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修辞手法专项考点练习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5
小学三年级语文修辞手法专项练习及答案一、1.夸张2.拟人3.比喻4.对偶5.反问6.夸张7.拟人8.比喻9.比喻二、1.比喻、排比2.拟人、设问3.夸张、拟人4.拟人、比喻5.比喻、夸张三、1.反问句(浪费也是犯罪吗?)2.反问句(浪费怎么不是犯罪?)3.设问句(勤学好问怎么会是错误的呢?)4.这学期他为什么进步得这么快?全是勤奋努力吗?5.如果没有人们的辛勤劳动,这里还会是荆棘丛生的荒坡吗?所以一切都靠人们的辛勤劳动。
1.A。
比喻拟人排比对偶2.A。
XXX飞架之处,昔日的交通梗塞长蛇阵不见了。
使用的修辞方法为比喻。
3.D。
谁会欢迎脱离实际的空头理论家呢?没有使用修辞方法。
4.A。
犹如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5.A。
排比。
突出了XXX的鲜艳美丽。
6.C。
比喻拟人夸张。
4、夸张5、比喻6、拟人7、反问8、比喻9、A10、B11、C三、1、老师倾注心血培育我们成长。
2、树枝上的鸟儿欢快地跳跃着。
3、这个碗重得简直无法托起。
4、天上的星星仿佛在与我们眨眼相互问候。
5、树叶如此绿油油,仿佛涂上了厚厚的绿漆。
6、他究竟是何许人也,能够赢得我如此敬佩?7、XXX难道不是钟爱语文吗?8、荷叶上的水珠宛如一颗颗晶莹的珍珠在滚动。
四、略五、1、老师是我们的园丁,用心血浇灌我们成长。
2、树枝上的鸟儿欢快地舞蹈着。
3、这个碗重得简直像一座大山,难以移动。
4、天上的星星仿佛在与我们眨眼相互问候。
5、树叶绿得如同涂上了一层厚厚的绿漆。
6、他究竟是何许人也,让我如此敬佩?7、XXX难道不是钟情于语文吗?8、荷叶上的水珠仿佛是一颗颗珍珠在滚动。
对于一篇文章的修改,需要注意的是格式错误和明显有问题的段落需要被删除,同时可以使用不同的修辞手法来改写每段话。
比喻、拟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比喻和拟人是常见的修辞手法。
比喻可以将一个抽象的概念转化为更具体的形象,让读者更容易理解。
例如,我们常说“时间就像一把杀猪刀”,这样的比喻能够让人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时间的残酷和无情。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3.修辞手法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填序号,18分)2.教室里安静得掉根针到地上的声音都听得到。
( )3.松针上一串串雨珠像钻石一样闪闪发光。
( )4.蝴蝶张开漂亮的翅膀在空中跳着优美的舞蹈。
( )5.牲口没了,官府怎么会善罢甘休呢? ( )6.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 )二、把下面的排比句补充完整。
(20分)1.童年是五彩缤纷的,就像海边的贝壳;童年是无忧无虑的,就像整天的娃娃;童年是清澈透明的,就像山中的泉水。
2.林子里的小鸟们,有的在跳舞,好像经过排练一般;有的,好像;有的,好像。
3.荷花真美啊,美得;荷花真香啊,香得;荷花真多啊,多得。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2分)1.黑夜降临了,我们看见夜空中群星闪烁。
(改成比喻句)2.小溪不停地向前流淌。
(改成拟人句)3.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
(改成反问句)4.童年是什么?童年是一幅画。
(仿写设问句)四、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里。
(24分)1.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两句使用的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A.积雪融化时,从房檐上落下的小水滴,就像一颗颗珍珠。
B.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
C.那边还有飞倦了的几对燕子,闲散地在纤细的电线上休憩。
2.下列句子中是反问句的一项是( )A.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B.难道海底不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吗?C.她是怎么知道我的秘密的?3.下列对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缸里的小虾十分有趣。
它们有的独自荡来荡去,有的互相追逐,有的紧贴住缸壁。
(排比)B.赵州桥上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比喻)C.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
(拟人)4.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两项不同的一项是( )A.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快的歌吗?B.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C.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有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对偶修辞手法专项练习(含答案)修辞手法解释1. 比喻: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
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
打比方的双方要有共同特征。
2. 拟人:借助想象力,把事物当作人来写。
即赋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
3. 排比: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排成一串。
这样的句子可以加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4. 夸张:对描写的事物有意识地加以夸大或缩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作者的感情,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印象。
5. 设问: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考,先自行提出问题,再自己进行回答。
即自问自答。
6. 反问:将明确的意思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只问不答,问中有答。
7. 对偶: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词性相同或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手法。
修辞专项练习及答案一、判断下列句子中分别使用什么修辞手法,填在括号内。
1. 豆大点的人也想造反。
()2. 春天,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3. 学习如钻探石油,钻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识的精髓。
()4.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5. 这件事怎么不是你的错呢?()6.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7. 花儿在欢笑,鸟儿在歌唱,小草在翩翩起舞。
()8. 老师是园丁,我们是花朵。
()9.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二、说说下面句子使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在括号里写出一到两种。
1. 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
()2. 听了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3. 别看小草的身躯是那样的柔弱,却有着惊人的生命力。
狂风暴雨休想催垮它;洪水干旱不能灭绝它;即使是车轮将它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会从地下挺直身躯,开始新的生活。
语文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修辞手法专项练习1. 按要求写句子。
(1)蟋蟀的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改写成反问句)(2)蟋蟀在平台上鸣叫。
