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年中国风电场装机容量统计
- 格式:pdf
- 大小:293.04 KB
- 文档页数:23
2007年国内外风电产业发展概况
沈德昌
【期刊名称】《太阳能》
【年(卷),期】2008(000)004
【摘要】2007年,全世界新增装机容量19696MW,海上风电机组最大单机功
率达到5MW,陆地风电机组最大单机功率达到6MW。
到2007年12月底,全
世界累计装机容量达到93849MW,新增容量增长率为26.6%,而2006年是25.6%,详见表1、表2。
目前,已安装的风电机组年发电量达到2000亿kWh,相当于全球电力消耗的1.3%。
在某些国家和地区,风力发电已占到总发电量的40%以上。
2007年,全球风能产业雇员达35万人,而2006年为30万人。
根据目前增长趋势,世界风能协会(GWEC)更改了原来的预测,
【总页数】1页(P11)
【作者】沈德昌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614
【相关文献】
1.国内外风电产业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J], 曾德志
2.国内外风电产业政策比较研究 [J], 李秀磊
3.2009年全球风电产业发展概况 [J], 沈德昌
4.2008年全球风电产业发展概况 [J], 沈德昌
5.国内风电产业发展概况 [J], 辛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风能风能是地球表面大量空气流动所产生的动能。
由于地面各处受太阳辐照后气温变化不同和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不同,因而引起各地气压的差异,在水平方向高压空气向低压地区流动,即形成风。
人们可以用防风车把风的动能转化为旋转的动作去推动发电机来产生电力,方法是通过转动轴将转子的旋转动力传送至发电机。
风能作为一种纯净的可再生能源,不存在常规能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被世界各国所普遍关注与优先发展。
我国是世界上风力资源占有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我国位于亚洲大陆东南、濒临太平洋西岸,季风强盛。
据国家气象局估计,全国风力资源的总储量为每年16亿kw,近期可开发的约为1.6亿kw,内蒙古、青海、黑龙江、甘肃等省风能储量居我国前列,年平均风速大于3m/s的天数在200天以上。
据资料统计,我国10 m 高度层风能资源总量为3226GW,其中陆上可开采风能总量为253GW,加上海上风力资源,我国可利用风力资源约为1000GW。
如果风力资源开发率可达到60%,仅风电一项就可支撑我国目前的全部电力需求。
我国利用风电起步较晚,和世界上风电发达国家如德国、美国、西班牙等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风电是20 世纪80 年代开始迅速发展起来的,初期研制的风机主要是1kW、10kW、55kW、220kW 等小型风电机组,后期开始研发可充电型风电机组,并在海岛和风场广泛应用。
至今,我国已经在河北张家口、内蒙古、山东荣城、辽宁营口、黑龙江富锦、新疆达坂城、广东南澳和海南等地建成了多个大型风电场,并且计划在江苏南通、灌云及盐城等地兴建GW 级风电场。
截止2007 年底,我国风机装机总量已达6.05 GW,年发电量占全国发电量的0.8%左右,比2000 年风电发电量增加近10 倍。
2008 年一年新增风电装机容量625 万千瓦,比过去20年累计的总量还多,新增装机增长率约为89%。
累计风电装机容量约1215 万千瓦,占全国装机总量的1.5%,累计装机增长率为106%。
2007年中国风能大事记(征求意见稿)各相关单位、专家: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就2007年中国风能领域的重要事件做了归纳总结,并编制了《2007年中国风能大事纪》,现予公布并征求意见。
2007年中国风能大事记(征求意见稿)编辑: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2008年1月16日温家宝总理视察金风科技有限股份公司2007年8月19日,温家宝总理到新疆考察。
期间,温总理参观了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了解了风能和太阳能发电设备制造等能源技术开发情况。
他强调,新疆具有丰富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
要加大技术开发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我国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利用示范基地。
