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环保局受理建设项目环评信息公告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2
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重庆市环境影响评价机构信用评价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公布日期】2013.09.22•【字号】渝环发[2013]79号•【施行日期】2013.09.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爱国卫生正文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重庆市环境影响评价机构信用评价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渝环发〔2013〕79号)各区县(自治县)、经开区环保局,各分局,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为规范我市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管理,营造“客观、公正、科学、诚信”的行业风气,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我局制定了《重庆市环境影响评价机构信用评价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
该《办法》已根据《重庆市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审查登记办法》(市府令第168号)规定,报送重庆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登记(渝文审〔2013〕33号)。
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请及时函告我局。
重庆市环境保护局2013年9月22日重庆市环境影响评价机构信用评价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环境影响评价行为,促进环境影响评价机构(以下简称“环评机构”)守信自律,营造“客观、公正、科学、诚信”的行业风气,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在我市辖区内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环评机构。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信用评价管理,是指对环评机构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信用信息进行采集和评价,按照评价结果对环评机构进行管理。
第四条重庆市环境保护局负责全市环评机构的信用评价管理工作。
第二章信用信息采集第五条信用信息采集的范围包括环评机构资质申请和使用,在环境影响评价的合同签订、现场踏勘、现状监测、公众参与、环评文件编制、技术审查、日常管理等过程中出现的违规行为信息。
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重庆市环保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公布日期】2007.04.04•【字号】渝环发[2007]24号•【施行日期】2007.04.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重庆市环保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办法的通知(渝环发〔2007〕24号)各区县(自治县)环保局,市环保局经开区分局、高新区分局:《重庆市环保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办法》已经2007年3月20日局务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〇七年四月四日重庆市环保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我市环保行政执法水平,保证环保法律、法规、规章得以贯彻执行,根据《重庆市行政执法责任制条例》等规定,结合我市环保行政执法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区县(自治县)环保局(以下简称执法机构)的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建立、实施及监督管理。
其他环保行政执法机构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建立、实施及监督管理,参照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建立和实施环保行政执法责任制以提高行政执法水平为目标,以法律、法规、规章为依据,坚持权责明晰、效率优先、奖惩分明原则,通过明确执法机构和执法人员的执法范围、权限、程序和责任,将环保监督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
第四条市环保局成立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分管法制工作的副局长任副组长,局班子其他领导为成员。
市环保局政策法规处会同组织人事处、环境监察总队、市监察局派驻市环保局监察室(以下简称执法监督机构)负责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工作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
执法机构参照市环保局的组织形式成立相应的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工作领导机构和日常工作管理机构。
第五条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环保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建立、实施和监督管理。
主要职责是:分解执法责任,明确执法权限,加强执法监督,总结推广执法经验,研究解决执法中的实际问题,组织对执法责任制实施工作的考核与表彰。
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关于2012年前三季度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备案材料技术评估结果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公布日期】2012.12.27•【字号】渝环[2012]451号•【施行日期】2012.12.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关于2012年前三季度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备案材料技术评估结果的通报(渝环〔2012〕451号)各区县(自治县)环保局,北部新区、两江新区分局,各备案材料编制单位:根据《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重庆市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备案材料标准样式及设计备案编制规定(试行)的通知》(渝环〔2010〕141号)和《关于印发〈重庆市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备案文件技术评估管理办法(试行)〉等三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备案技术评估相关文件的通知》(渝环评估发〔2011〕3号)的有关规定,现将2012年一、二、三季度在我局备案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备案材料技术评估结果通报如下。