(改写成拟人句)(3)蟋蟀有特别好的工具吗?没有。
(改写成陈述句)2. 按顺序排列下面的句子,用序号表示。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那条白线很快向前移动,逐渐拉长.变粗。
()潮来了,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一条白线。
()潮头奔腾西去,过了很久,江面才恢复了平静。
()白线更近了,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
3.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我见过的猩猩不像他们说的那样。
”是比喻句。
(2)更赢是古时候齐国著名的射箭能手。
(3)我和克莱谛吵架的原因是他得了奖,我嫉妒他。
(4)《南辕北辙》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背道而驰,是永远达不到目的的。
(5)《咏柳》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朱熹。
4. 按要求写句子。
(1)爬山虎的脚巴住了墙。
(改为“被”字句):______(改为“把”字句):______(2)茎上长叶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
(改写成比喻句)5. 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
B .烧焦的树垂头丧气地弯着腰。
C .我们一定要像爸爸那样热爱和平,勇敢地用自己的生命保卫和平。
6. 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是比喻句。
(1)①我们的交谈很融洽,仿佛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
(2)②夏日的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少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3)③叶老先生见了我,像会见大人一样同我握了握手,一下子让我觉得距离缩短不少。
(4)④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
7. 句子练习。
①麦田换上了耀眼的浅黄色新装。
(缩句)②星星在天空中闪耀。
(改为拟人句)③黑白相闻的蚕豆花谢了,长出了豆荚。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期末修辞手法专项复习 (含答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修辞手法专项练习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B.小蘑菇钻出泥土戴一顶斗笠,像一朵朵山花在树下开放。
C.不一会儿,姑父的睡衣就像一张熊皮,上面落满了黑头发。
D.我好像有剃头的天分。
2.下面没有用到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B.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
C.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
D.瓢虫的膜翅挺漂亮的,像一件黑绸衬裙。
3.与“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荷叶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B.有的小虾通体透明,像玻璃似的。
C.昙花在晚上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D.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4.下列句子中,与例句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是()。
例:荷叶换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A.阳光像金子,洒遍田野、高山和小河。
B.笋芽儿揉了揉眼睛,伸了伸懒腰。
C.河面闪着阳光,小河就像一条长长的锦缎。
D.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5.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与其他不一样的一组是()A.春天到了,树木抽出了新的枝条在春风中跳舞。
b.夏天正午的太阳就像一个大火炉烤着大地。
c.成群的鱼在水中快乐地玩耍。
二。
填空6.写出下列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手法。
(1)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
________(2)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________(3)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难道不传神吗?________7.写出下列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手法。
(1)小蘑菇钻出泥土戴一顶斗笠。
________ ________(2)垂柳以溪为梳妆镜,山涧静如绿玉带。
__________________(3)但我也没忘记教小珍叠花篮。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专项训练题09——修辞手法(含答案+详细解析)期末复习专项训练09——修辞手法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1.下面没有使用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
B.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C.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作免费的长途旅行。
D.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2.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哪一项?()A.姑父的睡衣就像一张熊皮。
B.小虾三五成群,在水里捉迷藏。
C.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
D.小蘑菇精神抖擞地从土里钻出来。
3.下列句子中,与例句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是()例:池水清清的,像一面镜子。
A.阳光像金子,洒遍田野、高山和小河。
B.笋芽儿揉了揉眼睛,伸了伸懒腰。
C.河面闪着阳光,小河就像一条长长的锦缎。
D.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漂亮极了。
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B.“荷叶上的水珠像颗颗晶莹的珍珠。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小明长得像他爸爸。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5.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太阳就像一个大火球一样升起来了。
B.从房檐上落下的一颗颗小水滴,就像一颗颗珍珠。
C.落日的余晖不时变幻着颜色,好像有谁在天空涂上了金色、红色和紫色。
D.冰柱好像锋利的刀剑在阳光下闪耀。
6.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夜空中群星闪烁,就像千千万万支极小的蜡烛在发光。
B.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作免费的长途旅行。
C.街上的人形态各异: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7.下列句子的意思与其他两句不同的是()A.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B.赵州桥怎么会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C.难道赵州桥不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吗?8.下列句子中,把事物当作人来写的一项是()A.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三年级语文期末必考题:修辞手法专项练习及答案要点1. 比喻: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
