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河南教师招聘考试高中生物《细胞增殖》说课稿
- 格式:doc
- 大小:2.13 MB
- 文档页数:11
《细胞增殖》说课稿谢海音0710317一、说教材:(一)教材地位与作用:“细胞细胞增殖”是高中生物必修1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它是第六章重点内容。
与前面所学的细胞的结构、组成细胞的分子等密切相关,同时为后面的细胞分化做了铺垫。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细胞不能无限长大,并且简述机制。
(2)描述细胞的增殖方式,简述细胞分裂的三种方式。
(3)说明细胞周期的划分。
区别不同时期的细胞形态变化,评述每个时期的细胞状态。
2、能力目标:通过理论描述学习与实验观察验证的方法,培养学生模拟探究的能力。
3、德育目标:通过对细胞增殖的学习,树立科学的生物进化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细胞增殖周期和过程只有了解了细胞不能增大的原因,并且正确认识到细胞不能无限长大,才能了解细胞增殖的重要意义。
掌握了细胞周期的每个时期的特点,才能深入了解细胞增殖的过程和每个时期的区别。
教学难点: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细胞增殖过程细胞不能无限长大涉及到一些数学方面的内容,需要数学与生物结合,并且需要相当的想象力,故有一定难度。
细胞增殖分为不同时期,每个时期都具有不同特点,可以利用表格将每个时期的特点表现出来,简单明了,易于学生观察。
为了突出重难点,上课时辅助多媒体教学,且在课后进行试验观察,让学生亲眼观看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加深理解和深刻印象。
二、说教法:1、探究教学法:这节课知识的理性较强,因而采用探究教学法更符合教学内容。
创设联想,提出探索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推理用教学媒体对学生的推理结果进行验证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探索结果。
2、直观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增强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启发性,使学生更好地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三、说学法:主动学习法:通过设疑引入,边讲边演示PPT,让学生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同时,教师层层设疑,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知识,对重点,难点知识能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落实好教学目标。
《细胞的增殖》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细胞的增殖》。
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细胞的增殖》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 1《分子与细胞》第六章第1 节的内容。
细胞的增殖是细胞生命活动的重要特征之一,与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等生命历程密切相关。
通过对细胞增殖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为后续学习细胞的生命历程奠定基础。
本节课主要包括细胞增殖的周期性、有丝分裂的过程、无丝分裂等内容。
教材在编排上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了细胞增殖的过程,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为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在初中阶段已经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于细胞增殖的具体过程和机制还比较陌生。
此时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简述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概述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各阶段的主要特征。
(3)理解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变化规律。
(4)了解无丝分裂的过程和特点。
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图像和模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2)通过分析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 DNA 的变化曲线,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认同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2)体会生命的奥秘和神奇,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和各阶段的主要特征。
(2)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变化规律。
2、教学难点(1)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变化规律。
《细胞的增殖》说课稿《细胞的增殖》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高中生物教材必修一第六章第一节《细胞的增殖》这节课。
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几个方面开展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细胞增殖》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的内容,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这对本节课的学习起到了一定的铺垫作用。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真核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各时期细胞形态结构变化特点,学习本节课进一步帮助学生树立生物体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为学生以后学习减数分裂及生物的遗传变异奠定理论基础。
二、说学情本节内容所对应的学生为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学习了细胞生命系统的物质组成、结构和功能,而且高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思维的目的性和逻辑性也已初步建立,这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认知基础;但是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还不完善,对于理解有丝分裂各时期特点有一定困难,因此需要提供直观材料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理解。
