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3
- 格式:doc
- 大小:154.00 KB
- 文档页数:3
化学第三章知识点
一、概念:1、化合反应。
2、分解反应。
3、氧化反应。
4、催化剂。
二、关于实验:铁丝燃烧的现象、反应表达式、实验中火柴梗的作用?绕成螺丝状的原因?瓶底放少量水的原因?硫燃烧的现象、反应表达式。
三、关于氧气:1、物理性质(3点)2、化学性质。
3、用途(2点)
4、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3个)
(2)气体发生装置(两种装置类型)
(3)氧气的两种收集方法及原因。
(4)检验、验满的方法。
(5)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实验步骤。
(6)实验时有关注意事项。
(7)氧气的工业制法及原理。
四、1、燃烧的三条件和灭火的三原理。
2、燃烧、自然、自然发生的原因。
化学(选修3)课后习题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1、原子结构1.以下能级符号正确的是()A.6s B.2d C.3f D.7p2.以下各能层中不包含p能级的是()A.N B.M C.L D.K3、以下能级中轨道数为3的是()A.s能级B.p能级C.d能级D.f能级4.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错误的是()A.K+1s22s22p63s23p6B.F 1s22s22p5C.S2-1s22s22p63s23p4D.Ar 1s22s22p63s23p65.下列各图中哪一个是氧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排布图?()6.以下电子排布式是不是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A.1s12s1()B.1s22s12p1()C.1s22s22p63s2()D. 1s22s22p63p1()7.按构造原理写出第9、17、35号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它们核外电子分别有几层?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多少?8.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出钠和硫,按构造原理写出它们的电子排布式和电子排布图,并预言它们的最高价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
2、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1.从原子结构的观点看,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横行的短周期元素,其相同,不同;同一纵行的主族元素,其相同,不同。
2.除第一和第七周期外,每一周期的元素都是从元素开始,以结束。
3原子序数电子排布式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金属还是非金属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化学式与酸碱性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151s22s22p63s23p4第二周期V A族4.甲元素原子核电荷数为17,乙元素的正二价离子跟氩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1)甲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周期,第主族,电子排布式是,元素符号是,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2)乙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周期,第主族,电子排布式是,元素符号是,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5.主族元素和副族元素的电子排布有什么不同的特征?主族元素的价电子层和副族元素的价电子层有何不同?6.有人把氢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从ⅠA移至ⅦA,怎样从电子排布和化合价理解这种做法?7.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随核电荷数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给出具体例子对这种变化进行陈述。
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二、复习要点1、原子结构2、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3、共价键4、分子的空间构型5、分子的性质6、晶体的结构和性质(一)原子结构1、能层和能级(1)能层和能级的划分①在同一个原子中,离核越近能层能量越低。
②同一个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能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分成能级s、p、d、f,能量由低到高依次为s、p、d、f。
③任一能层,能级数等于能层序数。
④s、p、d、f……可容纳的电子数依次是1、3、5、7……的两倍。
⑤能层不同能级相同,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相同。
(2)能层、能级、原子轨道之间的关系每能层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2n2(n:能层的序数)。
2、构造原理(1)构造原理是电子排入轨道的顺序,构造原理揭示了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
(2)构造原理是书写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的依据,也是绘制基态原子轨道表示式的主要依据之一。
(3)不同能层的能级有交错现象,如E(3d)>E(4s)、E(4d)>E(5s)、E(5d)>E(6s)、E(6d)>E(7s)、E(4f)>E(5p)、E(4f)>E(6s)等。
原子轨道的能量关系是:ns<(n-2)f <(n-1)d <np(4)能级组序数对应着元素周期表的周期序数,能级组原子轨道所容纳电子数目对应着每个周期的元素数目。
根据构造原理,在多电子原子的电子排布中:各能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 ;最外层不超过8个电子;次外层不超过18个电子;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电子。
(5)基态和激发态①基态:最低能量状态。
处于最低能量状态的原子称为基态原子。
②激发态:较高能量状态(相对基态而言)。
