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抗肿瘤药物分级管理目录备案表2021最新
- 格式:docx
- 大小:20.43 KB
- 文档页数:1
新型抗肿瘤药的药物警戒体系概述作者:洪英子胡骏来源:《上海医药》2022年第25期通信作者:胡駿,药学博士,高级工程师,目前担任上海市药品和医疗器械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负责人。
多年来致力于医药政策与行业分析及药物警戒等领域研究。
在药品、器械和化妆品的政策法规、行政执法和认证检查领域有非常资深的从业背景和实践经验。
担任中国药品监管研究会药品监管法规和政策专委会委员,《医疗器械蓝皮书》编委,《中国药房》、《中国食品药品监管》、《上海医药》等杂志的审稿专家。
近年承担了部级、局级等行业发展、政策制定、行政监管等课题近20项,参与了多部药械化领域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等的立法和修法研究。
摘要:随着审评审批制度的优化,一大批新型抗肿瘤药通过附条件批准程序等“快速通道”拿到批准文件,压缩了上市前大样本量的安全性数据暴露,上市后药物警戒体系的建立能确保药物安全性信息得以不断的补充完善,风险管理持续的动态跟进,真正做到把患者的风险获益最优化。
本文以文献综述的形式,介绍了国内外新型抗肿瘤药的药物警戒体系及工作现状,提出了针对品种特性需要关注的问题及未来展望。
关键词:抗肿瘤药药物警戒持有人医疗机构监管中图分类号:R9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6—1533(2022)S2—0116—05引用本文洪英子,胡骏.新型抗肿瘤药的药物警戒体系概述[J].上海医药,2022,43(S2):116—120.Pharmacovigilance system in novel anti-tumor drugsHONG Yingzi,HU Jun(Shanghai Center for Adverse Drug and Medical Device Reaction Monitoring,Shanghai 200040,China)ABSTRACT Due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review and approval procedure, a large number of novel anti-tumor drugs obtained the approval documents by "fast pass", which is a conditional approval process. Lack of a large amount of exposed clinical safety data, post-marketing pharmacovigilance is aI vital system to ensure the sustained improvement of drug safety information,and dynamic approaches to the risk management. Patients can finally benefit from this benefit-risk life-cycle management. Using a method of literature review,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working experience of pharmacovigilance system in novel anti-tumor drugs in EMA, in FDA as well as in China. Besides,some issues are raised according to the drug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future prospects are put forward.KEY WORDS anti-tumor drugs;pharmacovigilance;holder;healthcare;regulators恶性肿瘤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之一,据统计,每年全球因恶性肿瘤死亡的人数达900万左右。
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一、目的为加强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提高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试行)》、《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制定《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
二、参考文件1.《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试行)》(国卫医函〔2020〕487号)2.《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22年版)》(国卫办医政函〔2022〕465号)3.《抗肿瘤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管理指标(2021年版)》(国卫办医函〔2021〕336 号)三、名词定义抗肿瘤药物:是指通过细胞杀伤、免疫调控、内分泌调节等途径,在细胞、分子水平进行作用,达到抑制肿瘤生长或消除肿瘤的药物,一般包括化学治疗药物、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免疫治疗药物、内分泌治疗药物等。
四、内容(一)设立抗肿瘤药物管理工作组在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下设立抗肿瘤药物管理工作组。
抗肿瘤药物管理工作组由医务、药学、临床科室、医学影像、病理、护理、检验、信息管理、质控等部门负责人或具有相关专业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组成,共同管理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
抗肿瘤药物管理工作组主要职责是:1.贯彻执行抗肿瘤药物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订本机构抗肿瘤药物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2.审议本机构抗肿瘤药物分级管理目录,制订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技术性文件,并组织实施。
3.对本机构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监测,定期分析、评估、上报监测数据并发布相关信息,提出干预和改进措施。
4.对医务人员进行抗肿瘤药物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培训,组织对患者合理使用抗肿瘤药物的宣传教育。
(二)组建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多学科诊疗团队组建由肿瘤内科、肿瘤外科、放射治疗、病理学、临床药学、影像学、检验、护理等相关专业人员组成的多学科诊疗团队,为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对临床科室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进行技术指导和咨询,落实抗肿瘤药物管理要求,保障合理用药,提高肿瘤综合管理水平。
最新医保目录中抗肿瘤药物及适应症总结20242023年12月13日,2023版国家医保目录调整结果公布,新增126种药品!新版医保目录将于2024年1月1日正式实施。
在谈判/竞价环节,143个目录外药品参加,其中121个谈判/竞价成功,成功率为84.6%,平均降价61.7%,成功率和价格降幅均与2023年基本相当。
其中,新增抗肿瘤药物21种,涉及多个癌种。
以下是2023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提到的抗肿瘤药物,已按不同癌症类型分类整理,可按需查询。
非小细胞肺癌1甲磺酸奥希替尼片限:1IB-HIA期存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外显子19缺失或外显子21(1858R)置换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e1C)患者的治疗,患者须既往接受过手术切除治疗,并由医生决定接受或不接受辅助化疗;2.具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外显子19缺失或外显子21(1858R)置换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1e)成人患者的一线治疗;3.既往经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时或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并且经检测确认存在EGFRT790M突变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1C成人患者的治疗。
