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系统
- 格式:pdf
- 大小:150.60 KB
- 文档页数:3
人体五大循环系统.doc人的五大循环系统是肝和胆,心和小肠,脾和胃,肺和大肠,肾和膀胱。
五大循环系统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形成了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
(一)心与小肠中医讲的心是个大循环系统,其中包括大脑。
如我们常说心里想,这不是指心脏想而是大脑在想。
主要有四个功能:1、主神志。
人心气虚弱时,会产生消极情绪,严重时会产生厌世心理。
许多自杀的人无论起因是什么,最后都是因为心气虚极所致,也就是由于心气虚而出现慢感状态,是物质失衡到了精神崩溃时产生的最终结果。
2、主血脉。
心气不足,推动血液循环的力量不够,人极易乏力,也难以推动肠蠕动,会形成气虚便秘。
一些老年人长期便秘,给他们补心气,3天之后有力量排泄,减轻了便秘。
气血足,人也有力气了。
3、其华在面,开窍于舌。
人的脸和舌,血脉分布得比较丰富,故心的功能是否正常能直接反映出来。
面色白或青紫无光泽,舌色紫暗无华或白是心气循环不畅或气虚;舌尖红是心火过旺;舌头僵硬难以转弯是心脑血管急病的征兆。
有些人气血不足,面色无华,靠美容和营养霜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
对这类人,给她们调养气血,面色即出现红润有光泽的健康状态。
心与汗的关系。
“汗为心之液,在内为血,在外为汗。
”病人用药发汗过度,或因其他原因导致大汗,可损害心阳,重则会出现大汗亡阳的危险现象。
所以,平时发现心阳虚或心阴虚出汗,就应及时补气或滋阴,绝不可匆匆忙忙地去输液,否则有生命危险。
心包是保护心脏的外围器官。
外邪侵入时心包先受到侵害。
如果患温热病,人神昏乱语,在戌时(19:00)心包经旺时,及时清泻心热的效果很好。
4、小肠。
主要功能是接受胃输送来的食物,分别清浊,吸收营养运输于脾,余下之物转入大肠和膀胱。
心和小肠为表里,心火过旺,可转移到小肠,有的人会小便短赤,重则尿血;有人会咳,咳时肛门排气。
此种情况,可在未时(13:00)小肠经旺的时候,清除小肠热。
内热消失,小肠即恢复正常。
(二)肝与胆1、主疏泄。
肝有疏泄和升发两个作用,以主管全身的舒畅条达。
循环系统的概念
循环系统是指一种由组件、部件或子系统组成的、能够循环运行的系统。
循环系统可以将某种物质或信息循环往复地传递、转化或处理,确保系统能够持续运行。
循环系统的概念可适用于不同领域,如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信息科学等。
在生态学中,循环系统指的是物质和能量在生态系统内循环流动的过程。
例如,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植物体内的化学能,再通过食物链传递给其他生物,最终通过分解作用回归到环境中。
在工程领域,循环系统是指由各种组件和设备组成的能够实现物质或能量循环利用的系统。
例如,回收利用废水、废气和废热的系统,通过循环处理,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在信息科学中,循环系统是指将信息经过一系列处理和传递后再返回原点的系统。
例如,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传输系统,通过路由器、交换机等设备将数据循环传递,确保数据能够顺利传递到目的地。
总之,循环系统是一种能够实现物质或信息的循环传递和转化的系统,具有循环往复的特点,并在各个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循环系统的组成循环系统为一套密闭的管道系统,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两部分。
[图解]心血管系统由心、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组成,其内流动的是血液;淋巴系统由淋巴管道、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组成,其管道内流动着淋巴,最后注入静脉。
二、循环系统的功能循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将消化管吸收的营养物质、肺吸入的氧和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运到全身各器官、组织和细胞,并将它们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运往肺、肾和皮肤排出体外,以保证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心血管系统◆血液循环的径路◆血管的吻合和侧支循环心血管系统的组成心血管系统由心、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组成。
1. 心是心血管系统的动力器官,通过节律性的收缩,象水泵一样把从静脉吸入的血液不断地推送到动脉。
2. 动脉是运送血液离开心的管道,在行程中不断分支,愈分愈细,最后移行为毛细血管。
动脉因承受的压力较大,故管壁较厚。
3. 静脉是引导血液返回心的管道,起于毛细血管,在回心途中逐渐汇合变粗,最后注入心房。
管壁较薄,管腔较大,管腔内可有静脉瓣,防止静脉倒流。
4. 毛细血管是连接动脉与静脉间的微血管,分布广泛,几乎遍及全身(软骨、角膜、晶状体、毛发、指甲和牙釉质除外)。
