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投资理财案例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4
个人理财案例分析实例个人理财在当今社会中变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如何有效管理和增加自己的财富。
本文将通过一个个人理财案例分析实例,展示并探讨不同理财策略的效果以及对个人财富的影响。
在本案例中,我们将关注一个名为李明的中产阶级上班族,他希望通过理财来实现财务自由。
首先,我们需要分析李明的收入和支出情况。
根据李明的工资、红利和债券收益,他总共每月得到10000元的可支配收入。
然而,他的每月开支包括房贷、日常生活费用、保险费用、娱乐支出等等共计8000元。
因此,李明每月有2000元的结余用于投资理财。
在分析收支情况之后,我们可以看到李明的每月结余是有限的,因此他需要将资金分配到不同的理财项目中,以期获得最大的收益和财富增长。
下面将介绍几个不同的理财项目,分别对其风险与收益进行分析。
首先是银行存款。
银行存款是最常见也最安全的理财方式之一。
在当前情况下,银行储蓄利率为1%。
如果李明将1000元存入银行,一年之后他将获得10元的利息收益。
虽然银行存款风险较低,但收益也相对较低。
其次是股票投资。
股票市场波动性较大,风险相对较高,但是也有巨大的利润潜力。
李明可以通过购买一些有稳定回报的蓝筹股来分散风险。
假设李明购买了某公司的股票,购买价格为每股10元,持有一年后,该股票的价格上涨到15元。
那么李明的投资将增值50%。
然而,股票市场存在波动风险,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
第三个理财项目是基金投资。
基金的风险较股票投资相对较低,投资者可以通过购买股票基金或债券基金来实现分散投资。
假设李明购买了一个股票指数基金,购买价格为100元,持有一年后,该基金的价格上升到120元。
那么李明的投资将增长20%。
相比于直接购买股票,基金投资具有较低的风险和更好的分散投资效果。
除了上述的理财项目之外,李明还可以考虑投资不动产。
他可以购买房产来获取租金收入,并在房产价格上涨时通过出售获得资本利润。
然而,不动产投资涉及较高的成本和风险,并且需要较长的投资周期。
个人理财规划案例分析2017年个人理财规划案例分析个人理财是在对个人收入、资产、负债等数据进行分析整理的基础上,根据个人对风险的偏好和承受能力,结合预定目标运用诸如储蓄、保险、证券、外汇、收藏、住房投资等多种手段管理资产和负债,合理安排资金,从而在个人风险可以接受范围内实现资产增值的最大化的过程。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个人理财规划案例分析,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个人理财规划案例夏女士,35岁。
去年下半年结束了长达七年的婚姻,6岁的女儿由自己抚养,丈夫每月支付4000元抚养费。
夏女士有房有车,税后月收入15000元,月消费10000元。
近期,前夫将归还父母手中借走的100万元。
夏女士父母打算将这一笔钱交给女儿打理。
目前夏女士存款30万,其中20万在银行理财,10万投资于股市。
夏女士目前无再婚计划,用这笔钱保障自己和女儿未来生活,并提高生活质量。
请教分析师该如何理财?一、保险规划完善基础保障夏女士目前没有再婚计划,随着夏女士父母的年龄逐渐增大,在医疗费用上的支出有可能越来越多,随着女儿的成长,所需的教育经费也会越来越多。
夏女士作为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为自己做一份保障计划是首要任务,建议优先选择定期寿险、意外伤害险和重疾险,保费支出在年收入10%左右,这样既不会造成生活压力,也可以满足保障需要。
同时,还可以为女儿选择一份合适的意外伤害和重疾险,关注孩子的保障。
二、流动资金准备紧急备用金通常紧急备用金为3个月的家庭收入,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夏女士可以将5万元投资于银行开放式理财、货币型基金等,这类产品通常流动性较强,收益率相比活期存款略高,以满足紧急生活支出。
三、中期资金投资性资产配置短期资金一般是牺牲投资收益性来满足流动性,那么中期资金就要在收益性上做一些弥补。
