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1章 轮系习题答案(答案类别)

第11章 轮系习题答案(答案类别)

第11章 轮系习题答案(答案类别)
第11章 轮系习题答案(答案类别)

一、填空题: 1.轮系可以分为:定轴轮系和 周转轮系 。 2.定轴轮系是指:当轮系运动时,各轮轴线位置固定不动的轮系; 周转轮系是指:轮系运动时,凡至少有一个齿轮的轴线是绕另一齿轮的轴线转动的轮系。 3.周转轮系的组成部分包括: 太阳轮 、 行星轮 和 行星架 。

4.行星轮系具有 1个自由度,差动轮系有 2自由度。

5、行星轮系的同心条件是指:要使行星轮系能正常运转,其基本构件的回转线必须在同一直线上。

6、确定行星轮系中各轮齿数的条件包括:传动比条件、同心条件、均布条件、邻接条件。

7、正号机构和负号机构分别是指:转化轮系的传动比H 1n i 为正号或者负号的周转轮系。

动力传动中多采用 负号 机构。

二、分析计算题

1、在图示的车床变速箱中,移动三联齿轮a 使3’和4’啮合。

双移动双联齿轮b 使齿轮5’和6’啮合。已知各轮的齿数为

z 1=42,582=z ,38'3=z ,42'4=z ,48'

5=z , 48'

6=z 电动机的转速为n 1=1445r/min ,求带轮转速的大

小和方向。 解:385848

3842484258'5'31'6'4

26116-=????=-==z z z z z z n n i min /9466r n -=(与电动机转动方向相反)

2、在图示的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20z z z z z 65321=====, 已知齿轮1、4、5、7为同轴线,试求该轮系的传动比17i 。

(1)z z z z z 41231225

520100=++==?= z z z z 75612332060=+==?=

(2)i

z z z z z z z z z z 17323467123561=-() =-??=-10060202015

3、在图示轮系中,已知:蜗杆为单头且右旋,转速n 11440= r/min ,转动方向如图示,其余各轮齿数为:40 2=z ,20 '2=z ,303=z ,18 '3=z ,54 4=z ,试:

(1)说明轮系属于何种类型;

(2)计算齿轮4得转速n 4;

(3) 在图中标出齿轮4的转动方向。

(1) 定轴轮系

(2) n z z z n z z z 4123123412018403054

14408=?????=?????='' r/min (3)n 4 方 向←。

4、如图所示为一手摇提升装置,其中各轮齿数均已知,试求传动比15i ,并指出当提升重物时手柄的转向(从左往右看时的转向)

解:方向判断用画箭头的方法完成,从左往右看时的转向为逆时针方向。

2

345115''5123420304052'2015118577.7

z z z z n i n z z z z ???===???=

机械原理答案第十一章齿轮系及其设计

第十一章 齿轮系及其设计 题11-1如图所示为一手摇提升装置,其中各轮齿数均已知,试求传动比i 15,并指出当提升重物时手柄的转向(在图中 用箭头标出)。 解: 此轮系为空间定轴轮系 78 .57718115205240305043215 43215=??????= =' ''z z z z z z z z i 题11-2如图所示为一滚齿机工作台传动机构,工作台与涡轮5固联。若已知z 1=z 1′=15,z 2=35,z 4′=1(右旋),z 5=40,滚刀z 6=1(左旋),z 7=28。今要切制一个齿数z 5′=64的齿轮,应如何选配挂轮组的齿数z 2′、z 3和z 4。 解:由范成原理,滚刀6与轮坯5’的角速度比应为646 55656===' ''z z i ωω 转向如图。 这一角速度比由滚齿机工作台的传动系统来保证。 5624 2442175421155011528403515'' ''''=?=?????==i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i 转向如图 可求得 25 3252=z z 至于Z 3为惰轮,其齿数可根据中心距A 24的需要确定。

2 3 4 5 6 7 1′ 4′5′ 1 题11-2 题11-3 如图所示为一千分表的示意图。己知各轮齿数如图,模数mm m 11.0=(为非标准模数)。若要测量杆1每移动mm 001.0时,指针尖端刚好移动一个刻度()mm s 5.1=。问指针的长度?=R (图中齿轮5和游丝的作用是使各工作齿轮始终保持单侧接触,以消除齿轮间隙对测量精度的影响) 解:()4332-'-组成定轴轮系 100 1160120121632431224=??===''z z z z i ?? 24100??=∴ 再由轮2与测量杆组成齿轮与齿条传动知 测杆1每移动mm 001.0时,齿轮2的转角为: 42221027.611 .029001 .022-?=??=== m Z h r h ? 此时要求指针刚好移动一刻度()mm s 5.1=,由4?R s =可得指针的长度为 mm s s R 241027.61005 .11004 24 =??== = -?? 题11-4 如图所示为绕线机的计数器。图中1为单头蜗杆,其一端装手把,另一端装被绕制线圈。2、3为两个窄蜗轮, z 2=99,z 3=100。在计数器中有两个刻度盘,在固定刻度盘的一周上有100个刻度,在与蜗轮2固联

机械原理题目---轮系

第六章轮系及其设计 计算及分析题 1、已知:Z1=30,Z2=20,Z2’=30,Z3 = 25,Z4 = 100,求i1H。 2、图示轮系,已知各轮齿数Z1=18,Z2= Z4=30,Z3=78,Z5=76,试计算传动比i15。 1 2 3 4 5 H 3、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1=Z3=30,Z2=90,Z2’=40,Z3’=40,Z4=30,试求传动比i1H,并说明I、H轴的转向是否相同? 4、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1 =15,Z2=20,Z2’ = Z3’= Z4=30,Z3=40,Z5= 90,试求传动比i1 H,并说明H的转向是 否和齿轮1相同? 1 I 2 2’ 33’ 4 H

