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认知心理学》20春在线作业1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9
离线考核《认知心理学》满分100分一.分析判断题(每題5分,共25分J 1、口述记录法假设有些信息加工时间较短.内部操作简单,可以知道其内部操作过程。
答:错。
口述记录法的理论假设:有些信息加工时间较长,内部操作复杂.难于推理判断其加工阶段, 而出声思考不影响思维的正常进行,可以知道其内部操作过程。
2、关于注意的选择现象,过滤器模型指出过滤器的选择作用是随机的。
答案:错。
过滤器的选择作用不是随机的.而是有一定制约条件的。
(1)新异较强或具有生物学意义的剌激易于通过过滤器,受到人的注意(2)人的期待有重要影响,即人所期待的信息容易受到注意。
3、自上而下加工是指由外部剌激开始的加工,即信息流程是从构成知觉基础的较小的知觉单元到较大的知觉单元。
答:错。
自下而上加工是指由外部刺激开始的加工.即信息流程是从构成知觉基础的校的知觉单元到较大的知觉单元。
自上而下加工是指由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概念)开始和水平。
4、“记忆信息三级加工模型"认为记忆系统包含感觉记忆、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
答:正确。
一个完整的记忆系统不仅包含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而且还包含感觉记忆。
外部信息最先输入感觉登记,其中有些信息进入短时贮存,有些信息可立即进入长时贮存・而另一些信息会很快消失。
在短时贮存中的信息,有些可借助复述而进入长时贮存,而另一些也要消失,进入长时记忆中的信息相对来说是永久性的,但也可因消退,干扰或强度减小而不能被提取出来。
以上三种贮存有不同的功能, 各自对佶息进行特定的加工。
5、定势有助于问题解决。
答:错误。
定势又称心向,本来泛指个体对一定活动的预先准备状态.后来特指在问题解决中由于以往惯用某种方式解决问題而在遇到同类问题时也会重复同样做法的思维习惯性倾向.使得我们在表征问题.形成问題空间时难以完成或容易出错。
二、论述题(毎题15分,共60分。
)1、论述计算机模拟的理论假设.类型、作用与缺点。
答:(一)理论假设:如果一个心理学理论成立,那么将其应用到计算机程序中去,就可以在计算机上达到类似于人的活 动效果。
(单选题)1: “寻找自己负责的那个模式的有关特征,并在发现时喊叫”属于“鬼域”理论的哪一层?
A: 映像鬼
B: 特征鬼
C: 认知鬼
D: 决策鬼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2: “从项目系列的两端开始,将再认项目与当前记忆集中的项目进行比较”属于哪种短时记忆提取方式?
A: 从头到尾的系列扫描说
B: 自我停止的系列扫描说
C: 平行扫描说
D: 直通模型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3: “遗忘曲线”曲线实验验证了哪种记忆理论?
A: 存贮有限说
B: 复述回路说
C: 痕迹消退说
D: 干扰说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4: “系列位置效应”及其中的“首因效应”验证了哪种记忆理论?
A: 存贮有限说
B: 复述回路说
C: 痕迹消退说
D: 干扰说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5: 反应选择模型的代表人物是谁?
A: Treisman
B: Freud
C: Broadbent
D: Deutsch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6: “字词或客体本身具有意义,而这些意义的识别属于自动加工”属于哪种结构优势效应的解释理论?
A: 整体优先论
B: 自动加工论
C: 推论说
D: 编码说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1: 每种语言的基本语义单元是什么?
A: 词位
B: 音素
C: 词素
D: 语法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2: “舌尖现象”属于哪种长时记忆遗忘机制?
A: 提取失败说
B: 干扰说
C: 同化说
D: 抑制说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3: “当实验强制要求时,心理旋转可随意按一定方向和角度进行。
”属于心理旋转的哪一特性?
A: 渐进性
B: 空间性
C: 策略性
D: 可控性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4: 以下哪项不属于反应式研究的新进展?
