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集料
- 格式:ppt
- 大小:23.01 MB
- 文档页数:22
粗集料泥块含量名词解释汇总
粗集料泥块含量是指在混凝土中的粗集料粒径大于一定大小的颗粒的含量。
粗集料是指混凝土中的大颗粒骨料,通常包括石子、碎石、河石等。
它们的粒径一般大于5mm。
泥块是指混凝土中的粘土颗粒,也称为粉状细颗粒。
泥块通常含有粘土矿物质和有机物质,粒径在0.002mm-0.05mm之间。
粗集料泥块含量是混凝土中泥块所占的比例,通常以质量或体积的百分比表示。
具体含量的要求和限制,根据不同的混凝土用途和要求,会有所不同。
粗集料泥块含量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有一定的影响。
过高的粗集料泥块含量会降低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例如流动性和可抹平性;过高的泥块含量可能会导致混凝土的开裂、变形和强度降低。
因此,控制粗集料泥块含量是确保混凝土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常使用筛分和沉降试验来确定混凝土中的粗集料泥块含量。
根据测试结果,调整混凝土配合比和施工工艺,以满足混凝土的设计要求。
附 关于粗集料的规格与分级为便于混凝土用粗集料的生产、使用及管理,保证混凝土工程的建设质量,需对其规格及分级进行规范和统一。
1. 粗集料粗集料最大粒径最大粒径2005版《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将集料筛分由圆孔筛改为方孔筛,而方孔筛筛孔较圆孔筛大,其对应关系如下:方孔筛孔径(mm ) 对应圆孔筛孔径方孔筛孔径对应圆孔筛孔径53 60(63) 2.36 2.5 31.5 40 0.6 0.63 19250.150.16为满足用户的习惯要求,筛孔尺寸改变,公称粒级称呼不变。
原来按圆孔筛来说的5~10mm 、5~20mm 、5~25mm 、5~31.5mm 公称粒级,其最大粒径分别为(圆孔筛)16mm 、25mm 、31.5mm 、40mm 。
按方孔筛来说上述级配应称呼是4.75~9.5mm 、4.75~16mm 、4.75~19mm 、4.75~26.5mm 公称粒级,其最大粒径(方孔筛)为13.2mm 、19mm 、26.5mm 、31.5mm 。
为避免混淆,将不同部位的混凝土用粗集料最大粒径规定如下:最大公称粒径/mm 混凝土品种方孔筛 圆孔筛 初喷9.5 10 二衬、桩基、墩柱、通道、涵洞及其他26.5 31.5 预制梁板、连续箱梁及现浇段19252. 粗集料分级在公路工程中,为了更好的优化粗集料级配,防止集料堆放时离析,在交通运输部倡导的混凝土标准化施工中一般要求粗集料分二级、三级掺配使用。
由于高速公路施工线路长、点多,各标段关于粗集料分级要求不统一,导致目前碎石加工场生产的碎石粒级达4-5种,从而给粗集料的生产、使用与管理带来了不便,具体如下:(1)造成粗集料生产与堆放现场料堆多,不利于管理,且占用了大量的土地;(2)在粗集料生产过程中,需频繁更换筛网,复杂了生产工序,降低了生产效率;(3)在混凝土搅拌时,存在不同品种、标号混凝土交替进行的现象,则搅拌站存在清仓换料的问题。
对粗集料规格进行合理分级能有效避免上述问题,具体分级方式如下:第一档:4.75~9.5mm ; 第二档:9.5~19mm ; 第三档:19~26.5mm 。
术语、符号2.1 术语2.1.1集料(骨料)aggregate在混合料中起骨架和填充作用的粒料,包括碎石、砾石、机制砂、石屑、砂等。
2.1.2粗集料coarse aggregate在沥青混合料中,粗集料是指粒径大于2.36mm的碎石、破碎砾石、筛选砾石和矿渣等;在水泥混凝土中,粗集料是指粒径大于4.75mm的碎石、砾石和破碎砾石。
2.1.3细集料fine aggregate在沥青混合料中,细集料是指粒径小于2.36mm的天然砂、人工砂(包括机制砂)及石屑;在水泥混凝土中,细集料是指粒径小于4.75mm的天然砂、人工砂。
2.1.4天然砂natural sand由自然风化、水流冲刷、堆积形成的、粒径小于4.75mm岩石颗粒,按生存环境分河砂、海砂、山砂等。
2.1.5人工砂manufactured sand,synthetic sand经人为加工处理得到的符合规格要求的细集料,通常指石料加工过程中采取真空抽吸等方法除去大部分土和细粉,或将石屑水洗得到的洁净的细集料。
从广义上分类,机制砂、矿渣砂和煅烧砂都属于人工砂。
2.1.6机制砂crushed sand由碎石及砾石经制砂机反复破碎加工至粒径小于2.36mm的人工砂,亦称破碎砂。
2.1.7石屑crushed stone dust,screenings,chips采石场加工碎石时通过最小筛孔(通常为2.36mm或4.75mm)的筛下部分,也称筛屑。
