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第一单元课时练
- 格式:doc
- 大小:1.56 MB
- 文档页数:10
第一章第三节第三课时基础巩固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是位于120°E经线上不同纬度三地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
读图回答1~2题。
1.三地的纬度从高到低的排序是( A )A.①②③B.①③②C.③②①D.③①②2.此日昼长时间从短到长的排序是( C )A.①②③ B.②①③C.③②① D.③①②【解析】第1题,据图可以看出,夏至日正午,太阳均位于南方,说明三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
结合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所以三地纬度由高到低为①②③;第2题,结合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即可得出此日昼长从短到长的排序为③②①。
据《信息时报》报道,位于北回归线上的汕头出现“头上有烈日,脚下无人影”的有趣景象。
据此联系所学知识回答3~5题。
3.汕头出现这种有趣景象的原因是( B )A.阴雨天 a a B.太阳直射C.观察角度不同 a a D.太阳斜射4.此日北京的昼长为( C )A.一年中最短 a a B.12小时C.一年中最长 a a D.无法判断5.此日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是( B )A.南回归线及其以南 a a B.北回归线及其以北C.南北回归线之间D.赤道【解析】依题意,“头上有烈日,脚下无人影”说明此时太阳直射头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北半球昼长达一年中最长,同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
下图为我国北京、广州、武汉、哈尔滨四个城市的季节分配示意图。
读图回答6~7题。
6.图示季节分配自上而下依次为( D )A.北京、广州、武汉、哈尔滨B.北京、武汉、哈尔滨、广州C.广州、武汉、哈尔滨、北京D.广州、北京、哈尔滨、武汉7.关于季节更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C )A.低纬度地区季节更替不明显B.中纬度地区季节更替明显C.高纬度地区季节更替明显D.季节更替表现为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解析】第6题,纬度越低的地区热量越充足,夏季时间应越长,故夏季时间由长到短的顺序为纬度由低到高的顺序,即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根据题意可知应选D项。
单元活动学会自然地理野外考察课时同步检测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班级:姓名:一、单选题1.关于下面的人文地理社会调查步骤,正确的是()HE1+卜①交流调查成果②整理调查资料③进行实地调查④选定调查内容与课题⑤制定调查计划⑥撰写调查报告A.⑤④②③①⑥B.⑤④③②①⑥C.④⑤③②⑥①D.④⑤③②①⑥2.调查访问的对象不同,获取的信息也不同,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①对个人、群体的调查访问可作为认识社会和自然现象的重要参考依据②对政府职能部门的调查访问,可获得有关资料及图件③对群体的调查可获得有关资料及图件④对企、事业单位的调查访问可作为认识社会和自然现象的重要参考依据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3.在野外进行地貌观察,首先需要掌握一定的地理理论。
从地貌观察的角度看,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个较大的地貌往往由次一级的地貌组合而成B.对地貌的观察要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的顺序C.对地貌进行观察是没有次序的D.对地貌的观察,可借助地形图、遥感影像等辅助观察一个野外考查小组到西藏考察藏羚羊生存状况。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野外考查小组不需准备的仪器设备有()A.望远镜B.罗盘仪C.照相机D.汽车5.野外考查小组需准备的装备有()①防晒霜②羽绒服③雨衣④救生衣⑤救生圈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④⑤2019年5月1日,拍摄者在华北平原看到,日落的位置刚好在某直线铁路的两根铁轨间(如图所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该铁路线的走向为()A.东一西走向B.东南一西北走向C.南—北走向D.东北—西南走向7.在图示地区,用下列方法判定方向正确的是()A.在白天寻找北极星确定北方B.观察向日葵的花盘的朝向确定南方C.观察蔬菜大棚顶部较缓的一面的朝向确定南方D.看大城市中高层住宅的阳台朝向确定南方8.对下列地区的野外观察内容,适合选择在冬季进行的是()A.内蒙古草原的草类生长状况B.杭州西湖地区的植被分布状况C.济南南部山区的河流分布状况D.东北长白山地区的积雪分布状况9.下列关于地貌观察的叙述,说法错误的是()A.观察地貌,宜选择视野广阔之地B.观察地貌,应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点到面的顺序进行C.一般先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再观察和描述次一级地貌,最后描述更小的地貌D.观察线路应选择能观察尽量多的自然地理要素的路线野外实习是自然地理调查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星,B是________星,C是________星。
按照太阳系中八颗行星的位置特征,A属于________行星,B属于三颗行星相比较,体积和质量最小的是________,体积和质量最大的是在图中沿扁长轨道运行的彗星(即序号“1”处),其公转周期为76年,名称是在图中绘出八颗行星的公转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太阳系结构图及其成员的主要特征。
八大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①依据八大行星的位置排序确定为木星。
本图共包括太阳系、地月系彗星靠近太阳时彗尾变长,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带中,彗星撞击某行星,与该行星相邻的是().木星、金星的天体,叙述正确的是().金星、木星是太阳的卫星.金星、木星体积比月球小.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含组成“笑脸”天体的是()C.银河系D.河外星系解析:金星、木星是行星;体积比月球大。
“笑脸”天体均在太阳系中,不属于河外星系。
日晚,来自不同国家的2500名参加世界天文学大会的代表,对四个关于确定太阳系行星身份的草案进行投票表决并根据“有足够大的质量,重力作用,通过流体静力学平衡,使自身形状达到近似球形年发现的天体——齐娜也未能列入太阳系的.齐娜之所以未能成为太阳系的行星,是因为齐娜().发现太晚,体积比月球还小.直径与质量太小,受轨道上相邻天体的干扰.体积与密度同小行星相似.公转轨道离太阳太远,表面温度太低解析:齐娜之所以未能成为太阳系行星,是因为齐娜的直径和质量太小,且受轨道上相邻天.根据图示信息,齐娜属于太阳系天体中的()从位置来看,水星上没有生命存在的原因是什么?从位置来看,天王星上没有生命存在的原因是什么?从自身质量和体积来看,月球上和木星上不存在生命的原因是什么?从生命孕育的最初环境来看,太阳系其他行星没有生命的原因是什么?将下列事物的代号,根据其内在因果关系,填入下图中。
.地球处在比较稳定的宇宙环境之中.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地球表面温度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幅度不太大解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既有自身条件又有外部条件。
