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 格式:ppt
- 大小:1.29 MB
- 文档页数:25
实验室制取氢气气的方程式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实验室制取氢气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化学实验,通常用于教学和科研目的。
氢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学物质,广泛用于工业生产、实验室研究以及能源领域。
制备氢气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方法之一是通过化学反应来产生氢气。
在实验室中,制取氢气的方程式可以用下面的化学反应式来表示:2HCl + Zn → ZnCl2 + H2这是一种常见的制取氢气的方法,也是实验室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这个化学反应式显示了盐酸和锌之间的反应产生氢气。
在这个反应中,盐酸(HCl)和锌(Zn)反应生成氯化锌(ZnCl2)和氢气(H2)。
制备氢气的实验步骤如下:1. 准备实验室器材和试剂:首先需要准备好实验室所需的器材和试剂,包括盐酸、锌粒、玻璃试管、试管架、橡皮塞等。
2. 将适量的盐酸倒入试管中:在一根玻璃试管中倒入适量的盐酸溶液,一般约为3mol/L的浓度。
3. 加入锌粒:将一定量的锌粒慢慢加入到盐酸中,然后将试管封闭。
4. 等待反应进行:在封闭的试管内,盐酸和锌将开始反应,产生氢气。
反应过程中会有气泡产生,并伴随着气体产生的气泡声。
5. 收集氢气:利用气体收集法,将产生的氢气收集在试管内。
可以用水封法或气压平衡法等方法来收集氢气。
通过这种简单的化学反应,我们就可以制备到纯净的氢气。
氢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气体,在实验室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制备氢气的实验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还可以加深我们对氢气的理解和应用。
除了上述的盐酸和锌的反应方式外,还有其他一些方法可以制备氢气。
比如用氢化钠和水的反应来制备氢气:2NaH + 2H2O → 2NaOH + 2H2这种方法是通过氢化钠和水的反应来产生氢气,同样可以在实验室中进行。
制备氢气的方法有很多种,选择合适的方法取决于实际需求和条件。
实验室制取氢气是一种简单而重要的化学实验。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了解氢气的性质和应用,同时也可以掌握一些制备氢气的基本方法。
第三节氢气的实验室制法一、教学目标1.了解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氢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2.氢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三、教学准备1.实验室制取氢气的装置。
2.氢气、氧气、水等实验材料。
四、教学过程1.导入师: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习了一些气体的制取方法,如氧气。
那么,你们知道如何制取氢气吗?生:……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2.讲解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原理师:实验室制取氢气通常采用金属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的方法。
以锌与稀盐酸反应为例,反应方程式为:Zn+2HCl=ZnCl2+H2↑。
师:在这个反应中,锌是还原剂,稀盐酸是氧化剂,的氢气是还原产物。
3.讲解实验室制取氢气的操作步骤师:实验室制取氢气的操作步骤如下:(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加入金属锌和稀盐酸。
(3)收集氢气。
(4)实验结束,处理实验器材。
4.学生实验师:现在我们来分组进行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实验。
请同学们按照操作步骤进行实验,并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加入金属锌和稀盐酸。