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电子跃迁至较高能级时的状态。
处于激发态的原子称为激发态原子。
③原子光谱:不同元素的原子发生电子跃迁时会吸收(基态→激发态)和放出(激发态→较低激发态或基态)不同的能量(主要是光能),产生不同的光谱——原子光谱(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
利用光谱分析可以发现新元素或利用特征谱线鉴定元素。
高中化学必修3知识点篇一: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二、复习要点1、原子结构2、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3、共价键4、分子的空间构型5、分子的性质6、晶体的结构和性质(一)原子结构 1、能层和能级(1)能层和能级的划分①在同一个原子中,离核越近能层能量越低。
②同一个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能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分成能级s、p、d、f,能量由低到高依次为s、p、d、f。
③任一能层,能级数等于能层序数。
④s、p、d、f??可容纳的电子数依次是1、3、5、7??的两倍。
⑤能层不同能级相同,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相同。
(2)能层、能级、原子轨道之间的关系每能层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2n(n:能层的序数)。
2、构造原理2(1)构造原理是电子排入轨道的顺序,构造原理揭示了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
(2)构造原理是书写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的依据,也是绘制基态原子轨道表示式的主要依据之一。
(3)不同能层的能级有交错现象,如E(3d)>E(4s)、E (4d)>E(5s)、E(5d)>E(6s)、E(6d)>E(7s)、E (4f)>E(5p)、E(4f)>E(6s)等。
原子轨道的能量关系是:ns<(n-2)f <(n-1)d <np(4)能级组序数对应着元素周期表的周期序数,能级组原子轨道所容纳电子数目对应着每个周期的元素数目。
根据构造原理,在多电子原子的电子排布中:各能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 ;最外层不超过8个电子;次外层不超过18个电子;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电子。
(5)基态和激发态①基态:最低能量状态。
处于最低能量状态的原子称为基态原子。
②激发态:较高能量状态(相对基态而言)。
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电子跃迁至较高能级时的状态。
处于激发态的原子称为激发态原子。
③原子光谱:不同元素的原子发生电子跃迁时会吸收(基态→激发态)和放出(激发态→较低激发态或基态)不同的能量(主要是光能),产生不同的光谱——原子光谱(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
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点总结主要知识要点:1、原子结构2、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3、共价键4、分子的空间构型5、分子的性质6、晶体的结构和性质(一)原子结构1、能层和能级(1)能层和能级的划分①在同一个原子中,离核越近能层能量越低。
②同一个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能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分成能级s、p、d、f,能量由低到高依次为s、p、d、f。
③任一能层,能级数等于能层序数。
④s、p、d、f……可容纳的电子数依次是1、3、5、7……的两倍。
⑤能层不同能级相同,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相同。
(2)能层、能级、原子轨道之间的关系每能层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2n2(n:能层的序数)。
2、构造原理(1)构造原理是电子排入轨道的顺序,构造原理揭示了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
(2)构造原理是书写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的依据,也是绘制基态原子轨道表示式的主要依据之一。
(3)不同能层的能级有交错现象,如E(3d)>E(4s)、E(4d)>E(5s)、E (5d)>E(6s)、E(6d)>E(7s)、E(4f)>E(5p)、E(4f)>E(6s)等。
原子轨道的能量关系是:ns<(n-2)f <(n-1)d <np(4)能级组序数对应着元素周期表的周期序数,能级组原子轨道所容纳电子数目对应着每个周期的元素数目。
根据构造原理,在多电子原子的电子排布中:各能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 ;最外层不超过8个电子;次外层不超过18个电子;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电子。
(5)基态和激发态①基态:最低能量状态。
处于最低能量状态的原子称为基态原子。
②激发态:较高能量状态(相对基态而言)。
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电子跃迁至较高能级时的状态。
处于激发态的原子称为激发态原子。
③原子光谱:不同元素的原子发生电子跃迁时会吸收(基态→激发态)和放出(激发态→较低激发态或基态)不同的能量(主要是光能),产生不同的光谱——原子光谱(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
利用光谱分析可以发现新元素或利用特征谱线鉴定元素。
