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林栽培学实习报告记录
- 格式:doc
- 大小:134.00 KB
- 文档页数:16
森林培育学实习报告在实习开始时间至实习结束时间,我参与了森林培育学的实习课程,这次实习不仅让我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更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森林培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实习地点选在了具体实习地点,这里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多样的生态环境,为我们的实习提供了理想的条件。
实习初期,我们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对实习区域的森林植被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分析。
通过样地设置和样方调查,我们详细记录了不同树种的分布、生长状况、林分结构等信息。
这让我明白了森林并非是简单的树木集合,而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其中树种的搭配、密度的控制以及年龄结构的合理性都对森林的健康和功能有着重要影响。
在种苗培育环节,我们参与了从种子采集、处理到播种、育苗的全过程。
种子采集时,需要仔细辨别成熟的种子,并选择健康、饱满的个体。
采集回来的种子还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如去杂、消毒、催芽等,以提高发芽率和幼苗的质量。
播种过程中,要注意播种的深度、密度以及土壤的湿度和温度等条件,确保种子能够顺利发芽和生长。
在育苗阶段,我们精心呵护幼苗,及时浇水、施肥、除草,并注意防治病虫害。
看着一颗颗幼苗茁壮成长,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造林实践是实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我们学习了不同的造林方法,如植苗造林、播种造林和分殖造林等,并根据实际的地形、土壤和树种特点选择合适的造林方式。
在植苗造林时,要确保苗木的根系完整,栽植深度适中,并且要踩实土壤,以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播种造林则需要注意种子的均匀分布和覆土的厚度。
分殖造林则要选择健康的母株和合适的繁殖材料。
森林抚育是保障森林健康生长的关键环节。
我们参与了修枝、间伐和除草等抚育工作。
修枝可以改善树木的光照和通风条件,促进树木的生长和干形的培育。
间伐则是调整林分密度,去除生长不良、病虫害严重的树木,为保留木创造更好的生长空间。
除草可以减少杂草对土壤养分和水分的竞争,有利于树木的生长。
在实习过程中,我也深刻体会到了森林培育工作的艰辛和不易。
经济林栽培学实习报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林业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
在这样的背景下,经济林的合理栽培与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和操作,加深学生对经济林栽培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培养实际动手能力。
以下是本次实习的报告范本。
实习背景及目的经济林作为一种特殊的森林资源,其主要目的是生产木材以外的其他林产品,如水果、坚果、药材等。
这些产品不仅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而且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改善生态环境都有积极作用。
因此,掌握科学的经济林栽培技术,对于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实习内容本次实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经济林种类识别与特性分析通过对当地主要经济林树种的观察和资料收集,了解不同经济林树种的生长习性、产品特性以及市场需求情况。
2. 土壤与气候条件评估学习如何对经济林栽培地进行土壤肥力测试和气候条件分析,以确定最适合的树种和栽培模式。
3. 栽培技术实践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亲手参与树木的种植、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等一系列栽培管理工作。
4. 经济林经营管理学习如何根据市场需求和林地实际情况,制定经济林的经营计划和管理策略。
实习成果与体会通过本次实习,我们不仅系统地掌握了经济林栽培的基本理论和关键技术,还亲身体验了从土地准备到树木管理的全过程。
