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用药常识
- 格式:doc
- 大小:76.00 KB
- 文档页数:5
日常生活中用药的13个小常识日常生活中用药的13个小常识1、治疗消化道疾病的药物、治疗糖尿病的药物,要随餐走。
2、治疗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颈椎病、血脂异常的药物,要定时服用。
3、外用的栓剂如果在夏天融化了,可以放回到冰箱,凝固了就可以再用。
4、眼膏要在晚上入睡前使用,滴眼液则可以白天使用。
5、柚子汁、橙汁代谢要通过肝脏,会妨碍药物代谢,甚至使药物发生不良反应。
6、很多药物绝对不能和酒精同时使用,甚至会造成精神失常。
7、咖啡、茶里含咖啡因,影响安眠药物的`效果;如果同时服用兴奋剂,则造成精神亢奋。
茶水会影响药物吸收。
8、生病了服药期间不要吃辛辣、生冷食品。
9、拿到药物先看禁忌证一栏,有禁忌证再好的药物也坚决不能用。
10、购买药物要少量,以免吃不完或发生不良反应后浪费。
11、药物有效期到9月,9月也可以用;药物失效期到9月,9月就不能再用。
12、无论是液态钙还是固体钙片,都要随餐吃。
13、控制血脂的药物,只要不是缓控片、控释片、肠溶片,都可以掰开服用。
家庭用药安全科普小常识建立家庭小药箱1、可以购买现成的小药箱,也可以用结实的纸箱,再或者把柜子的抽屉腾空专做药品储存用。
2、药箱内应预先分区,如果是自制药箱,至少应分成人用药品、小儿用药品两个区,在进行分类存放、管理。
3、还要把每个区内的外用药与内服药分开摆放,最好用不同色标标识在药瓶上,以免误拿、误用。
4、有特殊药品,如可引起某些家庭成员过敏的药品、毒性药品等,可单独存放在药箱一角并做明显标记。
加强家庭药箱的管理1、家庭药箱专物专用,药品不能与食品、保健品及杂物等同贮。
2、消毒、灭蚊、灭蟑类药品也不能放在家庭药箱内,以免发生意外。
3、药箱应置于儿童不能触及处;不得将家庭药箱或内存的药品作为玩具给小孩玩耍,以免小孩误服药品。
重庆、上海分别曾有4岁女童因误把避孕药当糖果吃,导致月经初潮或乳房发育等,这样的教训应该引起家长们的警惕。
常备药品有哪些1、家庭备药贵精不贵多,关键是能急用。
[家庭急救常识]家庭用药常识[家庭急救常识]家庭用药常识篇一 : 家庭用药常识家里常备药不宜过多,但应具备以下原则:一、常见病用药:如伤风感冒、咳喘、气管炎等呼吸道病常用药;拉稀呕吐、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病常用药;其他如鱼肝油、钙片、五官科及皮肤科病外用药等。
二、常用的药:治疗各系统病的药种类很多,家里应备的只能是常用的。
作用相似的药物很多,挑选一部分备用即可。
三、安全的药:儿童用药要求较严,使用不当极容易发生不良后果。
备用的药应该是副作用少、毒性反应小、使用方法简便的药品。
四、使用方便:家里常备药主要以口服药、外用药为主。
注射药尽量少用,因使用不当,掌握不好,容易发生过敏、中毒而造成不良后果。
五、便于存放的药:家庭常备药存放的时间一般较长。
这就需要存放的药量少些,特别是容易变质失效的药更应少备些。
具体地说,应以药片为主,水剂为辅。
要选择些包装比较好的药物存放。
六、易于掌握的药:各种药都各有用量、用法、适应症和副作用,复杂的,家长难以掌握。
因此,应备用的药要少而精,种类少些,易于记住,便于使用,可少出差错。
家庭药物治疗时的用量凡是能产生药物治疗作用所需的用量,通常称为剂量,也可称为药用量。
它是指成年人一次服药的平均用量。
这个量是经过科学试验和实践经验得出的,如少于这个量,就不能较好地发挥其治疗效果;如用量过多则产生副效应,增加到一定程度,还能导致病人中毒,甚至致死。
所以,应特别注意,尤其在家庭用药时更应慎之又慎。
家庭用药的剂量,也应因病人具体情况不同而异。
60岁以上的老年人,由于机体各器官功能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对药物吸收、分布、代谢、排泄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因此,一般可用成人剂量的四分之三。
小儿由于各器官功能发育还不完善,对药物也比较敏感,通常用药剂量比成人小,按成人剂量折算,或按体重计算给药。
