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亚洲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2
- 格式:ppt
- 大小:727.50 KB
- 文档页数:14
1.2 亚洲、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教学目标1.知识要求:了解或掌握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原因及其新特点;朝鲜的“三一”示威游行和反日民族大起义;阿姆利则惨案;甘地倡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战后土耳其的形势;凯末尔革命和改革;埃及的“华夫脱运动”。
2.能力要求:(1)分析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认识个人与人民的关系。
(2)分析、比较战后印度、土耳其、埃及等国家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异同。
3.情感目标:任何民族和国家,反抗外来压迫和争取自由、独立的斗争都是正义的事业,都是互相支援、互相促进的,我们应该具备这样的民族意识、国际意识。
俄国十月革命之后的民族解放运动,进入一个新时期。
无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发挥了重大作用。
课时安排 1课时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分析: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土耳其的凯末尔革命是本节重点。
甘地倡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一场印度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声势浩大的反英斗争。
斗争促进了印度人民的民族团结,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为印度的独立奠定了基础。
土耳其的凯末尔革命,是一战后殖民地半殖民地第一次取得胜利的民族民主革命,它不但对土耳其此后的发展、对亚非民族解放运动产生重要影响;而且也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
2.难点分析: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新特点是本节难点。
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既有主观方面,又有客观方面。
新的形势使这次革命运动具有不同以往的新特点。
应发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分析比较,得出结论。
课堂教学设计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俄国十月革命的内容,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十月革命的意义是什么?生:(回答)师:我们今天继续学习战后亚洲、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情况。
一、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1.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原因师:请同学们看地图册第3页的地图,回答:一战后亚非有哪些国家出现革命运动?生:(回答)师:(中国、朝鲜、荷属东印度、印度、阿富汗、波斯、伊拉克、土耳其、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等国)同学们再想一想,为什么一战后有这么多国家爆发革命? (请大家前后讨论一下,然后推举一个代表回答)生:(讨论、回答)师:(归纳)第一,一战间,列强忙于互相厮杀,放松侵略,亚非国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较大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力量随之增强。
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下册亚洲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教案旧人教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原因及特点;日本帝国主义对朝鲜的残酷统治;“三一”运动的爆发;朝鲜反日民族大起义;阿姆利则惨案;甘地和他倡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一战后初期土耳其面临的形势,凯末尔革命及其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主要内容;埃及的华夫脱运动。
能力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甘地及国大党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领袖人物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及其作用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对一战后印度、土耳其、埃及等国资产阶级政党领导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分析、比较,培养学生运用共性和个性、现象和本质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1.通过对亚非民族解放运动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一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是帝国主义战胜国重新瓜分殖民地、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民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的结果。
2.通过对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新特点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新时代。
3.中国等亚非国家民族不断觉醒,有的成立了无产阶级政党,开始探索符合本国特点的民族解放道路。
印度、土耳其等国家建立了资产阶级政党或组织,领导本国的民族解放运动。
●教学重点朝鲜的“三一”运动;土耳其凯末尔革命。
●教学难点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新特点。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教具准备投影片、教学挂图。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俄国十月革命的内容,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十月革命的意义是什么?(学生回答:十月革命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开辟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新时代等。
)为什么说十月革命开辟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新时代?(学生回答)我们知道,帝国主义的本性就是侵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战胜国为了重新瓜分世界,加紧了对亚洲、非洲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控制;而亚洲、非洲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由于一战时期的经济发展,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已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领导本国人民开展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一轮新的轰轰烈烈的民族解放运动在亚洲和非洲兴起。
亚洲与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与殖民地解放亚洲与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以及殖民地解放是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历史事件之一。
这些运动代表了被殖民统治的亚洲与非洲国家民众为争取自由、平等和独立而进行的斗争。
通过这些运动,这些国家成为了现代世界民族主权国家的一部分。
本文将探讨亚洲与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的背景、目标和影响。
