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储运企业的中国式转型
- 格式:pdf
- 大小:672.37 KB
- 文档页数:4
运输企业转型中物流的四种模式_商务指南频道_运输导航_贸易宝典目前在国内几家较成功的现代物流企业中,中国远洋物流公司定位于国际物流服务,广州宝供物流集团定位于供应链物流,北京双臣一城快运有限公司定位于快速物流服务。
从这几家企业的定位可以看出,中国远洋物流公司选择国际物流服务是其传统海运服务向现代物流服务业的延伸,它在向现代物流业转型时,完全是依靠其在海上运输的优势,加入现代物流理念而形成的。
宝供物流企业集团定位于供应链物流服务也是最近的事。
宝供发展初期我国现代物流理念和环境还不成熟,宝供并没有对物流服务市场进行明确的定位,宝供的发展是一种摸着石头过河的方法。
由于宝供的服务大多集中于生产流通企业的生产、销售环节,所以其定位于供应链物流服务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最值得一提的是双臣一城快运有限公司,这一成立于1994年的公司在当时中国现代物流观念还没有形成的时候,就立志于挑起中国快运追赶世界水平的目标,这一企业的借鉴意义在于:一是制定了一个积极进取的发展型企业战略,即目标是成为中国快运龙头企业,公司就是为完成这一战略而设立的。
二是选择了以快速物流服务项目为主导的物流推进战略,公司从成立至今,自始至终都在围绕快速物流服务不断改进和完善满足顾客需求;三是从零起步,公司预定的轨道顺利前进,目前已成为我国快运业的佼佼。
从国外的企业来看,日本的大和运输株式会社是以道路货运为主的运输公司,1973年日本陷入第一次石油危机,企业委托的货物非常少,这对完全依赖于承运大宗货物的大和运输来说,无疑是一大打击,对此,大和运输提出了“小宗化”的经营方向,1976年开通了“宅急便”业务,即户到户特快递送服务,到1995年经过20年的发展,成为占有日本快递业最大市场份额的企业。
从以上四个企业我们可以总结出道路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转型的几种常见模式:嫁接型中远由传统海洋运输向国际物流服务转型,转型过程中在传统海运业务的基础上增加物流增值服务,使其成为能提供一体化物流服务的现代物流企业。
传统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发展和转型的探索随着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传统运输企业也逐渐意识到了现代物流的重要性,并开始向现代物流发展和转型。
本文旨在探讨传统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转型的必要性、面临的挑战以及转型的具体措施。
一、传统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转型的必要性1.市场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流需求量不断增加,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
传统运输企业单纯依靠运输业务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而现代物流企业不仅提供运输服务,还包括仓储、配送、信息处理等一系列服务,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2.提高服务质量现代物流企业通常拥有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和物流管理能力,能够对整个物流过程进行全面的监控和管理,从而提高服务质量。
而传统运输企业通常只能提供简单的运输服务,难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3.降低成本现代物流企业通常采用信息化手段,能够对物流过程进行优化,降低物流成本。
而传统运输企业通常没有这样的能力,难以降低成本。
二、传统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转型面临的挑战1.技术难关传统运输企业通常缺乏信息化和物流管理方面的技术能力,需要进行技术转型和升级。
而这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时间,对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2.管理体系现代物流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包括人员培训、管理流程等方面。
而传统运输企业通常没有这样的体系,需要进行改革和升级。
3.市场竞争现代物流市场竞争激烈,需要具备强大的竞争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而传统运输企业转型后需要重新建立自己的竞争力,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三、传统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转型的具体措施1.技术升级传统运输企业需要进行信息化和物流管理方面的技术升级,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和物流管理系统,提高物流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2.管理体系建设传统运输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包括人员培训、管理流程等方面。