A: 内隐联想测验
B: 速度与正确率分离技术
C: 注意线索范式
D: 固定窗口范式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5: 生成转换语法理论认为句子有几种结构?
A: 一种
B: 两种
C: 三种
D: 四种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6: 每种语言的基本语音单元是什么?
A: 词位
B: 音素
C: 词素
D: 语法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7: 双关图实验可以证明哪种知觉加工方式?。
【奥鹏】-[东北师范大学]认知心理学20春在线作业2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第1题,“运用长时记忆中已贮存的知识形成的较大的有意义的单元”属于哪种组块方式?A、意义组块B、音像组块C、知觉组块D、时空组块正确答案:A第2题,哪一项不属于模块理论假定的信息加工系统层次?A、换能器B、周围系统C、互相独立的输入系统D、中枢系统正确答案:第3题,“由若干刺激元素按一定关系组成的有结构的整体”指的是什么?A、表征B、符号C、模式D、心理结构正确答案:C第4题,以下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影响警戒衰退的因素?A、任务类型B、反馈C、实验环境D、练习效应正确答案:第5题,关于知觉加工的“特征整合理论”由谁提出?A、KahnemanB、TreismanC、BroadbentD、Deutsch正确答案:第6题,“提供关于某一客体是什么样子的信息”属于哪种表征形式?A、表层表征B、深层表征C、本义表征D、命题表征正确答案:C第7题,“舌尖现象”属于哪种长时记忆遗忘机制?A、提取失败说B、干扰说C、同化说D、抑制说正确答案:A第8题,字母转换实验应用了哪种反应时方法?A、因素相乘法B、因素相减法C、因素相加法D、开窗法正确答案:第9题,工作记忆的核心关键成分是什么?A、中枢执行系统B、周围执行系统C、视空初步加工系统D、语音回路正确答案:第10题,哪一项属于警戒作业从认知加工的深度划分的范式?A、同时警戒范式B、感觉范式C、连续警戒范式D、注意范式正确答案:第11题,“人之所以能体验到内部表象是因为在表征时把命题形象化了。
”是哪一理论对表现实质的解释?A、共同代码理论B、独立代码理论C、计算理论D、心理旋转理论正确答案:第12题,哪种记忆类型是指“个体没有意识到或有意回忆的情况下自动提取出来而影响了当前任务的完成的以往经验”?A、情景记忆B、语义记忆C、内隐记忆D、外显记忆正确答案:第13题,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拓扑性质?A、连通性B、封闭性C、洞D、角度正确答案:第14题,在深层表征中,哪一过程负责协调其他三个过程?A、图示B、发现C、放置D、表象正确答案:D第15题,“选择喊叫最大的那个认知鬼所负责的模式作为结论”属于“鬼域”理论的哪一层?A、映像鬼B、特征鬼C、认知鬼D、决策鬼正确答案:D第16题,计算理论认为表象的两个要素是什么?A、表层表征B、深层表征C、本义表征D、命题表征正确答案:第17题,影响短时有限容量的因素有哪些?A、组块大小B、组块类型C、人的认识经验D、不同性质的材料正确答案:A,B,C,D第18题,从深层的本义,表征出表象要涉及哪些过程?A、图示B、发现C、放置D、表象正确答案:第19题,目前,对记忆加工过程的解释,常见的有哪些理论分析?A、多重记忆系统说B、加工水平说C、独立记忆系统说D、双通道加工系统正确答案:第20题,语言的语言学结构有哪些?A、词位B、音素C、词素D、语法正确答案:第21题,关于语义记忆提取的非预存理论,主要包括哪些模型?A、层次网络模型B、激活扩展模型C、集理论模型D、特征比较模型正确答案:C,D第22题,短时记忆的基本单位,组块,可以分为哪几种?A、意义组块B、音像组块C