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异常及其处理_知识点
- 格式:doc
- 大小:101.50 KB
- 文档页数:17
异常处理机制—常见异常及处理方法总结异常处理一、引言在软件开发或项目开发中,当我们调试Python程序时,经常会报出一些异常,严重影响程序的性能。
一般情况下,程序抛出异常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编写程序时由于疏忽或者考虑不全造成了错误,这时就需要根据异常Traceback到出错点,进行分析修正;另一方面,有些异常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可以对异常进行捕获处理,防止程序终止。
在编程过程中,为了增加友好性、容错性和健壮性,在程序出现bug时一般不会将错误信息直接显示给用户,而是显示一个提示的页面,通俗来说就是不让用户看见大黄页!还有,有时我们不希望一个小bug的出现让整个程序都面临崩溃,例如自动退出或者蓝屏,我们需要抓取这个错误异常,并进行处理,让用户能够继续使用下去。
二、异常类型异常,即一个事件,该事件会在程序执行过程中发生,影响程序的正常执行。
一般情况下,在Python无法正常处理程序时就会发生一个异常。
异常是Python对象,表示一个错误。
当Python脚本发生异常时我们需要捕获处理它,否则程序会终止执行。
异常就是程序运行时发生错误的信号,在Python中,错误触发的异常如下:注意到一个 NameError 错误被抛出,同时 Python 还会打印出检测到的错误发生的位置。
这就是一个错误处理器(Error Handler)为这个错误所做的事情。
1. 异常类型1.1 Python内置异常Python的异常处理能力十分强大,有很多内置异常,可向用户准确反馈出错信息。
在Python中,异常也是对象,可对它进行操作。
BaseException是所有内置异常的基类,但用户定义的类并不直接继承BaseException,所有的异常类都是从Exception继承,且都在exceptions模块中定义。
Python自动将所有异常名称放在内建命名空间中,因此程序不必导入exceptions模块,即可使用异常。
异常问题的处理机制异常问题的处理机制引言: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应用的普及,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依赖于各种电子设备和软件系统。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异常问题,这些问题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不便和困扰。
因此,建立一个有效的异常问题处理机制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定义异常问题、异常问题处理的意义、异常问题分类、异常问题处理的流程和方法等方面介绍异常问题的处理机制。
一、定义异常问题异常问题是指在使用电子设备和软件系统过程中出现的与预期结果不符的情况。
异常问题主要包括硬件故障、系统崩溃、网络异常、软件错误等。
异常问题的出现可能会导致数据丢失、系统不稳定、用户体验差等问题,给用户带来困扰和不便。
二、异常问题处理的意义异常问题处理对于维护系统的稳定性和提高用户体验非常重要。
有效地处理异常问题可以减少系统故障的发生,缩短故障修复的时间,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和稳定性。
同时,良好的异常问题处理机制还可以提高用户满意度,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
因此,建立一个完善的异常问题处理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异常问题的分类根据异常问题的性质和来源,我们可以将异常问题分为以下几类:1. 硬件故障:指电子设备中出现的硬件故障,如电路断路、元件损坏等。
2. 系统崩溃:指操作系统或软件系统由于错误或其他原因而崩溃,无法正常工作。
3. 网络异常:指网络连接不稳定、数据传输错误、网络延迟等问题。
4. 软件错误:指软件系统中出现的逻辑错误、缺陷等问题。
5. 用户操作错误:指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操作,如误操作、忽略警告等。
6. 第三方服务故障:指依赖第三方服务的系统,在第三方服务出现故障或不可用时出现的问题。
四、异常问题处理的流程和方法针对异常问题处理,可以采取以下流程和方法:1. 异常问题的监控和检测:通过对系统进行监控和检测,及时发现异常问题的出现。
可以利用日志监控、性能监控、异常报警等技术手段。
2. 异常问题的诊断和定位:对发生的异常问题进行诊断和定位,找出异常问题的根本原因。
异常情况处理方法实操指南当我们面对各种异常情况时,往往会感到困惑和无助。
然而,对于这些异常情况的处理方法,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实操指南来给予自己更多的帮助和指导。
本文将分八个小节,探讨异常情况处理方法的实操指南,并帮助读者在不同的情况下做出正确的决策。
一、冷静思考在面对异常情况时,最重要的是保持冷静并进行思考。
冷静的思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和背后的原因,进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尽管情况可能紧急,但不要慌张。
通过冷静思考,我们可以减少因情绪激动而导致的错误决策。
二、迅速反应除了冷静思考外,迅速反应也是解决异常情况的关键步骤之一。
当异常情况出现时,我们不能犹豫不决,而应迅速做出反应。
比如,在火灾发生时,我们应该立即采取逃生措施;在紧急遭遇突发疾病时,我们应该迅速呼叫急救人员。
迅速反应不仅可以减少潜在风险,还可以为解决问题争取更多的时间。
三、制定计划在冷静思考和迅速反应的基础上,我们需要制定详细的应对计划。
