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啃”硬骨的女代表
- 格式:doc
- 大小:253.00 KB
- 文档页数:3
九一八事变中的英雄传奇顽强抗争的女战士九一八事变,指的是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军队侵略中国东北的开始。
在这场历史性事件中,许多英勇抗日的女战士以其顽强抗争的精神和无畏的勇气成为了传奇。
她们以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女性在国家危难之际的坚定决心和伟大贡献。
本文将着重介绍九一八事变中几位令人敬佩的女战士。
一、杨振华杨振华是一位出生于东北的革命女战士。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她立即加入了东北抗日联军,积极参与抗击日本侵略的斗争。
杨振华在抗日队伍中迅速崭露头角,成为一名出色的指挥员。
她率领部队,不断发动进攻,粉碎了日军的多次进犯。
在一次战斗中,她被敌人击中受伤,但她并没有屈服,而是鼓励士兵坚持战斗,并率领队伍击退了日军。
杨振华的英勇事迹在东北地区广为传颂,她成为了九一八抗战的一位传奇女将。
二、刘秀荣刘秀荣是一位来自中国南方的女战士,她在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与了东北的抗日斗争。
刘秀荣在战斗中表现出色,不仅勇猛善战,而且智谋过人。
她以她的睿智和冷静指挥,带领部队多次成功地打击了敌人。
刘秀荣是一位出色的狙击手,她准确地击倒了许多日军高级指挥官。
她的存在为中国抗日斗争注入了新的力量,激励了更多的人投身到抗日战争中去。
三、丁秧秧丁秧秧是一位出生在农村的女战士,她在九一八事变中选择了毅然投身于抗日战争。
丁秧秧非常懂得山地作战之道,在战斗中她善于利用地形进行埋伏和伏击,多次成功地破坏了日军的行动。
她带领乡亲们组成了一支民兵队伍,奋勇抵抗着敌人的侵略。
丁秧秧积极参与游击战斗,不仅打击了日军的敢死队,还解救了许多被关押的同胞。
她的坚毅与勇猛成为东北人民抗日斗争的象征。
这些女战士在九一八事变中凭借自己的智勇和意志力,以坚定的抗争精神为中国抗日斗争注入了强大力量。
她们不畏强敌,为国家和人民的自由和独立而奋斗。
尽管她们的名字在历史长河中可能会逐渐远去,但她们的英勇事迹永远值得我们缅怀和纪念。
通过对九一八事变中的女战士的介绍,我们能够深刻认识到女性在国家危难时刻所展现出的坚定决心和勇气。
疫情期间的英雄人物事迹1. 【钟南山院士】84 岁钟南山再战防疫前线。
17 年前奋战在抗击非典第一线,如今再战防疫最前线, 84 岁的钟南山有院士的专业,有战士的勇猛,更有国士的担当。
一路奔波不知疲倦,满腔责任为国为民,的确实确令人肃然起敬!感谢钟南山,感谢负重前行的医生,感谢所有为防控疫情而努力的人。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1960 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 , 2023 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荣誉博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
2023 年抗击' 非典' 先进人物。
现任中华医学会参谋、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广州市科协____、广东省科协副____、 ____中文大学(深圳) 理事会成员等职。
主要从事高氧/低氧与肺循环关系研究。
首批国家级有突出奉献专家,先后担任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主任委员,结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吸烟与安康医学参谋,国际胸科学会特别会员,亚太地区执委会理事。
