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工程培训课件(ppt32页)模板ppt
- 格式:ppt
- 大小:512.00 KB
- 文档页数:33
混凝土培训课件一、引言混凝土是现代建筑工程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建筑材料,具有高强度、耐久性、可塑性等优点。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混凝土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为了提高混凝土工程质量和施工水平,加强混凝土技术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本课件旨在介绍混凝土的基本知识、性能特点、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内容,为混凝土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二、混凝土的基本知识1.混凝土的定义混凝土是由胶凝材料、粗细骨料、水和必要的化学外加剂按一定比例拌和而成的混合材料,经过硬化后具有强度和耐久性的建筑材料。
2.混凝土的组成(1)胶凝材料:水泥、石灰、粉煤灰等;(2)粗细骨料:砂、石子等;(3)水:洁净水或可饮用的水;(4)化学外加剂:减水剂、早强剂、缓凝剂等。
3.混凝土的分类(1)按强度等级分为: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等;(2)按用途分为:素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等;(3)按施工方式分为:现浇混凝土、预制混凝土、喷射混凝土等。
三、混凝土的性能特点1.强度混凝土的强度是指混凝土抵抗外力破坏的能力。
混凝土强度等级越高,其承受荷载的能力越强。
2.耐久性混凝土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包括抗渗性、抗冻性、抗侵蚀性、耐磨性等。
混凝土的耐久性直接影响建筑物使用寿命。
3.可塑性混凝土在硬化前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可根据设计要求制作成各种形状和尺寸的构件。
4.热传导系数小混凝土的热传导系数较小,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适用于制作保温隔热构件。
5.耐火性混凝土在高温下具有良好的耐火性能,适用于防火要求较高的建筑物。
四、混凝土施工工艺1.混凝土搅拌混凝土搅拌应按照设计配合比进行,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强度。
搅拌时间一般为1-2分钟,根据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气温进行调整。
2.混凝土运输混凝土运输应采用混凝土搅拌车,保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坍落度。
运输过程中严禁随意加水。
3.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前应检查模板、钢筋、预埋件等是否符合要求。
定义与分类定义混凝土是一种由骨料、水、水泥等原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搅拌而成的建筑材料。
分类按强度等级可分为低强、中强、高强和超高强混凝土;按施工工艺可分为现浇混凝土、预制混凝土等。
01古代混凝土早在古罗马时期,人们就开始使用石灰、火山灰等材料制作混凝土。
02现代混凝土19世纪中叶,法国人发明了波特兰水泥,为现代混凝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03高性能混凝土20世纪末至今,随着材料科学和施工工艺的不断进步,高性能混凝土逐渐得到广泛应用。
发展历程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用量最大的材料之一,用于建造房屋、道路、桥梁、隧道等。
建筑工程大坝、堤防、水闸等水利工程大量使用混凝土作为主体结构材料。
水利工程混凝土在海洋工程中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抗腐蚀性,适用于建造码头、防波堤等。
海洋工程混凝土还可应用于地铁、机场、核电站等特殊工程领域。
其他领域应用领域通用水泥、专用水泥、特性水泥水泥种类细度、凝结时间、安定性、强度等水泥性能指标32.5、42.5、52.5等水泥标号与强度等级根据工程性质、施工条件、所处环境等综合考虑水泥选用原则骨料种类骨料粒径与级配骨料性能指标骨料选用原则01020304碎石、卵石、砂等连续级配、间断级配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针片状含量等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耐久性要求、施工条件等综合考虑0102符合饮用水标准根据混凝土坍落度、骨料吸水率等因素确定用水标准用水量控制水外加剂种类外加剂作用外加剂选用原则改善混凝土性能,提高施工效率根据工程需要、混凝土性能要求等综合考虑0302 01外加剂减水剂、引气剂、缓凝剂、早强剂等1 2 3满足强度等级要求,保证耐久性,便于施工等配合比设计原则试配法、经验公式法等配合比设计方法根据原材料变化、施工条件变化等进行调整优化配合比调整与优化配合比设计和易性定义01和易性是指混凝土在搅拌、运输、浇筑、捣实等过程中,各组成材料之间保持均匀、不离析、不泌水,且易于施工操作,能获得质量均匀、密实的混凝土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