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品种和砧木的选择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2
花牛苹果种植条件1 苗木选择(1) 品种选择。
优良品种是苹果优质丰产的前提,应选择片红、浓红色、味美、高桩、耐旱、抗病、品种纯正的元帅系 3 ~ 5 代品种,目前市场最受欢迎的“花牛”苹果品种有俄矮2 号、天汪一号、栽培2 号、瓦里短枝、首红、阿斯等。
(2) 苗木选择。
苗木选择好坏直接决定着建园的成败,是建园成功的主要因素。
砧木应适应本地区的土壤和气候环境,在天水地区苹果苗木的砧木以甘肃海棠(亲和力强、耐旱、耐寒、根系发达、耐盐碱、抗黄化病,最适宜水浇川地) 和山定子(亲和力强、根系发达、抗旱、抗寒、耐瘠薄,但不抗黄化病,最适宜山地) 为最佳,避免选择苹果共砧苗(苗木生长量大,但不抗病虫、后期产量低、对土壤适应能力差、树势易早衰)。
以当地繁育苗木最好,苗木要求根系发达完好,主侧根应不少于3~5 条,须根不少于15条,无根部病害; 芽体饱满,整形带内饱满芽数6 个以上,苗木高度120 厘米以上,根颈处粗度在0. 8 厘米以上,嫁接口愈合良好,砧桩剪除并完全愈合,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的健壮苗木。
2 栽植行向与密度以南北行向为好,也可依据地形和地块长度决定行向,便于机械化操作管理。
为省力化栽培和机械化操作,企业大面积建园密度宜小,农户小面积建园密度较大为宜。
一般短枝型品种山地以行株距 4. 0 ~5. 0 米×2. 5 ~3. 0 米为宜,川地以6 米×3~4 米为宜,亩栽56~66 株。
3 配置授粉树苹果园的授粉直接关系着优质果率和果园效益。
但近几年农民建园都不配置授粉树,而苹果为自花结实率低的树种。
因此,在建园时,一定要配置一定数量的授粉树,授粉树占主栽品种的15% ~20%为宜。
授粉品种应与主栽品种生长期基本一致,花粉量大,与主栽品种授粉亲和力强,能互为授粉。
授粉树在其园内要分布均匀,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之间的距离应在20 米以内。
规模园区以每隔3 ~4 行主栽品种栽1 行授粉树,便于田间管理; 零散园块以行内隔株栽植为好。
国家苹果标准果园建设标准本标准规定了苹果标准果园的建设标准,内容主要包括综合指标、果园的环境条件与选园标准、品种和砧木选择、栽植、土肥水管理、树形管理、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果品分级包装和冷藏、果品的流通和品牌创建、果园档案管理等技术标准。
1 综合指标1.1 产量要求丰产稳产,范围2.5~4吨/亩。
1.2果实质量果品质量达到品种特征要求,符合无公害水果质量标准。
商品果率95%以上,优质果率80%以上。
平均单果重大果型200g以上,中果型180g以上,小果型160g以上。
大果型80mm以上果实不低于60%,75mm以上果实不低于90%,中果型75mm以上果实不低于60%,70mm 以上果实不低于90%。
小型果75mm以上不低于50%,70mm以上不低于80%。
果面平均着色面积,嘎啦大于50%,红星系大于85%,富士系大于70%。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2%~14%以上;病虫果率5%以下。
1.3 树体中庸健壮,新梢年平均生长量25cm以上;果树投影覆盖率为70%~80%;秋后保叶率90%以上。
1.4 管理制度有完善的果品质量控制和追溯体系,果园信息化系统和果农服务培训系统健全。
2 果园的环境条件与选园标准2.1 环境条件标准苹果园要选在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并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
果园环境应符合无公害食品苹果产地环境条件(NY5013—2001)的要求,特别是空气、水、土壤条件要按照附表1—3中所要求的标准执行。
