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__心理技能训练
- 格式:ppt
- 大小:2.79 MB
- 文档页数:41
体育心理学(山东联盟)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章测试1.行为主义对体育学习影响较大的学习理论首推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的___。
()。
A:强化学说 B:反馈学说 C:联结理论 D:奖励学说答案:强化学说2.人本主义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
A:传授者 B:决策者 C:执行者 D:促进者答案:促进者3.运动心理学集中研究___对运动成绩的影响。
()A:个性 B:认知 C:动机 D:焦虑答案:个性;认知;动机;焦虑4.锻炼心理学具体研究___。
()A:学生的学习焦虑 B:体育锻炼坚持性 C: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 D:运动员的心理训练答案:体育锻炼坚持性;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5.未来的运动心理学将继续强化两个不同的专业领域,即()A:应用运动心理学 B:学术运动心理学 C:教育运动心理学 D:临床运动心理学答案:应用运动心理学;学术运动心理学6.强调“自下而上”学习策略理论的学派是。
()A:认知心理学 B:人本主义 C:建构主义 D:行为主义答案:认知心理学;行为主义7.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这三门学科自成体系已初见端倪,也是发展方向。
()A:对 B:错答案:错8.体育心理学的研究在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期间,处于发展阶段。
()A:对 B:错答案:错9.运动心理学家被描述为三种类型:实验运动心理学家、教育运动心理学家和临床运动心理学家。
()A:对 B:错答案:对10.目前的趋势是体育心理学研究者们已开始着手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的结合使用。
()A:错 B:对答案:错第二章测试1.为了保证目标既有难度又有可能实施,可将学生___作为参考,并在必要时修正目标以适应情况的变化。
()。
A:在班里的排名 B:最近的比赛名次 C:入学以来的成绩 D:最近的能力水平答案:最近的比赛名次2.是兴趣发展必备的基础,自始至终由外部刺激引起,兴趣的范围很不明确。
()。
A:广泛兴趣 B:间接兴趣 C:直接兴趣 D:中心兴趣答案:直接兴趣3.团队目标设置过程中可分为___阶段。
运动心理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第一章测试1.德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冯特被公认为是心理学之父。
()(冯特;威廉.冯特;Wilhelm Wundt)A:对 B:错答案:对2.与广义的体育运动这一概念相对应,运动心理学的研究涵盖()。
A:竞技体育 B:体育教育 C:大众健身 D:群众健身答案:竞技体育;体育教育;大众健身3.美国的格里菲斯(Coleman Roberts Griffith)于1925年在伊利诺斯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运动心理实验室,这一事件是运动心理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运动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
()A:对 B:错答案:对4.1926年,我国著名体育教育家马约翰撰写的《》一文,是中国最早的运动心理学专论。
A:体育的迁移价值 B:迁移价值 C:运动心理学答案:体育的迁移价值5.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
()A:错 B:对答案:错第二章测试1.运动技能是指通过模仿而形成的完成某种任务的动作方式。
()A:错 B:对答案:错2.根据技能操作环境的稳定性特征,可将运动技能分为()和开放性运动技能。
A:封闭性 B:半开放性 C:半封闭性答案:封闭性3.费茨和波斯纳提出了运动技能学习的三阶段模型,把运动技能学习划分为()。
A:自动化阶段 B:运动阶段 C:联结阶段 D:认知阶段答案:自动化阶段;联结阶段;认知阶段4.按信息来源不同,可以将反馈分为内在反馈和追加反馈。
()A:错 B:对答案:对5.运动技能的迁移可以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A:错 B:对答案:对第三章测试1.球感是在长期从事球类运动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复合知觉。
它是对球的重量、形状、弹性、硬度、击球的力量,以及球在空间中运动的高度、速率和方向变化等方面的知觉。
()A:对 B:错答案:对2.水感是游泳的专门化运动知觉。
它是由()感觉系统组成的复合知觉。
A:肌肉运动觉 B:触觉 C:听觉 D:温度觉答案:肌肉运动觉;触觉;温度觉3.平衡感是在长期从事有时间(或单位时间)要求的运动项目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专门化运动知觉。