三、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及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2.概述有丝分裂的过程及各时期细胞形态特点。
【过程与方法】1.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过程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2.在探究有丝分裂的过程中,提高观察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生物体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形成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四、说教学重难点【重点】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难点】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在这一环节,为了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同时提高学生绘图能力,我会请学生主动到黑板上板画出细胞有丝分裂模式图,有助于学生将本节课知识消化,巩固有丝分裂各时期的变化特点。
(四)小结作业对于本节课知识的归纳,我采用随机提问的方式。
针对这节课查看学生掌握程度。
高中生物《细胞的增殖》说课稿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中生物《细胞的增殖》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说教材合理的教材分析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下面我来谈谈我对于教材的理解。
《细胞的增殖》选自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6章第1节。
本节课共2课时,我今天主要分析的是第1课时。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有丝分裂”。
本节课为后续学习必修2中减数分裂的过程做了铺垫,因此本节课在教材上是十分重要的。
二、说学情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有清晰明了的掌握,下面我来谈谈我所面对的学生情况。
我所面对的是高中的学生,他们通过初中的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但是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还不够完善,需要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说教学目标结合教材以及学生情况,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不同样式的细胞周期图示及表格,能阐明细胞周期的概念。
2.通过观看高等植物有丝分裂过程动画、显微照片及模式图,能说出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行为变化特点及意义。
四、说教学重难点【重点】有丝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及意义。
【难点】区分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五、说教法学法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突出本节课重难点。
本节课我将采用直观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讨论法相结合的方式展开教学。
六、说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多媒体呈现:象与鼠个体和心肌细胞的图像,提问:象与鼠相应器官和组织的细胞大小是否有很大差异呢?追问:生物体的长大,是依靠细胞数量的增多还是细胞体积的增大呢?情境导入的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1.细胞增殖首先我会引导学生回答导入中提到的问题,学生通过阅读课本,能够总结归纳得出细胞增殖的概念及其意义。
随后我会进行提问:细胞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这一过程又称之为什么?其中的具体变化又有哪些?从而过渡到第二个知识点。
细胞增殖一、教材分析《细胞增殖》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6章第1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细胞的生长和增值的的周期性,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等。
本节内容是后面学习减数分裂和遗传规律的的基础,也是学习DNA复制及遗传信息传递的重要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简述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概述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3)描述细胞的无丝分裂。
2.能力目标: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探讨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细胞的增殖过程及特点,从而更加清楚的认识到生命的奇特,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热爱。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难点: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染色体的变化特点;四、学情分析学生已学过细胞的有关结构知识,教师可在此基础上,适当的运用教学策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已完成本节内容。
五、教学方法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2.讲解法:“对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结合直观法,围绕重点进行启发诱导,解决此类知识点.3.直观教学法:用多媒体演示教材中有丝分裂过程各时期的特点。
4. 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本节内容,完成课前预习学案。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生物都要经历出生、生长、成熟、繁殖、衰老、死亡。
活的细胞时刻都在进行新陈代谢。
细胞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原生质就增长,细胞就由小长大。
细胞象生物体一样,也要经过生长、衰老、死亡几个阶段,生物体只有通过细胞分裂,才能达到生长与繁殖的目的,因此细胞分裂对生物体的个体维持与种族的延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细胞的增殖》教案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六章第一节内容《细胞的增殖》。