园地坡度小于15°。
土壤以黄绵土、沙壤土为宜,土层厚度2 m 以上,土壤肥沃,地下水位在2 m以下。
2.2 选园标准主要内容包括园地规模及行向、小区的设计、道路与排灌系统、防护林的设置和附属建筑设施等。
通常苹果树栽植面积应占园地总面积的85%以上,其它非生产用地不应超过总面积的15%。
2.2.1 园地规模及行向园地应集中连片,面积在1000亩以上。
平地采用南北行向,或按山坡地栽植行沿等高线延长。
苹果矮化密植栽培技术要点
苹果矮化密植栽培技术是指通过合理的栽培措施,使苹果树矮化,增加树龄,提高苹果产量和品质。
以下是该技术的要点:
1.选择适合的品种:苹果矮化密植栽培适合使用适应性强、树势较弱、生长势不旺盛的苹果品种,如矮砧种苹果。
2.合理选择砧木:选择矮砧种砧木,如M.9等,具有矮化作用,并能促进树木营养的平衡。
3.合理整形修剪:在树木生长的初期,通过修剪能够提前矮化苹果树的树形。
4.间距和行距的确定:树木的矮化栽培需要提高树冠光照度和通风性,行距和株距要合理设置,一般行距为2~3米,株距为0.8~1米。
5.适当修剪果枝:果枝修剪是树木矮化的关键,通过修剪能够控制树冠的形状,保持合理的分枝结构,提高果穗的分布均匀性,增加阳光的照射和气流的流通。
6.合理定植:苹果矮化密植栽培时,要根据不同的品种和砧木,采用合适的栽植方式和芽眼定位。
7.控制植株长势:通过适当的修剪、合理的施肥和灌溉措施,控制树木的生长势,避免过度生长,使树木保持矮小。
8.科学施肥:根据树木的需求,合理施肥,提供适当的营养供应,以提高苹果树的产量和品质。
9.合理病虫害防治:密植栽培容易导致病虫害的增多,因此要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如定期喷药、合理轮作、提高树木的抗病虫害能力等。
10.果穗稀化:通过稀化果穗,控制果数量,使果实生长更加均匀,增加果实的品质和产量。
以上就是苹果矮化密植栽培技术的要点,通过合理地运用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苹果的产量和品质。
还应根据具体的环境和栽培条件,结合农民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些技术,以达到最佳的栽培效果。
国家苹果标准果园建设标准本标准规定了苹果标准果园的建设标准,内容主要包括综合指标、果园的环境条件与选园标准、品种和砧木选择、栽植、土肥水管理、树形管理、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果品分级包装和冷藏、果品的流通和品牌创建、果园档案管理等技术标准。
1 综合指标1.1 产量要求丰产稳产,范围2.5~4吨/亩。
1.2果实质量果品质量达到品种特征要求,符合无公害水果质量标准。
商品果率95%以上,优质果率80%以上。
平均单果重大果型200g以上,中果型180g以上,小果型160g以上。
大果型80mm以上果实不低于60%,75mm以上果实不低于90%,中果型75mm以上果实不低于60%,70mm 以上果实不低于90%。
小型果75mm以上不低于50%,70mm以上不低于80%。
果面平均着色面积,嘎啦大于50%,红星系大于85%,富士系大于70%。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2%~14%以上;病虫果率5%以下。
1.3 树体中庸健壮,新梢年平均生长量25cm以上;果树投影覆盖率为70%~80%;秋后保叶率90%以上。
1.4 管理制度有完善的果品质量控制和追溯体系,果园信息化系统和果农服务培训系统健全。
2 果园的环境条件与选园标准2.1 环境条件标准苹果园要选在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并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
果园环境应符合无公害食品苹果产地环境条件(NY5013—2001)的要求,特别是空气、水、土壤条件要按照附表1—3中所要求的标准执行。
