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端午节作文:老北京的端午节【端午节精品作文】
- 格式:docx
- 大小:37.24 KB
- 文档页数:2
家乡的风俗北京端午节作文
每年端午节,我都会兴奋得晚上睡不着觉。
因为我知道,今天有好多有趣的事等着我去亲身体验!
清晨,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粽香,我从梦境中醒来之后,就听到奶奶在厨房里忙碌的声音。
她总是把粽子包得又甜又香,是我最爱吃的。
午饭后,爸爸跟着我去公园看龙舟比赛。
河面上,龙舟像无数条巨龙一样飞快地划着,旁边的人们兴奋地呐喊着,为自己的队伍加油。
晚上,我和小伙伴们一起去放河灯。
河面上,一个个小灯悬浮在水面,闪着五彩的光芒,像一颗颗闪烁的星星,美丽极了。
我们还把自己的愿望写在纸条上,放进河灯里,希望愿望也能实现。
端午节真热闹,今年我学会了包粽子,还参加了邻居家的包粽子比赛。
虽然我包的粽子没有奶奶包得好,但我依然很开心。
我喜欢的家乡的端午节,因为它蕴满了快乐和温馨。
八年级传统节日作文600字(5篇)八年级传统节日作文篇1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
端午节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重午节。
关于端午节还有一道儿歌:“五月五,是端阳。
插艾叶,戴香囊。
吃粽子,撒白糖。
龙船下水喜洋洋。
”但是今天的端午节,更多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相传赛龙舟,就是为了捞救投汨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
把粽子投到江河,是为了不让鱼蛟虾蟹吃屈原的遗体。
在这里,我给大家讲一个屈原的故事。
相传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大地以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为雄,它们各国之间为争夺土地,使中原大地战火连天。
当时,屈原是楚国的左徒官,他劝楚怀王要仁治,不要听信小人谗言,可怀王不但不听,还听信谗言革职屈原。
悲愤痛心的屈原,便写下了不朽的诗篇——《离骚》和《天问》。
公元前278年,楚国被秦国攻破,屈原精神受到了极大的打击,面对国破家亡,百姓疾苦,自己却无能为力,于是在极度失望和痛苦中,抱石投入长江东边的汨罗江。
闻讯赶来的楚国百姓纷纷划船,到江中打捞屈原的尸体,并拿来了粽子投入江中喂鱼蛟虾蟹,让它们不要啃吃屈原的尸体。
两千多年过去了,但诗人屈原的形象却依然留在人们心间。
如今,每到农历五月初五,人们就要划龙舟,吃粽子,来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
当然,各地的风俗习惯不尽相同,但都要吃粽子、插艾叶、戴香包、赛龙舟。
我们这儿除了上述的这些,还有送绿豆糕、吃绿豆糕的习惯。
我喜欢端午节。
因为这天不仅仅能吃到粽子和绿豆糕,而且还能表达我们对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
八年级传统节日作文篇2古人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当我想起唐代大诗人的这句诗歌时就想到好像清明节快要到了,清明的脚步已经不远了,只剩下了一步之差。
给死去的故人请安,给他们拜年,送上家中做出来的佳肴——清明果。
让他们保佑我的学习更好,学业成功。
于是,星期六爸爸在优秀版权所有家很空,决定带我回乡下去给啊太扫墓。
我立即拿来自己家里做出来的清明果,拿来一个篮子在下面铺了一张干净的报纸,然后小心翼翼的把清明果平铺在里面,以免发生一想不到的“事故”。
我最喜欢家乡的端午节作文
咱北京的端午节,那可真是有滋有味儿。
一到这天,整个京城都弥漫着艾草和粽子的香气。
这不仅仅是个节日,更是一种情感的传承,一种文化的积淀。
咱老北京的端午节,得从清晨说起。
天还没亮呢,胡同里就有大爷大妈们忙着采摘新鲜的艾叶,挂在家门口,图个吉利,驱邪避病。
再往后啊,家家户户都忙活着包粽子。
糯米、红枣、豆沙、咸蛋黄,材料备得齐全,手法也讲究。
那粽子包得,一个个跟小元宝似的,看着就让人喜欢。
中午时分,太阳高照,一家人围坐在桌旁,吃粽子、喝雄黄酒,再聊上几句家常。
那氛围啊,真是温馨又和谐。
小孩子们也不闲着,他们手里拿着五彩线编的手链,还有脖子上挂着的小香囊,都是长辈们亲手做的,寓意着健康和平安。
除了吃粽子、挂艾叶,咱北京的端午节还有一项重要的活动,那就是赛龙舟。
这赛龙舟啊,不仅锻炼身体,还能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河岸上人头攒动,锣鼓喧天,那场面真是热闹极了。
