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知识点汇总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3
1、植物繁殖的新途径 (1)微型繁殖——⽤于快速繁殖优良品种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2)作物脱毒:切取茎尖进⾏组织培养,再⽣的植株就有可能不带病毒,从⽽获得脱毒苗。
(3)⼈⼯种⼦——以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胚状体、不定芽、顶芽和腋芽等为材料,经过⼈⼯薄膜包装得到的种⼦。
思考: ①⼈⼯种⼦具有哪些优点? ⼈⼯种⼦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性繁殖)得到的,可以完全保持优良品种的遗传特性,⽣产上不受季节的限制。
贮藏、运输⽅便。
②⼈⼯种⽪应具有哪些有效成份? 针对植物种类和⼟壤等条件,在⼈⼯种⼦的包裹剂中可以加⼊适量的养分、⽆机盐、有机炭源以及农药、抗⽣素、有益菌等。
为了促进胚状体的⽣长发育,还可以向⼈⼯种⽪中加⼊⼀些植物⽣长调节剂。
2、作物新品种的培育 (1)单倍体育种:通过农药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染⾊体加倍后当年可得到稳定遗传的优良品种。
(2)突变体的利⽤:对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产⽣的突变体进⾏筛选,培育成新品种。
3、细胞产物的⼯⼚化⽣产 (1)细胞产物包括:蛋⽩质、脂肪、糖类、药物、⾹料、⽣物碱等。
(2)实例:我国⽣产的⼈参组织和⼈参皂甙⼲粉。
(3)展望:⽣产抗癌物质——柴杉醇。
课外拓展⼀、植物组织培养中的愈伤组织是如何形成及再分化的? 植物组织培养中使⽤的外植体⼀般是⾼度分化了的细胞,在植物体中是不会再分裂繁殖的,只是执⾏某种功能直⾄死亡。
这些细胞在培养基上培养时会由原来的分化状态,变成分⽣状态的细胞,分裂产⽣愈伤组织,这个过程称为脱分化过程。
这种转变在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理⽣化上都会产⽣⼀系列变化。
组织培养的研究结果表明分化细胞的脱分化需要两个条件,即创伤和外源激素。
⽬前⼈们对于脱分化过程的本质还不清楚。
分化细胞在细胞周期中是处于⼀种相对静⽌状态的细胞(G0期细胞),脱分化是要打破这种状态,使细胞进⼊细胞周期中的G1期,并沿着G1期→S期→G2期→M期的循环进⾏细胞分裂,形成愈伤组织。
现在发现细胞周期受基因调控,⼀种称为编码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CDK的基因和⼀种细胞周期蛋⽩可能与植物细胞脱分化的第⼀次分裂启动有关。
第 2 章细胞工程第 1 节植物细胞工程01 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1.P36从社会中来:其芽葺葺,其叶青青,犹绿衣郎,挺节独立,可敬可幕。
迨夫花开,凝晴滚露,万态千妍,薰风自来,四坐芬郁,岂非入兰室乎!岂非有国香乎!”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兰谱一-《金漳兰谱》(宋.赵时庚)中对兰花的一段描述。
从古至今,我国人民都把兰花看作高洁、典雅的象征,很多人喜欢养兰花。
但是,兰花种子通常发育不全,在自然条件下萌发率极低;传统分株繁殖的方法又存在繁殖周期长、繁殖率低等问题,如果靠自然繁殖,兰花的价格可想而知了。
如何能让名贵的兰花大量、快速地繁殖,从而走入寻常百姓家呢?提示: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大量、快速地培育兰花。
兰花是观赏植物中最常见的一类依靠植物组织培养繁育种苗的植物,其组培苗的数量约占观赏植物组培苗总量的40%.2.P36探究·实践:菊花的组织培养(1)接种3-4d后,检查外植体的生长情况,统计有多少外植体被污染,有多少能正常生长,并分析它们被污染的原因。
根了吗?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同样适合某些微生物的生长,如一些细菌、真菌等的生长。
培养物一旦受到微生物的污染,就会导致实验前功尽弃,因此,要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
导致外植体被污染的原因可能有:培养基、接种工具灭菌不彻底;外植体消毒不彻底;操作过程不符合无菌操作要求等。
(2)你培养出愈伤组织了吗?如果培养出来了,从刚接种的外植体到长出愈伤组织经历了多少天?这些愈伤组织进一步分化出芽和提示:观察实验结果,看看是否培养出了愈伤组织,记录多长时间长出了愈伤组织。
从刚接种的外植体到长出愈伤组织一般需要2周左右的时间。
统计更换培养基后愈伤组织进一步分化成芽和根的比例和时间。
(3)观察外植体的分化情况,填好结果记录表,并及时分析结果。
提示:做好统计和对照,填好结果记录表,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从实验的第一步开始就要做好实验记录,可以分组配制不同的培养基,如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诱导生芽的培养基等,还可以进行不同配方的比较。