(3)收集氢气。
(4)实验结束,处理实验器材。
师:在实验室制取氢气的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呢?生:……(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控制反应速率,避免剧烈反应。
(3)收集氢气时,要注意防止氢气泄漏。
(4)实验结束,及时处理实验器材。
6.讲解氢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师:我们来学习氢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氢气是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密度约为0.09g/L,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氢气具有还原性,可以还原氧化铜、氧化铁等金属氧化物。
7.课堂小结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氢气的实验室制法,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原理和操作步骤,了解了氢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和实验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安全、准确地制取氢气。
五、作业1.复习氢气的实验室制法,熟记操作步骤。
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具有很高的能量密度和良好的环保性能,因此在能源、航空航天和石油化工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由于氢气本身稳定性较差,且易燃易爆,因此正确掌握氢气的实验室制法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化学教案设计的角度,探讨如何帮助学生掌握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氢气的制法及其性质,并了解一些安全问题,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安全意识。
二、实验器材和试剂1.实验器材烧杯、集气瓶、导管、气球、酒精灯、托盘等。
2.实验试剂镁条或锌条(粉末)、氢氧化钠、稀盐酸、硫酸、二氧化锰等。
三、实验步骤1.镁/锌与酸反应产生氢气(1) 将一片镁条或少量锌粉末放入烧杯中,加入1mol/L的稀盐酸,观察气体的产生。
(2) 将酸的浓度减弱,或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气体的产生情况和量的变化。
2.二氧化锰催化水分解产生氢气(1) 将一定量的稀盐酸倒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锰,待二氧化锰均匀分散后,用导管将气体收集到集气瓶里。
(2) 用火焰将集气瓶的底部热化,将导管尽量放到底部,等待抽真空后打火,观察氢气燃烧现象。
3.通过纯氢气装置制备氢气(1) 构建以封闭的装置,将硫酸加入盒子中的水,加入稀盐酸到分液漏斗中,缓慢地控制滴加速度观察气体产生。
(2) 将氢气隔离,放入气球进行观察。
四、实验结果1.镁/锌与稀酸反应生成氢气,反应可用以下方程式表示:镁+2HCl→MgCl2+H2↑2.氢氧化钠的碱性能是完全和盐酸呈中和反应,由此可得到氢气,反应方程式为:2NaOH+2HCl→2NaCl+2H2O+H2↑3.二氧化锰用作催化剂时,可以催化水分解产生氢气,反应方程式为:2H2O→2H2↑+O2↑4.硫酸和稀盐酸的中和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少量稀盐酸可以通过控制滴加的速度,使反应的平衡达到动态平衡,即可稳定地制备氢气。
五、实验注意事项1.本实验涉及到氢气,易燃易爆,实验时应进行远离火源及易燃物的操作,以保证安全。
氢气实验室制法概述氢气是化学元素中最轻的气体,具有无色、无味、无毒的特点。
它在实验室中常被用于多种化学实验和反应中,例如气体收集、氧化还原反应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氢气实验室制法。
制法一:盐酸与锌反应制氢气材料•25% 盐酸溶液•锌粉步骤1.在实验室通风橱中进行操作,戴上安全眼镜和手套。
2.取适量的25% 盐酸溶液倒入集气瓶中。
