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写作专题---方法与技巧
- 格式:doc
- 大小:56.00 KB
- 文档页数:4
高一到高三语文文学批评与文学评论的综合写作方法与技巧语文文学批评与文学评论是高中语文课程中重要的内容之一。
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分析与评价,可以提高学生对文学的理解和鉴赏能力,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审美情趣。
本文将介绍高一到高三阶段学生在语文文学批评与文学评论方面的综合写作方法与技巧。
一、文学作品的分析在进行文学批评与评论之前,首先需要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
这包括对作品的主题、结构、人物、情节等方面的分析。
在分析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关注主题:确定作品的主题,并分析作品中主题的表达方式、内涵和意义。
2.解读结构:分析作品的结构安排,探究作者的叙事手法和结构特点。
3.剖析人物: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揭示人物的性格特点、行为动机和作用。
4.考察情节:分析作品中的情节发展,揭示情节对主题的表达和作品整体的推进作用。
二、批评文学作品在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可以开始进行文学批评。
这包括对作品的评价、评论和发表意见等方面。
在批评文学作品时,可以运用以下方法:1.客观评价:从客观的角度出发,准确评价作品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2.多角度思考: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作品,深入揭示作品所蕴含的深层意义和价值。
3.批判精神:有批评的勇气和能力,指出作品在创作思想、艺术形式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4.参考其他观点:阅读其他相关评论文章或学术著作,了解不同的观点和解读,为自己的批评提供参考。
三、评论文学作品在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批评之后,可以进行文学评论,发表个人观点和感想。
1.主题立意:评论时应明确文学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和立意,并对其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发表个人看法。
2.情感交流:通过评论与作品中的人物、情节产生共鸣,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悟。
3.文学价值:评述作品的艺术形式、创新之处及其对文学的贡献等,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
4.自由表达:文学评论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可以在尊重原作的前提下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与评论。
四、技巧与注意事项在进行语文文学批评与评论写作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语言表达:注意运用准确、得体的词汇和语言表达,使文章流畅、生动。
高三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在高三这一年,学生们进入了人生中的重要篇章,即将迎来人生的转折点。
为了能够顺利通过高考,对于高三的学习内容需要进行全面的复习和总结。
本文将对高三各科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广大学生更好地备战高考。
一、语文知识点总结1. 诗歌鉴赏- 诗的格律及其特点- 唐宋诗人及其作品- 近代古典诗人及其作品2. 文言文阅读- 古代文学名篇赏析- 文言文阅读技巧3. 现代文阅读与鉴赏- 现代散文名家与作品- 现代诗歌名家与作品4. 写作技巧与方法- 议论文写作技巧- 叙事文写作技巧- 读后感写作技巧二、数学知识点总结1. 函数与方程- 一元二次函数和二次方程 - 三角函数和三角方程- 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2. 空间与立体几何- 空间向量和平面向量- 空间中的几何体3. 数列与数学归纳法-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 - 数学归纳法的应用4. 概率与统计- 随机事件与概率计算- 统计与抽样调查- 统计图表的读取与分析三、英语知识点总结1. 语法与句型- 时态与语态的变化规律- 倒装句和虚拟语气- 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2. 阅读理解- 不同题型的解题技巧- 阅读理解中的常见词汇与短语3. 写作技巧- 英语写作中的段落结构- 作文常见句型和表达方式- 说明文、议论文和应用文写作技巧四、物理知识点总结1. 