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校准基础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1.36 MB
- 文档页数:50
[计量知识问答]第一部分计量基本概念(一)1.什么是测量?答:测量是指以确定量值为目的的一组操作。
操作的最终目的是把可测的量与一个数值联系起来,使人们对物体、物质和自然现象的属性认识和掌握,达到从定性到定量的转化,增强对自然规律的确信性和科学性。
2.什么是计量,计量的特点是什么?答:计量是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
计量既是测量又不同于测量,它是与测量结果置信度有关的、与不确定度联系在一起的规范化的测量。
计量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准确性、一致性、溯源性和法制性四个方面。
3.什么是计量器具?答:计量器具是指单独地或连同辅助设备一起用以进行测量的器具。
在我国计量器具也是测量仪器的同义语。
其特点是:(1)可直接进行测量。
(2)可以单独地或连同辅助设备一起使用的一种技术工具或装置。
4.什么是测量仪器的准确度?答:测量仪器的准确度是指测量仪器给出接近于真值的响应的能力。
准确度是定性的概念,是用其他术语来定量表述这种接近于真值的能力的,如准确度等级、误差等。
5.什么是测量标准?答:测量标准是指为了定义、实现、保存或复现量的单位或一个或多个量值,用作参考的实物量具、测量仪器、参考物质或测量系统。
如,标准电流表、标准氢电极、有证的血浆中可的松浓度的参考溶液。
6.什么是实物量具?答:实物量具指使用时以固定形态复现或提供给定量的一个或多个已知值的器具。
实物量具的特性是能复现或提供某个量的已知量值。
7.什么是测量系统?答:测量系统是指组装起来以进行特定测量的全套测量仪器和其他设备。
测量系统可以包含实物量具和化学试剂。
固定安装着的测量系统称为测量装备。
8.什么是国家基准?答:国家基准是指经国家决定承认的测量标准,在一个国家内作为对有关量的其他测量标准定值的依据。
在我国,国家计量基准由国家计量行政部门组织建立和批准承认。
每一个国家计量基准均有一个相应的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
9.什么是有证标准物质?答:有证标准物质是指附有证书的参考物质,其一种或多种特性值用建立了溯源性的程序确定,使之可溯源到准确复现的表示该特性值的测量单位,每一种出证的特性值都附有给定置信水平的不确定度。
引言概述:计量基础知识是计量科学的基础,是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介绍计量基础知识的培训教材内容,包括度量单位、测量误差、不确定度、精确度和准确度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学习本教材,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计量基础知识,提高测量技术水平。
正文内容:一、度量单位1.SI基本单位:介绍国际单位制(SI)的基本单位,如米、千克、秒等。
2.导出单位:介绍一些导出单位,如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和速度单位等。
3.国际单位制前缀:介绍国际单位制的前缀,如千、毫、微等,以及它们代表的数量级。
4.单位换算:介绍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如长度单位换算、质量单位换算和时间单位换算等。
5.单位符号和量纲:介绍单位的符号表示方法,以及不同量纲的基本概念。
二、测量误差1.测量误差的定义:介绍测量误差的概念及其定义,包括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2.测量误差的来源:介绍测量误差的各种来源,如仪器误差、环境影响和人为因素等。
3.误差传递规律:介绍误差在测量中传递的规律,如误差传递方程和误差放大因子的计算。
4.误差评定方法:介绍误差评定的方法,包括绝对误差评定和相对误差评定方法。
5.误差控制措施:介绍减小测量误差的控制措施,如提高仪器精度、减少环境干扰等。
三、不确定度1.不确定度的概念:介绍不确定度的定义及其与测量误差之间的关系。
2.不确定度的计算:介绍不确定度的计算方法,如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的计算。
3.不确定度的表示:介绍不确定度的表示方法,如标准不确定度和相对不确定度的表示。
4.不确定度的影响因素:介绍不确定度的各种影响因素,如测量方法、仪器精度和环境条件等。
5.不确定度的控制策略:介绍控制不确定度的策略,包括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提供适当的仪器等。
四、精确度和准确度1.精确度的概念:介绍精确度的定义及其与测量误差和不确定度之间的关系。
2.精确度的评定方法:介绍精确度的评定方法,如重复性评定和回归分析法。
3.准确度的概念:介绍准确度的定义及其与测量误差和不确定度之间的关系。
计量校准员资格考试试卷一、计量基础知识(20分)1、什么是量值传递?(5分)2、什么叫校准?(5分)3、国际基本计量单位的名称和符号?(10分)二、误差及数据化整(30分)1、某仪表量程0—10,在示值5处计量检得值为4.995,求出示值相对误差和引用误差,。