2023 年 6 月 1 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荣膺第十一届光华工程科技奖成就奖。
2023 年,作为中国抗击非典型肺炎的领军人物,在SARS(地区民间通称为' 非典型肺炎' ) 猖獗的非常时期,钟南山不但始终在医疗最前线救死扶伤,还积极奔赴各疫区指导开展医疗工作,倡导与国际卫生组织之间的亲密合作,因功勋卓著,荣获全国' 五一' 劳动奖章,同时被广东省荣记特等功,被广州市授予' 抗非英雄' 称号。
人物点评17 年前,钟南山教授领军抗击非典; 17 年后的这个冬季, 84 岁的他再次临危授命,出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
他建议公众“没什么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 ,自己却做了“逆行者” ,义无反顾赶往武汉防疫第一线,满满的行程安排,风尘仆仆。
这位当年敢讲真话、敢涉险滩、敢啃硬骨的老人,再次成为绝对的超级明星、全民偶像。
今古中外的优秀女性榜样事例作文篇1女孩子真棒!大家好,我是一个五年级的小朋友。
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讲女性的力量,以及一些鼓舞人心的女性英雄事迹。
先从古代说起吧!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中国,就有很多了不起的女性。
比如嫦娥奶奶,她勇敢地拒绝了不老不死的丹药,为了人间和平而牺牲自己。
还有著名的女诗人李清照,她的词句优美动人,描绘了女性独特的情感世界。
再看看古代其他国家,有位大名鼎鼎的无畏女王叫阿尔忒弥西亚,她身穿盔甲,驰骋沙场,却也温柔贤惠。
法国贵妇让·达尔克则在十五岁就披甲上阵,成为救国英雄。
到了近现代,女性地位逐渐提高,女性英雄更是遍地开花。
著名的女科学家曼·居里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缔造了人类科学史上的奇迹。
黑人女权斗士罗莎·帕克斯则为消除种族歧视而不懈奋斗。
说到中国近代,我们自豪有像钱穆先生那样的女英雄林徽因。
她不但是才女佳人,也是国学大师,为了保护文物,她曾放弃了去美国的机会。
而宋庆龄主席则是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被人们亲切地称为"人民的大姐"。
当代中国的女性成就更加骄人,不知从何说起才好。
比如高分子化学家陈芝芘院士,她建立了高分子物理学科,并产生了重大影响。
宇航员景海鹏还成为第一位登上天宫空间站的中国女宇航员。
说到外国当代女性,我们也要充分赞赏她们。
例如宇航员萨莉·莱德,她执行太空行走,在绝境中完成了艰难的维修任务。
还有马拉拉这位女孩,虽然只有十六岁,但因为捍卫女童受教育权利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提到女性领袖,我们中国深受尊敬的习近平主席的夫人彭丽媛女士也是一位杰出的女性。
她不但是著名的乐舞家,还热心于公益事业,用音乐和舞蹈传播中国文化。
大家看,这么多不同时代的女性们,她们勇敢、坚强、才智过人。
正是因为有了她们,世界才变得更加美好!我希望将来也能成为像她们那样的楷模,为社会、为人类贡献自己的力量。
女孩子真棒!总有一天,我们也会成为很棒的大人,让世界因为我们而变得更加美好。
妇女节勇敢的女性妇女节是一个向所有勇敢的女性致敬的节日,它是为了庆祝女性所做出的伟大贡献和战胜困难的勇气而设立的。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应该回顾一下那些在不同领域中表现出勇敢和坚韧的女性们。
她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改变世界,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启发和鼓舞。
本文将介绍几位具有代表性的勇敢女性,并探讨她们是如何克服困难并影响社会的。
1. 玛丽·居里(Marie Curie)玛丽·居里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她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