必修一 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知识摘要1.天体和天体系统2.天体类型及特征3.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及太阳对地球的影响4.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及其对地球的影响5.地球的普通性与特殊性以及地球拥有生命的条件知识结构天体:概念和类型 宇宙天体系统:概念和级别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光球层:太阳黑子太阳 太阳大气的分层及活动 色球层:耀斑和日饵太阳活动 日冕层:太阳风 干扰地球上的无线电短波通信对地球的影响 磁暴和极光 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九大行星共有同向性、近圆性、共面性特征 普通性按结构分类,属于类地行星地球 有生命存在特殊性生命存在的条件巩固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最近国际天文学界投票决定不再把太阳系中的哪颗星列为行星?( )A .天王星B .冥王星C .海王星D .土星2.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 )A .恒星、卫星B .恒星、星云C .行星、彗星D .流星、恒星3.下列天体系统等级由低级向高级排列正确的是( )A .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B .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C .地月系-河外星系-银河系-太阳系D .地月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4.太阳系除地球之外的七大行星中,与地球相邻的是( ) 地球的宇宙环境A.金星、水星 B.火星、木星 C.金星、火星 D.土星、水星5.太阳的巨大能量来源是( )A.太阳黑子 B.太阳耀斑 C.太阳中心核裂变 D.太阳中心的核聚变6.下列的叙述正确的是( )A.火星属于远日行星B.水星是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C.太阳系和银河系是同级别的天体系统D.太阳系的主体是九大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星际物质7.太阳的主要成分是( )A.氢和氧 B.氢和氦 C.氧和氮 D.氢和氮8.小行星带位于( )A.木星和土星轨道之间 B.水星和金星轨道之间C.金星和地球轨道之间 D.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9.1986年,当时一个14岁的中学曾观测到哈雷彗星的回归,如果它再次观测到这颗彗星时年龄应该是( )A.20岁 B.25岁 C.30岁 D.90岁10.2001年4月15日,太阳出现特大耀斑爆发,其影响是( )A.爆发后两三天内,短波通迅受到强烈干扰B.使到达地球的可光增强,紫外线有所减少C.爆发几分钟后,极光变得格外绚丽多彩D.对人造卫星运动没有影响二、综合题11.按照因果关系把下列数字填在适当的方格中。
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一、单项选择题:1. 关于宇宙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是宇宙的中心B.银河系和总星系合起来,就是目前我们能观测到的宇宙范围C.宇宙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发展之中D.宇宙的范围估计其半径约为150~200亿光年2.有关天体和天体系统的正确叙述是()A.太阳是银河系的主体部分B.天体之间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形成天体系统C.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不是天体D. 目前已知天体系统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总星系—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3.下列概念的从属关系中从大到小依次排列的是()A.太阳一地球一月球B.宇宙一银河系一河外星系C.太阳系一木星一冥王星D.太阳系一地月系一月球4.在太阳系中,有关地球特殊性的正确叙述是()A.体积在九大行星中最大B.质量在九大行星中最小C.既有自转又有公转D.太阳系中唯一有高级生物的行星5.目前人类能够探测到的宇宙部分是()A.太阳系B.总星系 C. 河外星系D.银河系天体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人类对天体的观测和探索一刻也没有停止过。
2006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太阳系中的矮行星定义为“具有足够质量、呈圆球状,但不能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
据此把冥王星“降级”为矮行星。
据此回答6~7题。
6.2010年1月15日,我国某天文爱好者发现一颗小行星在天空中以每天0.54度的速度快速移动。
该小行星在宇宙中的位置应在哪两个行星轨道之间()A.水星和金星B.地球和火星C.火星和木星D.木星和土星7.将冥王星“降级”为矮行星的最主要原因是()A.距离太阳太远B.不呈圆球状C.质量和体积太小D.轨道扁长读“天体系统的不同级别划分示意图”,回答8~9题。
8.仙女座河外星系的级别与_图所示天体系统级别相同()A.A B.B C.C D.D9.D系统中的中心天体与太阳系其他行星相比独特而优越的条件是()A.安全的宇宙环境B.地球表面存在大气层C.具有适宜的温度D.具有水体存在10.位于小行星带两侧的行星分别是()A.水星和金星B.火星和木星C.木星和天王星D.天王星和海王星11.下列属于天体的是()①哈雷彗星、流星体②月球、星云③航天飞机、陨石④恒星、待发射的航天飞机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12.与地球相比,水星和天王星上均无生命,其原因是()A.宇宙环境欠安全 B.地表温度比地球高C. 公转周期均较长D.体积质量均较小,表面无大气层13. 有关金星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地球与火星轨道之间B.金星上日出方向与地球相同C.自身能发光D.表面平均温度比地球高14.下列有关太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属于河外星系B.它属于银河系C.它由宇宙中各种天体组成D.它由围绕银河公转的天体组成15.据报道称“2050年1月1日,人类在距离地球50亿光年的地方,发现有与地球一样的存在生命的行星A”。
高一地理第一单元练习题及答案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第一单元练习题第一节天体及天体系统同步训练1.地球的特殊性表现在A.体积在九大行星中最大 B.质量在九大行星中最小C.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 D.太阳系中惟一有高级智慧生物的行星2.有关宇宙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宇宙是物质的,但物质之间没有任何联系B.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任何物质都有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的关系C.宇宙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但物质的运动无规律可循D.宇宙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和联系是有规律有层次的.3.地球上水的来源是A.原始大气降水 B.太阳辐射作用C.宇宙风暴降水 D.结晶水汽形成4.地球具有大气,主要原因是A.与太阳距离适中 B.地球本身体积质量适中C.生物的呼吸作用 D.地球内部升温、火山爆发5.小行星带位于A.水星与火星之间 B.火星与木星之间C.地球与火星之间 D.土星与木星之间6.地球具有生命的外部原因是A.具有适宜的温度 B.具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层C.具有丰富的水 D.处于比较稳定和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7.有关天体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相互吸引和转绕而成 B.总星系即为宇宙C.太阳系由九大行星组成 D.星系即为银河系8.下列物质不是天然天体的是A.彗星 B.星际尘埃C.星际气体 D.人造卫星9.在下列天体系统层次表中填出相应的内容.10.读“太阳系模式图”,完成下列要求.1写出数字所代表的八大行星的名称.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2在图中表示出九大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3就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自身条件,说明地球上具有生命物质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节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关系同步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对磁场的影响是使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B.