力学与运动- 牛顿三定律与质量、力、加速度的关系 - 机械功、能量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 - 物体平衡和倾斜平面问题2. 波动光学- 声音和光的特性及其传播规律- 光的反射、折射和衍射- 干涉和偏振现象3. 电磁学与电路- 静电场和电势能- 电路图的分析和电流电阻- 电磁感应与电磁波4. 现代物理- 量子论和相对论- 原子和分子结构- 核物理与核能利用五、化学知识点总结1. 物质性质与结构-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的性质- 化学键和化合物的命名- 晶体结构和溶液的性质2. 反应原理与化学平衡- 反应速率和反应动力学- 化学平衡和平衡常数- 酸碱中和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3. 有机化学基础- 烃类和官能团- 功能性有机化合物的合成- 生物高分子化合物和应用4. 化学实验与应用- 常见实验操作与操作技巧- 化学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化学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通过对以上各科知识点的总结归纳,相信同学们在备战高考中会更加得心应手。
高考作文写作方法与技巧高考作文写作的技巧1、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认识水平高、擅长理性思维的同学可选择议论文,擅长形象思维、会刻画人物的同学可选择微型小说,擅长抒情的同学可选择散文。
2、精写前几段,给评卷老师留下一个好印象。
要精雕细刻,要出彩。
比如,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可制造悬念,引人入胜;可提出问题,引人注意;或巧用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或巧述故事,引人入胜,或巧用题记,揭示主旨,或巧用诗文显诗意。
写好结尾和过渡段。
阅卷老师一般是S型的扫描全文。
结尾可画龙点睛,发人深思;或总结全文,照应开头;或虚笔拓展,扩大容量;或精辟议论,深化主旨。
3、要给自己充足的构思时间,不要急于动笔。
“宁停三分,不争一秒”,因为写作是“开弓没有回头箭”的,写到一半,突然发现,呀,把题目理解错了,或没领会好命题的要求。
最可怕的是文章写到一半,又想另起炉灶。
时间没了,心情也坏了,干着急。
建议打草稿,防止“三边工程”(边立项,边设计,边施工)。
考场作文不宜见异思迁,边写边改。
要贯彻一种构思。
一旦构思已定,就不要轻易改变。
4、要力避前松后紧、虎头蛇尾。
有些同学构思、提纲拟好后,开头反复推敲,精雕细琢,后来发现时间不够,于是草草收兵。
此外,要谨慎对待修改。
今年实行网上评卷,更应慎重。
修改一般只着眼于字词方面的,可用米尺比好之后划两横。
结构方面不能修改。
要保持卷面的整洁美观,要努力做到改动少而效果好。
5、如果偏题或者离题,作文的主要分数就失去了。
为防止跑题,可从如下几点做出努力:一是将材料、引语和话题联系起来思考,不可单看话题;二是看自己确立的观点能否用话题所给材料来证明;三是想一想这则材料当初发在媒体上登载是要达到一个什么效果的。
万一跑题了,要考虑逆挽,使文章形成一种欲扬先抑的结构形态。
6、一定要完篇。
熟话说,好文章是风头、猪肚、豹尾。
没有豹尾,老鼠尾巴也要有一个,绝不能写半头文。
用半篇文章给你评分,怎么会得高分?7、要重视拟题,特别要注意不能缺题。
议论文如何科学分解分论点★前言:分解分论点是议论文训练的重要内容,它是一种思维的训练,高考作文不论是否以分论点的形式呈现,分论点的思维一样是贯穿在其中的。
所以,每位同学都要掌握分解分论点的方法,并在作文实践中熟练运用。
一般议论文的展开总是从三个范畴入手: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如:以“拒绝诱惑”为题什么是拒绝诱惑,要拒绝诱惑(是什么,提出问题)为什么要拒绝诱惑(为什么,分析问题)怎样拒绝诱惑(怎样做,解决问题)★方法回顾议论文如何分解分论点1、递进分解法:按“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的思路进行分解(法1)2、并列分解法:用并列的思维多角度分解(1)并列分解“是什么”(法2)(2)并列分解“为什么”(法3)(3)并列分解“怎样做”(法4)3、对照分解法:用对照的思维多角度分解(1)对照分解“是什么”(法5)(2)对照分解“为什么”(法6)(3)对照分解“怎样做”(法7)4、综合分解法:将以上几种情况综合起来,增强论证的力度与层次(法8,有十多种组合形式)★下面以一道作文题具体阐述如何运用上述方法分解分论点。
【题目】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曾经自信地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整个地球。
”虽然他没有找到这样的支点,但这句流传千古的名言却能给我们以深刻的人生启迪。
人生需要支点,友情,亲情,事业,理想,追求……请以“人生的支点”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以总分总的形式结构全文,设置两个以上(含两个)分论点。
【审题指导】1.深入思考什么可以作为人生的支点,选取一到三个来写,不要面面俱到。
(1)材料已经提供了:友情,亲情,事业,理想,追求(2)还有:信念,仁义,情操,坚强,执着,目标,爱国,诚信,奋斗,知识,学习,健康,谦虚等。
