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高二政治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题(生活与哲学)
- 格式:doc
- 大小:277.50 KB
- 文档页数:6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期中考试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哲学的理解正确的是①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②哲学是人们对整个自然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③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④哲学家们对具体科学进行概括和总结才形成哲学⑤哲学是对社会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A. ②③B.③④C. ①④D. ①⑤2.播种一种观念就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收获一种命运。
要改变命运,就要先改变行为,要改变行为,先要改变思想、解放思想。
这是因为A.方法论决定世界观 B.世界观和方法论互相转化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D.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相对独立性3.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运动与规律的正确表述是( )A.运动是有条件的 B.规律是客观的 C.静止是绝对的 D.运动是物质承担者4.我国古诗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原上草”的“枯荣”表明( )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B.事物是运动变化的C.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D.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5.在地震的短期预报仍然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的情况下,地震的预防比预报更显重要。
许多国家选择了加强建筑设防这一防震减灾的现实路径。
这一做法体现的哲理是( )A.坚持求真务实的态度就能改变规律B.认识和改造世界需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C.防震减灾措施是对自然界无规律运动的把握D.转变思维能够改变自然规律发生作用的形式6. 《三国演义》写尽了十八般兵器,但是没有写到手枪;《封神榜》写尽商纣宫廷的奢华,却没有提到互联网、高尔夫。
这是因为( )A.意识活动没有主动创造性 B.人们的意识无法反映未来C.人的意识无法把握事物的本质 D.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存在7.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对我们的哲学启示有( )①尊重规律,利用规律②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③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④从主观出发,发挥主观能动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 下列属于实践活动的是()①农民种地②科学家进行科学试验③工人做工④学生学习A、①②③B、①③C、①②④D、①③④9.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A.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B.精神对物质有反作用C.世界是永恒变化的 D.世界是普通联系的10.下列说法中正确反映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何者为第一性的是①人病则忧惧出,忧惧则鬼出②天地之变,阴阳之化③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④理在气先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1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一北京市第五十四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月考 2014.10.8高二政治说明:本试卷共三道大题:选择、简答、问答。
请把握好时间。
一、选择题(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或许是某个夏夜,我们抬头仰望,思索广阔无垠的星空。
这时候,心中会油然生出一种神秘感,一系列问题叩击头脑:“我是谁?”“世界从何而来?”“世界是否因为我而存在?”“我们的生命意义和价值是什么?”这些思索表明 ①万物因人的思考而显现其意义和价值 ②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③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思考 ④哲学就是人们的惊讶、惊异和思考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2. 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都需要智慧,学习哲学可以使人们拥有智慧。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A. 人类的大脑B. 人类的意识C.人类的生理状况D.人类的实践活动 3.下列关于哲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②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③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④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A .①②③B .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4.某校同学在全校宣传环保理念,大家纷纷用“00(自行车)”和“11(步行)”的方式上学,加入到绿色出行的行列。
这反映了A .方法论体现世界观B .哲学思想来源于人们的世界观C .方法论影响世界观D .哲学是对具体生活的概括和升华5.(2012江苏单科,25,2分)在快节奏生活的时代,人们提出了“慢生活”理念,一些人逐步接受了该理念,并加入到“慢餐饮”、“慢旅游”等行列,这放映了A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B .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C .方法论影响世界观D .哲学是对具体生活的概括和生化6.(2011,广东文综,32.4分)“道,犹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
”与此哲学观点相通的是A .自然从来不飞跃B .物质不外于吾心C .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D .动之端乃天地之心也在人类追索智慧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哲学派别。
高二政治期中考试卷《哲学与生活》第l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本大题共 25 小题。
每小题 2 分,共50 分。
请将正确答案填在答题卷上)1.哲学上的物质概念是指()A所有物质现象的总和B在意识之外独立存在的客观存在C是自然科学的物质D是一种客观存在2、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有句名言:“水是万物之源”;我国古代也有“五行说”,认为世界是由水、木、金、火、土演化而来的。
这两种观点的共同之处在于A.科学地揭示了世界的本原B.肯定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C.肯定了物质和意识具有同一性D.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问题B.世界是什么和怎么样的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问题4、唯物主义者认为,世界上从来没有什么神仙,更没有鬼。