、知觉组块D、时空组块正确答案:A,D第23题,目前,认知心理学常用的实验性分离手段包括哪几种类型?A、单一分离B、非交叉双重分离C、交叉双重分离D、双向关联正确答案:第24题,早期选择模型可以分为哪些模型?A、过滤器模型B、干扰模型C、衰减模型D、序列反应模型正确答案:A,C第25题,模式识别按结果可以分为哪几种?A、觉察B、判断C、分析D、确定正确答案:A,C,D第26题,表征作为一种符号或信号,都可以用来代表什么?A、特定事件B、物体C、特征D、信息正确答案:A,B,C,D第27题,影响短时记忆保持时间的因素有哪些?A、记忆项目的难度B、阻止复述作业的难度C、记忆项目熟悉度D、记忆项目数量正确答案:A,B第28题,警戒衰退的影响因素有哪些?A、感觉通道的特点B、信号的显著性C、事件率D、信号规律性正确答案:A,B,C,D第29题,模式识别按模式本身可以分为哪几种?A、物体识别B、图象识别C、表情识别D、语言识别正确答案:A,B,C,D第30题,影响记忆中各个项目阈限的因素有哪些?A、个性倾向性B、项目意义C、材料熟悉度D、上下文语境正确答案:第31题,唯一编码说认为图画比词进行了更深层次的加工。
离线考核《认知心理学》满分100分一、分析判断题(每题5分,共25分。
)1、口述记录法假设有些信息加工时间较短,内部操作简单,可以知道其内部操作过程。
答:错。
口述记录法的理论假设:有些信息加工时间较长,内部操作复杂,难于推理判断其各加工阶段,而出声思考不影响思维的正常进行,可以知道其内部操作过程。
2、关于注意的选择现象,过滤器模型指出过滤器的选择作用是随机的。
答:错。
过滤器的选择作用不是随机的,而是有一定制约条件的。
①新异较强或具有生物学意义的刺激易于通过过滤器,受到人的注意②人的期待有重要影响,即人所期待的信息容易受到注意。
3、自上而下加工是指由外部刺激开始的加工,即信息流程是从构成知觉基础的较小的知觉单元到较大的知觉单元。
答:错。
自下而上加工是指由外部刺激开始的加工,即信息流程是从构成知觉基础的较小的知觉单元到较大的知觉单元。
自上而下加工是指由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概念)开始的加工,由此可以形成期望或是对知觉对象的假设,这种期望和假设制约着加工的所有阶段和水平。
4、“记忆信息三级加工模型”认为记忆系统包含感觉记忆、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
答:正确。
一个完整的记忆系统不仅包含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而且还包含感觉记忆。
外部信息最先输入感觉登记,其中有些信息进入短时贮存,有些信息可立即进入长时贮存,而另-些信息会很快消失。
在短时贮存中的信息,有些可借助复述而进入长时贮存,而另-些也要消失。
进入长时记忆中的信息相对来说是永久性的,但也可因消退、干扰或强度减小而不能被提取出来。
以上三种贮存有不同的功能,各自对信息进行特定的加工。
5、定势有助于问题解决。
答:错误。
定势又称心向,本来泛指个体对一定活动的预先准备状态,后来特指在问题解决中由于以往惯用某种方式解决问题而在遇到同类问题时也会重复同样做法的思维习惯性倾向,使得我们在表征问题、形成问题空间时难以完成或容易出错。
二、论述题(每题15分,共60分。
)1、论述计算机模拟的理论假设、类型、作用与缺点。
1.“从一些特殊知识前提推导出一般性知识结论的思维过程”属于哪种推理类型?()A.演绎推理B.归纳推理C.概率推理D.自然推理答案:B2.短时记忆的容量大约是多少个单位?()A.3B.5C.7D.9答案:C3.高事件率导致警戒水平的快速下降可以出现在几分钟内?()A.1至3分钟B.3至5分钟C.5至8分钟D.8至10分钟答案:C4.“心理旋转连续扫过中间所有可能角度”属于心理旋转的哪一特性?()A.渐进性B.连续性C.个体差异性D.可控性答案:B5.“认为人的知觉存在两种系统,一是特征系统,二是客体系统”属于哪种结构优势效应的解释理论?