实习期间,我们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认识到了科学栽培对于提高林产品质量和产量的关键作用。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学会了如何根据不同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树种,如何进行合理的水肥管理,以及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病虫害。
我们还学习了如何制定经济林的长期经营计划,这对于未来的林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结论经济林栽培学实习不仅让我们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还增强了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对经济林栽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将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深化对经济林栽培学的认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为我国的林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栽培学实习报告(多篇)篇:栽培学实习报告园林树木栽培养护学实习报告学号:***-*****7 姓名:蒋丹班级:园林九班在实习中收获与快乐。
圆满的实习生活我们也算是满载而归,两天是实习让我明白了团队的精神,学会了和别人怎样合作来提高效率,并从中获取很多重要的知识。
慢慢地,我发现每个人都是很有潜力的,不是因为我们没有学过就不会,而是我们太懒惰,只要我们多思考多问,多动手,就能发掘我们的潜力,而且做得更好。
在园林绿化中,树木的移栽与养护是整个建设过程中的重中之重,这次实习,我们总共进行了四个项目,第一个就是树木的移栽。
园林树木的栽植方法,依据树种的生长特性、树体的生长发育状态、树木栽植时期以及栽植地点的环境条件等,可分别采用裸根栽植和带土球栽植。
裸根栽植多用于常绿树小苗及大多落叶树种,关键在于保护好根系的完整性,骨干根不可太长,侧根、须根尽量多带。
从掘苗到栽植期间,务必保持根部湿润、防止根系失水干枯。
带土球移植常绿树种及某些裸根栽植难于成活的树种,如板栗、长山核桃、七叶树、玉兰等,多行带土球移植;大树栽植和生长季栽植,亦要求带土球进行,以提高成活率。
树木的栽植大概包括:地形整理、挖土换穴、起苗运苗、栽植养护等。
我们先用了一个上午的时间清理了周围的空地,保证了一个好的移栽条件,因为需要移栽的树就在旁边不远的距离,所以每个小组挖坑和起掘树木是同时进行的。
树木的起掘主要是为了保护树木的地下部分不受损伤,因此我们需要按照老师说的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对起掘时土球的大小要衡量好,一般情况下,要求土球的大小要大于树木本身胸径的5-8倍。
如果是反季节移栽时起掘的土球要适当的加大。
其次,对树木的起掘时间要充分把握好。
起掘时间一般不宜选在中午阳光充足的时间和雨后的24h之内,同时,苗木起掘时,对于树木较粗的断根要进行适当的处理。
时间和环境对树木的移栽同样重要。
因为我们移栽的时候光照比较小,土质也是比较疏松的沙质土,所以我们移栽的条件也比较好。
经济林栽培学实习报告1. 引言经济林是指为了经济目的而种植的树木,通常用于木材、果实或者药用植物的生产。
经济林栽培学是研究如何科学地种植、管理和利用经济林的学科。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践探索经济林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对经济林的认识。
本文将详细介绍我们在实习过程中的步骤和思考过程。
2. 实习地点选择在选择实习地点时,我们考虑了多个因素,包括地理条件、气候条件、土壤状况以及经济林的种类等。
最终,我们选择了位于XXXX的实习基地,该地区的气候适宜,土壤肥沃,并且有丰富的经济林资源可供我们实践。
3. 实习前准备在实习前,我们进行了详细的准备工作。
首先,我们对经济林的相关知识进行了系统的学习,了解了各类经济林的生长特点、栽培技术和管理要点。
其次,我们收集了相关的实习资料和工具,包括经济林种子、肥料、农具等。
最后,我们制定了实习计划,明确实习的目标和安排。
4. 实习步骤4.1 植物选材在实习开始前,我们对实习基地的环境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选择了适应该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经济林种植。
我们考虑了木材、果实和药用植物的市场需求以及种植难度等因素,最终选择了某某经济林作为我们的实习对象。
4.2 苗木培育在选定了经济林植物后,我们开始进行苗木培育工作。
我们从种子开始,按照种子的生长特点和要求,采取了适当的播种方法和环境控制措施。
我们密切关注苗木的生长情况,及时进行浇水、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工作,以保证苗木的健康生长。
4.3 地块准备在苗木培育期间,我们开始进行地块的准备工作。