在高中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高考改革总体的指导下,为了促进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发展,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课程改革价值取向,最终培养拥有自主意识、创新意识、人文和科学素养的合格的现代公民,本节课我采用了高效“6+1”课堂教学模式,即:“导、思、议、展、评、检、用”。
高效“6+1”课堂模式强调学生学习过程的自主、合作、探究,将传统的“授之以鱼”转变为“授之以渔”。
课堂上能让学生表达的,尽量让学生表达,能让学生做结论的,尽量让学生做结论。
只有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发表自己的见解,才会让学习的过程由枯燥变得生动。
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变得更加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
据此,我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教材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的开,集中讲述了细胞的增殖,是本章的重点。
细胞都是通过分裂的方式增殖的,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基础。
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一个新形成的细胞要经历生长、分化以及衰老和死亡的过程;其中也有些细胞始终保持分裂能力,不发生细胞的分化过程。
在细胞增殖这一部分中,有丝分裂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真核生物细胞分裂的方式有三种,有丝分裂是最主要的方式。
多细胞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体细胞的增多就是通过有丝分裂实现的。
有丝分裂是学习减数分裂的基础,而减数分裂知识又是学习遗传变异规律的基础。
由此可见,有丝分裂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讲透,要让学生真正掌握有关知识。
2、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说出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
②说明细胞周期的概念。
③概述细胞有丝分裂的意义。
④比较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及各时期的特点。
2014年河南教师招聘考试高中生物《细胞增殖》说课稿D时期特点。
3.抓住染色体变化的“复制——浓缩——排列——分裂——平分”的线索,突破学生记忆分裂期染色体变化规律这一难点。
4.运用函数图象的形象化特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四、教法生物是一门培养人的探索性思维,发展人的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因此本节内容的教学可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讨论分析教学法、图形直观教学法以及比较教学法并进的方式。
[page]五、学法对于本节课的内容,怎样指导学生有效地掌握并灵活运用呢?在学习本节知识的时候,归纳记忆,找到规律,重点难点应重点识记,对于有丝分裂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1.掌握有丝分裂,记忆有丝分裂主要特征。
(启发、引导与多媒体课件相配合)染色体DNA在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变化规律(分析CAI课件显示、画出图像,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利用口决巧记各时期变化特征;准确识别分裂图像(举一两个例题解析,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细胞周期与细胞分裂间期的关系。
(设计动画、具体展示装片、说明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为什么占多数)由这几个方面的归纳总结,培养学生养成一种由观察现象-解决问题-总结体会-知识提升的学习习惯,另外我们可以使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最后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六、教学程序及设想1.教学内容程序按照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编排进行知识点的教学.首先是课程导入。
导课:引导学生思考:单细胞生物如何产生后代?多细胞生物怎样由一个受精卵形成多细胞个体,人如何从婴儿变成个体更大的成年人?多细胞生物体内衰老死亡的细胞如何得到补充?这些问题我们将通过细胞增殖的知识来进行解答。
(引出新课)继续设问:那什么是细胞增殖?细胞又是如何增殖呢?以细胞分裂的方式来实现.细胞分裂的方式主要有三种: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细胞增殖》说课稿《细胞增殖》说课稿1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细胞增殖》、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这节课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学情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现行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模块的第六章第一节、本节内容有细胞的分裂周期、细胞的有丝分裂两个主要的知识点、这是在前面学习了细胞结构、细胞代谢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入、为接下来要学习的细胞分化和细胞衰老做了一个知识性和结构性的铺垫、所以本节内容在教材中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从教材安排的顺序上来看、教材概括介绍了真核生物的分裂方式、接下来又介绍了细胞周期的概念、就为后面学习有丝分裂做了一个铺垫、这样的顺序就体现了教材的内在逻辑与学生认知关系的统一性。
2、学情分析从学习者学生方面来看、他们在初中阶段就知道了细胞增殖的方式是细胞分裂、并且通过之前课程的学习、他们已经初步学会了总结对比的科学方法、此外、通过高中阶段的学习和习惯培养、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日趋成熟、所以、本节课应注意学生与教师的双向交流。
因此、我将以课本知识、生物学前沿知识为素材、以flsh动画和图片等直观的视觉媒体为载体、在夯实学生基础知识之外、引导他们将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这样将进一步锻炼他们获取信息、建构知识体系的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重难点给予以上对教材和学生实际情况的分析、以及《高中生物学科教学指导》中的相关内容我制定出了以下三维目标、一、知识目标希望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说出细胞周期的概念、有丝分裂的过程中主要的物质变化。