()A.两种知觉系统说B.自动加工论C.推论说D.编码说答案:A6.“对外部刺激进行编码,形成刺激映像”属于“鬼域”理论的哪一层?()A.映像鬼B.特征鬼C.认知鬼D.决策鬼答案:A7.“舌尖现象”属于哪种长时记忆遗忘机制?()A.提取失败说B.干扰说C.同化说D.抑制说答案:A8.“短时记忆中的信息不是通过比较来提取的,人可以直接通往所要提取的项目在短时记忆中的位置”属于哪种短时记忆提取方式?()A.从头到尾的系列扫描说B.自我停止的系列扫描说C.平行扫描说D.直通模型答案:D9.注意选择的多部位说认为语义等高级加工,在哪一反应阶段实现选择?()A.前期B.中期C.后期D.全程答案:C10.“如做晚餐时发现没有鸡蛋了,推测家里鸡蛋已经吃完”属于哪种推理类型?()A.演绎推理B.归纳推理C.概率推理D.自然推理答案:D11.短时记忆容量的单位是什么?()A.单词B.组块C.数字D.字母答案:B12.Neisser视觉搜索实验证实了哪一模式识别理论?()A.模版匹配说B.部件识别理论C.原型匹配说D.特征分析说答案:D13.“运用长时记忆中已贮存的知识形成的较大的有意义的单元”属于哪种组块方式?()A.意义组块B.音像组块C.知觉组块D.时空组块答案:A14.“字词或客体本身具有意义,而这些意义的识别属于自动加工”属于哪种结构优势效应的解释理论?()A.整体优先论B.自动加工论C.推论说D.编码说答案:B15.以下哪项不属于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技术?()A.事件相关电位B.功能性磁共振成像C.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术D.观察编码技术答案:D16.解释注意资源的单一资源理论认为,分配方式受何种因素控制?()A.持久性倾向B.临时性意向C.对容量要求的评价D.唤起的作用答案:ABCD17.关于表象表征的“计算理论”受到了哪些理论的影响?()A.建构主义B.符号主义C.人本主义D.联结主义答案:BD18.掩蔽作用有可能在哪几方面对结构优势效应产生影响?()A.实验有无掩蔽B.掩蔽类型C.掩蔽出现的延缓时间D.被试特性答案:ABC19.影响短时有限容量的因素有哪些?()A.组块大小B.组块类型C.人的认识经验D.不同性质的材料答案:ABCD20.警戒衰退的机制有哪些?()A.唤醒理论B.疲劳和维持需求理论C.期待理论D.自动侦查理论答案:ABC21.视觉加工的特征觉察分为哪些阶段?()A.特征登记阶段B.特征编码阶段C.特征整合阶段D.特征提取阶段答案:AC22.长时记忆有哪些遗忘机制?()A.痕迹消退说B.干扰说C.重构说D.抑制说答案:ABCD23.表象通常是指人头脑中形成的主要关于事物哪些空间信息的形象?()A.轮廓B.形状C.位置D.运动变化答案:ABCD24.反应选择模型认为信息重要性依赖于哪些因素?()A.长期倾向B.上下文C.指导语D.未来知识经验答案:ABC25.西蒙曾把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分为哪些不同的层次?()A.复杂行为B.简单信息处理C.生理层次D.社会文化层次答案:ABC26.根据研究材料,可以将模式划分为哪几种?()A.自然模式B.实验模式C.混合模式D.多重模式答案:AB27.表征作为一种符号或信号,都可以用来代表什么?()A.特定事件B.物体C.特征D.信息答案:ABCD28.注意的现象可以分为哪几种?()A.选择B.集中C.分配D.警戒答案:ABCD29.关于语义记忆提取的预存理论,主要包括哪些模型?()A.层次网络模型B.激活扩展模型C.集理论模型D.特征比较模型答案:AB30.根据记忆的具体内容,记忆可以划分为哪种类型?()A.陈述性记忆B.程序性记忆C.情景记忆D.语义记忆答案:AB31.模式识别的计算理论是认知心理学近年来从符号主义向新联结主义过渡的发展趋势的一种体现。
认知心理学全新在线作业1-0002
“寻找自己负责的那个模式的有关特征,并在发现时喊叫”属于“鬼域”理论的哪一层?