植物细胞工程一、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1.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概念:在无菌和人工控制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培养在人工配置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诱导其产生愈伤组织、丛芽,最终形成完整的植株。
●原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条件:离体、一定的营养物质、植物激素等外界条件●实验:胡萝卜的组织培养1)切取形成层2)无菌接种到培养基中3)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避光)4)再分化形成胚状体或丛芽(需光,原因:叶肉细胞中叶绿素的合成需要光照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5)植株6)移栽2.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概念:将不同种的植物体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融合成杂种细胞,并把杂种细胞培育成新的植物体的技术●原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细胞膜的流动性●实验: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的培养1)利用酶解法去壁(纤维素酶和果胶酶)2)原生质体间的融合人工诱导:物理法:离心、振动、电激;化学法:聚乙二醇作诱导剂3)杂种细胞再生出细胞壁(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4)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5)再分化生出小植株6)杂种植株(体细胞杂交技术完成的标志)●优点:克服不同生物远缘杂交的障碍二、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1.植物繁殖的新途径A.微型繁殖➢概念:用于快速繁殖优良品种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繁殖方式:无性繁殖,有丝分裂➢优点:保持优良品种的遗传特性;高效快速的实现种苗的大量繁殖B.作物脱毒➢解决的问题:作物产量降低,品质变差➢选取区域:植物分生区附近(如茎尖)的病毒减少甚至无病毒(原因:植物分生区附近的细胞繁殖十分迅速病毒来不及入侵)➢优点:种植的作物就不会或极少感染病毒C.人工种子➢概念:以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胚状体,不定芽和腋芽等作为材料,经过人工薄膜包装得到的种子➢技术:植物组织培养➢原理:细胞全能性➢组成:胚状体➕人工种皮➕人工胚乳➢优点:解决作物繁殖力低、结子困难、发芽率低问题;保持优良品种遗传特性;不受气候季节,地域的限制,时间短占地少;节约大量粮食;有人工薄膜保护方便储藏和运输。
新人教版生物学选择性必修3《生物技术与工程》知识梳理第二章 细胞工程 第一节 植物细胞工程细胞工程: 细胞工程是指应用细胞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和发育生物学 等多学科的原理和方法,通过细胞器、细胞或组织水平上的操作,有目的地获得 特定的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或其产品的一门综合性生物工程。
1.原理和方法:细胞 生物学和分子 生物学。
2.操作水平:细胞 水平或细胞器 水平。
3.目的:按照人的意愿来改变细胞内的遗传物质 或获得细胞产品 。
一、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1. 细胞的全能性:细胞经_分裂_和_分化_后,仍然具有_产生完整生物体_或__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__的_潜能_,即细胞具有_全能性_。
2. 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物质基础)生物体的细胞中都含有该物种的全套遗传物质_,都有_发育成为完整个体所需的全部遗传信息_。
1. 生物体生长发育过程中细胞不表现全能性的原因(不离体的细胞无法表现出全能性的原因) 在特定的时间时间和空间条件下,细胞中的基因会选择性地表达 2. 全能性大小比较(1)受精卵、体细胞、生殖细胞 __受精卵>生殖细胞>体细胞____(2)分化程度高的细胞、分化程度低的细胞__分化程度低的细胞>分化程度高的细胞_____ (3)分裂能力强的细胞、分裂能力弱的细胞 __分裂能力强的细胞>分裂能力弱的细胞____ (4)植物细胞、动物细胞__植物细胞>动物细胞__________ (5)幼嫩的细胞、衰老的细胞__幼嫩的细胞>衰老的细胞____ (一)植物组织培养技术1. 概念: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将_离体_的植物_器官__、_组织_或_细胞_(称为_外植体_)等,培养在人工配制的_培养基_上,给予_适宜的培养条件_,诱导其形成__完整植株_的技术。