家庭安全用药的注意事项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药卫生知识的普及,以及公费医疗制度的改革,许多家庭都备有日常用药。
家庭用药常识宣传语
1.常备药品,及时应急,保障家人健康。
2. 用药须知,药量要准确,副作用需关注。
3. 不宜滥用,不宜自行更改剂量,遵医嘱用药。
4. 药品储存要注意,避免阳光直射、高温潮湿。
5. 药品过期不可使用,及时淘汰,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6. 药品随身携带要谨慎,儿童不宜触及,避免误食。
7. 家庭院内药品种类要齐全,随时应对意外伤害。
8. 饮食要清淡健康,减少药品使用频率,预防疾病。
9. 广告宣传不可全信,选择正规渠道购买药品。
10. 家庭用药,健康知识要掌握,做好安全防范。
- 1 -。
家庭用药安全知识在现代生活中,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医疗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家庭会自备一些常用药品以应对突发状况。
然而,家庭用药如果缺乏正确的知识和管理,很可能不仅无法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甚至可能带来健康风险。
因此,掌握家庭用药的安全知识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家庭备用药品的选择应遵循“必需、有效、安全”的原则。
对于常见的感冒、发烧、消化不良等症状,可以备有一定量的非处方药物,如退烧药、止痛药、抗过敏药等。
重要的是,所备药品必须是保质期内的、包装完好无损的,并尽量选择已知品牌的药品,以保证药品质量。
其次,正确储存药品是保障家庭用药安全的关键一环。
大多数药品需要在干燥、避光、通风良好的环境中保存,特殊药品如胰岛素等则需要按照说明书要求冷藏。
此外,将药品置于儿童和宠物触及不到的地方,以防意外食用。
在使用任何药品之前,一定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药品的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等信息。
切勿盲目跟风或凭借经验自行用药,特别是对于抗生素等处方药,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避免滥用药物,尤其是抗生素的滥用可能导致耐药性的产生,对个人及社会均构成巨大威胁。
此外,注意观察用药后的身体反应。
若出现说明书中未提及的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
同时,不要随意购买网络或地摊上的药品,以免购入假劣药品,危害健康。
家庭成员之间的药品要严格分开,不可共用。
因为不同个体的体质差异可能导致同一药品的效果和副作用大相径庭。
特别是对于有慢性病或特殊病史的家庭成员,更需谨慎对待其用药问题。
最后,定期清理家庭药箱也是必要的。
检查药品是否过期,及时淘汰过期、变质的药品。
药品过期后,其化学成分可能会发生变化,不但失去疗效,甚至可能生成有害物质。
综上所述,家庭用药安全不可忽视。
正确的药品选择、妥善的药品储存、合理的用药方法、细致的用药观察以及定期的药箱清理,都是确保家庭用药安全的重要环节。
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家庭备用药品的作用,为家庭成员的健康保驾护航。
家庭用药常识RebeGuan1.课程的目的和意义: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日益关注健康,海量信息和信息渠道的畅通更使人们在保健和生活方式方面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社会,经济和政策上等因素使人们在保持自身健康方面承担起更大的责任,使得自我发现,自我治疗,明确怎样正确服用药物在公众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本课程理论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理论浅显易懂,更加突出日常实用性,让我充分了解人体常见病的发病原因与预防、治疗方法,结合各种药物的临床做用做到合理用药,通过健康用药知识的普及,提高了我合理用药的意识2.1)药品: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分为处方药(Ethic)和柜台药(OTC)两种。
