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实验材料的选择
- 格式:doc
- 大小:50.00 KB
- 文档页数:6
高中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实验材料
1.显微镜:用于观察细胞结构和微生物的形态结构;
2.移液器:用于将液体从一个容器转移到另一个容器;
3.烧杯:用于加热实验;
4.移液管:用于将液体从一个容器转移到另一个容器;
5.培养皿:用于培养细菌、真菌和其他微生物;
6.离心管:用于分离悬浮液中的悬浮物;
7.离心机:用于离心分离;
8.滴定管:用于滴定实验;
9.玻片:用于制作液体和固体的薄片;
10.称量瓶:用于称量实验中的物质;
11.称量秤:用于称量实验中的物质;
12.烧瓶:用于烧制实验中的物质;
13.漏斗:用于实验中的滤液;
14.烧杯台:用于烧杯的支撑;
15.放大镜:用于观察实验中的小物体;
16.平台秤:用于量度实验中的物质重量;
17.稀释液:用于稀释实验中的液体;
18.烧瓶塞:用于烧瓶实验中的密封;
19.烧杯塞:用于烧杯实验中的密封;
20.漏斗塞:用于漏斗实验中的密封。
高中生物实验总结实验一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原理:DNA 绿色,RNA 红色分布:真核生物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和叶绿体内也含有少量的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实验结果: 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实验二物质鉴定还原糖 + 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脂肪 + 苏丹III ~橘黄色脂肪 + 苏丹IV~红色蛋白质 + 双缩脲试剂~紫色反应1、还原糖的检测(1)材料的选取:还原糖含量高,白色或近于白色,如苹果,梨,白萝卜。
(2)试剂:斐林试剂(甲液:0.1g/mL的NaOH溶液,乙液:0.05g/mL的CuSO4溶液),现配现用。
(3)步骤:取样液2mL于试管中→加入刚配的斐林试剂1mL(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水浴加热2min左右→观察颜色变化(白色→浅蓝色→砖红色)★模拟尿糖的检测1、取样:正常人的尿液和糖尿病患者的尿液2、检测方法:斐林试剂(水浴加热)或班氏试剂或尿糖试纸3、结果:(用斐林试剂检测)试管内发生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糖尿病患者的尿液,未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正常人的尿液。
4、分析:因为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含有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而正常人尿液中无还原糖,所以没有发生反应。
2、脂肪的检测(1)材料的选取:含脂肪量越高的组织越好,如花生的子叶。
(2)步骤:制作切片(切片越薄越好)将最薄的花生切片放在载玻片中央↓染色(滴苏丹Ⅲ染液2~3滴切片上→2~3min后吸去染液→滴体积分数50%的酒精洗去浮色→吸去多余的酒精)↓制作装片(滴1~2滴清水于材料切片上→盖上盖玻片)↓镜检鉴定(显微镜对光→低倍镜观察→高倍镜观察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3、蛋白质的检测(1)试剂:双缩脲试剂(A液:0.1g/mL的NaOH溶液,B液:0.01g/mL的CuSO4溶液)(2)步骤:试管中加样液2mL→加双缩脲试剂A液1mL,摇匀→加双缩尿试剂B液4滴,摇匀→观察颜色变化(紫色)考点提示:(1)常见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有哪些?葡萄糖、果糖、麦芽糖都是还原性糖;淀粉、蔗糖、纤维素都是非还原性糖。
(一)观察类实验1、高倍镜的使用和观察叶绿体实验原理:叶绿体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一般是绿色的、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
可以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它的形态和分布。
材料:藓类的叶(或菠菜叶等)。
步骤:取材(藓类叶)→制片→观察注意问题:实验过程始终保持有水状态2、观察细胞质流动实验原理:活细胞中的细胞质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可用叶绿体运动作为标志。
实验材料:选材标准:细胞质流动快,含叶绿体,易获得,容易制片观察的新鲜植物。
如:黑藻幼嫩叶片:优点是叶扁平、薄,含叶绿体,易观察。
其它如:南瓜幼苗的表皮、向日葵舌状花瓣表皮、大白菜内层叶脉表皮细胞、紫鸭跖草花丝上的表皮毛等。
