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花果期管理八要点
- 格式:docx
- 大小:19.81 KB
- 文档页数:3
草莓开花坐果期应该怎么管理草莓开花坐果期是草莓花芽分化后的一个重要时期,一但管理不慎,就会影响草莓的产量和品质。
接下来我就从草莓开花坐果期管理中的温湿度管理、肥水管理、病虫害管理这几个方面给大家说说应该怎么做。
温湿度管理
大棚草莓的温度白天不要低于6度,夜间温度不低于5度,遇上特殊天气,可以考虑人工措施进行补救,比如·低温天气,在夜间可以使用电暖气增温,阴雨天气可使用人工进行补光,叶面喷施含有镁素的倍液,增加草莓的光合作用功能。
大棚草莓在开花坐果期应该保持在40度左右,湿度太大,湿度过小都会影响授粉质量,进一步就影响了草莓得开花坐果率。
在匍匐茎刚长出时要及时摘除病叶,枯叶老叶,增加草莓株与株之间的透光性。
肥水管理
开花坐果期是营养储存与营养消耗的过程,这个时候的草莓生长非常旺盛,既要有足够的营养,又不能让它疯狂生长,两者的关系要调节好,在促进花期发育的时候,也要保花保果,不要用激素来刺激草莓生长,在源头减少或者杜绝畸形果的出现。
草莓在开花坐果期时,需水量比较大,这个时期的土壤要一直保持湿润的状态,但是也要注意排水,最好就是用滴灌的方式浇水。
病虫害管理
草莓的病虫害一般是白粉病、叶斑病、灰霉病、蚜虫等病虫害,对于叶斑病的防治主要是及时清除病叶病株,然后使用百菌清溶液来控制病情,灰霉病则是在发病前喷一些保护性杀菌剂,一旦发现灰霉病,及时喷施多菌灵进行防治。
蚜虫的化学防是治在发病初期可以喷
50%抗蚜威2500倍液来使用。
不要一直都使用同种药,要与其他的药剂交替使用,避免蚜虫产生抗药性。
生物防治是在蚜虫发生初期,在草莓园内释放瓢虫,捕杀蚜虫。
了解更多农业相关知识与技术,欢迎访问!。
草莓进入花期之后,需要完成这些管理,做好它们有助于实现丰产种植草莓想要获得高产,科学的管理少不了。
不同的生长时段,都要进行相应的管理,比如花期,就有一些工作是需要果农们适时足量地完成的,这些工作完成的好坏,直接决定着草莓产量以及品质的高低。
那在花期内,具体有哪些工作要做呢?想要知道的话,可以参阅一下接下来的内容。
一是摘茎。
花期内草莓的生长比较旺盛,而且主要是进行繁殖生长。
而草莓的繁殖,除了正常的开花坐果之外,还有一种特殊的方式,那就是直接长出小植株,也就是从匍匐茎上生出来的草莓小苗。
这些小苗的生长,是需要大量养分的,因此会影响到坐果率,而且也会导致已经坐果的幼果生长过慢,从而推迟了采收的时间,也会影响采收的品质。
因此在花期内,需要及时地将长出的匍匐茎摘除掉,从而阻断它们的生长,这样一来,养分就可以集中供应给开花以及坐果了。
当然了,对于有繁殖需求的果农们来说,可以适当地留下一些匍匐茎。
二是疏花。
管理良好的情况下,草莓的开花量会很大,看起来这是一件好事,但是过量的开花也会消耗大量的养分,这对于提升坐果率是很不利的,因此需要进行疏花的操作。
疏花分两个时段进行,早期的时候,坐果不多,只需要对开花过多的植株进行适当地疏除就可以了。
晚期的时候,由于幼果的膨大需要大量的养分,因此应该将后开的花大量地疏除,一般来说,需要达到四分之一的量。
对于一些挂果弱的花序,则应该全部疏除。
三是除叶。
进入花期之后,草莓的植株已经经过了很长时间的生长,此时基部会出现一些老叶病叶,这些叶子已经不能提供多少营养了,反而会有一些消耗。
尤其是那些感染了病害的叶片,还会让整个植株处于被感染的风险之中。
因此花期内的一件重要工作,就是除叶,将这些老叶病叶及时地摘除掉,这样可以减少养分的消耗,还能够增强植株的透光性,有利于提升坐果的品质。
除叶的同时,也可以把一些长势过弱的侧芽去掉,这也能够起到节约养分的作用。
四是病害防治。
花期内的温度比较高,正是虫害以及病害高发之时。
草莓初花期、盛花期、末花期管理要点草莓是市场上很受欢迎的水果,不仅味道鲜美,营养还非常丰富。