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
打比方的双方要有共同特征。
2. 拟人:借助想象力,把事物当作人来写。
即赋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
3. 排比: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排成一串。
这样的句子可以加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4. 夸张:对描写的事物有意识地加以夸大或缩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作者的感情,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印象。
5. 设问: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考,先自行提出问题,再自己进行回答。
即自问自答。
6. 反问:将明确的意思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只问不答,问中有答。
7. 对偶: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词性相同或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手法。
修辞专项练习一、判断下列句子中分别使用什么修辞手法,填在括号内。
1. 豆大点的人也想造反。
()2. 春天,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3. 学习如钻探石油,钻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识的精髓。
()4.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5. 这件事怎么不是你的错呢?()6.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7. 花儿在欢笑,鸟儿在歌唱,小草在翩翩起舞。
()8. 老师是园丁,我们是花朵。
()9.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二、说说下面句子使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在括号里写出一到两种。
1. 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
()2. 听了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3. 别看小草的身躯是那样的柔弱,却有着惊人的生命力。
狂风暴雨休想催垮它;洪水干旱不能灭绝它;即使是车轮将它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会从地下挺直身躯,开始新的生活。
()4. 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
语文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修辞手法专项考点练习1. “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2. 按要求写句子。
(1)叶圣陶先生被这一池的荷花陶醉了。
(改成“把”字句)(2)圆圆的荷叶挨挨挤挤的。
(改成比喻句)(3)我不会忘记自己是在看荷花。
(改成反问句)3. 按要求写句子。
(1)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用划线词仿写句子)(2)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用划线词仿写句子)(3)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用相同的修辞手法仿写句子)绿色的草地像______。
妹妹快活得像______,在屋子里跑来跑去。
4. 我会发现词和句子的特点,照样子写出来。
(1)源源不断津津有味(2)无忧无虑无边无际(3)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马,凑成了那样可爱活泼的小燕子。
5. 按要求写句子。
(1)小猪迫不及待地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食品。
(用加下划线的词语写一句话)(2)写一句有关勤俭的名言。
(3)小弟弟的脸蛋红扑扑的。
(用打比方的手法把句子写具体、生动)6. 句子训练营。
①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用划线的词语造句。
)②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仿写拟人句)7. 照样子写句子或者片段。
①例:调皮的雨点儿在河面上跳起了欢快的舞蹈。
(仿写句子)②一天中太阳做了多少好事:她把金光往鲜花上洒,她把小树往高处拔;她陪着小朋友在海边戏水,看他们扬起欢乐的浪花……8. 写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①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
______②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______③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传播,传到了白山黑水,传到了长城内外,传到了大江南北,传到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
______9. 下列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选一选。
A.作比较 B.列数字 C.打比方 D.举例子①它们的色彩多种多样,有褐色的,有紫色的,还有红色的。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修辞手法专项全能训练1. 按要求写句子①早晨,太阳升起来了。
(改为拟人句)②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改为陈述句)③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用划线的关联词造句)④大徒弟用细笔密密麻麻地在纸上画满了很小很小的骆驼。
(缩句)2. 下列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选一选。
A.作比较 B.列数字 C.打比方 D.举例子①它们的色彩多种多样,有褐色的,有紫色的,还有红色的。
______②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游动起来像闪烁的星星。
______③梭子鱼攻击其他动物时比普通的火车还要快。
______④最大的海藻长达二三百米,是地球上最长的生物。
______3. 按要求写句子。
①艳丽的蔷薇开放了。
(改写为拟人句)②从葡萄架的空隙里漏下的阳光,洒落在水面上。
(改写为比喻句)③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
(用画线的关联词语写句子)4. 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许多猎人还被瞎熊咬死了。
(改为“把”字句)②国王不是愁得连头发和胡子都白了吗?(改为陈述句)③动人的琴声如同在弹奏一个凄凉而悲壮的故事。
(修改病句)④小树叶在风中摆动着。
(改为拟人句)5. 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我只闻到浓浓的苦味的草木气息。
(缩句)②我茫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
(用划线的词语仿写句子。
)6. 联系诗句解释下列词语并指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①腾细浪:______②走泥丸:______7. 按要求写句子。
(1)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
(用加下划线的词写句子)(2)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仿写一个拟人句)8.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有个学生给一位老人写了这样一张便条,有两处错误,请改正。
余爷爷:听说阁下病了,父亲让我登门造访,未能见面。
现送上鲜花一束,祝早日康复!(2)根据语境仿写句子,构成排比。
有理想,才会有追求。
鲜花有理想,才会用美丽装扮大地;蜜蜂有理想,才会用辛劳酿造甜蜜;______,______。
三年级语文修辞手法专项练习及答案要点1.比喻: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
