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施肥技术
- 格式:docx
- 大小:219.01 KB
- 文档页数:227
果树配方施肥技术方案1.有针对性地施肥:根据果树的需求,选择适当的肥料和比例,根据果树的品种和生长阶段进行施肥,营养元素供应要均衡,不过量,不缺乏。
2.量力而行:根据果树品种、龄期、土壤肥力,施用适量的肥料,避免过量施肥导致根系烧伤和环境污染。
3.全面施肥:充分考虑果树对不同营养元素的需求,施入全面肥料,包括氮、磷、钾和微量元素等。
4.施肥与浇水相结合:果树施肥常与浇水同时进行,利用水分将肥料迅速送到根系的有效吸收区,提高利用率。
5.分苗施肥:果树分苗时施肥,及时为新种苗补充养分,促进其生长。
1.春季追肥:春季是果树萌芽、花芽分化和新梢生长的关键时期,可以在此时施用氮磷钾肥,提供充足的营养供给,促进花芽分化和新梢生长,并增强花芽的发育能力。
2.夏季追肥:夏季是果实形成和膨大的时期,可以在此时施用高钾肥料,提供充足的营养供给,促进果实膨大和糖分积累,增加果实的品质和产量。
3.秋季追肥:秋季是果实成熟和木质化的时期,可以在此时施用磷钾肥,提供充足的营养供给,促进果实的成熟和木质化,增加果实的口感和保质期。
4.冬季保肥:冬季是果树休眠期,可以在此时施用有机肥料,为果树提供养分,并改善土壤质地和结构,促进根系的生长和发育。
1.基施肥:基施肥是指在果树栽植前将底肥施入土壤中,为果树提供持久的养分。
可以选择有机肥和化肥进行混合施用或分层施肥,使养分均匀分布在整个根系范围内。
2.追施肥:追施肥是指在果树生长过程中,根据果树的需求进行补充施肥。
可以选择液体肥料,通过灌溉或喷洒的方式进行追肥,使养分迅速送到根系的有效吸收区。
3.叶面施肥:叶面施肥是指将肥料溶解在水中,通过叶子吸收进行施肥。
可以选择水溶性肥料,通过喷洒的方式进行叶面施肥,提供迅速有效的养分供给。
4.滴灌施肥:滴灌施肥是指将肥料溶解在滴灌系统中的灌溉水中,通过滴灌的方式进行施肥。
可以选择水溶性肥料,通过滴灌系统将肥料均匀地送到根系的有效吸收区。
总结:果树配方施肥技术方案是果树栽培中关键的一环,能够提高果树的抗病能力,促进果实的生长和发育,提高果实品质,增加产量。
果树施肥时间和方法及用量
果树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水果来源,为了保证果树的健康生长和高产,施肥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果树施肥的时间、方法和用量。
一、施肥时间
1.春季施肥
春季是果树生长的重要时期,也是果树的营养需求量较大的时期,此时施肥可以促进果树的早期生长,增加花芽分化和花芽数,提高果实品质。
春季施肥的时间一般在果树萌芽后,新叶生长期开始前进行,具体时间视气候和果树品种而定。
2.夏季施肥
夏季是果实膨大期,此时果树对营养的需求量较大,施肥能够增加果实品质,提高产量。
夏季施肥的时间一般在果实膨大期前后进行。
3.秋季施肥
秋季是果实成熟期,此时果树需要大量的营养来支持果实的成熟和木质化,秋季施肥能够增加果实的品质和数量,并且有利于果树的越冬。
秋季施肥的时间一般在果实成熟前后进行。
二、施肥方法
1.根域施肥
根域施肥是指将肥料撒在果树根部周围的土壤上,此方法能够直接供给果树的根系,对果树的生长和发育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2.叶面施肥
叶面施肥是指将肥料溶解在水中,喷洒在果树的叶面上,此方法能够迅速地供给果树所需的营养,但是需要注意肥料的浓度和喷洒的方式。
3.基肥
基肥是指在果树栽植前或换盆时,在土壤中混合肥料,以供给果树长期的营养需求。
基肥施用量一般为树体重量的1-2%。
三、施肥用量
果树的施肥用量需要根据不同的果树品种、生长状况、土壤肥力和气候条件等因素来确定,一般来说,施肥用量应该根据果树的生长状况来定期调整。
