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泊桑简介
- 格式:ppt
- 大小:1.30 MB
- 文档页数:44
法国作家莫泊桑简介莫泊桑人物简介居伊·德·莫泊桑(1850.8.5~1893.7.6),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契诃夫和欧·亨利并列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
1880年完成了《羊脂球》的创作,轰动了法国文坛。
以后离职从事专门的文学创作,并拜福楼拜为师。
10年间他写了300多个短篇和6个长篇。
其中许多作品流传深广,尤其是短篇小说,使他成为一代短篇小说巨匠。
长篇有《一生》《俊友》(《漂亮朋友》)等;中短篇有《菲菲小姐》《项链》《我的叔叔于勒》《一个农庄女工的故事》等。
莫泊桑人物生平1850年8月,莫泊桑出生于法国西北部诺曼底省狄埃卜城附近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
他的祖辈都是贵族,但到他父亲这一代时没落了。
父亲做了交易所的经纪人。
他的母亲出身书香门第,爱好文学,经常对文学作品发表评论,见解独特。
莫泊桑出生不久,他的父母由于经常闹矛盾分居了,他和母亲住在海边的一栋别墅里。
幼年时的莫泊桑喜欢在苹果园里玩耍,在草原观看打猎,喜欢和农民、渔夫、船夫、猎人在一起聊天、干活。
这些经历使莫泊桑从小就熟悉了农村生活。
从童年时代起,母亲就培养他写诗,到儿子成为著名作家时,她仍然是莫泊桑的文学顾问、批评者和助手,所以他的母亲是他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第一位老师。
另一位为莫泊桑走上文学道路打下基础的是他13岁在卢昂中学学习时的文学教师路易·布耶。
路易·布耶是一个著名的巴那派诗人,他经常指导莫泊桑进行多种体裁的文学创作。
1870年,莫泊桑中学毕业后到巴黎入大学学习法律。
同年,普法战争爆发,他应征入伍。
在军队中,他亲眼目睹了危难中的祖国和在血泊中呻吟的士兵,心里十分难过。
他要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写下来,以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
1871年,战争结束后,莫泊桑退役回到巴黎。
为了谋生,先后在海军部和教育部任职,长达数十年,这些经历使他对小职员的生活状况和精神境界有了深刻的认识,成为他日后创作的重要主题。
《我的叔叔于勒》讲义一、作者简介莫泊桑(1850—1893),19 世纪后半叶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俄国契诃夫和美国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莫泊桑出生于法国诺曼底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
他曾参加过普法战争,这段经历成为他日后创作的重要素材。
莫泊桑一生创作了六部长篇小说、三百多篇中短篇小说及游记。
其短篇小说题材广泛,从农村到城市,从平民到贵族,从日常生活到重大历史事件,无所不包。
他的作品以构思新颖、情节生动、描写细腻、语言准确而著称,善于通过平凡小事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
二、作品背景《我的叔叔于勒》写于 1883 年。
当时的法国,资产阶级不仅和工人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而且也和小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激化。
小资产阶级贫困破产已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
一部分不甘心破产的小资产阶级成员,纷纷踏上了漂洋过海的险途,企望在美洲、亚洲甚至非洲闯出一条大发横财的生路,梦想着有朝一日腰缠万贯荣归故里。
本篇小说就是以这样的社会背景写出来的。
三、故事梗概故事围绕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变化展开。
年轻时的于勒大肆挥霍,不仅把自己应得的遗产吃得一干二净,还大大占用了哥哥菲利普应得的那一部分。
于是人们按照当时的惯例,把他送上了开往美洲的轮船。
到了美洲的于勒,来信说自己赚了钱,并且希望能够赔偿菲利普的损失。
这封信让菲利普一家的生活有了希望,他们把于勒当成了福星,甚至拟定了上千种计划,用于未来的生活。
然而,在一次旅行中,菲利普夫妇在船上偶遇卖牡蛎的穷苦水手于勒,发现他就是自己的弟弟。
他们的态度瞬间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生怕被于勒认出,赶紧躲开。