按照风险等级从小到大划分,夏女士可以将120万资金按比例分别投资于国债、定期存款、银行理财、债券型基金、股票型基金、黄金及股票。
这种资产配置的优点是产品丰富,能够分散一部分的投资风险,提高投资组合整体预期回报率。
个人理财案例分析题个人理财案例分析一、引言个人理财是指个体根据自身的经济状况和目标制定合理的理财计划,通过科学的投资方式和风险管理,实现财务增值和个人财富的稳定增长。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个人理财的案例,以揭示成功的个人理财策略和方法。
二、个人理财案例背景小明,男性,28岁,大学毕业,目前在一家知名互联网公司工作。
小明的目标是通过理财实现财务自由,并为未来的房子和养老储备做好准备。
下面将详细分析小明的个人理财案例。
三、资产分配1. 投资组合小明的投资组合主要包括股票、基金和债券。
根据自己对市场的了解和风险承受能力,小明将60%的资金投入股票市场,30%投资于基金,剩余10%用于购买债券。
这样的配置可以在追求高回报的同时分散风险。
2. 股票投资小明对股票的选择主要是基于对市场的分析和个人的风险偏好。
他选择了一家具有较高成长性和稳定增长的科技公司作为长期投资对象。
他注重公司的盈利能力、市场占有率和管理团队的实力来评估投资价值。
3. 基金投资小明选择了一些具备较高风险收益比的成长型基金。
他认为这些基金可以在市场上获得较高的回报,并相对较好地实现资产增值。
4. 债券投资小明在债券市场选择了一些高信用等级的优质债券,以降低整体投资组合的风险,并提供相对稳定的收益。
四、收入与支出管理1. 收入管理小明按照自己的薪资水平制定了明确的收入管理策略。
他将工资的一定比例用于日常开销,一部分用于投资理财,并保留一定比例作为紧急备用金。
2. 支出管理小明通过精确的预算规划来管理个人支出。
他合理安排每月的生活费用,并限制不必要的消费。
他还积极寻找降低开支的方式,比如购买优惠的商品、避免过度消费等。
3. 紧急备用金小明意识到紧急备用金的重要性,他每月将一定比例的收入存入紧急备用金账户,以应对意外事件或突发情况。
五、风险管理1. 保险购买小明购买了健康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财产保险等多种保险产品,以防止风险事件对个人和家庭财务的冲击。
个人理财案例分析知识讲解在当今社会,个人理财已经成为了一项至关重要的技能。
无论是为了实现短期的消费目标,还是为了保障未来的财务安全,合理的理财规划都是必不可少的。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几个具体的案例来深入分析个人理财的相关知识。
案例一:年轻上班族小李小李,25 岁,刚参加工作不久,月收入 6000 元。
他每月的固定支出包括房租 1500 元、饮食 1000 元、交通 500 元以及其他杂项 500 元。
目前他没有任何储蓄和投资,经常在月底成为“月光族”。
分析:小李的收入虽然不算低,但由于没有合理规划支出,导致每月没有结余。
首先,他可以制定一个详细的预算,明确各项支出的上限。
例如,在饮食方面,可以尝试自己做饭,减少外出就餐的次数,从而节省开支。
其次,他应该尽快开始储蓄,哪怕每月只存 500 元,积少成多也能形成一笔不小的资金。
建议:小李可以每月工资一到账,就先将 500 元转入一个单独的储蓄账户。
同时,他可以考虑办理一张信用卡,利用信用卡的优惠活动和积分来节省日常开支,但要注意按时还款,避免产生高额利息和滞纳金。
另外,他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一些投资理财知识,比如基金定投,每月投入几百元,长期坚持下来可以获得不错的收益。
案例二:中年夫妇老张和老王老张和老王,40 岁左右,家庭月收入 15000 元。
他们有一个孩子正在上小学,每月房贷 4000 元,孩子的教育费用 1000 元,家庭生活费用 3000 元,还有 2000 元左右的其他支出。
目前他们有 10 万元的存款,但没有进行任何投资。
分析:这对夫妇的收入较为稳定,但家庭负担也较重。
他们的存款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无法实现资产的增值。
在房贷方面,由于利率可能会变动,他们可以关注相关政策,考虑是否提前还款或者转换贷款方式。
