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工井下避灾和自救互救专业知识讲座
- 格式:ppt
- 大小:197.50 KB
- 文档页数:32
矿工避灾、自救与互救培训教案一、矿工井下避灾的基本原则和行动准则•1、井下避灾的基本原则•(1)积极抢险。
灾害事故发生后,处于灾区内以及受威胁区域的人员,应沉着冷静,根据灾情和现场条件,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及时投入现场抢险,将事故消灭在初期阶段或控制在最小范围,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在抢险时,必须保持统一的指挥和严密的组织,严禁冒险蛮干和惊慌失措,严禁各行其是和单独行动;要采取防止灾区条件恶化和保障救灾人员安全的措施,特别要警惕并避免中毒、窒息、爆炸、触电、二次突出、顶帮二次跨落、再次火灾等新事故发生。
•(2)及时报警。
在事故发生初期,事故地点及附近的人员应认真准确地分析判断灾情,在积极、安全地消灭或控制事故的同时,及时向矿井调度室汇报,迅速向可能受事故波及区域的人员发出报警。
•(3)安全撤离。
当受灾现场不具备事故抢险的条件,或抢救时可能危机人员的安全时,应由本班的班长或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根据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中规定的撤退路线和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尽量选择安全条件最好、距离最短的路线,迅速撤离危险区域。
在撤退时,要服从领导,听从指挥,根据灾情使用防护用品和装备;要发扬团结互助的精神和先人后己的风格,主动承担工作任务,照料好伤员和年老体弱的同志;遇有溜煤眼、积水区、跨落区等危险地段,应探明情况,谨慎通过。
•(4)妥善避灾。
如无法撤退(通路冒顶阻塞、在自救器有效工作时间内不能到达安全地点等)时,应迅速进入预先筑好的或就近地点快速建筑的临时避难硐室,或者选择灾区较安全地点,进行自救和互救,妥善避灾,努力维持和改善自身生存条件,等待矿山救护队的援救。
•2、在灾区避灾的行动准则•(1)选择适宜的避灾地点。
应迅速进入预先构筑好的避难硐室或其他安全地点暂时躲避;也可利用工作地点的独头巷道、硐室或两道风门之间的巷道,用现场的材料修建临时避难硐室。
•(2)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PPT课件•煤矿灾害概述•自救互救基本原则与方法•避难硐室建设与使用指南•井下安全通道与标识识别目•应急演练与实战模拟训练•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录顶板事故矿井顶板冒落、片帮等事故,对人员和设备造成严重威胁。
地下水源涌入矿井,造成淹井和人员伤亡。
矿井火灾因电气设备故障、煤炭自燃等原因引发火灾,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
瓦斯爆炸由于瓦斯积聚并遇火源引发爆炸,产生高温高压和有毒有害气体。
煤尘爆炸煤尘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爆炸,破坏力巨大,易造成人员伤亡。
常见煤矿灾害类型灾害发生原因及危害程度发生原因安全管理不到位、违规操作、设备老化等。
危害程度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产中断、环境破坏等。
预防措施与应急管理体系预防措施加强安全管理、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完善安全设施等。
应急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机构、制定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等。
010204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观察周围环境,判断自身所处位置。
迅速找到避难硐室或救生舱,利用避难设施进行自救。
佩戴好自救器,确保呼吸畅通,防止中毒窒息。
节约使用矿灯、食品等物资,保持体力,等待救援。
03遵循“三先三后”原则:先复苏后搬运、先止血后包扎、先固定后搬运。
检查伤员呼吸、心跳、脉搏等生命体征,及时采取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
对骨折、出血等伤员进行简单包扎、止血、固定等处理,防止伤情恶化。
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寻找遇险人员,进行互救。
01020304掌握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操作技能,及时对心脏骤停伤员进行急救。
心肺复苏术(CPR )学习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创伤救护技能,正确处理各种外伤。
创伤救护了解中毒窒息的症状和急救措施,如佩戴自救器、使用呼吸器等。
中毒窒息急救掌握烧伤烫伤的分类和处理方法,如冷却伤口、涂抹药膏等。