四、人物形象1、菲利普夫妇自私、虚荣:他们对于勒的态度完全取决于于勒的经济状况。
当于勒有钱时,他们把他视为救星,到处炫耀;当于勒贫穷时,他们对他避之不及。
贪婪、冷酷:他们一心只想着从于勒那里获取钱财,完全不顾及亲情。
在发现于勒贫穷后,立刻翻脸不认人。
2、于勒年轻时放荡不羁,挥霍无度。
莫泊桑的简介及作品莫泊桑(1850-1907),原名罗伯特,1850年4月27日出生在意大利米兰,是19世纪最重要的意大利小说家,他既有小说家的才能,又具有社会洞察能力,他的作品受到了人们的普遍欢迎。
《莫泊桑的简介及作品》将对莫泊桑的生平及其重要作品的简介做一番介绍。
莫泊桑的子女时期被称为“莫泊桑孩子时代”。
他从小生活在家庭,但在家族环境中他受到严格的约束,他叙述自己家庭及家族生活的作品很有影响力。
他受到家庭教育的疏忽,与他祖父及父亲的关系不够融洽。
1862年,他从中学毕业,进入米兰大学跟随教授学习,受到教授对莎士比亚家庭和小说的影响,最终决定成为小说家。
莫泊桑创作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小说,他的著作以尤其充满活力的语言诠释生活的各种情感,其中一些在主要家庭背景中勾勒出了莫泊桑家族的生活和文化,有些讲述了独立女性和贫困阶级的生活,有些则反映了当时社会上感情的复杂性。
他的短篇小说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篇是《憔悴新娘》(1890年),也是他最著名的短篇小说,讲述了一个叛逆的女孩的故事,展示了憔悴“新娘”的生活,及其被社会制约的摆脱和解放的过程。
莫泊桑的另一部重要书籍是《南方的新郎》(1891),讲的是一个南方男孩因为与贫寒的家庭恩怨纠葛而离开家乡,前往北方的故事。
作品勾画出了美丽而又悲哀的南方男孩,表达了他对家庭责任和社会自由的思考。
此外,莫泊桑还创作了一批中长篇小说,其中最著名的是《安娜玛莉》(1898),这部小说描述了一个安娜玛莉看似表面上包容爱情最终被强加上不负责任的婚姻的灾难之路,反映了当时封建制度下的自由和人生追求的抉择。
莫泊桑的小说融入了现实、神秘及文学禁忌,作品提出了社会问题,具有社会批判性和色彩。
其作品《意大利人的情景》(1904)被称为20世纪“第一部国家史”,他的作品对于揭示道德衰败、腐败和社会均衡的中世纪伦理情感重新激发了兴趣。
整部作品不仅洞察人性而且追求艺术,莫泊桑刻画人物立体丰满,不仅具有描述力,而且勾勒出各个角色的性格特征,突出人物的人性,让读者可以看到其中一些更加根深蒂固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道德思考。
莫泊桑的简介莫泊桑是法国著名的文学家,他在文学领域取得了重大的成功,被誉为是短篇小说之王。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莫泊桑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莫泊桑的简介居伊·德·莫泊桑(1850.8.5~1893.7.6),19世纪后半叶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人称“短篇小说巨匠”,与契诃夫和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
莫泊桑出生于法国诺曼底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
中学毕业后,普法战争爆发。
他应征入伍。
两年的兵营生活使他认识到了战争的残酷,祖国的危难启发了他的爱国思想。
战争结束后,他到达巴黎,先后在海军部和教育部任小职员,同时开始了文学创作。
1880年,完成了《羊脂球》的创作,轰动法国文坛。
之后离职从事专门的文学创作,并拜师居斯塔夫·福楼拜。
10年间,他完成了300多个短篇小说和6个长篇小说。
其中许多作品流传甚广,尤其是短篇小说,使他成为一代短篇小说巨匠。
莫泊桑的性格怎样莫泊桑性格从他向福楼拜请教就可以看得出,他是非常虚心,也比较认真踏实。
虽然莫泊桑在很小的时候就认识了福楼拜,但在向福楼拜请教问题时,莫泊桑表现的依旧十分虚心。
莫泊桑发现自己的写作需要得到福楼拜指导,于是便急忙去请教福楼拜,福楼拜在对他的内容进行了一番指导后,还给莫泊桑安排了一个回家记录门前过往马车的任务,这个任务看起来有些无聊而且和写作的关系也好像不是很大,但是莫泊桑回家后,十分认真地完成福楼拜给自己定下的任务。
这就表现出来莫泊桑性格中认真踏实,虚心求教的一面。
莫泊桑性格也有勤恳的一面。
在请教福楼拜的过程中,福楼拜告诉莫泊桑这个创作必须要付出自己的辛苦,必须要勤快。
莫泊桑将福楼拜的话深深的记在脑海里,每天都进行大量的创作,并积极改正。
因为莫泊桑从小和母亲生活在海边,在这里,莫泊桑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事物,这使得莫泊桑有了热爱自然的性格。
莫泊桑热爱自然的性格在他的小说中也有体现。
莫泊桑简介