建议:首先,他们可以将一部分存款用于购买稳健型的理财产品,如银行定期存款或者国债,以获取相对稳定的收益。
其次,可以为孩子设立一个教育基金,每月定期投入一定金额,为孩子的未来教育做好准备。
第1篇一、案情简介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投资理财行业日益繁荣,然而,随之而来的投资理财纠纷也层出不穷。
本文将以一起典型的投资理财纠纷案为例,从法律视角分析该案的特点、争议焦点以及法院的判决结果,以期为广大投资者提供借鉴。
案情简介:原告李某于2016年3月与被告某投资公司签订了一份投资理财合同,约定将人民币100万元投资于某投资公司推荐的某股票。
合同约定,投资期限为一年,预期年化收益率为10%。
然而,在投资期满后,李某发现股票价格大幅下跌,投资亏损严重。
李某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某投资公司承担赔偿责任。
二、争议焦点本案的争议焦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投资合同的有效性原告李某认为,被告某投资公司未按照合同约定进行投资,导致投资亏损,故投资合同无效。
被告某投资公司则辩称,合同有效,原告李某应承担投资风险。
2. 投资公司是否存在欺诈行为原告李某认为,被告某投资公司在签订合同时隐瞒了投资风险,存在欺诈行为。
被告某投资公司则否认存在欺诈行为。
3. 投资公司是否应承担赔偿责任原告李某要求被告某投资公司承担赔偿责任,包括本金损失及利息。
被告某投资公司则认为,投资亏损是正常的市场风险,不应承担责任。
三、法院判决法院经审理后认为:1. 投资合同有效。
被告某投资公司提供的证据证明,双方在签订合同时不存在欺诈行为,合同内容符合法律规定,故投资合同有效。
2. 投资公司不存在欺诈行为。
法院认为,被告某投资公司在签订合同时已向原告李某明确告知投资风险,原告李某作为成年人,应充分了解投资风险,故不存在欺诈行为。
3. 投资公司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法院认为,投资亏损是正常的市场风险,原告李某在签订合同时已充分了解投资风险,故投资公司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四、案例分析本案涉及投资理财纠纷,具有以下特点:1. 投资合同纠纷。
本案的核心问题是投资合同的有效性,法院通过审查合同内容、签订过程等证据,认定投资合同有效。
2. 欺诈行为认定。
个人现金规划案例个人理财规划案例分析文涛是一位85后,平时追求绿色、环保、健康的生活方式,热爱徒步旅行,日常开销有限。
从大学时起,他兼职打工存下16万元的“小金库”。
他该如何通过理财规划,合理安排消费和投资支出,提高当前的生活质量。
“永远不知道自己的钱花到哪儿去了!”这好像是很多85后的共识。
不过文涛显得有点另类,难得可以用“自律”来形容他。
通过朋友介绍,笔者与文涛在网上聊了会儿。
他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对生活有想法、有激情。
而朋友评价他是一个高高瘦瘦,追求健康生活,爱徒步旅行的85后阳光男孩。
勤俭有道兼职存“小金库”在朋友面前,文涛一直自称是典型的“经济适用男”。
他每月税后收入6000元,主要支出是和女友约会,平时他过着绿色、环保、健康的生活,多年兼职打工为自己建起了一个“小金库”。
由于公司离家较近,文涛习惯骑车上下班,这样既能锻炼身体,又能避免挤上下班高峰的地铁。
除了骑车,他还喜欢自带午餐。
朋友曾向笔者提到过他的一件趣事,某次公司突然宣布要加班,措手不及的文涛只能把午饭挪作晚饭,中午宁可啃个面包打发一下。
文涛勤俭有道,会节流,也非常会开源。
从大学时起,他就兼职教小朋友学习绘画,每周上8节课收入固定在800元。
通过这几年的兼职打工,文涛已经拥有了一个16万元的“小金库”,为他的旅行计划提供资金支持。
不过,随着公司工作强度的增加,额外的兼职令他感到有点分身乏术,考虑到自己收入稳定,因此从年初开始他辞掉了兼职,打算休息一段时间,每月收入减少3000多元。
热爱徒步旅行预算万元“路在脚下,边走边看风景是一种乐趣。
”文涛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驴友”,他们每年会组织三四次长、短途旅行。