选项A是:映像鬼
选项B是:特征鬼
选项C是:认知鬼
选项D是:决策鬼
正确选项:C
“从项目系列的两端开始,将再认项目与当前记忆集中的项目进行比较”属于哪种短时记忆提取方式?
选项A是:从头到尾的系列扫描说
选项B是:自我停止的系列扫描说
选项C是:平行扫描说
选项D是:直通模型
正确选项:B
“遗忘曲线”曲线实验验证了哪种记忆理论?
选项A是:存贮有限说
选项B是:复述回路说
选项C是:痕迹消退说
选项D是:干扰说
正确选项:C
“系列位置效应”及其中的“首因效应”验证了哪种记忆理论?
选项A是:存贮有限说
选项B是:复述回路说
选项C是:痕迹消退说
选项D是:干扰说
正确选项:D
反应选择模型的代表人物是谁?
选项A是:Treisman
选项B是:Freud
选项C是:Broadbent
选项D是:Deutsch
正确选项:D
1。
东北师范大学
东师远程
创造心理学20春在线作业1第1次
参考答案
试读一页
创造心理学20春在线作业1第1次40.0
1. ()的结果便于进行量化处理。
既可用于个别施测,也可用于团体施测
【选项】:
A 访谈
B 观察法
C 实验法
D 封闭式问卷
【答案】:D
2. “人们以解决或制造物品的某种方法为扩散点,设想出该种方法的各种可能性。
如尽可能多地写出或说出用“吹”的方法可以办成哪些事情或解决哪些问题,答案可以是吹气球、吹折纸玩具、吹口哨、吹笛子等等。
”是发散思维课中的哪一种?
【选项】:
A 用途扩散
B 结构扩散
C 形态扩散。
2020东北师大《认知心理学》答案《认知心理学》离线作业考核一、分析判断(每题5分,共25分)1、平行分布处理模型的基本思想是,通过使用一个处理单元或处理器,在同一时间内实现众多的信息处理。
答:错误。
平行分布处理模型的基本思想是,通过使用数量众多且独立的处理单元或处理器,在同一时间内实现众多的信息处理。
2、我们上课或看电视时的聚精会神属于持续性注意。
答:正确。
持续性注意是指注意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在某个认识客体或活动上,也叫注意的稳定性。
而“我们上课或看电视时的聚精会神”正体现了这个特点。
3、模式识别是将刺激模式与头脑中已有的表征进行匹配的过程。
答:正确。
因为模式识别是指:将刺激模式与头脑中已有的表征相匹配,从而达到一个确认的模式的过程,或者说运用记忆中已经贮存的信息对当前出现的刺激模式做出有效解释的过程。
4、外显记忆测验要求材料驱动加工。
答:正确。
外显记忆测验是指要求被试有意识地回忆在实验的先前阶段所学习过的材料的测验,要求材料驱动加工。
5、关于言语理解过程的相互作用模型认为言语理解只存在自上而下的加工。
答:错误。
相互作用模型是一种言语理解模型,它认为各种水平的加工以复杂的方式发生相互作用,信息并不总是朝着一个方向流动,而且一些加工水平是可以相互重叠的。
二、论述题(每题15分,共60分)1、关于知觉现象中的结构优势效应有哪些理论?结构优势效应实验中的影响因素又有哪些?答:关于知觉现象中的结构优势效应理论有:字词优势效应、客体优势效应、构型优势效应、字母优势效应和句子优势效应。
字词优势效应(Word-Superiority Effect):识别字词中字母的正确率>识别一个单独的同一字母。
客体优势效应(Object-Supriotity Effect):识别一个客体图形中的线段正确率>识别结构不严的图形中同一线段或单独该线段。
构型优势效应(Configural-Superiority Effect):识别一个完整的图形>识别图形的一部分。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小学教育”东北师大-教育心理学20春离线作业1参考答案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和理论性均很强的独立学科。
()A、错误B、正确2.()是指由学习活动本身作为学习的目标而引发的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学习者在学习活动过程中获得满足。
A、内在动机B、社会性动机C、间接性动机D、外来动机3.认知派学习理论的代表学说有()。
A、格式塔学派的学习理论B、认知-目的说C、认知-发现说D、有意义学习理论4.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社会环境因素包括()。
