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工矿厂区绿化原则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12
煤矿环境绿化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煤矿环境的保护,促进矿区绿化工作的开展,提高煤矿周围环境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态安全和健康,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煤矿的环境绿化管理工作,其目的是加强对煤矿绿化环境的监管,推动绿色矿山建设,促进煤矿周围环境恢复和改善。
第三条煤矿环境绿化管理应当遵循生态优先、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节约资源、绿色发展的原则,倡导循环经济,推动可持续发展。
第四条煤矿企业应当加强绿化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绿化管理制度,加强绿化情况的监督检查,不断改进环境绿化工作。
第五条地方政府应当加强对煤矿环境绿化管理的指导和监督,鼓励和支持煤矿企业开展绿化工作,督促企业履行环境保护责任。
第六条社会组织、媒体和公众应当积极参与煤矿环境绿化管理工作,监督和支持企业履行环保责任,共同推动绿色矿山建设。
第二章绿化规划第七条煤矿企业应当制定环境绿化规划,明确绿化目标、任务和措施,合理确定绿化区域、种类、密度和结构,科学制定绿化施工方案。
第八条绿化规划应当充分考虑煤矿地质地貌特征、气候条件、水土环境和矿山资源,合理配置绿化资源,促进生态系统恢复和演替。
第九条绿化规划应当符合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的要求,遵循生态优先、经济合理、社会可持续的原则,确保绿化工程稳定、持续、有效。
第十条煤矿企业应当制定绿化实施计划,明确施工进度、目标达成情况、效果评估、投资预算等,建立绿化管理档案,做好后期维护管理工作。
第三章绿化建设第十一条煤矿企业应当按照绿化规划和实施计划进行绿化建设,选用符合当地气候、土壤、水资源条件的植物种类,合理布局、适当密度、结构多样。
第十二条环境绿化施工应当遵循科学方法、工程技术标准和环保要求,保证项目质量和安全,确保绿化工程的长效运行和生态效益。
第十三条绿化建设过程中,煤矿企业应当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监督和管理,保证绿化工程依法合规、经济合理、质量可靠,防止建设过程中出现违法行为。
第十四条煤矿企业应当建立绿化施工现场监测和评估机制,加强对绿化建设过程的监督检查,做好工程质量把关,保障项目顺利实施。
矿山厂区绿化方案背景介绍随着环保意识逐渐提高,各行各业都在积极开展绿化工作。
然而矿山企业由于其本身所在的环境,绿化工作相对困难。
矿山企业厂区的建设一般都由大型机械设备、硬化路面以及堆放材料所组成,整体环境比较荒凉。
本文将针对矿山企业厂区绿化方案进行讨论。
方案推荐阶段一:改善土壤环境1.进行土壤测试并制修订根据测试结果修订矿山土壤特定培育方案。
2.在电站建设中,随时关注土地退化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改善环境。
阶段二:植物种植1.选用适合该地区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优质绿植进行种植,如灰白杨、垂柳等。
2.选用多种不同的植物,包括树种、灌木及草本植物,以便形成一个完整的绿化带。
3.推荐种植带状绿化,形成以林相为主的绿地空间系统,绿化面积建议占到总面积的30%。
阶段三: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1.采取节水措施,如喷灌、滴灌等技术,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2.借助矿区地势与水源条件,适用于小水面系与径流井走向方向的布置方式,规划合理灌溉系统。
阶段四:管理与维护制定维护计划,例如:1.按季度或年度定期对植物进行修剪、补栽、肥料等,确保植物的生命力和生长状态。
2.清理排水系统,防止造成积水滋生蚊虫等问题。
价值本方案的实施可以使原本荒凉的矿山环境变得更加生态化、美观化,从而:1.改善周边环境,提升企业品牌形象。
2.创造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提升员工的满意度和工作效率。
3.矿山厂区绿化带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污染,起到净化空气和降低温度的作用。
结论综上所述,本文提出的矿山厂区绿化方案可以通过改善土壤环境,植物种植,水资源利用和管理,以及管理与维护的措施,使得矿山企业的厂区变得更加美观生态,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和员工的满意度和工作效率,同时还能起到净化空气和降温的作用。
