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统计学教案习题16寿命表

统计学教案习题16寿命表

统计学教案习题16寿命表
统计学教案习题16寿命表

第十六章 寿命表

一、教学大纲要求

(一)掌握内容 1. 寿命表的概念。

2. 寿命表的分类:现时寿命表、定群寿命表;完全寿命表、简略寿命表等。

3. 寿命中的各项指标:年龄、年龄组死亡概率、尚存人数与死亡人数、生存人年数、平均预期寿命。

4.寿命表的编制:简略寿命表的编制、去死因寿命表的编制。

5.寿命表的分析:寿命表的指标分析;寿命表的应用。 (二)熟悉内容

全死因寿命表、定群寿命表的编制方法。 (三)了解内容

寿命表在生存及死亡分析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精要

(一) 寿命表的概念

寿命表(life table )是根据特定人群的年龄组死亡率编制出来的一种统计表。寿命表的指标可以用来评价居民的健康状况。寿命表的编制需要完整的人口资料与死亡资料。

寿命表的分类:现时寿命表(current life table )和定群寿命表(cohort life table )。 现时寿命表是指从一个断面看问题,假定有同时出生的一代人,按照某种人群现时人口实际年龄组死亡率陆续死去,计算出这一代人按年龄的一系列指标。依据年龄分组不同,现时寿命表可分为完全寿命表(年龄分组的组距是1岁)和简略寿命表(年龄分组的组距一般是5岁)。其中简略寿命表更常用。

定群寿命表是指对某特定的人群中的每一个人,从进入该特定人群直到最后一个人死亡,记录的实际死亡过程。因为人的生命周期很长,这种方法实现起来难度很大,因此一般来说应用于涉及事物寿命现象的问题,不一定是人群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

(二) 寿命表的编制原理与方法

1. 年龄 寿命表中的年龄是指“刚满年龄”(exact age)

2. 年龄组死亡概率(age specific probability of dying ) 是指X 岁尚存者在今后一年或n 年内死亡的可能性。它和年龄组死亡率不是一个概念。在编制寿命表时,这是一个很关键的指标。

X X

X l d q =

或 X

X n X n l d q = (16-1) 其中X q 表示X 岁尚存者在今后一年内的死亡概率;X n q 表示X 岁尚存者在今后n 年的死

亡概率;X d 表示寿命表死亡人数;X n d 表示在X ~(X+n )岁期间的寿命表死亡人数。

3. 尚存人数与死亡人数(number of survival person-years ) 尚存人数X l 表示同时出生的一代人中活满X 岁的人数。

尚存人数X l ,死亡人数X d (X n d )及死亡概率X q (X n q )关系如下:

X X X q l d ?= 或 X n X X n q l d ?= (16-2) X X X d l l -=+1 或 X n X n X d l l -=+ (16-3)

4. 生存人年数(number of survival person-years )及生存总人年数(total number of survival person-years ) X 岁尚存者在今后一年(n 年)内的生存人年数X L (X n L ),即X l 曲线下,X ~(X+n )间的面积。这个面积近似梯形面积。但婴儿组的人年数及最后一组的人年数用下面公式计算:

婴儿组 0010d a l L ?+= (16-4) 其中0a 是指0岁组死亡者的平均存活年数。

最后一个年龄组 w

w

w m l L =

(16-5) 其中w L 是最后一个年龄组的生存人年数;w l 是指尚存人数;w m 是指死亡统计中的最后一组

死亡率。

5. 平均预期寿命(life expectancy ) 表示X 岁尚存者预期平均尚能存活的人年数。

T

x e x l

x

= (16-6)

(三)简略寿命表

简略寿命表(abridged life table)一般以日历年度的人口资料为依据,统计数字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寿命表指标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因此必须要求准确的数据资料。简略寿命表习惯上组距是5岁,但零岁作为一个独立的组。由于简略寿命表年龄分组少,每个年龄组人口数较多,年龄组死亡率较稳定,卫生统计中比较常用。 (四)去死因寿命表

去死因寿命表(cause eliminated life table )是用来分析某种疾病或某类疾病对平均预期寿命等指标的影响,可以综合说明某类死因对人群生命的影响程度,它不受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而且它既能说明某类死因对全人口的综合作用,又能表达对某年龄组人口的作用。

去死因寿命表的编制方法 去死因寿命表中各项指标的意义与全死因寿命表相同。编制去某死因寿命表的关键是求去某死因后各年龄组生存率(i

X n p -),有了i

X n p -,就可以仿照编制全死因寿命表的方法,编制去某死因寿命表,其中

()

i x X X

r n i n n p p --= (16-7) (五)寿命表的分析与应用

1.寿命表的分析 寿命的各项指标X l 、X n d 、X n q 、X e 都用来评价居民的健康水平。其中最主要的指标是平均预期寿命。

寿命表尚存人数:反映在一定年龄组死亡率基础上,一代人口的生存过程,一般用线图表示。尚存人数随年龄增加而减少。

寿命表死亡人数:反映在一定年龄组死亡基础上,一代人口的死亡过程。一般用直方图表示。横坐标为年龄,纵坐标为死亡人数。

寿命表死亡概率:取决于各年龄组死亡率,一般用半对数线图表示。

预期寿命:预期寿命是评价居民健康状况的主要指标。一般用线图表示。

2.寿命表的应用

寿命表主要应用于:(1)评价国家或地区居民健康水平。(2)利用寿命表研究人口再生产情况。(3)利用寿命表指标进行人口预测。(4)利用寿命表方法研究人群的生育、发育及疾病的发展规律。

三、典型试题分析

(一)名词解释

平均预期寿命。

平均预期寿命(life expectancy):寿命表平均预期寿命是指X岁尚存者预期平均尚能存活的年数。平均预期寿命是评价居民健康状况的主要指标。刚满X岁者的平均预期寿命受X 岁以后各年龄组死亡率的综合影响。

(二)单项选择题

某地某年女性简略寿命表中0岁组的预期寿命是65.5岁,则1岁组的预期寿命为()。

A.等于65.5岁

B.小于65.5岁

C.大于65.5岁

D.不一定

答案:D

[评析]本题考点:0岁组的预期寿命与1岁组预期寿命的关系。

0岁组的预期寿命简称平均寿命,它是各年龄组死亡率的综合反映,任何一个年龄组的死亡水平发生变化,都会引起平均寿命的改变,但婴儿死亡率对平均寿命的影响更为明显。一般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预期寿命应逐渐下降,0岁组的预期寿命应高于1岁组预期寿命,但是当婴儿死亡率较高时,就会出现0岁组的预期寿命应低于1岁组预期寿命的现象。

四、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寿命表 2.现时寿命表 3.完全寿命表 4.简略寿命表 5.定群寿命表

6.年龄组死亡概率 7.尚存人数

(二)单项选择题

1.在寿命表中,若X岁到X+1岁的死亡概率为1q x,X+1到X+2的死亡概率1q x+1,则X到X+2的死亡概率为( )。

A.1q x×1q x+1 B.1-1q x×1q x+1

C.(1-1q x)×(1-1q x+1)D.1-(1-1q x)×(1-1q x+1)2.卫生统计学中目前常用的计算某年婴儿死亡率的分母是( )。

A .年初0岁组人口数

B .年中0岁组人口数

C .年末0岁组人口数

D .年出生数 (三) 简答题

1.年龄组死亡率与寿命表死亡概率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2.平均寿命与平均死亡年龄的区别?