草莓进入开花时期时,是生长发育的敏感时期,对草莓后期丰产有很大影响,这时候的管理工作一定要到位,具体怎么做?下面一起来了解下。
草莓花期管理1、初花期草莓是连续开花结果的植物,若是管理得当,可延长结果期,实现利益最大化。
草莓从现蕾到花开放,一般需要半月的时间。
现蕾期,棚室内要维持较高的温度和湿度,才能促使草莓尽快开花。
而进入花期后,高温高湿的环境则是会影响草莓花器官的发育的,所以,花期后要开始降温管理(相对于现蕾期的温度)才行。
白天温度保持在25-28摄氏度,夜间8-10摄氏度。
晚上温度不能过高,如果高于10摄氏度,则会影响腋花芽的发育。
花期的“降温”管理要逐步进行,不能一次性降温幅度过大,否则可能会造成叶片失水干枯,和花的正常生长发育。
2、盛花期草莓盛花期的管理很关键,不仅和后期的产量有关,还是培育健壮植株的时期。
1、温度。
草莓在盛花期对温度要求较高,要根据开花和授粉需要的温度来把控。
白天温度保持在23-25摄氏度,晚上温度在8-10摄氏度为好。
2、湿度。
草莓的花药开裂和花粉萌发,主要受环境中湿度的影响,如果棚室内的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抑制花药和花粉的正常发育的。
因此,维持大棚中适当的湿度,是一个重要工作,一般相对湿度维持在30%-50%之间为好。
3、光照。
草莓花期,充足的光照条件,可增强光合作用和光合效率。
我们要尽量的保证棚膜的清洁,以利于更多自然光的进入,在光照不足的情况下,要及时使用补光灯;同时,在背光侧应铺设一层反光幕,增加背侧的光照,增强光合作用。
注意:棚内温度和外界温差过大时,棚内容易起雾,影响光照质量。
在保证温度的情况下,尽量通风散湿,减小内外温度的差距。
4、水肥管理。
扣棚后,棚室内的环境与露地不同,温度相对高出很多;尤其在花期生长代谢旺盛,土壤水分蒸发大,易造成土壤缺水少墒。
所以,在扣棚后就要加强水分的管理,一般根据生长和土壤情况,一周浇一次水,保证土壤湿润足墒。
草莓花期的各项管理要点及注意事项1、温度管理草莓在开花坐果期对温度要求比较严格,要特别注意这一时期的温度管理,防止花期冻害。
现蕾后:白天25~28℃,夜间保持在8~12℃,最低不应低于6℃;开花后:白天温度23~25℃,晚上7~8 ℃;果实膨大期:白天温度20~25℃左右,晚上8~12 ℃,最低不低于5 ℃。
如遇低温寡照时,应及时进行补光增温措施。
2、湿度管理果实发育要特别注意保持土壤湿润,遵循“湿而不涝,干而不旱”的原则,相对湿度一般应控制在80%以下,减少病害发生和畸形果的产生。
棚内空气湿度应保持在40%左右,湿度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授粉质量,进而影响草莓开花坐果,湿度过大应注意及时通风。
3、加强授粉、除叶疏花果花期放蜂或人工辅助授粉,及时摘除老叶(每株叶片控制在15片以下,),疏除易出现雌性不育的高级次花,疏除病果、过早变白的小果以及畸形果(根据植株的状况2成熟叶/果为宜),可明显降低草莓畸形果率,并且有利于集中养分,提高单果重和果实品质。
4、病虫害防治开花坐果期及果实发育期不用药剂防治,可在花前用药。
花果期以灰霉病、白粉病为防治重点,阴雨天多时特别要注意控湿防病,同时选用适合的药防治。
1、防治白粉病+灰霉病:生物农药可以选用丁子香酚、枯草芽孢杆菌、哈茨木霉菌等;化学农药可以选用42.8%氟菌?肟菌酯、42.4%唑醚?氟酰胺;这些药剂均可以兼治上面2种病害,连续喷雾2-3次,间隔7天/次。
2、虫害防治:蓟马、蚜虫等虫害发生时,选用苦参碱、或多杀菌素、或除虫菊素等喷雾防治。
螨类少量发生时,及时施药封锁危害中心,以选用苦参?印楝素、或10%浏阳霉素+矿物油等生物农药防治为主,结合低毒化学农药如43%联苯肼酯、丁氟螨酯、或噻螨酮等。
采果后用苦参碱、苦参?蛇床素等生物农药喷雾防治,药液量要足,叶背要喷到,1周后再喷一次,喷药范围为发生株及其周围2米范围内。