二、能力目标使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学会观察比较总结的科学方法、并且能够用理论来解释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三、情感方面的目标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感受到细胞生命活动的复杂性、并且学会用发张的眼光来看待事物。
2、教学重难点根据以上目标以及课程标准中的建议、我把本节的教学重点定为:细胞周期的概念以及有丝分裂过程。
高中生物说课稿《细胞增殖》.doc1、高中生物说课稿《细胞增殖》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细胞增殖》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的《分子与细胞》这一模块的第六章第一节内容。
这一节分两个课时,我今日的说课内容是第一课时,主要是学习细胞周期的概念和有丝分裂的过程及意义。
本章的学习,是学生从前面几章了解了细胞生命系统的物质组成、结构和功能之后,来认识细胞这个系统的产生、进展和消亡的过程。
因此,本章的学习需要以前几章的内容作基础。
另外,细胞增殖、细胞分裂、细胞周期、有丝分裂等概念与必修2中有关减数分裂的内容联系很亲密,同时,有丝分裂作为细胞分裂的一种基本方式,是学2、生以后学习减数分裂和遗传定律的基础,也是学习DNA复制及遗传信息传递的重要基础。
〔二〕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1〕、模拟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探讨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缘由。
2〕、简述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3〕、概述有丝分裂的过程和各阶段的重要特征,尤其是DNA和染色体规律的改变。
2能力目标:1〕尝试用模拟试验方法进行科学探究。
2〕凭借有丝分裂过程图,图文结合,培育学生的识图能力及形象思维能力。
3〕通过分组构建染色体模型,培育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与合作能力。
4〕通过用曲线图描述DNA和染色体数量的改变规律3、,培育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1)通过试验操作,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科学看法和精神。
2)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和试验结果的商量,使学生养成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3)通过细胞增殖过程的学习,树立科学的生物进化观点和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1〕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改变,以及DNA数量的改变。
n 2.教学难点〔1〕细胞外表积和体积之比与物质运输效率的关系。
〔2〕真核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变4、化,以及DNA数量的改变。
《细胞的增殖---第一课时》说课稿尊敬的评委: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细胞的增殖》,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讲述:一、教材分析《细胞的增殖》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六章第1节的内容,学生在学习了细胞生命系统的物质组成、结构和功能之后,来认识细胞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全面认识有丝分裂所经历的各个时期,以及各个时期所具有的特征变化,同时为后边学习减数分裂、遗传和变异打下基础。
模拟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是安排在“细胞分裂”内容之前的一个实验目的在于先让学生通过探究,知道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明白了细胞分裂的必要性然后学习细胞分裂,体现知识的系统性。
二、学情分析1.知识基础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等知识,具备相应的化学知识,了解NaOH与酚酞的显色原理。
2.能力基础学生在本模块前面的学习中,已经进行过其他的探究活动,对探究实验的过程和方法有一定的认识,在操作技能上也有一定的基础。
3.心理基础①有的学生比较喜欢动手操作,但不愿意深入思考,②有的学生习惯于老师说什么就记什么,缺乏探究精神,③学生普遍习惯于对直观事物的观察和描述,现用模型来代替细胞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需要学生运用联想迁移进行思考,存有一定的难度。
三、教学目标根据高中生物课程的指导思想和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模拟探究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2.了解细胞增殖的方式和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1.尝试通过模拟实验以进行科学研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提高运用数学、物理方法处理和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
3.养成批判性思考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认真的治学精神。
四、教学重点、难点根据教学目标和高二学生的学习特点,我确定的教学重难点如下:教学重点: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
《细胞的增殖》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细胞的增殖》,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讲述:一、说教材《细胞的增殖》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第一册第六章第1节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细胞生命系统的物质组成、结构和功能之后,来认识细胞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全面认识有丝分裂所经历的各个时期,以及各个时期所具有的特征变化,同时为后边学习减数分裂、遗传和变异打下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高中生物课程的指导思想和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识记细胞周期的概念,理解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概述有丝分裂的过程和特点,这为以后学习遗传和变异打下基础。
