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上海市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勾股定理》测试(含答案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1.44 MB
- 文档页数:25
一、选择题
1.如图,在ABC中,90C,点E是AB的中点,点D是AC边上一点,且DEAB,连接DB.若6AC,3BC,则CD的长( )
A.112
B.32 C.94 D.3
2.如图,在ABC中,D是BC边上的中点,连结AD,把ABD△沿AD翻折,得到ABD,连接CB,若2BDCB,3AD,则ABC的面积为( )
A.332 B.23 C.3 D.2
3.如图,一圆柱高8cm,底面周长为12cm,一只蚂蚁从A点爬到点B,要爬行的最短路程是( )
A.6cm B.8cm C.10cm D.12cm
4.如图,小彬到雁江区高洞产业示范村参观,看到一个贴有大红“年”字的圆柱状粮仓非常漂亮,回家后小彬制作了一个底面周长为10cm,高为5cm的圆柱粮仓模型.如图BC是底面直径,AB是高.现要在此模型的侧面贴一圈彩色装饰带,使装饰带经过A,C两点(接头不计),则装饰带的长度最短为( )
A.10πcm B.20πcm C.102cm
D.52cm
5.如图,在RtABC中,90,45,2BBCAAC,点D在BC边上,将ABD沿直线AD翻折,点B恰好落在AC边上的点E处,若点P是直线AD上的动点,连接,PEPC,则PEC的周长的最小值为( )
A.22 B.2 C.21 D.1
6.如图所示,在RtABC中,90,3,5CACBC,分别以点A、B为圆心,大于12AB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点分别为点P、Q,过P、Q两点作直线交BC于点D,则线段CD的长是( )
A.85 B.165 C.175 D.245
7.有一圆柱高为12cm ,底面半径为5cm ,在圆柱下底面点A处有一只蚂蚁,它想吃到上底面上与点A相对的点B处的食物,则沿侧面爬行的最短路程是( )
A.12cm B.13cm C.10cm D.16cm
8.如果三角形有一边上的中线长恰好等于这边的长,那么称这个三角形为“匀称三角形”.若RtABC是“匀称三角形”,且90C,ACBC,则::ACBCAB为( )
A.3:1:2
B.2:3:7 C.2:1:5 D.无法确定
9.若实数m、n满足|m﹣3|+4n=0,且m、n恰好是RtABC的两条边长,则ABC的周长是( )
A.5 B.5或7 C.12 D.12或7+7
10.如图,将一根长为20cm的筷子置于底面直径为5cm,高为12cm的圆柱形水杯中,筷子露在杯子外面的长度为( )
A.13cm B.8cm C.7cm D.15cm
11.勾股定理是人类最伟大的科学发现之一,在我国古代《周髀算经》中早有记载.如图①,以直角三角形的各边为边分别向外作正方形,再把较小的两张正方形纸片按图②的方式放置在最大正方形内.若图中阴影部分图形的面积为3,则较小两个正方形重叠部分图形的面积为( )
A.2 B.3 C.5 D.6
12.如图,在RtABC中,90ACB,3AC,4BC,AD平分CAB交BC于D点,E,F分别是AD,AC上的动点,则CEEF的最小值为( )
A.152
B.152 C.3 D.125
二、填空题
13.如图所示,分别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直径作半圆,其中两个半圆的面积1258S,22S,则3S是________.
14.在RtABC中,90C,9cmBC,12cmAC,15cmAB;在DEF中,90E,4cmDE,5cmDF,AD.现有两个动点P和Q.同时从点A出发,P沿着三角形的边ACCBBA运动,回到点A停止,速度为3cm/s;Q沿着边ABBCCA运动,回到点A停止.在两点运动过程中的某一时刻,恰好APQ与DEF全等,则点Q的运动速度为__________.
15.如图在Rt△ABC中,∠ACB=90°,BC=3,AC=4,点D是AB的中点,过点D作DE垂直AB交BC的延长线于点E,则CE的长是_______.
16.在ABC中,AC=8,45C,AB=6,则BC=___________.
17.公园3世纪初,中国古代数学家赵爽注《周髀算经》时,创造了“赵爽弦图” .如图,设49a,小正方形ABCD的面积是9,则弦c长为_______.