化学选修3专题练习1、A、B、C、D、E、F、G七种元素,除E为第四周期元素外,其余均为短周期元素;A、E、G位于元素周期表的s区,其余元素位于p区;A、E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A 的原子中没有成对电子;B元素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三种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且每种轨道中的电子总数相同;C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层排布式为ns n np n+1;D元素的电负性为同周期元素第二高;F的基态原子核外成对电子数是成单电子数的3倍;G的基态原子占据两种形状的原子轨道,且两种形状轨道中的电子总数均相同;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元素的元素符号:D ,G ;2原子序数比D小1的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高于D的原因是 ;3由A、B、C形成的ABC分子中,含有个σ键, 个π键;4由D、E、F、G形成的E2DF4、GDF4的共熔体在冷却时首先析出的物质是填化学式,原因是 ;2.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现有六种元素,其中A、B、C、D为短周期主族元素,E、F为第四周期元素,它A原子核外电子分占3个不同能级,且每个能级上排布的电子数相同B元素原子的核外p电子总数比s电子总数少1C原子p轨道上成对电子数等于未成对电子数,且与A同周期D元素的主族序数与周期数的差为4,且不与A元素在同一周期E是第七列元素F是第29号元素1A的基态原子中能量最高的电子,其电子云在空间有个方向,原子轨道呈形;2E2+的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3A、B、C三种元素的最简单氢化物的熔点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A、B、C三种元素中与AC2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的结构式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4BD3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其分子空间构型为 ;5用晶体的x射线衍射法对F的测定得到以下结果:F的晶胞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如右图,又知该晶体的密度为cm3,晶胞中该原子的配位数为;F的原子半径是 c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要求列式计算;3.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已知A、B、C、D、E、F为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20号元素,A 与B;C、D与E分别位于同一周期;A原子L层上有2对成电子, B、C、D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简单离子可形成一种C3DB6型离子晶体X,,CE、FA为电子数相同的离子晶体;○ B ● F 1写出A 元素的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式 ;F 离子电子排布式 ; 2写出X 的化学式 和化学名称 ;3写出X 涉及化工生产中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4试解释工业冶炼D 不以DE 3而是以D 2A 3为原料的原因: ;5CE 、FA 的晶格能分别为786 KJ/mol l 、3401KJ/mo,试分析导致两者晶格能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6F 与B 可形成离子化合物,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F 与B形成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该离子化合物晶体的密 度为a g/cm 3,则晶胞的体积是 只要求列出算式;22.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A 、B 、C 、D 四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原子半径按C 、D 、B 、A 顺序逐渐减小;A 、C 同主族,B 、D 同主族;A 、C 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之和为B 、D 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之和的一半;C 元素与其它三种元素均能形成离子化合物;试回答下列问题: 1B 的离子符号 ;D 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C 、D 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 ;2同时含有上述四种元素的化合物有多种,试写出其中两种的化学式要求:其中有一种水溶液显中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A 、B 、C 三元素中各由两种组成的两种化合物,相互反应生成A 的单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_ ;4B 、C 、D 三元素中各由两种组成的两种化合物,发生化合反应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已知:A 、B 、C 、D 、E 是周期表中前36号元素,A 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B 元素基态原子的2P 轨道上只有两个电子, C 元素的基态原子L 层只有2对成对电子,D 元素在第三周期元素中电负性最大,E 2+的核外电子排布和Ar 原子相同;请回答下列问题:1分子式为BC 2的空间构型为 ;D 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2B 第一电离能比C__________填“大”或“小”;A 与B 形成的最简单化合物的分子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____,其中心原子的杂化为 ;3A 2C 所形成的晶体类型为 ;E 单质所形成的晶体类型为_______;4若向由A 、C 组成某种化合物的稀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有无色气体生成;则该化合物的分子式是 ,属于 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5C 跟E 可形成离子化合物,其晶胞结构与NaCl 的晶胞相似,同为面心立方结构;该离子化合物晶体的密度为ρg ·cm -3,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该离子化合物晶胞的体积是 用含ρ、N A 的代数式表示;5.化学——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2010年上海世博会场馆,大量的照明材料或屏幕都使用了发光二极管LED;目前市售LED 晶片,材质基本以GaAs 砷化镓、AlGaInP 磷化铝镓铟、lnGaN 氮化铟镓为主;已知镓是铝同族下一周期的元素;砷化镓的晶胞结构如右图;试回答: ⑴镓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 ; ⑵砷化镓晶胞中所包含的砷原子白色球个数为 ,与同一个镓原子相连的砷原子构成的空间构型为 ;⑶N 、P 、As 处于同一主族,其氢化物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用氢化物分子式表示⑷砷化镓可由CH 33Ga 和AsH 3在700℃时制得;CH 33Ga 中镓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⑸比较二者的第一电离能:As______Ga 填“<”、“>”或“=”;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A .