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服务贸易
- 格式:ppt
- 大小:3.53 MB
- 文档页数:17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论文学位论文推荐选题(1)国际奢侈品(某类产品)在中国营销策略研究(2)东部地区对外贸易比较优势及劣势分析(3)国际服务贸易壁垒与货物贸易壁垒的比较分析(4)跨国公司的组织模式与区位选择分析(5)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风险与防范分析(6)我国钢铁贸易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分析(7)国际服务外包的模式及发展趋势分析(8)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的现状、趋势及对策(9)新丝绸之路各国经济贸易合作的挑战与机遇研究(10)中美(中欧、中日)某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11)跨国奶粉(某产品)企业在华经营策略研究(12)对XX省(市)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思考(13)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面临的困境及其策略分析(14)中国能源安全问题现状研究(15)从“富士康”问题看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16)跨国公司在华撤资的动因及对策分析(17)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政治风险研究(18)中国钢铁企业国际化的驱动因素研究(19)中国奢侈品贸易的现状及趋势研究(20)中国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1 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分析2 中国钢铁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电子商务应用分析3 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分析4 中小企业如何利用网络资源开展对外贸易5 利用手机开展电子商务的方式探讨6 个人利用电子商务平台从事国际贸易方式探讨7 网络时代对国际贸易业务流程的影响分析8 外贸企业在电子商务运作中的风险分析9 外贸企业利用电子商务的途径分析10 电子商务方式下外贸企业信息安全研究1、关于我国电子商务近年发展问题的研究2、发展我国电子商务存在问题及其对策的研究3、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问题研究4、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研究5、探究我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6、对我国会展业的现状、问题及发展的研究7、安徽省外贸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8、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与对策分析9、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的研究10、我国中小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11、跨国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1. 企业创新与我国对外贸易研究2. 自主品牌竞争力与贸易扩张3. 区域创新能力与外贸竞争优势4. 对外贸易中的品牌战略研究5. 企业创新与自主品牌价值研究6. 区域创新绩效与自主品牌竞争力7. 自主创新与国际贸易结构的关系研究8. 我国钢铁企业品牌营销策略研究9. 我国钢铁企业协同创新研究10. 我国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意愿研究11. 自主创新、消费者体验与品牌感知价值12. 安徽省自主品牌竞争力提升研究13. 安徽自主品牌发展现状与价值提升策略研究14. 企业创新网络特征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15. 自主品牌忠诚形成机理研究16. 基于关系质量的自主品牌管理研究17. 品牌非理性偏好的诱发机制探析18. 大学生网络创业行为驱动因素研究19. 大学生网络创业意愿培育机制研究20. 科技创新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研究1.国际铁矿石贸易定价机制及中国的对策研究2.中国钢铁进出口贸易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3.中国钢铁企业国际化战略研究:以宝钢为例4.国际原油贸易格局及中国的对策研究5.国际农产品贸易格局及中国的对策研究6.中国煤炭进出口贸易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7.贸易视角下中国新能源产业竞争力研究8.中国医药进出口贸易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9.中欧贸易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贸易引力模型10.中俄之间国际经济合作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11.中亚六国与中国之间的贸易潜力研究12.中国与东盟之间农业合作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13.中国贸易条件变动与影响因素研究14.金砖国家间资本项目货币可兑换研究15.衍生金融工具在大宗商品进口中的应用研究16.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17.人民币国际化的成本和收益研究18.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与结构优化研究19.中国离岸服务外包的现状和竞争力研究20.安徽省离岸服务外包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1.浅谈中国农产品贸易的现状与问题及对策分析2.浅谈贸易开放与地区间收入不平等之间的关系3.浅谈贸易开放对地区间经济增长的影响4.对“环境库兹涅兹曲线”的再考察——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5.