A、早期教育与家庭环境问题B、生活事件与环境变迁C、生物遗传D、特殊的人格特征5.布鲁纳认为学科基本结构是一门学科的基本知识结构。
()A、错误B、正确6.学生在课堂中的注意特点()。
A、每课或每段的第一句话B、看起来与众不同的内容C、以多种方式呈现的内容D、有趣的内容7.有效地组织讨论的要点有()。
A、讨论的议题要明确B、讨论前让学生作好充分的准备C、充分发挥教师在讨论进行中的作用D、讨论结束后要适当小结8.根据实施教学评价的时机不同,可以将教学评价分为()。
A、准备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过程性评价D、总结性评价9.()是指在行为发生频率或持续时间上的增加。
A、动机B、内驱力C、诱因D、强化10.运气是一个()归因,如果将成功归因于运气好,会减少自豪感,也不会期望下次还会成功。
A、内部的B、外部的C、稳定的D、不稳定的11.教学评价作为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反馈,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A、错误B、正确12.()是人与动物在生活过程中获得个体经验,并由经验引起行为较持久的变化过程。
A、认知B、学习C、习惯D、教学13.()是指一类事物的最佳代表,也就是某个概念的典型例证。
A、定义性特征B、原型C、概念D、图式14.有效组织复习的方法有()和运用多种感官协同记忆。
A、及时复习B、分散复习C、阅读与尝试回忆相结合D、整体与部分相结合15.()就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从选题到具体研究过程,都应该以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为指导,并从教育实际的需要出发,最终解决教育教学实际中的问题。
2020东北师范大学离线作业答案-《认知心理学》-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离线考核《认知心理学》满分100分一、分析判断题(每题5分,共25分。
)1、口述记录法假设有些信息加工时间较短,内部操作简单,可以知道其内部操作过程。
答:错。
口述记录法的理论假设:有些信息加工时间较长,内部操作复杂,难于推理判断其加工阶段,而出声思考不影响思维的正常进行,可以知道其内部操作过程。
2、关于注意的选择现象,过滤器模型指出过滤器的选择作用是随机的。
答案:错。
过滤器的选择作用不是随机的,而是有一定制约条件的。
(1)新异较强或具有生物学意义的刺激易于通过过滤器,受到人的注意(2)人的期待有重要影响,即人所期待的信息容易受到注意。
3、自上而下加工是指由外部刺激开始的加工,即信息流程是从构成知觉基础的较小的知觉单元到较大的知觉单元。
答:错。
自下而上加工是指由外部刺激开始的加工,即信息流程是从构成知觉基础的较的知觉单元到较大的知觉单元。
自上而下加工是指由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概念)开始和水平。
4、“记忆信息三级加工模型”认为记忆系统包含感觉记忆、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
答:正确。
一个完整的记忆系统不仅包含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而且还包含感觉记忆。
外部信息最先输入感觉登记,其中有些信息进入短时贮存,有些信息可立即进入长时贮存,而另一些信息会很快消失。
在短时贮存中的信息,有些可借助复述而进入长时贮存,而另一些也要消失,进入长时记忆中的信息相对来说是永久性的,但也可因消退,干扰或强度减小而不能被提取出来。
以上三种贮存有不同的功能,各自对信息进行特定的加工。
5、定势有助于问题解决。
答:错误。
定势又称心向,本来泛指个体对一定活动的预先准备状态,后来特指在问题解决中由于以往惯用某种方式解决问题而在遇到同类问题时也会重复同样做法的思维习惯性倾向,使得我们在表征问题、形成问题空间时难以完成或容易出错。
东北师范大学
在线作业
参考答案
试读一页
小学生心理咨询20春在线作业1-0002
试卷总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小学儿童学习动机 .
