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中国传统节日——七夕
- 格式:pptx
- 大小:20.96 MB
- 文档页数:21
七夕民俗风情节活动方案导读:本文是关于七夕民俗风情节活动方案,希望能帮助到您!为进一步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凸显“中国七夕文化之乡”内涵,展现“花园xx”特色,在“海上花园”建设15周年之际,充分利用七夕节庆品牌优势,做响七夕文化旅游产品,推动同心小镇建设和文化旅游发展,促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助力打造海岛振兴全国样板。
一、活动主题“乡”约花园xx醉享魅力七夕二、活动时间2018年8月16-17日(农历七月初六至初七)三、活动组织主办:xx区人民政府承办:东屏街道办事处协办: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区台办、区委渔农办(农林水利局)、区教育局、区文体局、区旅委、区供销社(农合联)、区总工会、团区委、区妇联四、活动要求2018年xx七夕民俗风情节举办在即,时间紧、任务重。
各有关单位和街道要强化责任意识,细化任务分解,精心组织,加强宣传,营造氛围,确保各项任务顺利完成。
附件12018年中国·xx七夕民俗风情节活动内容活动一:百岛欢歌活力七夕1.七夕泡泡跑泡泡跑BubbleRun(源自美国,被称为“地球上最开心的5公里”,参与者身着浅色服装从出发站出发,经过若干个彩色泡泡“基站”,一路上音乐相随,一路上惊喜不断)。
爱心企业对顺利通过基站点参与者发放公益捐款券。
时间:8月16日09:30--11:00线路:xx国际放生台(出发站)—半屏大桥—松柏园村—大北岙村—松柏园村—半屏大桥—xx国际放生台(终点站)。
2.沙滩足球邀请赛沙滩足球是一项富有吸引力的休闲运动项目,也是足球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举办xx区首届沙滩足球邀请赛,让辖区群众感受到感受沙滩足球运动的激情和魅力。
时间:8月16日16:00--19:00地点:xx3.戏水沙滩——沙滩水乐园搭建沙滩儿童游乐充气设施,让亲子家庭感受夏日里的缤纷乐趣,在这里享受一段活力四射的美好时光。
时间:8月17日12:00-18:00地点:xx活动二:渔家风情民俗七夕1.花园村庄民俗文化体验游以东屏“乡村振兴”示范带沿线花园村庄为主,设置花园村庄浏览路线,在村内设置互动体验活动,让游客近距离感受xx花园村庄魅力、民俗文化内涵。
七夕是几月几号,2018年七夕是哪天爱情是多么甜蜜而美丽,古今中外从来不缺乏浪漫的爱情故事,当然也不会缺少关于爱情的节日,西方一年之中有许多主题各不相同的情人节,深受年轻人欢迎,而在我们中国,则是早在古代就有中国情人节了,那就是每年一度的七夕情人节。
那么就让老黄历为你介绍,七夕是几月几号,2018年七夕是哪天。
问:2018年七夕是哪天?答:2018年七夕是2018年8月17日,农历七月初七,星期五。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是华人地区以及部分受汉族文化影响的东亚国家的传统节日,在农历七月初七庆祝。
七夕节堪称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由于古代女子希望以织女为榜样,所以每逢七夕,女子们都会献祭,祈求自己心灵手巧、获得美满的姻缘。
传统七夕节最普遍的习俗,就是妇女们在七月初七的夜晚进行的各种乞巧活动。
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个地区的乞巧的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
七夕是哪天在山东济南、惠民、高青等地的乞巧活动很简单,只是陈列瓜果乞巧,如有喜蛛结网于瓜果之上,就意味着乞得巧了。
而鄄城、曹县、平原等地吃巧巧饭乞巧的风俗却十分有趣:七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乞巧活动以后,她们聚在一起吃水饺,传说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
有些地方的乞巧节的活动,带有竞赛的性质,类似古代斗巧的风俗。
近代的穿针引线、蒸巧悖悖、烙巧果子、还有些地方有做巧芽汤的习俗,一般在七月初一将谷物浸泡水中发芽,七夕这天,剪芽做汤,该地的儿童特别重视吃巧芽,以及用面塑、剪纸、彩绣等形式做成的装饰品等就是斗巧风俗的演变。
而牧童则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叫做贺牛生日(传说七夕是牛的生日)。
在今天的浙江各地,七夕节仍有类似的乞巧习俗。
如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在七夕节用面粉制各种小型物状,用油煎炸后称巧果,晚上在庭院内陈列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
2018七夕情人节是什么时候?2018七夕情人节是几
号?