3.加入适量的锌粉,注意不要加入过多。
4.立即用橡皮塞封住集气瓶口。
5.摇晃集气瓶,使锌粉充分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
6.将氢气通过输气管导入气体收集装置中。
注意事项•盐酸为强酸,操作时需注意安全,避免溅入眼睛或皮肤。
•氢气是易燃易爆的气体,操作时需遵守安全规范。
制法二:水和活性金属反应制氢气材料•水•活性金属(钠或锂)步骤1.在实验室通风橱中进行操作,戴上安全眼镜和手套。
2.取适量的水倒入集气瓶中。
3.将一小块活性金属(钠或锂)小心地放入集气瓶中。
4.立即用橡皮塞封住集气瓶口。
5.摇晃集气瓶,使活性金属与水反应产生气体。
6.将氢气通过输气管导入气体收集装置中。
注意事项•水和活性金属反应会产生剧烈的放热现象,操作时需小心避免烫伤。
•水和钠反应会产生氢气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是一种强碱,需小心处理。
制法三:酸性电解水制氢气材料•蒸馏水•高纯度铜板•硫酸•水槽步骤1.在实验室通风橱中进行操作,戴上安全眼镜和手套。
2.将蒸馏水注入水槽中,保持水面高度适中。
3.在水中插入两块高纯度铜板,使其平行但不接触。
4.加入适量的硫酸,注意不要溅到人体。
5.连接电极线到铜板上,并接到直流电源。
6.打开电源,开始电解水。
7.氢气会在负极(铜板)上产生,通过输气管导入气体收集装置中。
注意事项•电解水过程产生氢气和氧气,氧气是易燃物质,请远离明火。
•操作时需注意电源的安全,避免触电。
结论通过盐酸与锌、水和活性金属、酸性电解水三种方法,我们可以在实验室中制备氢气。
这些方法都需要在适当的通风橱和安全装备下进行,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
实验室氢气的制作方法
实验室氢气的制作方法主要围绕着两种方法:硫酸氢氧化法和电解法。
1、硫酸催化氢氧化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将硫酸与氧气混合产生氢气,核心流程是:
用硫酸和氢氧化物混合物,放入反应容器,受热使之发生反应,产生氢气和水等产物,氢
气此时出现在溶液表面上,再经过冷却和凝固处理,即可将氢气收集并使用。
2、电解法。
这种方法简单方便,主要是将溶液连接电源,用电流将水分解,释放出
氢气。
核心流程是:在反应容器中放入浓盐水,将导体探针连接电源,使电流通过水,水
中的氢离子将分解成氢气,最后收集并使用。
我们在制作实验室氢气时,需要严格遵循以上两种方法,各实验步骤中均要注意安全
措施。
另外,制作氢气过程中,需要使用耐高温的材料,以免发生危险的爆炸事故。
在反
应容器中,要保证容器密封性,防止气体泄漏。
准备反应材料时,也要谨慎操作,以免发
生安全事故。
最后,净化收集的氢气,以确保氢气的质量。
总之,制作实验室氢气安全性要求非常高,在操作过程中,要具备良好的安全措施,
不断改进工艺,严格按照要求操作,确保实验室氢气的安全性,为科学研究发挥重要作用。
高中14种常见物质实验室制法1、实验室制取氢气(H2)⑴反应原理:Zn+H2SO4 === ZnSO4+H2↑⑵发生装置:固+液−→气(启普发生器)⑶净化方法:浓硫酸(除水蒸气)⑷收集方法:排水集气法/向下排空气法⑸尾气处理:无⑹检验方法:①点燃,淡蓝色火焰,在容器壁上有水珠②能使灼烧的CuO由黑色变为红色,气体产物使白色的CuSO4粉末变蓝2、实验室制取一氧化碳(CO)⑴反应原理:HCOOH−浓硫酸/∆→CO↑+H2O⑵发生装置:固+液−∆→气(分液漏斗、圆底烧瓶)⑶净化方法:浓硫酸(除水蒸气)⑷收集方法:排水法⑸尾气处理:点燃法/收集法(塑料袋)⑹检验方法:①点燃,淡蓝色火焰,无水珠,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CO2)⑴反应原理:CaCO3+2HCl===CaCl2+CO2↑+2H2O⑵发生装置:固+液−→气(启普发生器)⑶净化方法:饱和NaHCO3 溶液(除HCl)、浓硫酸(除水蒸气)⑷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排饱和NaHCO3 溶液法⑸尾气处理:无⑹检验方法:①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继续通又变澄清②能使燃烧的木条熄灭4、实验室制取甲烷(CH4)⑴反应原理:CH3COONa+NaOH −CaO/∆→CH4↑+Na2CO3⑵发生装置:固+固−∆→气⑶净化方法:浓硫酸(除水蒸气)⑷收集方法:排水集气法/向下排空气法⑸尾气处理:无⑹检验方法:①点燃,淡蓝色火焰,燃烧产物是H2O和CO25、实验室制取乙烯(C2H4)⑴反应原理:CH3CH2OH −浓硫酸/170℃→CH2=CH2↑+H2O⑵发生装置:液+液−∆→气(分液漏斗、圆底烧瓶)⑶净化方法:NaOH溶液(除SO2、SO3)、浓硫酸(除水蒸气)⑷收集方法:排水集气法⑸尾气处理:无⑹检验方法:①点燃,明亮的火焰,冒黑烟,燃烧产物是H2O和CO26、实验室制取乙炔(C2H2)⑴反应原理:CaC2+2H2O −→ CH≡CH↑+Ca(OH)2⑵发生装置:固+液−→气(分液漏斗、圆底烧瓶)⑶净化方法:CuSO4溶液、浓硫酸(除水蒸气)⑷收集方法:排水集气法/向上排空气法⑸尾气处理:无7、实验室制取氨气(NH3)⑴反应原理:2NH4Cl+Ca(OH)2CaCl2+2NH3↑+2H2O⑵发生装置:固+固−∆→气⑶净化方法:碱石灰(除水蒸气)⑷收集方法:向下排空气法⑸尾气处理:水(防倒吸装置)⑹检验方法:①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8、实验室制取一氧化氮(NO)⑴反应原理:3Cu+8HNO3 (稀)===== 3Cu(NO3)2+2NO↑+4H2O⑵发生装置:固+液−→气⑶净化方法:浓硫酸(除水蒸气)⑷收集方法:排水集气法⑸尾气处理:收集法(塑料袋)⑹检验方法:①无色气体,暴露于空气中立即变为红棕色9、实验室制取二氧化氮(NO2)⑴反应原理:Cu+4HNO3(浓) =====Cu(NO3)2+2NO2↑+2H2O⑵发生装置:固+液−→气⑶净化方法:浓硫酸(除水蒸气)⑷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⑸尾气处理:碱液吸收(3NO2+H2O===2HNO3+NO ; NO+NO2+2NaOH===2NaNO2+H2O )10、实验室制取硫化氢(H2S)⑴反应原理:FeS+2HCl −→ H2S↑+FeCl2⑵发生装置:固+液−→气(启普发生器)⑶净化方法:饱和NaHS(除HCl),固体CaCl2(除水蒸气)⑷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⑸尾气处理:CuSO4溶液或碱液吸收(H2S+2NaOH=== Na2S+H2O或H2S+NaOH=== NaHS+H2O)⑹检验方法:①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②湿润的醋酸试纸黑1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硫(SO2)⑴反应原理:Na2SO3+H2SO4=====Na2SO4+SO2↑+H2O⑵发生装置:固+液−→气(分液漏斗、圆底烧瓶)⑶净化方法:浓硫酸(除水蒸气)⑷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⑸尾气处理:碱液吸收(SO2+2NaOH=== Na2SO3+H2O)⑹检验方法:①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又恢复原色12、实验室制取氧气(O2)⑴反应原理:2KClO3−二氧化锰/∆→2KCl+3O2↑⑵发生装置:固+固−∆→气⑶净化方法:浓硫酸(除水蒸气)⑷收集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⑸尾气处理:无⑹检验方法:①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13、实验室制取氯气(Cl2)⑴反应原理:MnO2+4HCl(浓)MnCl2+Cl2↑+2H2O⑵发生装置:固+固−∆→气⑶净化方法:饱和食盐水(除HCl)、浓硫酸(除水蒸气)⑷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排饱和食盐水法⑸尾气处理:碱液吸收(Cl2+2NaOH=== NaCl+NaClO+H2O )⑹检验方法:①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14、实验室制取氯化氢(HCl)⑴反应原理:2NaCl+H2SO4Na2SO4+2HCl↑⑵发生装置:固+液−∆→气⑶净化方法:浓硫酸(除水蒸气)⑷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⑸尾气处理:水(防倒吸装置)⑹检验方法:①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②靠近浓氨水冒白烟。
氢气实验室制法哎呀,说起氢气实验室制法,这事儿可真是有点意思。
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走进实验室,准备搞点氢气出来。
实验室里那股子化学试剂的味道,总是让我既兴奋又紧张,毕竟,搞化学实验,一不小心就可能变成“爆炸现场”。
首先,我得准备好材料。
制氢气,得有硫酸、锌粒,还有水。