以上为果树施肥时间和方法及用量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果树施肥方法果树施肥是果树栽培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合理的施肥可以提高果树的产量和品质,保证果树的健康生长。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果树施肥方法。
一、基础肥。
基础肥是指在果树栽植前或植株生长初期施用的肥料,目的是为了提供植株所需的养分,促进果树的生长。
基础肥一般施用有机肥或者复合肥,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为果树的生长提供养分保障。
二、追肥。
追肥是指在果树生长过程中,根据果树的生长状况和生长季节进行的补充养分的施肥。
追肥一般分为春季追肥、夏季追肥和秋季追肥。
春季追肥主要是为了促进果树的芽发育和新梢生长,可以使用氮磷钾复合肥;夏季追肥主要是为了促进果实膨大和色泽艳丽,可以使用含钾肥料;秋季追肥主要是为了促进果实的成熟和提高果实的品质,可以使用含磷钾的肥料。
三、叶面喷施。
叶面喷施是指将肥料溶液喷洒在果树叶片上,通过叶片吸收来补充果树所需的养分。
叶面喷施一般在果树生长旺盛期进行,可以提高果树的抗病能力和抗逆性。
叶面喷施的肥料一般是水溶性肥料,可以迅速被植株吸收利用。
四、地面施肥。
地面施肥是指将肥料撒在果树根部周围的土壤上,让肥料随着雨水或者浇水慢慢渗透到土壤中,为果树提供养分。
地面施肥一般在果树生长旺盛期进行,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促进果树的生长。
综上所述,果树施肥是果树栽培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合理施肥可以提高果树的产量和品质。
基础肥、追肥、叶面喷施和地面施肥都是常用的果树施肥方法,根据果树的生长状况和生长季节进行合理施肥,可以保证果树的健康生长,提高果实的产量和品质。
希望果农朋友们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施肥方法,为果树的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养分保障。
各种果树施肥技术方案大全一、基础施肥技术1.根据土壤肥力和植物的需要,选择适当的肥料种类和施肥量。
一般来说,果树需施用有机肥和无机肥的混合肥料,根据果树的生长期和生长状态来确定施肥时间和施肥量。
2.补充土壤养分,保持土壤的肥力。
每年春季和秋季进行一次基础施肥,可以使用复合肥料或有机肥料,使土壤养分平衡,提高果树的抗病虫害能力。
3.控制施肥量,避免肥料的过量施用。
果树对养分的需求量有限,过量施肥不仅会浪费肥料资源,还可能导致土壤负荷过重,对果树生长不利。
4.结合土壤和叶片的养分检测结果,调整施肥方案。
通过定期检测土壤和叶片的养分含量,可以及时了解果树的养分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施肥。
二、季节性施肥技术1.春季追肥:春季是果树进入生长期的关键时刻,在此时可以追加适量的氮肥和磷肥,促进果树根系生长,提高果实的产量和品质。
2.夏季追肥:夏季是果实膨大期,需要追加适量的氮肥和钾肥,以满足果实发育所需的养分。
此外,还可以添加微量元素肥料,如锌、硼等,以提高果实的抗病虫害能力。
3.秋季追肥:秋季是果实成熟期和果树落叶期,此时可以追加适量的磷肥、钾肥和有机肥料,帮助果树顺利完成果实的成熟和新陈代谢过程。
4.冬季滞肥:冬季是果树休眠期,此时可以施用磷肥和有机肥料,促进果树的休眠和抗寒能力,为来年的生长做好准备。
三、其他施肥技术1.叶面追肥:利用叶片的吸收和转运能力,将稀释后的肥料溶液喷洒在果树叶面,可以提高果树的养分吸收效率。
叶面追肥适用于果树叶片颜色黯淡、生长不良的情况。