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一生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和356多篇中短篇小说,他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
莫泊桑出身于一个没落贵族之家,母亲醉心文艺。
他受老师、诗人路易·布那影响,开始多种体裁的文学习作,后在福楼拜亲自指导下练习写作,参加了以左拉为首的自然主义作家集团的活动。
他以《羊脂球》(1880)入选《梅塘晚会》短篇小说集,一跃登上法国文坛,其创作盛期是80年代。
10年间,他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一生》(1883)、《俊友》(1885)、《温泉》(1886)、《皮埃尔和若望》(1887)、《像死一般坚强》(1889)、《我们的心》(1890)。
这些作品揭露了第三共和国的黑暗内幕:内阁要员从金融巨头的利益出发,欺骗议会和民众,发动掠夺非洲殖民地摩洛哥的帝国主义战争;抨击了统治集团的腐朽、贪婪、尔虞我诈的荒淫无耻。
莫泊桑还创作了350多部中短篇小说,在揭露上层统治者及其毒化下的社会风气盼同时,对被侮辱被损害的小人物寄予深切同情。
短篇的主题大致可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是讽刺虚荣心和拜金主义,如《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第二是描写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赞颂其正直、淳朴、宽厚的品格,如《归来》;第三是描写普法战争,反映法国人民爱国情绪,如《羊脂球》。
莫泊桑短篇小说布局结构的精巧。
典型细节的选用、叙事抒情的手法以及行云流水般的自然文笔,都给后世作家提供了楷模。
莫泊桑居伊·德·莫泊桑(1850-1893)是19世纪后半期法国著名作家,出生于破落贵族家庭。
莫泊桑的母亲是个有文学修养的女人,她从莫泊桑少年时代起就注意培养他的文学兴趣。
在卢昂中学求学时,莫泊桑曾从事多种体裁的习作。
1870年,他刚到巴黎入大学读法律,普法战争爆发,便应征入伍。
第二年4月他离开军队,当一名公务员。
从1873年起,莫泊桑得到著名作家福楼拜的指导。
福楼拜在创作上对莫泊桑进行了多方面的严格教导,使他掌握了写作技巧。
他参加了“梅塘作家集团”的聚会,为这个集团所写的《羊脂球》使他一举成名。
此后,他摆脱公职,专门从事创作。
莫泊桑从青年时代起,就患有多种疾病,多年遭受精神病的折磨,1890年精神失常,于1893年逝世,年仅43岁。
莫泊桑从事创作的时期正值第三共和国时期,他的作品清楚地反映了他对第三共和国腐败社会的反感。
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成就极高,但他也创作了像《一生》(1883)和《漂亮朋友》(1885)这样出色的长篇小说。
但短篇小说更充分地反映出他的艺术才能。
莫泊桑同时代的作家法郎士称他为“短篇小说之王”。
在莫泊桑三百多篇中、短篇小说中名篇佳作极多。
在莫泊桑的短篇小说中,描写资产阶级风俗习尚的占有突出的地位,这是他创作中最有意义的部分。
在这一类小说中,作家揭露了资产阶级的腐化堕落和拜金主义等丑恶风尚,也描写了小资产阶级爱慕虚荣和追逐浮华的心理状态。
莫泊桑在不少小说中反映出,在那个社会里,金钱成了上帝,人们普遍追求享乐,道德水平日趋低下,荒淫无耻成风。
如在短篇小说《遗产》里,为了生一个可以得到大笔遗产的继承人,女主人公的父亲和丈夫竟然默许她与人通奸。
由于世风日下,社会上出现伤天害理和灭绝人性的事情。
在短篇小说《老人》中,女儿和女婿不等老人咽气就办起丧事来。
金钱腐蚀了人们的灵魂,甚至使手足兄弟成了路人。
在《我的叔叔于勒》中,作家描写于勒叔叔一家朝思暮想他们在国外他们在国外发了財的叔叔回到家来,可是当他们发现于勒叔叔不过是一个贫穷落魄的小贩时,竟然拒绝和他相认。
莫泊桑简介
莫泊桑(1850~1893),法国作家。
1850年8月5日生于法国西北部诺曼底省迪耶普小城附近一没落的贵族家庭。
1870年刚到巴黎攻读法学,适逢普法战争爆发,应召入伍,亲身经历了法军的惨败。
退伍后,从1872年开始,先后在海军部和教育部任职。
19世纪70年代是他文学创作的重要准备阶段。
他的舅父和母亲的好友、著名作家福楼拜做他的文学导师。
1880年,莫泊桑以其《羊脂球》闻名于世,从此开始了作家生涯。
他的作品绝大部分都是在1880至1890年之间写成,有中短篇小说约300篇,长篇小说6部,游记3部,以及许多关于文学和时政的评论文章。
莫泊桑生在法国资本主义高度发展并开始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的时期,他对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对道德风尚的丑恶,给以无情的揭露和嘲讽。
只有在下层人民中,他才发现一些令人宽慰的健康品质。