文涛先后去过塔什库尔干、敦煌、嘉峪关、五台山、台湾、黄山、华山、西安等地,有一次他到了中巴交界的红旗拉普,一度在没有签证的情况下“出国”了10分钟。
他是一位背包客,喜欢徒步旅行,住着各地的青年旅社,能讲出许多“路上”的故事。
一年他通常会有1次8~9天的长途旅行计划,然后还会安排几次2~3天的短途旅行。
个人理财规划案例分析[权威资料] 个人理财规划案例分析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摘要:个人理财其实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通过对财富的梳理与管理实现资产的保值与增值。
文章通过分析个人或家庭在人生发展的不同时期进行理财规划,实现人生各个阶段的目标。
关键词:理财;时期;规划一、单身期理财规划此期处于单身阶段,收入低,花销大。
理财目标是提高收入及购房筹款;注重积累,选择合适的投资工具和方式,增加储蓄,从细节开源节流、定期定额买基金。
均衡成本、分散风险。
陈先生,27本科,石家庄市某房地产策划部经理。
目前住公司宿舍。
家庭资产总计30000,负债总计10000,收入合计40000,支出合计24000,有单位提供的社保,理财目标是3年后买房结婚,清还债务,5年后打算每月1000元做基金定投,1000元做银行存款。
分析陈先生理财规划:从陈先生提供的个人财务报表看,家庭的日常消费开支占比不大,储蓄意识很强,家庭资产的可规划空间很大。
陈先生年轻,抗风险能力强,喜欢高风险的一些投资。
可以拿一部分资金做一些股票投资。
但建议投资货币市场基金、权证、黄金,以分散风险。
房产方面,2014年随政府政策变动,出现大城市房价下跌的现象。
自住购房消费,仍将会受到政策的影响。
陈先生主要购房主要是居住。
根据他目前收入分析一年后购房没有问题。
石家庄市目前房价大约在6000元/平米,以购买80平米的房子,首付30%,按揭20年,等额本息还款为例:房款总额=6000元/平米*80平米=48万首付48*30%=14.4万元。
每月还贷2515.03。
陈目前收入以工资收入为主,收入结构相对比较单一,抗风险能力较弱可以利用保险的杠杆原理,规避家庭及人身的重大风险。
尽量增加意外伤害保险及重大疾病保险。
房贷是家庭的重大支出项目出,风险大。
所以他一旦买房需要购买定期寿险。
他目前有负债10000元,其中信用卡负债5000元,应尽快归还,然后再进行其它理财投资。
10万理财案例家庭有10万元存款投资理财案例分析10万理财案例家庭有10万元存款投资理财案例分析理财案例汪先生,今年35岁,中专毕业后在宜昌市做一名邮政员,目前每月收入6000元,有社保。
太太每月收入3000元,年底奖金共计3000元。
夫妻俩有一儿,家庭日常开支1500元,每月还房贷1000元(房贷10万元),每年家庭保险支出1000元。
另外,有一套价值30万元房产,黄金及收藏4万元。
目前家有活期存款2万元,还有10万元即将到期的存款,想拿出来投资,比较偏向保守稳健的投资。
理财建议专家建议拿出10万元寻求一些稳健的理财产品,比如91快车的理财产品,年化收益8%-15%,以年化收益10%为例,10万元1年可收益1万元。
100%本息担保,理财周期短,更安全,资金更灵活。
这样,汪先生家通过合理的投资理财,10万元存款不仅实现了稳定增值,家庭保障方面也得到了提升。
另外,投资理财专家表示随着家庭成员收入的增加,财富的逐渐增值,汪先生家的生活质量也会相应地提高,可以适当安排家庭每年旅游1-2次。
理财方案1、活期存款投资货币基金汪先生家庭正处在家庭和事业的起步阶段。
91快车投资理财专家建议汪先生要合理地配置家庭的可投资资产,把家庭的资金妥善安排好,家庭资产实现保值增值。
目前家庭的2万元活期存款,可以作为家庭备用金,建议投资货币基金,家庭用钱时可随时赎回,而且收益也比活期存款要高出很多,货币基金年收益一般在4%左右。
2、10万元存款购买固定收益类产品汪先生家有10万元定期存款即将到期,家庭比较偏向稳健型投资方式。
理财专家建议,汪先生家可以选购一些风险较低,收益中等的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10万元存款每年能获得10%左右的投资回报率。
就比如小额信托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一般在8%左右,10万元1年收益达到8000元。