(10分)2、在计量标准配备中,一般来讲标准装置的误差应是被检器具误差的----至----。
?(填空题2分)3、被计量的电量是0.45安,为使计量结果更准确些,应选下列电流表中的-----。
A、上限为5安的0.1级电流表。
B、上限为0.5安的0.5级电流表。
C、上限为2安的0.2级电流表。
(选择题6分)4、用天平对某一物体质量称量6次,得到如下数据:1003.8 1004.4 1003.3 1004.1 1004.3 1003.9求残差。
(8分)5、将下列数据修约到一位小数(4分)15.249 15.250 15.150 15.2501三、校准知识(共50分)1、请你叙述校准一台0.5级(热电偶为输入信号)数字显示仪表时,所用标准设备和基本误差的校准步骤。
(30分)2、请叙述压力(差压)变送器基本误差的校准方法?(20分)计量校准员资格考试试卷答案一、计量基础知识(20分)1、什么是量值传递?(5分)答:通过对计量器具的检定或校准,将国家基准所复现的计量单位量值通过各等级计量标准传递到工作计量器具,以保证对被测对象量值的准确和一致。
2、什么叫校准?(5分)答: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具或参考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由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
2、国际基本计量单位的名称和符号?(10分)答:长度米m质量千克(公斤)kg时间秒S电流安(培) A热力学温度开(尔文)K物质的量摩(尔)mol发光强度坎(德拉)cd二、误差及数据化整(30分)1、某仪表量程0—10,在示值5处计量检得值为4.995,求出示值相对误差和引用误差,。
一、计量基础知识1.《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于1985年9月6日经第6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
2.《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于1986年7月1日施行。
3.计量法的立法宗旨是:为了加强计量监督管理,保障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有利于生产、贸易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维护国家、人民的利益。
4.国家采用国际单位制。
国际单位制计量单位和国家选定的其它计量单位为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名称、符号由国务院公布。
5.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包括:(1). 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2). 国际单位制的辅助单位;(3). 国际单位制中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4). 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5). 由以上单位构成的组合形式的单位;(6). 由词头和以上单位构成的十进倍数和分数单位。
6.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7注:(1) 词头只用于构成国际单位制(SI)单位的倍数单位,不得单独使用。
词头的名称与单位的名称要紧挨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组成一个新单位(SI的十进倍数或分数单位),并且具有相同的幂次。
(2) 不得使用重迭得词头。
例如:不用微微法(μμF)而应用皮法(pF);不用毫微米(mμm)而应用纳米(nm)。
8.我国《计量法》规定,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负责建立各种计量基准器具,作为统一全国量值的最高依据。
9.我国《计量法》规定,计量检定必须按照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进行。
计量检定必须执行计量检定规程。
10.计量检定人员的考核,由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统一命题。
具体内容包括计量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法律知识、实际操作技能和相应的计量技术规范。
11.计量检定人员出具的检定数据,用于量值传递、计量认证、技术考核、裁决计量纠纷和实施计量监督,具有法律效力。
12.检定证书、检定结果通知书必须字迹清楚、数据无误,有检定、核验、主管人员签字,并加盖检定单位印章。
13.法定计量单位及其具有的特点:由国家以法令形式规定强制使用或允许使用的计量单位叫做法定计量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