3、注意事项:交替使用各种化学药剂;花期中午前后不能用药;采用高性能喷雾机施药能减少用水量,提高施药效果;使用腐霉利及其混配烟雾剂防治灰霉病;预防白粉病用硫磺熏蒸,有蚜虫时用灭蚜烟剂,于傍晚点燃闭棚过夜,连续防治2-3次;有条件的通风口用防虫网或挂银膜条趋避蚜虫等;不能使用中毒和高毒农药;严格农药安全间隔期,采收前7-10天不得使用任何农药。
草莓成熟期草莓花期至成熟期的管理技术正确使用赤霉素:该品种对赤霉素敏感,使用浓度5―8ppm,每株使用5毫升,取用时期在草莓现蕾初期,如果温室内夜间温度高于5度,赤霉素精准度不明显时,可重复喷施一次。
合适的用量应使花序充分伸出,花序长度15―20厘米为宜,赤霉素浓度低会或使花序伸不出,影响坐果率,造成减产。
1.放蜂授粉草毒成功进行异化授粉,可大大提高坐果率。
在密闭的棚内,风力小,昆虫少,不能满足自然异化授粉的条件,而人工授粉又费工夫费工。
蜜蜂的活动温度为180C-300C ,与草毒花期的适宜温度相近。
因此,可在草毒的花期放养蜜蜂,应用蜜蜂授粉,能提高草毒商品果率和降低降低畸形果率,增产作用明显。
蜂箱应在开花前5-7天移人棚内,或使蜜蜂提前适应环境,以便于开花时能时则及时出来活动。
一般一个棚内可放1-2箱蜜蜂,以保证一株草毒有一头蜜蜂,蜂箱距地面高1250px。
2.疏花疏果草毒每个花序上有许多花,但高级次花分化得较差,所结果实较小,对产量的产生意义不大,而且若全部花朵开放,营养消耗也极多。
若有选择地疏去部分花、果,则可集中养分使留下的果实长得更大。
草毒疏花疏果的程度,要根据不同品种的结果能力和植株的生长发育情况而定。
疏花时先疏用光小的高级次花和弱花,然后在疏果时疏掉小果、病果和畸形果,一般每个花序可保留6一10个果。
3.清除腋芽及花序茎梗草毒进人花期后,顶花芽和第一腋花芽陆续第五开花结果,同时高级次的腋芽也开始分化和发育。
这么多的腋芽并不是几乎能基本上形成花芽,而且即使都形成了枝条,植株的营养也负担不了。
因此,在经常摘出老叶、病叶和甸甸茎的同时,也应及时撕掉过多的腋芽,以增大养分的消耗。
一般除顶芽外,可再保留2-3个方位糟又健壮的腋芽,而将其余的芽全部摘下。
每次采果时,都要及时摘掉采果后的花序茎梗,以利于节省养分,促进新花序的叶丛生,并避免传播病虫害。
整理植株。
整理植株能集中养分促进开花,顶花序抽出前,只留一个顶芽,待顶花序抽出后,再选留两个腋芽,随时去掉抽生的多余腋芽。
2月管理:草莓花果期,做好这4点!花果不断茬,数钱到手软!节气:立春(3日)、雨水(18日)气候:北方气温偏低,南方雨水增多,注意防范倒春寒物候期:花果并存,鲜果上市期管理要点:“温光湿”管控、适时采收、促花增产提质、防控病虫害2月草莓处于花果并存、鲜果大量上市阶段,如何做到草莓花果不断、增产提质,关键在于花果期的管理上!此时管理是否得当,会直接影响到收益。
一般草莓顶芽长出三个叶片,第四片叶尚未完全长出时,花序就在第四片叶的托叶鞘内露出,随着花序梗的逐渐伸长出现整个花序,花期持续20-25天,现阶段花果同期。
今天将针对草莓2月管理,给大家做个简短分享。
“温湿光”管控1、温度:草莓花果期对温度比较敏感,过高果实成熟快、个头小,过低花粉活性不够,易冻伤果实,后期授粉不良、果实畸形等。
建议棚内温度保持在白天20~25℃,夜间5~7℃。
2、湿度:湿度过高,容易诱发白粉病、灰霉病等;湿度过低,会抑制花药开裂、花粉萌芽。
平日空气湿度控制在40~50%为宜,可通过覆盖地膜、膜下滴灌降低棚内湿度,注意及时通风换气。
3、光照:良好的光照有利于增强光合作用,同时保持适宜的棚内温度,可通过悬挂反光幕、清洁棚膜等改善。
▼三重钾元素+有机质+中微量元素▼根施300-500倍促花增产提质草莓花果期,建议使用水溶性好、肥效快速的肥料。
根据草莓植株的生长情况及开花坐果量,选择不同的氮磷钾配方,以加速植株生长、利于新叶展开、促进开花坐果。
叶面可喷施亚磷酸钾,补充草莓开花所需的磷元素,减少低温缺磷而茎叶变红,此外还能防病抑菌。
同时结合喷施佳美新朋,补充草莓开花所需的锌、硼、钼等营养元素,打破休眠,促进草莓开花,花壮坐果稳,提高坐果质量,保花保果。