矿山厂区绿化方案背景随着人类对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矿山的开采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然而,矿山的开采通常伴随着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绿化工作成为矿山管理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在此背景下,本文就矿山厂区的绿化方案进行探讨。
目的矿山厂区的绿化工作有以下目的:1.改善矿山厂区的生态环境,促进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和生态平衡的达成;2.提高厂区员工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质量,改善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益;3.减缓厂区环境对当地社会的负面影响,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价值。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文提出以下矿山厂区绿化方案。
方案1. 植树造林在矿山厂区适当的位置,可以进行植树造林的工作,以提高厂区的绿化覆盖率。
同时,植树造林还有助于提高空气质量、稳定土壤、修复水源等作用,对于改善矿山周围的环境也有重要意义。
2. 建造草坪在矿山厂区的露天场所、道路两旁等场所,可以建造一定面积的草坪。
草坪既美观又实用,能够有效地防止扬尘、减少生产噪声、控制温度等。
同时,草坪还能保护土壤、提高环境质量,为员工提供充足的休闲娱乐场所。
3. 种植花卉在矿山厂区的门前、办公楼周围、生产车间等场所,可以种植各种花卉。
花卉不仅能够美化厂区环境,还能提高员工的生活质量,缓解工作压力,提升工作效率。
同时,良好的环境氛围还有助于吸引外来客户和投资者,提升企业的形象和知名度。
4. 建造湖泊、人工水景在适当的场所,可以建造一定规模的湖泊、人工水景等水体,以增加矿山厂区的景观效果。
这不仅有益于环境美化,也有益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及企业的形象提升。
同时,湖泊、人工水景也可以吸引各种野生动物进驻,促进生态平衡。
实施建议为保证矿山厂区绿化方案的顺利实施,需要考虑以下几点:1.按照地形、土质、气候等条件,有针对性地制定绿化方案,并坚持不断地优化和调整;2.选择合适的绿化植物,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类管理,充分发挥各类植物的效益;3.定期进行养护管理,防止病虫害和自然灾害对绿化工作的影响,并严格按照现行的环境法规规定,确保绿化工作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矿山厂区绿化方案1. 前言矿山厂区环境污染严重,不仅影响员工的身体健康,也会对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鉴于此,制定合理的矿山厂区绿化方案是很有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可行的绿化方式,旨在提供参考,帮助矿山厂区改善环境污染并保护生态环境。
2. 绿化方案2.1 选用抗污染性强的绿化植物在矿山厂区绿化中,选择抗污染性强的绿化植物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植物能够通过吸收和吸附污染物的方式净化空气,并且可以降低厂区的噪音和温度。
以下是一些抗污染性强的绿化植物:•吊兰:吊兰具有很强的空气净化能力,可以清除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苯、甲醛等有害物质。
•金钟桂:金钟桂是一种适应性非常强的植物,不怕污染和喜欢阳光,能够吸收污染物、降低温度和噪音。
•红掌:红掌是一种易于养护的植物,不仅美化环境,还能吸收有害气体和降低厂区的噪音。
2.2 采用适合当地气候的绿化方式在制定绿化方案时,必须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合的绿化方式,以确保绿化效果最佳。
以下是一些适合矿山厂区的绿化方式:•屋顶绿化:矿山厂区的空气质量通常较差,通过在屋顶种植植物可以净化空气,降低温度和噪音。
同时,屋顶绿化还有减少雨水径流的作用,可以在雨季减少水灾。
•围墙绿化:围墙绿化可以在保护隐私的同时美化环境,采取垂直种植的方式可以节约空间,提高绿化率。
在选择种植植物时,应考虑到围墙的高度和光照条件,选用适合的植物品种。
•草皮绿化:草皮绿化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绿化方式,可以减轻视觉疲劳,并且有助于降低气温和噪音。