到了晚上,家家户户的灯火通明,人们围坐在电视机前,看着龙舟比赛的直播,心里也跟着激动起来。
那鼓声、那呐喊声,仿佛穿透了屏幕,直达每个人的心底。
咱北京的端午节啊,就是这样一个充满传统韵味和人情味的节日。
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节日,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情感的交流。
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深深地感受到家乡的温暖和幸福。
老北京端午节风俗作文
端午节,又称为龙舟节、端阳节,是中国传统的传统节日之一,该节日每年阴历五月初五举行。
我国有着丰富的端午节习俗,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吃粽子”、“赛龙舟”和“挂艾叶”。
“吃粽子”是端午节最为代表性的民俗活动之一。
根据不同
地区的风俗习惯,粽子的做法和品种也各不相同。
其中以南方的肉粽和北方的甜粽为最为典型。
尽管制作粽子的时间比较繁琐,但人们都会在这个时候坚持自己的制作方式,以及为传统节日增加一丝温馨和乐趣。
赛龙舟作为端午节的传统活动,起源于中国的南方地区。
相传,建造龙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以及抵挡纵火攻城的楚国爱国义士。
赛龙舟在现代成了一项竞技体育项目,既传承了中国传统的文化及技艺,又在繁忙的现代生活中增加了人们的体育娱乐活动。
在端午节当天,挂艾叶是一种重要且特别的民俗活动。
人们常常在端午节前采取艾草,并用线捆成小捆,放在屋内或外,希望避邪驱恶、保佑平安。
在我国古代,挂艾叶也是在驱虫、祛疫病方面有着很大的作用。
端午节也有着其他众多的习俗,例如踏青、习武、祭祀、赏菖蒲等等。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不仅体现了我们民族的文化特点,也让我们传承了祖先的智慧。
在这个珍贵的
节日里,我们应该坚定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时代与生活现实进行创新和发挥,让这些文化和民俗好好地传承下去,不断地加强了文化和民族的凝聚力。
初中端午节优秀作文650字(精选17篇)初中端午节优秀650字篇1【粽香飘飘传千里】五五端午,为纪念大诗人屈原而设定的一个传统节日。
相传五月初五这天,屈原跳入河中,人们怕鱼虾会吃掉屈原的肉身,而向河中投入粽子,在河面赛龙舟。
千百年来,吃粽子,赛龙舟,成了端午节必不可少的习俗。
至今还记得小时候端午,奶奶手工粽子的味道。
小时候,每逢端午,奶奶都会自己动手包粽子。
爸爸妈妈不准许我吃现成饭,总让我给奶奶打下手。
洗粽叶、调粽馅、包粽子、绑粽子…….妈妈帮着调馅,奶奶负责包粽子,而年幼的我则端着一大盆水洗粽叶。
“一片一片慢慢洗,小心别弄湿衣服了。
”“知道啦。
”身后总传来奶奶不放心的叮嘱。
洗完整齐放进小盆子里,我打起了帮奶奶包粽子的鬼主意。
“奶奶,我来帮你。
”“好呀,来这边坐,我来教你。
”我撸起衣袖,打算大干一番。
“丫头喜欢那种馅啊?”“就光包糯米的。
”“先拿着这片粽叶。
”…….只见奶奶手中左转一下右转一下,一个大大胖胖的粽子就包好了。
我学着奶奶的模样,刚塞好馅,叶子一滑全散了,妈妈看见我笨手笨脚的小模样不禁笑出声来。
妈妈也加入了包粽大军的队伍。
“先这样在这样,好啦”……我开始认真的学着。
虽然包出来的粽子形状特别,不成模样,但这一个个奇形怪状的粽子却包含着来自一个家人的爱。
端午未至,粽香却早已传遍千里,甚有端午的温馨气氛。
又是一年端午,却与爷爷奶奶相隔千里,莫名怀恋故乡。
年幼时的美好画面被粽香勾起,一幕幕浮现在我的脑海,时光有情让粽香悠扬;岁月无情让两鬓斑白。
想吃粽子却又觉得无味,是因为这没有爱的味道吗?我想,是的吧,奶奶的手工粽子总有这浓浓的爱的清香。
粽香飘飘传千里,思恋遥遥万里传。
初中端午节优秀作文650字篇2五月五,是端阳。
门插艾,香满堂。
吃粽子,洒白糖。
龙舟下水喜洋洋。
”听到这首儿歌,就让我想起了端午节。
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要插艾枝,悬艾虎。
端午节这天一早,人们将艾枝插在门上,或用艾蒿编织成“艾虎”,在门楣中央或带在身上,驱虫避邪,以保安康。
北京端午节风俗作文
今天是端午节,一早醒转就能够闻到粽子的香味,纯纯的,香香的,馋得我口水都快流下来了。
妈妈说今天要包粽子,我惊喜得要命,立刻跑来厨房帮忙。
奶奶也把糯米、红枣、豆沙都准备好了,还有一个阿姨来帮忙,我们一家子围着桌子,忙得热火朝天。
我虽然手笨,但我肯定很努力地把粽叶包好,只是包得不太好看,但我很开心!