《现代学校心理辅》填空题第一章导论1、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当事人中心)咨询理论,受到许多学校心理辅导专家的赞同。
2、学校心理辅导应包括(学习辅导)、人格辅导、生活辅导和(职业辅导)等四方面的内容。
3、学校心理辅导有两条基本途径:一条是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途径,另一条是针对有心理困扰和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的途径。
4、综观古今中外学者有关心理健康的论述,主要集中在心理状态、成长发展、(社会适应)和道德伦理这四方面上。
5、(青春期)被认为是个体成长阶段中的“风暴和紧张”期。
6、高中生成长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包括(异性交往)、人生观与价值观、(升学与择业)等。
7、各种学校心理辅导形式帮助学生解决成长发展中的两大类问题:一类是(共同性心理问题),另一类是个别性心理问题。
8、学校心理辅导以积极的人的发展观为理念,以学生的成长、发展为中心,以(他助—互助—自助)为机制。
第二章学校心理辅导的历史与发展1、早期职业辅导运动的代表人物是(帕森斯)。
2、心理辅导史上的第一个科学的职业选择理论是(职业选择的三因素理论)。
3、精神卫生运动的创始人为(比尔斯)。
4、由于罗杰斯治疗模式的影响,学校心理辅导的重心发生了转移,以职业辅导为主的学校心理辅导转变成以(情绪人格辅导)为主的心理辅导。
5、在埃里克森的生命全程发展观的影响下,(发展性)心理辅导为全世界学校心理辅导工作者所认同。
6、目前国内心理辅导事业呈现出三个方面的问题:(师资培养问题)、信息与技术缺乏的问题、教育行政部门对心理辅导的重视程度不足。
7、对传统的以咨询者为中心的方法提出挑战,在理论上开创心理咨询新纪元的是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
8、帕森斯的工作和他所创立的“波士顿模型”在当时的美国影响很大,被称为(“心理辅导之父”)。
第三章学习辅导1、学生的学习是指由(经验)或练习引起的,按照教育目标要求学生在(能力)或倾向方面较为持久的历程或结果。
2、学习辅导不仅要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心理困惑,还要让学生自己开发自身的(学习潜能)。
体育心理学试题与参考答案第三章运动兴趣二、单项选择题(将备选答案中正确的一个代码写在题后括号内)1.运动兴趣的直接影响到运动兴趣的性质。
()A. 广泛性B.有效性C.倾向性D.稳定性2.以人的物质需要为基础的兴趣,主要表现在对运动用品(如对运动服装、运动器材等物品)的兴趣,即。
()A. 物质兴趣B. 直接兴趣C.中心兴趣D. 间接兴趣3.由于对体育活动本身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如对参与体育活动、观看体育比赛等方面的兴趣,即。
()A. 物质兴趣B. 直接兴趣C.中心兴趣D. 间接兴趣4.对踢足球感兴趣的人,满足于通过足球运动来锻炼身体的兴趣是。
()A. 广泛兴趣B. 直接兴趣C.中心兴趣D. 间接兴趣5.是兴趣发展必备的基础,自始至终由外部刺激引起,兴趣的范围很不明确。
()A. 乐趣B. 广泛兴趣C.有趣D. 直接兴趣6.运动兴趣的发生以一定的为基础。
()A. 运动需要B.运动爱好C.运动诱因D. 技术基础7.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必须首先由开始。
()A.乐趣B.直接兴趣C. 有趣D. 物质兴趣8.主要指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自身价值(如趣味、娱乐、竞技、健身、健美等)所产生的一种渴求趋势,或想掌握某项体育运动技能的一种需要。
()A.运动兴趣B.运动爱好C.运动诱因D.运动需要9.在广泛兴趣的基础上,对某一类(项)体育运动(如球类运动)或体育运动的某一方面(如运动心理)有特别浓厚而稳定的兴趣是。
()A.中心兴趣B.核心兴趣C.重点兴趣 D.唯一兴趣10.学生对一切新知识和新技能都感到新鲜,但没有把精力集中到学习和练习中,这种兴趣是。
()A. 乐趣B.有趣C.直接兴趣D.物质兴趣第四章运动动机的理论与应用二、单项选择题(将备选答案中正确的一个代码写在题后括号内)1. 推动学生参与运动学习与身体锻炼的内部心理动因是。
()A.运动动机 B. 体育习惯 C. 运动兴趣 D. 体育态度2. 运动动机对学生的体育活动和锻炼行为起着动力和的作用。
上篇试题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论第二章体育学习的心理基础第三章运动兴趣第四章运动动机的理论与应用第五章运动中的目标设置与目标定向第六章运动归因第七章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第八章运动损伤的心理成因与康复第九章注意与运动表现第十章心境状态与运动表现第十一章应激、唤醒、焦虑与运动表现第十二章心理技能训练概述第十三章运动中的行为干预方法第十四章运动中的认知干预方法第十五章体育运动中的凝聚力第十六章体育运动中的领导心理问题第十七章运动中的攻击性行为第十八章运动技能的学习第十九章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心理学方法第二十章体育教学中的个别差异下篇参考答案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论第二章体育学习的心理基