一、总体情况2012年1-9月,市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组织专家对32家备案材料编制单位编制的91份环境保护设计备案材料进行了技术评估,其中,合格材料73份,合格率80.2%;不合格材料18份,不合格率19.8%,总体质量不容乐观(详见附表1)。
二、不合格备案材料情况18份不合格备案材料(详见附表2)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三类:1.备案材料编制单位照搬环评报告的内容,设计处理工艺、设计方案等不能满足环评批复要求或达不到初步设计深度要求;2.污染治理工艺及风险防范措施设计论证不充分,环境保护投资概算不能满足要求;3.设计图纸不符合规范要求或缺少相关设计图说。
三、相关要求请被通报的备案材料编制单位高度重视,认真分析查找备案材料编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并于2013年1月15日前向我局建管处递交书面整改材料。
附件:1.2011年一、二、三季度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备案材料技术评估结果统计表2.2012年一、二、三季度评估不合格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备案材料明细表重庆市环境保护局2012年12月27日附件1备注:重庆钢铁集团设计院、重庆钢铁集团三峰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完成一个项目。
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重庆市免于环境影响评价手续建设项目名录的通知正文:----------------------------------------------------------------------------------------------------------------------------------------------------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重庆市免于环境影响评价手续建设项目名录的通知渝环发〔2016〕18号各区县(自治县)环保局,各经开区环保局,市环保局各分局:为规范我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减轻小微企业负担,促进经济发展,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保部第33号令)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具体情况,制定《重庆市免于环境影响评价手续(不需审批和备案)建设项目名录》(以下简称《免于环境影响评价手续名录》),现印发给你们。
请结合以下事项做好有关工作。
一、列入《免于环境影响评价手续名录》的建设项目,不需办理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或备案手续,免于环境保护“三同时”管理。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建设单位要求出具《重庆市免于环境影响评价手续建设项目通知书》(见附件)。
二、列入《免于环境影响评价手续名录》的项目,建设单位在建设及运营过程中应遵守国家和我市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自觉接受各级环境保护部门的日常监督管理。
三、未列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和《免于环境影响评价手续名录》的建设项目,由项目所在地区县(自治县)环保局或市环保局各分局负责环评和“三同时”管理,对其中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等敏感区域,并且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或扰民事件的项目,可予以免于环境影响评价手续。
(渝环发〔2012〕《重庆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豁免名录(修订)》四、本目录自发布之日起30日后生效,75号)同时废止。
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公布日期】2007.02.12•【字号】渝环发[2007]12号•【施行日期】2007.02.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通知(渝环发〔2007〕12号)各区县(自治县)环保局,市环保局经开区、高新区分局: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有关规定和我市的实际情况,作为“执政为民,服务发展”学习整改活动的成果,我局大幅度下放了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权限,压缩了审批时间,简化了内部管理程序。
为适应我市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新形势,确保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法律法规得到落实,促进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现就进一步规范全市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市局实行内部分类审批管理制度(一)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大小和区域环境敏感程度,将建设项目分四类进行管理,《分类管理适用项目名录》见附件1。
第一类是指生态环境影响大或环境风险高的项目或COD年排放量300吨及以上或SO2年排放量500吨及以上的项目;第二类是指对区域环境影响较大,存在一定环境风险,涉及环境敏感区的项目;第三类是指污染轻、生态环境影响和环境风险小,不涉及环境敏感区的项目;第四类是指基本不产生环境污染,或有利于减轻环境影响,不涉及环境敏感区的项目。
(二)按照分级负责、权责对等的原则,实行审批级次责任人制度第一类项目经局办公会讨论通过后,送局长或分管副局长审批;第二类项目由分管副局长审批;第三类项目经处务会集体讨论通过后,由处长审批;第四类项目由经办人员或接件大厅直接办理。
(三)未纳入《分类管理适用项目名录》的建设项目原则上按第三类项目进行管理。
二、适当简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一)环境影响评价通过审查的规划所包含的具体建设项目,若其环境风险小、生态环境不敏感,按规定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可简化为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视项目具体情况设置相应评价专题。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重庆市不纳入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建设项目类型的通知(渝环〔2020〕57号)各区县(自治县)生态环境局,两江新区分局,重庆高新区生态环境局,万盛经开区环境保护局,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举措复制推广借鉴工作的通知》(国办函〔2019〕89号)《生态环境部关于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保工作的指导意见》(环综合〔2020〕13号)要求,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推进环评审批制度改革,减缓疫情影响,助力复工复产,助推脱贫攻坚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结合重庆市实际,研究形成了重庆市不纳入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建设项目类型。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实施。