园地坡度小于15°。
土壤以黄绵土、沙壤土为宜,土层厚度2 m 以上,土壤肥沃,地下水位在2 m以下。
2.2 选园标准主要内容包括园地规模及行向、小区的设计、道路与排灌系统、防护林的设置和附属建筑设施等。
通常苹果树栽植面积应占园地总面积的85%以上,其它非生产用地不应超过总面积的15%。
2.2.1 园地规模及行向园地应集中连片,面积在1000亩以上。
平地采用南北行向,或按山坡地栽植行沿等高线延长。
L i n y e y u a n y i苹果园栽植密度在过去的50年内一直稳定增加,从6株/亩~ 7株/亩到有些果园甚至500株/亩。
自栽植模式开始变革后,美国纽约州的栽植者就开始逐渐由6株/亩~7株/亩的实生砧多主干大树树形,转变为33株/亩的半矮化砧中央主干树形,然后又选择100株/亩矮化自根砧的细纺锤形,探索了66株/亩的M.9/ MM.111中间砧的中央主干小冠形,应用过83株/亩矮化自根砧的垂直主干形,又尝试了367株/亩的矮化自根砧超纺锤形,到目前一致认为167株/亩的矮化自根砧高纺锤形栽培模式最好。
一、果园栽培模式建立的五条重要原则第一,关于光截获量的研究表明:果园苹果树树冠截获的自然入射光比例要达到70%-75%才能获得高产。
通常,行间宽度能便于机械化的果园截获的可见光比例不会超过55%,如果行间很窄(2.1米以下)受光面积会提高,但又不便于机械操作。
所以,既要高产,又要机械化,树体就必须向高处发展,达到一定的高度(3m~3.3m)。
第二,关于光分布的研究显示:树冠大而密集的果园有更多的树荫区,而这部分区域的果实品质差。
树冠厚度不超过1m的窄薄或平坦的树冠能有更好的光分布。
第三,农户希望果园能够早结果、早丰产以尽早收回建园成本。
早期丰产要求使用带分枝大苗建园、增加栽植密度、定植后加强肥水管理以促进树体快速生长、定植后前三年简化修剪并拉枝以诱导其早期结果。
应用这种栽培模式,在定植后第二年就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
第四,简单、稀疏的树冠要比复杂密集的树冠更易于进行果园的机械化管理。
第五,果园栽植密度受限于收益递减规律。
也就是说在栽植密度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从额外栽植的树上获得的产量会越来越小。
在某些时候,增加的栽植量所带来的成本可能要高于其所带来的收益。
近些年我国苹果栽培模式逐渐从乔砧稀植、乔砧密植逐渐转变为矮砧密植,而矮砧密植栽培凭借着管理便捷、空间需求小等优势,实现“省水、省肥、省地、省劳力”,达到“结果早、产量高、收益快”的目的。
L i n y e g u o s h u矮砧即矮化砧,指的是能够控制接穗生长、使嫁接树的树体小于标准树体的一类砧木。
密植即在单位面积土地上缩小作物行距和株距,增加播种量与株数。
矮砧密植苹果栽培指的是利用统一的密植果树进行栽培,并做好集中管理工作,从而提升苹果树的生长质量。
利用矮化砧木栽培的苹果树冠为乔砧树的1/2~1/3且栽培后一般2~4年开始结果、6~8年进入丰产期。
一、矮砧密植苹果栽培技术的优势矮化砧在苹果生产中的应用较为广泛,且矮砧密植苹果栽培技术具有诸多优势。
1、省工省力且成本低相比于乔砧密植栽培,矮砧密植栽培更符合机械化操作与肥水一体化管理的需求,所以在栽培过程中可以直接通过机械设备完成喷药、施肥、修剪等方面的管理工作,有效提高了栽培的机械化与自动化水平,降低了劳动强度、减少了人工数量,有利于降低栽培成本。
2、结果早且产量高在进行乔砧栽培时一般会在第五年开始结果,甚至在更长时间以后开始结果,而在进行矮砧密植栽培时会在第2~4年内开始结果,所以结果相对较早。
同时,矮砧密植苹果的产量也比较高,在第三年产量会达到2000kg/667m2。
因此,应用矮砧密植栽培技术可有效增加经济效益。
3、栽培质量高应用矮砧密植栽培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肥料利用率、为苹果树提供更多的营养元素,继而提高苹果树的质量与苹果的品质。
