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精度设计基础 试题与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19.50 KB
- 文档页数:6
1、表征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时,主要有哪几项指标?解:表征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时,主要指标有:强度(弹性极限、屈服极限、强度极限),刚度、塑性、硬度。
2、金属材料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影响其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解:钢材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影响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有:含碳量、合金元素、温度、热处理工艺。
3、常用的硬度指标共有哪些?常用的硬度指标有三种:布氏硬度(HBS)、洛氏硬度(HRC -洛氏C标度硬度)、维氏硬度(HV)。
4、列出低碳钢、中碳钢、高碳钢的含碳量范围是多少?解:低碳钢( C ≤ 0.25% );中碳钢( 0.25% < C ≤ 0.6% );高碳钢( C >0.6% )5、什么是合金钢?钢中含有合金元素 Mn、Cr、Ni,对钢的性能有何影响?解:冶炼时人为地在钢中加入一些合金元素所形成的钢就是合金钢。
其中加入Mn 可以提高钢的强度和淬透性;加入Cr 可以提高钢的硬度、耐磨性、冲击韧性和淬透性;加入Ni 可以提高钢的强度、耐热性和耐腐蚀性。
6、非铁金属共分几大类?具有哪些主要特性?解:有色金属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 )铜合金: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耐蚀性、延展性。
2 )铝合金:比强度高,塑性好,导热、导电性良好,切削性能良好。
3 )钛合金:密度小,机械强度高、高低温性能好,抗腐蚀性良好。
7、常用的热处理工艺有哪些类型?解:常用的热处理工艺有:退火、正火、淬火、回火、表面热处理和化学热处理。
8、钢的调质处理工艺过程是什么?其主要目的是什么?解:钢的调质处理工艺指的是淬火加高温回火。
目的是为了获得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即良好的强度、韧性和塑性。
9、镀铬和镀镍的目的是什么?解:镀铬的目的是为了使材料表层获得高的化学稳定性,并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
镀镍是为了获得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10、选择材料时,应满足哪些基本要求?解:选择材料时主要满足使用要求、工艺要求和经济要求。
11.机构: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构件通过活动联接形成的构件系统。
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基础课后习题答案一.1、按优先数的基本系列确定优先数:(1)第一个数为10,按R5系列确定后五项优先数。
解:后五项优先数是16,25,40,63,100。
(2)第一个数为100,按R10/3系列确定后三项优先数。
解:后三项优先数是200,400,800。
2、试写出R10优先数系从1~100的全部优先数(常用值)。
解:R10优先数系从1~100的全部优先数是1,1.25,1.6,2,2.5,3.15,4,5,6.3,8,10,12.5,16,20,25,31.5,40,50,63,80,100。
3、普通螺纹公差自3级精度开始其公差等级系数为:0.50,0.63,0.80,1.00,1.25,1.60,2.00。
试判断它们属于优先数系中的哪一种?其公比是多少?解:它们属于R10 (0.50,2.00),公比是1.25。