在种草皮时应选择抗污染性强、适合当地气候的草种。
2.3 节约施工成本的绿化方式在矿山厂区绿化的过程中,也需要考虑施工成本问题。
以下是一些节约施工成本的绿化方式:•利用自然植被:在现有自然植被的基础上进行绿化,不仅可以减少绿化成本,还能够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
•采用塑料花草:塑料花草虽然不具有生物性,但是可以达到与真实花草类似的美化效果,并且价格相对较低。
在选择塑料花草时,应选择耐用性好、颜色自然的产品。
矿山厂区绿化方案1. 背景在当今社会,矿山作为重要的能源资源来源,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但是,矿山的开采和生产往往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其中绿化问题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矿山厂区绿化不仅可以改善生态环境,也有助于提高厂区的美观度。
2. 目的本绿化方案的目的是为了创建一个绿色、美丽、舒适、安全的生产环境,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 绿化方案3.1 绿化布局根据矿山厂区的实际情况,本方案将绿化布局分为三个方面:入口绿化、生产区绿化、员工休息区绿化。
3.1.1 入口绿化入口绿化是企业门面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外展示企业形象的一张名片。
因此,在入口处应布置精美、绿化到位的景观,增加人们的美感体验。
布局如下:•两侧设置双行树林,以营造绿色环境。
•入口中心处设置一个花坛,栽种各类花卉,以增加色彩和艺术性。
3.1.2 生产区绿化生产区的绿化布局需要结合生产建筑和厂区道路等实际情况进行规划。
具体措施如下:•依照建筑物的室内外布局,合理选取植物,用丰富、多样的绿化装点厂房,使其与周边环境完美融合。
•在厂区的道路、大门、广场等地方种植花卉,形成美观喜人的绿化景观。
3.1.3 员工休息区绿化企业员工在工作之余可以到休息区域得到充分的放松,而这个区域也应该布置得舒适、自然。
具体布局如下:•在休息区域设置树阵,以营造绿色环境,并在树阵之间设置休闲长椅、晾衣场等设施,让员工感觉到自然和舒适。
•在休息区域布置一些静谧的景观,如落羽杉等,提供员工一个喜闻乐见的场所。
3.2 植物选择绿化的效果好坏不仅与绿化布局有关,还与植物的选择有关。
因此在此方案中,我们希望选择那些适合砂石土壤、不宜管理、耐旱的植物,如:•银杏树:适合于长期在旱地上生长,叶色鲜艳,为生产区和员工休息区的主要树种。
•金银花:适合于厂区建筑的墙面,花期较长,颜色美丽。
•孔雀草:适合于室外绿化和草坪覆盖,生长期较长。
3.3 管理养护为了保证厂区绿化效果的持久性,必须对绿化进行良好的养护管理。
煤矿绿化实施方案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煤炭资源的日益枯竭,煤矿绿化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煤矿绿化不仅可以改善煤矿周边的生态环境,提高空气质量,还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煤矿绿化实施方案,对于推动煤矿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一、绿化目标煤矿绿化的首要目标是恢复和改善矿区及其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整体质量。
同时,要确保绿化工程的长期效益,使其成为煤矿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二、绿化原则1. 生态原则:煤矿绿化应当遵循生态学原理,促进植被恢复和土壤改良,提高植被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2. 可持续原则:煤矿绿化应当注重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保证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和自我更新能力。
3. 经济原则:煤矿绿化应当充分考虑经济效益,选择适宜的植被种类,提高土地的综合效益。
4. 社会原则:煤矿绿化应当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需求,提高绿化工程的社会效益,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三、绿化措施1. 植被恢复:根据矿区的地貌特点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宜的植被种类进行绿化,包括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等,以提高植被的覆盖率和多样性。