或者选购P2P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一般在10%以上,10万元1年收益10000元等等。
但是在选购固定收益类产品时要注意,也要看清投资风险,资金的安全性是否有保障。
个人理财成功的案例有哪些最新5篇篇一:个人如何投资理财篇一理财需要的是长期坚持的一个生活习惯,慢慢的融入这个行业,你才能获得更多这个行业的知识,从而更加明确的对你的理财计划做出及时的调整。
对于理财我们更多的事提醒大家不能盲目的随大流,要有自己的主见和理财计划,但是真正能这样做到的人我想没几个人吧!从上学期我的老师就开始教导我坚持就是胜利。
不论工作、学习、考试它都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历练,一个证明成功与失败的过程。
这么多年来,从大学毕业到工作。
我们慢慢的适应了工作的快节奏,也慢慢的了解这个时代金钱举足轻重的重要性。
理财是一个可以快速让资金增值的一个途径。
但是如何理财,怎样理财,理财需要哪些步骤。
这些)书包范文●(都是需要令人深思的。
下面融汇贷小编卡卡就为大家推荐一些理财方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制定理财目标。
不管做什么都应该有一个目标,这样为之努力最终才能成功。
制定理目标首先要多方面考虑,将理财目标量化。
比如说买车,这是不是一个理财目标,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这不是。
理财的目标是这个车子大概多少钱,希望自己多少年后能买车,这才是一个理财目标,就是说要量化,要有一个确定的时间概念。
第二:结合自身资产。
理财首先不能盲目随大流,看别人投入多少自己就投入多少。
其次还要根据自己的自身情况来制定理财计划,看一看自己除去日常的开销还省下多少钱可以理。
第三:选择平台。
目前关于投资理财的平台多不胜数,如何在众多的平台中淘到宝贝还是需要一些技巧的。
可以从了解平台成立时间、注册规模、营业网点布局、模式等方面下手。
具体可刚开始理财最好选择一些实力比较强、口碑比较好的老平台。
篇二:如何进行个人理财案例分析篇二案例介绍:小张先生是我的客户张先生的独子,自从上次我帮张先生进行个人财务分析后,他对个人理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多次表示让我给他的儿子也“看看”,分析、调理一下小张先生目前的财务状况。
小张先生1979年出生,未婚。
第1篇一、案情简介张某某,男,45岁,某市居民。
2019年,张某某因手头紧,希望通过理财获得一定的收益。
经过朋友的推荐,张某某了解到某银行推出的一款理财产品,声称该产品风险低、收益稳定,并且有银行信誉保证。
在经过一番了解后,张某某决定购买该理财产品。
2019年5月,张某某与某银行签订了《理财产品购买协议》,约定张某某购买该银行推出的某款理财产品,购买金额为人民币100万元。
协议中明确约定了产品的预期收益、风险等级、赎回条件等条款。
在签订协议后,张某某按照约定将100万元资金转入银行指定的账户。
然而,在理财产品到期后,张某某发现实际收益远低于预期。
经过与银行协商,双方未能达成一致意见。
张某某遂将某银行诉至法院,要求银行按照协议约定支付预期收益,并赔偿其损失。
二、争议焦点本案的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理财产品合同的有效性;2. 银行是否履行了适当性义务;3. 银行是否违反了信息披露义务;4. 银行是否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三、法院判决1. 关于理财产品合同的有效性:法院认为,张某某与某银行签订的《理财产品购买协议》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且双方均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因此该协议合法有效。
2. 关于银行是否履行了适当性义务:法院认为,银行在销售理财产品时,有义务了解客户的财务状况、投资经验、风险承受能力等,并据此推荐适合的产品。
本案中,银行未能提供充分证据证明其已尽到适当性义务,因此法院认定银行未能履行适当性义务。
3. 关于银行是否违反了信息披露义务:法院认为,银行在销售理财产品时,有义务向客户充分披露产品的风险、收益、期限、费用等信息。