础第三章运动兴趣第四章运动动机的理论与应用第五章运动中的目标设置与目标定向第六章运动归因第七章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第八章运动损伤的心理成因与康复第九章注意与运动表现第十章心境状态与运动表现第十一章应激、唤醒、焦虑与运动表现第十二章心理技能训练概述第十三章运动中的行为干预方法第十四章运动中的认知干预方法第十五章体育运动中的凝聚力第十六章体育运动中的领导心理问题第十七章运动中的攻击性行为第十八章运动技能的学习第十九章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心理学方法第二十章体育教学中的个别差异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论一、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入空格)1.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2.运动心理学侧重研究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3.锻炼心理学侧重研究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4.与广义体育这一概念相对应,体育心理学所研究的问题就涵盖了、、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
5.体育学习活动既是一种活动,也是一种活动。
6.体育心理学的历史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
7.Triplett于1898年调查了一个今天我们称作现象。
8.Griffith于1925年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
9.运动心理学家三种类型包括、和。
10.年国际运动心理学联合会成立。
11.1942年,吴文忠和肖忠国编译出版了我国第一部。
第十三章学习一. 单选题1.下列现象不属于学习的是(C )A.谈虎色变B.小白鼠形成躲避电击的行为C.小猫爬树D.骑自行车2. 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之间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的心理学家是(D)A.加涅B.布鲁纳C.布卢姆D.奥苏伯尔3.按照加涅的分类,对刺激进行分类,并对同类刺激做出相同的反应。
需要把事物的抽象的共同特征的学习种类是( A)A.概念学习B.规则学习C.解决问题D.辨别学习4.奥苏伯尔强调的什么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
( D)A.机械的接受学习B.机械的发现学习C.有意义的发现学习D.有意义的接受学习5. 经典条件反射学说的提出者是(C)A.加涅B.布鲁纳C.巴甫洛夫D.奥苏伯尔6.潜伏学习的提出者是(D)A. 布鲁纳B.班杜拉C.加涅D.托尔曼7.学生由于不能正确回答数学问题而产生了对数学老师及数学课的恐惧,这种现象可以用以下哪个心理学原理解释(C)A.操作性条件作用B.条件作用的分化C.经典条件作用D.二级条件作用8.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是(D)A. 非条件反射B. 复杂的非条件反射C.本能D.条件反射系统9.骑自行车和骑摩托车之间存在什么作用(A)A.正迁移B.负迁移C.一般迁移D.特殊迁移10. 由词语作为信号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是(B)A.第一信号系统B. 第二信号系统C.第三信号系统D.第四信号系统11.谁提出尝试—错误学习理论(A)A.桑代克B.班杜拉C.加涅D.托尔曼12.以下哪一个不属于桑代克的学习律(B)A.准备律B.学习律C. 练习律D.效果律13.以下不属于操作性行为的是(D)A. 吹口哨B. 站起来C.出击D.考试为通过,很沮丧14.强调知识的情境性属于谁的观点(D)A.皮亚杰B.信息加工心理学C.行为主义心理学D.社会建构主义15.负强化是指(C)A.呈现一个刺激以增加一个反应发生概率的程序B.呈现一个刺激以降低一个反应发生概率的程序C.撤销一个刺激以增加一个反应发生概率的程序D.撤销一个刺激以降低一个反应发生概率的程序二. 名词解释1.学习(learning)2.意义学习(meaningful learning)3.接受学习4.消退(extinction)5.分化(discrimination)6.第一信号系统三.填空题1. _______特别重视意义学习,这是他的学习理论的核心。
消防部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一章:心理健康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与意义认识心理健康对消防部队的重要性1.2 教学内容心理健康的定义与标准心理健康对消防部队的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与维护方法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与标准讨论法:引导学员分享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经验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员对心理健康概念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员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第二章:压力管理与应对策略2.1 