2.穴施肥:将肥料直接施入果树树洞中,然后用土壤覆盖,可以有效减少肥料的损失和浪费,提高施肥效果。
3.混施肥料:将不同类型的肥料混合使用,可以充分发挥各种肥料的优势,提高施肥效果。
例如,将有机肥和无机肥料混合使用,可以达到有机肥料的长效性和无机肥料的快速作用。
总的来说,果树施肥技术方案需要结合果树的生长期和生长状态来确定,要根据果树的需求合理选择肥料种类和施肥量,做到适量施肥和科学施肥。
果树施肥的几种方法及优缺点介绍给果树施肥主要采用土壤施肥的方式,将肥施在土壤中让果树慢慢吸收,不过即使是土壤施肥也有很多种方式,比如环状施肥、放射状施肥等等,使用不同的方式也会有不同的优点和缺点,下面就为大家介绍果树常用的几种施肥方式和优缺点介绍。
(1)环状施肥又叫轮状施肥。
是在树冠外围稍远处挖环状沟施肥。
此法具有操作简便,经济用肥等优点。
但挖沟易切断水平根,且施肥范围较小,一般多用于幼树施肥。
(2)半环状施肥这种施肥方法与环状施肥类同,而将环状中断为3一4个猪槽式施肥沟。
所以,又叫猪槽式施肥。
此法较环状施肥伤根较少,隔次更换施肥位置,可扩大施肥部位。
平地、坡地均可适用,是丘陵山地果园施肥常用的方法。
斜坡地施肥沟应挖在树的上方和两侧。
(3)放射状施肥树冠下面距主干1米左右处开始,以主干为中心,向外呈放射状挖4~6条沟。
沟一般深30厘米,将肥料施入。
这种方法一般较环状施肥伤根较少,但挖沟时也要避开大根。
可以隔年或隔次更换放射沟位置,扩大施肥面,促进根系吸收。
(4)全园施肥成年果树或密植果园,根系已布满全园时多采用此法。
将肥料均匀地撒布园内,再翻耕入土中深约20厘米。
优点是全园施肥面积大,根系可均匀地吸收养料。
但因施得浅,常导致根系上翻,降低根系抗逆性。
此法若与放射沟施肥隔年更换,可互补不足,发挥肥料的最大效用。
(5)灌溉式施肥即施肥与灌水结合。
近年来随着滴灌技术在我国的逐步推广,该法也逐步应用。
无论是与喷灌方式还是滴灌方式相结合的灌溉式施肥,由于供肥及时,肥分布均匀,既不断伤根系,又保护耕作层土壤结构,节省劳力,肥料利用率又高。
可提高产量和品质,又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6)根外追肥又称叶面喷施。
这种施肥方法的优点是吸收快,见效明显,节省肥料,且不受养分分配中心的影响,可及时满足果树的急需,并可避免一些元素在土壤中化学的或生物的固定作用。
根外追肥特别能补充微量元素肥料。
但根外追肥只能是土壤施肥的有益补充而不能代替土壤施肥。
果树追肥及应用果树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合理施肥,追肥是其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合理的追肥可以增加果树的产量和品质,提高果实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下面我将从追肥的时机、方法和施肥品种等方面来详细介绍果树追肥及应用。
1. 追肥的时机果树追肥的时机主要分为营养生长期追肥和果实发育期追肥。
营养生长期追肥一般在春季进行,主要是为了满足果树的营养需求,促进花芽分化和新梢生长。
果实发育期追肥一般在果实开始膨大后进行,主要是为了提供充足的养分,促进果实的膨大和口感的改善。
2. 追肥的方法追肥的方法主要包括土壤追肥和叶面追肥。
土壤追肥是将肥料直接施入土壤中,以供果树根系吸收。
常用的土壤追肥方法有根外施肥、树圈施肥和地膜施肥等。
根外施肥是将肥料铺在果树树冠覆盖的土壤表面,通过水分的渗透将养分输送到根系吸收。
树圈施肥是在果树周围挖沟或开孔,将肥料直接放入土壤中。
地膜施肥则是在果树根系周围覆盖地膜,将肥料放入地膜下,通过水分的渗透使养分达到根部。
叶面追肥是将肥料溶解在水中,喷洒于果树叶片上。
叶面追肥的优点是吸收迅速,能够迅速提供养分给果树,缺点是效果持续时间短。
为了增强叶面追肥的效果,可以将肥料与叶面肥合并使用,或者使用具有渗透剂的肥料,提高肥料在叶片上的附着力和吸收率。
3. 施肥品种的选择果树追肥的品种选择主要包括有机肥、化学肥和微量元素肥料。