一、列入《重庆市不纳入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建设项目名录》的项目,以及属于扶贫项目“两不愁三保障”中的饮水安全项目(仅包括总库容小于10万立方米的山坪塘、窖池等小型蓄水工程)、义务教育建设项目、基本医疗用房项目(仅包括20张床位以下的卫生院、所、站)、住房安全保障项目,不需要办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手续,以上项目均不免除业主应当承担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属于《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中的项目,按相应要求执行排污许可制度。
二、疫情防控急需的医疗卫生、物资生产、研究试验等三类建设项目,按照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有关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应急服务保障的通知》(环办环评函〔2020〕56号)执行。
三、建设单位在项目建设及运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和有关技术规范要求,主动避让生态环境敏感区域,严格落实环保“三同时”要求,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自觉接受生态环境部门的监督管理。
四、各区县生态环境部门要加强宣传,主动指导、服务经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的宣传告知,加强项目建设、运营过程中的监督管理,及时将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有关建议反馈市生态环境局。
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开展建设项目污染防治设施验收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公布日期】2014.05.29•【字号】渝环[2014]132号•【施行日期】2014.05.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开展建设项目污染防治设施验收工作的通知(渝环〔2014〕132号)各区县(自治县)环境保护局、各经开区环保局,市环保局各分局:为切实落实排污者依法履行环境污染防治的义务和责任,规范污染防治设施常态化管理,促进污染防治设施正常运行,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充分发挥已建成的污染防治设施发挥有效的作用,切实解决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中“久试不验”的环境监管问题,现就开展建设项目污染防治设施验收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对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与辐射安全防护措施已按环保部门审批、备案文件的要求建成或者落实,其污染防治设施与主体工程相匹配;污染防治设施经75%以上的生产负荷通过试生产,污染物排放总量和允许排放的因子、浓度及排放去向等均符合环评审批要求;环境管理制度健全,运行记录完善;具备环保设施正常运转条件的建设项目可开展污染防治设施验收。
二、对建设项目涉及防护距离居民未搬迁的,环保部门应将居民搬迁等有关事宜书面告知项目业主要求向当地政府报告有关情况,并函告或报告项目所在地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地方政府应按照环评批复的要求实施搬迁,对未按照要求依法实施搬迁,企业要求生产或者试生产的,环保部门书面告知项目业主向当地政府报告是否同意生产或试生产,由地方政府作出是否同意生产或试生产的决定;对建设项目存在环境群众投诉、纠纷等社会稳定风险的,环保部门应将项目污染防治设施验收有关情况书面通报项目所在地区县(自治县)政府维稳部门,维稳部门应按照社会稳定高风险评估的有关要求做好社会稳定工作。
三、对通过污染防治设施验收的项目,按照环保管理权限纳入环保日常监管。
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公布需开展环境监理建设项目
名单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重庆市环境保护局
•【公布日期】2013.04.09
•【字号】渝环发[2013]30号
•【施行日期】2013.04.09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环境监测
正文
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公布需开展环境监理建设项目名单的
通知
(渝环发〔2013〕30号)
各区县(自治县)环保局,各经开区环保局,市环保局各分局,各有关单位:为进一步推进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工作,切实加强建设项目全过程环境监管,落实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现将2011年以来审批的环评中需开展环境监理的建设项目名单予以公布(未在名单内的建设项目按环评文件要求及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管理要求执行),并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环境监理报告是建设项目申请试生产和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必备材料,请各区县环保局督促辖区内的建设项目业主按要求开展环境监理。
市局今后将按季度在重庆市环境保护局网站()上公布需开展环境监理工作的建设项目名单。
二、各区县环保局对在辖区内承担环境监理工作的环境监理单位进行日常监督检查,督促各环境监理单位严格按照《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在部分重点建设项目中开展工程环境监理试点的通知》(渝环发〔2011〕74号)和《重庆市建设项
目环境监理技术规范(试行)》的要求,开展环境监理工作。
三、市环保局对环境监理工作进行现场检查,抽查监理报告,并纳入考核。
附件:2011年以来审批的环评中需开展环境监理的建设
重庆市环境保护局
2013年4月9日。