温家宝总理视察华锐风电科技有限公司2007年9月7日,温家宝总理亲临华锐风电科技有限公司大连风电产业基地,视察了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生产情况。
温总理强调,搞新产品,一要重视标准,一定要采用国际上最新进的标准;二要重视质量,要有严格的质量管理监督操作规程。
曾培炎副总理视察连云港中复连众复合材料有限公司2007年12月20日,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视察连云港中复连众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曾培炎兴致勃勃地考察了该公司风力叶片生产车间,鼓励企业大力推进风电技术和设备的自主化,提高市场竞争力。
曾培炎副总理听取国电集团可再生能源工作汇报2007年12月20日,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在江苏南通考察期间,专门召开工作汇报会,安排听取了国电集团公司可再生能源工作和国电江苏龙源如东风电场的建设情况汇报。
他指出,我国风力资源丰富,风电发展潜力大,但投资也相当大。
必须重视风电机组在运行中的维护保养问题,保证机组正常运行,延长机组运行寿命,保证风电投资产生效益。
并希望龙源集团认真研究上述问题,总结好风电建设运营的经验。
国家发布《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2007年8月31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规划》中不但确定了2020年前我国风电发展的装机目标,更重要的是对我国非水电可再生能源发电规定了强制性市场份额目标:到2010年和2020年,大电网覆盖地区非水电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在电网总发电量中的比例分别达到1%和3%以上。
2007年中国风电市场增长位居世界第一位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公布的最新数据,2007 年全球新增风电装机容量为20,073MW,增长32.1%,美国(5,244MW)、西班牙(3,522MW)及中国(3,449MW)位居前三名。
2007 年全球累计风电装机容量为94,112MW,增长26.8%,超出GWEC 之前预估的22.6%,其中中国07年累计的风电装置容量已达6,050MW,挤下丹麦成为世界第五位风力发电国,以地区别来看,欧洲仍是风电最普及的区域,07 年占比仍高达61%,但亚洲及美国则是未来三年风电市场增长动能主要来源,另外北非及中东地区也急起直追。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07 年风电总装置容量及新增装置容量增幅分别高达132.3%及156%,增长幅度同居世界第一位,中国市场无疑是全球风电市场最亮眼的明星。
GWEC 预估2010 年中国风电总装置容量将高达1,000-1,200 万千瓦,由于国产风机及零部件的供应体系逐渐健全,我们乐观预估2010 年风电总装置容量将高达1,500 万千瓦。
国产风力发电机市占率跃升为56%,市场竞争力大增。
在政策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下,07 年中国总风电装置容量达6,050MW,再较06 年增长133%,增速居世界之冠,而由于市场容量庞大(每年设备商机近200 亿元),吸引国内厂商积极介入,在整机组装及零部件供应链体系逐渐健全下,中国厂商风机产品竞争力持续增强,根据中国风能协会的预估,07 年国产风机市占率由06 年的41%大幅提升至56%,由于08-09 年国产1.5-2MW 兆瓦级风机产能将陆续开出,我们认为国产设备市占率将近一步挤压国外厂商的市场份额,国外厂商将被迫往2.5MW 以上或大型海上风机市场发展。
由于中国及印度挟市场及成本优势,可以预见全球风机制造中心将逐渐转往中国及印度,而近两年亚洲风机企业也积极对欧洲企业进行购并以掌握高端风机技术,如印度Suzlon 购并德国Repower、新疆金风购并德国Vensys、中复连众购并德国NOI 叶片公司、英国的EU 能源公司和印度的Shiram EPC公司连手吃下德国WeWind 等。
力的优势还需要进一步的确认,当前工艺技术还需要更好的发展和改进(重新考虑全局系统,包括零部件设计)。
另外,在使用这些新材料的时候,还必须考虑纳米的毒性以及再回收这样的问题。
(《JEC》2007,7-8:No.34)2007年全球风电市场分析据全球风能协会(GWEC)统计,2007年,全球风能市场增长再创新高,共计新增风电装机容量20GW,同比增长30%。
截至2007年底,全球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超过94GW,同比增长27%。