2.1.8混合砂blend sand由天然砂、人工砂、机制砂或石屑等按一定比例混合形成的细集料的统称。
2.1.9填料filler在沥青混合料中起填充作用的粒径小于0.075mm的矿物质粉末。
通常是石灰岩等碱性料加工磨细得到的矿粉,水泥、消石灰、粉煤灰等矿物质有时也可作为填料使用。
2.1.10矿粉mineral filler由石灰岩等碱性石料经磨细加工得到的,在沥青混合料中起填料作用的以碳酸钙为主要成分的矿物质粉末。
粗细集料的划分标准一、粗细集料的定义与作用粗细集料是指在混凝土制作中使用的不同粒径的骨料。
粗粒集料指颗粒直径大于5mm的骨料,细粒集料指颗粒直径小于5mm的骨料。
在混凝土中,粗细集料的选择和使用对于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施工性能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1.根据颗粒直径划分根据颗粒直径的大小,可以将集料划分为粗集料和细集料。
一般来说,颗粒直径大于5mm的骨料被归为粗集料,而颗粒直径小于5mm 的骨料被归为细集料。
这种划分标准是最常用的,也是最直观的。
2.根据颗粒形状划分根据颗粒形状的不同,可以将集料划分为角形集料和圆形集料。
角形集料的颗粒形状不规则,具有较多的棱角,而圆形集料的颗粒形状规则,没有棱角。
角形集料在混凝土中具有较好的粘结性能,能够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和抗开裂性能;而圆形集料则具有较好的流动性,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3.根据颗粒含量划分根据颗粒含量的不同,可以将集料划分为单一集料和砂石混合集料。
单一集料是指只含有一种粒径的骨料,而砂石混合集料是指含有不同粒径的骨料混合而成。
砂石混合集料在混凝土中能够填充骨料之间的空隙,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强度。
三、粗细集料的选择与使用1.粗集料的选择与使用粗集料在混凝土中起着骨架的作用,能够提供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因此,在选择粗集料时,需要考虑其强度、硬度和耐久性等因素。
一般来说,常用的粗集料有砾石、鹅卵石和碎石等。
2.细集料的选择与使用细集料在混凝土中能够填充骨料之间的空隙,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工作性能。
因此,在选择细集料时,需要考虑其颗粒形状和颗粒分布等因素。
一般来说,常用的细集料有砂子和矿渣粉等。
3.粗细集料的配合比例粗细集料的配合比例对于混凝土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般来说,粗细集料的配合比例应根据混凝土的用途和要求来确定。
在一般情况下,粗集料和细集料的比例为1:3至1:5。
四、粗细集料的应用领域粗细集料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建筑工程中,粗细集料用于制作混凝土,用于浇筑楼板、柱子和墙体等结构件。
粗集料_级配掺配比例计算粗集料级配掺配比例计算是混凝土制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粗集料级配是指按一定规格范围内的粒径进行分级,以满足混凝土制品的性能要求。
而掺配比例计算是指根据不同工程要求和混凝土的性能要求,确定掺合料和粗集料的比例。
下面将详细介绍粗集料级配掺配比例计算的步骤和方法。
1.确定混凝土性能要求:首先,根据工程要求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其他性能要求,例如抗渗性能、耐磨性等。
2. 确定粗集料规格范围:根据混凝土性能要求和常用粗集料规格,确定粗集料规格范围。
粗集料规格范围即指粗集料的最大粒径和最小粒径。
例如,对于一般混凝土,常用的粗集料规格范围为5mm-20mm。
3.粗集料筛分试验:进行粗集料筛分试验,确定不同规格范围的粗集料的含量。
筛分试验是将粗集料按照一定的孔径进行分级,然后测定每个级别的粒径分布比例。
4.确定级配曲线:根据粗集料筛分试验结果,绘制级配曲线。
级配曲线是描述粗集料各级别的含量与其对应的粒径之间的关系曲线。
根据混凝土性能要求,合理地选择级配曲线的形状。
5.确定配合比例:根据混凝土设计强度和级配曲线,确定粗集料的含量。
一般情况下,按照粗集料和水泥的重量比例进行计算。
例如,对于C30混凝土,可以根据级配曲线确定粗集料的含量为占整个混凝土重量的30%-40%。
6.确定掺合料配合比例:根据混凝土性能要求和掺合料的性能特点,选择合适的掺合料种类和配合比例。