3.简略说明寿命表中的)(85 m 与85e 的关系。 (四)计算题

1. 下表为某市1998年男性居民的按年龄分组的生存资料,试编制简略寿命表。

表16-1某市1998年男性居民的按年龄分组的生存资料

年龄组(岁) 平均人口数

实际死亡人数

年龄组(岁)

平均人口数 实际死亡人数

0~ 18753 246 40~ 56806 134 1~ 54325 60 45~ 65863 239 5~ 64063 46 50~ 54243 346 10~ 94683 64 55~ 43355 528 15~ 114332 90 60~ 32004 763 20~ 126941 123 65~ 24445 972 25~ 118930 127 70~ 12818 897 30~ 91922 104 75~ 5813 647 35~ 62290

92

80~

2685

517

注:a 0 =0.145

五、习题答题要点

(一) 名词解释

1.寿命表:寿命表(life table )亦称生命表,是根据特定人群的年龄组死亡率编制出来的一种统计表。寿命表中各项指标不受人口年龄构成的影响,不同人群的寿命表指标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2.现时寿命表:现时寿命表(current life table )指从一个断面看问题,假定有同时出生的一代人,按照某种人群现时人口实际年龄组死亡率陆续死去,计算出这一代人按年龄的一系列指标。

3.完全寿命表:在编制寿命表时,如果年龄分组的组距是一岁,则称为完全寿命表(complete life table ),编制完全寿命表时观察人数要足够多。

4.简略寿命表:如果年龄分组的组距不是一岁时,刚称为简略寿命表(abridged life table ),简略寿命表的组距一般是5岁,但零岁作为一个独立组。

5.定群寿命表:定群寿命表(cohort life table )亦称队列寿命表,它是对某特定的人群中的每一个人,从进入该特定人群直到最后一个人死亡,记录的实际死亡过程。 6.年龄组死亡概率:年龄组死亡概率(age specific probability of dying )是指X 岁尚存者在今后一年或n 年内死亡的可能性。它和年龄组死亡率不是一个概念。

7.尚存人数:寿命表尚存人数(number of survivors )是指同时出生的一代人中活满X 岁的人数。

(二)单项选择题 1.D 2.D

(三)简答题

1.二者的区别:年龄组死亡率是说明某年龄组人口在一年内实际的死亡水平,是根据各年龄组的平均人口数及相应的死亡数计算出来的,X n X n X n p D m /=。而寿命表中的死亡概率是按某特定人群的年龄别死亡水平,在同时出生的一代人中,X 岁尚存者在今后n 年内死亡的可能性。

二者的联系:

当年龄组分得较细时,两指标呈下列函数关系:

)2/()2(X n X n X n m n m n q += 或 ])1(1/[X X X X m a m q -+=

其中X a 为X ~X+1岁间死亡者的平均存活年数。0~岁组死亡概率也可以用婴 儿死亡率或校正婴儿死亡率来代替。

2.平均年龄是指死者死亡时年龄的算术均数,它取决于年龄别人口构成,两地的平均死亡年龄不能直接进行比较。平均寿命是指0岁组预期寿命,是同时出生的一代人按照某年某地的年龄别死亡率水平死亡可预期生存年数。它是各年龄组死亡率的综合反映,不受人口年龄构成的影响,可直接进行比较。

3.在简略寿命表中,)(85+m 表示85岁及以上组的年龄组死亡率,即85岁及以上组人口在一年内的平均死亡率,它是根据各年龄组的平均人口数计算出来的。而85e 是指85岁的预期寿命。表示85岁尚存者预期平均尚能存活的年数(即岁数)。

(四) 计算题 1.解:

(1)求年龄组死亡率(X

n X

n

X n P D m =

),计算结果列入表16-2第四栏。 (2)求死亡概率X n q 。计算结果列入第五栏。 其中0q 用婴儿组死亡率代013118.018753

246

0==

q

最后一个组死亡概率为1.000000。

(3)尚存人数X l 与死亡人数X n d 。首先给定1000000=l ,再按前面的计算公式16-2及公式16-3交替计算。结果列入第六栏和第七栏。

1311013118.010*******=?==q l d 986891311100000001=-=-=d l l

434004406.098689111=?==q l d

9825543498689112=-=-=d l l

(4) 求生存人年数X n L ,结果列入第八栏。 本例145.00=a

9887913111450.0986980010=?+=?+=d a l L 125743192551

.024212

)(8080)(80===

++m l L (5) 求生存总人年数∑

=

X n

X L T 。列入第九栏。

对X n L 自下而上进行累加

125743)(8080==+L T 293473807575=+=T L T

(6) 求预期寿命(X

X

X l T e =

)。结果列入第十栏。 95.691000006994553000===l T e

87.6998689

6895674111===

l T e 至此,寿命表编制完成,见表16-2。

表16-2 1998年某市男性居民简略寿命表

年龄组(岁)

~X

(1) 平均人口数

X n

P (2) 实际死亡人数

X

n

D

(3) 年龄组 死亡率

X

n

m

(4) 死亡 概率

X n

q (5) 尚存 人数 X l

(6) 死亡 人数

X n

d

(7) 生存 人年数 X

n

L

(8) 生存总 人年数 X

T

(9) 平均预期寿命

X e

(10) 0~ 18753 246 0.013118 0.013118 100000 1312 98878 6994553 69.95 1~ 54325 60 0.001104 0.004406 98689 434 393888 6895674 69.87 5~ 64063 46 0.000718 0.003584 98255 352 490395 6501786 66.17 10~ 94683 64 0.000676 0.003374 97903 330 488690 6011391 61.40 15~ 114332 90 0.000787 0.003928 97573 383 486907 5522701 56.60 20~ 126941 123 0.000969 0.004833 97190 469 484777 5035794 51.81 25~ 118930 127 0.001068 0.005325 96721 515 482317 4551017 47.05 30~ 91922 104 0.001131 0.005641 96206 542 479675 4068700 42.29 35~ 62290 92 0.001477 0.007358 95664 703 476562 3589025 37.52 40~ 56806 134 0.002359 0.011725 94961 1113 472022 3112463 32.78 45~ 65863 239 0.003629 0.017981 93848 1687 465022 2640441 28.14 50~ 54243 346 0.006379 0.031393 92161 2893 453572 2175419 23.60 55~ 43355 528 0.012179 0.059093 89268 5275 433152 1721847 19.29 60~ 32004 763 0.023841 0.112499 83993 9449 396342 1288695 15.34 65~ 24445 972 0.039763 0.180837 74544 13480 339020 892353 11.97 70~ 12818 897 0.069980 0.297799 61064 18184 259860 553333 9.06 75~ 5813 647 0.111302 0.435368 42880 18668 167730 293473 6.84 80~