能力目标:通过对细胞周期内染色体变化图像的观察,培养学生视图、分析、判断等能力;通过对动植物有丝分裂过程的比较,培养学生比较、推理等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特点的学习,使学生客观地认识生命现象,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三、说教学重难点根据教学目标和高一学生的学习特点,我确定的教学重难点如下:教学重点:细胞周期的概念和特点,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有丝分裂的过程,它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不能孤立静止地去看教材中的几幅图,这对初学者有一定的难度。
四、说教法教学方式的改变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本课堂上我将创设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本节内容理论性强、抽象复杂,特别是有丝分裂的过程,课堂上要充分利用班班通辅助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
2、启发式教学法:关于细胞不能够无限长大,课本是安排了一个模拟探究实验,这个实验操作过程简单,但是,实验后的讨论题却有相当的思维力度。
因此,教师要启发学生运用对比、推理等方法去分析实验数据,能够让学生采用联想的方法将实验结果迁移到真实细胞。
3、问题探究教学法:通过设置问题,尽力挖掘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团结协作能力,体现学生主体性学习,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逻辑推理的能力。
细胞的增殖说课稿细胞的增殖说课稿1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生物号的,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细胞的增殖》,本课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6章第1节的内容。
教材的安排是这样的:首先通过“问题探讨”和图片展示,推测象与鼠相应器官和组织的细胞大小差异,接着提出问题:生物体的长大,是靠细胞数量的增多还是靠细胞体积的增大?本节知识与前面所学知识如“呼吸作用或者是光和作用”,都离不开细胞的参与,但是这些过程不是单个细胞能完成的,这就和本节课细胞的增殖密切相关,同时也为今后学习“细胞的分化和衰老”等奠定基础。
针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我确立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性目标:①掌握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②理解并掌握细胞的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2、能力性目标:①通过模拟探究实验,使学生理解细胞表面积和体积的关系,探讨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②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学会利用仪器进行科学实验;3、情感性目标:①认同细胞增殖和生长的周期性;②感受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过程的思维和方法,从而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热情和对生命科学的热爱,培养锲而不舍追求真理的研究态度。
本着高中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把细胞的有丝分裂确定为教学重点,把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并绘图确定为教学难点:为了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自己的学习来掌握知识,做到导中学、学中学、导与学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同时,教师还应该让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观察、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展开学习活动,指导学生学会阅读课本,学会正确读图、析图,指导学生运用对比法、联系实际法等加以理解、巩固,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认识过程统一为一个整体。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具体教学过程我准备按以下几个环节展开:1、导入新课:首先向学生展示几张图片如大象和老鼠,细菌和鸵鸟蛋等,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联系初中所学的知识进行讨论,看学生是否能够说出他们的区别,是否能说出他们共同的结构等等,从而导入新课,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为:细胞的增殖及有丝分裂过程。
《细胞的增殖》各位评委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是xx班的xx,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细胞的增殖》。
在本次说课中,我会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说教学法以及教学过程四个方面来阐述本节课的教学思路。
一.教材分析《细胞的增殖》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是学生们在学习了细胞的结构、组成和功能之后来认识这个系统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
所以,细胞增殖在细胞生命历程的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同时,有丝分裂是学生们学习减数分裂和遗传规律的基础,更是DNA的复制及其遗传信息传递的总要基础,所以,细胞的增殖在整个高中生物教学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二.教学目标通过对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们能够概述细胞有丝分裂的全过程,并掌握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数目变化的规律,达到本节课的知识目标;同时也要求学生们能够绘制DNA与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图,达到本节课的能力目标;最后,在情感目标中,要求学生们能都树立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思维方式,并且要求学生能够保持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