对电离层破坏导致磁针剧烈颤动 C.对降水的影响是正相关D.太阳活动使地球上的很多现象具有11年的周期2.有关太阳活动的特征,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的一低洼区 B.耀斑发生至结束一般需要几年时间C.太阳活动随机性很强,无规律可循D.黑子活动区域、时期与耀斑活动有密切关系3.有关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A.源源不断地以无线电波形式向四周辐射能量B.太阳的质量是不断耗损的 C.太阳辐射能量大部分到达地球D.太阳辐射能量大而集中,易利用来发电4.简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第三节地球的运动同步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A.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B.其轨道为一正圆C.公转过程中时快时慢 D.太阳居于轨道中心2.关于自转和公转速度,叙述正确的是A.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B.7月初公转线速度较快C.自转角速度全球各地无差异 D.公转角速度在一年中无变化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北半球夏半年比冬半年短B.北半球夏半年比冬半年长C.在春分至夏至这一段时间,地球公转在加速D.在冬至至春分这一段时间,地球公转在减速4.下列四图图1—4,画法正确的是5.下面四天中,黄赤二面交线与太阳光线相平行的是图1—4A.夏至日 B.冬至日 C.春分日 D.元旦二、综合题6.读“地球公转轨道图”图1—5从北极上空垂直俯视轨道平面,回答:图1—51在公转轨道上用箭头标出地球公转方向.2在A、B、C、D四点中,近日点位于_______点,每年_______月初地球经过此点;远日点位于_______点,每年_______月初地球经过此点.3A、B、C、D四点中日地距离比较,由近到远的排列依次是_______.4A、B、C、D四点公转速度比较,角速度、线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依次是_______.第四节地球运动同步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地方时的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条纬线上地方时相同 B.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C.东边的地点地方时晚于西边的地点 D.地方时每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4度2.已知北京的地理经度为东经116°19′,且与兰州地方时差为49分44秒,则可推知兰州的地理经度为东经A.111°52′ B.153°10′ C.103°53′ D.128°54′3.关于晨昏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从0°~90°不等 B.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且永远通过南北极C.从理论上讲,晨昏线任何时候都平分地球D.晨昏线是不随季节移动的4.下列四图属于北半球的是图1—65.如果地球没有自转,只有公转,则A.地球上没有昼夜现象 B.地球上没有昼夜交替现象C.地球上有昼夜交替,周期为一年 D.地球上昼夜温差比现在还小第五节地球运动同步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日子我省各地昼最长的一天是A.5月1日 B.6月1日 C.7月1日 D.8月1日2.假如地轴与黄道面相交成90°,则A.全球任何地方得到的太阳热量均相等B.沿地表做水平运动的物体不发生方向偏转C.全球各地四季变化更加明显 D.全球任何纬度都昼夜平分3.自9月23日至3月21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公转的速度先变慢再变快 B.北极圈内极夜范围的变化是大——小——大C.学校所在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是大——小——大D.南半球昼长的变化是短——长——短4.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关系是A.每天都重合 B.每天都不可能重合C.只有在春分日和秋分日的某一时刻重合D.只有在夏至日和冬至日某一时刻重合5.当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时A .北半球昼比夜短B .南半球昼比夜长C .正午太阳高度在赤道上达最大值D .北半球正处于西方四季中的春季或夏季二、综合题6.读“日照图”图1—8,回答:1该图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节气的日照情况.就图中A 、B 、C 、D 四点回答:2自转线速度最小的是_______,最大的是_______.3昼最长的是_______,昼最短的是_______.图1—84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_______,最小的是_______.5同时日出日落的有_______. 6地方时12点的有_______,C 点正值地方时_______点.7.图1—9为在北极上空观察到的太阳光照情况,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中用箭头表示出地球自转方向.2此时太阳直射在_______纬线与_______经线的交点上,北半球昼夜长短状况为_______.3此日是什么节气_______,A 点地方时为_______点钟,B 点夜长为_______小时.8.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图1—9图1—101在图中用箭头表示出地球公转方向.2地球公转一周所需时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地球运行至①点附近时,北半球节气为_______,时间是_______月_______日前后. 4地球运行至③点附近时,________出现极夜现象.5地球运行至_______点附近时,太阳直射在赤道上且济南春暖花开.9.读“太阳光照图”图1—11,回答下列问题.图1—111此图表示_______月_______日太阳光照情况,这一天是北半球的_______日节气.2AB线表示_______晨或昏线.3D点昼长_______小时,B点为这一天的_______点钟.4此刻前一天,西方国家为_______季节.5此时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小的有_______答字母.6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再过三个月,E点昼长为_______小时.高一地理第一单元综合习题1.不包含地球在内的天体系统是A.河外星系B.银河系C.太阳系D.总星系2.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等的主要能量来自于A.地球内部的热能 B.重力能 C.太阳辐射 D.万有引力3.关于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B.能量来自内部的核裂变反应C.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 D.太阳是银河系的中心天体4.地球上温度适宜的主要原因是A.日地距离适中B.太阳光照条件稳定C.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D.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5.有关地球自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全球各地的自转角速度是不一致的 B.南北纬600的自转角速度是赤道的一半C.除南北极点外,纬度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小D.南北两极点自转线速度为零,自转角速度最大6.关于昼夜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自转产生昼夜 B.昏线的东边是昼半球,晨线的西边是夜半球C.晨昏线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 D.昼夜交替周期为23时56分4秒7.