2685 517 0.192551 1.000000 24212

24212 125743 125743

5.19

(王仁安 张玉海)

7月全国自考企业经济统计学试题及答案解析.doc

??????????????????????精品自学考料推荐?????????????????? 全国 2018 年 7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企业经济统计学试题 课程代码: 0004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 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中不属于企业运行要素的是() A. 人力要素 B.管理要素 C.物力要素 D.信息要素 2.企业经济统计学是研究企业的哪一数量关系() A. 生产与销售 B.投入与产出 C.经济运行 D.资产负债 3.下面价值构成为 V+M 的指标是() A. 工业总产值 B.工业商品产值 C.工业销售产值 D.工业生产净值 4.农业验质量等于() A. 自然量×验质量 B.自然量×(1-含水率) C.自然量×( 1-含杂率) D.自然量×( 1-含水率 -含杂率) 5.下面各项中,属于本企业物质产品的是() A. 天然矿藏 B.外购的原材料 C.企业职工投入劳动而产出的成品 D.企业职工投入劳动而产出的废品 6.房屋建筑面积中不应包括() A. 居室面积 B.墙体面积 C.地下室面积 D.室外安全梯面积 7.如果用生产法计算企业生产净值可了解() A. 企业内部的分配关系 B.企业内部的消费与积累关系 C.企业物耗总额及其构成 D.企业的销售产值 8.2018 年某村生猪年初存栏400 头,;年末存栏 600 头,自宰自食 50 头,出售400 头(每头肥猪平均价 0.13 万元)则该村 2018 年生猪的产值为() A.80 万元 B.71.5 万元 C.90 万元 D.120 万元 9.计算反映产品品种统计指标时,必须遵守() A. 计划内原则 B.不抵补原则 1

10月自考企业经济统计学00045试题及答案剖析

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 企业经济统计学试卷 (课程代码 00045)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 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下列指标中,用于反映企业生产工作质量的指标是 A.等级品率 B.合格率 C.优等品率 D. 产品质量分 2.在劳动时间平衡表中,作为最大可能工作时间劳动资源的基础是 A.日历工时总数 B.制度工时总数 C.出勤工时总数 D. 实际工时总数 3.企业原材料最低储备定额等于 A.经常储备最高限度 B.经常储备最低限度 C.保险储备 D.季节性储备 4.常用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有 A.直线折旧法和曲线折旧法 B. 一般折旧法和加速折f日法 C.直线折旧法和加速折旧法 D.一般折旧法和综合折旧法 5.企业应取得营业收入的预测方法主要是 A.指数分析法 B.量本利分析法 C. 成本估算法 D.回归分析法 6.股票的价值通常包括 A.理论价值与实际价值 B.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 C.市场价值与票面价值 D.票面价值、账面价值、市场价值 7.下列哪些不属于原始记录 A.汇总表 B.领料单 C.发货单 D.考勤表 8.下列属于生产性服务的是 A. 文化服务 B.医疗服务 C.生活旅游服务 D.商品经营和运输性作业 9.农业总产值一般采用何种方法进行计算 A.产品法 B. 企业法 C.工厂法 D.分配法 10.人口普查属于 A.重点调查 B. 非全面调查 C.经常性调查 D.一次性调查

企业经济统计学实践部分考核作业

综合练习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企业经济统计学是研究企业的哪一数量关系() A.生产与销售 B.投入与产出 C.经济运行 D.资产负债 2.下面价值构成为的指标是() A.工业总产值 B.工业商品产值 C.工业销售产值 D.工业生产净值 3.农业验质量等于() A.自然量×验质量 B.自然量×(1-含水率) C.自然量×(1-含杂率) D.自然量×(1-含水率-含杂率) 4.下面各项中,属于本企业物质产品的是() A.天然矿藏 B.外购的原材料 C.企业职工投入劳动而产出的成品 D.企业职工投入劳动而产出的废品 5.房屋建筑面积中不应包括() A.居室面积 B.墙体面积 C.地下室面积 D.室外安全梯面积 6.非公有经济是指资产归我国内地公民私人所有,或() A.外商、港澳台商所有的经济成分 B.公司集体所有的经济成分 C.国家所有的经济成分 D.公司所有的经济成分 7.企业运行的内部条件有人力要素、物力要素、财力要素和() A.生产要素 B.信息要素 C.供应要素 D.销售渠道要素8.按照调查的组织形式不同、统计调查可以分为专门调查和() A.普查 B.抽样调查 C.统计报表制度 D.典型调查 9.我国对农作物产量,特别是粮食产量的统计广泛采用的方法是() A.普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重点调查 10.无载体服务的特点是() A.生产和消费同时进行 B.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可以分离 C.可以贮存 D.可以转让 11.按产品法计算总产值的部门是() A.工业 B.农业 C.商业 D.运输业 12.计算工业总产值采用的价格有() A.成本价格和销售价格 B.不变价格和现行价格 C.变动价格与非变动价格 D.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 一三/T19001—9001《质量体系—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的要素有() A.16个 B.一八个 C.19个 D.20个 14.某企业车间劳动生产率报告期比基期提高5%,劳动生产率水平不同的各车间人数比重结构影响指数为95%,则企业平均劳动生产率指数()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无法计算 一五.原材料周转次数指标的分母为报告期() A.原材料定额储备量 B.原材料定额储备天数 C.原材料平均库存量 D.原材料消费量 16.对固定资产的余额(净值)计算折旧的方法是() A.直线折旧法 B.偿债基金折旧法 C.余额递减法 D.倒推累计年限法 17.原材料最高储备定额等于() A.经常储备最高定额 B.经常储备与保障储备之和 C.经常储备与季节储备之和 D.经常储备最高定额÷保险储备+季节性储备最高定额