2007年,美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为5.2GW,排名第一。
西班牙和中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分别为3.5GW和3.4GW,紧随美国之后。
2007年,北美地区风电市场发展迅速,仅美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就高达5.2GW,超过了2006年的2倍,美国风能发电能力增长了45%,注入投资90亿美元(约合60亿欧元)。
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占美国整体新增发电能力的30%,每年可以为150万个美国家庭供电。
美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了16.8GW,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预计2009年美国将超过德国成为全球最大的风能市场。
亚洲风电市场的增长同样迅猛,超过1/4的全球风电新增装机容量来自亚洲。
2007年,中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3.4GW,同比增长156%;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6GW,同比增长134%。
中国可再生能源协会秘书长李俊锋指出,中国风能市场的增长极大地刺激了国内风电涡轮机的生产,目前中国风电设备生产企业已达40多家。
2007年,国产的风电设备占据了56%的市场份额,而2006年该份额为41%。
印度风电装机容量稳定增长。
目前约有8GW的风电累计装机容量,高于2006年的6.2GW。
2007年,欧洲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超过57GW,占全球的61%。
2007年,欧洲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为8.5GW,同比增长17%;欧洲市场新增装机容量的全球占比首次低于50%,而2004年该占比高达75%。
2007年,新西兰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为151MW。
我国电力系统近五十年装机容量
1964年--1973年:
总装机容量17,200万千瓦,其中火电11,640万千瓦,占67.85%;
水电4,025万千瓦,占28.63%。
1974年--1983年:
总装机容量58,595万千瓦,其中火电39,778万千瓦,占67.89%;
水电18,161万千瓦,占30.99%。
1984年--1993年:
总装机容量124,483万千瓦,其中火电90,840万千瓦,占72.97%;
水电33,611万千瓦,占27.00%。
1986 年,我国第一座风电场-马兰风力发电场在山东荣成并网发电,成为了我国风电史上的里程碑。
在此之后,中国风电才真正进入其发展阶段。
从上世纪70年代初,我国大陆核电开始起步。
1984年第一座自主设计和建造的核电站--秦山核电站破土动工至1991年12月15日成功并网。
1994年--2003年:
总装机容量288,975万千瓦,其中火电216,226万千瓦,占74.73%;
水电69,746万千瓦,占24.14%;
核电2,744万千瓦,占0,95%;
风能258.4万千瓦,占0.09%。
2004年--2013年:
总装机容量837,688万千瓦,其中火电616,627万千瓦,占73.61%;
水电184,287万千瓦,占22.00%;
核电9,843万千瓦,占1.18%;
风能25,313万千瓦,占3.02%。
中国历年装机容量.发电量统计中国历年装机容量.发电量.用电量统计以下信息来源: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发布。
一、装机容量统计1949年,173万千瓦1978年,5712万千瓦1987年,1亿千瓦1995年,2亿千瓦1996年,2.4亿千瓦2000年,3亿千瓦2003年,4亿千瓦2005年,5亿千瓦2006年,6亿千瓦2007年,7亿千瓦2008年,7.9亿千瓦2009年,8.7亿千瓦2010年,9.6亿千瓦2011年,10.6亿千瓦2012年,11.44亿千瓦2009年,全国装机容量达87407万千瓦。
火电65205万千瓦,占全部装机容量的74.6%。
水电19679万千瓦,占全部装机容量的22.51%。
风电1613万千瓦,占全部装机容量的1.85%。
核电万千瓦,占全部装机容量的%。
2010年,装机容量达96219万千瓦。
火电70663万千瓦,占全部装机容量的73.44%。
水电21340万千瓦,占全部装机容量的22.18%。
风电3107万千瓦,占全部装机容量的3.23%。
核电1082万千瓦,占全部装机容量的1.12%。