例如,根据混凝土抗渗性要求,可以选择掺入粉煤灰或矿渣粉。
总之,粗集料级配掺配比例计算是混凝土制作中的重要环节,需要根据混凝土性能要求、粗集料规格范围和掺合料性能特点等因素进行合理的计算和选择。
只有经过科学的计算和合理的选择,才能获得满足工程要求的高质量混凝土制品。
沥青混凝土粗集料粒径要求1. 引言嘿,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在路面施工中非常重要但又不那么显眼的东西——沥青混凝土的粗集料粒径要求。
可能有人会想:“这听起来好无聊呀!”但其实,这背后可是有着不少故事和道理的哦!就像咱们生活中的小细节,常常能影响到大局。
走过路过,可千万别错过!2. 什么是粗集料?2.1 定义先来搞清楚什么是粗集料。
简单来说,粗集料就是咱们在沥青混凝土中用来增强强度和稳定性的那些小石头。
它们可不是随便找的石头,而是经过严格筛选的,保证粒径、形状、质量都得符合要求的“优秀生”。
就像选秀节目一样,只有那些出色的石头才能站上舞台,成为路面的一部分。
2.2 重要性粗集料的重要性可不止于此,它们的粒径大小直接影响到路面的性能。
比如,如果粗集料太小,路面就容易变得软绵绵的,开车的时候就像在滑冰一样,根本没法掌控。
而如果粗集料太大,那路面就像个大摇滚,不平整,颠簸得让你怀疑人生。
所以,咱们得认真对待这个粒径的选择,不能马虎!3. 粗集料的粒径要求3.1 合理的粒径范围说到粗集料的粒径要求,通常是在5到20毫米之间。
这就像咱们挑水果,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刚刚好的口感最重要。
小石头虽然看起来好像没什么,但在混合过程中可得考虑它们的配比,确保沥青和集料之间的完美结合。
想象一下,如果你吃一个水果沙拉,全是苹果,那味道可就单一得让人无从下咽了。
3.2 不同的应用场景此外,粒径的选择还得看具体的应用场景。
比如,在一些重载的路面上,咱们需要使用相对大一些的粗集料,增加路面的承载能力。
而在一些普通的小路上,较小的粗集料就足够了,毕竟不需要那么高的承载力。
所以,真的是要“因地制宜”,这才是聪明的选择!4. 粒径选择的注意事项4.1 颗粒形状除了粒径,颗粒的形状也是个大问题。
咱们常说的“形状好,路面稳”,这些颗粒最好是有点棱角的,那样能增加它们之间的摩擦力,减少滑动。
形状圆滑的颗粒就像一些朋友,虽然好相处,但有时候容易让人感到无趣。
建筑材料-粗集料建筑材料-粗集料一、介绍粗集料是建筑中常用的一种材料,用于混凝土和沥青路面的制作。
本文将详细介绍粗集料的定义、分类、性能要求以及常见的粗集料种类。
二、定义粗集料是指颗粒直径在4.75mm以上的天然矿石或人工碎石,经过筛分后符合规定要求的材料。
粗集料是建筑材料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混凝土和沥青路面的强度和耐久性起到关键作用。
三、分类粗集料根据颗粒形状和来源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鹅卵石:来自于河流或海洋的圆形或椭圆形石子,具有良好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
2. 机制砂石:通过破碎岩石或人工生产得到的砂石颗粒,具有良好的工程性能。
3. 脉石:颗粒形状不规则,含有纹理和花纹的石子,常用于装饰性建筑。
4. 碎石:经过破碎机破碎的岩石,颗粒尺寸均匀,适用于路面铺设。
四、性能要求粗集料需要满足以下性能要求:1. 物理性能:包括颗粒大小、颗粒形状、强度、含泥量等。
2. 化学性能:包括矿物成分、硫酸盐含量、碱碳饱和度等。
3. 工程性能:包括抗压强度、磨耗损失、吸水性、硬度等。
五、常见粗集料种类1. 河砂:由河流冲刷而成的砂石,颗粒细腻均匀,适用于混凝土制作。
2. 山石:从山地中开采得到的石子,常用于路面铺设。
3. 石渣:石材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可以重新利用于建筑材料制作。
4. 矿渣:矿石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具有一定强度和耐久性。
六、附件本所涉及的附件如下:1. 粗集料试验报告:包括颗粒分析、物理性能测试、化学性能测试等。
2. 粗集料供应商名单:列出了一些可靠的粗集料供应商的连系信息。
七、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其注释如下:1. 建筑法规:指国家对于建筑行业的法律法规,包括建筑材料的规范和质量标准。
2. 矿产资源开发法:指对于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利用进行管理的法律法规。