北京时间2005年10月12日20时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在南京奥体中心举行,位于纽约西五区的华侨收看直播节目的当地时间为A.10月11日20时B.10月12日8时C.10月13日7时D.10月12日7时8.从扬州开往西安的K51次列车,当其自东向西行驶时,车轮对哪侧的铁轨磨损较 A.南侧B.北侧C.东侧D.西侧9.天安门广场上五星红旗与旭日同升,一年中升旗时间最早的日期是A.3月21日B.9月23日C.6月22日D.国庆节10.图一的四幅昼夜分布图中,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图一11.在下列城市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是A.广州B.哈尔滨C.北京D.上海12.极昼现象从北极点扩大到北极圈的时期是A.春分至夏至B.夏至到秋分C.秋分至冬至D.冬至到春分13.下列地理现象的发生,与地球自转无关的是A.昼夜现象B.长江三角洲的发育C.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D.我国乌苏里江上朝霞满天时,帕米尔高原还星斗满天14.某地水平运动的物体左偏,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该地位于A.赤道B.23°26′N C.23°26′S D.20°S15.岩石圈的范围是指A.地壳B.地壳和上地幔顶部C.软流层及其以上部分D.地壳和上地幔16.下列地区中地壳厚度最小的是A.喜马拉雅山B.内蒙古高原C.四川盆地D.大西洋17.下列各组行星中,属于类地行星的是A、地球和火星B、水星和木星C、金星和土星D、火星和木星2005年10月12日9时,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轨后在距地球表面约343公里的圆形轨道飞行.飞船按预定轨道环绕地球77圈后,于17日4时33分在内蒙古中部平原成功着陆.据此回答18题.18.在“神舟”六号飞行期间,太阳直射点A.位于北半球,向北移动B.位于南半球,向南移动C.位于南半球,向北移动D.位于北半球,向南移动19.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图九,完成下列各题.14分图九1广东省汕头市有一口井正好位于北回归线上,当阳光直射井底时,地球位于图中__________点附近填字母,下同.1分2图中__________点表示地球运行至远日点;地球从A点运行到C点的过程中,公转速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3当全球极昼、极夜范围达到最大时,地球应位于________、________点.2分4当地球从C点运行到F点时,扬州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5当地球处于D位置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2分6简述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4分20.读图十,完成下列各题.9分图十1在图中画出晨昏线;在相应的位置表示出黄赤交角的度数;标出太阳直射点,并用字母A表示.3分2在图中用画出夜半球.1分3在图中用画出此日正午太阳高度角达最大值的范围.1分4在图中用画出南温带.若黄赤交角度数变为30o,则南温带的范围将变大/减小.2分5此日,图中B、C、D、E各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白昼时间由长到短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2分21、读下列太阳光照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7分1此图表示_______半球.2此图所示日期是_______,北半球节气是_______.3图中各点中,白昼最长的是_______点,白昼最短的是_______点,二者相差_______小时.4图中各点中,此时为早晨6点的是_______.22、地球上产生生物的原因,不正确的叙述是:A、太阳无明显变化,地球光照条件稳定B、月地距离适中C、地球体积、质量适中D、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读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图,完成2—3小题.23、当哈尔滨日出时间最早时,对应的太阳直射点位于图中的哪个点A.① B.② C.③ D.④24、当太阳直射点从④到⑤这一段时间内A.哈尔滨昼长夜短B.哈尔滨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在增大C.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D.赤道上白天时间越来越长25、读下面光照图,北京市白昼由长到短的排序是A.②①③④B.②④③①C.①④③②D.①③④②26、关于北京正午太阳高和昼夜长短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从冬至日到夏至日期间,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B.在春秋分时,昼夜等长 C.白昼最长和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同一天D.既无太阳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现象2005年10月12日9时北京时间,“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将费俊龙、聂海胜两名航天员成功送入太空.飞船在太空飞行了115小时32分,两名航天员完成了预定的空间科学试验,于10月17日4时33分平安返回.阅读资料回答6—8题.27、“神舟六号”发射时美国旧金山西八区的时间是A .13日17时B .12日9时C .11日17时D .12日17时28、“神舟六号”发射升空时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及其移动方向是 A .北半球并且向北移动 B .北半球并且向南移动 C .南北球并且向北移动 D .南半球并且向南移动29、北京时间19时,CCTV —1新闻联播播出时,哈尔滨126°E 当地地方时为 A .19时 B .19时24分 C .18时36分 D .20时 30、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自转方向判断,右图为以 极点为中心的 俯视图,此时北半球为 节气.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 3此时A 点地方时为 时,此日A 地的昼长 为 小时,C 点夜长为 小时. 4比较A 、B 、C 三点正午太阳高度大小关系 , 其中B 地当天正午太阳高度为 . 5此时,北京时间为 时. 31、读下面“太阳光照射地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之BOD 相当于________________角. 2此时太阳直射的纬度是______________,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是____________, 赤道处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_______. 3半年以后,地球公转速度较_______快、慢32、某学校操场上,O 处有一垂直于地面的旗杆.OP 表示正午时旗杆在地面的影子,其长度随季节发生变化,6月22日缩短为零.M 处有一颗树,OM 垂直于OP.读图回答:1________月________日OP 最长,三个月. 后,该地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_. 2M 处的树位于旗杆的_________方向,. 其精确的纬度是_______________.33..北京市某日7时日出,则此日昼长为A14时 B12时 C10时 D8时34. 读图图见答题卷完成下列要求:8分1在图中绘出晨昏线,并注明是晨线还是昏线.2图中C、D两点所在的平面叫______面,目前α角的度数是______.3这一天太阳直射的纬度是______.4图中A点的昼长是______小时,B点的季节是______季.35下列有关天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星光闪烁的恒星B.拖着长尾的流星C.一闪即逝的彗星D.圆缺多变的行星36.地球公转的周期是:A.1恒星年B.365日5时48分46秒C.1太阳日D.23时56分4秒37.下列有关昼夜长短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9月23日赤道昼大于夜B.12月22日南半球昼小于夜C.6月22日北半球昼大于夜D.3月21日有北极圈上出现极昼现象38.