步骤:取材→制片→观察注意问题:①加快细胞质流动的措施:a.适当升高温度(20~25℃); b.事先在光下培养一段时间;c.用适当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d.切伤部分叶片。
②选择参照物:叶绿体③选择最佳观察部位。
应寻找靠近叶脉部位的细胞进行观察,因为此处的细胞水分供应充足,容易观察到细胞质的流动。
考点提示:(1)为什么可直接取用藓类的小叶,而不能直接取用菠菜叶?(2)取用菠菜叶的下表皮时,为何要稍带些叶肉?(3)怎样加快黑藻细胞质的流动速度?最适温度是多少?(4)对黑藻什么部位的细胞观察,所观察到的细胞质流动的现象最明显?(5)若视野中某细胞中细胞质的流动方向为顺时针,则在装片中该细胞的细胞质的实际流动方向是怎样的?(6)是否一般细胞的细胞质不流动,只有黑藻等少数植物的细胞质才流动?(7)若观察植物根毛细胞细胞质的流动,则对显微镜的视野亮度应如何调节?(8)在强光、在弱光下、黑暗照射下,叶绿体的向光面有何变化?有何意义?(1)因为藓类的小叶很薄,只有一层细胞组成,而菠菜叶由很多层细胞构成。
(2)表皮细胞除保卫细胞外,一般不含叶绿体,而叶肉细胞含较多的叶绿体。
(3)进行光照、提高水温、切伤部分叶片;25℃左右。
(4)叶脉附近的细胞。
(5)仍为顺时针。
(6)否,活细胞的细胞质都是流动的。
高中生物试验学问点总结整理者:吴海媛试验一:运用高倍显微镜视察几种细胞〔必修一P7〕1.是低倍镜还是高倍镜的视野大,视野光明?为什么?低倍镜的视野大,通过的光多,放大的倍数小;高倍镜视野小,通过的光少,但放大的倍数高。
2.为什么要先用低倍镜视察清晰后,把要放大视察的物像移至视野的中央,再换高倍镜视察?假如干脆用高倍镜视察,往往由于视察的对象不在视野范围内而找不到。
因此,须要先用低倍镜视察清晰,并把要放大视察的物像移至视野的中央,再换高倍镜视察。
3.用转换器转过高倍镜后,转动粗准焦螺旋行不行?不行。
用高倍镜视察,只需转动细准焦螺旋即可。
转动粗准焦螺旋,简单压坏玻片。
4..运用高倍镜视察的步骤和要点是什么?答:〔1〕首先用低倍镜视察,找到要视察的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
〔2〕转动转换器,用高倍镜视察,并轻轻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看清晰材料为止。
5.总结:四个比例关系a.镜头长度及放大倍数:物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而目镜正好及之相反。
镜头放大倍数及玻片间隔:倍数越大〔镜头长〕间隔越近。
c.放大倍数及视野亮度: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
d.放大倍数及视野范围: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
试验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必修一P18〕一、试验原理:某些化学试剂能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响。
1.可溶性复原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及斐林试剂发生作用,可生成砖红色的Cu 2O沉淀。
葡萄糖+ Cu(OH)2→葡萄糖酸 + Cu2O↓〔砖红色〕+ H2O,即Cu(OH)2被复原成Cu2O,葡萄糖被氧化成葡萄糖酸。
2.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
淀粉遇碘变蓝色。
3.蛋白质及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响。
〔蛋白质分子中含有许多肽键,在碱性NaOH溶液中能及双缩脲试剂中的Cu2+作用,产生紫色反响。
〕二试验材料1.做可溶性复原性糖鉴定试验,应选含糖高,颜色为白色的植物组织,如苹果、梨。
高中生物实验材料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高中生物实验材料:
1. 显微镜:用于观察微小的生物体或细胞结构。
2. 烧杯、试管、滴定管等:用于混合、储存、测量溶液、反应物。
3. 显色试剂:例如碘液、苏丹红、莫尔反应液等,用于检测生物组织、液体中的化学成分。
4. 养液、琼脂、平皿等:用于培养细胞、微生物或植物,观察其生长情况。
5. 实验动物:如小白鼠、果蝇、蚕等,用于进行生长发育、行为、遗传等实验。
6. DNA提取试剂盒:用于从细胞中提取DNA,进行PCR扩增、基因分型和遗传变异分析等。
7. 电泳仪、紫外线成像仪:用于检测DNA、RNA、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大小、形态和数量。
8. 生物安全柜、手套箱、防护眼镜等:用于保护实验者和环境,防止实验材料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伤害。
热点01 实验材料的选择与处理生物实验材料的选择应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的生物材料应是当地较常见、易于获得的材料。
2、选择的生物材料应健壮、新鲜。