本案中,银行在销售理财产品时,未能向张某某充分披露产品风险,因此法院认定银行违反了信息披露义务。
4. 关于银行是否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法院认为,由于银行未能履行适当性义务和信息披露义务,导致张某某未能获得预期收益,因此银行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投资理财风险纠纷的解决方案案例分析案例名称:中国某省的投资理财纠纷案案例背景:时间:2008年地点:中国某省2008年,中国股市出现了一场巨大的股灾,许多投资者因此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在此期间,许多人转而寻求其他投资途径,其中包括参与理财项目。
然而,许多投资者未能充分了解所投资项目的风险,并最终遭受到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事件发展:时间:2009年至2010年地点:中国某省在2009年至2010年期间,该省一家拥有多年投资经验的金融公司“XX投资有限公司”推出了一款高收益投资理财产品,并广泛宣传该产品的低风险性质和稳定回报。
根据该公司提供的信息,该产品据称可以确保每年至少获得10%的回报率,并保证在投资结束时本金安全返还。
这一宣传吸引了许多投资者,其中包括一位姓李的中年男子。
李先生在2009年5月份与XX投资有限公司签订了一份投资合同,投资金额为人民币100万。
根据合同约定,他每年将获得10%的固定回报,并在合同到期时收回全部本金。
然而,到了合同到期时,李先生未能按预期获得其所投资的回报和本金。
相反,他发现该公司已经倒闭,并没有支付任何回报和本金。
李先生感到非常愤怒和沮丧,于是他决定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这一问题。
法律程序:时间:2010年地点:中国某省法院李先生委托一位资深律师代表他提起诉讼,要求对方支付他的投资回报和本金,并赔偿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精神痛苦。
法院接受了李先生的起诉,并对该案进行了审理。
李先生的律师提出,XX投资有限公司存在虚假宣传和欺诈行为,这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关于诚实信用原则的规定。
并且,该公司违反合同约定未能按时支付回报和本金,导致李先生遭受了经济损失。
因此,他们请求法院判令对方支付相应的赔偿金额。
案件判决:时间:2010年地点:中国某省法院法院审理了双方的证据和辩论后,裁定XX投资有限公司应向李先生支付人民币100万的投资本金和按照合同约定的10%年回报。
此外,法院还判决该公司补偿李先生由此产生的经济损失,包括逾期未支付回报所引发的利息损失和精神痛苦的赔偿。
资料:张先生一家住在广州,张先生今年45岁,在某企业做销售员,年薪税后近5万元,年终奖金约1万元,太太44岁,在商场做业务员,年薪税后4万元,有基本社保及养老保险,而张先生没有购置任何保险。
孩子刚好16岁,读高一,家庭既有存款20万元,基金市值2万元(被套)。
全家住在一套现价40万元旳60平方米旳旧房中。
张先生打算55岁退休,而他太太也打算50退休。
夫妻重要愿望有三:1、但愿能供孩子上大学,不懂得怎样积累资金才能游刃有余地面对;2、未来能换大一点旳房子居住,(目前广州房价约1元/每平方,房价估计增长率为3%),估计要积累100万元旳流动资产才可以;3、张先生但愿在他退休之后能有一定旳养老金,保证他此后旳生活。
请你根据张先生一家状况制定理财方案,方案内容包括:一、家庭财务状况分析二、理财目旳分析该家庭旳年度总收入为10万(张先生年薪税后近5万元,年终奖金约1万元,张太年薪税后4万元),平均月收入8333元(税后),属于收入水平一般旳家庭。
该家庭目前没有负债,不需要支付还贷资金,仅为平常生活开销所需资金,因此支出相对较少;还需要准备小孩读大学旳学费,小孩读大学预期支出将增长。
(四)家庭保障分析从家庭保障角度分析,只有张太太有基本社保及养老保险,而张先生没有购置任何保险。
对于邓先生来说,应当考虑购置基本保险,同步要考虑问题。
小孩在校也应购置基本保险。
还可以考虑购置某些意外险,以防止家庭组员发生意外给家庭带来旳巨大冲击。