浅议碳关税发展的前景与困难6.中国与东盟的贸易自由化——来自本国效应与边界效应的经验研究7.浅析中国钢铁行业遭遇贸易壁垒的原因及对策分析8.安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及对策分析9.浅谈皖江城市带外贸发展的前景与问题10.中美服务贸易逆差的原因及对策分析11.浅析中国铁矿石贸易发展现状与问题12.安徽外向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13.中国茶叶出口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14.浅析中国的贸易开放——基于地区间差异的实证分析15.浅谈中间产品贸易对劳动力市场技能溢价的影响16.安徽出口商品竞争优势的研究17.浅析安徽制造业对外贸易发展的前景18.浅谈中国外贸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19.浅谈中国钢铁行业出口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20.省际间对外贸易发展差异的比较研究——以江苏、安徽为例1、资源环境约束下我国钢铁企业对外贸易研究2、我国钢铁产业内贸易实证研究3、我国对外贸易治理体系研究4、基于国内价值链的对外贸易发展研究5、基于动态比较优势的安徽服务贸易发展研究6、安徽省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研究7、新时期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实证分析8、比较优势陷阱研究综述9、我国出口产业转移的障碍及对策研究10、基于比较优势的区域产业转移研究11、再工业化背景下的国际产业转移研究12、服务贸易协议(TISA)对中国的影响及对策13、安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研究14、我国高技术产品国际贸易模式动态演变研究15、安徽省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发展研究16、安徽省对外承包工程现状、问题及对策17、我国建筑服务贸易研究18、国际工程交易的风险研究19、对外承包工程的风险识别及对策20、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动态能力研究1.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研究2.出口骗税问题的剖析及其防范3.我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研究4.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现状及发展探析5.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面临的问题和发展方向6.古典比较利益论与中国制造业结构调整的思考7.跨国公司的本土化经营战略及其实施8.我国服务贸易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9.国际贸易买卖中的违约与违约救济制度研究10.银行保函与备用信用证的比较研究11.跨国公司在华扩张模式透析12.中国出口商品频遭国外反倾销调查的原因及对策13.中美经贸关系的现状、问题与前景研究14.技术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15.SA8000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16.企业跨国经营中的文化差异研究17.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研究18.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外贸的影响与对策研究19.服务外包的发展现状、模式及对策研究20.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风险分析1. 利用国内外市场保证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2. 转基因技术专利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3. 国际石油价格的波动对国内农产品价格影响研究4. 论当前我国当前农业保护的政策变量选择5. WTO规则对发展中国家农产品竞争力的影响研究6. 城镇化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研究7. 如何利用农产品国营贸易制度提供农业保护8. 论药品专利与公共利益冲突及化解之道9. 企业对外投资中政府支持与保护研究10.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与中国工业的技术进步内在联系研究11. 贸易保护泛化对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影响研究12. 贸易与环境的协调研究13. 服务贸易壁垒研究和我国发展服务贸易的对策14.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15. 贸易保护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16.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国际比较研究17. 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形成原因与运作研究18. 贸易自由化对我国大豆产业的影响研究19. 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形成的原因及对策研究20. 