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
打比方的双方要有共同特征。
2.拟人:利用想象力,把事物当做人去写下。
即为剥夺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
3.排比: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排成一串。
这样的句子可以加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4.生硬:对描绘的事物有意识地予以误导或增大,以注重事物的特征,抒发作者的感情,引发读者的M18x,增进印象。
5.设问: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考,先自行提出问题,再自己进行回答。
即自问自答。
6.质问:将明晰的意思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为只反问默然,反问中有答。
7.对偶: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词性相同或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手法。
修辞学专项练及答案一、判断下列句子中分别使用什么修辞手法,填在括号内。
1.豆大点的人也想要叛变。
()2.春天,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3.自学例如勘探石油,扣愈浅,愈能够找出科学知识的精髓。
()4.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5.这件事怎么不是你的错呢?()6.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7.花儿在欢乐,鸟儿在歌唱,小草在翩翩起舞。
()8.老师是园丁,我们是花朵。
()9.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二、说说下面句子使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在括号里写出一到两种。
1.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龙腾着,龙腾着,落下进深潭。
( )2.听了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 )3.别看看小草的身躯就是那样的温柔,却有著不可思议的生命力。
狂风暴雨怎能说催垮它;洪水旱情无法绝种它;即使就是车轮将它碾得粉身碎骨,不必多久,它又可以从地下伸直身躯,已经开始代莱生活。
( )4.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
三年级语文下册修辞手法专项考点练习
1. 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清澈的溪水流过美丽的小村庄。
(缩句)
②伐木人用锋利的斧子把一棵棵树砍倒了。
(缩句)
③雨刚停,太阳就出来了。
(改成拟人句)
④星星一闪一闪地挂在天空。
(改成拟人句)
2. 按要求写句子
(1)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仿写句子)(2)松柏穿上厚厚的、油亮亮的衣裳。
(运用句中的修辞手法写一句话)
(3)胡萝卜先生常常为胡子发愁,因为他有着浓密的胡子,必须每天刮。
(仿写句子)
(4)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运用句中的修辞手法写一句话)(5)船队一靠岸,海滩上就喧闹起来。
(用划线词写句子)
(6)苹果树上挂着苹果。
(扩写)
(7)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孩在湖边的大草地上尽情玩耍。
(缩句)
3. 看图学写比喻句。
例:梧桐树叶像手掌。
(1)西红柿像______。
(2)漂亮的小蘑菇像______。
4. 按要求写句子。
(1)科学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
(改为“被”字句):______
(改为“把”字句):______
(2)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
(用画线词写一句话) (3)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改成陈
述句)
5. 按要求写句子。
(1)人类利用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
(缩句) (2)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改成陈述句)
6. 按要求写句子。
(1)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改为反问句)
(2)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
(缩句)
(3)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仿写句子)
7. 联系诗句解释下列词语并指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①腾细浪:______
②走泥丸:______
8. 按要求写句子。
(1)小猪迫不及待地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食品。
(用加下划线的词语写一句话)
(2)写一句有关勤俭的名言。
(3)小弟弟的脸蛋红扑扑的。
(用打比方的手法把句子写具体、生动)
9. 按顺序排列下面的句子,用序号表示。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那条白线很快向前移动,逐渐拉长.变粗。
()潮来了,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一条白线。
()潮头奔腾西去,过了很久,江面才恢复了平静。
()白线更近了,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
10. 仿写拟人句。
例: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①死亡在洪水中逼近。
②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了。
11. 按要求写句子。
(1)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改为陈述句)
(2)我看祖父还在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你看。
”(改为转述句)(3)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
(仿写,注意修辞手法)
星星闪着,就像______。
______,就像______。
12. 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①总理始终牵挂着灾区人民的生活。
(改变词语的顺序,句子的意思不变)
②中国的航天事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
(缩句)
③柔软的柳枝在和煦的春风里摇曳着。
(改为拟人句)
④屋子很小,容不下几个人。
(改为夸张句)
13. 按要求写句子。
①海地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用划线词语造句)
②海地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
(缩写句子)
14. 仿写句子,使句子有趣。
例:风吹走了我的手绢。
调皮的风拿了我的手绢,擦过了汗,扔到地上。
①星星一闪一闪的。
②花儿开了。
15. 按要求写句子。
①小蘑菇钻出泥土。
(写比喻句)
②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移动。
(写拟人句)
③同学们讨论并听取了校长的发言。
(在原句上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④山姆握着妹妹的手说:“我会永远照顾你的。
”(改为转述句)
16. 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这是一本好书,真叫人喜欢。
(改为反问句)
(2)这样做下去一定会失败。
(改为双重否定句)
(3)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
(改为拟人句)
(4)他们家住的地方很小。
(改为夸张句)
17. 按要求写句子。
(1)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仿写句子)
(2)树叶也经常被风吹得翻转不定。
(改为“把”字句)
18. 读句子,完成练习。
(1)改成陈述句,意思不变。
你难道不知道狗是会叫的?