三.1、孔的基本尺寸D=50mm,最大极限尺寸 D max=50.087mm,最小极限尺寸D min=50.025mm,求孔的上偏差ES,下偏差EI 及公差T D,并画出公差带图。
解:根据公式可得孔的上偏差ES=D max-D = 50.087-50 = +0.087 mm孔的下偏差EI=D min-D = 50.025-50 = +0.025 mm孔的公差T D=︱D max - D min︱=0.062 mm+ 0 -+0.087+0.025 502、设某配合的孔径为027.0015+φ,轴径为016.0034.015--φ,试分别计算其极限尺寸、极限偏差、尺寸公差、极限间隙(或过盈)、平均间隙(或过盈)和配合公差,并画出尺寸公差带图与配合公差带图。
解:(1)极限尺寸:孔:D max =φ15.027 D min =φ15轴: d max =φ14.984 d min =φ14.966 (2)极限偏差:孔:ES=+0.027 EI=0 轴:es= -0.016 ei= -0.034 (3)尺寸公差:孔:T D =|ES-EI|= |(+0.027)-0|=0.027 轴:T d = |es-ei|=|(-0.016)-(-0.034)|=0.018 (4)极限间隙:X max = ES -ei=(+0.027)-(-0.034)=+0.061 X min = EI -es=0-(-0.016)=+0.016 平均间隙()0385.021min max +=+=X X X av(5)配合公差:T f = T D + T d =0.027+0.018=0.045 (6)尺寸公差带和配合公差带图,如图所示。
二、填空题16.槽轮机构的主要参数是 和 。
17.机械速度的波动可分为 和 两类。
18.轴向尺寸较大的回转件,应进行 平衡,平衡时要选择 个回转平面。
19.当一对齿轮的材料、齿数比一定时,影响齿面接触强度的几何尺寸参数主要是 和 。
20.直齿圆柱齿轮作接触强度计算时,取 处的接触应力为计算依据,其载荷由 对轮齿承担。
21.蜗杆传动作接触强度计算时,铝铁青铜ZCuAl10Fe 3制作的蜗轮,承载能力取决于抗 能力;锡青铜ZCuSn10P 1制作的蜗轮,承载能力取决于抗 能力。
22.若带传动的初拉力一定,增大 和 都可提高带传动的极限摩擦力。
23.滚子链传动中,链的 链速是常数,而其 链速是变化的。
24.轴如按受载性质区分,主要受 的轴为心轴,主要受 的轴为传动轴。
25.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进行工作能力计算时,为了防止过度磨损,必须使 ;而为了防止过热必须使 。
16.槽数z 拨盘圆销数K 17. 周期性 非周期性 18.动 两19. 分度圆直径d 1(或中心距a ) 齿宽b20. 节点 一 21. 胶合 点蚀22.包角1α 摩擦系数23. 平均 瞬时24.弯矩 扭矩25. [][]υυp p p p ≤≤三、分析题26. 图1所示链铰四杆机构中,各构件的长度为a =250mm,b =650mm,C =450mm,d =550mm 。
试问:该机构是哪种铰链四杆机构,并说明理由。
图1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250+650)小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450+550),满足存在曲柄的必要条件,且最短杆为连架杆。
故该铰链四杆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
27.图2所示展开式二级斜齿圆柱齿轮传动,I轴为输入轴,已知小齿轮1的转向n1和齿轮1、2的轮齿旋向如图所示。
为使中间轴II所受的轴向力可抵消一部分,试确定斜齿轮3的轮齿旋向,并在图上标出齿轮2、3所受的圆周力F t2、F t3和轴向力F a2、F a3的方向。
(垂直纸面的力,向纸内画稍,向纸外画⊙)27.答案参见第27题答案图斜齿轮3、4的轮齿旋向Ft2、Fa2、Ft3、Fa3的方向28.计算图3所示机构的自由度(若图中含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等情况时,应具体指出)。
机械精度设计基础习题答案【篇一:机械精度试题(答案版)】工误差控制在给定的范围内。
( √ )8、圆柱度公差是控制圆柱形零件横截面和轴向截面内形状误差的综合性指标。
( √ )13、配合公差的数值愈小,则相互配合的孔、轴的公差等级愈高。
