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分镜教程——电影分镜头画面设计机位图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19.85 MB
- 文档页数:92
电影开场画面的分镜技巧分析电影开场画面是影片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它能够抓住观众的眼球,并且为后续的故事情节铺设基础。
在电影制作过程中,分镜是非常重要的工具,尤其在开场画面的设计中,分镜技巧的运用非常关键。
下面将对电影开场画面的分镜技巧进行分析。
1. 镜头抓住观众开场镜头应该具备吸引力,通过能够引起观众兴趣的画面,将观众的注意力吸引到电影上来。
例如,利用漂亮的风景或者令人印象深刻的建筑或景点等,以一种引人注目的角度去拍摄场景来开头,可使人快速进入电影故事的世界。
2. 快速展示故事背景开场镜头应该尽可能快速地向观众展示电影的背景。
这可以通过运用在场景中使用配乐、经过描写性语言的旁白等方式进行,来快速建立电影的世界观和背景。
3. 营造氛围开场画面应该能够反映电影的氛围,并在事实上确保该氛围贯穿整个片段。
例如,对于一部紧张刺激的电影,观众应该感受到电影的紧张氛围,因此可以通过利用诸如快速剪辑,闪烁图像,配乐等技术来达到这样的效果。
4. 利用动态的画面动态的画面能够让开场画面更加吸引人,并且使人们感到更加投入到电影中。
通过运用如快速剪辑、运用摄像机角度、动态转换等技术,可以将不同的画面快速地切换,从而在画面的节奏和动感上增添一种引人注目的视觉冲击力。
5. 利用视觉及情感暗示开场画面应该与电影主题及题材联系紧密。
这可以通过利用颜色、图像和声音来实现。
例如,在一部黑暗及恐怖的电影中,可以利用黑暗及阴暗的色调来增加电影的黑暗感觉,同时利用挤压感强的镜头等技术来营造紧张的情感氛围。
综上所述,电影开场画面的分镜技巧应该注重细节,尽可能吸引观众,并且能够快速展示电影的背景和氛围。
同时,适当地运用配乐和声音等元素,可以增强电影的视觉冲击力、表现情感和增强观众的体验。
风味人间第一集(马肉部分)
镜号景别摄法画面机位备注
1全景固定
2特写固定
3特写固定
4特写固定
5特写固定
6全景固定
7近景摇
8特写固定
9中景固定
10特写固定
11特写固定
12全景固定
13特写固定
14特写固定
15特写固定
16中景固定
17特写固定
18近景固定
19近景固定
20特写固定
21特写固定
22特写固定
23特写固定
24近景固定
25特写固定
26特写固定
27中景固定
28特写固定
29特写固定
30特写固定
31特写固定
32特写固定
33近景固定
34近景固定
35近景固定
36全景固定
37近景固定
38特写固定
39中景固定
40特写固定
41特写固定
42特写固定
43中景固定
44中景固定
45中景固定
46近景固定
47特写
48远景固定
49特写固定
50特写固定
51特写固定
52特写固定
53特写固定54特写固定55特写固定
56全景摇右
左
57全景拉
58特写固定
59特写固定
60特写固定
61特写固定
62特写固定
63特写摇
64特写固定
65特写固定
66特写固定
67特写固定
68特写固定
69特写固定
70特写固定
71特写固定
72特写固定
73特写固定
74特写固定
75特写固定
76特写固定
77特写固定。
导演功课:电影分镜图文详解我们先看一个例子,下面这些是电影《南京南京》的几张分镜图,属于国内较细致的电影分镜头:光是看这些分镜头脚本,就已经能基本感受到电影想表达的大概气氛和所发生的故事。
那么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分镜头?分镜是在文字脚本的基础上,导演按照自己的总体构思,将故事情节内容以镜头为基本单位,划分出不同的景别、角度、声画形式、镜头关系等,等于是未来影片视觉形象的文字工作本。
后期的拍摄和制作,基本都会以分镜头剧本为直接依据,所以也称为导演剧本或工作台本。
分镜头剧本是导演对由文学形象到视觉形象的转变中的具体化的总体把握和设计,可以体现导演创作的风格特点。