她的贡献不仅限于科学领域,也为妇女争取了平等的权利。
居里勇敢地推动了放射性研究,不顾个人安危,为人类的福祉做出了巨大贡献。
她的坚持和勇气在当时是非常罕见和令人钦佩的。
2. 露丝·巴德·金斯堡(Ruth Bader Ginsburg)露丝·巴德·金斯堡是美国最高法院的一位女性大法官,她是妇女权益的倡导者和捍卫者。
她长期致力于为性别平等而战斗,并为制定一系列保护妇女权益的法律做出了重要贡献。
金斯堡的勇气和智慧使她成为一个坚定的呼声,她为妇女争取了平等的机会和权益。
3. 马尔拉·优素福(Malala Yousafzai)马尔拉·优素福是巴基斯坦一位年轻而勇敢的女权主义者。
她追求教育平等的信念使她成为最年轻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
尽管面对过生命威胁和袭击的风险,但优素福坚韧地继续她的使命,为那些无法获得教育机会的妇女发声。
她的胆识和毅力激励着全世界的人们。
4. 艾米莉·戴维森(Amelia Earhart)艾米莉·戴维森是一位妇女飞行家,她敢于挑战传统的性别角色,成为历史上最著名的飞行员之一。
她追求飞行自由,并成为第一个独自横越大西洋的女性。
她的勇敢和决心帮助她打破了性别的界限,并为后来的女性飞行员树立了榜样。
5. 丽莎·梅尔(Lise Meitner)丽莎·梅尔是一位奥地利裔犹太裔物理学家,在二战期间逃离纳粹德国,并为核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抗击疫情的英雄事迹3篇抗击疫情的英雄事迹1"董主任,我在电视上看到你了,你如今怎么瘦得这么狠呐?我年纪大了,不能给你帮忙,我一点力都出不了。
我老伴说我,这么大岁数了,待在家里不给社区添乱,就是给董主任帮忙了。
你要保重身体啊!'一通来自90多岁的叶婆婆的电话,让武汉市江汉区唐家墩街西桥社区书记、主任董守芝,倍感暖心。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董守芝始终奋战在社区防控一线。
24小时开机的她,有时一天要接一百来个电话,大多是求助的,也有表示关怀和感谢的。
西桥社区是一个由单位宿舍、"城中村'和部分新建小区组成的混合型社区,有7300多户1.6万余人,老旧小区和平房区居多,有400多栋平房,而有物业管理的小区只有6个,11个小区没有物业。
从年前开始,董守芝和同事们就开始在社区清楼道、清屋顶、清死角,做大扫除,用消毒液在整个社区开展消杀。
社区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
疫情扩散后,董守芝带着同事开通社区之音,滚动播报各类通告和提示,组织居民在线上学习传染病防治方法。
同时,社区通过微信群上报信息、工作人员拨打电话、上门排查等方式,开展拉网式大排查,准时发觉"四类人员',梳理搜集危重在家的基础病患者信息、需求,特殊是尿毒症透析患者、恶性肿瘤以及孕产妇等,以便给他们提供急需的服务。
从事社区工作27年的董守芝深知,社区的疫情防控,必需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必需坚持依法防控、科学防控、精准防控。
西桥社区里,社区群干与街道相关部门、物业公司、志愿者、网格党支部成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通力协作,各方力量拧成一股绳,确保服务不断档。
给董守芝底气和信念的,还有来自家人的关爱。
董守芝的老伴身体不好,但总是力所能及地帮她做点事。
只要她一到家,老伴总会吩咐她加强养分、留意休息,又给她冲热水袋,暖手暖脚。
"自己年龄大了,又患有高血压,儿子儿媳不想让我太操劳。
他们很担忧我,一再嘱咐我要照看好自己。
女性中的男性——戴凤莲摘要:戴凤莲是《红高粱家族》中塑造的最为成功的女性艺术形象,她的身上具有温热、丰腴、泼辣、果敢等等的女性美,同时她的情怀更为豁达而博大、智勇双全、谋事果断,可谓是战火中不多见的女英雄形象。
她将生活本身的复杂与多义融合,展现给世人别样的女性风情。