A.主要是外部动机
B.由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发展
C.内部动机占优势
D.内部动机外部动机共同发展
正确答案:B
2.适应性咨询解决的问题是:
A.适应性咨询的工作侧重于学习指导、交往指导、生活指导、升学就业指导等方面,主要解决在这些方面学生所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也涉及一些心理障碍方面的问题。
B.着重处理或解决的问题,是学生的正常需要与其现实状况之间的矛盾冲突,大部分工作是在咨询对象的认识水平上加以帮助。
C.着重解决的问题,是引导学生在一个更新的层面上认识自我,开发自我潜能。
D.D指导学生调节和控制情绪、改善精神状态、建立自我信心
正确答案:B。
【奥鹏】-[东北师范大学]认知心理学20春在线作业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第1题,每种语言的基本语义单元是什么?
A、词位
B、音素
C、词素
D、语法
正确答案:C
第2题,“舌尖现象”属于哪种长时记忆遗忘机制?
A、提取失败说
B、干扰说
C、同化说
D、抑制说
正确答案:A
第3题,“当实验强制要求时,心理旋转可随意按一定方向和角度进行。
”属于心理旋转的哪一特性?
A、渐进性
B、空间性
C、策略性
D、可控性
正确答案:D
第4题,以下哪项不属于反应式研究的新进展?
A、内隐联想测验
B、速度与正确率分离技术
C、注意线索范式
D、固定窗口范式
正确答案:D
第5题,生成转换语法理论认为句子有几种结构?
A、一种
B、两种
C、三种
D、四种
正确答案:B
第6题,每种语言的基本语音单元是什么?
A、词位
B、音素
C、词素
D、语法
正确答案:B
第7题,双关图实验可以证明哪种知觉加工方式?
A、自上而下加工
B、自下而上加工
C、整体加工
D、局部加工
正确答案:A
第8题,“对刺激映像进行了分析,分解为各种特征”属于“鬼域”理论的哪一层?
A、映像鬼
B、特征鬼
C、认知鬼
D、决策鬼
正确答案:B
第9题,“由若干刺激元素按一定关系组成的有结构的整体”指的是什么?
A、表征
B、符号
C、模式
D、心理结构
正确答案:C
第10题,在深层表征中,哪一过程负责协调其他三个过程?
A、图示
B、发现
C、放置
D、表象
正确答案:D
第11题,外部信息在长时记忆中的表征属于什么?
A、模板
B、特征
C、原型
D、模式
正确答案:C
第12题,关于长时记忆的遗忘,哪一理论认为“先前的知识与当前记忆发生重构,导致记忆的干扰或扭曲”?
A、痕迹消退说
B、干扰说
C、同化说
D、抑制说
正确答案:C
第13题,“运用长时记忆中已贮存的知识形成的较大的有意义的单元”属于哪种组块方式?
A、意义组块
B、音像组块
C、知觉组块
D、时空组块
正确答案:A
第14题,我们能一眼辨认出“苹果”,属于哪一心理过程?
A、感觉
B、知觉
C、记忆
D、思维
正确答案:B
第15题,“识别一个完整的图形要优于识别图形的一个部分”属于哪种结构优势现象?
A、字词优势
B、客体优势
C、构型优势
D、句子优势
正确答案:C
第16题,关于语义记忆提取的非预存理论,主要包括哪些模型?
