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毫针的检查:
应注意针尖须圆而不钝,不宜过锐,不 可有钩曲或卷毛;针身宜光滑挺直,坚 韧而富有弹性,上下匀称,不可有斑驳, 锈痕及弯曲;针柄以金属丝缠绕紧密均 匀者为佳,不宜过长或过短;针根必须 牢固,不能有剥或蚀松动现象.
4)毫针的保藏:
毫针在使用后,必须擦洗干净,以免锈蚀. 可用消毒药液浸泡,或煮沸法,或高压法消毒. 毫针应放置在垫有纱布的针盒,针盘内,或放 在两端塞有干棉球的玻璃管,金属管,塑料管 中,防止针尖碰撞硬物而受损.取用时亦应小 心,避免针尖受损.
三,腧穴的作用
1.近治作用这是一切腧穴所具有的共同特点. 即腧穴均能治疗该穴所在部位及邻近组织,器 官的病证. 2.远治作用这是十四经腧穴主治作用的基本规 律.经穴,尤其是十二经脉在四肢肘,膝关节 以下的腧穴,不仅能治局部病证,而且能治本 经循行所涉及的远隔部位的脏腑,组织,器官 的病证,有的甚至具有影响全身的作用. 3.特殊作用指刺激某些腧穴,对机体的不同状 态可起着双向的良性调节作用.此外,腧穴的 治疗作用还具有相对的特异性,如大椎退热, 胆囊穴治疗胆绞痛等.
足三里Zu san li(ST36)
[定位]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
缘外一横指处.
[主治]胃痛,呕吐,呃逆, 肠鸣,泄泻,腹胀,痢疾, 便秘,下肢瘫痪,虚劳赢 瘦. [操作]直刺1~2寸,可灸.
针灸方法
刺灸法:
包括:刺法和灸法
是通过采用针刺或艾灸刺激人体的一定部位腧穴, 以起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行气活血的作用,从 而达到扶正祛邪,防治疾病之目的的方法,简称 "针灸".
2.骨度分寸定位法
这种方法是将人体不同部位的长度或宽 度,分别规定为一定等份,每一等份称 为一寸,作为量取腧穴的标准.因为此 法是以患者的一定部位为折寸依据,所 以不人的高矮,肥瘦均可适用.常见骨 度分寸见表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