2. 土壤改良:采取适当的土壤改良措施,包括施用有机肥料、植被覆盖、植物修复等,提高土壤的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
3. 水土保持: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包括植被覆盖、梯田建设、坡面保护等,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地下水资源。
4. 生态修复:对矿区的水体、湿地、野生动植物等进行生态修复,恢复和改善当地的生态系统。
四、绿化管理1. 强化监测:建立健全的绿化监测体系,对绿化工程的成效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2. 加强保护:加强对绿化区域的保护力度,防止人为破坏和非法开发,确保绿化工程的长期效益。
3. 宣传教育:开展绿化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当地居民对绿化工程的认识和参与度,形成全社会参与绿化的良好氛围。
4. 持续改进:不断总结绿化工程的经验教训,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提高绿化工程的质量和效益。
厂区绿化是园林绿化养护的重点方向,大多数工厂内铺地过多,工厂显得杂乱无章,植物搭配粗放不精细,形式过于雷同,缺少个性。
特别是在用了许多种类的硬质材料后,更显凌乱。
因此,厂区绿化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创造新的形式,综合处理不同的因素。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好养护始终坚持:总体布局必须均衡稳定、协调统一。
在此基础上,好养护形成了自己的厂区施工绿化原则:
1、注重调查、因地制宜的原则。
在规划设计前要对工厂的自然条件、生产性质、规模、污染状况等进行充分的调查。
2、工厂的绿化规划与总体规划相适宜的原则。
工厂的绿化规划是总体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要在工厂建设总规划的同时进行绿化规划。
要本着统一安排、统一布局的原则进行,规划时既要有长远考虑,又要有安排,要与全厂的分期建设协调一致。
在对工厂建设规划时,同时要考虑到绿化规划,以便达到所期待的景观效果。
3、厂区绿地规划设计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原则。
绿地规划设计要与建筑主体相协调。
在视线集中的主体建筑四周重点绿化,用园林小品、雕塑等形成丰富景观,起到烘托主体的作用.要将园林绿化纳入工厂总平面布置中,做到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形成点线面相结合,自成系统的绿化布局。
4、厂区绿化规划设计布局合理、保证安全生产的原则。
绿化时不能影响地面上下管线和车间生产的采光。
当厂区平面绿化达到预期效果时,还要考虑到厂区空中以及地下所带来的不便。
5、设计养护与企业文化和员工身心相结合的原则。
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是厂区绿化的根本宗旨。
保障员工快乐工作、健康生活更是厂区绿化的意义所在。
工矿厂区绿化原则厂区绿化的基本原则1.1 绿化应有自己的风格。
厂区绿化是以作业建筑为主体的环境净化、美化。
要体现厂区绿化的特点与风格,充分发挥绿化的整体效果[2]。
根据厂区的规模、行业特点,建筑物格局所处的环境,庭园使用的对象,布置的风格和竟境等因素,表现出新时代的精神风貌,衬托出厂区的敞朗、整齐、宏伟,使厂容厂貌格调高雅,面目鼎新。
1.2 厂区绿化应充分体现为生产服务和为工人服务。
厂区绿化使环境得以改善,有利生产,有利于工人身体健康。
要充分了解工厂及其车间生产特点,使绿化适应性,实用性较为突出[2]。
1.3 合理布局,自成系统:要将园林绿化纳入工厂总平。
面布置中,做到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形成点线面相结合,自成系统的绿化布局,从厂前区到生产区,从作业场到库房堆场,到处是绿树、青草、鲜花、充分发挥绿地的卫生防护美化环境的作用,使工厂掩映于绿茵之中[1]。
1.4 增加绿地面积,提高绿地率。
厂区绿化面积的大小,直接影响到绿化的功能。
要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地增加绿地面积,以提高绿地率,绿视率[3]。
厂区绿化是建设现代化工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消除污染、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