下列选项中,符合唯物主义观点的是()①存在就是被感知②物是观念的集合③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④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5、“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这是因为它()①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②牢牢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③正确地总结了时代的实践经验④正确地概括了时代的认识成果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主要是()A.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B.细胞学说和生物进化论C.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D.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7、对世界观、方法论、哲学三者之间关系说法表述正确的是()①哲学既是世界观的学说,又是方法论的学说②要有世界观和方法就必须学习哲学③不同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不同④科学的世界观决定科学的方法论,二者构成哲学`A ①④B ①②③C ①③D ②③④8、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这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A.科学性B.阶级性C.历史性D.革命性9、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别在于()A.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B.是否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C.是否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D.是否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10、密切联系群众,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也是我们党战胜各种艰难险阻、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
江苏省淮安市范集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请在答题卡上填涂你认为正确的选项。
(本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B.物质与运动的关系问题C.具体科学和哲学的关系问题D.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2.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但并非人人都是哲学家。
这是因为()A.哲学是对自然科学的概括和总结B.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C.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D.哲学很神秘且只是哲学家的事情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B.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C.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D.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4.爱因斯坦指出,哲学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
这是因为()A.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B.哲学是关于方法论的科学C.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指导D.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5.欧布里德向朋友借钱后拖着不还,朋友前去讨债,欧布里德却说:“一切皆流,一切皆变,借钱的我是过去的我而不是现在的我,您要讨债就向过去的我讨吧!”欧布里德的荒谬在于()A.认为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B.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C.认为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相统一D.只承认相对静止而否认绝对运动6.下列观点中,能反映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是()A.存在就是被感知B.物是观念的集合C.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D.气者,理之依也7.中国古代佛教理论家慧能认为“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是的观点。
() A.客观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C.形而上学D.辩证法8.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客观实在性B.运动C.社会历史性D.实践9.辩证唯物论认为运动是( )A.物质的承担者B.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的变化C.物体的位置移动D.事物的显著变动10.“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
”这说明( )A、运动是绝对的、有条件的和永恒的B、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和无条件的C、静止是相对的、无条件的和暂时的D、静止是不存在的11.下列对“一切皆流,无物常驻”的理解,正确的是()A.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B.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C.静止是相对的、无条件的D.运动是静止的一种特殊状态12.时间都去哪儿了?我们通常感到时间在不断流逝,然而有的科学家认为,和空间一样,时间是不会流逝的。
高二生活与哲学期中考试题第Ⅰ卷选择题(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A.哲学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B.哲学起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C.揭示了哲学的本义 D.真正的哲学能够为人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2、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是()A.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决定 B.方法论决定世界观,世界观体现方法论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D.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影响,相互决定3、“造烛为照明,求知为运用。
学而不用,如同耕地不播种,终无所获。
”这是在强调()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C.认识是实践的唯一来源 D.认识对实践有促进作用我国古人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种观点在现在仍具有积极意义。
回答4—5题。
4、道家强调“道法自然”,认为人类应该以自然为师,顺应自然。
这一思想启示我们()A.认识和利用规律必须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基础B.认识和改造自然必须以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为前提和基础C.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没有本质区别D.只能顺应自然,尊重自然,而不能改造自然5、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过分强调“人定胜天”,造成资源、环境问题日益严峻。