烧伤烫伤处理现场急救技能培训避难硐室选址及设计要求选址原则优先选择地质构造稳定、远离灾害源、方便人员快速到达的区域。
设计要求硐室结构应坚固耐用,具备防火、防水、防爆等功能;内部空间布局合理,满足人员避难和生存需求。
煤矿井下自救互救教案ppt课件contents •井下自救互救基本概念与原则•煤矿井下安全设施与使用方法•井下灾害事故类型与应对措施•自救互救技能培训和演练组织实施•井下现场急救知识普及•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目录井下自救互救基本概念与原则自救定义互救定义重要性030201自救互救定义及重要性基本原则与方法论述遇到危险时保持头脑清醒,不惊慌失措。
在发现险情时立即向调度室或有关部门报告。
利用现场条件和自身能力,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自救。
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帮助他人脱离险境。
保持冷静迅速报警积极自救互助互救常见误区及正确做法误区一正确做法误区二正确做法正确做法误区三案例分析:成功自救互救经验分享案例一经验分享案例二经验分享煤矿井下安全设施与使用方法避难硐室、救生舱等安全设施介绍避难硐室设置在井下避难路线上的安全场所,具备防火、防爆、防毒等功能,内部配备有氧气、食品、水等生存必需品。
救生舱一种可移动式救生设备,可在紧急情况下为被困人员提供生命保障,内部同样配备有必要的生存物资和通讯设备。
其他安全设施如防火墙、防水门等,用于在紧急情况下隔离危险区域,保护人员安全。
应急照明、通讯设备使用方法通讯设备应急照明设备在井下发生紧急情况时,应使用井下电话、无线对讲机等通讯设备与外界联系,报告险情并请求救援。
设备维护呼吸器在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较高的区域作业时,应佩戴呼吸器以确保人员呼吸安全。
呼吸器应选择合适的型号和规格,并进行正确的佩戴和使用。
自救器在发生瓦斯、煤尘爆炸等事故时,应迅速佩戴自救器,按照规定的避灾路线撤离现场。
自救器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有效性。
操作注意事项佩戴自救器和呼吸器前应先检查其完好性和有效期;佩戴时应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避免漏气或佩戴不牢固等情况发生。
自救器、呼吸器佩戴操作指南实际操作演练及注意事项实际操作演练注意事项井下灾害事故类型与应对措施瓦斯爆炸、煤尘爆炸事故特点及处理流程瓦斯爆炸、煤尘爆炸事故特点处理流程透水、冒顶事故逃生技巧和方法论述透水事故逃生技巧冒顶事故逃生方法火灾事故现场处置和疏散指示现场处置疏散指示按照避灾路线指示牌或跟班人员指引,迅速撤离灾区;若烟雾较大,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前进;在撤离过程中,要互相帮助,共同逃生。
煤矿工人应急处置自救互救、避险逃生培训煤矿工作环境复杂、危险系数较高,难免会发生各种突发事件和事故。
为了确保矿工的生命安全,煤矿工人应接受应急处置自救互救、避险逃生培训。
本文将就煤矿工人应急处置自救互救、避险逃生培训进行探讨。
一、应急处置自救互救培训是煤矿工人安全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煤矿工作中,矿工们常常面临各种突发情况,比如火灾、透水、煤与瓦斯突出等。
因此,他们需要学习如何在这些紧急情况下正确处置,并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此类培训内容应包括火灾和透水事故的应急处置方法、事故处理器械的使用和逃生自救措施等。
二、避险逃生培训是煤矿工人安全教育的重要一环。
避险逃生是指在煤矿发生突发事故时,矿工们需要迅速逃离现场,以确保自身的生命安全。
为了提高矿工的逃生能力,培训课程应包含以下内容。
1.了解煤矿的基本结构和工作流程。
煤矿地下工作区域通常由巷道、隧道、废弃巷道等构成,理解这些结构对于矿工们在逃生过程中选择最佳逃生路径至关重要。
2.学习逃生路线的选择和判断。
在煤矿工作中,矿工们应该学会根据火灾等紧急情况选择合适的逃生路线,避免追随烟雾最终导致被困。
3.熟悉逃生器械的使用。
在紧急情况下,矿工们往往需要使用逃生器械,比如救生绳、呼吸器等。
短时间内掌握这些器械的使用方法,对矿工们的安全至关重要。
4.培养团队合作和相互帮助意识。
在逃生过程中,互相帮助、互相配合是确保矿工们安全逃生的保障之一。
因此,培训过程中应注重培养矿工们的团队合作和相互帮助意识。
总而言之,煤矿工人应急处置自救互救、避险逃生培训是煤矿安全工作的重要一环。
通过此类培训,矿工们能够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减少事故发生的风险。
只有不断加强应急处置自救互救、避险逃生培训,煤矿工人的安全意识才能得到提高,工作中的安全风险才能得到控制。
煤矿工人应急处置自救互救、避险逃生培训(二)一、紧急情况下的自救措施1. 迅速判断,并迅速采取响应措施。
在出现紧急情况时,矿工应立即判断事态的严重程度,并迅速采取相应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