要搞好厂区绿化,必须根据工厂的建筑布局和土地的利用情况做出规划,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方法构成一个完整的绿化系统[1]。
厂区绿化也应选择有着多种防护功能的绿色植物。
由于多数工厂区的空气、水质、土壤等条件比其他地区差,甚至有不同程度的污染,所以应该选择具有适应不良环境条件的植物,以便改变环境质量;因地制宜的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土壤、水分等条件的乡土树种或是经过长期考验已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的外来树种,其适应性强,成活率高,生长健壮,有能就地取料,既省人力又可节省费用;选择抗污染能力强、抗病虫害能力强的植物。
2 组成部分绿化设计要点及树种选择2.1 厂前区的绿化设计。
厂前区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工厂的形象,体现工厂的面貌,是职工上下班集散的场所,是给宾客参观创造第一印象之处,绿化布置应考虑到建筑的平面布局,主体建筑的特点,色彩、风格,与城市道路的关系等,多数采用规则式和混合式相结合的布局。
种植观赏价值较高的常绿树,也可布置色彩绚丽、姿态婀娜、气味香馥的晚香玉、百合、牡丹、月季、紫薇等花卉。
水源方便的工厂还可以在工厂中心设置喷水池、假山石等。
厂门的绿化要方便交通,与建筑的形体,色彩相协调。
林荫大道上选用冠大荫浓、生长快、耐修剪的乔木作遮荫,或配以修剪整齐的灌木绿篱,以及色彩鲜艳的宿根花卉,给人以整齐美观,明快开朗的印象。
在宽大的厂前区还常常与小游园的布置相结合,绿化气氛更浓,环境更优美,通常栽植观赏花木,铺设草坪,辟水池,设山泉,修小径等小品布置河岸,还可放置灯座,靠椅,形成恬静、清洁、舒适、优美的环境[3]。
2.2 生产区的绿化设计。
生产车间是工厂的主体,应是厂区绿化的重点,该区的绿化应以满足功能上的要求为主。
不同性质的生产车间,可因绿化面积的大小而异。
高温车间周围的绿化,应充分利用其附近空地,广泛栽植高大的落叶乔木和灌木,以构成浓荫蔽日、色彩淡雅、芳香沁人的凉爽、幽静环境、便于消除疲劳[1]。
为便于防火,应不种或少种针叶类及含油脂的树种;对产生污染物和噪音等有害物质的厂矿车间,应选择生长迅速、抗污染能力强的树种进行多行密植,形成多层次的混交。
有条件的工厂应留有绿化带空地。
在种植设计时,林带和道路应选用没有花粉、花絮飞扬的树木整齐栽植,其余空地可大面积铺栽草坪,适当点缀花灌木,用绿化来净化空气,增加空气湿度,减少尘土飞扬,形成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工作环境[2]。
2.3 水源地的绿化设计。
许多工业企业除生活用水及消防用水外,生产用水也很大,尤其一些特殊工业企业本身有贮水池及河湖等,绿化的要点一是保护水源的清洁卫生;二是通过好水源的绿化处理,可大大改善厂区的环境。
尤其是工厂污水处理场的绿化。
要选择抗性强的树种,即能吸收有害物质的水生植物如水葱、田蓟、芦苇等可杀死水中细菌。
利用处理净化后的废水可种树、栽花、养鱼,不仅绿化环境,而且还可通过植物对环境污染和治理效果进行生物监测,起了良好作用[1]。
2.4 厂内道路绿化设计要点。
厂内道路是连接内外交通的纽带,职工上下班人流集中,车辆来往频繁,地上地下管道,电线纵横交叉,都给绿化带来了一定的困难[7]。
道路绿化应满足庇荫、防尘、降低噪音,交通运输安全及美观等要求,乔木以7~10米为宜,定于高度不低于4米[7]。
一般道路在两侧对称地栽树效果较好;如果道路狭窄不能两侧都栽树或者一侧管线太多时,可采用在道路一侧绿化的方式;如果路较宽,车行道和人行道能分开时,可以设计成多种形式以突出绿化效果[3]。
为了保证行车和行人及生产安全,道路绿化要遵循厂内道路交叉,转变非植树区的最小距离,树木与建筑物、道路、地下管线的最小间距。
要充分发挥植物的形体色彩美,有层次地布置好乔木、花灌木、绿篱,宿根花卉,形成既壮观又美丽的绿色长廊[2]。
厂区绿化应在普通绿化的基础上,进行重点美化,同时做好养护管理工作,才能达到改善环境,保证职工身体健康,提高企业知名度的目的。
厂区绿化效果的好坏,要本着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植物,不能只考虑美观等效果,要选择那些既抗污染,又能滞尘,且易繁殖,便于管理的植物。
有着多种防护功能的绿化植物是厂区绿化的主体,为了使工厂中宝贵的绿地发挥出最大的综合效益,首先必须对绿地进行周密的规划设计,对绿地的空间进行合理的艺术的布局,对绿地中使用的植物,进行科学的选择和配置。
只有选择多种多样、各具特色的植物,在绿地中配合使用,才能实现绿化的多种综合效益[6]。
3 厂区绿化中选择多种植物的益处3.1 富了园林的景观,为园林绿地内“植物造景”提供充足的物质基础。
3.2 便于因地制宜栽种植物,充分利用绿地中光照、水湿、温度、土壤肥力、酸碱性等方面的生态条件。
3.3 便于适应厂区绿化中复杂的功能要求和环境条件。
各种植物的生长习性是各不相同的,绿地中根据当地栽种植物的功能要求和立地条件的限制,应当相应地选用适宜的植物,这就形成了绿化植物多样性的基本条件。