5、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的齿数为Z1= 20,Z2=30,Z3=80,Z4=25,Z5=50,试求传动比i15。 6、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1=19,Z2=76,Z2’= 40,Z3=20,Z4= 80,试求传动比i1H。 7、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1= 20,Z2’= 25,Z2= Z3=30,Z3’= 20,Z4=75,试求: (1)轮系的传动比i1H。 (2)若n1=1000r/min,转臂H的转速n H=? 8、已知图示轮系中各轮的齿数Z1=20,Z2=40,Z3=15,Z4=60,轮1的转速为n1=120r/min,转向如图。试求轮3的转速n3的大小和转向。 1 2 2’ 3 4 5 3’ 4 5 1 2 3 H 1 2 3 2’ 3’ 4 H

9、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 1= Z 3= Z 4=20,Z 2=40,Z 5= 60, n 1 = 800r/min ,方向如图所示,试求n H 的大小及转向。 10、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 1=16 ,Z 2=24, Z 2’= 20,Z 3=40,Z 3’= 30, Z 4= 20,Z 5=70试求轮系的传动比i 1H 。 11、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 1= 15,Z 2=25,Z 2’= 20,Z 3=60,Z 4=10,Z 5=30,n 1=200r/min ,n 3=50r/min ,试求n 1、n 3转向相反时,n 5=?。 1 2 3 H 4 5 n 1 1 2 3 H 2’ 3’ 4 5 1 2 2’ 3 4 5

最新机械基础轮系练习题

XXXXX学校《机械基础》练习题 一、填空题 1.由一系列相互啮合齿轮所构成的传动系统称为_________. 2.按照轮系传动时各齿轮的轴线位置是否固定,轮系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大类. 3.当轮系运转时,所有齿轮几何轴线的位置相对于机架固定不变的轮系称为_______. 4.轮系中,既有定轴轮系又有行星轮系的称为________. 5.采用行星轮系,可以将两个独立的运动_______为一个运动,或将一个运动_______为两个独立的运动.6.轮系中含有圆锥齿轮、蜗轮蜗杆、齿轮齿条,其各轮转向只能用_________的方法表示. 7.定轴轮系中的传动比等于_________的转速之比,也等于该轮系中________与_______之比. 8.在各齿轮轴线相互平行的轮系中,若齿轮的外啮合对数是偶数,则首轮与末轮的转向_______;若为奇数,则首轮与末轮的转向__________. 9.在轮系中,惰轮常用于传动距离稍__________和需要改变________的场合. 10.在轮系中,末端件若是齿轮齿条,它可以把主动件的________运动变为齿条的______运动. 11.轮系的特点:(1)可获得_________的传动比;(2)可实现__________距离传动;(3)可实现________、________要求;(4)可_________或__________运动. 12.平面定轴轮系中传动比计算公式为_________,其中(-1)的n次方,n表示 ________.若(-1) 的n次方为正,则首、末两轮转向____. 13.定釉轮系中任一从动件的转速计算公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定轴轮系末端通常有下列三种传动形式,则末端件的移动速度v(或移动距离L)的计算公式分别为: (1)末端为螺旋传动时:________________ (2)末端为滚动轮传动时:______________ (3)末端为齿轮齿条传动时:_____________ 二、单选题 1.若齿轮与轴之间( ),则齿轮与轴各自转动,互不影响. A.空套 B.固定 c.滑移 D.空间配合 2.如图所示的轮系中,设已知Z1= Z2=Z3′=Z4= 20,Z3=Z5= 60,又齿轮1、3、3′与5同轴线,试求传动比i15。( ) A.3 B.6 C.9 D. 12 3.汽车后桥传动轴部分组成的轮系为( ) A.平面定轴轮系 B.空间定轴轮系 c.周转轮系 D.都有可能 4.定轴轮系传动比大小与轮系中惰轮的齿数 ( ) A.无关 B.有关,成正比 C.有关,成反比D.有关,不成比例 5.若主动轴转速为1 200 r/min,若要求从动轴获得12 r/min的转速,应采用( )传动. A. -对直齿圆柱齿轮 B.链 c.轮系 D.蜗轮蜗杆6.关于轮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所有机械传动方式中,轮系的传动比最大 B.轮系靠惰轮变速,靠离合器变向 C.周转轮系只能实现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D.轮系的传动比,是构成该轮系所有机械传动方式传动叱的连乘积 7.在轮系中,两齿轮间若增加( )个惰轮时,首、末两轮的转向相同. A.奇数 B.偶数 c.任意数 D.以上都可以 8.轮系的末端是螺旋传动,已知末端轴转速行n=80 r/min,三线螺杆的螺距为4 mm,则螺母每分钟移动距离为( )mm. A. 240 B.320 C.960 D. 160 9.轮系的末端是齿轮齿条传动,已知小齿轮的模数,m=3 mm,齿数z=25,末轴转速n=75r/mln,则齿条每分钟移动的距离为( )mm. A.17662.5 B.5625 C.5887.5 D.8331 10.如图所示轮系,Ⅳ轴可得到几种转速( ) A.3种 B.6种 C.9种 D.12种 三、计算题 1.如图所示为多刀半自动车床主轴箱传动系统.已知带轮直径D1=D2-=180 mm,z1=45,z2=72,z3=36,z4 =81,z5 =59,z6 =54,z7=25,z8=88.试求当电动机转速n=1443 r/min时,主轴Ⅲ的各级转速.