3. 环境保护法:指对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进行管理的法律法规。
粗集料填充体积率计算公式在建筑工程和道路施工等领域,粗集料填充体积率可是个相当重要的概念。
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材料的性能和结构的稳定性。
那到底啥是粗集料填充体积率呢?简单来说,就是粗集料在一定空间内所占的体积比例。
要计算粗集料填充体积率,咱们得先搞清楚几个关键的量。
比如说,得知道粗集料的总体积,还有包含粗集料在内的整个混合物的总体积。
这就好比你有一堆水果,苹果是粗集料,然后还有香蕉、橙子啥的混在一起,你得算出苹果在这一堆水果里占了多大比例。
那计算公式是啥呢?公式就是:粗集料填充体积率 = 粗集料的体积÷(粗集料的体积 + 空隙体积)× 100% 。
这里面的空隙体积就是那些没被粗集料填满的空间。
给您说个我亲身经历的事儿吧。
有一次我跟着一个施工队去修一条乡村公路。
当时大家在讨论怎么保证这条路的质量,其中就提到了粗集料填充体积率这个事儿。
施工队长特别严肃地跟我们说,这个比例要是算错了,路可就不结实,用不了多久就得返工。
我就好奇地凑过去看他们计算,只见他们拿着各种测量工具,又是尺子又是量筒的,忙得不亦乐乎。
测量粗集料体积的时候,他们先把粗集料装进一个大箱子里,然后量箱子的尺寸,通过计算得出体积。
空隙体积的测量就更复杂了,得用一些特殊的方法,比如注水法。
看着他们认真的样子,我才真正明白,这一个小小的计算公式,关系到的可是一条路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回到这个计算公式,要准确测量和计算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比如说,测量粗集料体积的时候,得保证粗集料装得密实,不能有空隙。
要是装得松松垮垮的,算出来的体积就不准确,那最终的填充体积率也就错了。
还有啊,在实际应用中,不同的工程对粗集料填充体积率的要求也不一样。
像高速公路的要求就比普通乡村公路高得多。
这是因为高速公路上的车流量大、车速快,对路面的强度和稳定性要求更高。
总之,粗集料填充体积率计算公式虽然看起来简单,但实际运用中需要我们特别仔细和认真。
只有准确计算,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让我们的建筑和道路更加坚固耐用。
粗集料标准含水量计算公式在建筑工程中,粗集料是指直径大于4.75mm的颗粒状材料,通常用于混凝土和沥青混凝土的制备。
粗集料的含水量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它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和沥青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
因此,正确地计算粗集料的含水量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粗集料标准含水量的计算公式,并对其进行详细的解析。
粗集料标准含水量计算公式如下:W = [(M2 M1) / M1] 100%。
其中,W表示粗集料的含水量,M1表示干燥状态下的粗集料质量,M2表示饱和表面干燥状态下的粗集料质量。
在实际工程中,我们通常是通过试验来测定粗集料的含水量。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粗集料含水量的试验方法以及计算步骤。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好一定质量的粗集料样品,并将其放入一个干燥器中进行干燥,直至其质量不再发生变化。
这时候我们得到了粗集料的干燥质量M1。
接下来,我们需要将一定质量的粗集料样品放入一个饱和盐水中浸泡一段时间,然后取出来放入干燥器中进行干燥,直至其质量不再发生变化。
这时候我们得到了粗集料的饱和表面干燥质量M2。
通过上面的试验,我们得到了粗集料的干燥质量M1和饱和表面干燥质量M2,接下来我们就可以使用上面的公式来计算粗集料的含水量了。
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假设我们得到了一份粗集料样品的干燥质量M1为1000g,饱和表面干燥质量M2为1050g,那么我们就可以使用上面的公式来计算该粗集料的含水量了。
W = [(1050g 1000g) / 1000g] 100% = 5%。
通过上面的计算,我们得到了该粗集料样品的含水量为5%。