下列有关四季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春季始于春分,至于夏至B.一般把1、2、3三个月划分为春季C.夏季是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最高的季节D.四季的形成是地球自转的结果39.读“某日阳光照射地球示意图”,回答:4分1图中A代表的天体是________.2图中B与C的交角是_________,目前其度数是__________.3平面B与地轴的交角是__________.40.下列选项中,与地球上生命存在无关的因素是A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B地球自西向东绕日公转C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 D地球附近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41.下列各地在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是A赤道上 B北极圈内 C南回归线上 D北纬50°42.下列日期中,北京昼夜长短相差最大的一天是A国际劳动节 B我国植树节 C我国国庆节 D我国教师节43.下列现象的产生与太阳活动有关的是①鸽子飞行失踪;②无线电短波通讯出现短暂的中断;③动物的异常反应;④小王手表上的指南针指向异常;⑤两极地区极昼极夜现象的产生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④⑤44.10月1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A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C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D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45.下列关于晨昏线圈的叙述,错误的是A晨昏线圈将地球划分为昼半球和夜半球 B晨昏线圈上的太阳高度永远是0°C晨昏线圈在地球表面上自西向东移动 D晨昏线圈任何时候都平分地球46.读“二分二至时地球的位置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8分1画出地球公转方向.2画出③位置时昼半球、夜半球的状况用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3当地球公转速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时,它刚好位于公转轨道上的A、①—②之间B、②—③之间C、③—④之间D、④—①之间4当地球运行到⑤位置时,北京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是 . 5当地球运行到①位置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此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半球各地昼长达最大值 B赤道上昼夜平分C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 D南极圈内为极昼6当地球运行到①位置时,下列城市中昼最长的是 .A上海 B广州 C海口 D沈阳第一节天体及天体系统同步训练1.C 2.D 3.D 4.B 5.B 6.D 7.A 8.D9.10.1①水星②金星③地球④火星⑤木星⑥土星⑦天王星⑧海王星⑨冥王星2逆时针方向3地球上具有生命的宇宙原因是:地球处于比较稳定和安全的星际环境中,生命演化的每一级成果都能安全顺利地延续下去.地球自身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又具备了适宜的温度,出现了液态水,特别是海陆之间进行了水循环,使陆地上出现了生物.地球的质量适中,保存了大气,又经过低等植物的光合作用的长期改造,形成了适合高级生物呼吸的大气,所以地球上出现了生命物质,是太阳系中惟一有高等生物的天体.第二节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关系同步训练1.D 2.D 3.B4.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太阳辐射能,在地质历史时期和人类社会时期,提供了大量的能量,同时维持了地表的温度、促进了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是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重要因素.二是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明显的影响,比较明显的是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电离层、磁场及地球气候的影响是长期而强烈的,所以研究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既是科学问题,也是现实问题.比如:2000年至2003年期间,太阳活动处于活跃期,地球上将会发生许多与之相关的变化,值得人类关注和研究.第三节地球的运动同步训练参考答案:一、1.C 2.A 3.B 4.D 5.C二、6.1逆时针方向 2D 1 B 7 3D<A<C<B 4D>A>C>B第四节地球的运动同步训练一、1.B 2.C 3.C 4.B 5.C第五节地球的运动同步训练一、1.C 2.D 3.D 4.C 5.D二、6.1北半球冬至日 2A C 3D A 4B A 5A、C 6A、B 187.1逆时针 223°26′N 0°昼长夜短 3北半球夏至日 12 128.1略 2365日6时9分10秒3夏至日 6 22 4北极圈及以北 5②9.112 22 冬至 2昏 312 244秋 5A、B6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递712高一地理第一单元综合习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分,共60分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满分40分19.共14分1A1分2B1分先逐渐变慢,到B点时公转速度最慢,再逐渐加快2分3A1分D1分 4地球从C到D过程中,扬州昼渐短、夜渐长;到D时,昼最短、夜最长;从D到F过程中,昼渐长、夜渐短.2分5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2分6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形成、五带的划分.20.共9分1略晨昏线必须是C、B、E点的连线;黄赤交角画在B点的两侧均可,必须标注23°26′;太阳直射点必须用A表示3分2略图例正确,范围正确1分3略图例正确,范围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1分4略图例正确,范围正确1分减小1分5B、C、D、E1分C、B、D、E1分21.共7分1北1分 26月22日夏至2分 3C点D点12小时3分4B点1分30、11分1南冬至223°26′S、180°33 18 124B>C>A,90°5831、1黄赤交 2北纬23°26′, 北回归线以北各地昼夜平分 3快32、112月22日昼夜等长 2正东北纬23°26′33、C341画图略1分昏线1分 2黄道1分 23°26¹1分323°26¹S1分 4121分冬1分35、A 36、A 37、C 38、C39、北极星黄赤交角、 23 ° 26′ 66 ° 34 ′。
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全册课时练习及章末检测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 - 2 -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 2 -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 8 - 第三节地球的历史............................................................................................................ - 13 -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 19 - 第一章测评 ........................................................................................................................... - 24 -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 - 34 - 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 34 - 第二节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 39 - 第二章测评 ........................................................................................................................... - 44 -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 - 57 - 第一节水循环 ................................................................................................................... - 57 - 第二节海水的性质............................................................................................................ - 62 - 第三节海水的运动............................................................................................................ - 67 - 第三章测评 ........................................................................................................................... - 72 - 第四章地貌 ................................................................................................................................... - 82 - 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 - 82 - 第1课时喀斯特地貌与河流地貌............................................................................ - 82 - 第2课时风沙地貌与海岸地貌................................................................................ - 88 - 第二节地貌的观察............................................................................................................ - 93 - 第四章测评 ........................................................................................................................... - 98 - 第五章植被与土壤 ..................................................................................................................... - 108 - 第一节植被 ..................................................................................................................... - 108 - 第二节土壤 ..................................................................................................................... - 113 - 第五章测评 ......................................................................................................................... - 119 - 第六章自然灾害 ......................................................................................................................... - 129 - 第一节气象灾害.............................................................................................................. - 129 - 第二节地质灾害.............................................................................................................. - 134 - 第三节防灾减灾.............................................................................................................. - 139 - 第四节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 144 - 第六章测评 ......................................................................................................................... - 150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2016年9月15日22时4分,搭载“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长征二号FT2运载火箭在巨大的轰鸣声中腾空而起,承载着中国人的梦想和使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人教A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全册)课时同
步练习汇总
本文档是对(人教A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全册)的课时同步练进行汇总。
以下是每个课时的练概述和要点总结:
第一课时:地球和地图
本课时主要介绍地球的基本概念和地图的使用。
练内容包括:
-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的问题
- 地球的运动与地理坐标
- 地图的制作和使用方法
第二课时:地理坐标与地图测量
本课时主要研究地理坐标的表示方法和地图测量的基本原理。
练内容包括:
- 练使用经纬度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 研究地图上的比例尺的使用方法
- 研究地图上的方向的表示方法
第三课时:图论
本课时主要研究地图符号的使用和地图信息的获取。
练内容包括:
- 研究地图上常用符号的含义和使用
- 了解地图上各种符号代表的地理信息
- 练通过地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第四课时:地球上的大气
本课时主要研究地球上的大气层结构与特点。
练内容包括:
- 探究大气层的分层结构和特点
- 研究大气的组成和气候的形成原因
- 讨论大气污染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第五课时:气象与天气
本课时主要研究气象学和天气的观测与预报。
练内容包括:
- 研究气象学的基本知识和研究对象
- 了解天气现象的形成原因和分类
- 练使用气象图解读天气预报信息
以上为(人教A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全册)课时同步练汇总的简
要概述。
具体内容请参考教材及相关研究资料。
请注意:本文档仅为简要概述,无法展示课时练习的具体细节。
第一单元测评高一地理课堂练习(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读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变化图(甲)和地球公转线速度变化图(乙),完成1~2题。
1.甲图M点的纬度和乙图N点的月份分别是()A.30°、1月B.60°、7月C.60°、1月D.30°、7月2.当公转线速度为N时()A.自转线速度变快B.自转线速度变慢C.公转角速度较快D.公转角速度较慢点自转线速度约为赤道的一半,为南北纬60°;N点公转线速度最慢,位于远日点,时间为7月初,此时公转角速度也最慢。
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不影响自转速度。
2.D下图中D地此时是2020年12月21日的正午,此时一艘轮船从A地出发,自西向东航行6天后到达B地,然后又继续航行10天,到达目的地C地(32°N)。