机械原理试题及答案5

第八章轮系 一、选择题 1.轮系可以分为________两种类型。 A.定轴轮系和差动轮系 B.差动轮系和行星轮系 C.定轴轮系和复合轮系 D.定轴轮系和周转轮系 2.差动轮系的自由度为_________。 A.1 B.2 C.3 D.4 3.行星轮系的自由度为__________。 A.1 B.2 C.3 D.4 4.在定轴轮系中,设轮1为起始主动轮,轮N为最末从动轮,则定轴轮系始末两轮传动 比数值计算的一般公式是i 1n =_________。 A.轮1至轮N间所有从动轮齿数的乘积 / 轮1至轮N间所有主动轮齿数的乘积 B.轮1至轮N间所有主动轮齿数的乘积 / 轮1至轮N间所有从动轮齿数的乘积 C.轮N至轮1间所有从动轮齿数的乘积 / 轮1至轮N间所有主动轮齿数的乘积 D.轮N至轮1间所有主动轮齿数的乘积 / 轮1至轮N间所有从动轮齿数的乘积 5.在运用反转法解决周转轮系传动比的计算问题时,下列公式中________是正确的。 A.i H mn=(n m —n H )/(n n —n H ) B.i H mn =(n n —n H )/(n m —n H ) C.i H mn =(n H —n n )/(n m —n n ) D.i H mn =(n m —n n )/(n n —n H ) 6.基本周转轮系是由________构成。 A.行星轮和中心轮 B.行星轮、惰轮和中心轮 C.行星轮、行星架和中心轮 D.行星轮、惰轮和行星架 7.下列四项功能中,哪几项_______可以通过轮系的运用得以实现。 ○1两轴的较远距离传动○2变速传动 ○3获得大的传动比○4实现合成和分解运动 A.○1○2 B.○1○2○3 C.○2○3○4 D.○1○2○3○4 8.如图所示,一大传动比的减速器。已知其各轮的齿数为z 1=100,z 2 =101,z 2’ =100 , z 3=99。其输入件对输出件1的传动比i H1 为________ A.10000 B.1000 C.1500 D.2000

-轮系计算题专项训练附答案

轮系计算题专项训练(答案)第六章 =40=2,蜗轮z,,z=20z=40,蜗杆z=161、如图所示,已知:,,, z,3241323并确定各轮的回转方向。nn=800。试求蜗轮的转速41 求传动比 zz、z。zz2、在图示轮系中,已知zz、zz655'、、 4'1、、2、2' 3、 i16 4。 i162z4z5z61z2'z4'z5' ,转向如图所示。蜗轮的齿=21、图示轮系中蜗杆为双头左旋蜗杆Z31=40, 的齿数为Z=1, 2为单头右旋蜗杆Z蜗轮3=50数为Z,

蜗杆3'22=16, =18, Z=46, Z=26, Z=20, ZZ其余各轮齿数为=30, Z65''5'344。i。求=22Z1771 / 7 i172Z3Z4Z5Z6Z71Z2'Z3'Z4'Z5'Z6=50*40*20*18*22/2*1*30*26* 46= 220.7 4、在习题图8所示的轮系中,已知z=15 , z=25 , z=15 , z=30 , 若n=500 ,求齿轮5转速的大小32'21z=15 , z=30, z=2 , z=60, 和15'4'34方向。 2 / 7

zzznz60?30?25?30,=2.5 (n , 顺)时针53412200???52?15?15znzzz?15???41235n5005;齿轮的方向可以画箭头确定。1)n??r(/m?52.52002005、在图示轮系中,已知zzz、zzzzz、z。求传动比65'、、、12、2'3、4 4'5、i。16 3 / 7

,6、如图所示轮系,已知Oz?48z?35,z?20,??z?24,z46,z?23,z48,??15412324的转动 方向。5为主动轴。试计算轮系的传动比并确定齿轮i15 Z=15,=(右旋),Z60,Z2Z7、在如图所示的轮系中,已知= 15==30,Z5i=?)431 2, 该轮系的传动比,求:Z=30 (116 6的转速大小和方向?,求轮=n2()若1200 r / 61 4 / 7

机械轮系计算题.docx

福建专升本复习资料(二) 轮系计算 1. z z z试求在同一时间内当构件 1和 3 的转数分别为 n n设 2. 在图示的轮系中,设 1= 2=30,3=90,1=1, 3=-1(逆时针为正 )时, nH 及 i1H 的值。 3.图示为一电动卷扬机的减速器运动简图,已知各轮齿数 ,试求 : 传动比 i15。 4.在图示的电动三爪卡盘传动轮系中,设已知各轮齿数为:Z1=30, Z2=Z2’ =35,Z3=90, Z4=60,求传动比i14。 5.在图示轮系中,已知:Z1=22,Z 3=88,Z 3’=Z 5,试求传动比 i15。

6.图示为双螺旋桨飞机的减速器中,已知:Za=26,Z b=66,Zg=20,Za’=30,Zg’= 18,Zb’=66,若na=15000rpm时,求 np 及 nQ 的大小及转向。 7.图示为一种大速比减速器的示意图 , 动力由齿轮 1 处输入 , H 处输出 .已知各轮齿数为 :Z1=12, Z2=48, Z3=72, Z2’ =48,Z3’ =96,Z4=12, 试求传动比 i1H 。 8.如图所示轮系机构中,已知:Z 2=Z 5=30,Z 2’= 22.各齿轮模数均相同,试求传动比 i54。 9.图示为用于自动化照明灯具上的轮系,已知输入轴转速 n1=19.5rpm, 各轮的齿数分别为:Z1=60,Z2=Z 2’=30,Z 3=Z 4=40,Z 5=120,试求箱体的转速? 10. 图示的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1=60,Z 2=20,Z 2’=20,Z 3=Z 4= 20,Z 5=100,试求

传动比 i41? 11. 在图示的混合轮系中,已知Z 1=Z 5’=1,Z 3=99,Z 4’= 101,Z 2=Z 4=Z 5=Z 6=100,各轮的模数相同,压力角相等.求: 1、i16 2、若 w1 顺时针方向转动,那么 w 6的转向如何? 3、回归轮系, 3- 4- 4’ -5中,为满足同心条件,应采用哪种变位传动方案较好?为什么?若此回归 轮系既要满足同心条件,又要保证实现标准齿轮传动应采用什么方法? 4、若已知蜗杆 1,蜗轮 2 组成的传动中,它们的模数 m =2mm,蜗杆特性系数 q=13, 那么蜗杆、蜗轮传动 的中心距 a12=? 12. 图示轮系中蜗杆 1 为双头左旋蜗杆 Z 1=2,转向如图所示。蜗轮的齿数为 Z 2=50,蜗杆 2 为单头右 旋蜗杆 Z 2’ 蜗轮 3 的齿数为 3 =40, 其余各轮齿数为 3’44’55’6 =1, Z Z =30, Z =20, Z =26, Z =18, Z =46, Z =16, Z =22。求 i 。 7 17 13. 在图示传动系统中,件 1、 5 为蜗杆,件 2、 6 为蜗轮,件 3、4 为斜齿轮,件 7、 8 为锥齿轮。已知蜗杆 1 为主动,要求输出轮 8 的回转方向如图示。试确定: 1)各轴的回转方向(画在图上) ; 2)考虑Ⅰ、Ⅱ、Ⅲ轴上所受轴向力能抵消一部分, 定出各轮的螺旋线方向(画在图上) ; 3)画出各轮的轴向力的方向,并画出轮 4 所受的力。