2. 原理:__植物细胞的全能性__3. 生殖方式:_无性生殖__4. 分裂方式:__有丝分裂__5. 过程:外植体――愈伤组织―再分化胚状体或丛芽――→发育植株脱分化:在一定的_激素_和_营养_等条件的_诱导_下,_已经分化_的细胞_失去其特有的结构和功能__,转变成_未分化的细胞__的过程。
2.1植物细胞工程2.1.1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1.细胞工程是指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细胞水平或细胞器水平上的操作,按照人的意愿来改变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或获得细胞产品的一门综合科学技术。
2.理论上每个活细胞都具有全能性。
3.细胞全能性的大小依次是:受精卵>生殖细胞>体细胞。
4.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是细胞的全能性。
5.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理论基础是细胞膜的流动性和细胞的全能性。
6.人工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有物理法(离心、振动、电激)和化学法(聚乙二醇处理)。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自读教材·夯基础]1.细胞工程的概念2.细胞的全能性(1)含义:具有某种生物全部遗传信息的任何一个细胞,都具有发育成完整生物体的潜能。
(2)影响全能性表达的原因: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细胞中的基因会有选择性地表达出各种蛋白质,从而构成生物体的不同组织和器官。
1.请比较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的概念,总结二者的不同。
提示:(1)操作水平:基因工程是分子水平的操作,细胞工程是细胞水平或细胞器水平的操作。
(2)目的:基因工程的目的是创造出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细胞工程的目的是按照人的意愿改变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或获得细胞产品。
2.理论上每种活细胞都具有全能性,请分析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
提示:活细胞都具有发育成该物种个体所需的全套遗传物质。
[跟随名师·解疑难]1.细胞全能性的实质已经分化的体细胞(或细胞核)仍具有本物种个体发育所需要的全套遗传物质,即每个细胞都有发育成个体所需要的全部基因。
2.细胞全能性大小的比较(1)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动物细胞只有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2)受精卵>生殖细胞(精子、卵细胞)>体细胞。
(3)体细胞:分化程度低的>分化程度高的;细胞分裂能力强的>细胞分裂能力弱的;幼嫩的细胞>衰老的细胞。
(4)随着细胞分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细胞的全能性逐渐降低。
2.1植物细胞工程2.1.1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一、细胞工程和细胞的全能性1.细胞工程的含义原理和方法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操作水平细胞水平或细胞器水平目的按照人的意愿来改变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或获得细胞产品分类植物细胞工程和动物细胞工程2.细胞的全能性(1)定义:具有某种生物全部遗传信息的任何一个细胞,都具有发育成完整生物体的潜能。
(2)植物细胞表现全能性的条件①离体状态。
②营养物质:种类齐全、比例合适。
③植物激素:主要是生长素、细胞分裂素。
④外界条件:适宜的温度、pH和光照等。
⑤无菌操作。
(1)细胞工程是按照人的意愿来改变细胞的结构或获得细胞产品的一门综合科学技术()(2)植物种子发育成完整植株,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3)细胞具有全能性是因为细胞中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部基因()答案 (1)× (2)× (3)×1.为什么利用植物的体细胞(如花瓣细胞、根细胞)就能培养出完整植株?提示 正常的植物体细胞具有该生物生长发育和繁殖所需的全套遗传物质,具有全能性。
2.受精卵和体细胞相比,哪一个的全能性更容易体现?为什么?提示 受精卵。
受精卵可以在自然条件下直接发育成新个体。
3.全能性大小与细胞分化程度有什么关系?提示 一般情况下,细胞分化程度越高,细胞的全能性越低。
归纳总结 细胞全能性大小的分析(1)体细胞全能性与细胞分化程度的关系:分化程度低的>分化程度高的。
(2)体细胞全能性与细胞分裂能力的关系:分裂能力强的>分裂能力弱的。
(3)不同类型细胞的全能性:受精卵>生殖细胞>体细胞。