据此完成3~4题。
3.轮船出发时,与A地处在同一天的日期范围约占全球的比例()A.等于1/2B.大于1/2C.小于1/2D.等于04.轮船到达C地时,该地的时间为()A.2021年1月6日16时B.2021年1月5日8时C.2021年1月5日16时D.2021年1月6日8时3题,图示时刻,180°经线为12时,0°经线为0时,0时经线与国际日界线相对,全球两个日期各占一半。
第4题,轮船于2020年12月21日正午由A地出发,航行16天到达C地,期间自西向东跨越国际日界线,即到达C地时为D地时间的2021年1月5日正午,C地位于120°W,此时C 地地方时为2021年1月5日16时。
4.C贾先生出国旅游随身带了一部全球通手机,但未改手机上的日期和时间,仍显示的是北京时间。
据此完成5~6题。
5.贾先生游览到太平洋一小岛时,当地报时为正午12时,而手机上的时间为6时40分。
该岛的经度为()A.160°EB.40°EC.160°WD.80°W6.该岛所在的时区为()A.东十一区B.东三区C.西十一区D.西五区5题,由题意知,当120°E为6时40分时,小岛当地时间为12时,由此可计算出两地时差为5时20分,经度差为80°,根据“东加西减”原则,可知当地经度为160°W。
2021-2022年高中地理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课时达标训练一认识区域鲁教版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读下图,完成1~2题。
1.图示区域中,区域界线划分的主要依据及其属性是( )A.河流、明确的 B.湖泊、模糊的C.交通线、模糊的 D.山脉、明确的2.根据图示信息分析,该区域最适宜发展的是( )A.化学工业 B.建材工业 C.电子工业 D.纺织工业地理标志是指标志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且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特征,主要是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决定的。
地理标志已成为区域形象名片。
比如,浙江绍兴市——绍兴黄酒,吉林延边州——延边苹果梨,宁夏中宁县——中宁枸杞,黄山市——黄山毛峰等。
据此完成3~4题。
3.黄山毛峰以其独特的色、香、味、形,被誉为茶中精品,定为国家礼品茶。
黄山毛峰滋味甘醇,香气如兰,韵味深长等特有品质主要得益于黄山独特的( ) A.市场优势 B.历史悠久的文化优势 C.科技优势 D.地理环境优势4.关于黄山毛峰茶产地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B.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C.有一定明确的界线D.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有深刻的影响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环境保护部和中科院共同编制完成的《中国生态功能区划》,全国被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和216个生态功能区。
结合我国“十二五”规划的生态功能区(以保护林草、湿地和多样性等为主的区域)分布图,回答5~7题。
5.划分主体功能区的主要目的是 ( )A.进一步了解区域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B.引导人口有序流动C.有计划地施加影响,使其趋于一致D.划定区域的界限,明确区域的归属6.关于主体功能区划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主体功能区之间具有较明显的差异性B.主体功能区都是独立的空间单元,相互之间没有影响C.主体功能区都具有一定的面积、范围和界线D.每个主体功能区都具有明确的区位特征7.对下列各组生态功能区自然环境共同点的描述,符合实际的是 ( )A.ab-草原广布、温差大B.bf-地表崎岖、降水少C.ce-光照充足、风沙大D.dg-气候湿润、林地多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使得整个世界经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都不可避免地卷入全球化的浪潮之中。
高一地理第一单元课时练(一)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1.下列四个选项中,能正确说明图1含义的是( )A .①太阳系②总星系③银河系④地月系B .①地月系②银河系③河外星系④太阳系C .①太阳系②总星系③河外星系④银河系D .①地月系②总星系③银河系④太阳系 图12.地球具有生命的外部原因是() A .在太阳系中位置适中,具有适宜的温度。
B .地球的质量、体积适中,具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层。
C .具有丰富的液态水,为生命的形成和进化创造条件。
D .处于比较稳定和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3.下列有关黑子和耀斑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耀斑的爆发密切相关。
B .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C .耀斑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D .黑子变化具有周期性,周期为10年。
4.下列关于太阳大气外部结构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大气层光球表面温度最高B.从外到里太阳大气层可分为日冕层、色球层和光球层C.黑子和耀斑出现的周期一定是11年D.发出可见光数量最多的是色球层 5.关于人类目前观察到的宇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称为“可见宇宙”B 、半径约150亿光年C 、最远约9. 408 1012千米 D 、总星系6.下列各组行星分属类地行星和远日行星的是( )A 、木星和地球B 、木星和天王星C 、金星和海王星D 、火星和土星7.太阳系中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 )A 、水星B 、金星C 、太阳D 、月球 8.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三者关系应该是下图中的( )9.下列行星上的一年都比地球上的一年短的是( )A 、火星和水星B 、水星和金星C 、土星和火星D 、海王星和冥王星 10.地球的特殊性表现在( )A 、太阳系中唯一有高级智慧生物的行星B 、 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C 、有昼夜更替现象D 、 体积和质量在九大行星中最大 11.有关天体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土星及其卫星组成的土卫系是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B 、河外星系比银河系高一级C 、太阳系与银河系是同一级别的天体系统D 、人类能观测到的宇宙范围是河外星系①②③④12.公元前28年,曾有记载:“三月乙末,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
”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大气层中的()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大气层外13.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A、植物的生长B、河流奔腾入海C、风的形成D、火山爆发14.下列天体系统中层次最低的是()A.太阳系 B.银河系 C.总星系 D.地月系15.太阳活动的明显标志及其对应的太阳大气层连线正确的一组是()A.黑子——光球 B.耀斑——色球 C.太阳风——日冕 D.黑子——色球北京时间2006年8月24日21点20分,在捷克首都布拉格(14°5′E,50°5′N)举行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通过行星的新定义,冥王星终于“惨遭降级”,失去“行星”地位,列为“矮行星”。
结合下图,回答题。
16.冥王星终于“惨遭降级”,失去“行星”地位,是因为A.发现太晚,体积比月球还小 B.直径与质量太小,受轨道上相邻天体的干扰大C.体积与密度同小行星相似 D.公转轨道离太阳太远,表面温度太低答案:1D 2D 3B 4B 5C 6C 7D 8D 9B 10A 11A 12A 13D 14D 15A 16B(一)第二节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图二为在某极点上空看到的半球图,下列关于地球自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表示以南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