《企业经济统计学》知识点

《企业经济统计学》要点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企业与企业运行 一、企业的含义 1. 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和服务活动的盈利性组织,进行独立的生产经营,并从法律上确认其具有独立权力、利益和责任。 2. 构成企业的两个基本条件: (1) 企业是一个独立的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实体; (2) 企业是具有法人资格的独立经济实体。 3. 统计报表制度中规定的法人单位划分的依据: (1) 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2) 独立拥有和使用(或授权使用)资产,有权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 (3) 会计上独立核算,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 4. 说明: (1) 是否具有法人资格是判断组织是否为企业的根据之一。 (2) 总厂/公司直属的分厂、车间、工段、小组等虽承担生产经营任务,但不实行独立的经营核算,不对外承担经济责任,不具有法人资格,不能成为企业。没有法人资格的农场、商店,不能成为农业企业或商业企业。 二、企业经济运行(P2) 1. 企业经济运行,可以概括为投入与产出的运行。 市场是经济运行的起点和终点。 企业均具备一定的生产经营条件一一人力、物力、财力。 企业是盈利的经济组织,所以要争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其表现为:投入即定时,尽可能使产出最大;产出即定时,尽可能使投入最小。 2. 企业经济运行,表现为企业的存量、流量和存量流量的不断运转和扩大。 三、企业运行的条件(P5) (一)企业经济运行的内部条件 1. 人力要素,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基本的因素,是决定企业经营成果的核心。 2. 物力要素,包括固定资产、原材料和动力,是构成企业生产经营的物质基础。 3. 财力要素,资产按其在生产经营中周转方式不同可分为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

00045企业经济统计学

一、企业与企业经济运行 二、企业组织类型 三、企业经济统计的基本内容 四、企业统计核算与会计、业务核算 五、企业经济统计学与有关经济、管理诸学科的关系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本章内容,了解企业的基本概念及企业运行的基本过程; 掌握企业运行的内部和外部条件; 了解企业组织与经营; 掌握企业经济统计的基本内容以及企业三大核算的内容。 一、企业与企业经济运行 (一)企业的含义 (二)企业的经济运行 (三)企业运行的条件 (一)企业的含义 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和服务活动的盈利性组织,进行独立的生产经营,并从法律上确认其具有独立权力、利益和责任。 构成企业的两个基本条件(P2): 其一,企业是一个独立的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实体。 经济实体是指直接从事生产经营的经济组织,企业作为经济组织,借助于一定的物质技术条件把各个生产要素合理的组织起来,从事商品等的生产经营。 其二,企业是具有法人资格的独立经济实体。 这是从法律角度对企业地位的认定,它表明企业是根据法律规定成立的,具有独立财产和从事自主经营的经济实体。 1.有关企业的补充说明 (1)法人 (2)产业活动单位 (3)公司 (1)法人 应具备的三个条件: ①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②独立拥有和使用资产、承担负债,有权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 ③会计上独立核算,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 (2)产业活动单位(P3称为工厂)附属于法人单位,不能独立进行经济核算 ①具有一个场所,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经济活动; ②单独组织生产、经营或业务活动; ③掌握收入和支出的会计核算资料。 (3)公司(P17)

经政府许可、两人以上集资组成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主要形式有: ①无限责任公司——股东负无限清偿责任 ②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负有限清偿责任 ③股份公司——以发行股票、筹集资本的办法成立的公司。 (二)企业的经济运行 企业的经济运行可以概括为投入与产出的运行——两头连着市场。(P4) 企业经济运行,又表现为企业的存量和流量之间不断的运转和扩大。(P5) 存量——某时点上的结存量,如物品库存量、资金结存量等; 流量——段时期的累计量,物品、资金的使用量、投入量、产出量等。 (三)企业运行的条件 1.企业运行的内部条件 2.企业运行的外部条件 1.企业运行的内部条件(p.5—p.6) 人力要素——劳动力和企业家 物力要素——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能源; 财力要素——资本金或资产,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其他资产; 信息要素——各种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与运用。应学好统计学。 2.企业运行的外部条件 企业经营环境包括的范围极广,大致可归纳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思想文化环境等。 二、企业组织类型 (一)企业组织 (二)企业类型 (三)企业的主营与附营 (一)企业组织 1.企业组织结构及其表现形式 2.企业组织系统 1.企业组织结构及其表现形式(P.10) (1)企业组织是企业经营管理组织的简称,它包括企业领导制度、管理体制和组织结构等方面的内容。其中组织结构是企业内部各部门与企业不同层次管理相结合的组织形式。 (2)常用的组织结构有:直线式组织结构:职能式组织结构:直线职能式组织结构;矩阵式组织结构;事务部组织结构;多维组织结构即立体组织结构。 直线式组织结构又叫军队式,首长负责制。垂直领导,优点是政出一门、集中、快速;缺点:受个人知识、能力所限,决断容易出现错误。 职能式组织结构,下设各职能部门。优点:为首长分担比较细致的职能工作;缺点:下级部门政出多门。 直线职能式组织结构,上级部门的各个职能部门,不能对下发号施令。政出一门。上级的各个职能部门成为了参谋部。 矩阵式组织结构,按某种项目或任务单独组织,具有一定的临时性。受双重领导。 事务部组织结构,目前跨国公司常使用的结构。 多维组织结构即立体组织结构,是针对事务部的一种改进。 2.企业组织系统(P.11) (1)厂部——企业内部生产行政的最高指挥机构。 企业内部生产行政的最高指标机构,由厂领导包括正副厂长和三总(总工程师、总经济师和总会

全国自考企业经济统计学试题

全国2008年7月自考企业经济统计学试题全国2008年7月自考企业经济统计学试题试卷内容预览网站收集有1万多套自考试卷,答案已超过2000多套。我相信没有其他网站能比此处更全、更方便的了。 全国2008年7月自考企业经济统计学试题 课程代码:0004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外商投资企业不包括( ) A.中外合资经营企业 B.中外合作经营企业 C.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D.台商投资企业 2.企业三大核算协调与统一的重要标志是( ) A.通用化、标准化、简单化 B.标准化、系列化、协调化 C.通用化、标准化、系列化 D.标准化、现代化、简单化 3.工业总产值的计算价格采用( ) A.现行价格和平均价格 B.现行价格和不变价格 C.平均价格和主要价格 D.不变价格和固定价格 4.企业统计调查按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不同,可以分为( ) A.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 B.统计报表制度和专门调查

C.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D.直接观察法、报告法和采访法 5.计算商品库存量的方法有( ) A.原始实物量法和标准实物量法 B.购进价法和销售价法 C.产品法和工厂法 D.实际盘点法和平衡推算法 6.工业商品产值不包括( ) A.用本企业自备原料生产的成品价值 B.本期生产的准备销售和已经销售的半成品价值 C.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结存量差额价值 D.对外企业已经完工的工业性作业价值 7.产品品种计划完成率指标计算时必须遵循( ) A.不抵补原则 B.产品法原则 C.工厂法原则 D.生产法原则 8.反映工人实际用于生产活动劳动时间总量的统计指标是( ) A.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时数 B.实际工作工时数 C.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日数 D.出勤与加班工时 9.职工工资总额包括( ) A.工龄津贴 B.安家费 C.国家星火奖 D.职工生活困难补助费 10.原材料周转次数指标的分母为报告期的( ) A.原材料消费量 B.平均库存量 C.定额储备天数 D.日历日数

