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中小学开展智能机器人普及课程信息技术

  • 格式:docx
  • 大小:13.54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能机器人技术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的科学技术。它涉及自动控制、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传感器、人工智能、微电子技术和机械工

程等多个学科领域。智能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一个国家

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面对未来的科技发展的外部竞争和现实

的创新人才的培养,在大力实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战略的进程中,抓住时机,在中小学引入智能机器人教育,提升学生对现代科技和

信息技术的全面认识和理解,激发他们对创意和创新的兴趣,并作

为一种培养创意思维和创新人才的新载体,是十分必要、迫切和切

实可行的。

● 开设机器人普及课程的实践

智能机器人教育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在目前的教育教

学实践中,应该说还仅处在“活动”层面,智能机器人教育大多是以

课外活动和各种兴趣班、培训班的模式开展的。也的确有相当数量

的中小学校能够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智能机器人的活动或竞赛,

但作为课程引入到教学中的却少之又少。为了让更多的学生能够接

触机器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意识,我

校在2008年组建了机器人俱乐部,从2011年秋季学期开始尝试着普及机器人课程。

1.课程实施

(1)从2011年秋季学期开始,我校在小学三年级开展机器人普及课程。上学期主要学习中鸣实体机器人制作及程序编写,下学

期主要学习创意机器人制作。

(2)从2012年秋季学期开始,我校在尝试一年普及课程的基础上,在小学部三至六年级,初中一年级开设普及课程,课程安排

两周一次,每次两节连堂,真正做到科普教育遍地开花,全校普及。通过机器人普及教学,让全校参加学习的学生都能认识机器人,都

会制作机器人,了解科技创新的奥秘,体验到智能化带给我们生活

的便利。通过在全校各年级开展科技普及课程,真正做到将我校建

设成为科创校园、科普基地。

(3)从2012到2013学年开始的这段时间内,我校组织组内

教师、优秀机器人俱乐部成员,成立校本课程研究小组,探讨机器

人科普教学内容,撰写机器人科普教学校本课程,补充和完善各类

教学内容、教学设计,逐渐形成了特有的教学方式。

2.教学方法

根据本课程的特点,我们将俱乐部机器人普及课程教学的方法

统一为:任务驱动、新知教授、实践应用。

(1)任务驱动。教师根据每节课的学习内容,合理地设计教学任务。课时安排为每周两节课,两个课时已经足够学生完成一个作

品的制作。学生根据任务要求,进行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小组讨

论等环节,让学生发现问题,引起认知冲突,以便引入新知。

(2)新知教授。学生将任务进行仔细剖析,并填写学生工程册(学习工程册是学生学习的一个凭证,也是学生进行任务分解、问

题解决过程的记录)后,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反映的问题,引出本

节课的教学内容。由于机器人普及课程的特殊化,我们可以将每个

新知(一般的传感器的应用)分为“是什么、有什么作用、怎么使用、应用了哪些学科知识”几个部分。学生通过以上几个部分可以较为深入地认识每一个固件,也可以扩展学生思维,促进学生进行创作。

由浅入深、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能更多地将学习贴近生活,将生

活的问题搬进学习中来。

(3)实践应用。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内,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竞赛。教师应设计与生活相关的主题,让学生将生活与学习有效联

系起来,达到培养学生体会生活、观察生活的目的,激发学生热爱

科学、探索科学的精神。

3.评价方式

(1)评价主体多维化:改变单一评价主体的现状,指导学生自评、互评。由于作品要求体现各个小组的创新性及与实际生活的相

联系性,因此我们还可以请学科以外的教师、学生甚至家长对作品

进行评价。

(2)评价内容多元化:不仅评价课内所学,还要评价课外的实践;不仅评价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掌握情况,还应着重考查学生对生活中细节的把握程度和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能力。

(3)评价过程动态化:评价不仅仅关心的是学生制作了多少作品、制作的作品创新性有多高,更应注重学生发展的过程。在学习中建立机器人普及课程的学生学习工程册,将学生分解问题、问题解决建议、提出和学生作品展示记录下来,让学生能力的提高建立在存量基础之上,遵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

(4)评价形式多样化:除了在课堂上进行评价之外,还应该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参加竞赛。让学生通过成绩的获得,感受到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