中国农产品在对外贸易中的比较优势与劣势研究1、中日服务贸易竞争力、互补分析及政策比较2、东道国政治风险对中国石油企业海外投资的影响研究3、中印两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及其变动的比较研究4、知识产权保护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研究5、中国文化贸易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6、我国光伏企业遭遇欧美“双反”调查的原因及对策研究7、碳减排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出口的影响及对策研究8、中英经贸关系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9、印度对华反倾销的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10、我国中药出口现状及对策建议11、浅析融资租赁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应用和发展12、蓝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及对策研究13、我国体育用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14、中国稀土出口定价权问题研究15、我国与发展中国家贸易摩擦研究16、浅析奢侈品消费热涨与外流的原因及对策分析17、知识产权壁垒问题研究综述18、中国企业应对美国337条款的知识产权新战略19、中国现行出口退税制度下的出口骗税问题分析20、近年来我国资源类企业海外并购问题研究1. 上海自贸区对ⅹⅹ地区经济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2. 浅析上海自贸区试行人民币资本项目下的开放3. 我国超额外汇储备的现状、风险和对策研究4. 论国际贸易中支付方式的选择与风险防范5. 浅析中国出口退税制度改革及其影响6. 浅析国际贸易创新与中国外经贸的发展7. 试论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的条件8. 我国加工贸易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9. SA8000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影响及对策10. 论信用证中的软条款及自我防范措施11. 浙江省民营中小型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探析12. 试论CEPA框架下中国内地与香港经贸合作13. 经济全球化下我国加快发展国际保理的探讨14. 对我国国际储备适度性问题的分析15. 知识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16.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的障碍分析17.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机电行业出口的影响及对策分析18. 金融衍生品市场在中国的实践及发展19. 东亚区域性金融货币合作的可行性及路径选择20. 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对中国的启示1. 我国高科技企业跨国经营模式研究2.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进展、问题和政策取向3. 中国农产品的对外贸易发展的障碍及对策分析4. Trips知识产权国际争端解决机制问题研究5. 中国在东亚生产网络中的分工地位6. 以必胜客为例探讨跨国公司在华本土化的必要性,对策及成就7. 探讨安徽经济园区的最新发展及前景分析8. 人民币国际化的历史机遇和战略对策9. 欧盟经济制裁俄罗斯对中俄贸易关系的影响10.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地位、特征与趋势研究1.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及营销策略选择2.在华跨国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3.东盟贸易便利化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4.美欧对华光伏产品反倾销的现状及对策分析5.中欧贸易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6.中美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现状、问题及对策7.我国乳制品企业品牌国际化研究8.美国再工业化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研究9.知识产权保护对中美双边贸易的影响研究10.中小企业国际营销策略研究1. 金砖国家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比较研究2. 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研究3. 我国服务贸易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4.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5. 中国纺织业对外贸易竞争力研究6. 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面临的问题和发展方向研究7.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8. 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竞争力问题研究9. 我国出口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及优化对策研究10.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关于新时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日期】2019.10.02•【文号】发改产业〔2019〕1602号•【施行日期】2019.10.0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服务贸易正文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关于新时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产业〔2019〕1602号国务院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要求,促进我国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制定《关于新时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突出宏观统筹,围绕制约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薄弱环节和共性问题部署任务,分行业高质量发展由行业主管部门部署实施。