硫酸是强酸,所以得小心点,别弄到手上,那玩意儿可是能把皮肤烧出个洞的。
锌粒嘛,就是那种银白色的小颗粒,看起来挺无害的,但一遇到硫酸,就能产生氢气。
我先把硫酸小心地倒进一个试管里,然后慢慢地加入锌粒。
这过程得慢,因为锌粒一遇到硫酸,就会开始反应,产生气泡。
那些气泡就是氢气,它们会从试管底部冒出来,然后慢慢地升到试管口。
我看着那些小气泡一个接一个地冒出来,心里那个高兴啊,就像是在看一场无声的烟花表演。
但是,我得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毕竟,这氢气可是易燃的,搞不好就“砰”的一声,实验室就变火海了。
我小心翼翼地把试管口用玻璃片盖住,然后慢慢地倾斜试管,让氢气可以被收集起来。
这个过程得有耐心,因为氢气产生的速度并不快,你得等它慢慢地积累起来。
等收集到足够的氢气后,我就开始做实验了。
我拿了个点火器,轻轻地在试管口一碰,只见一团蓝色的火焰“噗”地一声就冒了出来。
那火焰,蓝得就像是深海里的水,看着就让人着迷。
最后,我做了个小小的实验,把一个气球放在试管口,让氢气充满气球。
气球慢慢地膨胀起来,就像是在吹泡泡糖一样。
看着气球越来越大,我忍不住笑了,这氢气,真是个神奇的东西。
氢气实验室制法,虽然听起来挺高大上的,但其实做起来也挺简单的。
不过,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毕竟,我们是在和化学物质打交道,一不小心,就可能出大事。
所以,下次你再听到氢气实验室制法,别觉得是什么遥不可及的事情。
只要你小心操作,注意安全,你也可以在家里的实验室里,制造出自己的氢气来。
不过,记得,别玩火哦!。
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和工业制法
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1. 金属与酸的反应法: 将锌粉或铁末与稀硫酸或稀盐酸反应,
产生氢气的同时生成相应的金属盐。
例如,2M HCl + Zn -> ZnCl2 + H2↑。
2. 金属与水的反应法: 钠、钾等活泼金属与水反应可以生成氢气,如2Na + 2H2O -> 2NaOH + H2↑。
3. 碱金属铝与水反应法: 碱金属铝与水反应可以生成氢气和相
应的碱。
例如,2Al + 6H2O -> 2Al(OH)3 + 3H2↑。
氢气的工业制法:
1. 蒸汽重整法: 在高温下使甲烷与水蒸汽发生重整反应,产生
一氧化碳和氢气。
反应方程式为:CH4 + H2O -> CO + 3H2↑。
2. 煤气化法: 将煤等含碳物质在高温下气化,生成气体混合物,然后通过合适的处理步骤将其中的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等成分去除,最终得到纯净的氢气。
3. 电解水法: 在电解槽中,通过通电使水发生电解反应,水分
解成氢气和氧气。
反应方程式为:2H2O -> 2H2↑ + O2↑。
需要注意的是,在工业制备氢气的过程中,有时还会采用氨的水热解或者甲醇的蒸汽重整等其他方法。
化学课堂上的氢气实验室制法教案设计化学课堂上的实验是化学学习中非常重要和有趣的部分之一。
学生通过实验能够亲身参与、观察和探究化学反应,提高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其中,氢气实验是一种常见又重要的实验,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化学原理的理解,还能增强他们的实验技能。
本次教案设计的氢气实验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通过实验室制法制备氢气,另一部分则是通过实验操作检测氢气的性质与特点。
以下将详细介绍实验内容及步骤。
一、实验目的1、掌握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2、学习实验室制氢气时的安全操作方法。
3、通过实验操作检测氢气的性质与特点。
二、实验仪器和试剂实验器材:烧杯、三角漏斗、导管、烧杯架等。
实验试剂:锌粉、盐酸稀溶液(浓度为1mol/L)、氢氧化钠固体、磷酸二氢钠固体、硫酸铜固体等。
三、实验步骤实验一:通过实验室制法制备氢气1、将5g锌粉装入烧杯中,加入40mL盐酸稀溶液,烧杯放在烧杯架上。
2、用导管将气体收集器底座与烧杯内盐酸稀溶液相连,调整气体收集器放置平稳。
3、加热底部的烧杯,直到锌粉完全反应,此时可以发现气体收集器内产生氢气气泡。
4、关闭气体收集器与烧杯连接的导管,将氢气气泡收集,记录下氢气收集时间和收集体积。
实验二:检测氢气的性质与特点1、将氢气气泡收集后,用导管将氢气从氢气收集器中引导出来。
2、将氢气通过氢气的鼓泡管,通入一盛满氢氧化钠的试管。