A、层次网络模型
B、激活扩展模型
C、集理论模型
D、特征比较模型
正确答案:C,D
第17题,有关知觉加工方式的理论有哪些?
A、知觉的刺激物说
B、知觉的假设考验说
C、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加工
D、整体与局部加工
正确答案:C,D
第18题,问题表征方式有几种?
A、符号
B、列表
C、图解
D、音素
正确答案:A,B,C
第19题,非描述性记忆包括哪些?
A、动作技能
B、言语知识
C、数学原理
D、智慧技能
正确答案:A,D
第20题,双重编码,将长时记忆划分为哪两个系统?
A、视觉
B、听觉
C、表象
D、言语
正确答案:C,D
第21题,《普通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对心理学的影响表现有哪些?
A、研究领域扩大
B、进行内部心理机制描述
C、研究过程转向综合性
D、重视个别差异研究
正确答案:A,B,C,D
第22题,常见分类方式将长时记忆可分为哪两种类型?
A、描述性记忆
B、非描述性记忆
C、内隐记忆
D、外显记忆
正确答案:A,B
第23题,视觉加工的特征觉察分为哪些阶段?
A、特征登记阶段
B、特征编码阶段
C、特征整合阶段
D、特征提取阶段
正确答案:A,C
第24题,影响短时记忆保持时间的因素有哪些?
A、记忆项目的难度
B、阻止复述作业的难度
C、记忆项目熟悉度
D、记忆项目数量
正确答案:A,B
第25题,表征作为一种符号或信号,都可以用来代表什么?
A、特定事件
B、物体
C、特征
D、信息
正确答案:A,B,C,D
第26题,感觉记忆可分为哪两种类型?
A、外显记忆
B、内隐记忆
C、图象记忆
D、声象记忆
正确答案:C,D
第27题,系统模型将言语理解划分为哪几个过程?
A、言语感觉
B、言语知觉
C、语法分析
D、利用
正确答案:B,C,D
第28题,信号检测论的由来是什么?
A、电子侦察系统
B、人类感知过程
C、人工智能
D、人机互动
正确答案:A,B
第29题,表征主要有哪种方式?
A、单一编码
B、双重编码
C、平行编码
D、交叉编码
正确答案:A,B
第30题,常见认知推理模型有哪些?
A、操作模型
B、空间表象模型
C、语言模型
D、策略转换模型
正确答案:A,B,C,D
第31题,在持续性注意中,包含视觉信号的作业成绩优于包含听觉信号的作业成绩。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第32题,概念是人类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抽象逻辑思维的细胞,是人们一切认知活动的基础。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33题,注意的选择不仅依赖于刺激的特点,还依赖于高级的分析水平的状态。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34题,听觉、口语和言语这三种不同形式的代码可能交织在一起发挥作用。
A、错误
正确答案:√
第35题,认知能量分配理论认为在资源限制加工下,两个同时进行的作业按互补原则分配作业。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36题,注意早期选择与晚期选择模型均分析探讨视觉实验。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37题,表象具有一定的“概括性”。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38题,唤醒是指有机体的特殊兴奋水平。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39题,算法往往能让人快捷、有效的进行推理或解决问题。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40题,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相反,是指从一些特殊知识前提推导出一般性知识结论的思维过程。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41题,理解语言必须以正确的理解句子意义为基础。
A、错误
正确答案:
第42题,表象表征与言语表征具有不同的性质。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43题,计算机和人一样,有动机的多重性。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44题,表层表征指贮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45题,内隐记忆测验要求概念驱动加工。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46题,信号检测论是信息论的一个分支,研究的对象是信息传输系统中信号的接受部分。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47题,注意资源”促成了“注意的选择”现象。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48题,独立代码理论认为人类在记忆历程中有两种代码系统。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49题,高度练习并不能够使注意警戒任务从控制性转向自动化。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50题,计算理论认为,表象可以被看作几个相互关联的阶段共同完成“计算”过程。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