制定计划是为了在处理异常情况时有条不紊地解决问题,而不是猫腻式的行动。
例如,面对突发地震,我们可以制定逃生路线和安全集合点;面对病毒感染,我们可以预先制定隔离和治疗方案。
制定计划可以使我们更有准备地应对异常情况,并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
四、团队合作异常情况处理时,团队合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团队合作可以使我们集思广益,汇集不同的智慧和经验,找到更多的解决方法。
此外,团队合作也能够分担压力,提供情感支持,使处理异常情况的过程更加和谐。
因此,在应对异常情况时,我们应积极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五、学习经验处理异常情况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
通过总结经验和教训,我们可以更好地面对未来的异常情况。
在异常情况处理后,我们要深入分析问题的根源,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同时,我们也要留意其他人在处理异常情况中的经验,借鉴他们的做法,并尝试将其应用到自己的实践中。
六、保持积极心态异常情况处理时,保持积极心态显得十分重要。
一、异常的含义员提异常的分类:(1)交货期的异常作业的进展迟于管理标准(2)质量的异常次品率高于管理标准(3)成本的异常实际成本高于管理标准中标准成本(4)机械设备异常因故障而停车,或因机械电子工作部原因产生磨损、次品率异常提高(5)作业人员的异常作业没有在标准时间内结束(6)材料的异常交货延期、数量得不到保证,或质量低劣。
所谓异常指的是生产作业中无法按照计划进行的状态。
机械发生故障而无法进行作业;或者材料没有而无法进行作业;或者作业中发生差错,需要校正等等。
生产作业要根据日程计划并按照作业标准进行。
为了做到这一点而进行的统称为作业管理。
要进行作业管理需要设定管理项目,确定测试完成管理项目程度的方法,设定目标完成的程度。
然后根据这些计算出计划和实际之间的差异,制定减少差异的措施,并付诸实施。
管理项目有次品率和按期交货率等等。
次品率通过将次品数量除以检验数量后得出,按期交货率的计算方法是先从全部生产数量中减去延期交货的数量,然后再除以全部生产数。
作业的进展情况不符合日程计划、迟于管理标准的话,就会发生交货异常。
在结束订货开始到交货为止的时间为生产时间。
在接受订货时除了对产品的质量(性能、功能)有约定外,对产品的交货日期也有约定,在从接受订货开始到产品交货为止的日程计划中,包含有设计方面的日程计划、材料采购或外发加工方面的日程计划以及制造方面的日程计划。
有时侯由于设计经验的不足,会出现延误设计时间的情况。
设计时间延误过长的话,即使缩短采购和制造的日程也无法挽回,这样就会导致交货期异常。
在估计生产中也是如此,如果不能按期生产出计划所规定的产量,就无法完成销售计划,这同样会导致交货期异常。
引起交货期异常的原因有多种多样,既可能是机械原因,也可能是作业人员的能力原因,还可能是材料筹措或外发加工的原因。
当产品或零部件的次品率高于管理标准时就会出现质量异常。
在接受订货生产中,当产品的性能不能满足产品的要求时就意味着出现了质量异常。
如何处理异常和错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难避免遇到异常和错误。
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处理异常和错误的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它决定了您的工作效率和个人形象。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如何处理异常和错误,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以帮助您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
一、认识异常和错误在开始探讨处理异常和错误的方法之前,我们需要理解什么是异常和错误。
简单来说,异常是指程序中发生的意外情况,而错误是指程序无法执行或返回正确结果的情形。
异常和错误都需要我们去解决,否则它们会影响我们的工作效率,甚至会给我们带来心理压力。
因此,我们需要了解如何正确识别和处理它们。
二、正确识别异常和错误在识别异常和错误时,我们需要学会观察、分析和判断。
观察是指仔细观察发生异常或错误的情况,比如程序报错、电脑死机等。
分析是指评估异常或错误的情况,确定问题的根本原因。
判断是指在评估情况之后,决定该如何处理这个问题。
在进行观察、分析和判断时,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异常或错误的类型:在一些情况下,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异常或错误的类型,以便更好地处理它们。
比如,如果您在编写代码时发现某个 SQL 查询出现了错误,您需要仔细检查数据库连接,查看日志文件等,以确定错误的类型和原因。
2.影响范围:当我们遇到异常或错误时,需要评估问题的影响范围。
如果问题只是局部影响,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处理它;如果问题的影响非常广泛,我们需要更加积极地解决它。
3.时间限制:处理异常或错误的时间限制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如果时间紧迫,我们需要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来快速解决问题,以确保工作的正常进行。
三、处理异常和错误的技巧在认识异常和错误、识别问题之后,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实用的技巧来处理它们,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