企业经济统计学重点知识整理

第一章总论 1.构成企业的两个基本条件: ①企业是一个独立的以盈利 为目的的经济实体。 ②企业是具有法人资格的独 立经济实体。 2.法人单位的划分依据以下条件: ①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 组织机构和场所,能独立承 担民事责任; ②独立拥有和使用(或授权使 用)资产,有权与其他单位 签订合同; ③会计上独立核算,能够编制 资产负债表。 3.企业运行的条件: Ⅰ.内部条件:①人力要素;② 物力要素;③财力要素;④信息 要素。 Ⅱ.外部条件:①经济体制环境; ②宏观经济环境;③市场竞争环 境;④思想文化环境。 4.企业组织系统: ①厂部。企业内部生产行政的 最高指挥机构。 ②车间。为企业三级行政组织 的中间环节,起承上启下的 作用。 ③班组。是企业内部最基层的 行政单位。 5.企业分类的原则: ①以产品为单位,而不是以企 业为单位进行划分; ②以产品的直接用途为标准, 而不是以产品的最终用途 为标准; ③以产品的主要经济用途作 为划分的标志,而不是按产 品的具体用途来划分类型。 6.企业经济指标体系: ①活动条件指标体系——各 种占用存量指标 ②投入指标体系 ③产出指标体系 ④经济效益指标体系 7.企业三大经济核算: Ⅰ内容:统计核算、会计核算、业务核算。 Ⅱ相互关系:在三大核算中,尽管统计核算是重要的,但会计核算是企业经济核算的中心,业务核算是企业经济核算的基础,企业的业务核算侧重于对原始资料的调查、登记、保存和必要的计算。 Ⅲ协调与统一的标志:通用化、标准化、系列化。具体内容如下: ①原始记录和原始凭证的协 调与统一。 ②指标口径的协调与统一。 ③分类方法的协调和统一。 ④计算过程的协调和统一。第二章企业统计组织与 工作 1.企业内部统计资料的来源: ①来源与车间。 ②来源于职能科室。 2.原始记录的设置原则: ①应满足统计、会计和义务三种核算的需要。 ②应从企业的实际需要出发,适应企业的生产和管理状况。 ③应与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相结合,成为管理制度中的组成部分。

2020年4月全国自考企业经济统计学真题

全国2018年4月自考企业经济统计学真题 课程代码:0004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产出是企业经营活动的成果,表现为性能各异的商品和劳务,其差别主要有三个方面,即 ()A.品种、花色、规格 B.品种、数量、质量 C.数量、花色、规格 D.质量、数量、规格 2.企业按企业组织形式分类可以分为() A.单厂企业和联合企业 B.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 C.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 D.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 3.通过调查鞍钢、首钢等几个大型钢铁企业,了解我国钢铁生产基本情况,这种调查称为() A.普查 B.典型调查 C.重点调查 D.抽样调查 4.企业经济统计分析的投入分析中,不包括() A.劳动分析 B.原材料分析 C.设备分析 D.产量发展速度规模分析 5.交工工程相当于建筑业的() A.半成品 B.成品 C.在制品 D.已完工程 6.下列活动属于非生产性服务的是() A.对机器设备的修理 B.仪表仪器的修理 C.货物运输业活动 D.旅客运输业活动 7.符合企业工业总产值特点的是() A.受企业生产起点变化的影响 B.不受企业组织结构的影响 C.受物质消耗转移价值的影响 D.受企业销售水平的影响 8.工业商品产值中不包括() A.用订货者原料生产的成品加工价值 B.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初期末差额价值 1

C.对外提供的工业性作业价值 D.用自备原料生产的成品价值 9.下列指标中,用于反映企业生产工作质量的指标是() A.产品质量分 B.等级品率 C.返修率 D.产品平均等级 10.下列指标中,用于反映企业服务质量的指标是() A.合格率 B.废品率 C.返修率 D.货损率 11.下列人员中应统计为企业劳动力的是() A.停薪留职人员 B.内部退养人员 C.带工资学习人员 D.从企业领取原料在自家生产的人员 12.能够比较精确反映工人实际用于生产活动上的劳动时间总量的指标是() A.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时数 B.实际工作工日数 C.制度内实际工日数 D.实际工作工时数 13.为了说明奖金的实际使用经济效果,需要计算的指标是() A.奖金率 B.奖励面 C.每百元奖金提供的利润额 D.人均奖金 14.若原材料实际利用率大于利用定额,说明() A.原材料利用程度提高 B.原材料利用程度降低 C.原材料利用程度不变 D.原材料利用率大于1 15.原材料利用率指标是产品(或劳务)总量与原材料总消耗量() A.之和 B.之商 C.之差 D.之积 16.报告期新增固定资产与固定资产投资额的主要区别是() A.包括的时间范围不同 B.交付使用期限不同 C.指标计算方法不同 D.指标定义的空间不同 17.统计上常用的生产设备时点数是() A.生产设备相对数 B.生产设备期中数 C.生产设备期末数 D.生产设备平均数 18.企业流动资产超过流动负债越多,即净流动资产越多,流动比率越大,说明企业() A.短期债务清偿能力越弱 B.短期债务清偿能力越强 2

全国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企业经济统计学试题 及答案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企业经济统计学试题 课程代码:00045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 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 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企业的运行都应当有生产经营条件,一般来说把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称之为B-5 A.经济流量 B.经济存量 C.经济产出 D.经济效益 2.企业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类可分为D A.内资企业外资企业 B.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外资企业 C.内资企业合资企业外资企业 D.内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 3.产出是企业经营活动的成果,表现为性能各异的商品和劳务,其差别主要有三个方面 D A.品种、用途、数量 B.数量、花色、型号 C.质量、数量、规格 D.品种、数量、质量 4.企业内部的统计资料来源于A A.车间和职能科室 B.统计科和计划科 C.信息科和生产科 D.综合统计部门 浙00045# 企业经济统计学第1页共6页