下午,爸爸带我去遛弯。
公园里人山人海,热闹极了,路边卖香包的小摊,五颜六色的香包,真可爱啊!我挑了一个绣着小兔子图案的香包,爸爸把它系在我手腕上,说可以辟邪消灾避祸。
晚上,我们一家人吃着香喷喷的粽子,望着电视里的龙舟比赛。
电视里的龙舟好漂亮,红色的船身,金色的龙首,划起来像一条飞龙一样。
我不由自主地欢呼起来,心里也跟着龙舟一起翱翔于天际。
今年的端午节真开心,我们一家人一起包粽子,一起玩,一起看龙舟比赛,真希望时间可以慢点,让我多享受一下节日的快乐。
有关端午节的初中作文600字(精选19篇)有关端午节的初中600字篇1我闭上眼睛,静静感受端午的味道。
不知道是不是为了配合梅雨季节的到来,端午整日整夜地浸在雨水之中,从周六晚上开始,雨水便不再像之前那么温顺,而是忽然地大了起来,一阵阵地从天际刮下,落在窗户上,便顺势滑下一道美丽的弧线;落在江河中,便合意弹出一曲无尽的悲伤;落在花草旁,便默默留下一滴晶莹的泪珠;落在我身上,便缓缓叙述一段世事的变迁。
雨依旧未停,生命依旧不止。
便是因此,端午的味道中掺进了些雨水的味道。
刚走进老家的大门,便看见了两株艾叶,整齐地插放在门的两侧,艾叶似剑,令人感觉到一股威严,艾叶似草,令人感觉到一种不屈,艾叶飘香,令人感觉到一阵舒适,艾叶无言,令人感觉到一方清静。
艾叶是端午的代表,却只是出现在我们这些闲人的笔下,或许说,只有端午这个时刻,我们这些闲人才会想到它,它可否会不满?可否会难过?可就算它怒火冲天,也没有人会注意它。
便是因此,端午的味道中掺进了些艾叶的味道。
到老家的时候,已经是中午了,从厨房中飘出的炊烟亦是愈发明显,仿佛催促着在外的人早日归家,众人坐在一起,便定要推杯换盏,酒过三巡后,方能尽兴,醇厚的酒香,散漫了空气,洒满了人心。
千年前的屈原,你喝酒时滋味如何呢?是快乐,亦或是愁苦,是洒脱,亦或是伤心,我无法考证清楚,但愿他喝下最后一口酒时,能够忘记诸多不顺,能够想起无限快乐。
酒香,有些刺鼻,但却打开人与人交流的途径。
便是因此,端午的味道中掺进了些美酒的味道。
说实话,端午可吃了不少的粽子,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才有机会去吃粽子,棕香四溢飘荡在端午的空气中,不会被厚厚的院墙所阻挡,不会被高高的大门所拒绝,它只会追随着风,风的去处便是它的去处,风的归宿却不是它的归宿,它可以飘得更远,飘到世界的尽头,也只有在端午的时候,才会有这样独特的风景。
便是因此,端午的味道中掺进了些粽子的味道。
晚上,月亮终于露出了些光辉,为我们照亮了回家的道路,看着四周风景被黑夜所吞没,只留下月光,莫名地有些伤心,明天,大家或许就见不到粽子,看不着艾叶,听不到雨音了,再过几天,便没有多少人会记得这个端午,会记得风中曾藏着粽叶与艾叶的香气,会记起这几天的雨水这么多,下得这么伤心。
北京风俗作文端午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重大节日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北京,端午节期间有许多独特的习俗和风情,体现着京城人浓厚的文化底蕴和传承。
其中最为人熟知的莫过于包粽子和赛龙舟。
北京人自古就有吃粽子的习惯,各家各户都会亲手包制各式各样的粽子,有蛋黄肉粽、豆沙粽、咸肉粽等。
包粽时,全家人分工合作,其乐融融。
赛龙舟则是端午节一大盛景,各区县都会组织龙舟赛事,热闹非凡。
沿途有舞龙舞狮、扑火龙等民间传统表演,吸引了众多观众。
除此之外,北京人还有举行祭祖、舞醮钹、插艾蒲等习俗。
祭祀先人寄托了人们的孝心,舞醮钹则是对祈求平安的一种祭祀仪式。