二、矮砧密植苹果栽培技术栽培技术会对矮砧密植苹果栽培效果产生较大影响,所以应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优化栽培技术,科学选择栽培环境、品种、栽培时期、栽培密度以及栽植深度,并做好整形修剪、果园生草等环节的工作,进一步提高苹果的产量与质量。
1、栽培环境的选择生长环境会对矮砧密植苹果的品质产生较大影响,所以在应用这种栽培技术时应科学选择栽培环境。
在这一过程中应优先选择养分充足的弱碱性土壤环境,确保能够为苹果树的生长发育提供充足的营养元素。
同时,苹果树对环境的温度以及湿度有较高的要求,所以需要优先选择昼夜温差大且降水量相对较少的栽培环境,从而提高苹果的甜度。
苹果树嫁接砧木
苹果树嫁接砧木是指在苹果树的嫁接过程中,用来承接接穗的树木。
砧木的选择对于苹果树的生长和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常见的苹果树嫁接砧木包括以下几种:
1. 山定子:山定子是苹果树最常用的砧木之一,具有耐寒、耐旱、耐瘠薄等优点,适合在寒冷地区和贫瘠土壤中种植。
2. 海棠:海棠也是一种常用的苹果树砧木,具有生长快、根系发达、抗逆性强等特点,适合在温暖地区和肥沃土壤中种植。
3. 八棱海棠:八棱海棠是一种优良的苹果树砧木,具有耐寒、耐旱、耐盐碱等特点,适合在北方地区和盐碱地种植。
4. 新疆野苹果:新疆野苹果是一种野生的苹果树砧木,具有抗寒、耐旱、耐瘠薄等特点,适合在高寒地区和贫瘠土壤中种植。
选择砧木时,需要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状况、苹果树的品种和栽培方式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注意砧木和接穗的亲和性,以确保嫁接的成功率和苹果树的生长发育。
红富士苹果栽培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红富士苹果栽培的园地选择、品种和砧木选择、苗木栽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本标准适用于红富士苹果的栽培与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9487苹果苗木NY/T1505水果套袋技术规范苹果NY/T1555苹果育果纸袋3园地选择园址海拔600m~1400m,年平均气温9℃~13℃,年降雨量500mm以上,年日照时数2300h 以上,平地或坡度小于15°的缓坡和丘陵山地。
土壤以砂壤土或壤土为宜,土层厚度1m以上,土壤肥沃,地下水位在2m以下。
4品种和砧木选择4.1品种选择根据市场需求和生态条件,选择着色良好,品质优良的普通型、短枝型或早熟型芽变品种(系)参见附录A。
4.2砧木选择乔化栽培时砧木选用武乡海棠、山定子等;矮化栽培时矮化中间砧或自根砧宜选用SH系、M26、M9、M9优系T337等。
5苗木栽植5.1苗木选择根据GB9487选用优质苗木。
5.2栽植时间分春栽和秋栽两种。
春栽在土壤解冻后至苗木萌芽前进行;秋栽在苗木落叶后至土壤封冻前进行,应埋土防寒。
5.3栽植密度根据立地条件及砧穗组合确定栽植密度。
栽植密度见表1。
表1栽植密度山地、丘陵地平地砧穗组合株距m行距m株距m行距m 普通型品种/乔化砧 3.0~3.5 4.0~5.0 3.5~4.0 5.0~6.0短枝型品种/乔化砧2.0~3.0 3.5~4.0 2.5~3.5 4.0~4.5普通型品种/矮化中间砧普通型品种/矮化砧1.5~2.03.5~4.0 2.0~2.5 3.5~4.0短枝型品种/矮化砧短枝型品种/矮化中间砧5.4授粉树配置选花期基本一致、花粉量大、亲和力强、商品价值高的品种做授粉树,按1:6~8配置为宜。
苹果的科学种植经验苹果酸甜度合适、汁液多、嚼起来清脆可口,是相当受欢迎的一类水果。
下面店铺为您整理了一份苹果种植技术的经验。
一、园地选择1、气候条件年平均气温8~14℃。
绝对低温不低于-25℃。
1月份平均气温不低于-10℃。
年降雨量300~800mm。
2、土壤条件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在1.0%以上。