如果氢气通过鼓泡管通入试管中后,石灰水变白的速度变快,说明氢气具有极强的还原性,可以将氢氧化钠分子中的氢离子还原成氢气。
3、将红磷研碎后与浓磷酸混合,然后将硫酸铜加入磷酸二氢钠中搅拌。
此时,打开氢气通道直至氢气鼓出放入试管中,放置片刻,如果发现管口处出现黑色悬浮物,则表示氢气具有不可逆的毒性。
4、将氢气通过小孔通入一盛点燃的火炬中,观察火焰颜色。
不难发现火焰呈现出蓝色,这是因为氢气的燃烧产生的火焰主要由激发态的氢原子辐射而成。
四、实验安全注意事项1、实验时要佩戴护目镜。
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精选5篇(一)教案教学目的:1. 理解氢气的特性和用处;2.掌握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教学重点:1. 掌握氢气的实验室制法;2.理解氢气的特性和用处。
教学难点:1. 理解氢气的产生原理;2. 解决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锌片、盛装水的烧瓶、碱液〔氢氧化钠溶液〕;2. 实验设备:瓶塞、气液分液器、长颈漏斗;3. 实验记录表。
教学步骤:Step 1 引入新知识1. 议论日常生活中使用氢气的场景〔例如气球充气、气体焊接等〕;2. 引导学生考虑:氢气在化学中的特点是什么?Step 2 知识讲解1. 通过课本介绍氢气的特性和用处;2. 说明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和原理:利用活泼金属与酸或碱反响制取氢气。
Step 3 实验操作1. 分组进展实验操作;2. 实验步骤:a. 将适量的锌片参加装有水的烧瓶中;b. 快速将瓶塞插入瓶口,并连接气液分液器;c. 在长颈漏斗中参加一定量的碱液;d. 缓慢地将长颈漏斗倾斜使碱液流入烧瓶中;e. 观察气液分液器中气体的搜集情况。
Step 4 结果记录与整理1. 记录实验操作过程中的观察现象和实验数据;2. 整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3. 发现实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改良方法。
Step 5 总结与稳固1. 引导学生总结实验中的观察现象和重要结论;2. 引导学生考虑:为什么要将长颈漏斗倾斜?Step 6 拓展应用1. 利用课本和其他资料,理解氢气在其他领域的应用;2. 小组合作,讨论并展示氢气在某个领域的应用。
Step 7 作业布置1. 考虑:氢气在哪些领域可能有更广泛的应用?2. 预习课本相关内容,准备参加课堂讨论和展示。
Step 8 检查与评价1. 检查学生对氢气实验制法的掌握程度;2. 评价学生对氢气特性和用处的理解程度。
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精选5篇(二)教学目的:1. 理解氢气的性质和制备方法。
九年级化学教案氢气的实验室制法9篇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1教学目的1、掌握实验室制取氢气的药品,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收集方法,验纯,检验及操作注意事项2、理解置换反应概念及应用。
3、了解原子团的概念,知道SO42-、CO32-、NO3-、OH-教学重点1、掌握实验室制取氢气反应原理和操作2、学会氢气检验和验纯教学难点复习提问:1、电解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氧气和氢气的检验方法。
3、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程序。
我们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顺序,本节学习也按着这个顺序进行。
阅读课本回答下列问题:一、制取氢气的药品:(实验)镁铁锌都跟稀硫酸反应生成是氢气,但反应的速度不同、镁最快、铁最慢、只有锌反就应适中:化学反应方程式:Mg+H2SO4 ===MgSO4 +H2 ↑Fe+H2SO4 ===FeSO4 +H2 ↑Zn+H2SO4 ===ZnSO4 +H2 ↑强调反应的速度和制取氢气的药品:以上三个化学反应方程式是属于哪种化合反应类型。
这也是我们今天又要学习的另一种化学反应类型。
原子团:SO42-、CO32-、NO3-、OH- 原子团在许多化学反应里当作一个整体。
置换反应:定义:注意:反应的特征:反应前后都有单质存在。