(五)家庭财务状况中存在旳不合理之处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这个家庭旳财务状况尚有些欠缺,家庭资产配置和收入来源过于单一,需要考虑合适压缩家庭开支并通过多元化资产配置来增长理财收入,提高资产旳收益率。
家庭财务状况详细体现如下:(1)家庭收入来源过于单一这个家庭旳所有收入来源都依赖于夫妻双方旳工作收入,而很少有其他旳收入来源,这样做法旳存在很大旳危险性。
一旦夫妻一方旳工作发生任何变故,将对家庭产生相称大旳影响,因此提议开辟新旳收入来源途径。
个人理财案例及解答一、消费支出规划案例谢先生今年27岁,在一家汽车销售公司工作,每月税后收入为9500元。
他的妻子林女士今年也是27岁,目前在某健美俱乐部担任教练,每月税后收入为6000元。
过去3年他们一直租房居住,每月房租为2200元。
除了房租,他们每月的日常支出均压缩在2000元左右,经过几年的积累,他们攒了30万元购房准备金,打算在近期购买一套总价56万元的两居室住房。
他们的计划贷款40万元,年利率6%,20年付清,但不知如何安排还款方式为好。
请结合上述情况对两种主要还款方式进行详细比较,并为谢先生选定还款方式。
(一)客户财务分析1、收入支出分析谢先生家庭月收入15500元,支出2000元,月结余13500元,年结余162000元。
2、等额本息、等额本金两种还款方式的比较(二)理财建议结合谢先生家庭年龄结构较年轻,收入颇丰,结余较高;但职业不稳定的情况。
建议采用等额本金还款方式。
二、子女教育规划案例张先生和张太太有一个10岁的孩子,预计17岁上大学,21岁送孩子到澳大利亚去留学两年,目前去澳大利亚留学两年的费用为6万澳元,预计学费每年上涨5%。
张先生家庭作为一个中等收入家庭,孩子上大学的费用肯定没有问题,但是,对于出国留学的高额开支,在张先生夫妇看来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需要提前规划。
请为张先生夫妇设计一个子女教育规划方案。
(参考汇率:1澳元=6.15元人民币)(一)教育费用需求分析1、教育费用估算假定:澳大利亚留学两年的费用为6万澳元,学费每年上涨5%,汇率:1澳元=6.15元人民币。
按后付年金模式计算,11年后留学费用总额为:N=11,I/Y=5,PV= -60000计算得出FV=102620.36×6.15=631115元人民币。
2、计算每年应准备金额。
假定:投资的平均实际报酬率为6%,按后付年金模式计算,每年储备金额:FV=631115,N=11,I/Y=6,计算得出PMT= -42154元。
同样是按期存入固定金额,使用不同储蓄方式,一年下来利息相差三倍多。
银行理财人士指出,存钱也有大学问,巧用合适的储蓄方式,可在保证资金流动性基础上,获得最大收益。
“储蓄是所有投资理财的基础。
”某国有银行湖北省分行财富管理中心财富经理认为,在目前相对低利率时代,单纯的活期或定期存款,都无法兼顾资金流动性和收益。
市民可巧用三种储蓄方式,在保证用钱灵活性的基础上,让存款轻松“加息”。
案例一: 每月节余较固定,可循环储蓄
小余每月节余都有2000多元,一年下来,发现工资卡上只有100多元利息。
“物价涨得这么快,存款利息完全跟不上CPI的脚步,这可怎么办啊?”看着工资卡上的存款余额,小余一脸无奈。
建议,像小余这样的年轻白领,可在每月发工资后,将固定节余整存整取一年期,这样一年下来就有12张单子,一年后每月都有一张单子到期。
若需要用钱,可把钱取出,无需用钱,则可把到期存款加上当月节余一起再存起来,这样既保证了资金流动性,也享受了比活期高的利息。
比如每月节余2000元,如放在工资卡里存活期,一年后只有24126元,而循环储蓄,一年后则变成24540元,利息多出三倍多。
点评:绝大多数白领的工资都直接打在卡上,通常是用多少取多少,每月节余部分放在卡里吃活期利息,不利于资本积累。
循环储蓄可让资金具备一定灵活性,同时获得最大收益。
案例二: 一笔钱分两笔存,一年期半年“到期”
郑先生夫妇有一笔现金,想存一年定期,觉得资金灵活性太差,存半年又觉得利率太低。
怎样才能在保证利息的前提下,提高资金灵活性呢?郑先生有些伤脑筋。
建议,假定郑先生手中有5万元现金,可把它平均分成两份,每份2.5万元,然后分别将其存半年和一年定期存款。
半年后,将到期的半年期存款改存一年期的存款,并将两张一年期的存单都设定成为自动转存。
这样交替储蓄,循环周期为半年,每半年就会有一张一年期存款到期可取,相当于享受一年定存利息的同时,将资金灵活性提高了一倍。