教学目标认识压力的来源与影响掌握有效的压力管理与应对策略2.2 教学内容压力的定义与来源压力对消防部队的影响压力管理与应对策略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压力的来源与影响案例分析:分析消防部队面临的压力情境技能训练:教授学员有效的压力应对技巧2.4 教学评估情景模拟:评估学员对压力情境的应对能力小组讨论:检查学员对压力管理策略的掌握情况第三章:情绪调节与表达3.1 教学目标了解情绪的类型与表达方式掌握情绪调节的方法与技巧3.2 教学内容情绪的定义与类型情绪表达的重要性与方法情绪调节的技巧与策略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情绪的类型与表达方式角色扮演:训练学员情绪表达的技巧心理测试:评估学员情绪调节的能力3.4 教学评估情绪表达练习:评估学员情绪表达的技巧心理测试结果分析:检查学员情绪调节的掌握情况第四章: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4.1 教学目标认识人际关系的的重要性掌握有效的人际沟通技巧4.2 教学内容人际关系的定义与重要性沟通技巧的类型与方法人际交往中的冲突解决策略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人际关系的定义与重要性角色扮演:训练学员沟通技巧的运用小组讨论:探讨人际交往中的冲突解决方法4.4 教学评估角色扮演表演:评估学员沟通技巧的掌握情况小组讨论反馈:检查学员对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的理解第五章:心理危机干预与支持系统5.1 教学目标了解心理危机的类型与干预原则掌握心理危机干预的步骤与技巧5.2 教学内容心理危机的定义与类型心理危机干预的原则与步骤心理支持系统的建立与运用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心理危机的定义与干预原则案例分析:分析心理危机干预的实际案例技能训练:训练学员心理危机干预的步骤与技巧5.4 教学评估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员对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解与应用能力技能训练反馈:检查学员对心理危机干预技巧的掌握情况第六章:自我认知与成长6.1 教学目标认识自我认知的重要性掌握自我认知与个人成长的方法6.2 教学内容自我认知的定义与意义自我认知与个人成长的关系提升自我认知与促进个人成长的策略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自我认知的定义与意义自我反思练习:引导学员进行自我认知的练习个人成长计划:指导学员制定个人成长计划6.4 教学评估自我反思报告:评估学员对自我认知的掌握情况个人成长计划:检查学员对个人成长的规划与实施第七章:团队建设与协作7.1 教学目标理解团队建设的重要性掌握有效的团队协作技巧7.2 教学内容团队建设的定义与意义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与方法提升团队协作效率的策略与技巧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团队建设的定义与意义团队游戏:训练学员团队协作的技巧小组讨论:探讨提升团队协作的方法7.4 教学评估团队游戏表现:评估学员团队协作的技巧小组讨论反馈:检查学员对团队建设与协作的理解第八章:领导力发展与培养8.1 教学目标理解领导力的本质与价值掌握领导力发展的关键要素8.2 教学内容领导力的定义与本质领导力发展的关键要素与过程提升领导力的策略与方法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领导力的定义与本质领导力模拟:训练学员领导力的技巧案例分析:分析领导力发展的实际案例8.4 教学评估领导力模拟表现:评估学员领导力的技巧案例分析报告:检查学员对领导力发展的理解第九章:职业规划与生涯发展9.1 教学目标认识职业规划的重要性掌握职业规划与生涯发展的方法9.2 教学内容职业规划的定义与意义职业规划与生涯发展的关系提升职业规划与生涯发展的策略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职业规划的定义与意义职业规划评估:引导学员进行职业规划的评估生涯发展计划:指导学员制定生涯发展计划职业规划评估报告:评估学员对职业规划的掌握情况生涯发展计划:检查学员对生涯发展的规划与实施第十章:心理素质与能力提升10.1 教学目标理解心理素质的重要性掌握提升心理素质的策略与方法10.2 教学内容心理素质的定义与意义心理素质与个人成长的关系提升心理素质的策略与方法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心理素质的定义与意义心理素质训练:训练学员提升心理素质的技巧个人成长计划:指导学员制定提升心理素质的计划10.4 教学评估心理素质训练反馈:评估学员对提升心理素质技巧的掌握情况个人成长计划:检查学员对提升心理素质的计划与实施第十一章:心理防护与自我调适11.1 