三.说教学法大家都知道,细胞是很微小的,我们无法通过肉眼直接观察到细胞的生命活动,只有在显微镜的辅助下,我们才能够观察到细胞,因此,细胞的增殖这节课在教学中就会显得很抽象,难以理解,综合以上原因,又结合对学生们现有知识储备的考虑,我制定了一下的学习方法:1.引导植入法通过渐进式的教学来帮助学生们构建系统的知识框架,让学生们的学习思路变得清晰,避免盲目听课;2.多媒体展示法通过多媒体的展示来让原本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化,生动化,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3.总结归纳法帮助学生们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让本节课的知识框架变得清晰更加清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教学过程1.回顾旧内容,引入新概念在课程开始,我会和学生们一起来回顾细菌的分裂,通过探讨细菌的连续分裂,来得出连续分裂的细胞具有周期性这一结论。
《细胞的增殖》说课稿(一线教师纯手写)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细胞的增殖》,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一、教学内容分析《细胞的增殖》是人教版必修一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细胞生命系统的物质组成、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有丝分裂作为细胞分裂的一种基本方式,为后面继续进行减数分裂、遗传规律,DNA复制以及遗传信息的传递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根据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结合我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细胞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准确描述细胞有丝分裂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各阶段的重要特征。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有丝分裂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图像、解读图像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质疑、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观察处于细胞周期不同阶段的细胞,结合有丝分裂模型,描述细胞增殖的主要特征,并举例说明细胞的分化、衰老、死亡等生命现象(生命观念、科学思维)3、教学重难点学生已经学习了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但对细胞分裂的具体过程了解很浅,没有深入到细胞分裂过程的水平,而且这又是人为划分的阶段,比较抽象,因此把有丝分裂分裂期各阶段的重要特征定为本节课的重难点。
二、教法和学法由于生物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而本课又涉及到相关的化学反应,所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引导学生动手书写尤为重要。
考虑到本节课的特点,我采用情景教学,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具体主要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播放有关图片、视频等进行直观演示。
在教学中我尤其重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教会他们活学活用,具体来说我准备引导学生用理解记忆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来学习本课。
三、教学过程为了更好地而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以及学生的主体地位,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我通过复习导入:“真核生物细胞增殖的方式有哪些?”引出细胞周期、有丝分裂的新课教学。
《细胞增殖》说课稿各位专家、领导,早上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细胞增殖我将从“教学理念、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程序、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这些方面进行剖析。
首先是教学理念1教学理念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化解疑团,构建学生知识体系,完善学生认识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对生活有正确的认识。
2教材分析(1)内容和地位本节安排在了人教版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六章第一节,它的前面学生已经学习了关于细胞的很多知识,如细胞是最小的生命系统,细胞的分类,细胞的物质组成,细胞的结构、细胞的能量供应,物质出入等,所以,学生对细胞已有初步的认识,这节是解决细胞如何增多的问题,是前面章节的延续,是对细胞的进一步认识。
而必修二主要讲述《遗传与进化》尤其是孟德尔的两大定律、减数分裂这两节更依赖于对细胞增殖知识的掌握,学好这部分知识会为后面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学情分析由于初中以及前面对细胞的学习,学生对细胞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教师要在此基础上,不仅要让学生学习新知识,还要注意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为后面学习做好准备工作。
目前,学生还是以感性认识为主,所以,笔者安排了动手探索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此过程中不断认识事物的发现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学生思维由感性认识到理性思维的无缝升华。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简述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并概述其过程。
3). 描述细胞的无丝分裂。
4). 模拟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探讨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能力目标1).尝试通过模拟实验以进行科学研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利用数学、物理方法处理和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
3).运用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理解释某些生命现象。
4).养成批判性思考问题的能力。
5).知道模拟的方法也是科学研究的方法之一。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形成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生物学思想。