二、反应原理Zn+H2SO4 ===ZnSO4 +H2 ↑三、仪器装置见课本:适用于反应物为固体与液体,且不需要加热(与氧气相比)四、收集方法:根据氢气的物理性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五、检验及操作:点燃:发出淡蓝色火焰六、验纯:七、注意事项: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先把导管放入水中,再双手握住容器的外壁)2导气管稍露出橡皮塞。
3长颈漏斗应插入液面以下。
(目的是为了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4、点燃前应先检验氢气的纯度。
小结:实验室制取氢气的药品,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收集方法,验纯,检验及操作注意事项。
置换反应。
原子团:SO42-、CO32-、NO3-、OH-作业:P补充作业:1、氢气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的区别:氢气氧气实验室室制取气体的药品[1][2][3][4]下一页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2第三章水氢第三节氢气的实验室制法教学目的知识;了解并认识原子团;理解置换反应概念;掌握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原理和方法,学会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
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精选2篇(一)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氢气的特性和用途;2.掌握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教学重点:1. 掌握氢气的实验室制法;2.理解氢气的特性和用途。
教学难点:1. 理解氢气的产生原理;2. 解决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锌片、盛装水的烧瓶、碱液(氢氧化钠溶液);2. 实验设备:瓶塞、气液分液器、长颈漏斗;3. 实验记录表。
教学步骤:Step 1 引入新知识1. 谈论日常生活中使用氢气的场景(例如气球充气、气体焊接等);2. 引导学生思考:氢气在化学中的特点是什么?Step 2 知识讲解1. 通过课本介绍氢气的特性和用途;2. 说明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和原理:利用活泼金属与酸或碱反应制取氢气。
Step 3 实验操作1. 分组进行实验操作;2. 实验步骤:a. 将适量的锌片加入装有水的烧瓶中;b. 快速将瓶塞插入瓶口,并连接气液分液器;c. 在长颈漏斗中加入一定量的碱液;d. 缓慢地将长颈漏斗倾斜使碱液流入烧瓶中;e. 观察气液分液器中气体的收集情况。
Step 4 结果记录与整理1. 记录实验操作过程中的观察现象和实验数据;2. 整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3. 发现实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
Step 5 总结与巩固1. 引导学生总结实验中的观察现象和重要结论;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将长颈漏斗倾斜?Step 6 拓展应用1. 利用课本和其他资料,了解氢气在其他领域的应用;2. 小组合作,讨论并展示氢气在某个领域的应用。
Step 7 作业布置1. 思考:氢气在哪些领域可能有更广泛的应用?2. 预习课本相关内容,准备参加课堂讨论和展示。
Step 8 检查与评价1. 检查学生对氢气实验制法的掌握程度;2. 评价学生对氢气特性和用途的理解程度。
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精选2篇(二)教学目标:1. 了解氢气的性质和制备方法。
化学教案-第三节氢气的实验室制法教学目标:1. 了解氢气的实验室制法;2. 掌握皮尔森制法和亚铁制法制备氢气的步骤和原理;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氢气发生装置、酒精灯、滤纸等;2. 实验试剂:金属锌粉、盐酸、氢氧化钠等;3. 图片或视频资料相关实验过程。
教学过程:一、引入(5分钟)老师可以通过提问或展示图片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 氢气的性质有哪些?2. 氢气在实验室中如何制备?二、讲解实验原理(10分钟)1. 皮尔森制法:(1)实验装置:氢气发生装置,包括装有锌粉的试管、酒精灯和盖有盖子的水槽。