土层深厚,活土层在60cm 以上。
地下水位在1.5cm以下。
土壤PH值6.0~7.5,总盐在0.3%以下。
3、地势地形坡度低于15°坡度在6°~15°的平地、坡地,选择无雹灾、风灾、霜冻的区域。
二、园地规划平地滩地和6°以下的缓坡地,栽植行南北向6°~15°的坡地,栽植行沿等高线延长。
配备必要的排灌设施和建筑物。
三、品种和砧木选择品种和砧木的选择应以区域化和良种化为基础,遵照苹果区划,结合当地自然条件,选择优良品种和砧木。
实行适地适栽。
富平应首先选择优系嘎拉、粉红女士等特色品种。
四、栽植1、整地按行株距挖深宽0。
8~1m的栽植沟穴,沟穴底填厚30mm左右的作物秸秆。
挖出的表土与足量有机肥、磷肥混匀。
待填至低于地面20cm后,灌水浇透,使土沉实,然后覆上一层表土保墒。
2、栽植方式与密度平地、滩地和6°以下的缓坡地为长方形栽植,6°~15°的坡地为等高栽植,行向南北,栽植密度见表1。
表1 果树栽植密度3、授粉树配臵主栽品种和授粉品种果实经济价值相信时,可采用等量成行配臵,否则实行差量成行配臵(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的栽植比例为4~5:1)同一果园内栽植2~4个品种。
4、苗木的选择与处理按GB—9847选用合格苗木。
核实品种,剔除不合格苗木,修剪根系,用水浸根后,分级栽植。
5、栽植时间苹果苗木的栽植一般在春季进行,秋季多雨也可带叶栽植。
6、栽植技术在栽植沟内按株距挖深宽30cm的栽植穴。
将苗木放入穴中央,舒展根系,扶正苗木,纵横成行,边填土边提苗、踏实。
国家苹果标准果园建设标准本标准规定了苹果标准果园的建设标准,内容主要包括综合指标、果园的环境条件与选园标准、品种和砧木选择、栽植、土肥水管理、树形管理、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果品分级包装和冷藏、果品的流通和品牌创建、果园档案管理等技术标准。
1 综合指标1.1 产量要求丰产稳产,范围2.5~4吨/亩。
1.2果实质量果品质量达到品种特征要求,符合无公害水果质量标准。
商品果率95%以上,优质果率80%以上。
平均单果重大果型200g以上,中果型180g以上,小果型160g以上。
大果型80mm以上果实不低于60%,75mm以上果实不低于90%,中果型75mm以上果实不低于60%,70mm 以上果实不低于90%。
小型果75mm以上不低于50%,70mm以上不低于80%。
果面平均着色面积,嘎啦大于50%,红星系大于85%,富士系大于70%。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2%~14%以上;病虫果率5%以下。
1.3 树体中庸健壮,新梢年平均生长量25cm以上;果树投影覆盖率为70%~80%;秋后保叶率90%以上。
1.4 管理制度有完善的果品质量控制和追溯体系,果园信息化系统和果农服务培训系统健全。
2 果园的环境条件与选园标准2.1 环境条件标准苹果园要选在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并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
果园环境应符合无公害食品苹果产地环境条件(NY5013—2001)的要求,特别是空气、水、土壤条件要按照附表1—3中所要求的标准执行。
园地坡度小于15°。
土壤以黄绵土、沙壤土为宜,土层厚度2 m以上,土壤肥沃,地下水位在2 m以下。
2.2 选园标准主要内容包括园地规模及行向、小区的设计、道路与排灌系统、防护林的设置和附属建筑设施等。
通常苹果树栽植面积应占园地总面积的85%以上,其它非生产用地不应超过总面积的15%。
2.2.1 园地规模及行向园地应集中连片,面积在1000亩以上。
平地采用南北行向,或按山坡地栽植行沿等高线延长。
农家科技36富士系列苹果是从日本引进的苹果优良品种,具有晚熟、质优、味美、耐贮等优点,目前在我国主栽的是长富2号、秋富1号和长富6号等几个着色好的富士品系的苗木和接穗,已发展近百万公顷,主要分布在辽宁、山东、陕西、安徽、甘肃等地区。