一、总体思路(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深化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传统服务行业改造升级,大力培育服务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品质,持续推进服务领域改革开放,努力构建优质高效、布局优化、竞争力强的服务产业新体系,不断满足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二)主要原则。
以人为本,优化供给。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多更好满足多层次多样化服务需求,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优先补足基本公共服务短板,着力增强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供给能力,实现服务付费可得、价格合理、优质安全,以高质量的服务供给催生创造新的服务需求。
市场导向,品牌引领。
顺应产业转型升级新趋势,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公平竞争中提升服务业竞争力。
二、服务贸易承诺加入世贸组织,我国根据自身国情、发展水平、承受能力,对服务贸易作出了不同程度市场准入承诺,有条件、有步骤地开放服务贸易领域,并进行管理和审批,服务贸易的市场开放在加入后l至6年内逐步实施。
开放的服务贸易领域包括商务服务、通讯服务、建筑和相关工程服务、分销服务、教育服务、环境服务、金融服务、旅游和与旅游相关的服务、运输服务等9个部门及其70多个分部门和子部门。
与健康相关的服务和社会服务,娱乐、文化和体育服务(视听服务除外)以及其他未包括的服务没有承诺。
我国可以维持与《服务贸易总协定》第2条第l款规定不一致的措施,只要这些措施列入议定书所附的《第2条豁免清单》中,并符合《服务贸易总协定》中《关于第2条豁免的附件》的条件。
服务贸易承诺分为水平承诺与具体承诺两个方面,水平承诺主要是:1.商业存在股权式合资企业中的外资比例不得少于该合资企业注册资本的20%。
对于外国企业在中国设立分支机构不作承诺,除非在具体分部门中另有规定。
允许在中国设立外国企业的代表处,但代表处不得从事任何营利活动,除非在法律服务、会计审计和簿记、管理咨询等特定部门的具体承诺中另有规定。
.有关土地使用权,中国的土地归国家所有,企业和个人使用土地需遵守下列最长期限限制:(1)居住目的为70年;(2)工业目的为50年;(3)教育、科学、文化、公共卫生和体育目的为50年;(4)商业、旅游、娱乐目的为40年;(5)综合利用或其他目的为50年。
2.自然人流动除与属下列类别的自然人的入境和临时居住有关的措施外,不作承诺:(1)对于在中国领土内已设立代表处、分公司或子公司的世贸组织成员的公司的经理、高级管理人员和专家等高级雇员,作为公司内部的调任人员临时调动,允许其入境首期停留3年。
(2)对于被在中国领土内的外商投资企业雇佣从事商业活动的世贸组织成员的公司的经理、高级管理人员和专家等高级雇员,按有关合同条款规定给予其长期居留许可,或首期居留3年,以时间短者为准。
WTO关于建筑服务贸易的分类及其分析WTO关于建筑服务贸易的分类及其分析按跨国界交易的交易特征,建筑与工程及其生产的贸易归属为服务贸易,因此在wto中,建筑服务贸易主要是由WTO协议基本结构中的《服务贸易总协定》(G ATS)所管辖。
GATS为国际服务贸易活动,包括建筑服务贸易提供了基本的法律规则。
1.服务贸易制度的框架和基本原则GATS是有关国际服务贸易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多边规则,其是在乌拉圭回合中谈判达成的。
WTO的服务贸易理事会负责监督GATS的实施。
WTO确定的服务部门分类清单包括了12个服务部门,约150个下属部门(分项),其中的Const ruction and Related Engineering Services(施工及相关的工程服务)和列在商业服务部门中专业服务内的Architectural and Engin Services(建筑与工程设计服务)涉及到我国的建筑市场和建筑服务领域。
GATS定义国际服务贸易系指提供服务.并确定为4种方式:·跨境交付(Cross—border supply),指从一国境内向另一国提供服务(如国际电话);·境外消费(Consumption abroad),指消费者或企业在另一国境内使用服务(如旅游);·商业存在(Commercial presence),指一外国企业在另一国境内设立附属企业或分支机构提供服务(如外国建筑业企业在一国境内设立业务;·自然人流动(Movement of natural pers0ns),指个人从本国旅行到另一国境内提供服务(如时装模特或工程咨询顾问)。
GATS确定的服务贸易的基本原则大体上与货物贸易的原则一致,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国民待遇原则、透明度原则、法制的客观合理性、国际支付和转移、通过谈判做出并约束成员各自的市场开放承诺、逐步自由化等.2.施工及相关的工程服务贸易的分类WTO定义的施工及相关的工程服务贸易主要是指为提供工程实体的施工建造及与此相关的工程设计服务而进行的经济贸易活动.施工及相关的工程服务主要是由工程承包商提供。
服务贸易自由化对中国的影响及其对策摘要服务贸易自由化是在服务贸易重要性显现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提出的。
随着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程度的深化,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服务贸易总协定》的签订,服务贸易自由化可谓是大势所趋。
这必将对世界各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和政府经济政策的制定产生众多深远的影响。
服务贸易自由化既具有积极的经济效应,又具有一定的负面效应。
近十几年来,我国服务贸易正在以年平均15%左右的速度迅速增长,但仍然明显落后于货物贸易,而且长期呈现逆差状态。
在某种意义上说,积极发展国际服务贸易并实现国际服务贸易的自由化,将是21世纪国际经济合作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作为既是发展中国家也是WTO 成员方的中国,服务贸易自由化对我们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
我们必须要在这一趋势下认清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抓住机遇,并勇于迎接挑战,制定符合中国实际的应对策略,提高中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