健壮的生物材料新陈代谢才旺盛,生物学特征才明显,用作实验效果才好。
3、选择的生物材料应价格便宜、成本低廉。
这是做任何实验都必需考虑的经济因素。
4、最关键的选择原则应该是遵循实验目的与要求。
考向1 有色、无色材料的选择与处理1.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不能选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几乎不含DNA、RNA)。
2.不能用观察叶绿体的材料来观察线粒体(叶绿体中的色素颜色会掩盖健那绿染色后的颜色变化)。
3.观察叶绿体时,若选用菠菜叶则取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靠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较大而数目较少)。
4.在显色实验(如物质鉴定)中,材料最好不带颜色或颜色较浅,或实验时对有色材料进行脱色处理。
5.可溶性还原糖鉴定中不宜选择甜菜、甘蔗等作为实验材料,因它们不含还原糖6.颜色深浅与所鉴定的物质的含量有关,含量越多,颜色越明显。
考向2 实验材料的生理状态1.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或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时,应注意观察呈正方形的根尖分生区细胞(长方形的细胞可能是根尖的伸长区或成熟区的细胞,这些细胞没有分裂能力)。
2.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所选的材料可以是动物的精巢或植物的雄蕊,而不宜选用动物的卵巢或植物的雌蕊(雄配子产生数量远远多于雌配子的)。
3.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应选取成熟的植物细胞(含有大液泡)4.物质鉴定实验一般不设立对照实验,若需设立对照实验,对照组应加入成分已知的物质,如验证唾液淀粉酶是蛋白质,对照组可加入稀释的鸡蛋清。
鸡蛋清作为鉴定蛋白质的材料时,因其较黏稠,故使用时需稀释。
考向3 其他实验材料归纳总结:洋葱的“一材多用”。
高中生物实验大全1.花色素提取实验材料:多色鲜花、酒精、水、激光笔、小玻璃瓶、竹签步骤:1)将鲜花的花瓣切碎并放入小玻璃瓶中。
2)加入足够的酒精覆盖花瓣,并用竹签搅拌,使花色素溶解。
3)用激光笔照射溶液,观察颜色的变化。
不同颜色的花瓣会在激光照射下显示出不同的荧光颜色。
2.酵母发酵实验材料:干酵母、糖、水、气球、漏斗、瓶子步骤:1)将瓶子底部用漏斗固定住,并在漏斗中放入干酵母。
2)在瓶子中加入适量的糖和水,将漏斗取下,迅速用气球密封瓶口。
3)观察瓶子中的气球膨胀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酵母会分解糖并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导致气球膨胀。
3.光合作用实验材料:小苗、苏打水、透明塑料袋、橡皮筋步骤:1)将小苗栽种在透明塑料袋内,并用橡皮筋密封袋口。
2)往塑料袋中注入适量的苏打水。
3)将袋子放在阳光下观察,数小时后会出现水蒸气凝结在袋内的现象。
这是因为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被苏打水吸收,使袋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导致水蒸气凝结。
4.进化实验材料:细菌培养皿、琼脂、棉签、温度控制设备步骤:1)在多个细菌培养皿上涂抹不同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红霉素等。
2)将细菌培养皿放入不同的温度环境中,如高温、低温等。
3)观察不同环境下细菌的生长情况,通过比较发现一些细菌对某些抗生素或特定温度更耐受,说明细菌在进化中适应了不同的环境。
5.鸟类适应实验材料:鸟类标本、竹签、彩色羽毛步骤:1)选择多种鸟类标本,观察它们的嘴形、爪型和羽毛颜色。
2)将竹签插入不同彩色羽毛中,使其呈现不同颜色。
3)根据观察到的鸟类特征,将竹签上的彩色羽毛插入到标本相应位置。
4)通过调整不同颜色的羽毛,观察鸟类标本的适应性特征,如迷彩效果。
总结:以上是高中生物实验大全,这些实验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实验内容包括花色素提取、酵母发酵、光合作用、进化以及鸟类的适应性等方面,涵盖了生物学的各个分支,有助于学生科学实践和实际应用的能力提升。
高中生物实验DNA的粗提取和鉴定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⑴充分搅拌鸡血细胞液。
DNA存在于鸡血细胞的细胞核中。
将鸡血细胞液与蒸馏水混合后,必须用玻璃棒沿一个方向快速搅拌,使鸡血细胞加速破裂,并释放出DNA。
⑵沉淀DNA时必须用冷酒精。
实验前必须准备好大量的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并在冰箱中至少存放24h。
⑶正确搅拌含有悬浮物的溶液。
实验步骤3、5、7都需要用玻璃棒搅拌。
在进行步骤3、5时,玻璃棒不要直接接触烧杯底部,而且搅拌要轻缓,以便获得较完整的DNA分子。