关键字:戴凤莲;女性;男性;叛逆;野性莫言是当代文坛最具活力,奇崛瑰丽的作家,他的小说《红高粱家族》给文坛袭来了一股夹杂着原始野性又满含生命力的高粱风。
《红高粱家族》把全知视角和限知视角统一到“我爷爷”、“我奶奶”之中——以“我的追述、评论为叙述声音想象‘爷爷’、‘奶奶’的传奇人生。
”小说不仅成功塑造了一个具有强烈的野性生命力的复杂的形象——“我爷爷”,同时更为成功的塑造了一个反传统的女性主人公形象——“我奶奶”。
作为一个艺术典型,“我奶奶”戴凤莲这一形象的独特之处主要表现在其“独具魅力的女性美中夹杂着对男权文化的突破以及女性形象向男性形象的转变”。
一、独具魅力的女性美作者交叉叙述着有关“我奶奶”戴凤莲短暂、真实又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
“十六岁那年,她已经出落得丰满秀丽,走起路来双臂挥舞,身腰扭动,好似风中招颭的杨柳”,同时她还拥有一双激起男性欲望的第三特性“三寸金莲”。
她曾有着一个普通少女的普通愿望:盼着“一个识文解字,眉清目秀,知冷知热”的男人,渴望“躺在一个伟岸的男人怀抱里缓解焦虑,消除孤寂”。
但命运没有给她那样的机会,父母为了换取一头骡子而将她许配给麻风病人单扁郎,她喊出了“贪财的爹,狠心的娘,你们把我毁了”的反抗性的呐喊。
花轿成了“不知装过多少个必定成为死尸的棺材”。
在蛤蟆坑遇到“吃拤饼”的时候,“奶奶端坐不动,脸上的笑容凝固了一样”,反正此刻她的心早已被世俗婚配制度浇灭,因此她不感到害怕,索性“奶奶欠起身,大大方方地跨过轿杆…右眼看着吃拤饼的人,左眼看着轿夫和吹鼓手。
”这种淡定自若不同反响的出场,本身就隐藏着一种原始野性的爆发力。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抗日女战士坚毅的铁娘子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对抗日本侵略的艰苦卓绝的战争,这场战争中涌现出了一大批英勇无畏的抗日英雄,其中就包括了许多坚毅的抗日女战士。
她们身上展现出的顽强毅力和无私奉献精神,成为这一时期的亮丽风景线。
本文将重点介绍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抗日女战士,以及她们所具备的坚毅品质。
一、勇敢坚毅的铁娘子——聂荣臻聂荣臻,军事家、政治家,被誉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
聂荣臻女士在抗日战争中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敢与坚毅。
她以不屈不挠的精神和高尚的责任感,一直致力于反对日本侵略和保家卫国的事业。
二、投身抗日战争的红色花朵——朱德的妻子邓颖超邓颖超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也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积极投身抗日事业的坚毅女战士之一。
她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始终保持着无私奉献的精神,并在战争中尽职尽责地保护和支援中国抗日军队。
三、抗日战争中的“百树园”的女战士——叶挺的夫人谢旻谢旻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杰出的女战士之一,她是叶挺将军的夫人,也是“百树园”的创建者。
她积极参与抗日战争,不仅亲自组织和训练女子游击队,还在日寇侵略下保护了许多无辜百姓的利益。
四、抗日战争中的女英雄——王裕芳王裕芳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一名女抗日英雄,她以坚韧不拔的信念和勇敢无畏的精神,投身到解放战争的浩劫中。
她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多次表现出无私奉献的精神,为保卫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五、坚强的中国抗日女战士的品质中国抗日女战士们共同拥有坚韧不拔、勇敢无畏的品质。