这个数值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混凝土和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从而保证工程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粗集料的含水量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粗集料的种类、粒径分布、含泥量等等。
因此,在实际工程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选择合适的粗集料标准含水量计算公式,并进行合理的试验设计和数据分析。
另外,粗集料的含水量还会对混凝土和沥青混凝土的性能产生影响,比如会影响到混凝土的流动性、强度和耐久性等。
集料名词解释
集料是指在工程建设和混凝土制备过程中,用于混合水泥、砂浆或混凝土中的颗粒形状材料。
集料一般用于增加混凝土或砂浆的强度、耐久性和稳定性,也可以影响材料的工作性能。
下面是常见的集料类型及其作用:
1. 粗集料:粗集料是通过筛网或筛孔大小确定的,一般是指直径超过4.75毫米(mm)的颗粒。
常见的粗集料包括骨料、砾石和碎石等。
粗集料主要作用是增加混凝土的抗压和抗拉强度,改善混凝土的承载能力。
2. 细集料:细集料是指直径在0.075毫米到4.75毫米之间的颗粒,通常是河沙、矿渣砂、石灰石粉等。
细集料主要作用是填充混凝土或砂浆中的孔隙空隙,增加材料的屈服强度和抗裂性能。
3. 中集料:中集料是介于粗集料和细集料之间的颗粒,一般直径在
4.75毫米到0.075毫米之间。
常用的中集料包括矿渣、填料等。
中集料可调整混凝土或砂浆的工作性能,改善其流动性和可塑性。
集料在建筑工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们的选择和搭配可根据特定的工程需求和性能要求来确定。
合理的集料搭配可以优化混凝土或砂浆的性能,提高工程质量和耐久性。
同时,还需要考虑集料的质量、来源、成本和可持续性等因素,确保材料的可靠性和环境友好性。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粗集料的基本性质。
2. 测定粗集料的磨耗损失,以评估其抵抗摩擦、撞击的能力。
3. 掌握粗集料磨耗实验(洛杉矶法)的操作步骤和数据处理方法。
二、实验原理洛杉矶法是一种常用的粗集料磨耗实验方法,用于测定粗集料抵抗摩擦、撞击的能力。
该方法通过将粗集料与一定量的标准钢球混合,在特定条件下进行摩擦和撞击,然后根据磨耗损失(%)来评估粗集料的抗磨耗性能。
三、实验器材1. 烘箱2. 研磨机3. 钢球4. 粗集料5. 量筒6. 电子天平7. 秒表8. 筛网(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 称取1000g粗集料,放入烘箱中,在105℃下烘干2小时,取出后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 称取50g标准钢球,放入烘箱中,在105℃下烘干2小时,取出后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2. 实验操作- 将烘干后的粗集料和钢球放入研磨机中,设定研磨时间为3分钟。
- 开启研磨机,同时开始计时。
- 研磨结束后,关闭研磨机,立即取出粗集料和钢球。
- 用筛网将粗集料和钢球分离,称量剩余的粗集料质量。
3. 数据处理- 计算磨耗损失(%):\[磨耗损失(%) = \frac{1000g - 剩余粗集料质量}{1000g} \times 100\%\]- 根据磨耗损失(%)评估粗集料的抗磨耗性能。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 磨耗损失(%)为:15.2%2. 结果分析- 磨耗损失(%)为15.2%,说明该粗集料的抗磨耗性能较差。
- 可以通过调整粗集料的级配、形状、表面处理等方法来提高其抗磨耗性能。
六、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洛杉矶法测定了粗集料的磨耗损失,结果表明该粗集料的抗磨耗性能较差。
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确保实验器材的清洁和干燥。
2. 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避免人为误差。
3. 对实验数据进行准确记录和计算。
本次实验有助于了解粗集料的基本性质和抗磨耗性能,为工程设计和材料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混凝土中粗集料用量标准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砂、粗集料和水混合而成的建筑材料。