可以借鉴现代物流企业的管理经验,逐步建立自己的管理体系。
3.服务拓展传统运输企业可以通过拓展服务范围,提供仓储、配送等一系列服务,满足客户的需求。
传统储运业向现代物流业的转型分析1 传统储运业面临的挑战和困难1.1 传统储运业的顾客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储运业主要提供仓储、运输、装卸搬运、包装等服务,它由两类组织组成,一类是专业储运企业,一类是生产、批发、零售企业内部的储运部门。
其顾客主要有两类,一是制造企业,一是批发与零售企业。
从传统流通渠道的角度来看,商流是从制造商经批发、零售到消费者的,与之相对应的物流则是从制造商经储运企业或储运部门到批零企业再到消费者的。
现在,消费市场顾客需求已从“少品种、大批量、少批次、长周期”转变为“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为适应顾客需求的这一重大变化,商流渠道发生了大规模重组,带来物流渠道的重组,其结果是在商流领域出现了多级经销制、多级代销制、多级代理制及配送制 配送制被视为具有商流功能的一种流通组织形式,在物流领域出现了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为顾客提供物流、配送服务,传统储运企业所提供的简单的储存、运输、包装等服务在物流渠道的重组中逐步为集成化、系列化、增值化的现代物流、配送服务所取代,新兴的非国有 包括外资物流企业逐渐出现并正在逐步占领物流市场。
为此,传统储运业有必要随着顾客需求的变化进行调整。
1.2 传统储运业存在着体制、经营管理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传统储运业中大多数是国有储运企业,无论是在自身的资源方面,还是在其经营管理机制等方面都面临许多困难和弱点,这些都是传统储运业生存与发展的障碍。
除了因为受到上游、下游及自身的挑战以外,传统储运向现代物流转化还是发展我国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的需要,是扶持和发展储运行业的需要,也是提高流通效率、挖掘第三利润源泉的需要。
2 传统储运企业向第三方物流业转型的优势分析2.1 现代物流与传统储运在业务功能上有继承性发达国家20世纪60年代以来出现的现代物流企业的前身就是批发企业或储运企业,如日本菱食、大田花卉等的前身均是储运和批发,现在物流已是这些公司的业务主体。
传统商贸流通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成功转型案例作为国内区域性及物流集团公司的基层物流企业,无锡中储物流公司经过多年发展壮大,成为我国本土化、地方性传统商贸流通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转型的优秀代表,其企业发展模式及历程对于我国物流企业具有典型性的代表和借鉴意义。
下文通过梳理该公司的发展历程,分析归纳其发展模式的形成原因及具体特征,为我国物流企业及其发展提供案例与一些有益的借鉴思考。
一、中储无锡物流公司企业发展路径分析无锡中储物流公司始建于1958年,前身是以生产资料储存和为主业的国有仓库。
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从计划经济时期的执行国有物资调拨与储备,到市场经济时期进入市场经历挫折、阵痛到调整适应,发展壮大,归纳起来,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计划经济时期以及市场经济初期的传统仓库经营阶段。
作为传统国有仓储企业,同其他国有仓库一样,无锡中储公司在历史上发挥着“蓄水池”、“中转站”的作用,采用封闭式管理方式,不对社会开放。
当时有生产业务用地近17万平方米,其中仓储货场、料棚及库房用地约8万平方米,与同时代建造的仓库存在的问题类似,和当代物流中心相比,设施设备严重老化,而且是普通平房库,单体面积小、净高低,仓储设备相对功能简单;服务功能单一,多是大宗生产资料的简单的仓储和装卸;企业的体制机制陈旧;缺少专业化的物流人才,高学历及物流专业人员很少,没有市场化用人机制;物流信息化还没有提上日程,现场作业缺乏科学管理等等。
此阶段的企业经营收入靠仓储收费,利润较为微薄。
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国家计划储备物资的减少,仓库保管方式发生变化,该仓库也相应地由储藏型仓库向流通型仓库的转变。
流通型仓库的存在不再以储藏保管为主要目的,而是要求在流通过程中作为物流服务中心对社会物资(包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通过物流手段发挥集散作用。