但因富士苹果长势偏旺,酎寒性差,对水肥要求较为严格,致使生产管理技术较难掌握,一些地区的种植效益仍处于相对较低水平。
为挖掘富士苹果的生产潜力,笔者提炼出如下高效栽培管理技术,以期为富士苹果的科学生产提供参考。
1.园地选择与规划。
结合苹果生产的实际,选择有便捷的交通条件及良好生态环境、与主要公路距离较远的丘陵缓坡地块建园为好;土质要求为沙壤或者壤土,忌在地势低洼、含盐碱高的地块上种植。
建园之前对排灌设施、防护林、田间操作行等提前规划。
2.品种与砧木选择。
选择长势健壮、品种纯正的嫁接苗作为建园的苗木。
以富士苹果作为主栽品种,可适当搭配如“宁酥”“秦冠”“红星”等作为授粉品种。
3.栽植。
栽植的前一年秋季按照设计好的株行距进行挖穴,每亩施入充分腐熟的农家有机肥1000千克左右作为基肥,并用地虫克等杀虫剂加入10~15倍重量的细土混合制作成毒土,每穴毒土撒入量100克左右。
苗木栽植前需理顺根系,然后将其浸泡在多菌灵600倍液中进行消毒,之后蘸适量生根粉泥浆,即可栽植。
定植后灌足水,并覆盖一层地膜、以保温。
于4月上中旬按照3米×4米的株行距进行定植。
4.土肥水管理。
(1)土壤管理。
采取全面深翻、扩穴深翻等措施进行改土。
每年秋季采果后在基肥施入的同时进行深翻。
全园深翻按照30~40厘米的深度进行耕整,扩穴深翻在定植穴外围挖宽、深分别80厘米、60厘米的平行或者环状的沟。
(2)施肥。
秋季果实采收结束后在环状沟内每亩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5吨左右作为底肥。
春季苹果树萌芽前后每株施入尿素500克。
苹果果实进入膨大期后每株施入45%三元复合肥1千克,切记施入的复合肥内成分不要含有硝态氮。
新西兰产太平洋玫瑰第一章概述品种是推动世界果树产业发展的动力。
果树要发展,品种必先行,只有优良的品种,才能推动果树产业的持续发展。
世界果品生产和消费的总趋势是优质安全的果品生产,在我国目前情况下,还要提高单产,以增加果园的生产效益。
生产优质安全高效益的果品一靠优质高产抗性品种,二靠科学的栽培管理。
新品种是带动整个果树产业发展的基础,果品市场价格决定品种发展的趋势,消费者喜欢的品种价格高。
因此,未来的品种必须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口味。
一、世界苹果品种发展的特点市场价格决定品种发展的趋势,而市场价格取决于消费者。
因此,未来的品种必须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口味。
品种发展一是要多样化,适宜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二是优质,优质的标准是风味酸甜适口、色泽鲜艳、大小适中、香气浓郁、质地脆、货架期长;三是抗逆性强(抗病虫害)。
二、世界苹果品种基本现状世界上已育成的苹果品种不下几千个,但生产中广泛栽培的品种只有几十个。
在世界范围内,产量份额超过1%的苹果品种有12个。
按照产量由大到小顺序,世界主要栽培品种依次为:元帅系、黄元帅、富士系、澳洲青苹、乔纳金、嘎拉系、红伊达、红玉、瑞光、旭、伊思达、布瑞本。
三、苹果主产区主栽品种构成欧洲:主产国包括西欧的法国、意大利、德国、西班牙、荷兰以及东欧的波兰、俄罗斯、乌克兰、罗马尼亚、匈牙利等。
金冠仍是欧洲第一大主栽品种,是世界上金冠苹果栽培最大的区域,产量占其总产量的40%;其次是嘎拉、乔纳金、元帅系和澳洲青苹。
意大利苹果主栽品种示意图北美:主产国主要包括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
加拿大目前仍以旭、元帅系、斯巴坦等作为主栽品种。
美国以元帅系、金冠和富士作为主栽品种,约占总产的一半以上。
南美:主产国主要包括阿根廷、智利、巴西、秘鲁等。
阿根廷和智利的苹果生产趋势与美国华盛顿州相似,元帅系苹果约占20%,其它品种占10%,但金冠苹果栽植很少。
新建园主要以富士和嘎拉为主,勃瑞本和乔纳金也有栽培。
苹果生产中可以选择哪些矮化砧木?