在草莓结果以后,根部可冲施艾果龙5-10公斤/亩,满足草莓果期对钾肥的需求,促进果实膨大、转色、上糖!如果大家还想喷施叶面肥,可以选择佳美淉+磷酸二氢钾+芸苔素内酯,充分补足果实发育所需的钾、钙、硼等元素,加快糖分的形成和运转,促进转色。
草莓花果期,这样管理促高产草莓花果期的管理是草莓种植户始终关注的问题,而草莓花果期除了我们常说的温度、湿度、光照和水分之外,还需要留意哪些方面的管理呢?草莓花期1、喷施赤霉素扣棚加温后,植株长出1~2片幼叶时喷浓度为100~120毫克/千克的赤霉素,每株喷5毫升药液,间隔1周,按长势强弱可酌情喷2~3次,每次间隔1周,促进生长发育。
2、放蜂促授粉草莓授粉不良易产生畸形果和坐果不整齐,若在棚内放养1~2箱蜜蜂,可明显提高坐果率和削减畸形果发生。
放蜂时间在整个花期进行,放养量以每667平方米(1亩)2个蜂箱为宜,授粉期间棚内白天温度保持在20~25℃。
3、适度疏蕾适度疏蕾,可促使单果重增加,果实产量提高,果个大小匀称,成熟期提早,采收期集中,采收次数削减,从而增产增值。
草莓以先开放的低级次花结果较好,果个大,成熟早,价格高。
随着花朵级次增高,往往开花后不能形成果实而成为无效花,或者即使有的形成果实,也由于太小无采收价值而成为无效果。
因此,应在花蕾分别至一级或二级序花开放时,依据限定的留果量,疏除后期未开的花蕾。
4、摘除老叶草莓一年中新叶不断发生,老叶也不断形成。
老叶具有较多抑制花芽分化的物质且养分消耗大于光合积累;病叶带有病菌易传播扩散。
因此,应适时适量地摘除老叶,准时摘除残叶和病叶,并将其带出园外销毁或深埋,从而促进花芽分化,降低养分消耗,改善通风透光,提高光合效率,削减病虫害发生,有利于草莓植株生长发育。
摘除老叶5、垫果提质草莓植株矮小,坐果后果实下垂易接触地面,使果实被泥土污染和病虫为害,也易造成果实着色不均,影响果实品质,因此需要垫果。
草莓垫果最好采纳掩盖地膜的方法,结合土壤管理,一举多得。
如没有地膜,也可在现蕾后铺上切碎的稻草或麦秸垫果。
垫果材料在果实采收后应准时撤除,以利于中耕施肥等田间管理。
6、除匍匐茎草莓匍匐茎消耗母株养分,易使植株郁闭拥挤,影响通风透光。
摘除匍匐茎,可明显避开消耗,改善光照,有利于花芽分化,增加越冬力量,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
大棚草莓花期、幼果期、彭果期和转色期管理
方案
老张今年第一年种植草莓,但是由于技术不精,经验不足种在地里的草莓也不知道该怎么管理,他问村里种植草莓的,一人一个说法,一下子晕了头不知道该听谁的了。
他想了想,干脆让农技专家到他的种植区,帮忙看看大棚的草莓该怎么去管理,出一套系统的管理方案不是更好。
农机专家第一次给他作指导是在草莓刚种植的时候,是在草莓刚定植的时候,现在草莓已经进入了花期、幼果期了,接下来的管理他还是不太明白具体该怎么操作,这又把农技专家邀请过去,做进一步的指导。
大棚草莓花期、幼果期、彭果期和转色期管理具体方案:
农技专家表示,草莓在花期的管理其实并不难,但是想让草莓有个高的产量就需要下点功夫了,只要前期的管理做到位接下来的就简单了。
1.草莓花期的管理主要就是施肥了,在草莓第一茬果需要四次施肥,分别在花期、幼果期、彭果期和转色期,需要随水冲施20-20-20的水溶肥,或者16-3-36是水溶肥,每次每亩地使用20斤就可以了,这两种肥料建议交替使用。
2.为了促进草莓的根系生长、提高地温,同时可以冲施含有腐殖酸的液体肥,每次5升就可以了,一个结果期,冲施两次就可以了。
这个方案基本上就是这样了,最后农技专家说要想提高草莓的品质和产量,前期要做好疏花疏果,同时还要科学施肥,及时的供给草莓的果实生长需要的养分,为优质丰产奠定基础。
老张听完之后就觉得这也不像邻居他们说的那么麻烦,现在就按照农技专家的方案去实施了,看完老张的故事,您有什么好的草莓管理方法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帮助更多的朋友。