支点应该是比较可靠的,大家比较公认的,以下即不可:机遇,运气,偶然,灾难,敌人2.文章必须讲清楚以下几个问题:(1)什么是人生的支点?(2)它为什么是人生的支点?(3)认识到了这一点对指导我们的人生有什么意义?(4)怎样正确对待和运用这一支点?【分解分论点示范】本文如何分解分论点呢?方法:以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为思维基准,选择其中一个、两个或三个,以并列、递进、对照的方式进行分解。
高三语文申请书写作技巧与范例申请书是在特定场合向特定对象提出申请的书信形式,为了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愿和目的,提升申请书的质量,以下是一些高三语文申请书写作的技巧和范例供参考。
一、申请书的格式与要求1. 信封格式:申请书一般采用信封格式,信封格式包括信头、信尾和信封。
- 信头:写明自己的姓名、电话、通信地址和邮编等个人信息。
- 信尾:写明申请日期和署名。
- 信封:写明收件人的姓名、单位名称、通信地址和邮编等信息。
2. 标题格式:申请书的标题应简明扼要,准确表达自己的目的和主题。
3. 内容要点:申请书的内容要清晰明了,表达要精准,包括以下要点:- 自我介绍:简要介绍自己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学校、班级等。
- 申请目的:说明自己的申请目的,明确表达自己的意愿和目标。
- 理由阐述:对申请的原因进行充分阐述,包括自身的兴趣、才能、成就以及与申请相关的经历和优势等。
- 目标规划:陈述对于所申请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并提出自己的未来规划和目标。
- 结尾语:简洁明了地表达对申请的期望,并再次感谢对方的关注和支持。
二、申请书范例:高三语文课外辅导教学活动的申请书尊敬的高中语文教师:您好!我是一名高三学生,我写这封信是为了申请您带领我和我的同学进行语文课外辅导教学活动。
我对于语文的学习充满了热情和渴望,希望在您的指导下能够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以下是我申请的理由和目标。
首先,我对语文学科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热爱。
在我进入高中以来,我一直追求语文学科的深入学习,并通过自学和参加各种相关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能力。
然而,由于我在学习上的时间和资源有限,我感到自己需要更专业的指导和辅导来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
其次,我在过去的学习中有着丰富的语文成就和相关经验。
我曾获得过全市语文写作比赛的二等奖,并且在班级的作文比赛中屡次获得过一等奖。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老师们的指导和支持,因此,我希望能继续在您的带领下更加深入地学习和了解语文的知识和技巧,为自己的语文学习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高考语文作文技巧方法高考作文就是要让考生在作文中表达对生活和社会上一些现象或行为的看法,就是提倡学生结合现实生活说真话、抒真情,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考语文作文技巧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用心审准题意,否则“欲速则不达”。
审题是高考写作的第一步,也是决定作文成败的关键,是考生写作的重中之重。
虽然高考写作时间很有限,但“磨刀不误砍柴工”,必须舍得花5分钟来审清题意。
不同类型的作文在审题上有不同的侧重点。
比如:命题作文重点分析题目本身的构成要素。
如以“人生如花”为题写作,就要首先划分出命题由三个要素组成:本体“人生”、喻体“花”、比喻词“如”。
命题者意在让考生谈对“人生”的见解,但不能盲目下笔大谈人生,而必须紧扣喻体“花”的多层面的特点来揭示人生的内涵。
如由花要经受风吹雨打的考验来揭示人生注定要经受坎坷挫折;由花儿争奇斗艳,释放所有来揭示人生应轰轰烈烈,燃烧自己;由花期短暂来揭示人生苦短,当学会珍惜;由花的香气悠远来揭示人生应注重操守、名节;由花儿立于枝头来揭示人生应积极向上、充满希望;由花中之梅历经风霜冰雪的考验而怒放来揭示人生贵在坚贞。
由此看来,命题作文审题要紧扣题目中各个要素去审视挖掘。
二、立意力求新颖、高远而深刻。
没有统帅的军队是乌合之众,而没有主题的文章则是无根之木。
立意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作文的成败,立意是否新颖、高远、深刻是拉开作文档次的关键。
要使立意深刻高远并非要宏大叙事,而是要能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要能用看似不起眼的生活小事,甚至是一个动作、一句话、一次微笑、一个眼神等来揭示重大的思想意义,反映震撼人心的主题,来反映考生正确而高尚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让“作文”与“做人”相统一,才能提高作文的思想格调与社会价值,才能用笔下的文章启发人、感染人。
例如以“举手投足之间”为题的一篇优秀作文中写道:“一次,在青岛市的机场附近,有位50多岁的女侨胞蹲在地上用水果刀剜一枚一角的硬币,那硬币与沥青紧紧地粘在一起,非常结实。