第11章 轮系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轮系可以分为:定轴轮系和 周转轮系 。 2.定轴轮系是指:当轮系运动时,各轮轴线位置固定不动的轮系; 周转轮系是指:轮系运动时,凡至少有一个齿轮的轴线是绕另一齿轮的轴线转动的轮系。 3.周转轮系的组成部分包括: 太阳轮 、 行星轮 和 行星架 。 4.行星轮系具有 1个自由度,差动轮系有 2自由度。 5、行星轮系的同心条件是指:要使行星轮系能正常运转,其基本构件的回转线必须在同一直线上。 6、确定行星轮系中各轮齿数的条件包括:传动比条件、同心条件、均布条件、邻接条件。 7、正号机构和负号机构分别是指:转化轮系的传动比H 1n i 为正号或者负号的周转轮系。 动力传动中多采用 负号 机构。 二、分析计算题 1、在图示的车床变速箱中,移动三联齿轮a 使3’和4’啮合。双移动双联齿轮b 使齿轮5’和6’啮合。已知各轮的齿数为z 1=42,582=z ,38' 3=z ,42' 4=z ,48' 5=z , 48' 6=z 电动机的转速为n 1=1445r/min ,求带轮转速的大 小和方向。 解:3858 483842484258'5'31' 6' 426116-=????=-==z z z z z z n n i min /9466r n -=(与电动机转动方向相反) 2、在图示的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20z z z z z 65321=====, 已知齿轮1、4、5、7为同轴线,试求该轮系的传动比17i 。 (1)z z z z z 41231225520100=++==?= z z z z 75612332060=+==?=

(2)i z z z z z z z z z z 173 23467123561=-() =-??=-10060 2020 15 3、在图示轮系中,已知:蜗杆为单头且右旋,转速n 11440= r /min ,转动方向如图示,其余各轮齿数为:40 2=z ,20 '2=z ,303=z ,18 '3=z ,54 4=z ,试: (1)说明轮系属于何种类型; (2)计算齿轮4得转速n 4; (3) 在图中标出齿轮4的转动方向。 (1) 定轴轮系 (2) n z z z n z z z 4123123412018 403054 14408= ?????=?????='' r/min (3)n 4 方 向←。 4、如图所示为一手摇提升装置,其中各轮齿数均已知,试求传动比15i ,并指出当提升重物时手柄的转向(从左往右看时的转向) 解:方向判断用画箭头的方法完成,从左往右看时的转向为逆时针方向。 2345115''5123420304052'2015118577.7 z z z z n i n z z z z ???= ==???=

机械原理题目---轮系

第六章 轮系及其设计 计算及分析题 1、已知:Z 1=30,Z 2=20,Z 2’=30,Z 3 = 25,Z 4 = 100,求i 1H 。 2、图示轮系,已知各轮齿数Z 1=18, Z 2= Z 4=30,Z 3=78,Z 5=76,试计算传动比i 15。 1 2 3 4 5 H | 3、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 1=Z 3=30,Z 2=90,Z 2’=40,Z 3’=40,Z 4=30,试求传动比i 1H ,并说明I 、H 轴的转向是否相同 — 4、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 1 =15,Z 2=20, Z 2’ = Z 3’= Z 4=30, Z 3=40,Z 5= 90,试求传动比i 1 H ,并说明H 的转向是否 和齿轮1相同 1 I 2 2’ 33’ 4 H

5、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的齿数为Z 1= 20, Z 2=30,Z 3=80, Z 4=25,Z 5=50,试求传动比i 15。 6、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 1=19,Z 2=76, Z 2’= 40,Z 3=20,Z 4= 80,试求传动比i 1H 。 7、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 1= 20,Z 2’= 25,Z 2= Z 3=30,Z 3’= 20,Z 4=75,试求: (1)轮系的传动比i 1H 。 (2)若n 1=1000r/min ,转臂H 的转速n H = | 1 2 2’ 3 4 5 [ 3’ 4 5 1 2 { H 1 2 3 2’ 3’ 4 H

8、已知图示轮系中各轮的齿数Z 1=20,Z 2=40,Z 3=15,Z 4=60,轮1的转速为n 1=120 r/min ,转向如图。试 求轮3的转速n 3 的大小和转向。 @ 9、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 1= Z 3= Z 4=20,Z 2=40,Z 5= 60, n 1 = 800r/min ,方向如图所示,试求n H 的大小及转向。 10、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 1=16 ,Z 2=24, Z 2’= 20,Z 3=40,Z 3’= 30, Z 4= 20,Z 5=70试求轮系的传动比i 1H 。 11、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 1= 15,Z 2=25,Z 2’= 20,Z 3=60,Z 4=10,Z 5=30,n 1=200r/min ,n 3=50r/min ,试求n 1、n 3转向相反时,n 5=。 1 2 3 H 4 5 n 1 1 2 3 H 2’ 3’ \ 45