草莓盛果期管理方法(草莓花果期大棚管理中经常犯的错误)不知不觉2023年就要结束了,很多朋友的草莓进入了花果期,此时是草莓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但这个时期外界温度低,光照弱,会给草莓的生长带来诸如叶片发黄,长势衰弱,果实畸形,着色差等等问题,虽然引起这些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有些是我们错误的做法,而导致了这些问题的产生。
花了钱,出了力,最后发现白忙了一场。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日常管理中有哪些误区?疏花盲目摘叶,过多留果目前草莓刚刚上市,因量小而价高,很多朋友因为价高,开始大量留果,这样做会导致严重后果。
因为果实会过多的消耗营养,那供给植株的养分就会相应减少,会影响草莓植株正常的生理活动,造成植株早衰,抗逆性下降。
因此要合理疏花疏果能够减少营养的消耗,促进植株生长。
生产上视植株生长情况,每个花序保留5-8个果,同时每株草莓留果个数还要考虑草莓品种、定植密度、土壤肥力等因素综合进行考虑。
我们为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大量摘除叶片,看上去是透光率增加了,但是却减少了光合作的的叶面积,总体上是降低了植株制造有机物的能力,因此在摘叶时一定要有个度,不可摘叶过多。
花果期应根据植株和叶片的长势决定是否摘除。
只要植株长势正常,叶片机能健全,满足通风透光的条件,就可摘不除叶片。
相比之下,经常去老叶的苗子长得旺盛,而不去老叶的苗子开花反而多而且不断茬。
不过这也因品种而异,日本品种的叶片数和留果数比例1.5~2:1时,草莓果实的品质好,产量高。
甜查理就必须摘叶老叶来刺激花芽分化。
其实要想提高光合作用,还可通过提高棚膜透光率、增加棚内二氧化碳浓度、等措施着手,摘叶只可作为辅助手段。
摘叶盲目用肥,不考虑苗情草莓根系浅,喜肥但不耐肥,因此施肥原则是基肥充足,平时因苗用肥,薄肥勤施。
我们发现很多朋友一看,草莓开花挂果了,往往感觉草莓需要补充养份,就一个劲的追肥,冲施肥料太多,轻则造成植株旺长,影响果实膨大和着色,同时也会推迟二茬花芽分化,造成断茬,重则造成肥害,得不偿失。
草莓在开花结果期这五点要注意草莓开花结果期主要做好疏花、疏果、追肥、垫果、摘除匍匐茎和果实采收等五方面的工作。
一、疏花结果草莓的花序为多歧聚伞花序,一般每株有多个花序,每个花序有5~30朵花。
最小的高级次花不能开放,叫无效花,或开花晚,结果太小,无经济价值,叫无效果。
因此,在花蕾分离期,最迟不能晚于第一朵花开放,疏去株丛下部抽生的弱花序和高级次的小花蕾,每株只保留2~3个健壮的花序,以增大果个,促进成熟,使采收期集中,还可以防止植株早衰。
在幼果青色时,及时疏去畸形果和病虫果,可使果形整齐,商品果率增加。
疏果后,每个花序上一般保留7~12个果实为宜。
植株健壮的可以多保留,而生长势弱的则要多疏除。
另外,果实采摘后的花序要及时去掉,以促进新花序的抽生。
二、追肥草莓种植进入现蕾和初花期,适时追肥有助于提高座果率和果实品质,增加产量。
此次追肥应以磷、钾肥为主,兼施适量氮肥,一般每亩施氮磷钾复合肥8~10千克,也可以叶面喷施0.3%的尿素、0.3%的磷酸二氢钾、0.2%的硫酸钙或0.05%的硫酸锰等2~3次。
果实膨大期,进行一次根部施肥,每亩施入尿素8~10千克混加硫酸钾6千克,也可以进行叶面追肥,喷施磷酸二氢钾300倍液,也可以同时混入一些果实膨大素,连喷3次,每次间隔期为10~15天。
结合追肥,在植株旺盛生长和果实膨大等重要时期,进行灌水。
雨季注意排水。
三、垫果草莓座果后,随着果实增大,果穗逐渐下垂到地面。
为防止果实和土壤接触,造成果面污染和减轻病虫害,提高果实品质,对于没有采用地膜覆盖的草莓园,在开花后2~3周用稻草或麦秸做成15厘米左右的草圈,放到株丛间进行垫果,将2~3个花序上的果实,放到一个草圈上。