砷化镓晶胞结构与NaCl 相同B .GaP 与GaAs 互为等电子体C .电负性:As>GaD .砷化镓晶体中含有配位键6.2012·江苏化学,21A 一项科学研究成果表明,铜锰氧化物CuMn 2O 4能在常温下催化氧化空气中的一氧化碳和甲醛HCHO;1向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CuNO 32和MnNO 32溶液中加入Na 2CO 3溶液,所得沉淀经高温灼烧,可制得CuMn 2O 4;①Mn 2+基态的电子排布式可表示为 ________;②NO 错误!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 用文字描述;2在铜锰氧化物的催化下,CO 被氧化为CO 2,HCHO 被氧化为CO 2和H 2O;①H 2O 分子中O 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③1 mol CO 2中含有的σ键数目为________;3向CuSO 4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 溶液可生成CuOH 42-; 不考虑空间构型,CuOH 42-的结构可用示意图表示为________;7.2012·课标全国理综,37ⅥA 族的氧、硫、硒Se 、碲Te 等元素在化合物中常表现出多种氧化态,含ⅥA 族元素的化合物在研究和生产中有许多重要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1S 单质的常见形式为S 8,其环状结构如下图所示,S 原子采用的轨道杂化方式是_____;2原子的第一电离能是指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O 、S 、Se 原子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3Se 原子序数为________,其核外M 层电子的排布式为________;4H 2Se 的酸性比H 2S________填“强”或“弱”;气态SeO 3分子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_,SO 错误!离子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_;5 H 2SeO 4比H 2SeO 3酸性强的原因:_____ _______________ 6ZnS 在荧光体、光导体材料、涂料、颜料等行业中应用广泛;立方ZnS 晶体结构如下图所示,其晶胞边长为 pm,密度为________g·cm -3列式并计算,a 位置S 2-离子与b 位置Zn 2+离子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pm 列式表示;8.2012·大纲全国理综,27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a 、b 、c 、d和e中,a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周期数的二倍;b和d的A2B型氢化物均为V形分子,c的+1价离子比e的-1价离子少8个电子;回答下列问题:1元素a为________;c为________;2由这些元素形成的双原子分子为________;3由这些元素形成的三原子分子中,分子的空间结构属于直线形的是________,非直线形的是______________;写2种4这些元素的单质或由它们形成的AB型化合物中,其晶体类型属于原子晶体的是______,离子晶体的是_____,金属晶体的是______,分子晶体的是______;每空填一种5元素a和b形成的一种化合物与c和b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发生的反应常用于防毒面具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1C、Si、Ge、Sn是同族元素,该族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在材料、医药等方面有重要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①Ge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②C、Si、Sn三种元素的单质中,能够形成金属晶体的是③按要求指出下列氧化物的空间构型、成键方式或性质分子的空间构型及碳氧之间的成键方式;晶体的空间构型及硅氧之间的成键方式;c.已知SnO2是离子晶体,写出其主要物理性质写出2条即可可以和很多金属形成配合物,如NiCO4,Ni与CO之间的键型为2将的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B2H6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三氧化二硼和液态水,放出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已知:H2Ol=H2Og,△H= +44kJ/mol,则标准状况乙硼烷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__kJ;10.化学——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下面是C60、金刚石和二氧化碳的分子模型;请回答下列问题:1硅与碳同主族,写出硅原子基态时的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2从晶体类型来看,C60属于_________晶体;3二氧化硅结构跟金刚石结构相似,即二氧化硅的结构相当于在硅晶体结构中每个硅与硅的化学键之间插入一个O原子;观察图乙中金刚石的结构,分析二氧化硅的空间网状结构中,Si、O原子形成的最小环上O原子的数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晶体硅中硅原子与共价键的个数比为4图丙是二氧化碳的晶胞模型,图中显示出的二氧化碳分子数为14个;实际上一个二氧化碳晶胞中含有_____个二氧化碳分子,二氧化碳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个数比为 ;11、X、Y、T、Q 四种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元素的性质或结构信息见下表;甲乙丙请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X 3-的一种等电子体的化学式 ;X 的气态氢化物易液化的原因是 ;2写出T 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图 ___________ ;Q 元素的原子核外有 ______________ 种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3元素 X 、T 的电负性相比, 的小填元素名称;元素X 的第一电离能与T 相比较,T 的 填“大”或“小”;4甲醛CH 2O 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个数之比为 ;5Y 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 区;Y 单质晶体的晶胞如右图所示,该晶胞中实际拥有 个原子,该晶体中Y 原子在三维空间里的堆积方式为 堆积;6在Y 的硫酸盐溶液中通入X 的气态氢化物至过量,先出现蓝色沉淀,最后溶解形成深蓝色的溶液;此蓝色沉淀溶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7元素X 与Q 可形成化合物XQ 3,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XQ 3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 ,分子中X 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____________ 杂化;12、铜是重要金属,Cu 的化合物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具有许多用途,如CuSO 4溶液常用作电解液、电镀液等;请回答以下问题:1CuSO 4可由金属铜与浓硫酸反应制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2分2CuSO 4粉末常用来检验一些有机物中的微量水分,其原因是_______;2分3SO 42-的立体构型是 ,其中S 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_______;O 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 ,这两种元素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的熔点较高的是写化学式________,原因为 ;每空1分4元素金Au 处于周期表中的第六周期,与Cu 同族,Au 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 ;一种铜合金晶体具有立方最密堆积的结构,在晶胞中Cu 原子处于面心,Au 原子处于顶点位置,则该合金中Cu 原子与Au 原子数量之比为_______;该晶体中,原子之间的作用力是 ;每空2分 元素性质或结构信息 X单质为双原子分子,分子中含有3对共用电子对,常温下单质气体性质稳定,但其原子较活泼 Y二价阳离子的外围电子层排布为3d 9 T原子核外s 轨道电子总数等于p 轨道电子总数; 人体内含量最多的元素,且其单质是常见的助燃剂 Q 第三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
高中化学必修3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必修3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一、认识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了解电子云、电子层(能层)、原子轨道(能级)的含义.1.电子云:用小黑点的疏密来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出现的机会大小所得的图形叫电子云图.离核越近,电子出现的机会大,电子云密度越大;离核越远,电子出现的机会小,电子云密度越小.电子层(能层):根据电子的能量差异和主要运动区域的不同,核外电子分别处于不同的电子层.原子由里向外对应的电子层符号分别为K、L、M、N、O、P、Q.原子轨道(能级即亚层):处于同一电子层的原子核外电子,也可以在不同类型的原子轨道上运动,分别用s、p、d、f表示不同形状的轨道,s轨道呈球形、p轨道呈纺锤形,d轨道和f 轨道较复杂.各轨道的伸展方向个数依次为1、3、5、7.2.(构造原理)了解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分层排布遵循的原理,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1~36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1).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可以用电子层、原子轨道(亚层)和自旋方向来进行描述.在含有多个核外电子的原子中,不存在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理.①.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先占据能量低的轨道,再依次进入能量高的轨道.②.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轨道最多容纳两个自旋状态不同的电子.③.洪特规则:在能量相同的轨道上排布时,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洪特规则的特例:在等价轨道的全充满(p6、d10、f14)、半充满(p3、d5、f7)、全空时(p0、d0、f0)的状态,具有较低的能量和较大的稳定性.如24Cr Ar]3d54s1、29Cu Ar]3d104s1.(3).掌握能级交错图和1-36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式.①根据构造原理,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图⑴箭头所示的顺序。
②根据构造原理,可以将各能级按能量的差异分成能级组如图⑵所示,由下而上表示七个能级组,其能量依次升高;在同一能级组内,从左到右能量依次升高。
化学选修3课本中各章节《问题交流及习题参考答案》(来源教师用书)共18页目录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本章说明第一节原子结构三、问题交流【学与问】1. 原子核外电子的每一个能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2n2。
2. 每个能层所具有的能级数等于能层的序数(n)。
3. 英文字母相同的不同能级中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相同。
【思考与交流】1. 铜、银、金的外围电子排布不符合构造原理。
2. 符号[Ne]表示Na的内层电子排布与稀有气体元素Ne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O:[He]2s22p4 Si:[Ne]3s23p2 Fe:[Ne]3s23p63d64s2或[Ar]3d64s2四、习题参考答案1. A、D2. D3. B4. C5. C6. C是Mg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而A、B、D都不是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