分镜头剧本的内容一般包括镜号、景别、摄法、长度、内容(指一个镜头中的动作、台词、场面调度、环境造型)、音响、音乐等,按统一表格列出。
可以说它是影片的拍摄计划和蓝图。
分镜头草图(故事板)的使用可能开始于华特·迪斯尼的第一部卡通片,韦布·史密斯是迪斯尼20世纪30年代早期发明故事板的动画师。
不过即使没有迪斯尼的影响,故事板最近的血亲——漫画书,已经扎根于30年代大多数美国人之中。
而电影可以用单一的画板加以影像化的观念,成了不可避免的发展结果。
希区柯克也许是最擅长故事板的导演,他使用细致的图卡来修饰他的视像和控制拍摄流程,以保证他的原始意念可以完整的被转化成影片。
他手绘的《西北偏北》分镜图,如今已经成为众多电影人观摩学习的必读手册。
对美工师出身的希区柯克而言,这也是一种借以确认他就是影片创作人的途径。
他经常会说他的电影还在没拍之前就已经完成了。
我们能够从他在现场很少看取景器的事实得到证明,因为现场所拍的仅仅是故事板中的等同物,而故事板则老早就已完成。
在好莱坞,几乎每部电影都会有专门的故事板制作团队。
从早期的默片到现在的大片,故事板的制作是电影筹备前期的必要一环。
分镜师根据剧本和导演的意见画出来的故事板,将画面的基本构图和运镜时间等都详细地准备好后,电影开拍,导演几乎能按照每个画面进行调度拍摄。
最全的电影分镜方法解析最近有很多同学反映不太会画分镜(也就是通常说的“故事板”),这次通过这篇文章,希望能让大家对影视分镜头(故事板)能有一个初步了解。
我们先看一个例子,这些是电影《南京南京》的几张分镜图,已经属于国内较细致的电影分镜头。
光是看这些分镜头脚本,就已经能基本感受到电影想表达的大概气氛和所发生的故事。
那么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分镜头?分镜是在文字脚本的基础上,导演按照自己的总体构思,将故事情节内容以镜头为基本单位,划分出不同的景别、角度、声画形式、镜头关系等,等于是未来影片视觉形象的文字工作本。
后期的拍摄和制作,基本都会以分镜头剧本为直接依据,所以也称为导演剧本或工作台本。
分镜头剧本是导演对由文学形象到视觉形象的转变中的具体化的总体把握和设计,可以体现导演创作的风格特点。
分镜头剧本的内容一般包括镜号、景别、摄法、长度、内容(指一个镜头中的动作、台词、场面调度、环境造型)、音响、音乐等,按统一表格列出。
可以说它是影片的拍摄计划和蓝图。
分镜头草图(故事板)的使用可能开始于华特·迪斯尼的第一部卡通片,韦布·史密斯是迪斯尼20世纪30年代早期发明故事板的动画师。
不过即使没有迪斯尼的影响,故事板最近的血亲——漫画书,已经扎根于30年代大多数美国人之中。
而电影可以用单一的画板加以影像化的观念,成了不可避免的发展结果。
希区柯克也许是最擅长故事板的导演,他使用细致的图卡来修饰他的视像和控制拍摄流程,以保证他的原始意念可以完整的被转化成影片。
他手绘的《西北偏北》分镜图,如今已经成为众多电影人观摩学习的必读手册。
对美工师出身的希区柯克而言,这也是一种借以确认他就是影片创作人的途径。
他经常会说他的电影还在没拍之前就已经完成了。
我们能够从他在现场很少看取景器的事实得到证明,因为现场所拍的仅仅是故事板中的等同物,而故事板则老早就已完成。
在好莱坞,几乎每部电影都会有专门的故事板制作团队。
从早期的默片到现在的大片,故事板的制作是电影筹备前期的必要一环。
分镜头脚本中的画面构图与景深设计技巧在电影制作中,分镜头脚本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它不仅仅是导演和摄影师之间的沟通工具,更是影片的基石。
而画面构图和景深设计则是分镜头脚本中不可忽视的要素,它们能够为影片增添层次感和视觉冲击力。
画面构图是指将影片中的元素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画面。
良好的画面构图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传达出导演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意图。