他的作品同情和表彰下层社会的小人物。
莫泊桑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有短篇小说巨匠的美称。
他的短篇小说侧重摹写人情世态,充分显示出他的社会风俗画家的才能。
构思布局别具匠心,细节描写、人物语言和故事结尾都有独到之处。
文字简洁、质朴。
莫泊桑简介【人物简介】居伊·德·莫泊桑,(1850年8月5日—1893年7月6日),19世纪后半叶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俄国契诃夫和美国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代表作品有《项链》《漂亮朋友》《羊脂球》和《我的叔叔于勒》等。
【生平事迹】莫泊桑出生于法国上诺曼府滨海塞纳省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
曾参加过普法战争,因此,这个独特的经历成为他日后创作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
他一生创作了六部长篇小说、三百五十九篇中短篇小说及三部游记,是法国文学史上短篇小说创作数量最大、成就最高的作家之一。
世人不可否认,他是一个天才!托尔斯泰曾经评论过他:具有“形式的美感”和“鲜明的爱憎”。
他之所以是天才,是因为他“不是按照他所希望看到的样子而是照事物本来的样子来看事物”,因而“就能揭发暴露事物,而且使得人们爱那值得爱的,恨那值得恨的事物。
”【人物轶事】有一次,福楼拜对莫泊桑说:“你去巴黎第九大街,在第二个十字路口向左拐,看看路右边的第一个人是谁?”莫泊桑来到路口,远远看到一座老妇人的雕塑,就回来告诉老师:“是一个老太婆。
”老师摇摇头说:“你看到的别人也能看到,你再去瞧瞧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太婆。
”莫泊桑又来到路口,这次走得更近了,回来说:“那个老太婆很脏,满脸灰尘,头发乱得像鸡窝。
”福楼拜听后微笑说:“有进步,但你看到的东西别人还是可以看到,你应该用你的第三只眼睛去看,看到别人没有看到东西。
”莫泊桑再次来到路口,看得非常认真,回来后说:“老师,我看到了那个老太婆的鼻子是世界上最蹩脚的木匠随便拿了一块木头削了一块安在她脸上的。
”福楼拜听后高兴地说:“你今天的作业完成得很好,可以得满分了。
”莫泊桑在拥有天赋的同时仍然很勤奋,但是他患上了神经痛和强烈的偏头痛,巨大的劳动强度,使他逐渐病入膏肓。
直到1891年,他已不能再进行写作。
在遭受疾病残酷的折磨之后,莫泊桑于1893年7月6日逝世,年仅43岁。
莫泊桑简介,莫泊桑的代表作有哪些莫泊桑是谁,莫泊桑的代表作有哪些,快读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关于莫泊桑的文章,欢迎大家阅读。
姓名:居伊·德·莫泊桑外文名:GuydeMaupassant国籍:法国出生地:诺曼底省狄埃卜城出生日期:1850年8月5日逝世日期:1893年7月6日职业:作家毕业院校:巴黎大学法学院代表作品:《羊脂球》其他成就:由小说改编的电影风靡全球,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其他作品:《漂亮朋友》、《羊脂球》、《项链》、《我的叔叔于勒》居伊·德·莫泊桑(1850.8.5——1893.7.6),19世纪后半叶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人称“短篇小说巨匠”,与契诃夫和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
莫泊桑去世时,爱弥尔·左拉致悼词,并预言莫泊桑的作品将永垂不朽,将是“未来的学生们作为无懈可击的完美典范口口相传”的作品。
莫泊桑出生于法国诺曼底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
中学毕业后,普法战争爆发。
他应征入伍。
两年的兵营生活使他认识到了战争的残酷,祖国的危难启发了他的爱国思想。
战争结束后,他到达巴黎,先后在海军部和教育部任小职员,同时开始了文学创作。
1880年,完成了《羊脂球》的创作,轰动法国文坛。
之后离职从事专门的文学创作,并拜师居斯塔夫·福楼拜。
10年间,他完成了300多个短篇小说和6个长篇小说。
其中许多作品流传甚广,尤其是短篇小说,使他成为一代短篇小说巨匠。
长篇有《一生》《俊友》《漂亮朋友》等;中短篇有《菲菲小姐》《项链》《我的叔叔于勒》《一个女雇工的故事》、《戴丽叶春楼》、《瞎子》、《真实的故事》、《小狗皮埃罗》、《一个诺曼底佬》、《在乡下》、《一次政变》、《绳子》、《老人》、《洗礼》、《穷鬼》、《小酒桶》、《归来》、《图瓦》、等。
莫泊桑早就有神经痛的征兆,他长期顽强的与病魔斗争,坚持写作,巨大的劳动强度与未曾收敛的放荡生活,使他逐渐病入膏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