教学目标认识心理防护的重要性掌握自我调适的方法与技巧心理防护的定义与意义自我调适的方法与技巧心理防护与自我调适的应用实例1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心理防护的定义与意义案例分析:分析自我调适的应用实例技能训练:教授学员有效的自我调适技巧11.4 教学评估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员对自我调适的理解与应用能力技能训练反馈:检查学员对自我调适技巧的掌握情况第十二章:心理创伤与康复12.1 教学目标理解心理创伤的影响掌握心理康复的策略与方法12.2 教学内容心理创伤的定义与影响心理康复的策略与方法心理创伤康复的案例分析1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心理创伤的定义与影响案例分析:分析心理康复的策略与方法小组讨论:探讨心理创伤康复的案例12.4 教学评估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员对心理康复的理解与应用能力小组讨论反馈:检查学员对心理创伤康复的探讨情况第十三章:心理辅导与支持13.1 教学目标认识心理辅导的重要性掌握心理支持的方法与技巧13.2 教学内容心理辅导的定义与意义心理支持的方法与技巧心理辅导与心理支持的应用实例1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心理辅导的定义与意义案例分析:分析心理支持的应用实例技能训练:教授学员有效的心理支持技巧13.4 教学评估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员对心理支持的理解与应用能力技能训练反馈:检查学员对心理支持技巧的掌握情况第十四章:心理疾病预防与干预14.1 教学目标理解心理疾病预防的重要性掌握心理干预的方法与技巧14.2 教学内容心理疾病的定义与预防心理干预的方法与技巧心理疾病预防与干预的应用实例1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心理疾病的定义与预防案例分析:分析心理干预的应用实例技能训练:教授学员有效的心理干预技巧14.4 教学评估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员对心理干预的理解与应用能力技能训练反馈:检查学员对心理干预技巧的掌握情况第十五章:总结与展望15.1 教学目标总结学习成果展望未来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15.2 教学内容回顾整个课程的重点与难点讨论心理健康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持续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建议15.3 教学方法讲授法:总结课程重点与难点小组讨论:讨论心理健康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反馈调查:收集学员对课程的建议与意见15.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员对心理健康教育未来发展的理解反馈调查分析:检查学员对课程的满意程度与改进建议重点和难点解析。
心理咨询师新旧版教材变化说明一、新旧教材对比主体轮廓不变,局部内容增多,体系更完整,脉络更清晰,概念更准确,解释更具体,操作更明确二、新教材的基本结构:基础知识:基础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咨询心理学、附录。
技操(三级):心理诊断技能、心理咨询技能、心理测验技能技操(二级):心理诊断技能、心理咨询技能、心理测验技能三、变化形式1、对旧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协调合并相关内容。
2、概念分类等内容有所增加,顺序有所调整,概念间关系更加清晰合理四、基础知识中的变化第四章变更为《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新教材本章约有70%内容与老教材相近,这70%的内容只在从属、层级关系,及顺序、概念解释详略上有所差异。
差异较大的部分是:更改了心理咨询的诊断分类,新增了健康心理学概述,压力与应激等内容。
第五章变更为《心理测量学》包含原第五章关于测验使用及注意事项部分,删除各类量表的基本介绍[归入心理测验技能],原十三章(师级)中测验编制等问题整合至本章节。
本章理论性增强。
五、操作技能内容的变化二级、三级分化为两本教材,明确指向咨询过程的实施。
三级教材新增内容大部分为原二级学员需掌握的内容,其整合方式、逻辑顺序有不同程度改变。
整合后的教材逻辑清晰,各段内容独立性、操作性均较强。
适合分块训练与整合。
《心理诊断技能》(三级):诊断标准改变。
增加诊断方法讲解、案例及解析、评估报告撰写方法。
(P35-P45-P51)《心理咨询技能》(三级):将原有《第十二章心理咨询师的心理咨询技能》中全部内容纳入本章。
增加阳性强化法、合理情绪疗法两种疗法。
(P 120-P151)《心理测验技能》(三级):原有体系基本不变,增加应激与相关问题评估一节,相应增加三个量表:生活事件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应对方式问卷。
(P245-P254)二级技能部分,除《心理诊断技能》中的“病因分析”有部分内容增加、《心理测验技能》中的“心理测验的解释”部分基本保持不变以外,其余内容全部为新增加部分。