毛细血管的壁极薄,是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血液循环的径路血液由心射出,经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再返回心,周而复始,形成血液循环。
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这两个循环是同步进行的。
1. 体循环(大循环)◆体循环(大循环)的途径:左心室收缩时,由左心室射出的动脉血注入主动脉,经各级动脉分支到达全身的毛细血管,血液在此与周围的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把动脉血带来的营养物质、激素和氧送给组织细胞,同时带走其新陈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此时鲜红的动脉血变成暗红的静脉血。
再经小静脉、中静脉,最后经上、下腔静脉返回右心房,这个循环途径称体循环。
◆体循环的特点:是行程长,流经范围广,以动脉血营养全身各部,并将其代谢产物经静脉运回心。
一、循环系统的组成循环系统是一套密闭的管道系统,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两部分。
循环系统的主要功能:将营养物质、氧气和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等运到全身各器官、组织和细胞,并将它们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运往肺、肾和皮肤排出体外,以保证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1、心血管系统(1)心脏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每分钟跳动的次数称为心率。
(2)血管血管是运送血液的管道;动脉是血液由心脏射出后流向全身器官的血管;静脉是负责把全身各器官的血液导回心脏的血管;血液流动时对血管壁的侧压力,称为血压。
2、淋巴系统(1)淋巴管毛细淋巴管分布于全身组织细胞间隙。
(2)淋巴结在淋巴管道上有许多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小体,称为淋巴结。
人体容易摸到的淋巴结部位有耳后、枕部、颌下、颈部、腋窝、腹股沟等。
(3)脾脏脾脏在胚胎时期是造血器官。
脾脏又是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能够产生抗体,能识别、扣留、吞噬和清除异物及已破坏的血细胞。
(4)扁桃体扁桃体位于咽后壁两侧,与机体免疫机能有密切关系。
图示:淋巴系模式图二、学前儿童循环系统的特点1、心脏的特点•学前儿童心脏的发育不如成人,机能较弱,年龄越小越不宜做较长时间的剧烈运动;•儿童的心率较成人快,且年龄越小,心率越快。
•学前儿童血管的内径相对较成人宽,毛细血管网密集,尤其是肺、肾、皮肤等处,因此血流量大,供给机体的血液丰富,身体得到的氧气和营养比较充足;•血液在体内循环一周的时间比成人短,有利于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及疲劳的消除;•血压低于成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血压也逐渐升高。
3、淋巴系统的特点•学前时期淋巴系统发育较快,淋巴结的保护和防御机能显著;•学前期淋巴结的屏障功能较差,感染易于扩散;•扁桃体在4-10岁时发育达到高峰,此年龄段儿童易患扁桃体炎。
三、学前儿童循环系统卫生1、适度锻炼•体育锻炼可以使心肌发达,收缩力增强,每次心跳射出的血量增加,促进血液循环;•如果运动量过大,心跳过快,心腔内血液还未充满就要搏出,每次搏出的血量就会减少,满足不了机体的需要。
循环系统新出现对进化的影响(1)开始出现静脉窦、一心房、一心室组成的心
脏。
(2)血液循环为闭管式。
(3)有血细胞。
心脏
(1)心脏小,由静脉窦、一心房,一心室组成,位于鰓弓后下方的围心腔内。
(2)软骨鱼在心室前方有稍大的动脉圆锥,能有节律的搏动。
(3)硬骨鱼具动脉球,是腹大动脉基部扩大而成,不属于心脏的一部分,也无搏动能力。
血液循环:(1)鱼的血液循环为单循环,即从心脏压出的血液,经鰓区交换气体后,由出鰓动脉汇合成的背大动脉将多氧血送至鱼体的器官组织中去,供给氧和各种必需的物质。
离开器官组织的少氧血,又带着代谢废物循着从小到大的静脉管道回流,最终汇入心脏内。
(2)鱼的血液被心脏压出后,首先注入腹大动脉,在经鰓后汇入背大动脉中。
(1)围心腔的出现,使心脏得到很好的保护。
(2)脾脏是循环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器官,是造血、过滤血液和破坏衰老红细胞的中心场所。
心脏和血液循环:
(1)心脏:一个静脉窦,两个心房,一个心室,一个动脉圆锥。
心房由房间隔分开。
左心房接受由肺静脉返回的多氧血,右心房接受由体静脉返回的缺氧血,二心房由一个共同的房室孔通心室。
心室不分隔。
(2)血液循环:由变态前幼体的单循环(鰓呼吸)变为成体的不完全双循环。
不完全双循环:有体循环和肺循环两个路径,但心室没有分隔,因此含氧血和缺氧血在心室中混合。
(3)从两栖动物开始出现了较为完整的淋巴循环系统。
两栖动物的皮肤也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
心脏:两心房,两心室,完全的双循环。
右心室血液经肺动、静脉回左心房,构成肺循环;左侧血液经体动、静脉回右心房,构成体循环。
体动脉弓仅保留左侧。
左体动脉弓弯向背方成为背大动脉,直达尾端:
静脉
1趋于简化,效能提高
2肾门静脉完全消失,肝门静脉始终保留
3奇静脉收集肋间静脉汇总到右前大静脉(1)血液中红细胞无核,血红蛋白占红细胞的三分之二,使运输氧气的效率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