(4)不同生物细胞的全能性:植物细胞>动物细胞。
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1.原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2. 概念理解⎩⎪⎨⎪⎧ 培养对象: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和细胞培养条件:无菌、人工配制的培养基、相关激素等培育结果: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再分化生成胚 状体或丛芽、最终形成完整植株 3.操作流程外植体―――→脱分化愈伤组织―――→再分化胚状体或丛芽―→试管苗(1)外植体: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
植物细胞工程必备知识点
1、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是植物组织培育;植物体细胞杂交
植物细胞工程的最基本技术植物组织培育
2、脱分化定义
已分化的细胞,经引诱失掉特有构造和功能,变为未分化细胞的过程
3、愈伤组织特色
拥有分生能力的薄壁细胞
4、用形成层细胞进行植物组织培育原由
易引诱形成愈伤组织
5、植物组织培育过程(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离体的组织器官细胞(外植体)- 脱分化 - 愈伤组织 - 再分化 - 根芽—植物体
6、植物组织培育技术原理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7、原生质体指去除细胞壁的(植物)细胞
原生质体的获得方法是用纤维素酶果胶酶办理(酶解法)
8、引诱植物体细胞杂交方法包含(物)离心、振动、电激;(化)聚乙二醇(PEG)
9、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技术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植物细胞全能性
10、植物体细胞杂交育种的长处是战胜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阻碍(生殖隔绝)
11、植物体细胞杂交中杂种细胞形成标记
杂种细胞重生出细胞壁
12、利用茎尖进行作物脱毒的原由
茎尖分生区邻近病毒极少甚至没有
13、细胞分化的原由是基因选择性表达
14、植物组织培育需要无菌操作的原由是
杂菌抢夺营养产生有害物质
15、细胞全能性的原由(物质基础)
每个细胞都含有本物种特定的全套遗传物质
1 / 1。
植物细胞工程知识点总结高三植物细胞工程是现代生物科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主要涉及利用细胞培养和遗传工程的方法改良植物。
本文将对高三植物细胞工程的相关知识进行总结,旨在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学科。
一、细胞培养技术1. 培养基的配制与调节植物细胞培养需要适宜的培养基,常用的有MS培养基、B5培养基等。
培养基的组分包括植物激素、无机盐、有机物质等。
在培养过程中,还需要调节pH值、添加固体凝胶剂和调节培养基的渗透压等。
2. 植物组织培养植物组织培养是细胞培养的基础,常用的技术包括离体培养、原代培养和无菌培养等。
通过组织培养可以实现植物的无性繁殖、胚胎发生和愈伤组织的形成。
3. 植物细胞的分化和再生植物细胞在培养基中可以分化成植物的各个组织或器官,如根、茎、叶等。
再生是指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来构建整个植株。
二、遗传工程技术1. 基因克隆与转化基因克隆是指将感兴趣的基因从一个物种转移到另一个物种中的过程。
常用的方法有限制性酶切、连接酶切和载体构建等。
转化是指将外源基因引入植物细胞中,在植物细胞中稳定表达。
2. 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对植物基因进行精确的编辑和修饰,常用的技术包括CRISPR-Cas9系统、TALENs和ZFNs等。
基因编辑技术可以用于改良植物的抗病性、产量和品质等。
3. 基因表达调控基因表达调控是指通过转录因子、miRNA、siRNA等调控基因的表达水平。
通过调控基因的表达,可以实现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代谢途径和抗性等性状的调控。
三、应用与展望1. 杂种优势与转基因植物杂种优势是指由两个不同基因型的植物杂交后,所产生的杂交种在某些性状上比两个亲本更具有优势。
转基因植物则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植物中,赋予其新的性状和功能。
2. 植物抗病与抗虫利用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可以增加植物的抗病和抗虫性。
通过引入特定的抗性基因,可以使植物获得对特定病害或虫害的抵抗能力,减少农药的使用。
3. 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可以用于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一、细胞工程的概念二、细胞的全能性1.含义:具有某种生物全部遗传信息的任何一个细胞,都具有发育成完整生物体的潜能。