她们在抗日战争中临危不惧,英勇奋斗,为国家和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她们不畏艰险,不顾个人安危,无私奉献,体现了中国女性抗战者的高尚品质。
在中国抗日战争这一特殊时期,中国抗日女战士们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她们凭借坚毅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为保护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赢得了民族的尊重和民众的崇敬。
值得我们永远怀念和敬重。
结束。
从《活着》人物家珍浅析旧社会女性的坚强【摘要】《活着》是余华的创作的转折点,讲述了福贵从抗战到改革后的经历,家人逐一离他而去,他的妻子——家珍,他背后的女人最终也离他而去。
余华作品为数不少的女性形象中,也不乏一些有血有肉、性格鲜明、体现着民问女性真实生活状态的人物,她们是基层女性形象的代表,具有民间女性特有的性格。
本文讲述了家珍对福贵的影响和她所代表的女性形象。
【关键词】《活着》动荡死亡母爱悲凉的悠悠曲调,悲凉的漫漫人生,个人的命运就如蝼蚁那般渺小,唯有自我珍重,自我坚持,才能擦拭岁月中的尘土,磨平生活中的棱角,抹去苦难后的痕迹。
《活着》中家珍是一个富人家的千金,是福贵的妻子,她是福贵破产后最不想失去的人。
最后因软骨病死去,福贵陪她到最后一刻。
首先,家珍是一个为自己的男人而活的典型。
中国有句俗语,叫做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似乎男人永远是女人的天,即使自己的男人猪狗不如,也要做牛做马侍奉着,这似乎就是女人的命,女人就应该这么活着。
她面对玩世不恭的败家子、赌徒、受了其当众暴打仍旧默默抚摸着腹中胎儿独自扶墙回家,福贵全然不顾家珍的感受,而家珍依旧在家做好饭菜,服侍福贵。
福贵把家产败光了之后,家珍依旧不离不弃,陪在福贵身边,即使她的父亲找人来把她接了回去,最后还是回到了福贵身边。
这体现了当时女性以丈夫为中心,遵守三从四德的女性道德的现象。
即使生病,却依旧想为家里添点工资,最后,终究难逃死神魔掌,文中福贵说道“家珍死得很好,死得平平安安,干干净净,死后一点是非都没留下,不像村里有些女人,死了还有人说闲话。
”最后家珍葬在了凤霞,有庆的墓旁。
下面从动荡、死亡、母爱三个方面分析家珍形象。
动荡时代依旧相伴从抗日战争,国共内战,土改,大跃进,文革到改革开放之初,在这个动荡的时代。
家珍都陪福贵走过。
抗日战争时期,福贵破产,沦落为民,家珍依旧留在福贵身边。
“家珍是你的女人,不是别人的,谁也抢不走。
”这是家珍被接走后富贵的母亲对福贵说的,“爹,一张桌子有四个角,削掉一个角还剩几个角?”凤霞高兴的格格乱笑,她说:“错啦,还剩五个角。
这是奥运精神,也是女性力量作者:达不溜来源:《科学之友》2021年第09期7月25日,在东京奥运会的乒乓球赛场上,58岁的倪夏莲代表卢森堡对战17岁的韩国选手。
面对比自己小40多岁的新星,倪夏莲蹦出来一句家乡话:“哎哟,听讲伊老凶哦,不过对付年轻选手的办法,我也不是没有。
”这种自信绝不是空穴来风,倪夏莲完全有资格这么说。
1963年出生的倪夏莲曾是中国国家队的一员,16岁就拿下了全运会女子单打亚军的好成绩。
20岁参加1983年的世乒赛,倪夏莲迎来了职业生涯的巅峰,拿下了混双冠军和女子团体金牌。
然而,随着年轻运动员的崛起,倪夏莲逐渐离开主力位置,并于1986年选择退役。
退役不代表热爱终止,心怀梦想的人总会闪闪发光。
退役后的倪夏莲定居卢森堡,开始代表卢森堡参赛,获得乒乓球生涯的“二次新生”。
2000年,37岁的倪夏莲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在单打比赛中进入16强。
2015年,52岁的倪夏莲4∶3打赢了福原爱;2017年,54岁的倪夏莲对战丁宁,过程中几次都打成平手……倪夏莲如今,倪夏莲第五次参加奥运会,赛场上的她步伐已不如年轻人矫健,无法及时移动接球,因此只好放棄一些远球。
连裁判都默许她不捡球的“任性”行为,在她上场时多准备几个球。