2018七夕情人节是什么时候?2018七夕情人节是几号?每年的七夕情人节都是令人向往的,不知你准备如何度过今年的七夕情人节呢?
农历七月初七是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
七夕始于汉朝,是流行于中国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相传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称为“乞巧”。
其起源于对自然的崇拜及妇女穿针乞巧,后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传说使其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
2018年七夕节时间
2018年08月17日星期五
农历七月初七
关于爱情的小贴士:
这几天微博被张丹峰和他的经纪人有染、阚清子和纪凌尘出轨被分手的热点刷屏。
多多少少的影响到了我的心情,虽然那是别人的事情,更何况明星的事情真真假假真真的,可还是有所动容。
我现在已为人妻,所以看不得什么小三小四婚外恋的事情,我不是因为我害怕什么,或者对我的感情和爱情不放心,而是为他们的感情感到悲哀,当初爱的死去活来,又因为一个小三小四插足放弃糟糠之妻,摸摸良心会痛吗,我这么说有人会觉着我这是道德绑架,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话是这么说可是你有没有想过爱你的妻子呢。
是,这日子离开谁都能过,可是原配的不是更好吗!。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七夕本不是情人节,更不是购物节七夕近在眼前,昆明的鲜花市场再一次迎来销量井喷。
花商们集聚花市,摩拳擦掌开始了新一波市场营销。
与此同时,玫瑰花价格也是节节攀升,批发价普遍比平日上涨了一倍以上,零售价更是翻着倍上涨。
众多商家早在一周前就开始“备课”,推出各类特色品种和优惠活动,鲜花预订量逐日递增,七夕“浪漫大战”已然打响。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是我国传统民间重要的节日之一,在2006年,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富于浓郁传统文化气息的佳节,不知从何时起被包装成了中国的“情人节”,近年来更是在媒体的渲染和商家大张旗鼓的宣传下被贴上了商业的标签,催生了“浪漫经济”,由此成为了名正言顺的”购物节”。
据美团点评研究院发布的《浪漫经济大数据报告》显示,送鲜花、吃大餐、看电影、休闲娱乐是七夕主要的活动方式。
鲜花外卖日订单量较于平时大增347%,单均消费230元;电影方面,总体日订单量较平时大涨55%;酒店、餐厅、外卖、旅游景点等等项目,均会在七夕来临之际放出”大招“,吸引大量的消费者”买买买”,商家的花式营销让各项订单陡然上升。
不置可否,商家借助“七夕”传统佳节搞促销、推出特色创意产品的确调动增添了节日的氛围,刺激了消费,为经济注入了一丝活力,但七夕节背后的文化内涵却被人逐渐遗忘。
提到七夕,人们只会想到“情人节”,并打着“过节”的名义送礼物、聚餐、看电影等,牛郎织女的传说早被抛诸脑后;问他们七夕的传统习俗是什么,更是很少有人能够回答出来。
重物质形式而轻内涵精神使七夕本身的传统气息逐渐消失。
就在前一天,“七夕真的不是情人节”上了热搜,给广大网友们上了一课:在中国古代,七夕与爱情无关。
七夕节又叫做乞巧节,顾名思义就是家里的姑娘向织女乞求心灵手巧。
穿针引线,小物品竞巧是最常见的乞巧方式,也是最早有记载的。
这篇科普文号召大家重视传统节日的继承,回归最传统的习俗,铭记优秀的传统文化,引起很多网友的共鸣,传统节日不应沦为商家营销的噱头,成为赚钱的手段和商业经济的工具。
七夕节是几月几日(在七夕与真爱相伴)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是七夕节,七夕节又称乞巧节。
古时候人们认为织女能够给妇女带来高超的编织技艺和姻缘,因此到农历七月七日便会祭拜织女,诚心祈求能够获得好的绣艺和好姻缘。
而牛郎和织女的故事也成为了千百年来一直流传至今成为脍炙人口的经典爱情传奇,每当七夕来临的时候,大街小巷处处都充满了甜蜜的味道,那么你知道2015年的七夕节是几月几日吗?七夕节是几月几日?2015年七夕情人节七月初七(8月20日)星期四2016年七夕情人节七月初七(8月9日)星期二2017年七夕情人节七月初七(8月28日)星期一2018年七夕情人节七月初七(8月17日)星期五七夕乞巧节的一些习俗一、通过陈列瓜果乞巧,如有喜蛛结网于瓜果之上,就意味着乞得巧了。
一些乞巧的风俗十分有趣;如:七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乞巧活动以后,她们聚在一起吃水饺,传说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
二、穿针引线、蒸巧悖悖、烙巧果子、还有些地方有做巧芽汤的习俗,一般在七月初一将谷物浸泡水中发芽,七夕这天,剪芽做汤。
而牧童则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叫做“贺牛生日”(传说七夕是牛的生日)。
三、把面粉制做成各种小型物状,用油煎炸后称“巧果”,晚上在庭院内陈列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
女孩对月穿针,以祈求织女能赐以巧技,或者捕蜘蛛一只,放在盒中,第二天开盒如已结网称为得巧。