以处方药(Ethic)的销售环节为例,从药厂生产出厂——医药商业公司——医院药剂科——医院药房——医生处方——患者购买2)药品的分类: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处方药必须经医生处方,在医疗专业人员指导下应用的药品具有一定的毒性及其他潜在的影响,用药方法和时间都有特殊要求,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国家严格规定处方药不得对公众做广告宣传,但允许其产品信息在医学工业学术杂志上传播非处方药(OTC)不需要医生处方,在药店或药房即可买到的根据患者对病情的自我判断,或借助药品说明书,或医师对消费者所购药品的性能提供咨询,自我进行治疗的药品(同安堂维C、感康、川贝枇杷露)药盒上带绿色OTC标识的药物,即除可在药店出售外,还可在超市、宾馆、百货商店等处销售的乙类非处方药;药盒上带红色OTC标识的药物,即只能在获得《药品经营许可证》的零售药店销售的甲类非处方药。
绿色OTC标志的乙类非处方药的安全性更高。
3.国药准字药品生产单位在生产新药前,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严格审批后,取得的药品生产批准文号,相当于人的身份证。
格式:国药准字+1位字母+8位数字;字母包括H、Z、S、B、T、F、J,分别代表药品不同类别:H:化学药品,Z:中成药,S;生物制品,B:保健药品,T:体外化学诊断试剂,F:药用辅料,J:进口分包装药品。
4.保健品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调节人体的机能,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一种食品卫生部批准文号格式:国产:卫食健字(年份)第****号进口:卫进食健字(年份)第****号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文号格式:国产:国食健字G200*****进口:国食健字J200*****保健品不是营养品,营养品一般都富含人体需要的营养素;保健食品是具有特定保健功能、只适宜特定人群的食品,它的营养价值并不一定很高5.卫生消毒用品酒精(75% 95%)、来苏水(84消毒知识拓展:消字号的产品)6.化妆品:以涂抹、喷洒或者其他类似方法,散布于人体表面的任何部位,如皮肤、毛发、指趾甲、唇齿等,以达到清洁、保养、美容、修饰和改变外观,或者修正人体气味,保持良好状态为目的的化学工业品或精细化工产品7.正确服用口服药物目前,80%的药物是通过口服的,包括片剂、胶囊、颗粒、糖浆、滴丸等。
服用方法:1、洗净双手,倒一杯温开水;2、先喝口水,润湿喉咙和食管;3、药物放进嘴里,抿一口水咽下药物,接着多喝几口水;4、服药后不要马上躺下,最好站立或走动一分钟,以便药物进去胃里。
5、服药后30-60min内不能做剧烈运动。
8.吸收:药物由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除静脉注射和静脉滴注给药外、其它途径给药都存在吸收过程。
9.给药方式:口服(po)、肌内注射(im)和皮下注射(sc)、舌下给药和吸入给药。
口服给药:通过胃肠道吸收,主要在小肠吸收。
胃-肠道-门静脉-肝脏-血液(体循环)。
药物剂型:片剂、胶囊、滴丸、口服液内注射和皮下注射静脉注射:肌内注射法:将药液注入肌肉组织;皮下注射法:将小量药液注入皮下组织。
通过毛细血管吸收,药物吸收快且完全,且前者快于后者。
而静脉注射直接入血。
10.分布:药物吸收后随血液循环被转运到个组织器官的过程。