其中,粗集料是指直径大于5毫米的石料、碎石等颗粒状物质。
粗集料的用量是影响混凝土强度和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此,确定粗集料用量的标准非常重要。
一、粗集料用量的计算方法粗集料用量的计算方法通常有两种:按体积比例法和按重量比例法。
1. 按体积比例法按体积比例法是指根据混凝土的总体积来确定粗集料的用量。
具体的计算方法如下:粗集料用量 = 混凝土总体积 x 粗集料体积比例其中,混凝土总体积指混凝土中所有原料的总体积,包括水泥、砂、粗集料和水的体积。
粗集料体积比例指粗集料的体积占混凝土总体积的比例,通常为0.6-0.7。
例如,假设混凝土总体积为1立方米,粗集料体积比例为0.6,则粗集料用量为1 x 0.6 = 0.6立方米。
2. 按重量比例法按重量比例法是指根据混凝土中各原料的重量比例来确定粗集料的用量。
具体的计算方法如下:粗集料用量 = 混凝土总重量 x 粗集料重量比例其中,混凝土总重量指混凝土中所有原料的总重量,包括水泥、砂、粗集料和水的重量。
粗集料重量比例指粗集料的重量占混凝土总重量的比例,通常为0.6-0.7。
例如,假设混凝土总重量为2吨,粗集料重量比例为0.6,则粗集料用量为2 x 0.6 = 1.2吨。
二、影响粗集料用量的因素粗集料用量的确定不仅取决于混凝土的用途和强度等要求,还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 粗集料的种类和质量不同种类和质量的粗集料具有不同的强度和稳定性,其用量也有所不同。
例如,强度较高的钢渣石可以减少砂和水泥的用量,从而减少混凝土的成本。
2. 混凝土的强度和性能要求混凝土的强度和性能要求不同,粗集料的用量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高强度混凝土需要较多的粗集料来提高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
3. 施工环境和条件施工环境和条件不同,粗集料的用量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在寒冷地区或高海拔地区施工时,需要增加粗集料的用量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粗集料技术性质所包含的内容:①物理性质:物理常数(各种密度、空隙率)、级配、坚固性;②力学性质:压碎值、磨耗性、冲击值、磨耗值、磨光值;③化学性质:有害杂质含量、碱集料反应。
(1)集料物理性质a密度堆积密度:单位体积(含物质颗粒固体及其闭口、开口孔隙体积及颗粒间空隙体积)物质颗粒的质量。
表观密度:单位体积(含材料的实体矿物成分及闭口孔隙价体积)物质颗粒的干质量。
表干密度:单位体积(含材料的实体矿物成分及其闭口孔隙、开口孔隙等颗粒表面轮廓线所包围的全部毛体积)物质颗粒的饱和面干质量。
毛体积密度:单位体积(含材料的实体矿物成分及其闭口孔隙、开口孔隙等颗粒表面轮廓线所包围的全部毛体积)物质颗粒的干质量。
b吸水性和耐候性吸水性:两个指标,吸水率(石料吸收水份的能力)和饱水率。
耐候性:包括抗冻性和坚固性。
指集料抵抗最不利季节(干湿交换、冻融徇环、温度变化等)影响的能力。
砂石材料空隙率对耐候性的影响:空隙率大,冬季产生冻融破坏,耐候性降低。
c颗粒形状针片状颗粒对集料应用所造成的影响:针片状含量多,集料抗压碎能力低。
定义方法:规准仪法(适用于水泥砼4.75㎜以上粗集料的针片状颗粒含量)测定的针片状颗粒,是指使用专用规准仪测定的粗集料颗粒的最小厚度(或直径)方向与最大长度(或宽度)方向的尺寸之比小于一定比例的颗粒。
游标卡尺法(适用于测定粗集料的针状及片状颗粒含量)测定的针片状颗粒,是指用游标卡尺测定的粗集料颗粒的最大长度(或宽度)方向与最小厚度(或直径)方向的尺寸之比大于3倍的颗粒。
影响实验的重要因素:采用规准仪进行颗粒形状判断时,首先要通过标准筛将粗集料进行分级,不同粒级的颗粒要对应于规准仪相应的孔宽和间距来判定,不可错位;采用游标卡尺对集料颗粒进行甄别时,首先要确定好颗粒基准面,然后再测量其厚度和长度等相应尺寸。
各力学性质的定义及力学性质的内容:路用粗集料的力学性质主要指抗压碎能力和磨耗性两大指标,当粗集料用于表层路面时,还涉及磨光值、磨耗值、和冲击值等指标。
粗集料规范粗集料规范1. 引言粗集料是指直径大于5mm的骨料,它是混凝土和沥青混凝土等建筑材料的重要成分。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规范粗集料的选用、加工和使用非常重要。
2. 材料要求2.1 材料种类根据不同的工程要求,粗集料可以选择不同的材料,如砂石、山石、玄武岩等。
选择的材料应具备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能够满足混凝土和沥青混凝土的性能要求。