每亩大约用碎稻草或麦秸100~150千克,采果后及时撤除稻草或麦秸。
四、摘除匍匐茎、侧芽和老叶匍匐茎是草莓的营养繁殖器官,通常一个母株能发生5~6个匍匐茎,每个匍匐茎可抽生2~3株幼苗,匍匐茎的发生和幼苗的生长依赖于母株的养分供应。
草莓盛果期管理要点!掌握这些技术草莓才能高产!盛果期的草莓一、加强温度管理平时我们应多关注天气预报,根据天气变化灵活控制大棚温度,谨防草莓出现冻害,同时也防止过度保温。
白天温度一般控制18~25度,夜间5~8度就可以。
有条件尽量拉大昼夜温差。
昼夜温差越大草莓口感越好。
这里要提示大家的,草莓不可过度保温,特别是夜间温度不可过高。
容易出现果子很小,早早的就成熟了,并且口感也发酸不甜。
温度管理二、注意肥水管理草莓进入坐果期后,配合中氮、低磷、高钾型冲施肥施用,用肥量不可太大,亩用3-5斤即可,可促进草莓上色,增加甜度。
这里要注意的是钾肥不能过高。
果期保持充足的水分,果实膨大期如果没有充足的水肥条件,草莓会形成很多僵果,一般情况要保证每周浇一次水,浇水量要相对充足,浇水时间尽量在上午,这样的足够的时间恢复地温。
草莓喜肥但不耐肥,因此施肥原则应少量多次,防止一次过量,产生肥害。
肥水良好的植株三、加强植株管理草莓采果期,应加强植株管理,及时摘除老叶、枯叶、病叶及腋芽和匍匐茎,并保持5-6片叶。
摘除叶片有利于通风透光,减少不必要的养份消耗,减少灰霉病等病害的发生,对于开花和坐果较多的植株,要适当疏花疏果,草莓的级次高的果再如何长也长不成大果,其仅起到养分的竞争作用,没有经济价值。
切不可见果就留,否则容易造成后期断茬植株早衰。
摘除老叶、枯叶四、加强光照管理平时尽可能地改善棚内光照条件。
平时注意保持棚膜清洁,防止膜面附着水滴和尘物,以利增加光照。
遇连阴天,在中午,只要在揭起草帘后不降温,应坚持揭草帘。
这样可促使植株接受散射光,增加植株光合作用,有利用提高草莓果实品质。
有条件的可以安装植物专用补光灯,在弱光条件下,进行补光。
同时可适当降低夜间温度来抑制呼吸作用,较少呼吸消耗,促进光合产物积累。
如果,连阴天夜间温度过高,会增加呼吸消耗,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将大部用于呼吸消耗,会造成草莓果小口感差,植株衰弱。
揭草帘五、加强病虫防治继续预防草莓白粉病、灰霉病,春节过后气温会开始回升,要警惕蓟马、红蜘蛛等,如果发生病虫害及时用药。
草莓花期前后应当怎样管理?目前,许多大棚草莓已进入花期,做好这一时期草莓的管理,是保证第一茬草莓的丰收和及时上市的关键。
一、花期施肥:首先说一下用肥,花期前后用肥,根据苗情来选择,苗弱的建议少留果,留1~2个或者掐掉,冲施高磷肥,或者冲施氮磷高钾低的水溶肥,先养苗为主。
苗情较好的可以兼顾养根的同时用点平衡肥。
比如三个18,3个20的水溶肥。
苗子较旺,可以冲施磷酸二氢钾,降低夜间温度,平均夜温最好保持在5~10度,过高苗子容易旺涨。
这是花期前后不同苗情用肥情况,北方底肥比较充足,这次肥不需要太多,一亩地5~10斤即可,南方底肥不充足的一亩地可用10~20斤。
注意用肥尽量保持少吃多餐的原则,不够咱们可以再适量追施,可一旦一次性用多了造成肥害,那损失就大了。
二、花期病害防治:再说一下花期病害,花期常见主要几种病害,灰霉,白粉,部分地区还有虫害。
病害预防为主,一旦拖到花期,咱们损失会很大,可有病不治损失更大。
灰霉,白粉主要是湿度大引起的,控制好棚内湿度,白天通风做好,棚内湿度太大,可利用中午温度高时,开关风口来排一下湿度。
控制在百分之40~60之间就可以。
说一下重点,喷药防治,杀菌药,叶面肥喷施时选择上午9点30前,下午3点后喷施。
如果棚内湿度大,选择早上喷施。
采摘的朋友大部分都不梳果,所以花期会很长,纠结喷药怎么喷比较好。
建议,第一花絮,第二花絮开完花后就可以喷,不管以后开的第三花絮,因为最后开的这部分花都不会长大果,都会是些小果,商品价值不高。