5.统计调查按登记时间是否连续,可以分为B A.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 B.一次性调查与经常性调查 C.统计报表与专门调查 D.直接观察法、采访法与报告法 6.工人劳动生产率的计算分母是C A.报告期期末工人人数 B.报告期期初工人人数 C.报告期平均工人数 D.报告期直接生产工人的平均人数 7.三大核算协调与统一的主要标志是B A.通用化、标准化、普通化 B.通用化、标准化、系列化 C.现代化、标准化、系列化 D.现代化、标准化、普通化 8.企业产品实物量表示方法有D A.原始实物量和自然实物量 B.标准实物量和度量衡单位实物量 C.复合单位实物量和自然单位实物量 D.原始实物量和标准实物量 9.按工厂法计算的企业工业总产值D-114 A.受企业生产起点变化的影响 B. 不受企业组织结构变化的影响 C.不能确切反映企业管理生产工作量的变化 D.不能用来反映企业之间的经济技术联系 10.工业性作业价值不包括A A.加工件本身的价值 B.对外承做的各种机器设备价值 C.交通运输工具的修理作业价值 D.金属制品的修理作业价值 11.若某企业产品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分别为10万元和8万元,企业总产值为2500万元,则其质量损失率为D A.0.08% B.0.32% C.0.4% D.0.72% 12.下列指标中,用于反映企业生产工作质量的指标是B-160 A.等级品率 B.合格率 C.优等品率 D.产品质量分 13.在劳动时间平衡表中,作为最大可能工作时间劳动资源的基础是B-195 A.日历工时总数 B.制度工时总数 浙00045# 企业经济统计学第2页共6页

企业经济统计学考试题库

企业经济统计学考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中不属于企业运行要素的是管理要素 2、下面价值构成为V+M的指标是工业生产净值 3、农业验质量等于自然量×验质率 4、下面各项中,属于本企业物质产品的是企业职工投入劳动而产出的成品 5、建筑安装工程投资额的计算一般按预算价格计算 6、下列不属于企业固定资产的是企业的股票 7、企业原材料消费量的计算是以企业为计算对象 8、某企业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甲产品计划产量1000件,实际完成1200件;乙产品计划产量1100件,实际完成1000件;丙产品计划产量900件,实际完成900件,则该企业产品品种计划完成率是66.67% 9、假设某企业的一个生产班组的产品产量定额为40件每小时,某工人在8小时的工作中生产了352件产品,则该工人的生产定额完成率是110% 10、某企业生产某种零件3000件,共消耗合金钢750千克,零件的单耗定额为0.275千克,则该企业生产该种零件的单耗定额指数是90.91% 11、某企业的营业收入,2007年为4200万元,2008年为4100万元,2009年为4500万元,如果这三年的权数依次为0.25、0.35、0.4,则该企业2010年的营业收入预测值为4285万元 12、企业生产税净额是指企业生产税减生产补贴后的差额 13、全年合同订货量是指合同规定本年交货的订货总量 14、下列关于单耗的叙述中正确的是单耗越小越好 15、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一般可分为偶然性因素与系统性因素 16、下列选项不属于原始记录的是汇总表 17、有形产品与无形产品的划分标志是按产品的外在表现划分 18、计算农业总产值时采用产品法 19、为了进行企业经济核算和避免企业间劳动统计上的重复,企业劳动力统计原则是谁发工资谁统计 20 、下列指标中,用于反映企业服务质量的指标是货损率 21、下列人员中应统计为企业劳动力的是带工资学习人员 22、原材料利用率指标是产品或劳务总量与原材料总消耗量之商 23、工业总产值的计算价格采用现行价格与不变价格 24、产品品种计划完成率指标计算时必须遵循不抵补原则 25、反映工人实际用于生产活动劳动时间总量的统计指标是实际工作工时数 26、固定资产总量统计,采用的计价方式不包括按平均价格计算 27、固定资产损耗在价值上表现为折旧额 28、工业生产设备按用途划分可分为两大类,即是通用设备和专业设备 29、企业负责按其流动性可分为流动负责和长期负责 30、按企业组织形式分类,企业可分为单厂企业和联合企业 31、企业内部的统计资料来源于车间和职能科室 32、企业经济调查按照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可分为一次性调查和经常性调查 33、企业产品实物量的表示方法有原始实物量和标准实物量 二、多项选择题 1、原始实物量统计的基本原则为(abd) A.必须符合规定的产品质量标准

企业经济统计学测试题(doc 48页)

企业经济统计学测试题(doc 48页)

《阶段测验二(3~4章)》测验记录 最后得分:100分做题时长:8分钟37秒测验时间:2011-4-3 19:02:21 [返回列表]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 1.企业批发和零售业总产值的计 算 ( ) A.采用“工厂法” B.采用“产品法” C.采用“经营收入法” D.采用“追加价值法”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D 【答案正确】 2.我国规定以每公斤热值为7000卡的煤作为标准能源,XX油田新探明一处原油矿,估计藏量为50亿公斤,经检验该矿原油的发热量为14000卡/公斤.该原油矿的原油可以折算为多少亿公斤的标准煤( ) A.100

B.50 C.75 D.150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A 【答案正确】 3.我们从企业产品的商品价值属性—使用价值、价值及其劳动消耗三个角度去研究,得到企业产品的三种计量方式,下列哪项不属于其中的方式() A.企业产品的使用价值量 B.企业产品的价值量 C.企业产品的劳动量 D.企业产品的实物量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A 【答案正确】 4.企业产品劳动量指标的计算公式为 ( ) A.报告期合格品产量×单位产品价格 B.报告期合格品产量×单位产品定额工时

C.合格品产量×出厂价格 D.合格品产量×销售价格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B 【答案正确】 5.企业工业总产值的计算原则包括生产工业产品的原则和( ) A. 计算时空范围上的统一原则 B. 最终有效产品的原则 C. 核算方法上的主体原则 D. 核算单位上的标准原则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B 【答案正确】 6.商品流转从商品流转与统计总体的关系来划分,可分为() A.批发商品流转和零售商品流转 B.商品总流转和商品纯流转 C.最初商品流转、中间商品流转和最终商品流转 D.生产者自购自销和商业机构商品流转