关键字: 服务贸易自由化影响对策AbstractLiberalization of trade in services was put forwar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ealization of the importance in service trade and globalization of world economy. With the promo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n services,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process of globalization of world economy and the signing of the "General Agreement on Trade in Services", liberalization of trade in services become a global trade. It will certainly have a strong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each country's trade service and the economic policy of the government. Liberalization of trade in services has both positive effects and negative effects on economy. Because China is both a developing country and a WTO member, liberalization of trade in services is an opportunity as well as a challenge for us. Currently, we should get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status quo in China's service trade development, try to seize the opportunity ,welcome the challenge and make the right strategies according to the facts of china. And finally we can improve our country's competitiveness of trade in services.Keywords: the liberalization of trade in services; influence; measures目录一、国际服务贸易以及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概述 (1)二、中国的国际服务贸易现状及其特点 (1)三、中国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 (2)(一)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制约了服务贸易的发展 (2)(二)服务贸易发展不平衡,项目和地区结构过于集中 (2)(三)高附加值或技术含量较高的服务贸易落后 (3)(四)服务业国际竞争力较弱 (3)四、服务贸易自由化对中国的影响 (3)(一)服务贸易自由化对中国的积极影响 (3)1.有利于引入竞争机制 (3)2.有利于引进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式 (3)3.有利于促进就业的增长 (4)4.有利于扩大服务贸易出口 (4)5.有利于推动我国服务企业国际化经营 (4)6.有利于带动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 (4)(二)服务贸易自由化对中国的消极影响 (4)1.对国内服务行业带来阻碍和挑战 (4)2.加剧服务贸易逆差 (5)3.加大我国国内服务业发展的不平衡 (5)五、发展我国服务贸易的对策 (5)(一)加快国内服务业发展,提高国内服务业的竞争力 (5)1.大力培育有竞争力的优势服务产业 (5)2.优化服务产业结构 (6)(二)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我国服务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 (6)(三)建立与完善服务贸易的管理和协调机制 (6)(四)加快服务贸易的立法工作,制定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 (6)(五)实行循序渐进的开放模式 (7)(六)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经验,先进技术来提高国内服务水平 (7)(七)积极参与服务贸易谈判,努力创造对我国有利的国际发展环境 (8)(八)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推动我国全面参与国际分工的进程 (8)一、国际服务贸易以及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概述国际服务贸易是指根据GA TT主持的乌拉圭回合谈判所签订的GA TS按照服务的提供方式,将国际服务贸易解释为自一成员领土向任何其他成员领土提供服务;在一成员领土内向任何其他成员的服务消息者提供的服务;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通过在任何其他成员领土内的商业存在提供服务;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通过在任何其他成员领土内的自然人存在提供的服务。
2019年中国进出口服务贸易状况2019年,我国服务贸易总体保持平稳增长,逆差持续下降,结构显著优化,高质量发展成效初步显现。
2020年以来,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服务贸易造成较大影响,服务进出口规模下降。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需要加快实现服务贸易提质增效。
一、2019年中国服务贸易总体情况2019年,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54152.9亿元,同比(下同)增长2.8%。
其中,服务出口总额19564.0亿元,增长8.9%;服务进口总额34588.9亿元,微降0.4%;逆差15024.9亿元,下降10.5%。
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额18777.7亿元,增长10.8%,高于服务进出口整体增速8个百分点,占服务贸易总额比重上升2.5个百分点至34.7%。
1、传统服务贸易规模收缩2019年我国传统领域服务贸易总额32685.3亿元,下降1.6%;占服务贸易总额比重下降3个百分点至60.4%。