四、还有一些独具特色的七夕习俗;节日到来之前,姑娘们将预先备好用彩纸、通草、线绳等,编制成各种奇巧的小玩艺,把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用水浸泡,使之发芽,待芽长到二寸多长时,用来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
从初六晚开始至初七晚,一连两晚,姑娘们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饰,一切都安排好后,便焚香点烛,对星空跪拜,称为“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连拜七次。
直到今日,七夕仍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传统节日。
传统节日七月七2018-02-08七月七,每年农历七月七日汉族的传统节日七夕节,民间亦称乞巧日,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
觉东当天的活动有纳七水、穿针乞巧、喜蛛应巧、投针验巧、种生求子、供奉“磨喝乐”、拜织女、拜魁星、晒书・晒衣、贺牛生日、吃巧果。
七月七别称七月七,双七:此日月、日皆为七,故称,也称重七。
香日:俗传七夕牛郎织女相会,织女要梳妆打扮、涂脂抹粉,以至满天飘香,故称。
星期:牛郎织女二星所在的方位特别,一年才能一相遇,故称这一日为星期。
巧夕:因七夕有乞巧的风俗,故称。
女节:七夕节以少女拜仙及乞巧、赛巧等为主要节俗活动,故称女节,亦称女儿节、少女节。
兰夜:农历七月古称“兰月”,故七夕又称“兰夜”。
小儿节:因为乞巧、乞文等俗多由少女、童子为之,故称之。
穿针节:因为这天有穿针的习俗,故称。
七月七习俗【七夕节习俗】:穿针乞巧、喜蛛应巧、投针验巧、种生求子、供奉“磨喝乐”、拜织女、拜魁星、晒书・晒衣、贺牛生日、吃巧果从以上七夕节(也就是乞巧节)的别称、习俗来看,七夕更倾向于是一个女子过的节日,其内涵不但包括乞情,更包括乞巧、乞福。
因此不能单纯地因为是牛郎织女相会就把七夕附会成“情人节”,严格意义来说,元宵节的“情人节”功能胜于七夕节,因为元宵节是为未婚男女提供了一个结识、见面的机会,而七夕的牛郎织女却是夫妻相会。
那么大家认为哪个更像情人节呢?每年的农历七月七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七夕节”,汉族民间亦称“乞巧日”。
由于牛郎织女的故事感天动地,现代人更把这一天当做“中国情侣节”。
七夕七月七,是传说中牛郎织女从鹊桥渡天河相会的日子。
人们心中的织女是个勤劳善良、心灵手巧的天仙,所以七月七这天晚上,年轻的姑娘和少妇都要出来行拜祭的礼仪,并向织女乞巧,希望自己也能象织女一样有双灵巧的手,有颗聪慧的心,会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因为七夕节与女事关系密切,所以又叫“女儿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妇女节。
七夕节有吃巧甜食的风俗。
2018年七夕情人节是几月几号2019年七夕节是几月几日:8月7日2018年七夕情人节是几月几号:8月17号七夕情人节的日期按照中国的农历来计算,每年的阳历日期不同,因此,每年的七夕情人节时间也不同。
差不多每年的七夕情人节都在8月份,2018七夕情人节是8月17日星期五。
七夕情人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发源于中国,是华人地区以及部分受汉族文化影响的东亚国家传统节日,在农历七月初七庆祝。
来自于牛郎与织女的传说。
由于过往女子的命运只能嫁作人妇、相夫教子,因此不少女子都相信牛郎织女的传说,并希望以织女为榜样。
所以每逢七姐诞,她们都会向七姐献祭,祈求自己能够心灵手巧、获得美满姻缘的节日。
后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传说使其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
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节日,也被认为是“中国情人节”。
七夕节传说传说织女下凡于人间的牛郎相遇,后于牛郎结为夫妻,牛郎和织女结婚后,男耕女织,情深意重,他们生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
但是好景不长,这事很快便让天帝知道,王母娘娘亲自下凡来,强行把织女带回天上,恩爱夫妻被拆散。
牛郎上天无路,后老牛告诉牛郎,在它死后,可以用它的皮做成鞋,就可以上天。
牛郎按照老牛的话做了,穿上牛皮做的鞋,拉着自己的儿女,一起腾云驾雾上天去追织女,眼见就要追到了,岂知王母娘娘拔下金簪一挥,一道波涛汹涌的天河就出现了,牛郎和织女被隔在两岸,只能相对哭泣流泪。
他们的忠贞爱情感动了喜鹊,千万只喜鹊飞来,搭成鹊桥,让牛郎织女走上鹊桥相会,王母娘娘对此也无奈,只好允许两人在每年七月七日于鹊桥相会。
后来,每到农历七月初七,相传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乞求上天能让自己能象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能有如意称心的美满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节。