58岁的倪夏莲不畏岁月,仍和年轻时一样,从不让对手赢得轻松,这是作为运动员最基本的要求。
虽然她以3∶4遗憾落败,结束了自己第五次奥运征程,但在她眼里,胜负不过兵家常事,而快乐才是人生真谛。
奥运冠军其实不算什么,她更想要的是超越自己。
“如果我整天考虑输赢,身体和心理吃不消,硬拼没意思,我就是享受的心态。
”虽然定居卢森堡多年,倪夏莲从没忘记自己是“中国的女儿”。
遇到中国记者就像看见亲人似的,唠唠家常:我最想念的就是老家浙江嵊州的小笼包。
在报道倪夏莲的微博下,有不少网友表示:“代不代表中国没那么重要,如果她能代表卢森堡拿下奖牌,我仍愿意为她欢呼!”奥运赛场上的老将,除了倪夏莲,还有46岁的丘索维金娜。
敢“啃”硬骨的女代表
作者:张震
来源:《浙江人大》2015年第09期
钟献娟是丽水市第三届人大代表,认识或跟她打过交道的人,都评价她是一个为人真诚、办事果断、朴实无华的女代表。
“我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女性,但我也希望能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
惟有这样,才能对得起‘人大代表’这个称呼。
”自当选丽水市人大代表,钟献娟就像上紧了发条一样,忙碌在履职一线,为基层群众代言,为基层发展发声。
勤察细访陈年矛盾终得化解
安福村是龙泉市安仁镇的一个大村,加上陆续搬来的附近高山移民,该村人口一度超过2000人。
人口的急剧增长,使该村的基础设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很多移居来的村民甚至需要向其他村民借水度日,尤其是香菇、木耳种植季节,生活用水更是捉襟见肘。
2008年,龙泉市启动“十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建设”项目,安福村被纳入首批建设村。
饱受停水之苦的村民得知后兴奋不已,可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个期盼已久的民生工程刚开工就停了,而且一停就是5年。
原来,由于该工程规划到邻近的张畈村取水,可张畈村部分村民以影响本村农田灌溉为由阻止施工。
为此,安仁镇政府和相关部门多次协调,甚至起诉至龙泉市人民法院,始终无果,安福村村民则走上了长达5年的漫漫“求水路”。
钟献娟得知此事后,决定“啃啃”这块硬骨头。
矛盾症结在哪里?两个村是否曾有协定?取水线路是否有优化可能……带着满满一页纸的问题,钟献娟挨家挨户走访安福村和张畈村村民,还多次实地察看取水路线和取水口设置情况。
经过详细了解后,她发现矛盾的症结其实在于取水口设置问题,这完全可以通过适当调整取水路线予以解决,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约施工成本。
将这些调研情况一一记录在册后,她又开始奔波于有关部门与两村村民之间。
“刚开始还以为钟代表只是了解下情况,没想到她这么认真。
几个月里,安福村她就来了10多趟,还全程跟踪这件事情的处理情况。
这样的代表,让人信得过!”看到钟献娟为此奔波忙碌,安福村村民心头又重新燃起希望。
其间,安福村村两委负责人也多次向相关部门反映情况,钟献娟则以代表身份全程跟踪协调此事。
2012年,时任丽水市人大常委会城建环资工委主任崔建宏到安仁镇举行代表交流活动时,钟献娟再次提出了安福村的饮用水工程受阻问题。
她建议人大常委会督促法院以及政府相
关部门加大调解力度,采取切实有效方法化解矛盾,解决基层群众饮水难问题。
她的建议引起了丽水市人大常委会的高度重视,丽水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金建新、宋永平等相继就解决该问题作出批示。
在丽水、龙泉两级人大常委会的督促下,丽水市中级人民法院和龙泉市政府召集两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再次开展协商。
经过各方努力,安福村饮用水工程在停工5年后,终于在2013年7月16日重新开工,并于一个星期内全部完工投入使用。
至此,安福村村民终于结束了困扰多年的缺水之苦。
谈及此事,村民们都对钟献娟心怀感激:“这样的代表,我们选对了!”