其中,出口7487.7亿元,增长4.4%,占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38.3%;进口总额25197.6亿元,下降3.3%,占服务贸易进口总额的72.8%。
旅行服务进出口总额下降 5.9%,占服务贸易总额比重下降 3.5个百分点至36.4%。
2、新兴服务贸易增长较快2019年我国新兴服务贸易总额为18777.7亿元,增长10.8%,占服务贸易总额比重上升2.5个百分点至34.7%。
其中,出口9916.8亿元,增长13.4%,占服务出口总额的50.7%;进口8860.9亿元,增长8%,占服务进口总额的25.6%。
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领域向价值链高端环节迈进,知识产权使用费出口大幅增长,金融保险服务出口稳定增长。
3、制造业相关服务贸易增长迅猛2019年我国与制造业密切相关的服务贸易(包括维护和维修服务、加工服务等)总额2325.5亿元,增长28.2%,其中出口、进口同比分别增长26%、47.9%。
得益于全国综合保税区全球维修业务试点发展,企业“快进快出”入境维修业务大幅扩张,全年维护和维修服务进出口总额954.7亿元,增长48.5%,增速显著高于其他领域。
一、引言当前,世界经济正在逐步向服务型经济转变。
中国已成为全球贸易和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
中国经济正经历新一轮对外开放,重点服务业不断深化。
由此可见,在世界经济复苏和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研究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近年来,论文对新兴的服务贸易行业研究比较多,普遍认为中国的新兴服务贸易行业发展迅猛。
目前已有的一些研究都是利用传统的衡量国际竞争力的方法来衡量服务贸易的竞争力。
例如,李锦梅(2021)利用比较优势指数和综合优势评估系统对中国的竞争力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1]王琼林(2021)利用R CA 指数分析了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2]研究发现,尽管服务类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已经得到了提高,但是服务贸易的出口结构仍存在问题。
国外有关课题的研究相对较少,多集中于中国的金融服务贸易行业和对中国服务贸易行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方面。
A r s had 建立协同度模型,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熵权法定量分析服务贸易协同水平。
[3]结果表明,服务贸易总体发展趋势良好。
服务贸易发展潜力大,服务贸易总体形势正处于由中等协同水平向较高协同水平过渡阶段。
Ji ang 使用传统的国际竞争力指标,研究了知识密集型服务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
[4]目前的文献要么是用不同的指标来研究中国的整体服务贸易能力,要么就是单纯地考察中国的某个产业。
国际上普遍使用三个指标,即运用M O R 、贸易竞争力指数、R CA 来衡量国际竞争力。
此文通过计算R CA 指数,对我国基于10类服务行业的国刘吉祥(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昆明650201)摘要:运用R C A 指数对中国服务贸易行业的国际竞争力现状进行了分析。
首先阐述中国服务贸易行业总体现状。
然后通过R C A 指数对我国基于10类服务行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考察。
结果表明,我国的传统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强,但新兴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则恰恰相反。
为了更有说服力、更方便从行业中找出存在的问题,从单个行业继续分析国际竞争力,分别从竞争力高、一般和较低三种竞争力水平中选择了三个行业:使用T C 指数得出中国建筑服务贸易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使用N R C A 指数得出中国运输服务贸易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使用M S 指数(市场占有率)得出中国金融服务贸易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分析2008-05-05文章來源:商务部《中国服务贸易进展报告》2007服务贸易是在新技术革命和新兴产业升级基础上进展起来的,在产业结构升级、产业转移等方而发挥了庞大作用。
目前,一国服务贸易的进展水平已是衡量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准之一。
随着服务贸易的快速进展和它在各国经济中重要性的日趋提高,国际服务贸易市场的竞争日趋加重,在这种形势下,中国应正确熟悉和客观评价本国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
本文在服务贸易整体和行业层次上选用TC、RCA、CA和NRCA四种指数,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对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状况进行左量分析,并对2006年中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与世界北他国家进行了比较,对我国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和国际市场竞争力进行了左位。
一、竞争力指数分析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Trade competitive Power Index),即TC指数,是对一国(地区)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时较常使用的测度指标之一,它表示一国进岀口贸易的差额占其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常用于测左一国某一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该指标作为一个与贸易总额的相对值,剔除了经济膨胀、通货膨胀等宏观方面波动的影响,即无论进岀口的绝对量是多少,它均在±1之间。