有机肥是一种天然肥料,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和提供充足的营养,对果树的生长有较好的效果。
常用的有机肥有腐熟的农业废弃物、畜禽粪便等。
化学肥料是一种含有高浓度养分的肥料,能够迅速供给果树所需的养分。
常用的化学肥料有氮肥、磷肥和钾肥。
氮肥主要用于促进果树的茎、叶和根系的生长;磷肥主要用于促进果树的花芽分化和果实膨大;钾肥主要用于提高果实的甜度和口感。
微量元素肥料是提供植物需要微量元素的肥料,常见的有铁肥、锰肥、硼肥等。
这些微量元素对果树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以增加果实的营养价值和品质。
4. 施肥注意事项在进行果树追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果树正确施肥法
1.改化肥为农家肥。
据调查测定,长期施用腐熟农家肥的果园,平均鲜百叶增重7.64%、增厚3.04%、Vc含量增加20.9%、可溶性固形物提高9.4%、硬度增加17%。
2.改习惯为科学。
“四季施肥料,秋季最重要”,“秋天早一天,顶来年十天”。
秋季在采果之后,落叶之前,是果树根系的又一次生长高峰期,此期施入基肥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果树根系生长,有利于果树越冬贮藏营养的增加。
3.改单肥为混肥。
在使用农家肥时,适当混以尿素、磷酸二铵,可以起到长短效互补作用,改深为浅。
根据我们2008年对不同类型的丰产果园调查,旱地果园大多数果树的毛细根都生长在土壤以下20—40cm左右。
4.改盲目为有的放矢。
施肥量因果树的树龄、树势、产量、肥料种类、负载量及土壤条件而定。
基肥量的确定:一般情况下,幼树每亩施2~3吨腐熟有机肥,结果期逐步增加,盛果期达到斤果斤肥或斤果斤半肥为佳。
5.改生肥为熟肥。
施入生肥易发生果树“烧根”现象,因而表现出越施树体越弱的情况。
所使用的农家肥,必须是充分腐熟的。
总之,果园施肥一定要做到科学合理,克服盲目、随意的种种做法,才能肥尽其效,树尽其力,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希望广大果农认真总结经验,逐渐走出施肥误区,逐步做到科学合理施肥。
果树施有机肥施肥方法
果树施有机肥的方法如下:
1. 底肥施用:在果树种植前,将有机肥均匀撒播在果树的种植沟或坑底,然后与土壤混合,以促进根系的发育和吸收养分。
2. 表层施肥:在果树生长季节,将有机肥均匀撒布在果树树冠周围的土壤表层,然后轻轻与土壤混合,以供给果树及时吸收的养分。
3. 穴施肥:针对单株果树,可以在果树树冠周围挖一定深度和直径的肥料穴,将有机肥填入穴中,然后与土壤混合,以达到供养果树根系的目的。
4. 叶面喷施:将稀释好的有机肥液通过喷雾器均匀地喷洒在果树叶片表面,以提供额外的养分和促进果实的发育。
5. 剪枝施肥:在果树冬季修剪时,将有机肥均匀撒播在剪枝后的伤口处或树干表面,然后与土壤表层混合,以促进伤口的愈合和新梢的生长。
需要注意的是,施肥时应根据不同果树的需求和生长阶段来确定施肥量和次数,并结合土壤肥力进行调节。
同时,要避免过量施肥,以免造成果树的病虫害和土壤污染。
果树施肥方案果树施肥方案一、引言果树是农田中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对于果树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提高,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果树施肥的基本原则和具体的施肥方案,以帮助果农更好地管理果树肥料,提高果树的产量和质量。
二、果树施肥的基本原则1. 满足果树的养分需求果树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包括氮、磷、钾等主要营养元素以及多种微量元素。