《细胞的增殖》说课稿9篇《细胞的增殖》说课稿1说课作为教学研究的一种新型方式,倍受广大教师的亲睐,它对提高教学、教研水平和说课者的素质都有重要的作用,对于高中生物第二章第二节《细胞增殖》一节的说课,笔者作出如下安排,以此就说课的基本内容和方法进行研究和探索。
一、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细胞分裂对于生物体维持一切生命活动和延续种族的意义,了解细胞分裂的三种方式,掌握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和各时期的特点及其各时期染色体、DNA数目变化的规律,掌握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深刻理解有丝分裂对于生物的生长、发育和遗传具有的重要意义。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着重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动手实验操作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学会使用高倍显微镜及绘制生物学图的方法。
3.德育目标: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学会从微观把握生物体的变化和细胞增殖,进一步认清和反对“神创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发展观。
二、说教学内容1.本节内容的地位:本节内容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一章的第二节,前一章介绍了《生命的物质基础》,__的第一节又介绍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本节讲细胞的增殖,这样安排具有逻辑性,学生只有在了解细胞的化学成分之后,才能更好理解细胞的结构功能和各项生命活动,最后的细胞增殖的教学,才能让学生理解细胞就像一个生物体一样,要经过生长、衰老、死亡的阶段,从而理解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的基础,同时,本节知识是学习减数分裂和遗传基本规律的知识基础。
2.本节知识结构:本节知识共九个知识点,先介绍细胞增殖的意义,以此推出细胞分裂的三种方式。
第一课时只介绍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它是本节的重点内容,其中,要求学生理解细胞周期的概念,了解细胞周期的分裂期和分裂间期的时间长短。
接着介绍分裂间期的特点和结果——主要是染色体的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结果是每一个染色体形成两个完全一样的染色单体,但此时染色体呈丝状的染色质状态。
高一生物《细胞增殖》说课稿高一生物《细胞增殖》说课稿1一、说教材各位老师上午好!说课题目是《细胞的增殖》第一课时“细胞不能无限长大”,我将从以下六部分进行说明。
(1、教材分析2、学情分析3、教学目标及重难点4、教法与学法5、教学过程6、教学反思)一、教材分析我们使用的是人教版教材。
“细胞的增殖”是必修1《分子与细胞》模块的第六章第1节内容。
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是在学生学习过细胞的分子组成、结构和功能、物质运输、新陈代谢的基础上,认识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产生、发展和凋亡的过程。
细胞的增殖这一节包括: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细胞通过分裂进行增殖、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四部分。
它们是依次递进的关系:了解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才能理解多细胞生物的生长需要通过细胞生长和增殖实现,再进一步学习细胞增殖的方式。
其中“细胞不能无限长大”是旧教材所没有的,对应《课标》的要求,属于了解水平,即简述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并且“活动建议”中提出“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此活动意在使学生通过模拟探究实验了解细胞分裂的必要性。
尽管不是知识的教学重点,但却是一个较好的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训练点。
“倡导探究性学习”是《课标》基本理念之一,提倡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的实践,达到学做统一。
必修1模块侧重于通过观察和实验,将《课标》中要求的11项科学探究能力,按照合理的能力梯度顺序编排在不同的科学探究活动中。
每项探究活动都有能力发展目标的侧重点。
例如,在学习第二章第5节细胞中的无机物时,通过技能训练活动,侧重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能力;在第三章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侧重培养“解释数据”的能力;在第五章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的学习中,利用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和探究活动“影响酶活性的条件”,侧重培养“确认并控制变量”的能力;在第五章第3节ATP的主要________—细胞呼吸中,利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活动,侧重培养“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等。
2014年河南教师招聘考试高中生物《细胞增殖》说课稿
2014年河南教师招聘考试高中生物《细胞增殖》说课稿:今天中公教育专家说课的课题是《细胞增殖》。
以下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这些方面进行剖析。
首先是教材分析。
一、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
该节是现行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本)第一册第二章第二节内容。
《细胞增殖》是讲述细胞的一种生命现象,只有了解了这一生命现象,我们才能让学生逐步认识生物体的生命现象,例如生物体的生殖和发育、生物体具有的遗传和变异,所以本节是我们学习生物学知识、了解生物生命现象的细胞学基础。
《细胞增殖》之所以作为本章乃至本册的难点,是因为这一知识非常地抽象化,没有具体的实物模型,又不是我们生活中所见,因此,在讲解知识的时候,我们直接示意这是本章中的难点,应该引起注意。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
三、教学重点、难点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细胞周期的概念。
2.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以及有丝分裂的特点。
3.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
4.细胞分裂的意义
教学难点:
1.细胞周期的概念。
2.细胞有丝分裂的特点及意义。
3.有丝分裂过程中DNA、染色单体和染色体的数量变化规律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难点突破策略:
1.使用挂图和Flash动画进行直观教学。