专题01应用文高考考情分析和写作技能指导距离高考还有一段时间,不少有经验的老师都会提醒考生,愈是临近高考,能否咬紧牙关、学会自我调节,态度是否主动积极,安排是否科学合理,能不能保持良好的心态、以饱满的情绪迎接挑战,其效果往往大不一样。
以下是本人从事10多年教学经验总结出的以下学习资料,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提高答题的正确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有志者事竟成!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是决定高考英语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做题前,要认真阅读题目要求、题干和选项,并对答案内容作出合理预测;答题时,切忌跟着感觉走,最好按照题目序号来做,不会的或存在疑问的,要做好标记,要善于发现,找到题目的题眼所在,规范答题,书写工整;答题完毕时,要认真检查,查漏补缺,纠正错误。
总之,在最后的复习阶段,学生们不要加大练习量。
在这个时候,学生要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答题方式,最重要的是以平常心去面对考试。
英语最后的复习要树立信心,考试的时候遇到难题要想“别人也难”,遇到容易的则要想“细心审题”。
越到最后,考生越要回归基础,单词最好再梳理一遍,这样有利于提高阅读理解的效率。
另附高考复习方法和考前30天冲刺复习方法。
【题型分析】应用文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文体,也是高考写作的文体之一。
命题形式多为文字提示,写作形式有书信(建议信、投诉信、邀请信、道歉信、感谢信、询问信、推荐信、祝贺信、求职信等)、电子邮件、日记、通知、报道、启事和发言稿等。
它不仅考察学生词汇和语法的运用能力,也考察学生的总体分析能力、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篇章结构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等。
近四年高考真题应用文题型分布【评分标准】1.本题旧高考为25分,新高考为15分,按5个档次给分。
2.评分时,先根据文章的内容和语言初步确定其所属档次,然后以该档次的要求来衡量、确定或调整档次,最后给分。
3.词数少于80和多于120的,从总分中减去2分。
4.评分时,应注意的主要内容为:内容要点、应用词汇、语法结构的丰富性和准确性以及上下文的连贯性。
专题01:引议联结循序渐进—如何写好新闻时评类材料作文-高三高考语文《跟着时文学写作》时评典范别把“惩戒”和“伤害”混为一谈最近,有一则新闻报道称,陕西一名小学生因未完成作业,遭到班主任撕裂耳朵。
此事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
与此同时,青岛市出台了《青岛市中小学校管理办法》,赋予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惩戒的权利。
然而,我们必须明确一点,撕裂学生耳朵并不是教育惩戒,而是教师对学生的伤害行为,这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被允许的。
因此,我们不能把“惩戒”和“伤害”混为一谈。
教育需要说服和惩戒,二者缺一不可。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受教育者对真理和道德的敬畏之心。
如果只有说服而没有惩戒,人们就无法真正领会道德的重要性。
同样的,如果没有批评和惩戒,人们就无法真正意识到道德的威严。
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必要的惩戒是重要的教育手段。
然而,如今,教育惩戒已经成为了一个需要讨论的话题。
即使在现代的欧美教育中,学校和教师也有适当的惩戒权。
例如,在英国,教师可以像中国古代的私塾先生那样给学生打手心。
那么,为什么在中国,教育惩戒会引起敏感?近年来,一些学校和教师对于少数学生的不管不问,主要原因之一是某些偏执观念的流行。
这些观念成为了一种评价标准,不断渗透到学校教育的过程中。
这使得教育的舆论环境严苛有余,宽容和理解不足,从而使得对学生的教育惩戒成为了教育者不敢为的事情。
一些媒体常常把权利意识强调到极致,对任何学校教育的手段和过程,都放到极端权利的天平上来衡量。
这种简单裁判压缩了学校和教师正常的教育空间,让人们顾虑重重。
当然,任何人的人身权利和人格尊严都应该得到保护和尊重。
但是,如果把个体的普遍权利和必要的教育惩戒对立起来,那么权利意识就成了脱离学生成长实际的绝对“正确”。
如果我们有完备的教育惩戒体系,就可以及时有效地纠正孩子们表现出的任何非社会性行为,这也许可以减少校园暴力的发生。
在教育评价中,滥用西方的权利观念来审视教育,这是缺少文化自信和教育自信的表现。
任务型写作训练(一)
请根据以下任务说明和写作要求,写一篇150词左右的英语短文。
[任务说明]
你要参加一场英语演讲比赛,主题是“中国是否应该鼓励私家车”。
在你参赛之前,你要查阅相关磁疗,并准备你的演讲发言。
请阅读下面短文,然后完成以下任务。
1)概括短文的内容要点,该部分的词数大约30;
2)就“中国是否应该鼓励私家车”这个主题发表你的看法,至少包括以下的内容要点,该部分的字数大约120。
a)你现在的交通方式是什么?你满意吗?
b) 你是否同意鼓励私家车的发展?为什么?
c)以环保为理由限制私家车是否成立?
d)是否鼓励私家车主要取决于什么因素?