近年来,根据这种现状,我国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这一过程表明()A.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发展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C.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D.对真理的不懈追求是认识的根本目的6、《坛经》记载,时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一。
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慧能的这一观点()A.离开了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B.离开了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C.离开了意识谈物质的不可知论观点D.离开物质谈意识的精神万能论观点7、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
但是,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而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
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共30题,60分)1.哲学作为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观念形态,它们的内容()A.源于哲学家的主观想象B.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C.是对客观现实世界的真实反映D.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恩格斯说:“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
”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也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基础,其中最主要的是( ) A.数学与天文学B.地质学和胚胎学C.古典力学和遗传科学D.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3.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侯惠勤教授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总体形态下还没有突破。
马克思主义哲学总体形态下没有突破,正确的理解是A.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缓慢,已经束缚实践的发展B.马克思主义哲学仍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时的各种基础没有根本变化D.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终极的认识,不需要进行突破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B. 世界是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C.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D.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问题5.学习哲学使人充满智慧,心里明亮亮。
重视对哲学的学习是因为哲学是A.使人聪明、给人智慧的一门具体科学 B.科学之科学,是最具指导性的科学C.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D.哲学家思维活动的科学总结6.人类所从事的活动主要归结为两类,即( )A.世界观和方法论 B.思维和存在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D.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7.中国古代有许多充满哲学智慧的寓言故事,如“田忌赛马”、“郑人买履”“刻舟求剑”、“揠苗助长”等。
这些寓言故事说明哲学智慧A.产生于人们的正确思考B.产生于哲学家充满智慧的头脑C.源于自发的世界观D.源于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8.下列关于哲学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社会科学②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③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④哲学是伟大的认识工具A.①③B.①④C.②③ D、③④9.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牡一中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学年 政治试题(理科)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下列对哲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B.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C.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科学化的世界观 D.哲学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思想高尚的人,不会做偷鸡摸狗之事;思想龌龊的人,不可能成就惊天动地的事业。
播种一种观念就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收获一种命运。
要改变命运,就要先改变行为;要改变行为,先要改变思想,解放思想。
这是因为 A.方法论决定世界观B.世界观和方法论互相转化 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D.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有相对独立性 科学家在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中,要有所成就,需要哲学思维。
这说明 A.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发展 B.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C.哲学能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D.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A.B.形而上学C. D.二元论 赫拉克利特有一句名言:“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体,它不是由任何神或被任何人创造的,它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按规律燃烧着、按规律熄灭着的永恒的活火。
”赫拉克利特的观点属于A.机械唯物主义B.朴素唯物主义C.唯心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 下列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有①人的灵明决定天地万物 ②存在即被感知 ③物是观念的集合 ④理生万物,理主动静,理在事先,事随理变 ⑤上帝创造世界 ⑥绝对精神决定万物的发展 ⑦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⑧生死由命,富贵在天 A.①②③⑦B.④⑤⑥C.①②④D.②③⑥ 时间都去哪儿了?我们通常感到时间在不断流逝,然而有的科学家认为,和空间一样,时间是不会流逝的。
其实,不管人们有何感觉,意识的内容都是 A.主观意志的产物 B.客观精神的产物C.人脑机能决定的 D.客观存在的映小小鼠标无极限,从发明鼠标到现在的50年间,机械鼠标、光电鼠标、多功能鼠标、3D鼠标层出不穷,如今人们还在研制不用手操作只靠意念控制的智能鼠标。
高二生活与哲学期中考试试题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2013—2014学年度上期期中考试高二政治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在中国古代,有许多充满哲学智慧的成语典故、寓言故事,如“白马非马”“刻舟求剑”“拔苗助长”“水滴石穿”“守株待兔”等,这些成语典故、寓言故事说明()A.哲学产生于寓言故事 B.哲学产生于哲学家充满智慧的头脑C.哲学源于古典文献的流传 D.哲学源于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2.有一个小煤窑经常发生安全事故,该企业主不是采取措施加强安全保卫力度,而是率领全体矿工到寺庙拜佛,祈求神灵的保佑。