有效期: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2甲磺酸阿美替尼片限: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外显子19缺失或外显子21(1858R)置换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1C)成人患者的一线治疗;2.既往经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1)治疗时或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并且经检测确认存在EGFRT790M突变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成人患者的治疗。
有效期:2023年3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3克理替尼胶囊限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1K)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或ROS1阳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有效期:2023年3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4塞瑞替尼胶囊限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1K)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1C)患者的治疗。
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备案表
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备案表
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备案表
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备案表
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备案表
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备案表
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备案表
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备案表
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备案表本品为第二代注射用头孢菌素
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备案表
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备案表
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备案表
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备案表
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备案表
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备案表
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备案表
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备案表
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备案表
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备案表
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备案表
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备案表
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备案表
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备案表
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备案表
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备案表
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备案表
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备案表
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备案表
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备案表
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备案表。
2021抗肿瘤药物临床使用分级管理办法(最新)一、本管理办法中抗肿瘤药物是指通过细胞杀伤、免疫调控、内分泌调节等途径,在细胞、分子水平进行作用,达到抑制肿瘤生长或消除肿瘤的药物,一般包括化学治疗药物、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免疫治疗药物、内分泌治疗药物等。
二、组织领导医务部负责抗肿瘤药物临床使用的监督管理工作,定期开展合理用药培训与教育,组织专家对抗肿瘤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分析,对不合理用药情况提出改进意见。
三、基本原则(一)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应当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
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当以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以诊疗规范、临床诊疗指南、临床路径和药品说明书等为依据,充分考虑药物临床治疗价值和可及性,合理应用抗肿瘤药物,以达到治疗肿瘤、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目的。
(二)鉴于部分抗肿瘤药物有明显毒副作用,可给人体造成伤害,对抗肿瘤药物的应用要谨慎合理,需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权衡利弊,确保患者最大获益。
2、明确治疗目的,适度治疗。
3、治疗前应签署知情同意书。
4、参照规范,制定合理的治疗计划。
5、个体化治疗。
6、密切监护并正确处理不良反应。
四、分级管理:(一)根据国家《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实行分级管理。
根据安全性、可及性、经济性等因素,将抗肿瘤药物分为特殊使用级、限制使用级和普通使用级(分级目录见附件)。
1、特殊使用级:仅限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包含主诊组组长)开具,由科主任审核签名。
2、限制使用级:仅限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包含主诊组组长)开具。
3、普通使用级: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医师均可开具。
(二)分级原则。
1、特殊使用级抗肿瘤药物是指我院现有药品目录之外的,需要临时采购的品种。
2、限制使用级抗肿瘤药物是指具有下列特点之一的抗肿瘤药物:(1)药物毒副作用大,纳入毒性药品管理,适应证严格,禁忌证多,须由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务人员使用,使用不当可能对人体造成严重损害的抗肿瘤药物;(2)上市时间短、用药经验少的新型抗肿瘤药物;(3)价格昂贵、经济负担沉重的抗肿瘤药物。
广西医疗机构抗肿瘤药物分级管理专家共识
广西药学会循证药学专业委员会;张宏亮;蒋能;黄光明
【期刊名称】《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年(卷),期】2023(40)1
【摘要】抗肿瘤药物分级管理是规范抗肿瘤药物临床使用管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的核心环节。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试行)》要求各地制定本区域内的抗肿瘤药物分级管理目录。
此外《,抗肿瘤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管理指标(2021年版)》也需要各地区有一个统一的分级管理目录。
基于此,广西药学会循证药学专业委员会组织多学科专家对抗肿瘤药物的分级管理目录、处方权限等热点内容进行研讨,结合广西实际,最终形成专家共识,为广西区内医疗机构做好抗肿瘤药物的分级管理提供指导。
【总页数】7页(P166-172)
【作者】广西药学会循证药学专业委员会;张宏亮;蒋能;黄光明
【作者单位】不详;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94.2
【相关文献】
1.防治葸环类抗肿瘤药物心脏毒性的中国专家共识(2011版)
2.抗肿瘤药物引起骨髓抑制中西医结合诊治专家共识
3.新生儿脑电生理监测分级管理专家共识
4.山东省
超药品说明书用药专家共识(2022版)系列——抗肿瘤药物超药品说明书用药专家共识5.广西医疗机构落实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专家共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