不懈监督助推困难群体增收
近几年来,龙泉市来料加工业发展迅猛,全市共有来料加工经纪人200多名,加工队伍达2万多人,已成为龙泉市剩余劳动力就业、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
但来料加工业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问题,比如缺乏规范的加工场地,工作环境差、安全隐患严重;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管理难度大等。
一次与来料加工经纪人梅盛昌的谈话,让钟献娟更加坚定了要为这一群体代言的决心。
梅盛昌是龙泉来料加工的资深经纪人,从事服装加工多年,加工规模从原来几十平方米的民房、
十几名工人,发展到占地300多平方米、七八十名工人的综合加工点。
可令梅盛昌苦恼的是,虽然加工规模快速扩张,但加工点分散,管理难度大,制约了进一步的发展,“真希望有一天也能像其他企业那样,有自己宽敞规范的厂房!”
“来料加工业的发展,事关龙泉市数万群众的生计。
而这一群体,往往是生活较困难,急需帮助和扶持的群体。
”基于此,钟献娟花了数月时间,走遍了龙泉市数十个规模较大的来料加工点,并在丽水市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提出了《关于加快来料加工入园平台建设的建议》。
她建议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工业园区,配套建设一定规模的来料加工用房,有序引进正在转移生产外发型的来料加工企业,保证来料加工业有序健康发展,推动基层群众增收致富。
该建议一经提出,立即引起了丽水市妇联、龙泉市政府的高度重视。
在各级部门的大力推动下,一个来料加工企业孵化基地的建设计划迅速成形。
2013年4月,建筑面积达5500平方米的丽水市首个县级来料加工平台呈现在大家面前。
当钟献娟再次走访入驻来料加工平台的梅盛昌时,他的来料加工点已经变成了拥有集展示厅、车间、办公为一体的华尔服饰有限公司,工人们正在整齐明亮的厂房内忙碌着。
梅盛昌激动地说:“这都是你为我们呼吁的结果,目前仅加工费一年就要发放600多万元。
有了这个平台,我就可以放开手脚干了!”目前,蓝鸟手套等多家来料加工企业也陆续入驻该平台,有关部门正加速推进来料加工孵化基地二期建设。
看着龙泉市来料加工业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基层群众因此获得了更高的收入,钟献娟备感欣慰,“看着自己提的建议落地生效,就觉得这个代表当得更有价值了!”
首战告捷,给了钟献娟莫大的鼓舞,可她对来料加工业发展的关注并未结束。
此后,她又就来料加工业管理提升难、政策扶持弱等问题,先后向市人代会提出了《继续加大对来料加工业扶持力度的建议》等。
为了让建议真正落到实处,钟献娟不厌其烦地走访妇联、农办、残联、移办等单位,及时了解建议办理进度,反映来料加工经纪人、基层群众对有关政策的意见建议。
钟献娟的这股热情也感染了相关部门负责人,“代表都不怕辛苦,认真帮助我们做好建议落实,我们更应该主动作为,这样才对得起代表和群众的信任、支持!”在各方努力下,龙泉市日前制定出台了涉及金融、培训、营销等方面的多项来料加工扶持政策。
至今,龙泉市已有17个来料加工点实现“个转企”,加工值已超过了过去9年的总和。
“既然我当上了代表,我就一定要为基层发展、群众增收发出自己的声音!”钟献娟的眼神中充满着坚定。
在2015年的丽水市人代会上,钟献娟又提出了《关于要求增加紧水滩库区后靠移民定销粮补贴的建议》。
这一政策如果得以调整,将惠及数千移民群众。
对于接下来的履职历程,钟献娟的思路很清晰:“我要做一个更较真的人大代表,代表基层群众讲述好发展的心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