进行步骤7时,要将玻璃棒插入烧杯中溶液的中间,用手缓慢转动5min〜10min。
本实验中鉴定DNA的方法为二苯胺法。
如果在没有二苯胺的情况下也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
典例解析下列关于“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实验原理中,说法错误的是A.DNA在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随溶液浓度的变化而改变 B.利用DNA不溶于酒精的性质,可除去细胞中溶于酒精的物质而得到较纯的DNAC.DNA是大分子有机物,不溶于水而溶于某些有机溶剂D.DNA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经沸水浴后会出现蓝色反应答案:C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说法中,有误的是()A.该实验中有两次加入蒸馏水,均是为了析出DNAB.该实验学生操作中多次用到搅拌,除最后一步未强调方向外,其余均要求单向搅拌C.该实验中有3次过滤,过滤时使用纱布层数与需用滤液或黏稠物有关D.实验三次加入NaCl溶液,无论浓度是2mol/L,还是0.015mol/L,均是为了溶解DNA解析:对照比较表可知,除A说法有误外,其余各项均正确。
两次加蒸馏水,第一次是为了使细胞吸水破裂释放出核物质(DNA),第二次是为了降低NaCl溶液的浓度从而析出DNA。
⑷DNA粘稠物的再溶解:;⑸提取杂质较少的DNA白色乳状丝状物:;⑹鉴定DNA是否存在可用试剂:。
解析:⑹鉴定DNA是否存在常用:二苯胺试剂沸水浴为蓝色反应;也可选用甲基绿试剂,其颜色反应为蓝绿色。
高中生物实验材料清单实验室基本设备•显微镜:用于观察微小生物和细胞结构。
•定温培养箱:保持特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来培养生物样本。
•称量器具:包括天平、量筒、移液器等,用于测量和分配样品。
•酸碱中和仪:用于调节溶液的酸碱度。
•离心机:用于分离样品中的固体和液体成分。
•恒温槽:用于在一定温度下反应或保存试剂。
常见实验试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实验试剂及其用途: 1. 盐酸(HCl):调节溶液的酸碱度。
2. 氢氧化钠(NaOH):调节溶液的酸碱度。
3. 乙醇(C2H5OH):用作溶剂,也可用于提取 DNA。
4. 蒸馏水:用作纯净水源,避免干扰实验结果。
5. 碘酒:用于检测淀粉质或消毒伤口。
生物实验仪器1.DNA电泳仪:用于分离和检测 DNA 片断。
2.PCR 仪器:用于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特定的 DNA 片段。
3.高速冷冻离心机:用于制备细胞裂解物或分离细胞组分。
4.薄层层析仪:用于分离和检测有机化合物。
5.光度计:用于测量溶液中的光密度,常用于分析核酸或蛋白质的含量。
实验材料1.培养皿和琼脂:用于培养微生物或植物组织。
2.导电性溶液(如盐水):用于测试电导率或电解质浓度研究。
3.不同种类的显微镜玻片和载玻片:用来制备样本镜片以供观察。
4.纸巾、滤纸和吸管等实验室常见耗材。
这些只是一些常见的实验室设备、试剂和材料清单,具体的实验需要根据不同的课题及实验要求选择适当的材料。
同时,在进行任何生物实验前,请确保对所使用材料有正确的了解,并按照相关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高中生物实验选择专题教案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学生将了解如何选择适合生物研究的实验,并学习如何进行实验选择的基本
原则。
二、实验内容:
1. 了解生物实验的种类和目的
2. 掌握实验选择的基本原则
3. 比较不同实验方案的优缺点
4. 学会如何评估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三、实验材料:
1. 实验选择相关的文献资料
2. 实验方案比较表格
3. 实验结果评估表格
四、实验步骤:
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生物问题作为研究对象。
2. 针对所选生物问题,分析可能的实验方案,并列出方案的优缺点。
3. 小组间互相讨论及比较不同实验方案,找出最适合的实验方案。
4. 根据选择的方案,设计实验流程并进行实验。
5. 根据实验结果,填写实验结果评估表格,并讨论实验的可靠性。
五、实验结果:
通过本实验,学生将会了解到生物实验选择的基本原则,能够比较不同实验方案的优缺点,并学会如何选择最合适的实验方案。
同时,学生将会学会如何评估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提
高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分析的能力。
高中生物实验试剂归纳1、斐林试剂:成分:0.1g/ml NaOH(甲液)和0.05g/ml CuSO4(乙液)。