2018国考必读考点清单:七夕节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资讯,了解到行测是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公共科目之一,从2015年开始,行测实行分级分类考试,分为省级以上和副省及以下两套试卷,跟申论同步。
均为客观性真题,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
从近两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行测考试内容来看,“省级以上”总题量为135道,“副省及以下”总题量130道。
主要差别在数量关系题和资料分析题。
中公教育专家认为,这种考查形式已经基本稳固下来,处于有章可循的状态。
下面,宁夏中公教育整理了公考资料大全供考生备考学习。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
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命题人历来是倾向于结合时政热点命题,中公教育对关于七夕节考点进行盘点,希望考生能学习掌握,中公教育给考生带来行测技巧、申论技巧、时事政治等资讯。
1.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中国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此夜在天河鹊桥相会。
七夕节本名乞巧节,所谓乞巧,即在月光对着织女星用彩线穿针,如能穿过七枚大小不同的针眼,就算很“巧”了。
农谚上说“七月初七晴皎皎,磨镰割好稻。
”这又是磨镰刀准备收割早稻的时候。
2.我国的传统节日有除夕(大年三十)、春节(正月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五)、清明节(4月5日前后)、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腊八节(农历十二月初八)等。
3.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二条中规定(一)元旦,放假1天(每年1月1日)(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四)劳动节,放假1天(五)端午节,放假1天(六)中秋节,放假1天(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4.著名诗歌:鹊桥仙(宋)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秋夕(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七夕节是几月几日?关于七夕节的来历及习俗是什么?七夕情人节日期七夕情人节是几月几日:2018年七夕情人节时间:2018年8月17日星期五。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
七夕情人节的由来“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
从历史文献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随着人们对天文的理解和纺织技术的产生,相关牵牛星织女星的记载就有了。
人们对星星的崇拜远不止是牵牛星和织女星,他们认为东西南北各有七颗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称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间辨别方向。
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叫魁星,又称魁首。
后来,有了科举制度,中状元叫“大魁天下士”,读书人把七夕叫“魁星节”,又称“晒书节”,保持了最早七夕来源于星宿崇拜的痕迹。
“七夕”也来源古代人们对时间的崇拜。
“七”与“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给人以时间感。
古代中国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
七数在民间表现在时间上阶段性,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旧北京在给亡人做道场时往往以做满“七七”为完满。
以“七曜”计算现在的“星期”,在日语中尚有保留。
“七”又与“吉”谐音,“七七”又有双吉之意,是个吉利的日子。
在台湾,七月被称为“喜中带吉”月。
因为喜字在草书中的形状好似连写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岁又称“喜寿”。
七夕节别称双七:此日,月、日皆为七,故称,也称重七。
香日:俗传七夕牛女相会,织女要梳妆打扮、涂脂抹粉,以至满天飘香,故称。
星期:牛郎织女二星所在的方位特别,一年才能一相遇,故称这个日为星期。
王勃的《七夕赋》“伫灵匹于星期,眷神姿于月夕”把星期与月夕相提并论,点出了一年四季中与亲情、与爱情相关的最美好、也最凄楚动人的两个夜晚。
大约正因如此吧,后人便把男女成婚的吉日良辰叫作“星期”。
巧夕:因七夕有乞巧的风俗,故称。
女节:七夕节以少女拜仙及乞巧、赛巧等为主要节俗活动,故称女节,亦称女儿节、少女节。
兰夜:农历七月古称“兰月”,故七夕又称“兰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