体内屏障:机体中有些组织对药物的通透性具有特殊的屏障作用,主要有血脑屏障、胎盘屏障(形同虚设)和血眼屏障。
11.代谢:机体对药物的化学处理过程。
肝脏是最重要的代谢器官,此外还有胃肠道、皮肤、肾。
12.排泄:药物及其代谢物被排除体外的过程。
主要排泄器官有肾脏、胆道、肠道、肺唾液、乳腺、汗腺等。
13.说明书1.药名:通常可分为商品名或通用名、化学名。
通用名和化学名世界通用,任何教科书或文章上出现的应是同一名称,一般以英文和译文表示。
商品名,每一家生产药厂都可为其产品取一个商品名。
因此,相同成分的药品,或是化学名相同的药品,可能有多个商品名。
不同的商品名,意味不同厂家的产品及不同的品质。
2.主要成分:单一成分或复方成分。
成药里复方产品居多,医师处方药则单方居多。
说明书中标明的多为主要成分。
(感冒清的主要成分为板蓝根、山芝麻、穿心莲等。
)3、适应症:或称作用与用途。
即根据药品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情况,将使用本品确有疗效的疾病列入适应症范围。
在一些中成药的说明书中常用“功能与主治”表示。
服药一定要在适应症范围内,尤其是OTC(非处方药)药物,应按照适应症服用,避免错服。
4.用法与用量:说明书上的药品量通常指成人剂量,儿童剂量则要根据年龄或体重计算。
许多中西药的重量用克(g)、毫克(mg)等表示,容量用毫升(ml)表示,并按1克=1000毫克,1升=1000毫升的比例换算。
药物用量常注明一日几次,每次多少量;儿童常用每日每公斤体重多少量来表示。
药品的用法需根据该药的剂型和特性,注明为口服、肌肉注射、静脉用药、外用及饭前服、饭后服、睡前服等。
病人应严格按照说明书注明的方法用药。
5.不良反应:许多药物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副作用,除药物本身的特性外,还与用药者的身体素质、健康状况有关。
(有过敏体质的人使用青霉素、链霉素容易发生过敏反应。
有些药品口服后会刺激胃肠道引起恶心、呕吐等反应,有些药物对肝肾有毒性等)6.注意事项:为了安全使用药物,必须列出该药的慎用、忌用和禁用对象。
有禁忌症的人,绝对不能使用相应的药物,慎用的药物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密切监测不良反应。
7.规格:指该药每片或每支的含量。
8.贮藏:此项为药品保存中的一些要求,多数药品均需避光,密闭并在阴凉干燥处保存。
许多生物制品需冷藏或低温保存。
变质的药物绝对不能服用。
9.有效期、保质期或失效期:许多药品均注明有效期,药品超过有效期或达到失效期后则为过期失效,过期药物绝对不能服用。
10.批号:药品批号一般表示该药的生产日期。
注意:一些欧洲国家进口药的年月日写法按日、月、年排列。
美国进口药大多按月、日、年排;日本进口药大多按年、月、日排列;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常用罗马数字代表月份。
14.药品说明书要看什么?一、看清“成分”避免重复用药二、认准“批准文号”防假药三、看准“批号”和“有效期”四、对不对症看“适应症(功能主治)”五、对“不良反应”要心中有数六、别拿“禁忌”不当回事七、遵循“用法与用量”保证疗效八、按“贮藏方法”存药保证药品质量15.吃药的注意事项错误一:简单的随一日三餐服药“一日三次”:将一天24小时平均分为3段,每8小时服药一次。
按时服药,保证体内稳定的血药浓度,达到治疗的效果。
“饭前服用”则是指此药需要空腹在餐前1小时或餐后2小时服用以利吸收。
“饭后服用”则是指餐后半小时服药,利用食物减少药物对胃肠的刺激或促进胃肠对药物的吸收。
错误二:躺着服药躺着服药,药物容易粘附于食道壁。
不仅影响疗效还可能刺激食道,引起咳嗽或局部炎症;严重的甚至损伤食道壁,埋下患食道癌的隐忧,最好取坐位或站姿服药。
错误三:对着瓶口喝药对着瓶口喝药的情况多见于喝糖浆或合剂。
一方面容易污染药液,加速其变质;另一方面不能准确控制摄入的药量。
错误四:多药同服多药同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就很难避免,甚至还会引起一些你意想不到的麻烦。
(如果你怀疑自己正在或即将服用的几种药物可能产生不良相互作用,一定要主动向医师或药师咨询,切记不可自行随意停药或换药。