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重庆市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公布日期】2008.11.14•【字号】渝环发[2008]120号•【施行日期】2008.11.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重庆市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渝环发〔2008〕120号)各区县(自治县)环保局,市环保局经开区、高新区分局:现将《重庆市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管理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重庆市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管理办法(试行)二〇〇八年十一月十四日附件:重庆市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重庆市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渝办发〔2007〕286号)、《关于加强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的实施意见》(渝府发〔2008〕51号)及《重庆市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办法》(渝办发〔2008〕157号)的有关规定,为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以下简称“总量指标”)管理,严格控制污染物新增量,确保完成“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主要污染物,是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实施排放总量控制的两项污染物,即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管理。
第四条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实行“批项目核总量”和“增一降一”原则。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及审批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当地的环境质量及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要求,尽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并通过“以新带老”、替代削减等措施实现增产不增污或增产减污。
第五条环境质量未达到环境功能区划要求或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未完成的区县(自治县),不得审批新增相应污染物的建设项目。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重庆市不纳入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建设项目类型的通知一、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法》第四条的规定,以下项目不纳入环境影响评价管理:1.农村小规模民用建设项目,其建设规模不超过国家有关规定(不含国家级矿山)的临界值控制要求;2.小型水电站、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以及重庆市自来水、电力、燃气、供热等公用事业改扩建项目,其建设规模不超过国家有关规定的控制要求;3.水利基础设施项目,如堤防、水库、河道整治工程等,仅仅是为提高经济效益或防洪减灾需要,不包括航运等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项目;4.城市绿化、绿地建设、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其建设规模不超过国家有关规定的控制要求;5.与乡村振兴、农村发展等相关的重点项目,符合国家和重庆市有关政策和规定的项目;6.其它国家、重庆市确定的不纳入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项目。
二、与上述项目有关的环境保护工作仍然需要进行,根据《重庆市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规定,项目建设者应当执行下列环境保护规定:1.项目建设者应当按照国家和重庆市的环境标准和排污标准,选用先进、适用、经济的技术装备和工艺措施,采取控制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的措施;2.项目建设者应当建立环境管理责任体系,健全环境管理制度,组织开展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及环境保护专项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环境问题;3.项目建设者应当进行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环境保护意识,加强环境保护技术培训;4.项目建设者应当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积极履行环境保护义务,承担环境损害的赔偿责任;5.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将加强对上述项目的环境管理监督检查,对环境违法行为将依法追究责任,确保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实施。
三、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及相关单位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与合作,提高环境保护工作的整体水平,确保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协调推进,共同促进重庆市的生态文明建设。
特此通知。
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公示我局于即日起受理了建设单位竣工环保验收许可申请材料,并拟验收合格,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行政许可法》、《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现将有关内容公示如下,验收调查报告全本附后查询。
即日起,公众可以在5日内以电话、信函、邮件、传真或其他方式,向我局受理中心咨询相关信息,并提出有关意见和建议;受项目直接影响的公众可在即日起5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向我局提出听证申请。
联系电话:89181938 89181939传真:89181940电子邮箱:cqjgc2008@联系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冉家坝旗山路252号邮编:401147重庆市环境保护局附件:竣工验收调查报告1 前言重庆市南川区先锋氧化铝有限公司铝土矿开采项目(以下简称“水江铝土矿”),位于重庆市南川区城东30km处的肖家沟,隶属南川区水江镇劳动居委五组。
地理坐标为东经-------~-------;北纬-------~-------。
矿区紧临水江~鱼泉公路,矿井距水江镇5km,距南川火车站30km,矿区总面积约0.8907km2。
2007年9月,重庆市博赛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了“重庆市南川区肖家沟~板桥铝土矿详查”探矿权,同年,重庆市博赛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六0六大队开展了南川区肖家沟~板桥铝土矿详查工作。
2009年6月,重庆开元地矿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编制完成了《重庆市南川区先锋氧化铝有限公司水江铝矿划定矿区范围申请报告》和《重庆市南川区先锋氧化铝有限公司水江铝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重庆市地质矿业协会分别以渝地矿协矿划审字[2009]081号和渝地矿协储核审字[2010]007号予以批复。