点评:在中国许多中等收入家庭都会有一些小额闲置资金,他们对资金灵活性要求不是很高,但又不想把存款“锁”得太死,这种储蓄方式比较适合此类家庭。
案例三一笔钱分N笔存,要多少取哪笔
黄女士打算将手头一笔大额现金存进银行,但又不知何时需要用钱,要用多少钱。
存活期吧,取钱方便,但利息太低;存定期吧,要用钱时又得提前支取,利息一样损失惨重。
到底是存活期还是存定期?黄女士没了主意。
建议,假定有10万元现金,市民可将它分成不同额度的4份,分别是1万元、2万元、3万元、4万元,然后将这4张存单都存成一年期的定期存款。
在一年内不管什么时候需要用钱,都可取出和所需现金数额接近的那张存单,剩下的可继续享受定期利息。
这样既能满足用钱需求,也能最大限度减少利息损失。
点评:这种储蓄方法适用于一年内有用钱预期,但不确定何时使用、用多少的市民。
用分份储蓄法不仅利息比存活期高很多,用钱时也能以最小损失取出所需资金。
案例四:
在本市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韩女士最近整理办公室抽屉时,在角落里发现一张邮政储蓄卡和一张交通银行卡,这两张卡派啥用场?她想不起来。
向好几个同事打听后才想起,原来这2张卡是单位在5年前为职工办理的,每月发的300元通讯费和200元交通费分别打进这2张卡里。
韩女士近日到银行和邮局一查询,乖乖,2张卡里的钱累计已经超过了3万元,感觉就像捡到个皮夹一样,但不久,这种惊喜
就被一种胸闷代替,原来单位里一个理财达人早就用这两张卡开通了基金定投,本金加收益已经翻了近2倍。
其实,像韩女士这样的大有人在。
在不少单位,职工收入分成工资和奖金两部分,工资每月打进银行卡,而奖金是现金发放。
由于工资是小头,再加上扣除四金后,每月多则1000多元,少则只有几百元。
还有些单位不知出于什么考虑,给职工办了好几张卡,每月的交通费、通讯费等津贴分别打进不同的银行卡里。
由于金额小,很多职工都懒得每月跑银行将钱取出,往往要等到年底或者是等到卡里的钱达到万元以上才一次性取出。
还有的人甚至像韩女士一样,根本就忘了还有这些七七八八的零钱卡。
案例五: 约定存款,积小利为大利
参加工作仅两年的小李,每月都会“悲喜交加”,“喜”者,由于工作卖力,业绩突出,每月拿到的奖金超过5000元;“悲”者,奖金高,自然缴税多,六七百元的个调税去除后,再扣掉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后,每月工资单上实发金额只有五六百元。
小李认为这笔小钱派不了多大用处,所以任它在工资卡里存活期,一年利率只有0.36%,实在少得可怜。
其实,即便工资卡里的钱做储蓄,怎么存也有名堂。
和小李同时进单位的杨小姐门槛就精得多,她到银行办了一个3个月约定定期业务,设定活期存款金额额度为300元,超出300元后,银行就会以500元的整数倍,按杨小姐约定的存期转存为约定定期存款。
这样做的好处是,当杨小姐ATM取款、消费、转存定期、汇款、网上支付、买股票、基金投资时,如果活期存款余额不敷使用,约定定期将自动以500元的整数倍、按利息损失最小的原则转存出来;如果定存3个月,利率就增长为1.71%。
当杨小姐把这一个巧槛告诉小李时,小李惊讶地问:“还有这一招啊?”
点评: 约定定期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同时享有活期存款的使用便利性和定期存款的高利息收入。
如今,约定存款可谓各种存期齐全,长期有一年以上定存,中期有3个月、半年存期,短期有7天通知存款,超短期有1天通知存款,7天通知存款的利率为1.35%,1天通知存款为0.81%。
在股市震荡期间,或是在春节、国庆长假期间,如果资金闲置在股票账户中,只能拿活期利息,而将闲置资金转到银行
账户,存7天通知存款,利息是活期利息的3.75倍。
更精明的人,即使在双休日短短两天,也会谋求股票账户里的闲置资金收益最大化,将其转入银行账户,存1天通知存款,收益也是活期利息的2.25倍啦。
目前几乎每家银行都开通了“约定转存”业务,以交行为例。
目前推出了“双利账务”的服务,卡主只需要进行“双利签约”就可开通。
该服务要求卡主自行设定最低流动金额,高出此金额的部分以7天为一个周期进行定期储蓄,利率为
1.35%。
而7天之后则成为本金加利息进行下一个7天的定存,如此“利滚利”,时间一长,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