( √ )14、一般来说,需要严格保证配合性质时,应采用包容要求。
( √ )18.对一被测值进行大量重复测量时其产生的随机误差完全服从正态分布规律。
( √ )19.若某平面对基准的垂直度误差为0.05mm,则该平面的平面度误差一定小于等于0.05mm.。
它是符合要求的。
( √ )27.选用优先数列时,应按照先疏后密的规则进行选取,以避免规格过多。
( √ )29.对一被测值进行大量重复测量时其产生的随机误差完全服从正态分布规律。
( √ )31.汽车发动机曲轴和凸轮轴上的正时齿轮,车床主轴与丝杠之间的交换齿轮,主要要保证其传动的准确性。
( √ ) 36.若被测要素相对于基准的方向和位置关系以理论正确尺寸标注,则其公差带的方向和位置是固定的。
( √ ) 37.量块按“级”使用时,应以其标称值作为工作尺寸,该尺寸包含了量块的制造误差1、?30g6与?30g7两者的区别在于( c)c.上偏差相同,而下偏差不同2、一般配合尺寸的公差等级范围为( c) c.it5~it133、当相配孔、轴既要求对准中心,又要求装拆方便时,应选用( c) c.过渡配合4、形位公差带的形状决定于( d) d.被测要素的理想形状、形位公差特征项目和标注形式b.圆形或圆柱形6、下列四组配合中配合性质与?40h7/k6相同的一组是( c )C、?40k7/h67、用功能量规控制形状误差大小的方法适用于( b )b、生产现场8、下列四个形位公差特征项目中公差带形状与径向全跳动公差带形状相同的那个公差项目是( b )b、圆柱度9、用立式光学比较仪测量?25m6轴的方法属于( b ) b、相对测量10、利用同一种加工方法,加工?50h6孔和?100h7孔,应理解为( a )A、前者加工困难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c ) c、用于高速传动的齿轮,一般要求载荷分布均匀;12、测量与被测几何量有一定函数关系的几何量,然后通过函数关系式运算,获得该被测几何量的量值的方法,称为( d ) d、间接测量法13、某阶梯轴上的实际被测轴线各点距基准轴线的距离最近为2 ?m,最远为4 ?m,则同轴度误差值为( c ) C、?8?m14、一般来说,下列哪一个表面粗糙度要求最高。
( √ )1、为使零件的几何参数具有互换性,必须把零件的加工误差控制在给定的范围内。
( × )2、公差是零件尺寸允许的最大偏差。
( × )3、从制造角度讲,基孔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孔,基轴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轴。
( √ )4、Φ10E7、Φ10E8、Φ10E9三种孔的上偏差各不相同,而下偏差相同。
( × )5、有相对运动的配合应选用间隙配合,无相对运动的配合均选用过盈配合。
( × )6、若某平面的平面度误差值为0.06mm ,则该平面对基准的平行度误差一定小于0.06mm 。
( × )7、选用派生系列时应优先选用公比较小和延伸项含有项值1的数列。
( √ )8、圆柱度公差是控制圆柱形零件横截面和轴向截面内形状误差的综合性指标。
( × )9、过渡配合可能有间隙,也可能有过盈,因此过渡配合可以算间隙配合,也可以算过盈配合。
( × )10、基本尺寸不同的零件,只要它们的公差值相同,就可以说明它们的精度要求相同。
( × )11、选择较大的测量力,有利于提高测量的精确度和灵敏度。
( √ )12、误差值越小则测量精度越高,误差值越大则测量精度越低。
( √ )13、配合公差的数值愈小,则相互配合的孔、轴的公差等级愈高。
( √ )14、一般来说,需要严格保证配合性质时,应采用包容要求。
( × )15、形位公差带都是按几何概念定义的,与测量方法无关。
( √ )16、若被测要素相对于基准方向和位置关系以理论正确尺寸标注则其公差带方向和位置是固定的. ( √ )17、零件尺寸误差同位置误差采用独立原则时,位置误差应作为组成环列入尺寸链。
( √ )18.对一被测值进行大量重复测量时其产生的随机误差完全服从正态分布规律。
( √ )19.若某平面对基准的垂直度误差为0.05mm ,则该平面的平面度误差一定小于等于0.05mm.。
( × )20.只要离基准轴线最远的端面圆跳动不超过公差值,则该端面的端面圆跳动一定合格。
一、判断题(13小题,共13.0分)
(1分)[1]如果零部件装配或更换时不需要挑选或修配,则该批零部件满足完全互换性。