苹果生产中可以选择哪些矮化砧木?
目前生产上应用最多的矮化砧是英国的M系和MM系。
其中M,、M2;、M,、MMl06应用效果较好。
(1)M26:矮化砧。
嫁接亲和力强,早果、丰产,既可以做根砧,也可以做中间砧。
适应性强,国内外广泛应用。
但要求较好的土壤和管理条件。
(2)M9:矮化砧。
适合做中间砧,用M。
做中间砧的苹果树早果性很强。
用来做根砧时固地性差,有“大脚”现象。
同时因根系浅,抗旱、抗涝和抗寒力差,故应用不如M26多。
(3)M7:半矮化砧。
根系好,较抗旱、抗寒,耐瘠薄。
与苹果嫁接亲和力强,早果性虽不如M9和M26,但适应性很强。
(4)MMl06:半矮化砧。
嫁接苹果亲和力较好,固地性强,树势健旺,耐瘠薄,适应性强。
与短枝型品种搭配树体变得更小。
M系砧木中的M26和M9世界各国应用最多,荷兰园艺植物育种研究所已从中选出了优系,称为新M26。
荷兰夏利、费云果树及树苗公司从M9中选了新M,,比M9更丰产。
在应用国外矮化砧的同时,国内许多科研单位进行了培育新矮砧的工作。
如郑州果树所从M9自然授粉实生苗中选出了75―9―5和75―9―35;青岛市农科所育成了75一7一1
和78―43;山西省果树所从武乡海棠中选出了S19等有希望的新矮砧,已在部分地区应用。
苹果品种和砧木的选择
我国的苹果品种众多,不同品种的苹果其生长特性不一样,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也不一样。
因此,苹果品种和砧木的选择应当以区域化和良种化为基础,结合当地的生态环境特点,选择适宜在本地生长的优良品种和砧木,实行适地适栽。
2001年国家农业部制定的《苹果生产技术规程》,将我国苹果品种不同的生长特性和适应性分成了四大类,同时,也将各地的生态环境特点分成了四大类。
渤海湾苹果产区适宜发展富士着色系,元帅系短枝型,乔金纳,津轻,嘎拉,王林,秀水,秋锦,寒富等品种。
砧木可选用山定子,楸子,西府海棠,扁棱海棠,湖北海棠等。
中部苹果产区适宜发展富士着色系,元帅系短枝型,乔金纳,华冠,华帅等品种。
砧木可选用楸子,西府海棠,湖北海棠等。
西北苹果产区适宜发展富士着色系,元帅系短枝型,乔金纳,津轻,王林,秦冠等品种。
砧木可选用山定子,毛山定子,楸子,西府海棠,甘肃海棠,花叶海棠等。
西南高地苹果产区适宜发展金冠,元帅,红星,国光,红玉,青香蕉等品种。
砧木可选用丽江山定子,西府海棠,楸子,扁叶海棠,云南海棠,沧江海棠,锡金海棠,湖北海棠,垂丝海棠,沙果,尖嘴林檎等。
以上我们对无公害苹果产地必备的条件和要求以及对品种的选择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如果老果园能够具备上述条件,那么,在生产过程中只要按照要求进行管理,就可以生产出无公害苹果;如果老果园的产地环境不符合无公害苹果的生产要求,那么,就要具体问题具体解决,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