2011年,装机容量达105576万亿千瓦。
火电76546万千瓦,占全部装机容量的72.5%。
水电23051万千瓦,占全部装机容量的21.83%。
风电4505万千瓦,占全部装机容量的4.267%。
核电1257万千瓦,占全部装机容量的1.19%。
2012年,装机容量11.44亿千瓦。
火电8.19亿千瓦,占全部装机容量的71.8%。
水电2.49亿千瓦,占全部装机容量的21.76%。
风电6237万千瓦,占全部装机容量的5.47%。
核电1257万千瓦,占全部装机容量的1%。
二、发电量统计1995年: 发电量为1.008万亿千瓦时1996年:发电量为1.081万亿千瓦时(世界第二)1997年:发电量为1.134万亿千瓦时1998年:发电量为1.166万亿千瓦时1999年:发电量为1.204万亿千瓦时2000年: 发电量为1.313万亿千瓦时2001年:发电量为1.478万亿千瓦时2002年:发电量为1.640万亿千瓦时2003年:发电量为1.908万亿千瓦时2004年:发电量为2.187万亿千瓦时2005年: 发电量为2.475万亿千瓦时2006年:发电量为2.834万亿千瓦时2007年:发电量为3.256万亿千瓦时2009年:发电量为3.651万亿千瓦时2010年:发电量为4.141万亿千瓦时2011年:发电量为4.600万亿千瓦时2012年:发电量为4.820万亿千瓦时(世界第一)2012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主席吴新雄6日表示,中国电力事业发展迅猛,目前装机容量达10.6亿千瓦,居世界第二位,年发电量达4.8万亿千瓦时,居世界第一位。
/tongji/niandushuju/2010-11-29/36284.html全国电力工业统计快报(2007)时间: 2008-01-14 12:14:38 信息来源:2007年全国电力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供需形势总体平衡,节能降耗取得明显成效发电量增长14.44 % 用电量增长14.42%2007年,全国电力工业继续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增长势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总体基本平衡,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关停小火电年度任务超额完成。
2007年电力建设继续保持较快速度,发电生产能力再创历史新高,电网建设快速发展。
继2006年底全国电力装机容量突破6亿千瓦,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全国电力装机再上新台阶,突破了7亿千瓦。
同时随着华能玉环电厂、华电邹县电厂、国电泰州电厂共七台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的相继投运,标志着我国已经成功掌握世界先进的火力发电技术,电力工业已经开始进入“超超临界”时代。
电网建设方面,四川-上海±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开工建设;三峡输变电工程全面建成通过国家验收;贵广二回直流输电工程正式投产,使西电东送南线输送能力新增150万千伏。
截止2007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71329万千瓦,同比增长14.36%。
其中,水电达到14526万千瓦,约占总容量20.36%,同比增长11.49%;火电达到55442万千瓦,约占总容量77.73%,同比增长14.59%;水、火电占总容量的比例同比分别下降0.53和上升0.16个百分点。
分地区看,发电装机同比增速超过30%的省份有:广西(48.6%)、安徽(39.8%)、内蒙古(38.9%)。
全国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达到32.71万公里,同比增长14.20%,220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容量达到114445万千伏安,同比增长18.71%。
从电力生产情况看,全国全口径发电量达到325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14.44%。
其中,水电发电量4867亿千瓦时,约占全部发电量14.95%,同比增长17.61%;火电发电量26980亿千瓦时,约占全部发电量82.86%,同比增长13.82%;核电发电量626亿千瓦时,约占全部发电量1.92%,同比增长14.05%。
我国风能发展的现状和发展前景摘要:在世界性能源危机越发严重的今天,风能作为一种天然能源,已被各国应用在发电领域。
我国的风电事业起步较晚,但是近几年发展迅速,未来几年的前景也十分良好。