8轮系习题答案

习 题 答 案 8-1 如图,已知轮系中各轮齿数, Z 1=20, Z 2=50, Z 2‘= 15, Z 3=30 ,Z 3‘=1 , Z 4= 40, Z 4’= 18 , Z 5= 54 ,求i 15和提起重物时手轮转向 解: 600181152054403050''3'215 432154=??????==Z Z Z Z Z Z Z Z i 转向如图所示。 题8-1图 8-2已知轮系中各轮齿数, Z 1=27,Z 2=17,Z 3=99,n 1=6000r/min,求i 1H 和n H 。 解: 0 -313313113==--==n z z n n n n n n i H H H H H 26.311 311=+==Z Z n n i H H 设n 1转向为正,则 1 11,min /184026.36000n n r i n n H H H === 8-3如图所示的外啮合周转轮系中,已知Z 1=100, Z 2=101, Z 2'=100, Z 3=99,求系杆H 与齿轮1之间的传动比i H 1。 解: 213223113)1(Z Z Z Z i H H H -=--=ωωωω

代入上式03=ω 100100991011'21321??=??=-Z Z Z Z H ωω 10000 1100009999111=-==H H i ωω 1000011== ∴ωωH H i 8-4 图示圆锥齿轮组成的周转轮系中,已知Z 1=20, Z 2=30, Z 2‘=50, Z 3=80,n 1=50r/min. 求系杆H 转速。 题8-4图 解: ' 213231Z Z Z Z n n n n H H ??-=-- 等式右边的符号是在转化轮系中确定的。设n1转向为正,则 50 208030050??-=--H H n n min /7.14r n H =∴ 与n1转向相同,方向的判定如图所示。 8-5 如图为标准圆柱直齿轮传动系统,已知Z 1=60, Z 2=20, Z 2‘=25,各轮模数相等,求: 1)Z 3; 2)若已知n 3=200r/min, n 1=50r/min, n 3,n 1转向如图,求系杆H 转速大小和方向; 3)若n 1方向与图中相反时,则系杆H 转速大小和方向如何 解: 1)首先根据同心条件求出Z 3 )(2 1)(213'221Z Z m Z Z m +=- 153=Z

第五章 轮系题5-1 图示轮系中,已知1轮

第五章 轮系 题5-1 图示轮系中,已知1轮 转向n 1如图示。各轮齿数为:Z 1=20, Z 2=40,Z 3= 15,Z 4=60,Z 5=Z 6= 18, Z 7=1(左旋蜗杆),Z 8 =40,Z 9 =20 。 若n 1 =1000 r/min ,齿轮9的模数 m =3 mm ,试求齿条10的速度v 10 及 其移动方向(可在图中用箭头标出)。 解题分析: 判定轮系类型:因在轮系运转时,所有齿轮的轴线相对于机架的位置都是固定的,但 有轴线相互不平行的空间齿轮传动,故为空间定轴轮系。 确定传动比计算式:其传动比的大小仍可用式(6-1)计算,但转向只能用画箭头的方法确定。 解答: 1.确定齿条10的速度v 10 大小 ∵ 320118152040186040753186428118=??????=== z z z z z z z z n n i ∴ min /125.3min /3201000 18189r r i n n n === = s /mm .s /mm .n mz n d v v 82960125 320360609999910=???π=π=π= = 2.确定齿条10移动方向根据圆柱齿轮传动、锥齿轮传动及蜗杆传动的转向关系,可 定出蜗轮转向n 8为逆时针方向,齿轮9与蜗轮8同轴,n 9 = n 8,齿条10线速度v 10与9轮线速度v 9方向一致,故齿条10的移动方向应朝上(↑)

题5-2 图示轮系中,已知蜗杆1 Z 2= 50 ;蜗杆2′为单头右旋蜗杆, 蜗轮3的齿数为Z 3=40;其余各轮齿 数为;Z 3′=30,Z 4 = 20 ,Z 4′ = 26 , Z 5 =18,Z 5′=28,Z 6=16,Z 7=18。要求: (1) 分别确定蜗轮2、蜗轮3的 轮齿螺旋线方向及转向n 2、n 3 ; (2) 计算传动比i 17 ,并确定齿 轮7的转向n 7。 解题分析: 判定轮系类型:因在轮系运转 时,所有齿轮的轴线相对于机架的 位置都是固定的,但有轴线相互不 平行的空间齿轮传动,故为空间定 轴轮系。 确定传动比计算式:空间定轴 轮系的传动比大小仍可用教材(5-1) 式计算,但转向只能用画箭头的方法 确定。 解答: 1.确定蜗轮2、蜗轮3的轮齿 螺旋线方向:根据蜗杆传动正确啮 合条件21βγ= ,32βγ=' ,可确定蜗轮2为左旋,蜗轮3为右旋。 蜗轮2、3转向:根据 蜗轮蜗杆的相对运动关系,确定转向n 2、n 3如题解5-2 图所示。 2.传动比i 17: 7.2962826301218 182040506543217654327117=????????===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n n i 3.7轮的转向:在题5 - 2 图上用画箭头的方法,可定出n 7 的方向朝上(即↑),因 7轮轴线与蜗杆1轴线平行,故也可说n 7与n 1转向相同。

第十一章齿轮传动

第十一章 齿轮传动 一 选择题 (1) 一般参数的闭式硬齿面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 B 。 A. 齿面点蚀 B. 轮齿折断 C. 齿面磨损 D. 齿面胶合 (3) 对齿轮轮齿材料性能的基本要求是 A 。 A. 齿面要硬,齿心要韧 B. 齿面要硬,齿心要脆 C. 齿面要软,齿心要脆 D. 齿面要软,齿心要韧 (8) 一减速齿轮传动,主动轮1用45钢调质,从动轮2用45钢正火,则它们齿面接触应力的关系是 B 。 A. 2H 1H σσ< B. 2H 1H σσ= C. 2H 1H σσ> D. 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等 (10) 提高齿轮的抗点蚀能力,不能采用 D 的方法。 A. 采用闭式传动 B. 加大传动的中心距 C. 提高齿面的硬度 D. 减小齿轮的齿数,增大齿轮的模数 (14) 直齿圆柱齿轮设计中,若中心距不变,增大模数m ,则可以 B 。 A. 提高齿面的接触强度 B. 提高轮齿的弯曲强度 C. 弯曲与接触强度均不变 D. 弯曲与接触强度均可提高 (15) 一对相互啮合的圆柱齿轮,在确定轮齿宽度时,通常使小齿轮比大齿轮宽5~10mm ,其主要原因是 D 。 A. 为使小齿轮强度比大齿轮大些 B. 为使两齿轮强度大致相等 C. 为传动平稳,提高效率 D. 为便于安装,保证接触线承载宽度 (16) 闭式软齿面齿轮传动的设计方法为 B 。 A. 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设计,然后校核齿面接触疲劳强度 B. 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然后校核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C. 按齿面磨损进行设计 D. 按齿面胶合进行设计 (17) 下列措施中 D 不利于提高齿轮轮齿抗疲劳折断能力。 A. 减轻加工损伤 B. 减小齿面粗糙度值 C. 表面强化处理 D. 减小齿根过渡圆半径