插艾蒲则有驱邪纳福的寓意。
这些习俗虽古老,却一直沿袭至今,折射出北京人谨记传统文化的品格。
北京的端午节离不开那道靓丽多彩的粽子,离不开那场激烈刺激的龙舟赛,更离不开那些古朴传统的民间习俗。
正是这些物化为景、景化为俗的风物,才凝聚成了独具特色的京城端午风情,值得我们永远珍惜与传承。
初二端午节优秀作文600字初二端午节优秀作文600字(通用25篇)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
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二端午节优秀作文600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初二端午节优秀作文600字篇1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传统佳节——端午节。
在这个古老的节日里,人们包粽子、赛龙舟,处处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
在我们家的端午节可都是充实又温馨的哦!记得那次端午节,我们家处处洋溢着端午节的气氛,可是一般人的家里总是呆巴巴的包粽子,有时候出去赛龙舟,那多没意思!我可不想这样过每一年的端午节,就在我左思右想的时候,脑子里的一根筋“嗖——”的一下抽起来了,何不来个自己创作粽子的比赛呢。
说干就干,我抓紧时间,把表姐表弟和小伙伴全都都召唤来了,开始了,我们手忙脚乱,乱包,有的嘛,包个饭团,有的嘛,包个寿司,还有的嘛,东破一个西破一个。
我想:这也叫有创意?我可不想像这样的创意,我嘛,想来想去,终于想到了一个好点子,我简单做了一个爱心,别人看了看我,都很惊讶,“这就是好点子……”我不管他们说,自己忙着做。
粽子蒸好了。
妈妈来看看我们包的粽子,我连忙冲上去:“妈妈,在今天的端午节上,我想送你个礼物!”我从身后拿出了这个粽子:“妈妈,这是给你的,感谢你对我的养育之恩,谢谢你给予了我生命!”妈妈看了脸上流出了晶莹的泪水。
爸爸走过来,对着大家说:“今天的粽子大赛,馨予获胜了,我们要感谢自己的妈妈哟!”在这次端午节中我既是自己包了粽子,也感恩了妈妈!端午节,一个传统古老的节日,一个温馨充实的节日。
多么美好的端午节啊!初二端午节优秀作文600字篇2盼星星,盼月亮,端午节终于到了,终于可以吃到香喷喷的粽子了,我的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
每年的端午节我和爸爸妈妈都要到乡下去和爷爷奶奶过端午节,到了乡下那里的天蓝蓝的,小花小草都是五颜六色的,美丽极了。
包粽子是奶奶的拿手好艺,首先她把粽叶放到热水里浸泡,再准备好糯米、红豆、枣和肉,把瘦肉切成小块用酱油等材料拌好和米等放到用几张粽叶卷成的“小斗”里,再用一张粽叶包一下,用线扎好,这样一个三角形的粽子就包好了,一瞬间,奶奶手脚很麻利,三五下就把一篮子粽子弄好了。
北京的风俗端午节作文500字六年级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北京的风俗端午节作文500字六年级篇1农历五月初五,是家乡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节。
虽然端午节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无论在中国南方还是北方,都有过端午节的习俗。
端午节是为纪念伟大诗人屈原所定的节日。