1.维护清晰的日志记录在遇到异常或错误时,记录日志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记录日志,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每个问题的发生时间、原因和影响范围,并且更好地监控系统的运行状况。
处理异常情况的最佳方法与建议异常情况在生活和工作中难免会出现,而如何处理这些异常情况是我们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正确的处理异常情况可以使我们更快地恢复正常状态,继续前行,而错误的处理方法则会导致更大的困难和问题。
因此,我们有必要认真思考并学习如何处理异常情况,以应对生活中不可预测的挑战。
一、理解异常情况的定义异常情况指的是超出正常预期范围的事件或状况。
这些事件或状况可能会导致我们的计划、目标或行为受到影响。
异常情况包括但不限于突发事件、意外事故、突如其来的变化、意外损失等。
在面对这些异常情况时,我们需要停下来思考并寻找解决方案,而不是被困在困境中无法自拔。
二、学会适当的情绪控制面对异常情况,人们往往会产生紧张、恐慌、愤怒等情绪。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学会适当地控制情绪,保持冷静和清晰的头脑。
消极的情绪会使我们无法理智地解决问题,而积极的情绪可以激励我们去寻找解决方案。
因此,控制情绪是处理异常情况的第一步。
三、及时应对面对异常情况,我们不能束手就擒,而是需要及时应对,寻找解决方案。
首先,我们需要分析问题的根源,找出问题的来源和原因。
然后,我们需要积极地寻找解决办法,不断尝试直到找到最佳解决方案。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而不是被动地等待希望问题自行解决。
总之,及时应对异常情况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四、借助外部资源在处理异常情况时,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这时就需要借助外部资源,寻找外部帮助。
外部资源包括但不限于专业团队、咨询服务、社会组织、政府部门等。
这些资源可以为我们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帮助,帮助我们快速解决问题。
因此,借助外部资源是处理异常情况的有效途径。
五、总结经验教训在处理异常情况后,我们需要对经历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反思,找出其中的经验教训。
通过总结经验教训,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以后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避免再次犯同样的错误。
总结经验教训还可以增加我们的经验和智慧,使我们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更加成熟和稳健。
第1篇在计算机编程中,异常(Exception)是程序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意外情况,它可能是由于用户输入错误、系统资源不足、程序逻辑错误等原因引起的。
异常处理是保证程序稳定性和鲁棒性的关键。
本文将详细探讨异常处理的原理、方法以及在实际编程中的应用。
一、异常处理的基本原理1. 异常的定义异常是指在程序运行过程中,由于某些原因导致程序无法按照预期流程继续执行,从而产生的一种异常状态。
异常可以是预定义的,也可以是未预定义的。
2. 异常的触发异常的触发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运行时错误:如除以零、数组越界等。
(2)资源不足:如文件打开失败、内存不足等。
(3)用户输入错误:如输入不符合要求的数据等。
(4)程序逻辑错误:如算法错误、数据结构错误等。
3. 异常的传播当异常发生时,程序会自动进入异常处理机制,将异常向上传播。
异常传播过程中,会依次经过以下步骤:(1)检查当前方法是否有相应的异常处理代码。
(2)如果没有,继续向上传播至父方法。
(3)重复步骤(1)和(2),直到找到相应的异常处理代码或者到达顶层。
4. 异常处理机制异常处理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捕获异常:通过try-catch语句块捕获异常。
(2)处理异常:在catch块中处理异常,如记录日志、提示用户等。
(3)声明异常:在方法声明中使用throws关键字声明可能抛出的异常。
(4)抛出异常:在方法内部使用throw关键字抛出异常。
二、异常处理的方法1. 使用try-catch语句块捕获异常try-catch语句块是异常处理的基本方法,它允许程序在执行过程中捕获和处理异常。
```javatry {// 尝试执行的代码} catch (Exception e) {// 处理异常的代码}```2. 使用finally语句块确保代码执行finally语句块在try-catch语句块之后执行,无论是否发生异常都会执行。
它通常用于释放资源,如关闭文件、数据库连接等。
异常:程序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不可预料的意外情况,在java语言中称为异常。
异常来源:一是java语言本身定义的一些基本异常情况;用户通过继承Exception类或者自定义的异常。
异常的捕获及处理
Try{
程序代码
}catch(异常类1 异常变量1){
处理代码
}catch(异常类2 异常变量2){
处理代码
}finally{
收尾的代码
}
如果针对不同的异常,需要采取不同的处理,则在catch中需要指明哪种异常;
如果针对不同的异常,处理代码都是一样的,则可以使用Exception代表所有的异常,不需要一一区分。
使用异常处理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1. try内部的代码执行效率较低,所以,把可能出现异常的代码放