下列说法蕴含的哲学道理与该企业主的作法相同的是()A.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C.夫至尊莫过于天,天之变莫过于日蚀 D.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记亡,治而不忘乱3.我国将于2013年11月启动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并于12月31日前完成此次普查工作。
通过普查,进一步夯实统计基础,完善国民经济核算制度,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科学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
国家这样做从哲学上看体现了()①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可以有效地改造世界②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③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④办事情要坚持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4.2012年6月18日,张德江同志在参加他所在的重庆市第四党代会江北、大足、开县代表团审议讨论时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大会报告的主题,加大科学发展力度,加快科学发展步伐,全面开创重庆科学发展新局面。
我们之所以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因为科学发展观()①是我们党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②是人类美好生活的向导③是凌驾于具体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④可以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十二五”期间,受国内资源保障能力和环境容量制约以及全球性能源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影响,我国资源环境约束力日趋强化,节能减排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南通市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政治(必修)期中试卷考试时间7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请在答题卡上填涂你认为正确的选项。
(本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__________问题。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D.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2.“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这种观点属于A.意识具有能动作用B.可知论C.不可知论D.唯心主义3.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是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非马克思主义哲学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D.无产阶级哲学和非无产阶级哲学4.有关哲学的说法,正确的是A.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哲学就是世界观,世界观就是哲学C.哲学都是正确的D.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5.“知”和“智”是一种互为依托、促进的关系。
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智慧便无从谈起;没有相应的智慧,知识再多也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
哲学是“智慧之学”,要将具体知识转化为哲学智慧,应该A.用哲学取代其他的具体知识B.对具体知识进行概括和升华C.坚持哲学对具体知识的指导D.在实践基础上丰富具体知识6.下列选项与右边漫画寓意相反的是A.存在即被感知B.万物生于水,又复归于水C.天地合而万物生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7.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A.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B.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C.自然界中可以直接感知的事物D.世界上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的总称8.在唯物主义的历史发展的基本形态中有这样一种观点,否认世界是神创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并把物质归结为如水火气土等具体的物质形态。
这是A.辩证唯物主义 B.古代朴素唯物主义C.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历史唯物主义9.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对_________的不同回答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B.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C.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D.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10.下列哪句话和“气者,理之依也”属于同一哲学派别的是A.未有此气,已有此理B.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C.存在就是被感知D.天地合而万物生11.下列观点正确反映思维和存在关系的是A.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C.神灵天意决定这社会的变化 D.物是观念的集合12.英国哲学家说:“万物都在运动,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2014-2015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政治试卷时间:第10周时长:90分钟本试卷分I卷(单项选择题)和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请将第I卷选择题的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答案写在试卷上。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在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地方。
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和第Ⅱ卷。
第I卷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毛泽东曾明确指出,存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这是思维与存在同一性的唯物主义前提,只有肯定这一条,我们才能与唯心主义划清界限。
这主要说明()A.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B.对思维与存在何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不同的世界观与方法论D.思维与存在的性质是不同的2.真正的哲学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因而,哲学家都是真理的发现者。