2.物质基础:细胞内含有本物种全部的遗传信息。
3.植物细胞全能性表达条件: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处于离体状态;提供一定的营养、激素和其他适宜外界条件。
三、植物组织培养技术1.理论基础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2.基本过程 离体的器官、组织或细胞――→①A ――→②B ――→发育完整植株图中①过程为脱分化,②过程为再分化,A 表示愈伤组织,B 表示丛芽或胚状体。
3.胡萝卜的组织培养[填图]1.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理论基础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2.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外植体――→脱分化愈伤组织――→再分化丛芽或胚状体――→发育完整植株3.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理论基础是细胞膜的流动性和细胞的全能性。
4.去除细胞壁制备原生质体用到的酶是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5.人工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有物理法(离心、振动、电激)和化学法(聚乙二醇处理)。
6.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克服了不同生物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四、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1.概念:将不同种的植物体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融合成杂种细胞,并把杂种细胞培育成新的植物体的技术。
2.过程[据图填空](1)过程①为去除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用到的酶是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2)过程②为原生质体的融合,人工诱导的物理法包括离心、振动、电激等,化学法一般用聚乙二醇作诱导剂。
(3)过程③为融合的原生质体再生出细胞壁,这是原生质体融合成功的标志。
(4)过程④为脱分化,过程⑤为再分化。
3.意义:克服不同生物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1.下列生物技术不属于细胞工程领域的是( )A.植物组织培养技术B.转基因技术C.克隆技术 D.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解析:选B 细胞工程是在细胞水平或细胞器水平上进行的操作。
转基因技术的操作对象为基因,即DNA分子水平上的操作技术,属于基因工程。
2.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根据是( )A.培养基中营养物质全面 B.细胞的全能性C.细胞的分裂 D.细胞的分化解析:选B 植物细胞只有保持其全能性,才能发育成完整的植株,因此,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根据是细胞的全能性。
2.1.1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基础梳理]一、植物细胞的全能性1、细胞脱分化的概念?2、(1)全能性的概念?(2)任何细胞都能表现为全能性的原因?3、(1)植物细胞主要的增殖方式是什么?(2)细胞分化的概念?细胞分化的原因?二、胡萝卜的组织培养1、实验原理生物体细胞一般都是由受精卵经过有丝分裂形成的,因而都含有该生物的全套的遗传信息,都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因此,植物体的根、茎、叶细胞都具有全能性,在一定的营养和激素条件下,可以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
将愈伤组织转接到含有不同激素成分的培养基上,就可以诱导其再分化生成胚状体或丛芽,进而发育成小植株。
2、实验步骤①.将胡萝卜根用自来水充分洗净,削去外皮,并切成段。
用酒精棉球擦手消毒。
②.在超净工作台(或接种箱)上将胡萝卜段用酒精溶液消毒30s后,立即用无菌水清洗2~3次,再用次氯酸钠处理30min后,立即用无菌水清洗2~3次。
③.用无菌的滤纸吸去胡萝卜段表面的水分。
然后,在消毒瓷砖上,用无菌的解剖刀将胡萝卜段切成1 cm厚的横切片,再选取有形成层的部位,切取1 cm3左右的小块。
④.将胡萝卜组织块接种到培养基上,用锡箔纸封盖瓶口,并用橡皮筋扎紧。
然后,在培养瓶上贴上标签,写明材料名称、接种日期和小组号。
⑤.将接种后的胡萝卜组织块,放在 23~26℃恒温避光条件下培养。
4d后,检查培养材料的污染情况;14d后,观察愈伤组织的生长状况。
然后,在恒温箱中继续避光培养。
在培养过程中,注意定期观察和记录愈伤组织的生长情况。