在try内部。
2. catch语句块中只能捕获try语句块中可能抛出的异常。
3. catch语句块尽量保持一个块捕获一个类异常,捕获后要处理。
声明自定义异常类。
异常及其处理.一.异常处理概述在运行过程中,应用程序可能遇到各种错误。
例如,从一个已经关闭的流读数据;访问数组时数组下标越界;使用空引用调用方法等。
许多程序员不检查可能的错误,理由是如果每执行一个语句都检查是否出错,将使程序的结构混乱,难以理解。
为了解决程序的正确性和程序结构的清晰性之间的矛盾,程序设计语言引入了异常及异常处理机制。
下面是java语言的异常处理机制的粗略过程:1.程序运行时出错,抛出异常对象.当程序执行过程中出现错误(例如0做除数,数组下标越界等)时,系统会自动创建一个对象(称作异常对象,包含出错信息)并且抛出这个对象,或者在程序执行期间遇到无法继续执行的情况(例如打开文件失败,连接数据库失败等),程序员可以创建一个异常对象,然后使用throw语句抛出这个异常对象。
2.终止程序的正常执行顺序,转去查找处理该异常的代码.只要有异常对象E被抛出(无论是由系统抛出的还是由throw语句抛出的),程序就立即停止正常的执行顺序,转去查找处理异常对象E的代码。
查找策略是首先在当前方法中查找,没有找到则本方法结束,到调用该方法的方法中继续查找,如果一直查找到main方法也没有找到处理该异常的代码,打印堆栈踪迹后程序结束。
3.处理异常.如果在调用链的某个方法中找到处理这个异常的代码,则执行这段代码以及之后的代码。
与异常处理有关的语句是throw语句,try-catch-finally语句和Throwable类及其子类。
二. throw语句语法:throw expression;这里throw是保留字,expression是一个表达式,它的值一定是某个Throwable类对象的引用。
throw语句的功能是:计算表达式得到一个Throwable对象的引用e,抛出e使得系统进入异常处理状态,查找处理该类异常的catch子句。
如果找到这样的catch子句,系统恢复到正常执行程序的状态,开始处理异常;如果一直找不到处理该类异常的catch子句,线程终止。
例.看下面代码段//创建Throwable对象,系统并不进入异常处理状态Throwable e=new Throwable();……//其它代码,系统正常执行这些代码//抛出异常,系统进入异常处理状态,查找处理e的代码。
if (B) throw e;else……//系统仍旧处于正常执行程序的状态,执行这些代码。
三. try-catch-finally语句语法1:try{statements}//{…}称作try块catch(Exception类型1 e1){statements_1}//{…}称作catch块……catch(Exception类型n en){statements_n}//{…}称作catch块语法2:try{statements}//{…}称作try块catch(Exception类型1 e1){statements_1}//{…}称作catch块……catch(Exception类型n en){statements_n}//{…}称作catch块finally {statements}//{…}称作finally块这里try,catch,finally都是java语言的保留字。
e1,e2,…,en是标识符。
要特别注意,诸catch子句的异常类型应该子类型在前,父类型在后,否则编译出错。
因为父类型的catch会拦截子类型的异常对象,使子类型的catch永远也不会起作用,成为不可抵达的代码。
try-catch语句的语义try-catch-finally语句的语义例.package test_try;class MyError extends Error{ //定义一个Error的子类MyError (){}MyError (String s){super(s);}}public class test_try{static void throw_Error(){//定义方法,它抛出Error或Exceptionthrow new MyError ("zzzz");// throw new NullPointerException();}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try {throw_Error ();//调用抛出异常的方法}catch (NullPointerException e){ //捕获并处理异常System.out.println("NullPointerException");}catch (Exception e){//捕获并处理异常System.out.println("Exception");}finally { //finally块System.out.println("Executing finally block.");}}}第一个throw语句起作用时,程序的输出。
由于MyError继承自Error,因此两个catch子句都不能捕获这个异常。
test_try.MyError: zzzz //异常没被捕获。
调用uncaughtException()方法,输出堆栈踪迹。
at test_try.test_try.throwError(test_try.java:8)at test_try.test_try.main(test_try.java:13)Executing finally block. //此输出表明finally块一定执行。
Exception in thread "main"第二个throw语句起作用时程序的输出。
这时异常得到处理,因此不会输出堆栈踪迹。
processing NullPointerExceptionExecuting finally block.四. 异常类Throwable是所有异常类的超类。
它只有两个子类Error和Exception。
Error类及其子类表示程序具有严重的错误,例如VirtualMachineError 就是Error的一个子类。
Exception类表示程序的某种状态,该状态是应用程序希望捕获的。
Exception 类有为数众多的子类,像IOException,SQLException,NoSuchFieldException,NoSuchMethodExceptionRuntimeException等等。