(2)这只不会叫的狗说:“也许是这样,可我……”从中可以看出小狗非常______。
(3)加标点符号。
______哎呀______狐狸说道______原来是这样______你这是给我没了一个圈套啊______
19. 判断下面句子的修辞方法。
①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______
②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
______
20. 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①美丽的大草原令人神往。
(改为反问句、感叹句)
②森林爷爷战胜了妖魔。
(改为“把”字句、“被”字句)
③妈妈对我说:“等你测试完回来,陪我去书城买些教学用书。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④满园的柿树上挂满了红彤彤的柿子。
(改为比喻句)
21.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有个学生给一位老人写了这样一张便条,有两处错误,请改正。
余爷爷:听说阁下病了,父亲让我登门造访,未能见面。
现送上鲜花一束,祝早日康复!
(2)根据语境仿写句子,构成排比。
有理想,才会有追求。
鲜花有理想,才会用美丽装扮大地;蜜蜂有理想,才会用辛劳酿造甜蜜;______,______。
(3)“真娇气,我不是故意撞你的,哭什么?”(改成礼貌说法)
22. 句子乐园(按要求改写句子)。
(1)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上我们的学校呢?(改为陈述句)
(2)他说的是正确的。
(改为反问句)
(3)布谷鸟在树上啼叫。
(改为拟人句)
(4)湖水很平静。
(改为比喻句)
23. 按要求写句子。
①这是了不起的奇迹。
(改为感叹句)
②我对面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竟创造了这块绿洲。
(缩句)
③环境污染成为当今世界性的三大社会问题。
(修改病句)
24. 判断下列句子哪些是反问句。
(1)他为什么要躲躲藏藏呢?
(2)岸英难道真的不在了?
(3)战争究竟什么时候才会结束?
(4)朝鲜战场上我们有多少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他们的父母难道就不悲痛吗?
25. 判断下列诗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①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______
②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______
③能不忆江南?______
④潭面无风镜未磨,白银盘里一青螺______
最后一句有三处比喻,分别是把______比作______,把______比作______,把______比作______。
26. 根据要求改写句子。
①鹭鸶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改为陈述句)
②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流线型结果,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仿写句子)
27. 我会发现词和句子的特点,照样子写出来。
(1)源源不断津津有味
(2)无忧无虑无边无际
(3)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马,凑成了那样可爱活泼的小燕子。
28. 按要求写句子。
(1)同学们回答问题。
(扩写句子,不少于两处)
(2)蟋蟀在洞前鸣叫。
(改成拟人句)
(3)绿绿的爬山虎爬满了学校北边的院墙。
(缩写句子)
29. 按要求写句子。
(1)蒲公英的头上长着许多白绒毛。
(改成比喻句)
(2)加上提示语,使句子更生动。
牧童______地大叫:“狼来了!狼来了!”
(3)例:水是那样绿,绿得好像是被周围的绿树、绿草染过似的。
(仿写)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红得______。
(4)书是精神食粮,怎么不可以煮昵?(改成陈述句)
(5)今天的值日生把教室打扫的整整齐齐。
(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
30. 照样子写句子。
例:风吹跑了妹妹的圆帽子。
风拿了妹妹的圆帽子,当作铁环滚走了。
①小鸟在树上叫着。
②小草从土里长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