18.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a,b,且a,b满足340ab.则斜边长是____________
19.如图1是一张可折叠的钢丝床的示意图,这是展开后支撑起来放在地面上的情况,如果折叠起来,床头部分被折到了床面之下(这里的A、B、C、D各点都是活动的),活动床头是根据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设计而成的,其折叠过程可由图2的变换反映出来.如果已知四边形ABCD中6AB,15CD,那么BC_____,AD_______才能实现上述的折叠变化.
20.如图,正方形OABC的边OC落在数轴上,点C表示的数为1,点P表示的数为﹣1,以P点为圆心,PB长为半径作圆弧与数轴交于点D,则点D表示的数为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21.在△ABC中,D是BC上一点,AB=10,BD=6,AD=8,AC=17,求△ABC的面积.
22.为迎接十四运,我区强力推进“三改一通一落地”,加速城市更新步伐.绿地广场有一块三角形空地将进行绿化,如图,在ABC中,ABAC,E是AC上的一点,5CE,13BC,12BE.
(1)判断ABE△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求线段AB的长. 23.如图,△ABC中,AC=15,AB=25,CD⊥AB于点D,CD=12.
(1)求线段AD的长度;
(2)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4.某学习小组在探究三角形全等时,发现了下面这种典型的基本图形:
(1)如下图,已知:在ABC中,90BAC,ABAC,直线m经过点A,BD直线m,CE直线m,垂足分别为点D、E、试猜想DE、BD、CE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直接写出_________
(2)组员小颖想,如果三个角不是直角,那结论是否会成立呢?如下图,将(1)中的条件改为:在ABC中,ABAC,D、A、E三点都在直线m上,并且有BDAAECBAC(其中为任意锐角或钝角)﹒如果成立,请你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数学老师赞赏了他们的探索精神,并鼓励他们运用这个知识来解决问题:
如下图,F是BAC角平分线上的一点,且ABF和ACF均为等边三角形,D、E分别是直线m上A点左右两侧的动点(D、E、A互不重合),在运动过程中线段DE的长度为n,连接BD、CE,若BDAAECBAC.
①试判断DE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②直接写出DEF的面积.
25.在如图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请在图中画出2个形状不同的等腰三角形,使它的腰长为5,且顶点都在格点上,则满足条件的形状不同的等腰三角形共 个.
26.如图,已知ABC中,90ACB,过点B作//BDAC,交ACB的平分线CD于点DCD,交BC于点E.
(1)求证:BCBD;
(2)若36ACAB,,求CD的长.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分析】
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AD=BD,继而在Rt△BCD中利用勾股定理列式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
∵E是AB中点,DEAB,
∴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 ∴DADB,
则6DADBACCDCD,
在RtCDB中,∠C=90°,BC=3,
∴222CDCBDB,
即22236CDCD,
∴94CD.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准确识图,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2.C
解析:C
【分析】
证明AD∥CB′,推出S△ACB′=S△CDB′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D是BC的中点,
∴BDDC,
由翻折的性质可知ADBADB,DBDB,
∴2BDCB,
∴2CDDBCB,
∴CDB是等边三角形,
∴60CDBDCB,120BDB,
∴120ADBADB,
∴60ADCCDB,
∴ADCDCB,
∴//ADCB,
∴23234ACBCDBSS△△.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的面积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用转化的思想思考问题.
3.C
解析:C
【分析】
此题最直接的解法,就是将圆柱展开,然后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答.
【详解】 沿着过点A的高将圆柱侧面展开,再过点B作高线BC,如图:则,∠ACB=90°,AC=1212=6(cm),BC=8cm,
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线段AB的长为蚂蚁爬行的最短路程,
在RtABC中,
22226810ABACBCcm,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面展开图最短路径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画出展开图,表示各线段的长度.
4.C
解析:C
【分析】
由平面图形的折叠及立体图形的表面展开图的特点解题.
【详解】
解:如图,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为长方形,AC=A'C,且点C为BB'的中点,
∵AB=5cm,BC=12×10=5cm,
∴装饰带的长度=2AC=22222255102ABBCcm,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平面展开-最短距离问题,正确画出展开图是解题的关键.
5.B
解析:B
【分析】
连接BP,根据已知条件求出AB=BC=1,由翻折得:BD=DE,∠BDA=∠EDA,AE=AB=1,CE=21,证明△BDP≌△EDP,推出BP=EP,当点P与点D重合时,即可求出PEC的周长的最小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