在分镜头脚本中,画面构图可以通过镜头的选择、摄影角度和元素的排列来实现。
首先,镜头的选择是画面构图的基础。
不同的镜头有不同的视角和焦距,它们能够带给观众不同的观感和情感体验。
例如,使用广角镜头可以呈现出开阔的视野和强烈的透视效果,而长焦镜头则可以拉近观众与被拍摄物体之间的距离,增强紧张感和聚焦效果。
在分镜头脚本中,导演和摄影师需要根据情节需要和表达意图来选择合适的镜头。
其次,摄影角度也是画面构图的重要因素。
通过不同的摄影角度,可以改变观众对场景和人物的感知。
例如,低角度可以使人物显得威严和强大,而高角度则可以使人物显得渺小和无助。
此外,斜角度可以增加画面的动感和紧张感,而平角度则可以使画面更加稳定和平静。
在分镜头脚本中,导演和摄影师需要根据情节需要和表达意图来选择合适的摄影角度。
最后,元素的排列也是画面构图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合理的元素排列,可以使画面更加有层次感和艺术感。
例如,将主体放置在画面的一侧,可以形成对比和平衡;将主体放置在画面的前景或背景,可以形成景深效果和视觉冲击力。
在分镜头脚本中,导演和摄影师需要根据情节需要和表达意图来安排元素的排列。
除了画面构图,景深设计也是分镜头脚本中需要考虑的重要要素。
景深是指摄影中能够保持清晰焦点的范围,它能够使画面更加立体和真实。
在分镜头脚本中,景深设计可以通过调整光圈、焦距和摄像机与被拍摄物体的距离来实现。
首先,光圈的大小影响景深的浅深。
较大的光圈会使景深变浅,只有被拍摄物体的一部分能够保持清晰焦点,而其他部分则会变得模糊。
电影开场画面的分镜技巧分析在电影中,开场画面往往是导演用来吸引观众眼球的重要部分。
通过巧妙的分镜技巧,导演可以在短短几分钟内打动观众,并为接下来的故事情节铺设基调。
本文将就电影开场画面的分镜技巧进行分析,探讨一些常用的技巧以及它们的效果。
1. 剧情悬念许多电影开场画面通过剧情悬念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导演会选择一个引人入胜的场景或情节,并在画面中逐渐揭示剧情的发展,建立观众的期待和好奇心。
《盗梦空间》的开场画面即采用了这种技巧,引出了故事的主要冲突和主题,让观众立刻被吸引进电影的世界。
这种技巧通常会通过快速的剪辑和戏剧性的音效来增强效果,让观众感到紧张和兴奋。
2. 角色介绍有些电影会在开场画面中通过一系列分镜来介绍主要角色,让观众对他们的性格和特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这种技巧通常会使用一些简短而有力的镜头,展示角色的外貌、行为和环境,让观众能够快速地建立起对这些角色的印象。
《星球大战》系列电影的开场画面经常采用这种方式,通过快速的剪辑展现主要角色的形象和个性,让观众在短时间内对他们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 情感营造一些电影在开场画面中会通过镜头语言和音乐等手段来营造情感氛围,让观众在第一时间就被吸引进电影的世界。
《情书》的开场画面即采用了这种技巧,通过柔和的光线和慢动作的镜头来营造一种浪漫的氛围,让观众在开场就感受到了电影所要传达的情感。
这种技巧通常会使用一些特定的摄影手法和后期处理技术,来增强画面的情感表达力,让观众在短时间内就与电影产生共鸣。
4. 情节铺垫有些电影会在开场画面中通过一系列镜头来铺设主要情节和主题,为后续故事的发展奠定基础。
这种技巧通常会使用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镜头和场景,来暗示故事的发展方向和主题内涵。
《千与千寻》的开场画面即采用了这种技况,通过一系列神秘的场景和角色来预示后续故事的发展,让观众在开场就能够对电影的主题和情节产生兴趣。
在实际的电影制作中,导演会根据电影的类型、题材和风格来选择适合的开场画面分镜技巧,以实现吸引观众的效果。