指数值越接近0表示竞争力越接近于平均水平;指数值越接近于1则竞争力越大,等于1时表示该产业只出口不进口:指数值越接近于-1表示竞争力越薄弱, 等于-1表示该产业只进口不岀口。
从表2-11能够看出,从整体上来看,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薄弱。
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一直为负数,这表明中国服务贸易整体上处于比较劣势,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较弱。
但随着近几年%相关部门对服务贸易进展的重视,2004年以来竞争力指数略有升高,表明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在不断提高。
而同期欧盟的TC指数一直维持在0. 8左右,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美国的TC指数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维持上升趋势,2006年为,具有竞争力。
中国服务贸易总体以及各行业的TC指数和NRCA指数的分析服务贸易是在新技术革命和新兴产业升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产业结构升级、产业转移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目前,一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已是衡量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准之一。
随着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和它在各国经济中重要性的日益提高,国际服务贸易市场的竞争日益加剧,在这种形势下,中国应正确认识和客观评价本国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
一、竞争力指数分析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Trade competitive Power Index),即TC 指数,是对一国(地区)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时较常使用的测度指标之一,它表示一国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占其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常用于测定一国某一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该指标作为一个与贸易总额的相对值,剔除了经济膨胀、通货膨胀等宏观方面波动的影响,即无论进出口的绝对量是多少,它均在±1之间。
指数值越接近0表示竞争力越接近于平均水平;指数值越接近于1则竞争力越大,等于1时表示该产业只出口不进口;指数值越接近于-1表示竞争力越薄弱,等于-1表示该产业只进口不出口。
从上表可以看出,从整体上来看,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薄弱。
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一直为负数,这表明中国服务贸易整体上处于比较劣势,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较弱。
但随着近几年各相关部门对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视,2004年以来竞争力指数略有升高,表明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在不断提高。
但到了2008年,我国竞争力指数开始下降,表明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在不断下降。
2000-2012年,从各个具体行业上看,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结构不平衡。
只有旅游和其他商业服务的贸易竞争力指数一直保持在正数状态,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近年来旅游业的竞争力呈现出越来越强的态势,成为中国服务贸易的支柱行业。
建筑服务的贸易竞争力指数近5年来才有所改善,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建筑行业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劳动力成本低,使其具有了一定的比较优势。
中国服务贸易总体以及各行业的TC指数和NRCA指数的分析服务贸易是在新技术革命和新兴产业升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产业结构升级、产业转移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目前,一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已是衡量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准之一。
随着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和它在各国经济中重要性的日益提高,国际服务贸易市场的竞争日益加剧,在这种形势下,中国应正确认识和客观评价本国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
一、竞争力指数分析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Trade competitive Power Index),即TC指数,是对一国(地区)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时较常使用的测度指标之一,它表示一国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占其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常用于测定一国某一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该指标作为一个与贸易总额的相对值,剔除了经济膨胀、通货膨胀等宏观方面波动的影响,即无论进出口的绝对量是多少,它均在±1之间。
指数值越接近0表示竞争力越接近于平均水平;指数值越接近于1则竞争力越大,等于1时表示该产业只出口不进口;指数值越接近于-1表示竞争力越薄弱,等于-1表示该产业只进口不出口。