3.4 工厂绿地内选用多样园林植物,可以有效地防治多种环境污染因子。
绿色植物对各种污染物的吸收量,不同的树种差异也很大。
因此选用多种植物相互配合,才能全面有效地保护环境,减少污染。
3.5 绿地内选用多种植物,有利于植物自身的生长。
3.6 绿地中选用多种植物,有利于形成乔、灌、藤、草多层混交,更近似自然群落融合一体的较稳定的植物群落。
这种群落一旦形成,就可以有效地降低过大的风速,形成微风,从而对许多生态因子起到有益的辅助作用,防止大风对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湿度、温度等生态因子的破坏作用。
在厂区绿化中,以防护为主的绿地,因这种多层混交的植物群落,提高了叶面积指数,从而能提高绿地净化污染、减弱噪声、改善气候、保护环境的综合效益。
3.7 在绿地中选用多种植物,能丰富职工的科学知识,为久居厂房内从事工业生产的职工就近认识多种植物,提供了方便[6]。
4 工厂绿化中植物选择应掌握的原则4.1 选择适应性强,具有抗御有害污染性能的树种。
由于多数工厂在生产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地产生有害物质,因而工厂区的空气、水、土壤等条件常比其他地区差,同时工厂区地上地下管线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所以选择具有适应不良环境条件的植物十分重要[3]。
4.2 满足绿化的主要功能要求。
不同的工厂对绿化功能的要求各有侧重,如有的工厂以防护隔离为主,有的以绿化装饰为主。
而在大的工矿企业,不同部位对绿化亦有区别,在选择植物材料时,应考虑绿地的主要功能,同时兼顾其他功能的要求。
4.3 适地适树,满足植物生态要求。
要求植物起防护作用,首先要使植物能正常生长。
树种选择时首先要做到“适地适树”,即栽植的植物生态习性能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
除了优先考虑乡土植物外,可以通过引种驯化或改变环境等手段创造适宜植物生长的条件。
4.4 选择病虫害较少的树种,易于管理。
工厂因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发育。
植物生长受抑制时,抗病虫害的能力就有所削弱,于是就易感染各种病虫害。
所以应选择那些生长良好,发病率低的植物[6]。
厂区绿化植物种类的选择原则与多样性是统一的。
今天的园林工作者不但应该熟悉和充分运用已有的园林植物,而且还应当从自然界丰富的植物资源中,挖掘、选育出更多更好的园林植物,为厂区绿化提供丰富多彩的植物种类,使绿地发挥出更大的综合效益。
然而,目前工厂的绿化建设,还远远不能适应“花园式工厂”对厂区绿化的高标准要求。
5 厂区绿化存在的问题5.1 布局呆板、千篇一律。
由于目前在厂区绿化的规划设计上普遍存在着理论脱离实践,一些厂区规划设计观点和手法陈旧,许多设计人员对厂区绿化规划设计的特殊性缺乏深入的了解和系统的研究,厂区绿化往往局限在厂区主干道两侧或厂前区的广场,从布局的形式、设计的手法乃至植被的配置上,都相互雷同,缺乏个性。
厂区绿化建设缺乏发展的思维与跨世纪的时代特征[8]。
5.2 厂区硬质景观过多。
目前的厂区绿化中,尤其在厂前区,亭、廊、假山过多,植物选景所占比例太少。
殊不知,硬质景观不利于厂区生态环境的改善。
5.3 形式单一,多层次的立体绿化未能形成。
目前,大多数厂区的绿化仍只停留在地面栽植,而未能充分利用厂区建筑的墙面、屋面等再生空间进行布置,使厂区绿化在形式上显得单一。
立体的、多层次的绿化空间未能形成。
5.4 植物的栽植位置、配置不合理。
厂区绿化中往往缺乏专业绿化技术人员的指导,植物的栽植位置不当:一是乔木离厂区建筑距离太近,影响底层操作间的通风、采光;二是乔灌木与厂区地下管线的距离不符合有关的技术规范要求,影响了管线的正常工作。
在植物的配置上也未能结合厂区的特点和根据厂区不同功能建筑形成的室外空间及绿化功能的要求处理好乔灌木比、常绿与落叶比,以及选择合适的植物进行配置,使绿化的空间缺乏层次,绿化效果不理想[8]。
厂区绿化设计厂区绿化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厂区绿化设计在有利于工厂生产的同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并满足植物的生态要求。
只有因地制宜,适地种树,才能使植物的生长习性与栽培地点的生态条件得到基本的统一,有利于植物的成活与生长,并获得理想的绿化效果。
厂区绿化布局要考虑整个厂区的环境协调、视觉景观效果以及今后的管理。
植物的竖向布置要注意形成丰富的“林冠线”,厂区主干道可采用不同高度的树木进行配置以及具有不同风格树冠的树种进行配置,以形成厂区变化的天际线,从而丰富厂区的视觉景观效果。
厂区绿化应融汇在厂区总体环境设计中,点、线、面结合,保持绿化空间的连续性,使人进入厂区后随处见绿[9]。
植物的开花是四季变化中最受人关注的观赏内容,所以在绿化设计中应充分应用各种植物的不同花期进行配置,使绿化区域内的开花此起彼伏,四季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