机械原理题库及其答案

机械原理自测题库—单选题(共63 题) 1、铰链四杆机构的压力角是指在不计算摩擦情况下连杆作用于___上的力与该力作用点速度所夹的锐角。 A.主动件 B.从动件 C.机架 D.连架杆 答: 2、平面四杆机构中,是否存在死点,取决于___是否与连杆共线。 A.主动件 B.从动件 C.机架 D.摇杆 答: 3、一个K大于1的铰链四杆机构与K=1的对心曲柄滑块机构串联组合,该串联组合而成的机构的行程变化系数K___。 A.大于1 B.小于1 C.等于1 D.等于2 答: ___。 4、在设计铰链四杆机构时,应使最小传动角γ min A.尽可能小一些 B.尽可能大一些 C.为0° D.45° 答: 5、与连杆机构相比,凸轮机构最大的缺点是___。 A.惯性力难以平衡 B.点、线接触,易磨损 C.设计较为复杂 D.不能实现间歇运动

答: 6、与其他机构相比,凸轮机构最大的优点是___。 A.可实现各种预期的运动规律 B.便于润滑 C.制造方便,易获得较高的精度 D.从动件的行程可较大 答: 7、___盘形凸轮机构的压力角恒等于常数。 A.摆动尖顶推杆 B.直动滚子推杆 C.摆动平底推杆 D.摆动滚子推杆 答: 8、对于直动推杆盘形凸轮机构来讲,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偏置直动推杆与对心直动推杆相比,两者在推程段最大压力角的关系为___。 A.偏置比对心大 B.对心比偏置大 C.一样大 D.不一定 答: 9、下述几种运动规律中,___既不会产生柔性冲击也不会产生刚性冲击,可用于高速场合。 A.等速运动规律 B.摆线运动规律(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 C.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 D.简谐运动规律(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答: 10、对心直动尖顶推杆盘形凸轮机构的推程压力角超过许用值时,可采用___

齿轮传动习题(含答案)

齿轮传动 一、选择题 7-1.对于软齿面的闭式齿轮传动,其主要失效形式为________。 A .轮齿疲劳折断 B .齿面磨损 C .齿面疲劳点蚀 D .齿面胶合 7-2.一般开式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________。 A .轮齿疲劳折断 B .齿面磨损 C .齿面疲劳点蚀 D .齿面胶合 7-3.高速重载齿轮传动,当润滑不良时,最可能出现的失效形式为________。 A .轮齿疲劳折断 B .齿面磨损 C .齿面疲劳点蚀 D .齿面胶合 7-4.齿轮的齿面疲劳点蚀经常发生在________。 A .靠近齿顶处 B .靠近齿根处 C .节线附近的齿顶一侧 D .节线附近的齿根一侧 7-5.一对45钢调质齿轮,过早的发生了齿面点蚀,更换时可用________的齿轮代替。 A .40Cr 调质 B .适当增大模数m C .45钢齿面高频淬火 D .铸钢ZG310-570 7-6.设计一对软齿面减速齿轮传动,从等强度要求出发,选择硬度时应使________。 A .大、小齿轮的硬度相等 B .小齿轮硬度高于大齿轮硬度 C .大齿轮硬度高于小齿轮硬度 D .小齿轮用硬齿面,大齿轮用软齿面 7-7.一对齿轮传动,小轮材为40Cr ;大轮材料为45钢,则它们的接触应力________。 A .1H σ=2H σ B. 1H σ<2H σ C .1H σ>2H σ D .1H σ≤2H σ 7-8.其他条件不变,将齿轮传动的载荷增为原来的4倍,其齿面接触应力________。 A .不变 B .增为原应力的2倍 C .增为原应力的4倍 D .增为原应力的16倍 7-9.一对标准直齿圆柱齿轮,z l = 21,z 2 = 63,则这对齿轮的弯曲应力________。 A. 1F σ>2F σ B. 1F σ<2F σ C. 1F σ =2F σ D. 1F σ≤2F σ 7-10.对于开式齿轮传动,在工程设计中,一般________。 A .先按接触强度设计,再校核弯曲强度 B .只需按接触强度设计 C .先按弯曲强度设计,再校核接触强度 D .只需按弯曲强度设计。 7-7.设计闭式软齿面直齿轮传动时,选择小齿轮齿数z 1的原则是________。

机械原理题目轮系

第六章 轮系及其设计 计算及分析题 1、已知:Z 1=30,Z 2=20,Z 2’=30,Z 3 = 25,Z 4 = 100,求i 1H 。 2、图示轮系,已知各轮齿数Z 1=18,Z 2= Z 4=30,Z 3=78,Z 5=76,试计算传动比i 15。 3、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 1=Z 3=30,Z 2=90,Z 2’=40,Z 3’=40,Z 4=30,试求传动比i 1H ,并说明I 、H 轴的转向是否相同 4、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 1 =15,Z 2=20, Z 2’ = Z 3’= Z 4=30, Z 3=40,Z 5= 90,试求传动比i 1 H ,并说明H 的转向是否和齿轮1相同 5、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的齿数为Z 1= 20, Z 2=30,Z 3=80, Z 4=25,Z 5=50,试求传动比i 15。 6、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 1=19,Z 2=76, Z 2’= 40,Z 3=20,Z 4= 80,试求传动比i 1H 。 7、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 1= 20,Z 2’= 25,Z 2= Z 3=30,Z 3’= 20,Z 4=75,试求: (1)轮系的传动比i 1H 。 I