关键词:风能新能源风电事业自主创新一:21世纪人类理想的替代能源——风能1何为风能:风是一种自然现象。
由于不同地表(如海洋、森林、田野、山岳和沙漠等)在白天受太阳照射以及晚上吸放热的特性不同,对空气加热(或放热)的差异,造成了空气的流动,通常人们将垂直上下的流动称为“气流”,将水平流动称为“风”。
由于空气是有一定质量的,因而其流动时必然具有一定能量,这就是风能。
它可通过如下公式加以测算:E=1/2gρAV3(kg·m/s)式中:A——空气流动面积(m 2);V——风速(m/s);ρ——空气密度(kg/m 3);g——重力加速度(m/s2)。
上式如按kW计量只需乘以转换系数1102即可。
据理论测算,全球大气中总的能量是1017kW,而且是可再生的,据估计大约有3.5×1012kW的蕴藏风能可以被开发利用,这个价值至少比世界上可利用的水能大10倍〔1〕。
2.风能的特点风能作为一种天然能源,与其他能源尤其是矿物能源相比,它有如下几个特点:(1) 蕴藏量丰富。
大家都知道与常规能源相比,水能巨大,殊不知风能是全球水能的10倍多,我国仅陆地上就有风能资源大约1.6×109kW。
(2) 可以再生,永不枯竭。
风能是太阳能的变异,只要太阳和地球存在,就有风能,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可再生的。
(3) 清洁无污染,随处都可开发利用。
煤、石油、天然气的大量消耗,核电站的广泛建设,均会给人类生活环境造成极大污染和破坏,危害人类健康,而风能开发就没有这样的弊病,而且风能开发利用越多,空气中的漂尘和降尘会越少。
另外,风能的开发也不存在开采和运输问题,无论何地(海边、平原或者山区)都可建立风电站,就地开发,就地利用。
1风能资源中国风能资源丰富,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发展潜力巨大。
据最新风能资源普查初步统计成果,中国陆上离地10 m高度风能资源总储量约43. 5亿kW ,居世界第1位。
其中,技术可开发量为2. 5亿kW ,技术可开发面积约20万km ,此外,还有潜在技术可开发量约7 900万kW。
另外,海上10 m高度可开发和利用的风能储量约为7. 5亿kW。
全国10 m高度可开发和利用的风能储量超过10亿kW,仅次于美国、俄罗斯居世界第3位。
陆上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三北地区(东北、华北、西北)、东南沿海及附近岛屿。
1. 1“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地区风能丰富带包括东北三省、河北、内蒙古、甘肃、青海、西藏和新疆等省/自治区近200 km宽的地带,风功率密度在200~300 W /m 2以上,有的可达500 W /m 2以上,可开发利用的风能储量约2亿kW ,占全国可利用储量的80%。
另外,该地区风电场地形平坦,交通方便,没有破坏性风速,是中国连成一片的最大风能资源区,有利于大规模开发风电场。
但是,建设风电场时应注意低温和沙尘暴的影响,有的地方联网条件差,应与电网统筹规划发展。
1. 2东南沿海地区风能丰富带东南沿海受台湾海峡的影响,每当冷空气南下到达海峡时,由于峡管效应使风速增大。
冬春季的冷空气、夏秋的台风,都能影响到沿海及其岛屿,是中国风能最佳丰富区。
中国有海岸线约1 800 km,岛屿6 000多个,是风能大有开发利用前景的地区。
沿海及其岛屿风能丰富带,年有效风功率密度在200 W /m2以上,风功率密度线平行于海岸线,沿海岛屿风功率密度在500 W /m2以上,如台山、平潭、东山、南麂、大陈、嵊泗、南澳、马祖、马公、东沙等,年有效风速(4~25 m /s)时数约在7 000~8 000h。
2这一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由海岸向内陆是丘陵连绵,风能丰富地区仅在距海岸50 km之内。
1. 3内陆局部风能丰富区在2个风能丰富带之外,风功能密度一般在100W/m 2以下,年有效风速( 4~25 m /s)时数在3 000 h以下。
2007中国风力发电机组总装企业概况《风电设备》杂志社主编中国风力发电信息网主编中国农机协会风能设备分会秘书长祁和生一、风电机组制造企业概况截至2007年7月底,国内风电机组制造商共有40家,其中国有、国有控股公司17家,民营制造企业共12家,合资企业7家,外商独资企业4家。
全国总装企业基本情况见附表。