这样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本节的兴趣,同时让学生对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最终达到识记、理解教学内容的目的。
2.编顺口溜帮助学生理解有丝分裂过程中各时期特点。
3.抓住染色体变化的“复制——浓缩——排列——分裂——平分”的线索,突破学生记忆分裂期染色体变化规律这一难点。
4.运用函数图象的形象化特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四、教法
生物是一门培养人的探索性思维,发展人的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因此本节内容的教学可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讨论分析教学法、图形直观教学法以及比较教学法并进的方式。
[page]
五、学法
对于本节课的内容,怎样指导学生有效地掌握并灵活运用呢?在学习本节知识的时候,归纳记忆,找到规律,重点难点应重点识记,对于有丝分裂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
1.掌握有丝分裂,记忆有丝分裂主要特征。
(启发、引导与多媒体课件相配合)
染色体DNA在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变化规律(分析CAI课件显示、画出图像,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利用口决巧记各时期变化特征;准确识别分裂图像(举一两个例题解析,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细胞周期与细胞分裂间期的关系。
(设计动画、具体展示装片、说明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为什么占多数)
由这几个方面的归纳总结,培养学生养成一种由观察现象-解决问题-总结体会-知识提升的学习习惯,另外我们可以使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最后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六、教学程序及设想
1.教学内容程序
按照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编排进行知识点的教学.首先是课程导入。
导课:
引导学生思考:单细胞生物如何产生后代?多细胞生物怎样由一个受精卵形成多细胞个体,人如何从婴儿变成个体更大的成年人?多细胞生物体内衰老死亡的细胞如何得到补充?这些问题我们将通过细胞增殖的知识来进行解答。
(引出新课)继续设问:那什么是细胞增殖?细胞又是如何增殖呢?以细胞分裂的方式来实现.细胞分裂的方式主要有三种: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下面我们重点讨论有丝分裂。
[page]
过程(新课讲解):
a.首先介绍细胞增殖的意义(教师概括),细胞增殖是生物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让学生对细胞增殖有一个总体印象,并产生对细胞增殖过程了解的欲望。
b.接着讲述细胞周期的概念(图形直观教学、讨论分析教学),向学生展示细胞分裂周期时间图,播放细胞分裂周期动态图,让学生进行讨论并归纳总结细胞周期的概念,最后由教师概括。
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并引导他们与老师的互动。
c.然后重点讲述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 图形直观教学、讨论分析教学),先对照图形讲解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并编口诀利于学生记忆,然后播放flash动画,让学生对此过程有清晰地认识,最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再随机抽取几个同学回答任一时期的细胞变特征。
d.讲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再简单介绍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这样利于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异同点(图形直观教学、讨论分析教学、比较教学)的学习。
先引导学生回忆动植物细胞的结构特点,让学生讨论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会有什么异同点,最后教师展示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对比图,并归纳总结其异同点。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将前后知识联系起来,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e.明确了有丝分裂过程,还要重点介绍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数量的变化规律(图形直观教学、讨论分析教学),这是本节的难点,学生不容易理解,但是只有掌握了这个知识点,学生才能理解有丝分裂过程的实质,才能真正掌握有丝分裂过程。
对于本节内容,我会结合前面有
丝分裂各时期的特征,在黑板上一步一步画图分析DNA和染色体数量的变化规律。
然后蒙住黑板内容,要求学生凭自己的理解和记忆画出DNA和染色体数量的变化规律图,再结合学生的情况展示教学挂图,重述内容。
最后做一些简单的课堂练习,巩固本节内容,达到突破此难点的目的。
f.有丝分裂的意义(讨论分析教学),首先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讨论有丝分裂的的作用,最后有教师归纳总结,并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g.无丝分裂(图形直观教学、简介),本部分内容不是教学的重点,内容也相对简单,所以我的教学方法是直接给学生展示挂图,再进行简短介绍,让学生了解即可。
h.引出减数分裂的概念,为第五章学习打下基础。
小结:新课讲完以后由教师对本节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和反馈:进行一些课堂练习达到巩固和反馈的作用。
最后布置作业,各种难度的作业题目均设置一些,其中简单题比重大,难题要求学生选作,这样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page] 2.教学媒体程序设计
细胞周期的概念(多媒体课件演示周期动画)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多媒体课件演示分裂各期动画)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异同点(多媒体课件演示分裂各期动画)
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数量的变化规律(挂图演示,包括表格和函数图象)
3.教学板书设计
为了突出重点,难点以及知识之间的联系,我的板书设计力求简洁,调理清晰,分以下内容细胞增殖(第一课时)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
谢谢
本文由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提供
河南事业单位考试微信号:hesydw 发布河南最新的事业单位考试招聘信息,备考资料并提供
考试相关问题咨询答疑服务。
推荐河南教师资格网发布河南最新的招教考试和教师资格考试招聘信息。
河南教师资格网,发布河南教师考试信息和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