一、背景亚洲与非洲在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初的大部分时间都处于欧洲列强的殖民统治之下。
整个亚洲和非洲大陆遭受了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压迫。
殖民者通过残酷剥削和种族歧视,使被殖民地陷入了贫困、不平等和伤害之中。
这种不公正的统治激起了亚洲和非洲国家民众的抵抗和反抗。
二、目标亚洲与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追求的目标是结束殖民统治,恢复本土权力,并建立民族主权国家。
殖民地解放运动领导者和民众致力于摆脱外国统治,恢复民族尊严,并实现国家走向繁荣与发展。
这些运动代表了民众对自由和独立的渴望。
三、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亚洲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在二十世纪中叶取得了重大胜利。
印度是亚洲最有影响力的解放运动的先驱,由甘地领导的非暴力抵抗成为亚洲解放运动的旗帜。
印度独立于1947年,成为亚洲第一个实现民族解放的国家。
此后,其他亚洲国家如印尼、越南、朝鲜等也相继迎来了自由与独立。
这些运动的胜利极大地推动了亚洲地区的民族解放事业。
四、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与亚洲类似,非洲大陆也经历了一系列的民族解放运动。
肯尼亚、阿尔及利亚、南非等国家的解放运动领导者通过武装斗争和非暴力行动推动着非洲的解放事业。
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于二十世纪的中后期蓬勃发展,使得非洲国家脱离了殖民统治,成为独立且自主的国家。
五、影响亚洲与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对全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这些运动彻底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殖民主义的崩溃和亚洲、非洲国家的独立使得欧洲列强不再是唯一的世界大国。
其次,这些运动激发了其他地区的民族自决运动。
许多亚洲和非洲国家的成功经验成为其他国家追求独立的榜样。
第二节亚洲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教学目的一、基础知识教育目标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原因及特点;日本帝国主义对朝鲜的残酷统治;“三一”运动的爆发;朝鲜反日民族大起义;阿姆利则惨案;甘地和他倡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一战后初期土耳其面临的形势,凯末尔革命及其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主要内容;埃及的华夫脱运动。
二、思想教育目标1.通过对亚非民族解放运动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一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是帝国主义战胜国重新瓜分殖民地、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民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的结果。
2.通过对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新特点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新时代。
在它的影响下,中国等亚非国家民族不断觉醒,成立了无产阶级政党,开始探索符合本国特点的民族解放道路。
印度、土耳其等国家建立了资产阶级政党或组织,领导本国的民族解放运动。
三、能力培养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甘地及国大党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领袖人物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及其作用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对一战后印度、土耳其、埃及等国资产阶级政党领导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分析、比较,培养学生运用共性和个性、现象和本质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一、本课重点:朝鲜的“三一”运动;土耳其凯末尔革命。
二、本课难点: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新特点。
教学设备投影片、教学挂图。
教学要点第二节亚洲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一、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1.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原因2.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新特点二、朝鲜的“三一”运动1.日本帝国主义对朝鲜的残酷殖民统治2.“三一”运动的爆发3.反日民族大起义三、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阿姆利则惨案2.甘地及其倡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四、土耳其的凯末尔革命1.战后土耳其的形势2.凯末尔革命3.凯末尔政府的改革措施及其意义五、埃及的华夫脱运动教学过程复习提问,导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俄国十月革命的内容,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十月革命的意义是什么?(学生回答:十月革命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开辟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新时代等。
第二节亚洲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一、学习目标1、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原因及其新特点。
2、“三一”运动、阿姆利则惨案、甘地倡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3、战后土耳其面临被宰割的厄运和凯末尔革命。
4、埃及的“华夫脱”运动。
二、自学导引(一)亚非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原因1.一战结束后,重新瓜分殖民地,进一步激化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民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2.俄国的影响和推动。
(二)新特点——呈现出多种类型和不同发展道路1.等国建立了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开始探索符合本国特点的民族解放道路。
2.在印度、土耳其、埃及等国,资产阶级政党或组织建立起来或迅速发展,开始领导本国的民族解放运动。
(三)主要历史事件1.中国爆发。
2.朝鲜的“三一”运动(1)原因①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对朝鲜进行残暴的殖民统治,激起了朝鲜人民的反抗。
②直接原因:1911年初,朝鲜前李熙突然死亡。
(2)经过①1919年3月1日,朝鲜人民在汉城集会,宣读了《》,举行了游行示威。
②几天后,游行示威发展成为武装起义,再发展成为性的反日民族大起义,后被日本殖民当局血腥镇压。
(3)意义:表现了朝鲜人民为争取不怕牺牲的斗争精神,有力地打击了日本的殖民统治。
3.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历史背景①一战后,印度人民掀起了民族独立的高潮,英国殖民当局采取镇压政策,在1919年制造了“”。
②1920年12月,国大党通过了甘地提出的“”。
(2)目的:通过“”的手段”取得印度的自治。
(3)主要措施①印度人放弃给予的头衔和名誉职位。
②对英国人的立法机关、法院和学校实行。
③号召恢复并抵制英货。
④逐步进行斗争。
(4)结果:1922年,由于群众斗争突破了的界限,甘地和国大党决定停止运动,使印度的民族反帝运动暂时走向低潮。
(5)意义: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和自信心。
4.土耳其的凯末尔革命(1)凯末尔革命①背景:作为的土耳其,一战后成为列强宰割的对象。
②目的:挽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