施肥时应根据果树的生长期和养分需求,合理搭配肥料,以满足果树对养分的需求。
2. 根据土壤肥力和果树品种选择合适的施肥比例不同的土壤类型和果树品种对养分的需求有所差异,应根据土壤的肥力状况和果树品种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施肥比例。
土壤肥力强的地方可适量减少施肥量,而土壤肥力较弱的地方则需要增加施肥量。
3. 注意施肥的时机和方式果树施肥应根据不同的生长时期,选择合适的施肥时机和方式。
一般来说,果树的春季和秋季是施肥的重要时期。
施肥的方式可以采用基肥和追肥相结合的方法,或者通过叶面施肥来补充养分。
4. 坚持科学施肥,避免过量施肥过量施肥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还容易造成土壤污染和果树生长发育不良。
因此,在果树施肥时应坚持科学施肥,量力而行,避免过量施肥。
三、果树施肥方案1. 春季基肥施肥方案春季是果树生长的重要时期,是果树施肥的关键时刻。
春季基肥施肥方案如下:- 施肥时间:在果树开花前进行施肥,一般为3月份。
- 施肥方式:基肥施肥主要采用底肥和坡肥的方式。
底肥可选用有机肥料和磷钾肥料,如腐熟堆肥、磷酸二铵、磷酸一铵等。
坡肥可选用速效氮肥和磷酸二铵等。
- 施肥量:底肥施肥量一般为每亩300~500公斤,根据土壤肥力状况进行适量调整。
坡肥施肥量一般为每亩20~30公斤。
2. 生长季追肥施肥方案果树在生长季需要追肥,以满足生长发育和结果的需求。
生长季追肥施肥方案如下:- 施肥时间:果树进入生长季后,每隔30天进行一次追肥。
- 施肥方式:追肥可采用根肥和叶面肥相结合的方式。
根肥可选用氮磷钾复合肥料,如尿素、磷酸二铵、硫酸钾等。
果树施肥方法果树施肥是果树生长和发展的重要环节,正确的施肥方法可以提高果树的产量和品质。
下面详细介绍果树施肥的方法。
一、施肥时间果树施肥的时间要根据不同季节和不同果树品种来确定。
春季是果树生长旺盛期,此时应该在3月份进行第一次追肥,以促进新梢生长。
夏季是果实膨大期,此时应该在6月份进行第二次追肥,以满足果实对养分的需求。
秋季是果实成熟期,此时应该在9月份进行第三次追肥,以促进果实成熟和提高品质。
二、施肥方法1.基础施肥:在春季开花前或秋季采摘后进行基础施肥。
基础施肥主要是为了补充土壤中缺少的养分,并改善土壤结构。
首先需要将土地整平,并清除杂草和残留物。
然后按照每亩1000-1500公斤有机肥和30-50公斤复合肥的比例混合均匀撒在土地上,再用耙子将肥料和土壤混合均匀。
2.追肥:在果树生长期间进行追肥。
追肥主要是为了满足果树不同生长阶段的养分需求。
追肥时需要根据果树品种、生长期、土壤质量等情况来确定施肥量和种类。
一般来说,每次追肥的量应该控制在每亩15-30公斤之间。
3.叶面喷施:叶面喷施是一种快速补充养分的方法,适用于果树生长旺盛期和缺乏特定养分时。
叶面喷施一般采用液体肥或微量元素肥,每次使用量应该控制在每亩1-2升之间。
三、施肥技巧1.合理选择肥料:不同的果树品种对养分的需求不同,因此需要选择适合该品种的肥料。
同时还要考虑土壤质量和气候条件等因素。
2.注意施肥时间:果树施肥时间要根据不同季节和不同品种来确定,不能随意进行。
3.掌握好施肥量:过多或过少的施肥量都会对果树生长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需要掌握好施肥量。
4.注意施肥方法:施肥时要均匀撒在土地上,并用耙子将肥料和土壤混合均匀,以充分利用养分。
5.避免连续施肥:过于频繁的施肥会导致土壤中的养分过剩,从而影响果树生长发育。
以上就是果树施肥的详细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植物营养与施肥原理植物营养原理是进行果树营养诊断,指导合理施肥的理论基础。
而要做到合理施肥,科学调节果树营养,就应当了解植物营养与施肥的原理。