电影开场画面的分镜技巧分析电影开场画面是电影制作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可以用来吸引观众的眼球,准确地传达电影的主题和氛围,并为电影的进一步发展预设铺垫。
而分镜技巧是开场画面中非常重要的制作手段,能够有效地展现电影的主题和情感,并传递电影导演和制作团队的意图。
一、光线运用在电影开场画面中,光线的运用非常重要。
光线能够制造出各种不同的氛围和情绪,比如明亮的阳光、暗淡的月光、阴暗的灯光等等。
导演可以运用光线来创造出不同的画面效果,比如强烈的对比、明暗相间等等。
例如,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的开场画面中,导演运用了明亮的阳光和巨大的石头墙体来展现电影的主题。
阳光照在墙体上,形成强烈的对比,凸显出监狱的高墙,暗示了主人公安迪的困境和绝望。
二、镜头运用镜头运用是电影开场画面中非常重要的制作手段。
导演可以运用不同的镜头来展示不同的画面效果,比如近景、远景、中景等等。
不同的镜头可以呈现出不同的视角和情感,能够有效地展示出电影的主题并营造出氛围。
例如,在电影《霸王别姬》的开场画面中,导演运用了大量的远景镜头,展示了穿着汉服的人们在非常宽阔的场景中繁忙地前行,创造出一种华丽、热闹、喧嚣的氛围。
在这个画面中,导演通过远景镜头创造了一个外观华丽的世界,并通过场景中的工人嘈杂的喊声和车辆的噪音,展现了这个世界不安宁的现实。
三、符号运用符号是电影开场画面中非常重要的制作手段,能够有效地展示电影的主题和情感,并引导观众的思考。
导演可以通过符号来展示是非对错、冲突、转变等等,让观众在想象和感受的层面上更深入地理解电影的情境和环境。
例如,在电影《一代宗师》的开场画面中,导演王家卫运用了雨、烟和飞花等符号来展现电影的主题。
电影开场画面中的飞花和烟雾逐渐淡化,透出雨中站立的人物。
导演通过这样的对比和符号运用,让观众察觉到电影中的主题就像雨中站立的人物一样,坚定不移,永不放弃。
电影开场画面分镜技巧摘要分镜是导演开拍前必要的视觉参考,好的开场画面能够奠定一部影片的基调和风格,引导主人公出场,并激发观众的观影兴趣;建立开场画面的分镜思维、熟悉分镜技法是电影导演的必修课,本文将从经典电影的开场画面片段出发进行研究,归纳出四种基础的商业片的开场画面的分镜技法,希望这些分镜技巧能够对导演开展工作起到指导性作用。
关键词开场画面;悬念;景别;分镜技巧在电影中,开场画面奠定了一部电影的氛围、情绪及整个主题的基调,如何对开场画面设计分镜是导演初学者常常遇到的困境,迷人的开场画面,像魔术一样,既可以让观众在短时间内进入情境,又能让故事跌宕起伏,使电影始终保持着吸引力。
在经典电影的导演分镜中,笔者试着以11部经典电影的开场画面作为研究文本,归纳出以下四种基本的分镜方式,从定场镜头引发人物的故事,在悬念中推进情节的发展。
1第一种分镜方式在拍摄外景时,第一个镜头为远景,接着切换成全景,进而拍摄一个无关紧要的小人物,他的作用是引导主人公的出场,随后主人公出场,主角的分镜方式一般是以近景特写为主导镜头,按照三角形机位图至少拍摄其中两个机位,而这一组镜头的最后一个镜头一般是拍摄主人公的正面特写。
在分镜之前,导演首先要熟悉剧本创作,在常规的剧作中,远处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这段话的定场镜头涉及到了场景的置换,从山的远景切至庙的全景,最后切至两个人的中近景。
在剧作中,电影中主角一般是从正面和侧面拍摄,按照希区柯克常规的拍摄技法,人们可以试着推理出一个基本的法则先从人物的背面拍摄,随后切至成人物的正面,这种分镜技法能够制造悬念感。
在漫画《灌篮高手》中,樱木花道的出场就是采用这种方式,从无关紧要的人物入手,随后切入主角的背影,最后切至樱木花道的正面特写。
在《卧虎藏龙》中,观众看到的镜头序列,首先是一座江南水乡的远景,紧接着画面变成江南搬运货物的全景,随后切入一个镖头管家的近景,随后是主人公李慕白的出场,采用远景拍摄,随后李慕白穿越庭院,均采用全景拍摄,一直等到他与俞秀莲坐下来促膝长谈之时,观众方才看到他的面部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