( ) (1分)[2]在任意方向上的直线度,其公差带形状为两条平行直线。
( )
(1分)[3]角度量值因为能通过等分圆周来获得任意大小的角度,因此无需再建立角度量值基准( )
(1分)[4]若某轴的轴线直线度误差未超过直线度公差,则此轴的同轴度误差亦合格。
( ) (1分)[5]计量器具的误差总和反映在示值误差和测量的重复性上。
( )
(1分)[6]一般来说,同一要素的形状公差应大于定向的位置公差,平行度公差应大于相应的尺寸公差。
( )
(1分)[7]过渡配合可能具有间隙,也可能具有过盈,因此,过渡配合可能是间隙配合,也可能是过盈配合。
( )
(1分)[8]为减少测量误差,一般不采用间接测量。
( )
(1分)[9]同一字母的孔的基本偏差与轴的基本偏差相对于零线是完全对称的( )。
(1分)[10]结构型圆锥配合应优先选用基轴制配合。
( )
(1分)[11]为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应尽量选用高等级量块作为基准进行测量。
( ) (1分)[12]图样标注中0.021020φ+孔,如果没有标注其圆度公差,那么它的圆度误差值可任意确定。
( )
(1分)[13]滚筒类零件的尺寸精度要求很低,形状精度要求较高,所以设计时应采用独立原则。
( )
二、填空题(12小题,共24.0分)
(2分)[1]齿轮的基节偏差主要是由( )和( )引起的。
(2分)[2]已知封闭环的极限尺寸和各组成环的基本尺寸,求各组成环的极限偏差的计算称之为
( )。
(2分)[3]滚动轴承内圈内径的公差为10m μ,与之相配合的轴颈的直径公差为13m μ,若要求的最大过盈max Y 为-25m μ,则轴颈直径的下偏差为( ) m μ。
(2分)[4]量块组合使用时,为减少量块组合的积累误差,应力求使用最少的块数,一般不超过 块。
(2分)[5]配合代号为φ50H10/js10的孔轴,已知IT10=0.100mm ,其配合的极限间隙(或过盈)分别为( )mm 、( )mm 。
(2分)[6]配合是指( )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和轴( )之间的关系。
(2分)[7]机床工作台的分度蜗轮与工作台主轴存在偏心。
则会对传动的( )产生影响。
(2分)[8]测量或评定表面粗糙度参数时,规定取样长度的目的在于( )截面轮廓的其他几何误差,特别是( )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2分)[9]圆柱直齿渐开线花键联结的定心方式采用( )定心,内、外渐开线花键的公差等级各分为( )。
(2分)[10]实际表面轮廓包含( )、( )、( )三种几何误差。
(2分)[11]已知80.039IT =,则轴φ55js8,其上偏差为( )mm ,下偏差为
( )mm 。
(2分)[12]测量和评定表面粗糙度轮廓参数时,可以选取( )作为基准线。
三、单项选择题(7小题,共14.0分)
(2分)[1]螺纹的牙型半角是
A 、相邻两牙侧间的夹角
B 、牙侧与螺纹轴线的垂线之间的夹角
C 、牙侧与螺纹轴线之间的夹角
D 、任意两牙侧之间夹角的一半
(2分)[2]基本偏差代号为d,e,f 的轴与基本偏差代号为H 的基准孔形成
A、过渡配合 B、过盈配合 C、间隙配合 D、间隙或过盈配合 (2分)[3]6208向心轴承内圈与406m φ轴颈配合,形成
A、过渡配合
B、过盈配合
C、间隙配合
D、过渡或过盈配合
(2分)[4]若某轴一横截面实际轮廓由直径分别为30.06mm φ和30.03mm φ的两同心圆包容而形成最小包容区域,则该轮廓的圆度误差值为
A 、0.06mm
B 、0.015mm
C 、0.03mm
D 、0.045mm
(2分)[5]直线度公差适用于
A 、轮廓要素
B 、中心要素
C 、中心要素或轮廓要素
D 、其它要素 (2分)[6]形位公差标准中,没有规定( )的公差等级,只规定了公差值数系。
A 、圆度
B 、对称度
C 、位置度
D 、线轮廓度和面轮廓度
(2分)[7]母线通过螺纹牙型上沟槽宽度等于螺距基本值的一半的假想圆柱面的直径称为
A 、中径
B 、单一中径
C 、作用中径
D 、最大实体牙型中径
四、多项选择题(5小题,共12.0分)
(2分)[1]选择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值时,下列论述正确的有.