根据企业的产品产业化落实程度,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第一类:产业化落实程度比较好,已基本具备大批量生产能力的风电机组制造企业,包括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锐风电科技有限公司、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和浙江运达风力发电工程有限公司、南通航天万源安讯能风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等6家;第二类:已试制出样机或已具备小批量生产能力的风电机组制造企业,包括保定惠德风电工程有限公司、上海电气风电设备有限公司、沈阳华创风能有限责任公司、江苏新誉风力发电设备有限公司、浙江华仪风电有限公司、湖南湘电风能有限公司、广东明阳风电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北重汽轮机有限责任公司、广州英格风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等11家;第三类:正在开展样机试制或整机设计工作,产业化工作有待进一步落实的风电机组制造企业,包括重庆海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瑞能北方风电设备有限公司、保定天威风电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万德风力发电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南车集团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无锡宝南机器制造有限公司、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等19家。
第四类:已有成熟的设计制造技术,正在国内建造总装或部件企业的国外独资企业,包括:通用电气能源(沈阳)有限公司、歌美飒风电(天津)有限公司、维斯塔斯风力发电设备(中国)有限公司、苏司兰能源(天津)有限公司等4家。
二、风电机组技术特点国内正在制造和生产的风电机组其主要技术特点,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双馈式变桨变速机型,是目前大部分企业所采用的风电技术,技术已成熟,属风电行业主流的先进技术。
像通用电气、歌美飒、维斯塔斯、苏司兰、华锐、东汽、上海电气、北重、沈阳华创等公司就是采用的这种技术。
2007年中国能源大事回顾2008-01-13 10:052007年中国能源大事回顾1.国家发改委发布《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2007年4月10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到2010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为2 7亿吨标准煤左右,年均增长4%。
根据这一规划,到2010年,中国煤炭、石油、天然气、核电、水电、其他可再生能源分别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66.1%、20.5%、5.3%、0.9%、6.8%和0.4%。
与2005年比,煤炭、石油比重有所下降,天然气、核电、水电和其他可再生能源比重略升。
规划提出,2010年中国一次能源生产目标为24.46亿吨标准煤,5年年均增长3.5%。
其中,全国原油、天然气产量要分别达到1.93亿吨和920亿立方米。
“十一五”中国能源建设的总体安排是:有序发展煤炭;加快开发石油天然气;在保护环境和做好移民工作的前提下积极开发水电,优化发展火电,推进核电建设;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
适度加快“三西”(山西、陕西、内蒙古西部)煤炭、中西部和海域油气、西南水电资源的勘探开发,增加能源基地输出能力;优化开发东部煤炭和陆上油气资源,稳定产能,缓解能源运输压力。
2.能源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各界公开2007年12月1日,国家能源办正式对外公布了《能源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各界征集修改、完善的意见和建议。
由此,这部对中国能源战略全局有着重大影响的法案文本终于首次亮相,意味着能源法起草工作已进入新阶段。
这份首次公开曝光的征求意见稿包括总则、能源综合管理、能源战略与规划、能源开发与加工转换、能源供应与服务、能源节约、能源储备等内容,共15章、140条。
3.人大常委会通过《反垄断法》自2008年8月1日起施行全国人大常委会2007年8月30日表决通过了《反垄断法》,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
《反垄断》法自2008年8月1日起施行,共分为8章57条,包括:总则、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经营者集中、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对涉嫌垄断行为的调查、法律责任和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