企业经济统计学

企业经济统计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中不属于企业运行要素的是管理要素 2、下面价值构成为V+M的指标是工业生产净值 3、农业验质量等于自然量×验质率 4、下面各项中,属于本企业物质产品的是企业职工投入劳动而产出的成品 5、建筑安装工程投资额的计算一般按预算价格计算 6、下列不属于企业固定资产的是企业的股票 7、企业原材料消费量的计算是以企业为计算对象 8、某企业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甲产品计划产量1000件,实际完成1200件;乙产品计划产量1100件,实际完成1000件;丙产品计划产量900件,实际完成900件,则该企业产品品种计划完成率是66.67% 9、假设某企业的一个生产班组的产品产量定额为40件每小时,某工人在8小时的工作中生产了352件产品,则该工人的生产定额完成率是110% 10、某企业生产某种零件3000件,共消耗合金钢750千克,零件的单耗定额为0.275千克,则该企业生产该种零件的单耗定额指数是90.91% 11、某企业的营业收入,2007年为4200万元,2008年为4100万元,2009年为4500万元,如果这三年的权数依次为0.25、0.35、0.4,则该企业2010年的营业收入预测值为4285万元 12、企业生产税净额是指企业生产税减生产补贴后的差额 13、全年合同订货量是指合同规定本年交货的订货总量 14、下列关于单耗的叙述中正确的是单耗越小越好 15、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一般可分为偶然性因素与系统性因素 16、下列选项不属于原始记录的是汇总表 17、有形产品与无形产品的划分标志是按产品的外在表现划分 18、计算农业总产值时采用产品法 19、为了进行企业经济核算和避免企业间劳动统计上的重复,企业劳动力统计原则是谁发工资谁统计 20 、下列指标中,用于反映企业服务质量的指标是货损率 21、下列人员中应统计为企业劳动力的是带工资学习人员 22、原材料利用率指标是产品或劳务总量与原材料总消耗量之商 23、工业总产值的计算价格采用现行价格与不变价格 24、产品品种计划完成率指标计算时必须遵循不抵补原则 25、反映工人实际用于生产活动劳动时间总量的统计指标是实际工作工时数 26、固定资产总量统计,采用的计价方式不包括按平均价格计算 27、固定资产损耗在价值上表现为折旧额 28、工业生产设备按用途划分可分为两大类,即是通用设备和专业设备 29、企业负责按其流动性可分为流动负责和长期负责 30、按企业组织形式分类,企业可分为单厂企业和联合企业 31、企业内部的统计资料来源于车间和职能科室 32、企业经济调查按照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可分为一次性调查和经常性调查 33、企业产品实物量的表示方法有原始实物量和标准实物量 二、多项选择题 1、原始实物量统计的基本原则为(abd) A.必须符合规定的产品质量标准 B.必须是本期生产的产品 C.必须是本企业生产的产品 D.必须严格按照产品目录的规定统计 E.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时间标准上报 2、企业原材料储备额包括(abc) A.经常储备定额 B.保险储备定额 C.季节性储备定额 D.定量储备定额 E.定额储备

企业经济统计学综合测试题一

综合测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企业经济统计学是研究企业的哪一数量关系() A.生产与销售 B.投入与产出 C.经济运行 D.资产负债 2.下面价值构成为V+M的指标是() A.工业总产值 B.工业商品产值 C.工业销售产值 D.工业生产净值 3.农业验质量等于() A.自然量×验质量 B.自然量×(1-含水率) C.自然量×(1-含杂率) D.自然量×(1-含水率-含杂率) 4.下面各项中,属于本企业物质产品的是() A.天然矿藏 B.外购的原材料 C.企业职工投入劳动而产出的成品 D.企业职工投入劳动而产出的废品 5.房屋建筑面积中不应包括() A.居室面积 B.墙体面积 C.地下室面积 D.室外安全梯面积 6.非公有经济是指资产归我国内地公民私人所有,或() A.外商、港澳台商所有的经济成分 B.公司集体所有的经济成分 C.国家所有的经济成分 D.公司所有的经济成分 7.企业运行的内部条件有人力要素、物力要素、财力要素和() A.生产要素 B.信息要素 C.供应要素 D.销售渠道要素8.按照调查的组织形式不同、统计调查可以分为专门调查和() A.普查 B.抽样调查 C.统计报表制度 D.典型调查 9.我国对农作物产量,特别是粮食产量的统计广泛采用的方法是() A.普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重点调查 10.无载体服务的特点是() A.生产和消费同时进行 B.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可以分离 C.可以贮存 D.可以转让 11.按产品法计算总产值的部门是()

企业统计试题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经济管理学院《企业经济统计学》试题(B) 院别班级学号姓名 核分人签名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从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括号内) 1、按照企业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分类企业可以分为( ) A单厂企业和联合企业 B公有企业和非公有企业 C特大型企业、大型企业相中小型企业 D资金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企业 2、年劳动生产率与下列哪一项没有关系()。 A时劳动生产率 B实际工作日平均长度 C制度工作工日数 D实际工作年平均长度 3、最大可能的劳动时间是( )。 A日历工时B制度工时 C出勤工时D实际工作工时 4、4、能全面反映所有停工、缺勤和非生产时间的影响程度的指标是( )。 A出勤率B出勤工时(工日)利用率 C制度工时(工日)实际利用率D劳动日利用率 5、如果报告期的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5.5%,工人劳动生产率提高了 l0%,则工人占全部人员的比重提高()。 A 5.5% B 5%

C 27.05% D 25.5% 6、产品生产能力利用率的分母是( )。 A年初生产能力B年末生产能力 C本年新增生产能力D年平均生产能力 7、最大可能的劳动时间是( )。 A日历工时B制度工时 C出勤工时D实际工作工时 8、在企业,准备出售的半成品,视为企业的( )。 A在制品B成品 C半成品D末完成品 9、劳动成果指数为121%,劳动生产率指数为110%,劳动力指数应该是 ( )。 A 133.1%B10% C11% D 110% 10、我们从企业产品的商品价值属性——使用价值、价值及其劳动消耗三 个角度去研究,得到企业产品的三种计量方式,下列哪项不属于其中的方 式()。 A企业产出的使用价值量B企业产出的价值量 C企业产出的劳动量D企业产出的实物量 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10分)(从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5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括号内) 1、列哪些属于于原始记录( )( )( )( )( )。 A领料单B整理表C考勤表 D汇总表E个人生产记录 2、对企业在投入方面包括( )( )( )( )( )。 A劳动分析B原材料分析C设备分析 D产品成本分析E财务分析 3、目前我国采用的产品内在质量标准主要有( )( ) ( ) ( )( )。 A国际标准B国家标准C部颁标淮