B.图中A 点的地理纬度是23°26′SC.A 在B 的东南方向D.A 比B 的自转角速度稍大2.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B .7月初公转线速度较快。
C .公转角速度在全球各地相等。
D .公转角速度在一年中无变化。
图二3.下列四幅图河床剖面示意图中,正确反映甲河平面示意图中沿EF 断面的是( ) (甲河在北半球)EF AEF BEF CE FD图三4.关于地方时,正确的说法是( )A.地方时是因地理纬度而变化的时刻B.地方时是因地理经度而变化的时刻C.北京时间是北京的地方时D.上海的地方时比北京时间的时刻要晚5.我国沿海某省一个课外小组某日测得当地日出、日落时间分别是北京时间6:40和16:40.该日可能是在:( )A.11月B.9月C.7月D.5月 6.经度相同而纬度不同的两地,它们的( )A.自转速度一定相同B.昼夜长短一定相同C.日出时间一定相同D.地方时一定相同7.地球自转360°的周期和时间为( )①、1个恒星日 ②、1个太阳日 ③、23小时56分4秒 ④、24小时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8.地球同步卫星的绕日公转速度与地面对应点的地球自转速度比较,它们的( ) A 、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不同 B 、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同 C 、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D 、角速度不同,线速度相同 9.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A 、地球是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B 、地球的自转C 、地球的公转D 、黄赤交角的存在10.我国自西向东流动的河流,容易产生泥沙於积的河岸是:①北岸,②南岸,③低纬方向的河岸,④高纬方向的河岸。
A . ①③B .②④C . ①④D .②③EF甲河11.读“时区和国际日界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西八区的中央经线是______。
东十一区的中央经线是______。
(2)中时区的经度范围是7.5°W─7.5°E,东十区的经度范围______.西六区的经度范围____。
(3)纽约所在的时区是______,莫斯科所在的时区是______,两地的时差是______小时。
(4)若太平洋标准时间是2时.则北京时间是______。
(5)从北京出发去东京旅行的游客,在达到目的地时.将手表的时针______小时才能使手表显示的时间与目的地的时间一致。
(6)图中各大城市,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小的是___。
答案:1C 2A 3B 4B 5A 6D 7C 8A 9A 10C11、(每空1分共10分)1)120°W 165°E 2)142.5°E~157.5°E 97.5°W~82.5°W 3)西五区东三区8 4)18时 5)拨快1 小时 6)莫斯科(一)第三节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北半球每年从春分日到秋分日,太阳直射点:()A.一直向南移 B.一直向北移 C.先向南移后又向北移 D.先向北移后又向南移2.有关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赤道上每天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B.正午太阳高度就纬度分布而言,春秋二分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降低C.正午太阳高度就季节变化而言,赤道以北的纬度,每年6月22日前后达最大值,12月22日前后达最小值 D.南北回归线上,太阳每年直射两次3.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关系是()A.每天重合一次 B.在二分日重合 C.在二至日重合 D.不确定4.6月22日这一天,下列城市中白昼最长的是()A.莫斯科 B.悉尼 C.新加坡 D.广州读12月22日太阳光照图(图五)回答5题5.A地的时间是()A.12月22日2时 B.12月23日2时C.12月21日2时 D.12月22日23时图五6.下列四幅图中(空白部分表示白昼,斜线部分表示黑夜,小圆圈表示极圈),太阳直射点纬度位置大致相同的是( )①②③④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7.我国某地有一口井,一年中只有一天太阳直射井底,该地位于()A.北纬200 B.赤道上 C.北回归线上 D.南回归线上8.当中国公民在欢度“十·一”国庆节后的一小段时间里:()A.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B.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C.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D.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9.下列几个节日中.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A.元旦B.“5·1”劳动节C.“ 6·1”儿童节D.中国的国庆节10.北半球夏至日的前后几天里()A.太阳直射北半球,且公转速度越来越快B.太阳直射北半球,且公转速度越来越慢C.太阳直射南半球,且公转速度越来越快D.太阳直射南半球,且公转速度越来越慢11.下列四幅表示地球绕日公转的示意图中(从北极上空看),正确的是()12.夏至日这天,上海、北京、广州和哈尔滨四城市的昼长按从长到短排列正确的是()A.上海、北京、广州、哈尔滨 B.哈尔滨、上海、北京、广州C.哈尔滨、北京、上海、广州 D.广州、上海、北京、哈尔滨13.当太阳直射在20°S时,北京(39°N)的正午太阳高度值为()A.41° B.31° C.71° D.25°14.下列四幅图表示二分二至日的太阳光照情况,表示同一天的一组是()A.①④B.③④C.①②D.②③15.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的地方是()A.南北回归线上 B.南北极圈上C.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 D.温带地区16.下图是二分二至日地球光照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列问题(12分):(1)此日太阳直射的纬线是_________。
(2)这一天的日期是________月________日前后,节气是________。
(3)图中AB是_________线。
(4)这一天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出现最大值的地区范围是_________,这一天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___,这一天以后北半球的白昼将变_______。
图八(5)图中C、D二地各是几点钟?昼长分别为几小时?时间:C_______,D________;昼长:C_________,D_________。
(6)这一天赤道和北纬40°的正午太阳高度分别是多少度?赤道________,北纬40°__________。
17.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图中经线间经度差相同)(10分)(1)此图是___月___日前后的光照图。
(2)这时太阳直射在___(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内最大值的地区是______;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
(3)下列各点的地方时为:A___时,B___时,C___时。
(4)下列各点的昼长为:B___小时,C___小时,D___小时。
18.读右面的光照图(图中虚线代表回归线和极圈),完成下列各小题(13分)⑴该日是月日,北京时间是时。
⑵此时,太阳直射的坐标是,甲地的太阳高度为 。
⑶此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 (远、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 (较快、较慢),是北半球的 季节。
⑷丁地的昼长是 时,甲地的昼长是 时。
⑸甲乙丙丁四点中,处于日出的是 ,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