这一观点()A.正确地反映了哲学和哲学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B.错误地认为哲学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C.对哲学的认识是正确的,对哲学家的认识具有片面性D.肯定了哲学对人们认识世界的作用,否认了哲学在改造世界中的作用3.“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主要说明()A.运动离不开物质B.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C.运动是物质的惟一特性D.运动包括宇宙间的一切变化和过程4.2006年6月,中国两位科学家朱熹平和曹小东在美、俄数学家取得关键突破的基础上,解决了数学界百年未破的庞加莱猜想问题。
这说明()A.实践是不断向前推移的B.真理性认识总是相对的C.正确的认识来源于科学实验D.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5.上题中的庞加莱猜想从提出到被确认为真理,检验它的标准是A.实践B.科学理论C.科学实验D.多数人的认可[来源:21世纪教育网] 6.在“神舟七号”航天员出仓过程中,媒体曾出现“轨道舱有着火点”的误报情况,造成电视机前的观众十分紧张。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试题高二政治第Ⅰ卷(选择题 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恩格斯指出,“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
”对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哲学对自然科学具有指导作用 B.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C.哲学是对自然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D.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发展是同步的2.下列观点中,能反映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是A.存在就是被感知 B.物是观念的集合C.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D.气者,理之依也3 .“水停百日生虫,人闲百日生病”告诉我们A.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存在 B.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C.静止时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D.运动的主体是物质4. 2013年6月18日,广州五羊天象馆预报,在6月23日晚上,将出现全年最圆最大的超级月亮,而下一次超级月亮将出现在2014年8月11日。
今天我们看到这一预报得到了证实。
科学家对天文奇观的预测说明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②思维能够创造存在③思维对存在具有反作用④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只有尚未认识之物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5. 2013年4月22日是第44个世界地球日。
中国主题确定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生态文明共建美丽中国”。
这一主题表明①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要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②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要自觉遵循社会发展规律③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④人应该自觉地按照自然界的客观属性改造世界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③6. 古语强调“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下列内容与此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①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能因敌而制胜者,谓之神。
(春秋·孙子)②天有常道,地有常数,君子皆有常体矣。
(战国·荀子)③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战国·韩非)④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西汉·董仲舒)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7.“土豪、时间都去哪儿了、正能量、点赞”等十大流行语在客观、真实地记录了2014年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表明A.意识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C.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D.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反作用8.“神舟十号”在发射之前,科学家就发射时间、设备安装、运行轨迹等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与论证,为其成功发射奠定了基础。
这表明A.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有规律的 B.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C.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规律 D.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9. 我国经济工作的总基调是“稳中求进”,“稳中求进”体现了A.运动与规律的统一 B.运动与静止的统一C.物质与运动的统一 D.事物的运动是相对的10 有“久怒伤肝,久悲伤肺,久惊伤胆,常恐伤肾,常忧伤心”的说法。
这说明A.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B.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C.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D.人类的意识具有能动性11.下面漫画讽刺了A.没有坚持真理的客观性B.没有坚持真理的具体性和条件性C.没有看到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D.没有看到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12. 我国的成语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哲学寓意。
其中与其他三个成语的哲学寓意不同的是A.按图索骥B.画饼充饥C.掩耳盗铃D.刻舟求剑13.右图漫画蕴涵的主要哲理是A.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在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转化B.关键部分的功能状态会对整体起到决定性作用C.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不可分割D.整体居于主导地位,部分受整体的支配和制约14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和转基因农作物的推广,转基因农产品逐渐深入人们的生活。
但转基因食物是否安全、是否威胁生态安全,目前科学界仍没有肯定的答案。
这说明A.追求真理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C.认识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D.实践是一种直接的现实的活动15.生产中有这样的谚语:清明前后,点瓜种豆。
而今随着科技的发展,随时可以生产反季节蔬菜。
由此可见A.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B.规律既能被创造,也能被消灭C.科技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人可以认识并利用规律16. 网上流传2014年是60年一遇的“金马”年。
在“南京市妇幼之家”的QQ群里,已经怀上宝宝的妈妈们兴奋不已,都说自己家的宝宝以后是“影帝影后命”。