用法:将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体积混合,再将混合后的斐林试剂倒入待测液,水浴加热或直接加热,如待测液中存在还原糖,则呈砖红色。
2、班氏糖定性试剂:为蓝色溶液。
和葡萄糖混合后沸水浴会出现砖红色沉淀。
用于尿糖的测定。
3、双缩脲试剂:成分:0.1g/ml NaOH(甲液)和0.01g/ml CuSO4(乙液)。
用法:向待测液中先加入2ml甲液,摇匀,再向其中加入3~4滴乙液,摇匀。
如待测中存在蛋白质,则呈现紫色。
4、苏丹Ⅲ:用法:取苏丹Ⅲ颗粒溶于95%的酒精中,摇匀。
用于检测脂肪。
可将脂肪染成橘黄色(被苏丹Ⅳ染成红色)。
5、二苯胺:用于鉴定DNA。
DNA遇二苯胺(沸水浴)会被染成蓝色。
6、甲基绿:用于鉴定DNA。
DNA遇甲基绿(常温)会被染成蓝绿色。
7、50%的酒精溶液:在脂肪鉴定中,用苏丹Ⅲ染液染色,再用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
8、75%的酒精溶液:用于杀菌消毒,75%的酒精能渗入细胞内,使蛋白质凝固变性。
低于这个浓度,酒精的渗透脱水作用减弱,杀菌力不强;而高于这个浓度,则会使细菌表面蛋白质迅速脱水,凝固成膜,妨碍酒精透入,削弱杀菌能力。
75%的酒精溶液常用于手术前、打针、换药、针灸前皮肤脱碘消毒以及机械消毒等。
9、95%的酒精溶液:冷却的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可用于凝集DNA。
10、15%的盐酸:和95%的酒精溶液等体积混合可用于解离根尖。
11、龙胆紫溶液:(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用于染色体着色,可将染色体染成紫色,通常染色3~5分钟。
(也可以用醋酸洋红染色)12、20%的肝脏、3%的过氧化氢、3.5%的氯化铁:用于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
(新鲜的肝脏中含有过氧化氢酶) 13、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3%的蔗糖溶液、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用于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实验。
生物实验课前准备教案高中
一、实验名称: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
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植物细胞的结构,培养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的
能力。
三、实验材料:
1. 鲜活的植物组织样本(如洋葱、橙子等)
2. 显微镜
3. 玫瑰红染色剂
4. 盐水
5. 玻璃片和盖玻璃
四、实验步骤:
1. 将植物组织样本切割成薄片,用盐水浸泡片段。
2. 取出一块片段放在玻璃片上,加入玫瑰红染色剂。
3. 覆盖盖玻璃,用显微镜观察片段下的细胞结构。
4. 观察细胞的形态、细胞壁、细胞核和细胞质等结构,记录观察结果。
五、实验注意事项:
1. 注意用刀具的安全使用,避免切割手指。
2. 使用显微镜时要小心操作,防止镜片受损。
3. 实验结束后,及时清理实验台和工具,保持实验室的整洁。
六、实验效果评价:
通过本次实验,学生应该能够准确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并记录下观察到的各种细胞器官。
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记录能力,同时也增强了他们对植物细胞结构的理解。
七、拓展练习:
1. 让学生自行准备植物组织样本进行观察。
2. 请学生在观察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细胞膜通透性的实验。
以上为生物实验课前准备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中生物实验材料的选择
首先,在实验材料的选择上应重视该实验所需的物理特性及其质量。
实验材料的性质要满足实验要求,实验结果才能准确,可靠。
例如,在实
验室实验中,材料的清洁度要求很高,用来实验的液体,如水、乙醇、氯
仿等,它们的纯度、洁净度都要足够高;另外,在生化检测中,也要求样
本的清洁度更高,特别是核酸、蛋白质和抗原的检测。
所以,在实验材料
的选择上,一定要考虑材料的质量,以保证实验的结果准确、可靠。
此外,在实验材料的选择上,也应考虑实验的安全性。
有些实验材料,比如酸、碱等有毒物质,用不当会危害人体健康,甚至可能造成伤害。
所以,在实验材料的选择上,要注意毒性,尤其是高中生,实验室安全知识
的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要注意规范操作,严格按照实验步骤操作,以免
发生意外。
最后,要根据课程要求选择适合的设备和试剂,以及一个舒适、安全
的实验室空间,让学生在实验室中能够放松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高中生物适合在家做的实验以高中生物适合在家做的实验为标题,写一篇文章:高中生物是一门有趣且实用的学科,通过实验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的知识。