每到端午节这一天,我们家家户户都会包粽子,用新鲜的竹叶来缚棕,里面放有配料,分有咸粽子和甜粽子两种口味。
甜粽子有莲蓉、豆沙、栗蓉、枣泥;咸的呢,,就是咸肉啊,烧鸡,蛋黄,干贝,冬菇,绿豆等材料。
包好的粽子放在一个锅里煮,,等粽子熟了以后,会闻到淡淡的竹叶香,,清香四溢,弥漫整个厨房……解开扎藤,剥开粽子叶,甜粽子里藏着红红的粽肉,咸粽子里白白的粽肉都升腾着蒸汽,散发着一种特有的蒸棕香。
两个粽子用盘子放在一起,活塞两颗亮晶晶的红白宝石,糯米在灯光下晶莹透亮散发着撩人扑鼻的浓郁糯米香,真是棒极了!最最令爱吃甜食的我深爱的还是枣红般的甜粽子。
端午时节,家里包了一大把粽子,总要送亲戚朋友一大包,一大包的。
其他人也用自家包的粽子作为谢意送给我们。
因此,在端午那天,我家总有从姨妈,外婆家带来的吃不完的粽子。
端午节啊,你给了我多少故乡的喜悦和欢乐啊!端午粽飘香,好事成双双!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是对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的一种钦佩、赞颂。
吃着正宗的家乡粽子,心里头别有一番滋味。
北京的风俗端午节作文500字六年级篇2端午节到了,我最喜欢这个节日啦!因为这是一个充满了浓浓中国风的传统节日,到处都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
首先是吃粽子。
粽子可是端午节的硬菜,不吃粽子就过不成这个节日了。
妈妈每年都会提前几天就开始准备粽叶、大肉、鲜虾和各种好吃的料,亲手包好大大小小各种馅料的粽子。
哇,一打开锅盖,浓浓的香味就扑鼻而来,让人垂涎欲滴。
我最爱吃那种大大的板栗肉粽,口感劲道,味道纯正,每一口都满怀幸福!吃完粽子,就轮到赛龙舟啦!龙舟是根据传说中驭龙的英雄屈原而制作的,看着那些高大威武的龙头龙尾,听着船夫们铿锵有力的呐喊,整个赛程充满了力与美。
初中端午节作文:老北京的端午节
旧历五月五日为端午节,老北京人习惯俗称为五月节。
端午节又称端
阳节,"端"、"初"同义,"五"、"午"相通,按地支顺推算,五月为"午"月,故初五日作"端午",又因午时为"阳辰",亦称"端阳"。
端阳节始于年龄战国时代,起源于江南,由来有多种说法,民间
流传最广,最有影响的说法是纪念伟大爱国诗人楚大夫屈原。
宋代为
表彰屈原的"精忠",追封他为"忠烈公",正式将五月五日端午节赋予
纪念屈原的意义。
抗日战争时又定五月五日为"诗人节"。
端午节时,在南方讲究举行"龙船竞渡",在北京明清两代则讲究"
熙游避灾"。
初五日上午,群进天坛"避毒",天坛是祈年圣地、各胜,
既仰仗天之神力避毒,又可游乐;过午,有的到鱼池或高粱桥、满井、
草桥、积水潭等处"饮醵熙游"。
端午应节食品是粽子,一般是小枣粽子,蘸白糖吃。
时令鲜品是
樱桃、桑椹。
糕点展卖一种用模子刻出蛇、蜈蚣、蝎子、蜘蛛和蟾蜍
图案的桃酥式的圆糕点,叫"五毒饼"。
人们以这些时鲜和应节糕点用
来上供或互相送礼。
北京人俗谓"善正月,恶五月"。
因五月天气温热,易生病毒瘟疫,故用天师符和钟馗像来镇宅、驱避"邪祟"。
清人柴桑《燕京记》云:"(端午)前数日,肆间用黄纸盖朱印,或绘天师、钟馗像,或五毒之形,人购而粘门上,以逐祟恶。
"从五月初一起,各家还将菖蒲、中小学生
作文大全网艾草插在门的两旁,一曰"蒲剑",一曰"艾虎",也为辟邪
驱瘟。
为辟邪,京城端午时,人们还纷纷买蒲鞋穿上过节。
端午节还有"扔灾"一说。
节前,手巧的妇女以五彩绫罗制成小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