(2)实验步骤:①在试管中放入适量的锌粉;②用盖有盖子的水槽盖住试管,并将水槽浸入水中;③用酒精灯加热试管,等待氢气生成和聚集在试管上部;④移去水槽盖子,将试管口对准点燃的火柴,观察氢气燃烧现象。
2. 亚铁制法:(1)实验装置:氢气发生装置,包括置于实验架上的锌粉和稀盐酸溶液的反应瓶、集气瓶和可调节氢气收集管。
(2)实验步骤:①将锌粉加入稀盐酸溶液中,锌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②氢气经过集气瓶进入可调节氢气收集管,可以控制氢气的收集速度;③可以通过将氢气收集管对准点燃的火柴,观察氢气的燃烧现象。
三、实验操作与观察(25分钟)老师指导学生根据上述实验原理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并观察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
四、实验讨论(10分钟)1. 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强调产生氢气的反应类型和氢气的性质;2. 提问:皮尔森制法和亚铁制法有什么不同?3. 学生回答问题,学生之间进行讨论。
五、实验总结(10分钟)1. 复习所学的实验原理和步骤;2. 总结皮尔森制法和亚铁制法的异同点;3. 强调安全操作和注意事项。
六、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在课后写出实验原理、步骤和实验结果,并对实验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答。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实验的步骤和操作过程,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第三节氢气的实验室制法一、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原理1、反应原理:锌+ 稀硫酸= 硫酸锌+ 氢气Zn + H2SO4= ZnSO4 + H2✍镁+ 盐酸= 氯化镁+ 氢气Mg + 2 HCl = MgCl2+ H2✍铁+ 盐酸= 氯化亚铁+ 氢气Fe + 2HCl = FeCl2+ H2✍2、置换反应:(1)、定义:由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这类反应叫做置换反应。
(2)、形式:A + BC =B + AC3、原子团:像SO4一样,在许多化学反应里,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好象一个原子一样。
这样的原子集团,叫做原子团(也叫做根)。
“SO4”叫做“硫酸根”。
二、实验室制取氢气的装置和操作:(一)、用启普发生器制取氢气1、启普发生器的构造:由球形漏斗、容器、导气管三部分组成。
如下图所示:2、操作方法(使用启普发生器制取氢气的原理):锌粒由导气管的口子加入,稀硫酸(或稀盐酸)由球形漏斗加入。
使用时,扭开导气管活塞,酸液从球形漏斗流下,浸没锌粒,发生反应,产生的氢气从导气管放出。
不用时关闭导气管活塞,容器内氢气压力加大,把酸液压回球形漏斗里,使酸与锌粒脱离接触,反应自行停止。
(二)、氢气的收集方法:1、用排水法收集氢气如下图所示:由于氢气难溶于水,所以可用排水法收集。
2、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1)、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密度小的气体,把集气瓶口向下,使导气管伸到集气瓶底部,让被收集的气体把集气瓶里的空气排出,而让被收集的气体充满集气瓶,这种收集气体的方法叫做向下排气集气法。
(2)、由于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所以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如下图所示:3、为了防止氢气散逸,充满氢气的容器必须口朝下倒放。
(二)用简易装置制取氢气:三、工业上制氢气1、蒸汽水煤气法:先把水蒸汽通过炽热的炭制得水煤气:C + H2O CO✍+ H2✍然后把水煤气跟水蒸汽混和,以氧化铁为催化剂,在500~550℃使水煤气中的CO转化成CO2:CO +H2O CO2 + H2把得到的混和气体压入水中,使CO2溶解,即得到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