000451504 企业经济统计学

201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企业经济统计学》试题 课程代码:00045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非物质性服务的是 A.商业B.家电设备的修理 C.运输D.机器设备的修理 2.按分部、分项工程完成量计算建筑工作量的最基本方法是 A.单价法B.扩大单价法C.工序比重法D.部位进度法 3.某企业工资总额增长了8%,劳动力增长了20%,则平均工资 A.上升16%B.下降16%C.上升12%D.下降10% 4.下列不属于原始记录的是 A.个人生产记录B.工序施工票C.统计台帐D.考勤簿 5.若某企业产品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分别为10万元和8万元,企业总产值为2500万元,则其质量损失率为 A.0.08%B.0.4%C.0.32%D.0.72% 6.主要决定于生产成本和销售费用的节约指标是 A.销售利税率B.资金利税率C.资产产值率D.商品销售率7.产权归企业所有,可供企业自由支配使用或处置的固定资产为 A.租入固定资产B.自有固定资产 C.经营性固定资产D.非经营性固定资产 8.非物质生产性服务活动的服务价值的计算应采用 A.工厂法B.产品法C.追加价值法D.经营收入法 9.企业原材料最低储备定额等于 A.季节性储备最低需要量B.经常储备最低需要量 C.保险储备需要量D.季节性储备 10.企业经济核算的中心是 A.统计核算B.会计核算C.业务核算D.成本核算 11.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磨损系数×有用系数=1 B.更新系数×拆除系数=1 C.磨损系数+有用系数=1 D.更新系数+拆除系数=1 1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企业运行四要素的是 A.人力要素B.物力要素C.财力要素D.组织要素 13.抽查一批零件,其标准差为0.0052mm,公差范围是0.05mm,则工序能力指数为A.1.33 B.1.00 C.1.60 D.0.67 14.某企业期初流动资产800万元,期末流动资产1000万元,产品销售收入3600万元,该企业的流动资产周转率是 A.2 B.4 C.3.6 D.4.5 15.企业增加值的价值构成是 A.V+m B.C1+V+m C.C2+V+m D.C1+C2+V+m 二、多项选择题 16.下列各项中,属于直接费用的有

企业经济统计学考试题

2017年企业经济统计学试题 学号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一.单选(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企业运行的内部条件是( ) A.人力要素、物力要素、环境要素 B.人力要素、物力要素、财力要素、环境要素 C.人力要素、物力要素、财力要素、信息要素 D.人力要素、财力要素、环境要素 2.企业要检验其产品的抗拉强度,应选择( ) A.重点调查 B.统计报表 C.全面调查 D.抽样调查 3.原始记录的是( ) A.企业整理表 B.汇总表 C.台账 D.个人生产记 4.产出是企业经营活动的成果,表现为性能各异的商品和劳务,其差别主要有三个方面( ) A.品种、用途、数量 B.数量、花色、型号 C.质量、数量、规格 D.品种、数量、质量 5.企业内部的统计资料来源于( ) A.车间和职能科室 B.统计科和计划科 C.信息科和生产科 D.综合统计部门 6.按工厂法计算的企业工业总产值()

A.受企业生产起点变化的影响 B.不受企业组织结构变化的影响 C.不能确切反映企业管理生产工作量的变化 D.不能用来反映企业之间的经济技术联系 7.在计算工业总产值的过程中,使用的工厂法是() A.以生产对象为主体B.以经营单位为主体 C.以生产对象与经营单位为主体 D.以产品为主体 8.下列属于生产性服务的是() A.文化服务B.医疗服务 C.生活旅游服务 D.商品经营和运输性作业 9.计算农业净产值时不包括() A.生产者的劳动报酬B.上缴给国家的农业税 C.公益金D.生产过程中的物质消耗 10.全年合同订货量是指() A.合同供货量B.本年签订合同订货量 C.全年完成合同订货总量D.合同规定本年交货的订货总量11.专利是一种产权,专利必须符合的条件是() A.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B.新颖性、特殊性、实用性 C.创造性、有效性、实用性 D.特殊性、创造性、有效性 12.企业工业增加值的价值构成为( ) A.C+V+M B.C1+V+M C.C2+V+M D.V+M 13.能够比较精确反映工人实际用于生产活动上的劳动时间总量的指标是() A.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时数 B.实际工作工日数 C.制度内实际工日数 D.实际工作工时数 14.若原材料实际利用率大于利用定额,说明()

自考《企业经济统计学》部分章节资料

自考《企业经济统计学》部分章节资料 以下是我去年考试前总结的一部分资料,当时我和朋友分头总结的,现在只能找到这些章节的电子版的了,大家做个参考吧! 第四章 企业产值统计是企业统计最基本的内容,对于企业开展综合经济统计分析和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都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企业产值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活动有效的综合反映。 其次,企业产值是企业考核经济效益,进行各种统计分析的基本依据。 而且,企业产值是企业编制计划和检查计划的依据。 此外,企业产值是计算本部门和全社会有关产值指标的基础。 产值指标的价值构成:c,v,m c代表物化劳动移行价值,其中又分为c1和c2.C1为劳动手段折旧值,c2为劳动对象的转移价值,v为必要劳动价值,m为剩余劳动价值。 总产值(总产初)SNA总产出增加值(追加值)净产值(生产净值)包括(MPS净产值SNA生产净值)社会净产值在MPS又称之为国民收入。 在SNA,除了增加值以外,与MPS产值指标相对应,也有总产值和净产值两个指标。其核算内容,包括劳务加之在内。包括企业劳务工作量在内的企业总产值指标,称之企业总产出。 全社会增加值——企业增加值和非企业的增加值的总和,称之为国内生产总值GDP. 企业产值指标的统计必须遵循如下原则: (一)计算内容上的平衡原则。 (二)核算方法上的主体原则,又称对象原则。可以分为三种:产品法、企业法、工厂法。 (三)计算时空范围上的统一原则。遵守规定的时间标准,遵守规定的空间标准。(国土原则) 企业工业总产值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工业生产最终有效成果的价值总和。企业工业总产值采用“工厂法”(企业法)。工厂法是以整个企业为单位,把企业本期工业生产的最终有效成果乘以相应的产品价格,进行加总计算。企业工业总产值只计算企业最终成果。企业内部不许重复计算。在社会再生产的过程中,从全社会加总的角度来看,这部分产品的价值就发生了重复计算。企业总产值包括如下几大部分:产成品价值,工业性作业价值和自制半成品、在制成品末期初结存差额价值。 (一)成品价值:本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经检验合格并已包装入库,或者虽未入库,单已办理入库手续的产品,称之成品。作为成品,不管是否已经售出,也不管是自备原材料生产的,还是来料加工生产的,都应安全价计入总产值。准备出售和已经出售的半成品,视同成品看待,亦按全价计入总产值。企业自产自用设备和非生产用的产品价值,企业发外加工的成品价值,亦既定或者来料加工的成品价值。 (二)本期完成的工作性作业价值:已完成的工业性作业价值,应按加工价值(包括工费和料费)计入总产值,不包括加工件本身的价值。企业自行完成机器设备和交通运输工具大修理作业价值也包括在内。 (三)半成品、在职聘期末期初结存量的差额价值。生产周期在半年以上的计算以上数额。一般企业通常略而不计,是对一些生产周期较长的企业加以计算。SNA包括废品。 (一)(二)(三)项相加,即是企业的工业总产值。 按“工厂法”计算企业工业总产值指标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企业工业总产值受物质消耗转移价值的影响。 第二,企业工业总产值受企业组织结构变动的影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