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三、问题交流【学与问1】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元素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逐渐升高;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学与问2】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核电荷数的增加使核对电子的引力增加而带来原子半径减小的趋势大于增加电子后电子间斥力增大带来原子半径增大的趋势。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电子能层增加,电子间的斥力使原子的半径增大。
【学与问3】1. 第一电离能越小,越易失电子,金属的活泼性就越强。
因此碱金属元素的第一电离能越小,金属的活泼性就越强。
2. 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叫做第一电离能(用I1表示),从一价气态基态正离子中再失去一个电子所需消耗的能量叫做第二电离能(用I2表示),依次类推,可得到I3、I4……同一种元素的逐级电离能的大小关系:I1<I2<I3<……即一个原子的逐级电离能是逐渐增大的。
这是因为随着电子的逐个失去,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数越来越大,再要失去一个电子需克服的电性引力也越来越大,消耗的能量也越来越多。
7.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手段,下列分类依据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A.冰醋酸、纯碱、芒硝、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氧化物
B.HClO 、H 2SO 4(浓)、HNO 3均具有强氧化性,都是氧化性酸
C.漂白粉、福尔马林、冰水、王水、氯水均为混合物
D.Na 2O 、NaOH 、Na 2CO 3、NaCl 都属于钠的含氧化合物 8.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mol FeCl 3完全水解生成N A 个胶体粒子 B .34 g 过氧化氢存在的极性键总数为3 N A
C .5.6 g 铁和6.4 g 铜分别与0.1 mol 氯气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相等
D .标准状况下,2.24 L 的CCl 4中含有的C —Cl 键数为0.4N A 9.列药品和装置合理且能完成相应实验的是 ( )
A .用甲装置制备氢氧化亚铁
B .用乙装置验证非金属性:Cl >
C >Si C .用丙装置检验二氧化硫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
D .实验室用丁装置制取并收集氨气 10.X 、Y 、Z 、M 、W 、N 六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X 、Y 、Z 、M 、W 为五种短周期元素。
X 元素的某种核素无中子,W 原子核外电子数是M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Y 、Z 、M 、W 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
N 是用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原子半径:W>Y>Z>M>X
B .N 的一种氧化物可用作油漆和涂料
C .热稳定性:XM>X 2Z
D .X 2Z 、WM 4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均为8电子稳定结构
11.为增强铝的耐腐蚀性,现以铅蓄电池为外电源,以Al 作阳极、Pb 作阴极,电解稀硫酸,使铝表面的氧化膜增厚。
其反应原理如下:
电池:Pb(s)+PbO 2(s)+2H 2SO 4(aq)===2PbSO 4(s)+2H 2O(l);
电解池:2Al +3H 2O=====通电
Al 2O 3+3H 2↑。
电解过程中,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12.某有机物结构简式如右图,则用Na、NaOH、NaHCO
3
与等物质的量的该有机物恰好反应时,
消耗Na、NaOH、NaHCO
3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3∶3∶2 B.3∶2∶1
C.1∶1∶1 D.3∶2∶2
13.常温下,将一定浓度的HA和HB分别与0.10 mol·L-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实验记录如下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HA是强酸,HB是弱酸
B.升高温度,溶液②中c(B-)
c(Na+)
增大
C.溶液①中离子浓度的关系:c(A-)>c(Na+)>c(OH-)>c(H+)
D.溶液②中离子浓度的关系:c(Na+)+c(H+)+c(B-)=0.12 mol·L-1 36.【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
已知有机物C的分子式为C
9H
9
OCl,分子中有一个苯环,苯环上只有一个侧链且不含甲基,一
定条件下C能发生银镜反应。
C与其他物质之间的转化如图所示(部分无机产物已略去):
(1)F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C→F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2)C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I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与银氨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的同学认为B中可能没有氯原子,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D的一种同系物W(分子式为C
8H
8
O
2
)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则符合以下条件的W的同分异构体
有________种,写出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4个峰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
①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②遇FeCl
3
溶液不变紫色
③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