⑥.培养一段时间后,将生长良好的愈伤组织转接到分化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胡萝卜的愈伤组织就可以诱导出试管苗。
然后将试管苗移栽到大田,培养成正常植株。
三、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探究案】探究一:胡萝卜的组织培养胡萝卜的组织培养过程中为什么选取形成层作为接种组织块?形成层容易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探究二: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根据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讨论总结以下内容1、条件?(1)无菌(2)离体(3)适宜的条件(营养物质、激素、温度、光照等)2、原理?3、细胞的全能性4、总结过程流程图?离体植物的细胞、组织和器官−−→−脱分化愈伤组织−−→−再分化幼根和芽或胚状体−−→−发育完整植株。
2.1.1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知识点
一、细胞工程的含义及分类:
1、含义: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细胞水平或细胞器水平的操作,按照人的意愿来改变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或获得细胞产品的一门综合性科学技术。
(1)原理和方法: 。
(2)操作水平: 水平或 水平
(3)目的:改变细胞内的 或 。
2、种类:
根据操作对象分: 细胞工程和 细胞工程 植物细胞工程包括:植物组织培养、植物体细胞杂交。
动物细胞工程包括: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融合、动物细胞核移植、单克隆抗体技术
二、细胞的全能性:
1、概念:已经分化的细胞,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2、细胞全能性的原因:一般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包含该种生物的 。
3、现实表现:在生物的生长发育的过程中,细胞 全能性,而是 。
原因:在特定时间和空间条件下,细胞中的基因会 表达出各种 ,分化形成不同的细胞,从而构成生物体的不同组织和器官。
4、全能性的高低:
①受精卵>配子>体细胞 ②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③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不分裂的细胞 ④分化程度低的细胞>分化程度高的细胞。
三、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一)过程:
1、原理: 的原理
2、条件:①离体的植物细胞、组织、器官(外植体)。
②无菌。
③人工配置的培养基
一定的营养、激素 ( ) 离体的植物细胞、 组织、器官 伤 织
完
小植株 新
植株
(固体培养基,含有琼脂)。
④适宜的条件:水、矿物质、有机物。
⑤植物激素:生长素(诱导细胞分裂和根的分化)和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和不定芽的分化)。
⑥早期避光,后期光照。
3、愈伤组织:由排列疏松、无一定形态、高度液泡化的薄壁细胞组成。
4、脱分化:让 的细胞,经过诱导后,失去其 而转变成 细胞的过程。
5、再分化:愈伤组织在一定的培养条件下,分化出 ,形成完整的小植株。
(二)实验:胡萝卜的组织培养: 1、方法步骤:
取材:消毒后选取根的形成层部位,切取1cm 3左右的小块,因为该部位容易诱导形 成 。
↓
接种:将组织块接种到 培养基上诱导出愈伤组织 ↓
培养:在23℃~26℃恒温、避光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再将愈伤组织转接到 培养基上。
↓
移栽:将试管苗移栽到大田,培养成正常植株。
(三)概念:在 和 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培养在人工配置的 上,给予 的条件,诱导其产生 、 ,最终形成完整植株。
四、植物体细胞杂交:
(一)概念:将 的植物体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融合成杂种细胞,并把杂种细胞培养成新的植物体的技术。
(二)过程:
1、去掉细胞壁的方法: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细胞壁。
(酶解法)
2、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物理法( 、 、 )、化学法(用 做诱导剂诱导)
乙种植物体细胞 酶
去掉细胞壁
法
诱导
融合后的 原生质体
再生出
细胞壁
(
)
小植株
杂种植株
3、原理:、。
4、基础: .
5、细胞融合的标志:产生新的。
6、植物体细胞杂交完成的标志:获得。
7、意义:克服的障碍。
8、成果:烟草——海岛烟草、胡萝卜——羊角芹、白菜——甘蓝、番茄——马铃薯
9、杂种植株具备的特征:具备两种植物的遗传特征,原因是杂种植株中含有两种植物的遗传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