2019.12.7四川省教师招聘教育公基真题与答案解析一、判断题1、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认为:现代教育与现代大生产劳动的结合不仅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本题考查马克思的劳动起源论的主要观点。
马克思的劳动起源论的主要观点包括:(1)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阶级社会中有阶级性;(2)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3)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5)教育受社会的制约,但有其独立性并反作用于社会。
故本题正确。
2、教师职业生涯周期中,处于入职阶段的教师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知识和经验具有表面化的特点。
本题考查教师专业成长路径的主要观点。
新任老师在准备期的素质特点如下: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缺乏实际经验;知识和经验具有表面化的特点;形成了教师所需要的一部分独特的优势素质。
故本题正确。
3、师生不同的经历和生活经验属于校外课程资源。
本题考查课程资源的结构分类。
师生不同的经历和生活经验属于校内课程资源。
故本题错误。
4、某小学语文老师在《挑山工》一课的教学设计中,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设为“通过学习,让学生受到挑山工坚持不懈的顽强意志的感染,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不绕着走”。
这体现了德育的渗透性原则。
本题考查德育的渗透性原则。
德育的渗透性是指在课文中加入思想品德教育,本文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注重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顽强意志,正是体现了德育的渗透性原则。
故本题正确。
5、小刚坚持“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的生活准则,他的道德发展处于习俗水平。
本题考查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这句诗出处自《诗经·卫风·木瓜》,意思是:他送我鲜美的桃子,我以精美的琼瑶美玉还她,体现了互惠利他性。
科尔伯格的后习俗水平,包括社会契约取向阶段和普遍伦理取向阶段,儿童的道德推理标准从利己向利他发展,使儿童逐渐学会关心他人的利益、满足他人的需要。
第一章 体育心理学概述一、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入空格)1.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 体育教学 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2.运动心理学侧重研究竞技运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3.锻炼心理学侧重研究 体育锻炼 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4.与广义体育这一概念相对应,体育心理学所研究的问题就涵盖了 体育教育、竞技体育 、 大众体育 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
5.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体育运动中 认知 、 情感 和 行为 的科学。
6.认知心理学 理论主张学习就是将外在事物的关系内化为学习者自己的心理结构的过程,即S -O -R 。
7.认知心理学强调学习内容的 基础性 和呈现方式的 多样性 。
8.建构主义心理学理论更强调 真理的相对性 ,重视认识中的 主观能动性 。
9.人本主义认为学习的本质是 应促进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
二、单项选择题(将备选答案中正确的一个代码写在题后括号内)√1.本书所指的体育心理学是对体育运动这一特定情境中 进行研究的科学。
( C )A. 情感和意志B. 个性和意志C.心理和行为D. 认知和个性2.体育心理学是一个包含 学科的研究和实践领域。
(D )A. 一种B. 两种C.三种D. 多种3.学习体育心理学是 的需要。
( A )A. 体育实践工作和体育科学研究B. 体育实践工作C.体育科学研究D. 运动训练4.世界上第一个运动心理学的实验是由Triplett 于 年完成的。
( D )A. 1901B. 1896C.1905D. 18985.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运动心理学实验室。
(C )A. ScriptureB. AnshelC.GriffithD. Wann6.在中国, 最早论述了体育心理学的有关问题。
( B )A. 吴文忠B. 马约翰C.肖国忠D. 马启伟7.如下图所示的学习内容的层次结构是 心理学派的理论观点。
(C )A.行为主义B.建构主义C. 认知心理学D. 人本主义8.建构主义心理学理论强调 的学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