(一)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元素(二〕氮素营养与氮肥(三)磷素营养与磷肥(四) 钾素营养与钾肥(五)镁素营养与镁肥(六)钙素营养与钙肥(七)硫素营养与硫肥(八)锌素营养与锌肥(九)硼素营养与硼肥(十)铁素营养(十一)铜素营养(十二)锰素营养与锰肥(十三)钼素营养与钼肥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元素1.植物的元素组成植物的组成十分复杂。
一般新鲜植株含有75%~95%的水分,5%~25%的干物质。
如果将干物质燃烧,其中的碳(C)、氢(H)、氧(O)、氮(N)等元素以二氧化碳、水、分子态氮和氮的氧化物形式跑掉,留下的残渣称为灰分。
因此,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除碳、氢、氧外,可以分为氮及灰分元素两大类。
到目前为止,已发现植物内化学元素大约有70多种,但是,这些化学元素在植物体内含量不同,而且所含的这些元素不一定就是植物生长必需的。
有些元素可能是偶然被植物吸收,甚至还能大量积累;反之,有些元素对于植物需要虽然极微,然而都是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
2.果树必需营养元素的种类关于研究植物的必需营养元素,1939年Arnon和Stout提出了高等植物必需营养元素三条标准:1.如缺少某种营养元素,植物就不能完成生活史;2.必需营养元素的功能不能由其他营养元素所能代替;在其缺乏时,植物会出现专一的、特殊的缺素症。
只有补充这种元素后,才能恢复正常。
3.必需营养元素直接参与植物代谢作用,例如酶的组分或酶促反应。
根据以上三条原则,确定了16种高等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碳(C)、氢(H)、氧(O)、氮(N)、磷(P)、钾(K)、钙(Ca)、镁(Mg)、硫(S)、铁(Fe)、锰(Mn)、锌(Zn)、铜(Cu)、钼(Mo)、硼(B)、氯(Cl)。
虽然所有高等植物已确定需要上述的16种营养元素,但是需要量之间差别很大,一般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表1是高等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和比较适合的含量。
表1 高等植物的营养元素及其较适合浓度(Stout, P. R.)氮素营养与氮肥我国绝大部分耕地土壤氮肥不足,在农业生产中氮素往往成为限制产量的主导因素,因此,施用氮肥均可普遍增产。
1. 氮的生理功能· 作物体内含氮化合物主要以蛋白质形态存在。
蛋白质中氮含量约占16%~18%,蛋白质是构成生命物质的主要成分。
· 氮也是核酸的组成成分。
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是合成蛋白质和决定生物遗传性的物质基础。
植物体内的遗传信息靠脱氧核糖核酸传递。
· 氮也是植物体内许多酶的组成成分。
酶本身就是蛋白质。
植物体内各种代谢过程都必须有相应的酶参加,起生物催化作用。
因而氮也通过酶而间接影响植物体内的各种代谢反应。
· 氮也参加叶绿素的组成。
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因此叶绿素含量少,直接与光合作用产物、碳水化合物的形成密切相关。
植物缺氮时,体内叶绿素含量减少,叶色呈浅绿或黄色,叶片的光合作用就会减弱,碳水化合物含量降低。
· 植物体内一些维生素如B1、B2、B6、PP等也含有氮。
它们是辅酶的成分,参与植物的新陈代谢。
一部分植物激素如生长素、细胞分裂素也是含氮化合物,它们对促进植物生长发育过程有重要作用。
2. 氮不足或过多的症状表现氮素营养条件对果树生长发育有明显影响。
缺氮时地上部分和根系生长都显着受到抑制。