(2)若n1=1000r/min,转臂H的转速n H= 8、已知图示轮系中各轮的齿数Z1=20,Z2=40,Z3=15,Z4=60,轮1的转速为n1=120r/min,转向如图。试求轮3的转速n3的大小和转向。 9、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1= Z3= Z4=20,Z2=40,Z5= 60,n1 = 800r/min,方向如图所示,试求n H的大小 及转向。 10、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1=16 ,Z2=24,Z2’= 20,Z3=40,Z3’= 30,Z4= 20,Z5=70试求轮系的传动比 i1H。 11、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1= 15,Z2=25,Z2’= 20,Z3=60,Z4=10,Z5=30,n1=200r/min,n3=50r/min,试求n1、n3转向相反时,n5=。

机械设计课后习题第11章作业

第11章作业 11-1在给定轮系主动轮的转向后,可用什么方法来确定定轴轮系从动轮的转向?周转轮系中主、从动件的转向关系又用什么方法来确定? 答:参考教材216~218页。 11-2如何划分一个复合轮系的定轴轮系部分和各基本周转轮系部分?在图ll一12所示的轮系中,既然构件5作为行星架被划归在周转轮系部分中,在计算周转轮系部分的传动比时,是 否应把齿轮5的齿数,Z5计入? 答:划分一个复合轮系的定轴轮系部分和各基本周转轮系部分关键 是要把其中的周转轮系部分划出来,周转轮糸的特点是具有行星轮 和行星架,所以要先找到轮系中的行星轮,然后找出行星架。每一 行星架,连同行星架上的行星轮和与行星轮相啮合的太阳轮就组成 一个基本周转轮糸。在一个复合轮系中可能包括有几个基本周转轮 系(一般每一个行星架就对应一个基本周转轮系),当将这些周转轮一一找出之后.剩下的便是定轴轮糸部分了。 在图示的轮系中.虽然构件5作为行星架被划归在周转轮系部分中,但在计算周转轮系部分的传动比时.不应把齿轮5的齿数计入。 11-3在计算行星轮系的传动比时,式i mH=1-i H mn只有在什么情况下才是正确的? 答在行星轮系,设固定轮为n, 即ωn=0时, i mH=1-i H mn公式才是正确的。 11-4在计算周转轮系的传动比时,式i H mn=(n m-n H)/(n n-n H)中的i H mn是什么传动比,如何确定其大小和“±”号? 答: i H mn是在根据相对运动原理,设给原周转轮系加上一个公共角速度“-ωH”。使之绕行星架的固定轴线回转,这时各构件之间的相对运动仍将保持不变,而行星架的角速度为0,即行星架“静止不动”了.于是周转轮系转化成了定轴轮系,这个转化轮系的传动比,其大小可以用i H mn=(n m-n H)/(n n-n H)中的i H mn公式计算;方向由“±”号确定,但注意,它由在转化轮系中m. n两轮的转向关系来确定。 11-5用转化轮系法计算行星轮系效率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为什么说当行星轮系为高速时,用它来计算行星轮系的效率会带来较大的误差? 答: 用转化轮系法计算行星轮系效率的理论基础是行星轮系的转化轮系和原行星轮系的差别,仅在于给整个行星轮系附加了一个公共角速度“-ωH”。经过这样的转化之后,各构件之间的相对运动没有改变,而轮系各运动副中的作用力(当不考虑构件回转的离心惯性力时)以及摩擦因数也不会改变。因而行星轮系与其转化轮系中的摩擦损失功率P H f应相等。 用转化轮系法计算行星轮系效率没有考虑由于加工、安装和使用情况等的不同,以及还有一些影响因素如搅油损失、行星轮在公转中的离心惯性力等,因此理论计算的结果并不能完全正确地反映传动装置的实际效率。

机械原理轮系及其设计

机械原理轮系及其设计

14.在 图 示 的 轮 系 中, 已 知 各 轮 齿 数 为z z z z z 1235620=====, 已 知 齿 轮1、4、5、7 为 同 轴 线, 试 求 该 轮 系 的 传 动 比 i 17。 15.在 图 示 万 能 刀 具 磨 床 工 作 台 横 向 微 动 进 给 装 置 中, 运 动 经 手 柄 输 入, 由 丝 杆 传 给 工 作 台。 已 知 丝 杆 螺 距 P=50 mm , 且 单 头。z z 1219==,z 318=,z 420=, 试 计 算 手 柄 转 一 周 时 工 作 台 的 进 给 量s 。 16.在 图 示 行 星 搅 拌 机 构 简 图 中, 已 知z 140 =,z 220=,ωB =31 rad/s , 方 向 如 图。 试 求: (1) 机 构 自 由 度 F ; (2) 搅 拌 轴 的 角 速 度ωF 及 转 向。

17.图 示 磨 床 砂 轮 架 微 动 进 给 机 构 中,z z z 12416===,z 348=, 丝 杠 导 程 s =4 mm , 慢 速 进 给 时, 齿 轮1 和 齿 轮2 啮 合; 快 速 退 回 时, 齿 轮1 与 内 齿 轮4 啮 合, 求 慢 速 进 给 过 程 和 快 速 退 回 过 程 中, 手 轮 转 一 圈 时, 砂 轮 横 向 移 动 的 距 离 各 为 多 少? 如 手 轮 圆周 刻 度 为200 格, 则 慢 速 进 给 时, 每 格 砂 轮 架 移 动 量 为 多 少? 18.图 示 轮 系 中,z z 13 25==,z 5100=,z z z 24620===, 试 区 分 哪 些 构 件 组 成 定 轴 轮 系? 哪 些 构 件 组 成 周 转 轮 系? 哪 个 构 件 是 转 臂H ? 传 动 比i 16=? 19.在 图 示 的 轮 系 中, 已 知 齿 轮1 的 转 速n 1 120= r/min , 转 向 如 图 所 示, 而 且 z 140=, z 220=, 求: (1)z 3=? (2)n 30=时, 齿 轮2 的 转 速n 2=?( 大 小 和 转 向) (3)n 20=时, 齿 轮3 的 转 速n 3=?( 大 小 和 转 向)