从上表可以看出,从整体上来看,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薄弱。
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一直为负数,这表明中国服务贸易整体上处于比较劣势,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较弱。
但随着近几年各相关部门对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视,2004年以来竞争力指数略有升高,表明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在不断提高。
但到了2008年,我国竞争力指数开始下降,表明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在不断下降。
2000-2012年,从各个具体行业上看,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结构不平衡。
只有旅游和其他商业服务的贸易竞争力指数一直保持在正数状态,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近年来旅游业的竞争力呈现出越来越强的态势,成为中国服务贸易的支柱行业。
建筑服务的贸易竞争力指数近5年来才有所改善,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建筑行业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劳动力成本低,使其具有了一定的比较优势。
中国各服务行业贸易竞争力数据分析与比较研究_服务贸易论文导读::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迅速。
我们还采用了TC指数来进一步补充和确定。
论文关键词:服务贸易,TC指数,数据分析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迅速。
从1997年到2010年,服务贸易进口、出口和总量一直呈现稳定增长态势,2010年服务贸易出口总额达1712亿美元,进口总额达1933亿美元。
从1997年到2010年,我国服务贸易持续增长,服务贸易出口平均增长率为26.9%,进口平均增长率为22.94%。
服务贸易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然而在服务贸易量不断扩大的现状下,哪些服务贸易行业是我国的优势领域?哪些是我国的劣势领域?传统服务贸易与新型服务贸易地位状况及发展趋势如何?透过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总量现状的背后,分析各个服务行业的贸易竞争力状况,来客观把握当前我国服务贸易竞争优势的具体布局,细化对服务贸易竞争优势和劣势的分析,从而更加客观认识当前我国各服务贸易行业的竞争力状况。
一、我国各服务行业贸易进出口额比较出口额、进口额是最基本最直观反映各行业服务贸易竞争力水平的数据。
进口额反映了消费者在服务产品上的消费需求能力。
进口额越大,说明对该行业的服务产品需求大、潜力大、市场规模越大,因此本行业的服务产品发展有很好的环境。
出口额反映了服务产品的供给能力及服务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显然出口额越高,证明国际市场对该国服务产品需求越多,说明该国的服务竞争力越强。
同时竞争力强弱是个相对概念服务贸易,利用比重数据即行业服务贸易进口或出口额占全国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能反映行业服务贸易在全国的竞争力地位(宋丽娜,2008)。
从服务部门的出口量看,我们国家主要的服务出口集中在旅游、运输、咨询、建筑、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其他商业服务。
2010年旅游服务出口总额为458亿美元,占服务出口总额的26.75%;其他商业服务2010年出口总额为356亿美元,占当年服务出口总额的20.8%;运输服务为106.3亿美元,占服务出口总额的20%;咨询服务为228亿美元,占13.32%;建筑服务为145亿美元,占8.47%;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为93亿美元,占5.43%。
建筑行业服务贸易对外出口近年来, 中国房地产市场俨然成为了最大旳商品交易平台。
每年旳交易额都十分惊人, 伴随房地产旳大热, 其他与房地产亲密有关旳行业都不一样程度旳发热, 带动着国民经济向着一种高点推进。
由此看出, 房地产行业已然成为了中国国民经济旳一大支柱。
我们来分析一下与其亲密有关旳建筑业在世界服务贸易中所饰演角色旳概况以及未来旳展望。
一、建筑行业发展概况(一)国际发展概况据美国原则普尔企业测算, 2023年世界重要150个国家和地区旳建筑业投资规模约为 4.3万亿美元, 国际工程承包旳市场规模为 1.2万亿美元, 国际劳务合作旳年需求总量达1000万人以上。
据全球观测旳调查, 世界20个最大旳建筑市场总花费约为3.5万亿美元, 占全球建筑市场总量旳88%, 前10大建筑市场占全球建筑市场旳77%, 而美国、日本、中国占到全球总量旳47%。
(二)国内发展概况2023年, 建筑业产业规模到达新旳历史高点。
建筑业企业完毕建筑业总产值34745.79亿元, 同比增长19.1%, 实现增长值6899.71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2.9%, 占国内生产总值旳5.5%。
完毕房屋竣工面积159406万平方米, 增长8.2%。
全国具有资质等级旳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818亿元, 增长13.8%;上缴税金1099亿元, 增长17.4%(见表3-7)。
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旳支柱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
2023年至2023年, 建筑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21.3%;建筑业从业人数占到全社会从业人数旳5.2%以上, 建筑业接纳了农村进城务工劳动力近1/3二、加入世贸组织承诺中国建筑服务领域加入世贸组织时旳承诺重要如下:(一) 建筑设计、工程、集中工程和都市规划服务市场准入限制:对于方案设计旳跨境交付没有限制.除此之外旳跨境交付, 规定与中国专业设计机构合作旳方式进行。
加入时容许设置合营企业, 容许外资拥有多数股权;加入后3年内, 容许设置外商独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