2.2 材料质量粗集料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其外观应清晰可辨,无明显的裂纹和形状不规则的颗粒。
颗粒应具有良好的坚固性和耐久性。
3. 加工要求3.1 破碎和筛分粗集料应经过破碎和筛分等处理,以保证颗粒的大小和形状符合要求。
破碎过程应适当控制碎石机的转速和进料速度,以避免颗粒过小或过大。
筛分过程应使用合适的筛网,确保颗粒分布均匀。
3.2 清洗粗集料应进行充分的清洗,以去除其中的泥土、淤泥和其它杂质。
清洗过程应使用清洗设备和适当的清洗剂,确保集料表面洁净。
3.3 石粉控制在加工过程中,应注意控制石粉的产生。
石粉是从石料中产生的细小颗粒,对混凝土和沥青混凝土的性能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加工过程中应避免产生过多的石粉。
4. 使用要求4.1 混凝土在混凝土中使用粗集料时,需要根据工程要求和设计配合比确定合适的用量和粒径范围。
混凝土施工时,应保证粗集料与水泥浆体的充分粘结,避免出现空鼓和脱层等问题。
4.2 沥青混凝土在沥青混凝土中使用粗集料时,需要根据工程要求和标准规范确定合适的用量和粒径范围。
沥青混凝土施工时,应保证粗集料与沥青的充分贴合,避免出现松散和剥离等问题。
5. 质量控制为了确保粗集料的质量,应进行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
如定期进行颗粒分析、物理性能测试和耐久性评估等。
根据检测结果,及时调整生产工艺和材料配比,保证粗集料的质量稳定。
6. 安全要求在粗集料的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加工场所应具备良好的通风和排水设施,避免尘埃和水浸的危险。
混凝土中粗集料用量标准一、前言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它由水泥、细集料、粗集料和水等组成。
其中,粗集料是混凝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性能和品质。
因此,制定合理的粗集料用量标准是保证混凝土品质的重要措施。
二、粗集料的分类和性能要求1.分类粗集料按粒径分为大粒径和小粒径两种。
常用的大粒径粗集料有石子、玉米石、膨胀珍珠岩等,其粒径一般在5mm以上;常用的小粒径粗集料有砂石、砾石等,其粒径一般在5mm以下。
2.性能要求粗集料的性能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强度:粗集料应具有一定的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以保证混凝土(2)密度:粗集料的密度应与水泥相近,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
(3)吸水率:粗集料的吸水率应低于细集料,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
(4)耐久性:粗集料应具有一定的耐久性,以保证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三、粗集料用量的计算方法1.最大密度法最大密度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计算粗集料用量的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试验测定混凝土的最大密度和最佳水泥用量,然后根据混凝土的配合比计算出粗集料的用量。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粗集料用量=混凝土总重量×(1-水泥用量/混凝土总重量)×(1-细集料用量/混凝土总重量)×(1-空气含量/100)-水的重量其中,细集料用量和空气含量通过试验测定获得。
体积法是通过混凝土的配合比计算出混凝土中粗集料的体积占比,从而计算出粗集料的用量。
该方法简单易行,但精度较低,常用于小型工程。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粗集料用量=混凝土总体积×粗集料的体积比其中,混凝土总体积和粗集料的体积比通过混凝土的配合比获得。
四、粗集料用量的标准1.普通混凝土普通混凝土是指强度等级在C20以下的混凝土。
其粗集料用量一般按照最大密度法计算,其标准如下:(1)粗集料的最大粒径应不大于混凝土的厚度的1/3。
(2)粗集料的用量应满足混凝土的强度和密实性要求。
(3)粗集料的用量应满足混凝土的施工性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