根据《先锋氧化铝公司水江铝矿划定矿区范围申请报告》和渝地矿协矿划审字[2009]081号文,本项目矿区范围由19个坐标拐点依次连线闭合圈定,l)中上部铝土矿层,开采标高矿区面积0.8907km2,开采二叠系下统梁山组(P1+617m~+150m,铝土矿储量365万t、可采储量250万t,设计铝土矿开采能力为15万t/a,服务年限15a。
重庆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报审版)建设项目名称汽车研发中心及商品车交付中心项目(厂房工程)建设单位(盖章)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编制时间2017年6月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制一九九九年十月基本情况表1项目名称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汽车研发中心及商品车交付中心项目(厂房工程)建设单位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联系人刘工联系电话131****5628邮政编码402283通讯地址江津区双福工业园区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建设地点江津区双福新区工业园C3-02-2/01地块立项审批部门重庆市江津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文号2017-500116-73-03-006502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社会区域总投资20000万元环保投资179万元投资比例0.89%占地面积191755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96595平方米评价经费/年能耗情况煤/万吨电万度油/吨天然气万标米3用水情况(万吨)分类年用水量年新鲜用水量年重复用水量生产用水000生活用水 2.28 2.280合计 2.28 2.280工程内容及规模:1.1项目由来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是由东风汽车公司、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双方共同合资组建而成,主要从事微型车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业务,是东风汽车公司唯一定点生产微型汽车的企业,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汽车研发中心及商品车交付中心(以下简称东风小康技术中心)是东风小康研发工作的实施主体,将重点加快“东风小康”牌汽车的研发,完成传统微型车和新型跨界车研发。
项目选址位于江津区双福工业园区,项目周边均为规划的工业用地;项目东侧为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南侧为远兴机械公司、北侧为中国兵器铁马集团、西侧为润通工业园,距离厂界南侧约84m有海州时代、北侧约400m有红土小学等环境敏感点。
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拟建汽车研发中心及商品车交付中心项目(厂房工程),本次建设内容为厂房工程、不含生产线建设,规划用地面积191755m2,总建筑面积96595m2,项目由研发中心、展示中心、竞品分析中心、造型室、检测中心、试验室试制中心、商品车交付停车库、办公楼等组成。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环保局等部门重庆市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4.10.14•【字号】渝办发[2004]312号•【施行日期】2004.10.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正文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环保局等部门重庆市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实施方案的通知(渝办发[2004]312号)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市环保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卫生局制订的《重庆市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00四年十月十四日重庆市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实施方案(市环保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卫生局2004年8月)为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的批复》(国函〔2003〕128号,以下简称《规划》)精神,进一步推进我市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根据《规划》,重庆市将建设4个综合性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处置中心、1座放射性废物库、1个二恶英监测中心、1个省级危险废物登记交换中心,建设各区县(自治县、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网络,督促危险废物年产生量达到1万吨的企业按照无害化要求建设处置设施。
力争在2006年底以前,全面完成上述建设项目,基本实现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和放射性废物的安全贮存和处置,消除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和放射性废物污染隐患,为人民健康和环境安全提供保障。
二、工作任务及要求(一)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目前主城区、长寿危险废物处置场建设工作已完成项目立项、可研和环评审批、建设用地预审等前期工作,项目初步设计已上报国家待批,环评复核正在进行中。
万州危险废物处置场建设工作处于前期准备中。
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公布环境影响评估咨询专家名
单(第一批)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重庆市环境保护局
•【公布日期】2007.10.22
•【字号】渝环发[2007]81号
•【施行日期】2007.10.22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机关工作
正文
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公布环境影响评估咨询专家名单(第
一批)的通知
(渝环发〔2007〕81号)
各区县(自治县)环保局,市环保局经开区、高新区分局:
为加强环境影响评价专家库建设,根据我市环评咨询专家聘用管理的有关规定,经个人自荐和单位推荐,并由环境影响评估咨询专家聘用资格审查小组遴选审查,我局决定聘请暨仕臣等105位专家为我市环境影响评估咨询专家(第一批),现予公布并颁发聘书。
请各区县环保局在环评文件的技术审查中,充分发挥和依靠专家力量,确保环评审批质量和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特此通知。
附件:重庆市环境影响评估咨询专家名单(第一批)
二〇〇七年十月二十二日附件:
重庆市环境影响评估咨询专家名单(第一批)环评技术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