缺氮对叶片发育的影响最大,叶片细小直立,与茎的夹角小,叶色淡绿,严重时呈淡黄色。
失绿的叶片色泽均一,一般不出现斑点或花斑。
因为作物体内的氮素化合物有高度的移动性,能从老叶转移到幼叶,所以缺氮症状通常先从老叶开始,逐渐扩展到上部幼叶。
这与受旱叶片变黄不同,后者几乎同株上下叶片同时变黄。
缺氮作物的根系最初比正常的色白而细长,但根量少;而后期根停止伸长,呈现褐色。
氮素过多时容易促进植株体内蛋白质和叶绿素的大量形成,使营养体徒长,叶面积增大,叶色浓绿,叶片下披相互遮荫,影响通风透光。
果树体内氮素过多,则枝叶徒长,不能充分进行花芽分化,而且易发生病虫害等;另外果实品质差,缺乏甜味,着色不良,熟期也晚。
3. 土壤和果树体内氮的丰缺指标果树的营养缺乏或过剩往往在较为严重的情况下才会在形态上表现出来。
为了及时准确地诊断作物的营养状况,除进行形态诊断以外,还应采用化学诊断的方法。
现列举一些果树和土壤氮素养分状况的丰缺指标,为合理施用氮肥提供一定依据。
果树体内氮素养分状况,一般可通过测定全氮量或硝态氮含量进行判断。
由于果树种类、品种、栽培条件以及不同取样部位和时间都会影响分析结果,因此,在确定果树诊断指标时,必须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
表2 几种果树全氮含量水平(%)4. 我国主要土类有机质和含氮量凡是有机质含量较多的土壤,含氮量也较高。
根据大量资料分析,我国以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土壤和黄淮海地区土壤有机质和含氮量为最低;而东北黑土含量最高,华南、长江流域的水稻土次之。
表3是我国各地区耕地土壤有机质和氮素含量概况。
由于我国耕地含氮量施用氮肥均有增产效果。
表3 不同地区土壤耕层的有机质和氮素含量5. 氮肥的种类、性质和施用氮肥品种很多,大致可分为铵态、硝态、酰胺态和长效氮肥四种类型。
各类氮肥的性质、在土壤中的转化和施用既有其共同之处,也各具有特点。
现归纳介绍各类氮肥如表4。
表4 常用氮肥的成分、性质和施用要点6. 氮肥的合理分配和施用(1)氮肥的合理分配· 根据气候条件:氮肥肥效受气候条件如雨量、温度、光照强度等因素影响很大。
一般干旱地区和年份氮肥肥效较差,湿润地区和年份肥效较好。
试验表明一般在干旱条件下,果树对氮肥用量的反应最小,产量曲线较平缓,而在水分供应充足时,对氮肥施用量的反应最大,产量曲线陡直上升。
因此,尤其在半干旱和干旱地区,水分影响氮素效应的这种关系,往往成为许多国家决定施肥方针的依据。
我国北方地区气候干旱缺雨,土壤墒情较差,在果树生长期间,氮素淋溶损失的问题不大,因此,在氮肥分配上北方以硝态氮肥更适宜。
南方气候湿润,年降雨量大,氮素淋溶和反硝化损失问题严重,因此,南方则应分配铵态氮肥。
施用时,硝态氮肥尽可能施在旱作,铵态氮肥施于水田。
· 根据土壤肥力条件:为了提高氮肥效益,在氮肥分配上应重视中、低产田施肥。
而目前一般地方都重视高产田园,忽视中、低产田园,这就不能使现有的化肥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达到均衡增产。
· 根据果树种类、品种特性:果树和浆果作物对氮肥非常敏感,需要良好而平衡的氮素供应。
氮素营养过多,容易使营养生长过旺,影响座果率,引起产量和质量下降。
通常苹果、梨、樱桃等施氮量为每公顷60~90公斤。
有时甚至120公斤,这主要根据土壤肥力。
浆果作物(草莓、醋栗等)每公顷需要45~60公斤氮。
香蕉为密集生长作物,对肥料需要量高,尽管土壤施用厩肥,但发现每公顷施240公斤氮仍有效果。
(2)氮肥施用量掌握适宜氮肥用量是合理施用氮肥的重要环节。
最佳产量所需的氮肥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果树种类、土壤肥力、气候和农业技术条件等。
确定某一果树的氮肥施用量主要应根据多点多年的田间试验。
目前也有采用推算法确定氮肥用量。