总之还是建议各位朋友平时预防为主,尤其是灰霉白粉,尽量不要盛花期去喷药。
如果发病较重,那必须喷药治疗,不能拖延。
及时摘除老叶病叶,无效花,畸形花。
2014.03瓜果作务等。
预防枯萎病主要措施是轮作与嫁接栽培。
其他病害可选择600倍液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倍液50%多菌灵等交替使用,同时加入叶面肥增强树势。
一般晴天每隔7~10天,阴雨天每隔4~5天喷1次药。
虫害多为蚜虫、小地老虎,前期用速灭杀丁,后期可用10%吡虫啉、1.8%虫螨克等防治。
5采收礼品西瓜一般个小、皮薄、品质优,成熟期为25天左右。
在当地销售的以九成熟为好,外运的则以八成熟采收为宜。
采收前10天左右应翻瓜1次,使瓜着色均匀一致。
成熟的标准是瓜皮发亮,手指压花蒂部有弹性,有品种成熟固有的颜色。
合理采收,适当包装,对口销售,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反季节草莓一般在9月份栽植,10月中下旬上棚,进行3~4层膜覆盖,12月上中旬上市。
草莓开花结果期田间管理特别重要,稍有不慎就会影响产量和品质,要从温度、湿度、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做好管理工作,确保丰产丰收。
1温度管理草莓在开花期对温度要求比较严格,要特别注意这一时期的温度管理。
现蕾后:白天25~28℃,夜间保持在7~8℃,最低不应低于6℃;开花后:白天温度23~25℃,晚上7~8℃;果实膨大期:白天温度23℃左右,晚上不低于5℃。
如遇特殊天气可利用人工措施进行补救。
如果遇到低温天气影响,可在夜间利用火盆或电器进行加温。
如遇连阴天气要进行人工补光,可顺棚每2m 安装1个100W 白炽灯泡,灯泡距地面1.5m,每天晚上补光4小时,既可加温又可补充光照,促进草莓开花结果。
2湿度管理大棚草莓在开花结果期棚内湿度应保持在40%左右,湿度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授粉质量,进而影响草莓开花坐果。
通常可根据棚内湿度的大小,来确定灌溉和通风次数。
如湿度过大及时通风,土壤湿度过小及时灌水。
3喷施叶面肥喷施0.3%~0.5%的磷酸二氢钾或0.2%硼肥2~3次,促进开花结果。
4花期放蜂放蜂传粉是促进授粉受精、防控草莓畸形果形成的有效措施。
在草莓初花期每棚可放入1箱蜜蜂,开花量少时辅以蔗糖水(1∶1)作为蜜蜂的营养补充,保持棚室通风,严禁使用农药,如需喷药须先把蜂群移出棚外。
高产草莓花果调控技术!核心要点:头茬花看苗子、二茬花看根系!今天跟大家分享高产草莓花果调控技术草莓产量的高低首先是有花枝的多少决定的我们都知道要想草莓高产首先是花多然后保住花就有果怎么实现花多果多的呢?1、花量的多少和是否集中首先是品种决定的有的品种如大叶红颜在不旺长的情况下会集中出花枝一次性出2-3次花枝等到开花的时候雪白一层非常喜人缺点就是头枝果的第一级花絮上的花大果大后面的花小果小就是大果和小果多偏多但是大叶红颜容易旺长由于自身叶片大、感受外界低温能力弱管理不好不出花定植过早花少有的品种如红霞(小叶红颜)分批次出花枝、一个接一个出花枝管理好的情况下花果不断和大叶红颜相比由于植株叶片小、中果多,大果和小果少优点果型好、易管理、不容易旺长所以说花多花少是首先是品种决定的!2、花量的多少可以通过控旺促花调控的草莓的生长分为2个阶段1是营销生长--长个子2生殖生长--开花结果不建议过早定植定植越早花芽分花越不整齐定植的早前期温度高、光长叶子不开花很难做到花整齐一致也不建议定植过迟定植过迟营养生长不充分产量上不来一般白露前后定植最合适如果苗子长的壮而不旺可以提早定植苗床没有控苗的千万不要定植过早除了苗床控苗、假值是促进花芽分花十分有效的手段通过假值实现苗大小一致、根盘粗壮根盘越粗壮越好根盘越细花枝越少可以说决定头茬产量的就是根盘粗度类似与我们常说的一句古话“三岁看老、七岁看大”要想草莓花多就要从小好好培养草莓的头茬花的多少是早注定的头茬花的多少主要是看苗子苗子一定要矮胖、粗壮除了苗床控苗、假值外管理的重点是定植后开花前促花定植后就要边长、边控。