第11章 轮系习题答案(答案类别)

一、填空题: 1.轮系可以分为:定轴轮系和 周转轮系 。 2.定轴轮系是指:当轮系运动时,各轮轴线位置固定不动的轮系; 周转轮系是指:轮系运动时,凡至少有一个齿轮的轴线是绕另一齿轮的轴线转动的轮系。 3.周转轮系的组成部分包括: 太阳轮 、 行星轮 和 行星架 。 4.行星轮系具有 1个自由度,差动轮系有 2自由度。 5、行星轮系的同心条件是指:要使行星轮系能正常运转,其基本构件的回转线必须在同一直线上。 6、确定行星轮系中各轮齿数的条件包括:传动比条件、同心条件、均布条件、邻接条件。 7、正号机构和负号机构分别是指:转化轮系的传动比H 1n i 为正号或者负号的周转轮系。 动力传动中多采用 负号 机构。 二、分析计算题 1、在图示的车床变速箱中,移动三联齿轮a 使3’和4’啮合。 双移动双联齿轮b 使齿轮5’和6’啮合。已知各轮的齿数为 z 1=42,582=z ,38'3=z ,42'4=z ,48' 5=z , 48' 6=z 电动机的转速为n 1=1445r/min ,求带轮转速的大 小和方向。 解:385848 3842484258'5'31'6'4 26116-=????=-==z z z z z z n n i min /9466r n -=(与电动机转动方向相反) 2、在图示的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20z z z z z 65321=====, 已知齿轮1、4、5、7为同轴线,试求该轮系的传动比17i 。 (1)z z z z z 41231225 520100=++==?= z z z z 75612332060=+==?=

(2)i z z z z z z z z z z 17323467123561=-() =-??=-10060202015 3、在图示轮系中,已知:蜗杆为单头且右旋,转速n 11440= r/min ,转动方向如图示,其余各轮齿数为:40 2=z ,20 '2=z ,303=z ,18 '3=z ,54 4=z ,试: (1)说明轮系属于何种类型; (2)计算齿轮4得转速n 4; (3) 在图中标出齿轮4的转动方向。 (1) 定轴轮系 (2) n z z z n z z z 4123123412018403054 14408=?????=?????='' r/min (3)n 4 方 向←。 4、如图所示为一手摇提升装置,其中各轮齿数均已知,试求传动比15i ,并指出当提升重物时手柄的转向(从左往右看时的转向) 解:方向判断用画箭头的方法完成,从左往右看时的转向为逆时针方向。 2 345115''5123420304052'2015118577.7 z z z z n i n z z z z ???===???=

轮系练习题

81、由一系列相互啮合的齿轮组成的传动系统称为________。 82、按传动时各齿轮的________在空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固定,可将轮系分为______和______ 两大类。 83、定轴轮系的传动比是指轮系中________的转速与_________的转速之比。 84、轮系中的惰轮只改变从动轮的_______,而不改变主动轮与从动轮的_____大小。 85、平行轴的定轴轮系中,若外啮合的齿轮副数量为偶数时,轮系首轮与末轮的回转方向 _________;为奇数时,首轮与末轮的回转方向__________。 86、凡是在轮系运转时,各轮的轴线在空间的位置都________的轮系称为定轴轮系。 87、定轴轮系的传动比等于组成该轮系中各级齿轮副中_______轮齿数的连乘积与各级齿轮 副中_______轮齿数的连乘积之比。 88、在定轴轮系平行轴圆柱齿轮传动的轮系传动比计算中,若计算为正,两轮回转方向 _______,结果为负,两轮回转方向____________。 89、周转轮系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三种基本构件组成。 90、周转轮系可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大类。 81、平行轴传动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公式中(-1)m表示轮系中相啮合的圆柱齿轮的对数。 () 82、轮系中使用惰轮,既可变速,又可变向。() 83、加奇数个惰轮,主动轮与从动轮的回转方向相同。() 84、采用轮系传动可以实现无级变速,() 85、轮系传动可用于相距较远的两轴间传动。() 86、轮系传动不可获得很大的传动比。() 87、轮系的传动比等于末轮齿数与首轮齿数之比。() 88、轮系中的某一个中间齿轮,既可以是前级齿轮副的从动轮,又可以是后一级齿轮副的主 动轮() 89、加偶数个惰轮,主动轮与从动轮的回转方向相同。( ) 90、轮系可分为定轴轮系和周转轮系两大类。( ) 91、轮系() A.不能获得很大的传动比 B.可以实现变向和变速要求 C 不适宜作较远距离传动 D. 可以实现运动的合成但不能分解运动 92、定轴轮系的传动比大小与惰轮的齿数() A.有关 B.无关 C.成正比 D.成反比 93、在由一对外啮合直齿圆柱齿轮组成的传动中,若增加()个惰轮,则使其主、从动轮的转向相反。 A.偶数 B.奇数 C.二者都是 D.二者都不是 94、一对外啮合圆柱齿轮传动,传动比公式计算正确的是() A. i12=Z1/Z2 B. i12= -Z1/Z2 C.i12=Z2/ Z1 D.i12= -Z2/ Z1 95、定轴轮系中各齿轮的几何轴线位置都是()。 A.固定的 B.活动的 C.相交的 D. 交错的 96、轮系不可实现()。 A.大的传动比 B.较远距离的传动 C.改变从动轴回转方向 D.过载保护 97、由一系列相互啮合的齿轮组成的传动系统称()。 A.轮系 B. 轮群 C.轮合 D.轮组 98、惰轮在轮系中,不影响传动比大小,只影响从动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