)错误五:喝水过多喝水过多会稀释胃酸,不利于对药物的溶解吸收。
一般来说送服固体药物1小杯温水就足够了。
糖浆这种特殊的制剂,特别是止咳糖浆,需要药物覆盖在发炎的咽部黏膜表面,形成保护性的薄膜,以减轻黏膜炎症反应、阻断刺激、缓解咳嗽,所以,建议喝完糖浆5分钟内不要喝水。
错误六:服药后马上运动药物服用后一般需要30~60分钟才能被胃肠溶解吸收、发挥作用,其间需要足够的血液参与循环。
马上运动会导致胃肠等脏器血液供应不足,药物的吸收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16.大学生中常见疾病及防治:感冒、食物中毒、便秘和痢疾1)普通感冒:由多种病毒引起的呼吸道常见病。
流行性感冒:有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急性传染病。
(病毒存在于病人的呼吸道中,在病人咳嗽、打喷嚏时经飞沫传染给别人,一般在冬春季流行的机会较多,病程约为7~10天)预防:1、勤洗手,用肥皂勤洗手2、打喷嚏或是咳嗽时勿用手遮挡,应尽量向地面打喷嚏和咳嗽3、不要用手摸脸4、大量饮用干净的水,保持室内通风、一定的湿度,用鼻呼吸,感冒季节少参加社会活动5、放松心情,保持充足的睡眠6、打预防流感的预防针。
非药物防治感冒十二法:1、冷水洗面2、喝鸡汤3、多食萝卜4、糖姜茶合饮5、少吃食盐6、冲服蜂蜜7、多吃佐料,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8、食醋滴鼻、熏蒸9、搓手感冒期间的禁忌:感冒期间勿锻炼,防止感冒演变为病毒性心肌炎、肺炎、风湿病;不可随便使用药物治疗,盲目药物治疗会增强细菌抗药性,损害人体免疫系统。
不能不服药,不能乱服药。
2)食物中毒:因进食含有毒素的食物所致,以腹痛、呕泻等为主要表现的中毒类疾病症状:以上吐、下泻、腹痛为主的急性胃肠炎症状,严重者可因脱水、休克、循环衰竭而危及生命。
防治:1、补充液体、补充因上吐下泻所流失的电解质,如钾、钠及葡萄糖;饮食要清淡2、腹痛程度严重的病人可适量给予解紊剂,如颠茄合剂或颠茄片。
注意事项:1、呕吐与腹泻是肌体防御功能起作用的一种表现,不应立即用止泻药2、如无缓解迹象,甚至出现失水明显,四肢寒冷,腹痛腹泻加重,极度衰竭,面色苍白,大汗,意识模糊,说胡话或抽搐,以至休克,应立即送医院救治,否则会有生命危险。
3)便秘与痢疾原因:不良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改变、排便姿式不当、精神抑郁或过于激动和睡眠不足。
预防:1)饮食中必须有适量的纤维素2)每天要吃一定量的蔬菜与水果3)主食不要过于精细要适当吃些粗粮4)晨起空腹饮一杯淡盐水或蜂蜜水5)每晚睡前按摩腹部,养成定时排便的习6)保持心情舒畅生活要有规律。
腹泻:感染性腹泻、消化性腹泻、炎症性肠病、激惹性或旅行者腹泻、菌群失调性腹泻、功能性腹泻防治:1)注意饮食健康,不食生冷食物及不洁净瓜果2)用餐前先洗手,注意个人卫生3)多喝开水及卫生达标的饮用水4)不要滥用抗生素5)避免精神浮动过大17.胃病预防:1)避免长时间精神紧张2)避免过度劳累3)合理饮食4)避免酗酒5)戒嗜烟6)戒浓茶咖啡7)用餐文明8)勿睡前进食9)讲卫生18.睡眠生理心理功能:促进脑功能发育;巩固记忆;促进体力与精力的恢复;促进生长;增强免疫功能失眠原因:1、环境原因:睡眠环境的改变2、个体因素:不良的生活习惯3、躯体原因:躯体不适4、精神因素:因某个特别事件引起兴奋,忧虑所至的机会性失眠5、情绪因素:情绪失控6、心理原因:急性境遇焦虑、心理障碍建议:1)足部保暖2)不开窗3)晚上不打扫卫生4)卧室里只能摆放郁金香5)擦掉化妆品6)每天多睡15分钟治疗:1、病因治疗,驱除诱发因素2、预防从一过性或短期失眠发展成慢性失眠3、手段: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和综合治疗;认知-行为疗法.19.运动病即晕车、晕船、晕机和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摇摆、颠簸、旋转、加速运动等所致疾病的统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