氮肥适宜用量的推算公式:年施肥量=(年吸收养分量-天然供给量)/肥料利用率一般的天然供给量为吸收的1/3左右,磷和钾分别为吸收量的1/2左右;肥料利用率氮为50%,磷为30%,钾为40% 。
如亩产2500公斤的成龄温州蜜柑园,氮、磷、钾的年吸收量分别为17.2公斤、2.0公斤、11.2公斤。
按上述公式和标准计算,每年施肥量为纯氮22.9公斤、磷(P2O5)3.4公斤、钾(K2O)14公斤。
据中间和光(1984)调查,亩产2400公斤的温州蜜柑园,氮素吸收量为8.3公斤,如以夏肥为主(占60%)进行施肥,天然供给量按20%计算,则每年施肥量为纯氮13.3公斤。
(3)氮肥深施铵态氮肥和尿素深施是防止氮素损失、提高氮肥肥效的一项重要措施。
深施可减少氨的直接挥发,减少硝化淋失和反硝化脱氮损失。
深施肥效持久,可克服表施造成前期徒长,而后期脱肥早衰的缺点。
深施有利于促进根系发育,增强对养分的吸收能力。
深施方法有基肥深施、追肥沟施、穴施等。
(4)氮肥与其它肥料配合施用· 氮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氮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对夺取果树高产、稳产、降低成本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又是改良土壤和提高肥力的重要手段。
各国长期试验的结果已经说明化学肥料一般不能提高土壤的有机质或氮素含量水平,而且多数情况下造成土壤有机质和氮素的亏缺。
只有加施有机肥才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氮素的含量。
据黄东迈等的研究,有机肥和化学氮肥配合施用时,改变了土壤的供氮特点和氮素去向。
混合施用时,无机氮可提高有机氮的矿化率,有机氮可提高无机氮的生物同化率。
因此,在有机、无机肥混合施用体系中,土壤供氮状况显然要比有机氮单施有较高而持久的肥效。
因此,有机肥与化学氮肥的配合施用是提高土壤氮素肥力,保证果树持续高产稳产的重要手段。
· 氮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近年来氮肥施用量增加很快,北方磷肥、南方钾肥施用相应不足,养分供应不均衡,因此,明显影响了氮肥肥效的发挥。
我国北方地区,成土母质含钾丰富·,在目前的生产条件下,应注重调整氮磷比例。
各地试验结果亦表明氮磷肥配合施用的增产效果往往高于单施氮肥的增产效果。
在南方地区由于近二十年来磷肥用量较高,土壤中磷素有了一定的积累,而土壤中钾素往往不足,因此目前应注意调整氮钾比例或氮磷钾比例。
氮钾肥或氮磷钾肥配合施用的增产效果往往高于单施氮肥的增产效果。
磷素营养与磷肥磷是植物营养三要素之一。
地壳中磷(P2O5)的平均含量约为0.28% 。
而土壤中磷的含量(指表土)变异很大,一般变动在0.04%~0.25%之间。
我国许多土壤磷素供应不足,因此,定向地调节磷素状况和合理施用磷肥,是提高土壤肥力,达到果树高产优质的重要措施之一。
1.磷的生理功能· 磷是植物体内重要化合物的组成元素。
磷是核酸的重要组成元素。
而核酸是果树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变异中极为重要的物质。
磷的正常供应,有利于细胞分裂,增殖,促进根系伸展和地上部的生长发育。
当缺磷时,影响核苷酸与核酸的形成,使细胞的形成和增殖受到抑制,导致果树生长发育停滞。
· 磷能加强光合作用和碳水化合物的合成与运转。
磷对光合作用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完成光合作用的各阶段的物质转化,几乎都有磷的参加。
· 促进氮素的代谢。
磷是作物体内氮素代谢过程中酶的组成成分之一。
同时,磷能加强有氧呼吸中糖类的转化,有利于各种有机酸和ATP的形成。
前者可以作为氨的受体形成氨基酸,而后者则为氨基酸核蛋白质的合成提供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