在家里也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生物实验,既能加深对生物学的理解,又能提高实验操作的能力。
下面,我将介绍几个适合高中生在家进行的生物实验。
实验一:酵母发酵实验材料:酵母、糖、温水、透明塑料瓶、气球步骤:1. 将适量的酵母和糖放入透明塑料瓶中;2. 加入适量的温水,用盖子封紧瓶口;3. 将气球套在瓶口上;4. 观察一段时间后,气球会逐渐膨胀。
实验二:植物光合作用实验材料:绿色植物(如水葱、豆苗)、水、酒精、试管步骤:1. 将绿色植物放入试管中;2. 加入适量的水,使植物完全浸泡;3. 用酒精替代水中的二氧化碳,将试管封闭;4. 放置一段时间后,观察植物的颜色变化。
实验三:蚯蚓觅食实验材料:蚯蚓、泥土、透明容器步骤:1. 准备一段泥土和透明容器;2. 将蚯蚓放入容器中;3. 观察蚯蚓在泥土中的觅食行为;4. 注意观察蚯蚓的身体结构和运动方式。
实验四:鸡蛋浸泡实验材料:鸡蛋、醋、透明容器步骤:1. 将鸡蛋放入透明容器中;2. 倒入足够的醋,使鸡蛋完全浸泡;3. 放置一段时间后,观察鸡蛋外壳的变化;4. 尝试轻轻捏碎鸡蛋,观察内部结构的变化。
实验五:果蝇觅食实验材料:果蝇、果蝇培养基、透明容器步骤:1. 准备透明容器和培养基;2. 将果蝇放入容器中;3. 在容器中放入适量的培养基;4. 观察果蝇的觅食行为和繁殖情况。
这些实验都比较简单,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知识。
在进行实验时,我们要注意安全,遵循实验操作规范,避免造成伤害。
同时,还可以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写下实验报告,进一步加深对生物学的理解。
通过在家进行这些实验,我们不仅可以提高实验操作的能力,还能培养对生物学的兴趣。
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参与这些实验,享受实验带来的乐趣,并在实验中不断探索和学习。
生物学是一门需要实践和观察的学科,通过这些实验,我们能更加深入地了解生物世界的奥秘。
例谈高中生物实验材料的替代性选择作者:崔荣东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7年第05期【内容摘要】高中生物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探究性、应用性的学科,实验课程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抽象的生物知识,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与探究能力。
实验材料是实验课程的基础,本文针对实验教学中不易获取的实验材料,探讨了可选择哪些替代性材料辅助教学。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材料替代性选择现阶段而言,我国大部分高中学校,尤其是农村地区,生物实验课程的开设与教学往往受到实验材料的限制。
一些实验所需材料获取过于复杂、耗费时间长,导致实验课程教学无法正常的开展或是直接被取消。
作为教师而言应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对于不易获取的实验材料可用相对容易获取的实验材料进行替代,确保实验课程的正常进行。
一、蛋白质观察和检测实验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观察和检测实验在教材中要求以豆浆作为实验材料。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以豆浆为实验材料,由于实验所需豆浆量大,会大大增加实验成本,并且普通高中学校通常不具备大规模制作豆浆的设备,新鲜豆浆也无法做到长时间的保质,实验材料无法被循环利用,进而造成严重浪费。
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豆浆可用鸡蛋清代替。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首先用镊子在一枚鸡蛋上敲出一个小洞(一平方厘米左右),然后用镊子清理碎鸡蛋壳,再将100mL的量筒口与鸡蛋上的洞口对准,让蛋清流入。
在获取蛋清时应注意,动作不易过大,以免将蛋黄碰碎,蛋黄与蛋清混合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实验前鸡蛋清还需用清水进行稀释,稀释6-8倍实验效果最佳。
蛋清被稀释后产生的白色絮状物,需用纱布进行过滤。
一枚鸡蛋的蛋清大约有35-45mL,一个50人的班级实验只需4枚鸡蛋。
有条件的学校可将稀释后的蛋清材料进行冷藏保存,循环使用。
不具备这一条件的学校,可现配现用。
使用蛋清代替豆浆,不仅获取方法简单,且更加的经济,同时实验效果不受影响。
二、叶绿体观察实验高中生物教材中要求叶绿体的观察实验材料为黑藻叶和菠菜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