让草莓横着长尤其是抢早定植的一定不能旺长缓苗后吐出新叶就要开始考虑控苗了不能等到旺长了再去控注意不能一次性控太重一次性控重了草莓停止生长了不长叶子也不出花了,导致全年没产量也不能控太迟现蕾后不建议用化控了严禁花期控旺花期控旺、花朵停止生长、光有花没有果多次强调控旺不当全年没产量管理的重点是水肥调控适当控水、补充磷钾肥3、温度、水肥管理不当也会导致花量少同样的品种同一家的苗子不同人种植开花结果数量不同、产量差异很大那就是管理的问题了如果说头茬花的多少主要靠苗子、二茬花的多少主要是在于管理先说温度草莓开花结果跟温度密切相关花芽分化的临界温度为5-27℃适宜温度为10-20℃5℃以下花芽分化则停止25℃以上花芽分化受抑制温度管理要求第一茬花和第三茬花降温第二茬花保温和促根二茬花正是年前前后的低温时间每年这个时候阴雨天比较多管理不当草莓很容易休眠表现为:不吐新叶、出花慢前期过量使用高钾膨果肥的叶片严重老化尤其是使用膨果素的叶片全趴下了导致歇茬现象二茬花的管理目标就是保住温度需要草莓快快长管理的重点就是养根促花每次冲水、冲肥都加点腐殖酸类肥料刺激根系的生长、促进肥料的均衡吸收实现叶片油亮、挺拔只有根系好出花才快冬季阴雨天气低温低根系不好苗子发黄不长只有解决根系问题才能实现二茬花多、下果快低温阴雨天气喷施、氨基酸、芸苔素、海藻素增加植株自身的抵抗力有利于保花保果防止歇茬!严重使用膨果素和超剂量频繁冲施高钾肥料大量元素建议选用平衡肥除此之外很多种植户管理不够精心温度和湿度没有控制好田间湿度大、不利于草莓授粉导致有花无果花期的管理要点就是保温、控湿文章来源:一起学习草莓种植套路。
草莓花果期管理八要点
草莓顶芽长出三个叶片、第四片叶尚未完全长出时,花序就在第四片叶的托叶鞘内露出,随着花序梗的逐渐伸长出现整个花序。
花期持续20-25天。
花、果同期。
草莓开花结果在4-5月份。
此期要求田间持水量80%,光照12-15小时,温度18-26℃,管理的八大要点如下:
一、追肥。
3月下旬-4月上旬,每亩土地追施尿素或复合肥10-15公斤,以加速植株生长、利于新叶展开、促进开花结果。
追肥要结合浇水,确保土壤湿润。
叶面喷布0.3%-0.5%的磷酸二氢钾2-3次。
二、摘茎。
摘除草莓匍匐茎能增产40%-50%。
在匍匐茎刚长出时即摘除,一年进行3-4次。
三、疏蕾。
草莓花序后开的花,往往不能形成果实,要在花蕾彼此分离时疏除,以去除花序的1/5-1/4为宜;对弱花序不必保留。
四、除叶。
草莓一年中新叶不断发生,老叶接连枯黄。
在花果期,应把老叶、病叶及时摘除,并连同生长弱的侧芽一块抹去,这样能有效地减少养分消耗,增强株间通风透光。
五、垫果。
草莓植株矮小,果实极易下垂触及地面而受泥土污染和病虫危害,也造成果实着色不匀,要用切碎的稻草或麦秸,铺垫在植株四周,这对不进行地膜覆盖的及多雨地区更为重要。
六、防病。
为防治花期发生白粉病、叶斑病和灰霉病,可喷布50%多菌灵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20%粉锈灵乳剂1500倍液、2%武夷霉素水剂200倍液等。
七、治虫。
对蚜虫可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2.5%天王星乳油3000倍液。
若发现红蜘蛛,则喷布5%尼索朗乳油2000倍液,或20%复方浏阳霉素乳油1000倍液。
注意采收前20天内禁用农药。
八、适收。
成熟的草莓柔软多汁,必须及时采收,以免腐烂。
采收可分期安排,每1-2天于早晨露水干后到中午炎热前采摘一次,将成熟的果实收
完。
鲜食及制罐头用的,以八成熟为宜,要求果肉较硬、颜色鲜美、形状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