写作要求:你可以使用实例或其他论述方式支持你的论点,也可以参照阅读材料的内容,但不要抄袭阅读材料中的句子。
评分标准:概括的准确性,语言的规范性,内容的合适性以及篇章的连贯性。
[阅读材料]
Should China Encourage Private Cars?
With the living standards rising rapidly, more and more Chinese people can afford cars. But the increase of private cars produces unfavorable effects in many aspects(引出). I think private cars should not be encouraged in China(论点).
Private cars have to be restricted in China.(论据一)T o begin with, the sharp increase of private cars worsens the already terrible traffic situation in China.China has the largest population in the world. The number of vehicles is increasing much more rapidly than building roads. Mass transportation vehicles are more suitable means to solve the traffic problems in China. However, there are too many private cars and deficient buses. If more cars are allowed onto busy streets, more traffic jams will happen, which is really a public hazard to all of us. The number of private cars in urban areas should be limited while the number of buses should be increased. (论据二)Secondly, private cars contribute to air pollution. A lot of big cities in China are now plagued by serious air pollution.If people are to have cars of their own, the already contaminated atmosphere will get even dirtier.(论据三)Finally, more and more traffic accidents occur due to poor driving skills of inexperienced private car owners.
In short, China should not encourage private cars. As far as the great demand for means of transport is concerned,(出路).we can develop mass transportation system to take the place of private cars。
解题指导:
1.评分标准告诉我们,文章从内容(完整性/不漏信息),语言(句子结构的复杂度和语法的准确性/定语从句,强调句,复合句,句型,非谓语,短语等运用)和文采的修辞(连贯性/关联词的运用)三个方面进行评价。
我们可以分两个阶段若个个小步子完成任务。
2.根据任务说明,我们要做两个任务,
第一:概括全文。
第二:就文章的观点发表意见。
第一阶段:概括全文。
(注意:概括阶段不需要加上个人的见解)
1)认真阅读全文,找出作者的观点,确定主题句,用横线划起来(见文章)
2)用英语对主题句进行解析,即:I think private cars should not be encouraged in China.
注意:概括的主题句是陈述客观的事实而非发表主观的见解。
陈述客观事实用实义动词show, prove, explain, state居多.例如我们从第一句话的意义核心词think 可以知道这是一个鲜明的观点。
但是,我们概括是要用客观的口气进行陈述。
因此,我们用新的语言表达这一个意思,既:
This paper tries to explain the reasons to limit the number of private cars.
3) 用支撑句(1或2句话/例子)证明主题句,注意支撑句必须来源于阅读的文章,不能自己随意发挥。
这时候还没有让我们发表见解,只是检查我们的阅读理解是否到位。
第二个阶段,发表个人见解
注意:可以同意或反对文章的观点,也可以对文章的各种观点进行折中。
一般情况下,如果文章只有一种观点,那么,同意文章的观点并且例证是最容易写的。
根据题目要求,文章至少包括以下内容要点,
a)你现在的交通方式是什么?你满意吗?
b) 你是否同意鼓励私家车的发展?为什么?
c)以环保为理由限制私家车是否成立?
d)是否鼓励私家车主要取决于什么因素?
为了紧扣内容要点,写作时建议在稿纸上使用航标式主题句来凸现个人见解,例如:
1)I usually trave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In my opinio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It is ________to limit private car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In my opinion,) the factor that count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样,第一保证不离题,有的放矢地瞄准内容要点的要求;第二可以帮助追踪我们的思路。
至于如何继续写下去,“以环保为理由限制私家车是否成立?”“是否鼓励私家车主要取决于什么因素?”这就需要我们同学的创造性劳动了,这也是新课标突出的思想:善于思考,文以载道。
文章结尾的作用是概括全文内容,进一步强调或肯定文章的中心思想,使文章意义表达得更加深刻。
文章结尾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首尾呼应,画龙点睛
2.重复主题句。
结尾回到文章开头阐明的中心思想或主题句上,达到强调的效果。
文章的结尾没有一定的模式,可以根据表达主题的需要灵活创造。
一般说理性和逻辑性较强的说明文和议论文则往往都有结束语,以便使文章首尾呼应,结构完整。
作文纸
作文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