“妈妈们”的说法A. 体现了联系的多样性B. 符合意识的能动性C. 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D. 违背了规律的普遍性17. 住建部着手考虑提速公租房并轨的可能性之后,北京市已经开始筹备在相关公租房项目试点廉租房公租房并轨运行和管理,并逐步推广到全市。
北京市这一做法说明A.事物之间都存在必然联系 B.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C.实践具有社会性、历史性 D.事物发展前途是光明的18. 画《冬天:枯萎的外表,强大的内心》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①既要分析事物的偶然联系,也要分析必然联系②既要看到事物的现象联系,也要看到本质联系③既要看到静止的相对性,又要看到运动的绝对性④既要重视客观条件,又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19. 句中与“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哲学寓意相近的是A.若非一身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B.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D.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20. 《感谢对手》告诉我们①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②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③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④联系是事物存在发展的条件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21. 某同学最近心情十分沮丧,面对自己糟糕的学习成绩,他开始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并对未来丧失信心,甚至产生辍学的念头。
如果让你对他进行劝解,你可以采用的观点有①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消除外界不良影响②用否定的观点看问题,彻底抛弃固有观念③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去发现自己的优势④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对未来充满信心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22 . 动物世界中,“小个子”并不等于“弱者”。
三条两尺多长的小狼狗,能合力把一匹大斑马吃掉。
有人将经济领域中分工协作模式形象地比喻成“小狗经济”,这种经济模式能够大幅度削减管理成本和内部消耗。
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A.要用整体的发展带动局部的发展 B.要从部分出发,完善各部分的功能 C.统筹考虑,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D.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离不开部分23. 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以上对市场和政府的关系描述说明A.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性质B.客观条件不变,矛盾双方也可能相互转化C.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D.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内部矛盾起决定作用24.多位业内人士展望行业发展时表示,新能源汽车在保护环境和方便生活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
2014年之后新能源汽车行业能否迎来爆发式增长,关键看政策力度。
这启示我们A.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B.人们总是积极支持新事物的发展C.应支持和保护新事物的成长D.发展是新事物取代旧事物25.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各地组织中学生收看神舟十号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以激发青少年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培育青少年科技创新意识。
这有利于引导学生①超越已有书本知识,否定科学理论权威②拓展自由想象空间,摆脱已有思想观念③关注当代科学现状,探寻科学发展的新思路④培育科学问题意识,发现科学发展的突破点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26题21分、27题29分)26.(21分)全面小康的建设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更是文化、生态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
材料一当前,受经济利益、多元思想、多元文化的影响,社会出现了一些道德危机和道德焦虑。
提出建设文化强国战略不仅事关文化产业的发展,更关系到民族精神、道德品质的重大提升。
但是,社会道德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轨迹,文化强国、文化发展的举措应顺应、遵循其自然过程,不可操之过急。
(1)运用唯物论知识,结合材料说明应该如何推进文化强国战略?(9分)材料二随着改革开放全面小康实践的不断深化和发展,在长期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十六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这些理论创新已经并将继续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2)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12分)27.(29分)“打造宜居宜业城市,观市民生活变迁,感受党的群众路线”。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上又有新思路:加强我市与外部城市的交通连接,促进城市内部交通循环的优化,每个乡镇要建成特色产业园区,加强试点工程全区推广,全市规划建设重点片区,完善提升重点道路,集中突破重点工程,加快提升城市的辐射力。
(1)运用辩证法知识,分析我市发展思路坚持了哪些方法论原则(10分)材料二居民缴纳电费的方式不断变化。
最初居民只有直接去供电营业窗口缴费一种途径,后来出现了银行卡缴费、ATM机自助缴费,如今电力公司正在力推网络缴费、微信缴费,动动手指即可缴纳电费,便民又环保。
虽然当前还有很多市民不擅长甚至排斥新兴的缴费方式,但我们坚信随着社会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新兴缴费方式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接纳。
(2)运用唯物辩证法发展观,谈谈你对材料的理解。
(6分)材料三《中国好声音》栏目的推出又为老百姓的生活增加了一道音乐经典餐,它是某省卫视花巨资从欧美引进全套节目知识产权和设备,在此基础上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和社交网络媒体,并利用合理、系统的创新机制进行了中国化改造。
大胆的创意,新奇的构想,“腕”级的评委,严谨的管理,亲民的视角,牢牢锁住了观众的眼球。
(3)透视《中国好声音》音乐评论节目的成功,有人感慨地说:“《中国好声音》的成功,应归功于欧美节日的成功模式”请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相关知识评析该观点。
(7分)材料四党深深关切群众的需求。
时值年终岁末,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已到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的关键阶段。
越是这个时候越要防止各种形式的“偷工减料”,因为一点点松懈的心理,一点点麻木的行为,都可能成为毁掉千里之堤的“蚁穴”。
要一鼓作气、一以贯之紧紧抓住最后冲刺的机会,做出科学合理安排,确保取得决定性成果。
(4)“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能有一点点松懈,要一鼓作气、一以贯之地抓紧抓实抓好”,是如何体现量变与质变的有关知识的?(6分)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试题思想政治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