品业行业主营业务利润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分析(%)
数据来源:中国产业洞察网,2014年
图表 6:2013年1月-2014年7月全国金属制品业行业亏损广度分析(%)
数据来源:中国产业洞察网,2014年
图表 8:2013年1月-2014年7月全国金属制品业行业营运能力趋势分析(次)
数据来源:中国产业洞察网,2014年
图表 10:2013年1月-2014年7月全国金属制品业行业偿债能力趋势分析(%、倍)
数据来源:中国产业洞察网,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