由于机制和体制的限制,以及缺乏明确的市场定位,无锡中储的发展一直没有明确现代物流的方向,这种状况持续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期。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传统储运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的现状与不足,提出了物流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种类和发展形态,分析了国内外物流企业资源整合的研究状况,提出了基于核心竞争能力的物流企业资源整合是传统储运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的成功关键,论述了基于整合的物流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具体判断过程、阶段性目标和主要原则。
关键词:核心竞争能力;物流企业;资源整合;转型;1、传统物资储运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的现状分析传统储运业正向现代物流业转化积极推进。
由传统运输﹑储运及批发贸易企业转变形成的物流企业依托原有的物流业务基础和在客户﹑设施﹑经营网络等方面的优势,通过不断拓展和延伸其物流服务,不断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化。
我国的物流企业正面临着飞速发展时期,分析我国的物流企业的来源,大多数是从传统的储运企业发展而来,如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托运人、财务和信息咨询公司、港口码头铁路、电子分销商等七种[1]。
这些从传统的储运业务转型为现代物流企业的过程中,往往重视形式而缺乏核心的改造或者改造不彻底,留于形式。
例如,文献2指出用物流理念改造传统货运,创办快递服务,开展直销配送,建立专业物流公司,创建规范物流园区,加大投入,谋划未来。
也有的学者指出,变革体制,适时转型的观点,提出加大信息化,改造流程,改变观念等手段来促进转型[3][4]。
也有学者指出,完善物流配送功能,以传统储运为基础,建立多种形式的物流、配送中心,加强横向联合,开发各自物流资源等手段以促进转型[5]。
诸多的学术文章和企业实例表明,多数的企业在转型的过程中往往重视表面理念,缺乏实际运作,重视资产技术投入,忽视资源整合。
一些企业仅仅是打着物流的旗帜,干着其他的活动,一哄而散的现象随处可见。
甚至有很多企业把物流的牌子换上了,却不知道如何具体的运作,甚至还是以传统的模式和方法去理解物流和操作物流。
2、物流企业核心竞争能力2.1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研究现状分析随着企业理论、资源观理论的不断发展及其与企业战略理论的不断结合,20世纪九十年代初,理论界提出了基于核心竞争能力的的竞争优势理论。
论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的转型模式摘要:文章在界定了传统物流企业和现代物流企业的内涵基础上,在对现代物流进行分类后设计了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的转型模式,为转型企业提供可选择途径。
通过解决企业转型中出现的模式选择问题和选择哪种现代物流企业形式的问题,从而达到发现、培育和提升传统物流企业新的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关键词:传统物流;现代物流;转型;模式一、传统物流企业和现代物流企业的概念、特点1、传统物流企业的概念及其特点所谓传统物流企业,是指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物资企业,经过转轨变型、改制后的物流企业。
包括中国储运总公司下设各省分公司的仓储库,也包括原国家物资部各省市物资局下属的专业公司,以及设于各大区的一级站和产管处等改制后的物流企业。
其特点如下:传统物流企业运作大多基于职能部门的专业化模式,专业化分工可以提高单个物流活动效率,但系统总效率不等于单个物流活动效率的简单求和。
传统物流企业的组织机构是等级的层次结构,这种组织机构的特点是多职能部门、多层次、严格的等级制度,已经大大落后于经济发展。
传统物流企业在信息技术应用上存在弊端,由于员工素质偏低,许多业务部门仍采用手工操作,极其不适应客户要求。
2、现代物流企业的概念及其特点现代物流(又称第三方物流) 实际上是一种集成的一体化的专门的物流,它用系统工程的理论、网络通讯手段、系统控制方法、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和物流工程技术,整合所有流通加工、包装、装卸、搬运、储存、保管、信息、单证、结算等资源功能,在商家和用户之间架起一座门对门无缝连接服务的桥梁。
北京工商大学何明珂教授在区分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时,从物流系统论的高度提出了现代物流的九个本质特征:物流目标的系统化,物流要素的集成化,物流组织的网络化,物流接口的无缝化,物流信息的电子化,物流运作的规范化,物流经营的市场化,物流管理的现代化,物流服务的系列化。
二、传统物流企业转型的模式选择1、现代物流企业的分类现代物流企业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没有掌握任何物流服务资源,专门从事物流路线策划(含优化)以及对物流链进行整合以保证物流无缝衔接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