A 、同一零件上工作表面应比非工作表面参数值大。
B 、摩擦表面应比非摩擦表面的参数值大。
C 、配合质量要求高,参数值应小。
D 、尺寸精度要求高,参数值应小。
(4分)[2]平键联接中,键宽与轴(轮毅)槽宽的配合是( ),矩形花键的小径、大径和键宽的配合是( ),普通螺纹配合都是( )。
A 、过渡配合
B 、间隙配合
C 、过盈配合
D 、间隙配合和过渡配合都有
(2分)[3]被测要素采用最大实体要求的零形位公差时
A 、位置公差值的框格内标注符号E 。
B 、位置公差值的框格内标注符号Φ0○M 。
C 、实际被测要素处于最大实体尺寸时,允许的形位误差为零。
D 、被测要素遵守的最大实体实效边界等于最大实体边界。
E 、被测要素遵守的是最小实体实效边界。
(2分)[4]下列各齿轮的标注中,单个齿距偏差等级为6级的有
A 、655GM GB10095-88;
B 、765GH GB10095-88;
C、876(-0.330 -0.496)GB10095-88;
D、6FL GB10095-88。
(2分)[5]如图所示尺寸链,A0为封闭环,其中属于增环的有
A、A1
B、A2
C、A3
D、A4
E、A5
五、简答题(5小题,共25.0分)
(4分)[1]什么是宏观结构误差?
(6分)[2]尺寸链的计算分哪几种类型?它们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7分)[3]指出图中形位公差标注的错误,并加以改正(不改变形位公差特征符号)
(4分)[4]何谓最小实体尺寸?它和极限尺寸有何关系?
(4分)[5]极限尺寸判断原则的内容是什么?
六、计算题(1小题,共12.0分)
(12分)[1]如图所示零件,按图样注出的尺寸A1和A3加工时不易测量,现改为按尺寸A1和A2加工,为了保证原设计要求,试计算A2的基本尺寸和偏差。
一、判断题(13小题,共13.0分)
(1分)[1]对
(1分)[2]错
(1分)[3]错
(1分)[4]错
(1分)[5]对
(1分)[6]错
(1分)[7]错
(1分)[8]对
(1分)[9]错
(1分)[10]错
(1分)[11]错
(1分)[12]错
(1分)[13]对
二、填空题(12小题,共24.0分)
(2分)[1]刀具的基节偏差;齿形角误差(2分)[2]设计计算(反计算)
(2分)[3] +2
(2分)[4]4
(2分)[5]0.15,-0.05
(2分)[6]基本尺寸;公差带。
(2分)[7]准确性
(2分)[8]限制和削弱,波纹度
(2分)[9]齿侧定心,4、5、6、7
(2分)[10]粗糙度、波纹度、形状误差(2分)[11]+0.019、-0.019
(2分)[12]算术平均中线
三、单项选择题(7小题,共14.0分) (2分)[1]B
(2分)[2]C
(2分)[3]B
(2分)[4]B
(2分)[5]C
(2分)[6]C
(2分)[7]B
四、多项选择题(5小题,共12.0分)
(2分)[1]CD
(4分)[2]DBB
(2分)[3]BCD
(2分)[4]AD
(2分)[5]ABD
五、简答题(5小题,共25.0分)
(4分)[1]宏观结构误差是指由于加工机床和工、夹具本身的形状和位置误差在加工过程中产生力变形、热变形和振动所造成的误差。
(6分)[2]完全互换法(极值法)和大数互换法(概率统计法)。
完全互换法可使全部产品在装配时各组成环不需挑选或改变其大小、位置,装入后即能达到封闭环的要求。
采用大数互换法,不是在全部产品中,而是在绝大多数产品中,装配时不需要挑选或修配,就能满足封闭环的公差要求。
(7分)[3]解:如图所示
(4分)[4]最小实体尺寸(LMS):对应于孔或轴的允许最小材料量(实体大小)的那个极限尺寸,即:轴的最小极限尺寸dmin;孔的最大极限尺寸Dmax。
(4分)[5]对孔轴,其作用尺寸不得超越最大实体尺寸;各点处的实际尺寸不得超越最小实体尺寸。
六、计算题(1小题,共12.0分)
(12分)[1]按尺寸A1和A2加工时,最后得到的尺寸为A3,故A3
建立尺寸链,如下图所示:
A1A2
A3
A 1为增环,A 2为减环。
A 2的基本尺寸为50-10=40mm 因为312ES ES EI =-,所以213EI ES ES =-=0-0=0 有因为312EI EI ES =-,所以213ES EI EI =-=(-0.06)-(-0.36)=+0.30mm 因此A 2的基本尺寸为40mm ,上偏差为+0.30,下偏差为0,就能保证原来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