其中RuntimeException是Exception的重要子类,它也有许多子类,像ArithmeticExceptionClassCastExceptionNegativeArraySizeExceptionNullPointerException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等等。
检查型异常.Exception的子类,但不是RuntimeException或其子类的所有异常类型统称为检查型异常(checking exception);其它异常类型,即Error及其子类型和RuntimeException及其子类型统称为非检查型异常(unchecking exception)。
关于检查型异常这一名称的来源,见方法定义中的throws子句。
Throwable类及其子类都是具体类,并且绝大多数类仅仅是名称不同,所具有的方法都是继承自Throwable类。
Throwable类public class Throwable extends Object implements Serializable Throwable类是所有errors和exceptions的超类。
只有该类及其子类的对象可由Java Virtual Machine或throw 语句抛出。
也只有该类及其子类可以做catch子句的参数类型.Throwable类的实例用于指出异常情况已经出现,并且包含异常情况的相关信息。
通常throwable类有两个构造函数:一个无参数的构造函数,一个带一个String型参数msg的构造函数,参数msg给出异常情况的详细信息。
Throwable类的对象包含两类信息:1.关于异常情况的信息(一个串)。
2.异常情况出现时执行堆栈的状态。
构造函数Throwable()构造一个Throwable对象,具有空错误消息的。
Throwable(String message)构造一个Throwable对象,其错误消息是message。
方法String getMessage()返回当前Throwable对象的错误消息。
String getLocalizedMessage()创建Throwable类的更具专用色彩的描述信息。
继承Throwable 类的子类应该重写该方法,Throwable类的getLocalizedMessage()与getMessage()功能相同。
void printStackTrace()打印该Throwable对象的错误信息,并打印执行堆栈信息到标准错误流。
具体打印形式与实现有关。
ng.NullPointerException第一行是e.toString()方法的结果,以下是堆栈信息at MyClass.M2(MyClass.java:9) 发生异常的语句所在方法名,文件名,行号at MyClass.M1(MyClass.java:6) 调用前一方法的方法名,文件名,行号at MyClass.main(MyClass.java:3) 以后同上这个例子由运行如下程序产生1.class MyClass {2.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v) {3.M1(null);4.}5.static void M1(int[] a) {6.M2(a);7.}8.static void M2(int[] b) {9.System.out.println(b[0]);10.}11.}Throwable fillInStackTrace()把当前对象加入执行堆栈踪迹,返回当前对象作为值。
常用于重新抛出异常。
例.1 package test_exception;2 public class test_exception {3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 args)4 {5 f1();6 }7 static void f1(){8 f2 ();9 }10 static void f2(){11 try{12 throw new NullPointerException ("aaaa");13 }14 catch(NullPointerException e)15 {16 e.printStackTrace();17 NullPointerExceptione1=(NullPointerException)e.fillInStackTrace();18 System.out.println(e==e1);19 e.printStackTrace();20 throw (NullPointerException)e.fillInStackTrace();}}}ng.NullPointerException: aaaa//由第16行的printStackTrace()打印at my_1.my_1_main.f2(test_exception.java:12)at my_1.my_1_main.f1(test_exception.java:8)at my_1.my_1_main.main(test_exception.java:5)ng.NullPointerException: aaaa//由第19行的printStackTrace()打印at my_1.my_1_main.f2(test_exception my_1_main.java:17)at my_1.my_1_main.f1(test_exception my_1_main.java:8)at my_1.my_1_main.main(test_exception my_1_main.java:5)ng.NullPointerException: aaaa//由第20行的throw引起at my_1.my_1_main.f2(test_exception my_1_main.java:20)at my_1.my_1_main.f1(test_exception my_1_main.java:8)at my_1.my_1_main.main(test_exception my_1_main.java:5)true//由第18行输出,表明e.printStackTrace()返回的就是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