根据经济林的生长要求,我们进行了地面的平整、杂草的清除和土壤的改良等工作。
我们还根据植物的栽培要求,合理规划了地块的大小和形状,以便于管理和生产。
4.4 种植和管理在苗木培育阶段结束后,我们开始进行经济林的实际种植工作。
我们按照预先制定的种植方案,将苗木移植到地块中,并进行适当的密植或疏植。
同时,我们加强了对植物的管理,包括浇水、施肥、修剪和病虫害防治等。
经济林栽培学实习报告专业:班级:学号::时间:年月日实习一经济林的定植一、目的要求定植即植树造林,是经济林最重要的造林方式。
实践证明,定值材料的质量和定植技术不仅影响着成活率的高低,而且还对幼树成活后的生长发育及林相都产生重大影响。
所以定植是经济林生产中不可忽视的生产技术环节。
通过实习,要求掌握经济林定植的方法步骤,了解怒江红山茶和无患子两种经济林木的定植方法和技巧,深入领会定植成活的原理,懂得提高定植成活率的关键。
二、内容及操作要领(一)定植前的准备1无患子(1)挖定植穴根据经济林林地规划设计,在开垦整地之后,订株标。
株行距3m×4m,挖大穴,穴深50-70cm,底宽70-80cm(穴大小因苗木大小和土质而变)。
表土、心土分开堆放,穴的形状不定,圆形或方形都可。
(2)肥土回穴穴土径风化一个月以后即应回穴,将表土敲碎,捡尽草根和碎石,与基肥充分混匀后填入穴内,回填至半穴即可。
基肥数量视土壤肥力和经济条件而定,一般每穴施优质堆肥或基肥20cm以上。
(3)挖苗按带土与否把经济林定植材料分为裸根苗(不带土),和带土苗(容器苗不在此例),本次试验采用带土苗,其挖苗方法分析如下:带土苗挖苗前检查苗木质量、品种及数量并做好标记。
挖苗时在离苗15-40cm(视苗木大小变化)开环状沟,沟深30-50cm,然后由沟底切断主根,修除受伤侧根用塑料布或草席包住土球,绳索捆扎,防止根间泥土松动,方可出圃。
20cm以内的小苗可以用铲子连土带苗铲起,轻放在粪基里便可出圃。
无患子为带土苗。
无论裸根苗和带土苗,在搬运过程中都须注意保温,防止日晒、碰伤,若暂不定植,应该立即放在阴凉高湿环境里或假植在苗圃地里。
2怒江红山茶(1)挖定植穴根据经济林林地规划设计,在开垦整地之后,订株标。
株行距50cm×50cm,挖小穴,穴深40cm,底宽40×40cm(穴大小因苗木大小和土质而变)。
表土、心土分开堆放,穴的形状不定,圆形或方形都可。
《经济林栽培学》课程实习一.实习目的和任务1.目的通过本次实习,了解经济林生产的主要生产环节,提高对经济林的感性认识和动手能力。
并运用专业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任务①入生产第一线,收集第一手资料,提高对经济林的感性认识②熟悉经济林生产环节③了解并掌握经济林栽培各生产环节的技术要领和基本操作技能二.实习基本要求1.严格遵守学校纪律和规定,按《学生校外实习安全责任书》规范行为2.文明礼貌,勤学好问3.认真完成现场实习指导教师交给的各项任务4.深入实际,了解生产中的待解决的问题,提出参考建议5.认真做好笔记,收集整理资料,及时撰写、上交实习报告三.实习地点和时间1.地点浏阳大围山金溪农业科技园校内生命科学大楼电子楼16楼经济林标本室2.实习时间2012年7月6日—9日,7月21日—7月22日四、实习内容实习一主要经济林树种、品种识别实习目的能顾偶识别南方主要经济林树种。
了解其科、属、种,并能对其分类。
实习内容浏阳大围山金溪农业科技园主要经济林树种如下:柳树杨柳可条编类黄檀蝶形花科中药材类山苍子樟科油料类千年桐大戟科工业用油杨梅杨梅科果品三年桐大戟科工业用油枇杷蔷薇科中药材类盐肤木漆树科寄主类枣树鼠李科果品桃树蔷薇科果品类厚朴木兰科中药材类猕猴桃猕猴桃科果品饮料檵木金缕梅科中药材类油茶山茶科油料类杜仲杜仲科中药材类松树松科树脂黄荆马鞭草科中药材类柿树柿树科果品干果化香胡桃科鞣料类竹子禾本科纤维蔬菜白栎白栎科肥料饲料桂花木樨科芳香油类金橘芸香科果品类樟树樟科芳香油科实习二经济林造园选地与整地实习目的学会经济林造园选地的技术要点。
掌握苗圃的设计流程。
实习内容①经营条件一般选择在交通便利和人力资源丰富的地方。
②自然环境条件没有污染源,包括大气、土壤、水源等的自然条件,这是经济林绿色食品生产的第一关。
因此,周围不应该有工矿企业,远离城市闹区、机场、车站、码头等交通要道,避免有害物质的污染。
③地势应选择耕地或坡面比较整齐的缓坡旱地。
经济林实习报告江西农业大学课程实习报告报告名称:经济林实践报告课程名称:经济林栽培学院系:专业: 学号:姓名:指导老师:郭晓敏、张文元摘要:通过课程实习我们可以巩固课本知识,了解经济林生产的主要生产环节,提高学生对经济林的感性认识和动手能力,使我们能运用所学本专业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所以在老师的带领下,林学一班和二班进行了为期三天的经济林教学实习。
关键词:实习、经济林、竹资源开发利用、油茶嫁接、银杏嫁接与开发利用、经济林修剪技术。
前言:本次教学实习于2021年3月26日起,在郭晓敏、张文元老师的带领下,在江西农业大学竹园、中药园、生态园和江西林科院,进行了为期三天的教学实习。
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于下。
实习内容:我国经济林的生产、科研和教育事业始于新中国成立之后。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经济林的生产栽培、资源开发、林产品的加工以及科研教育各个方面均取得了巨大成就。
从历史上看,我国劳动人民历来就有栽培经济树种的习惯,各种经济树种的栽培面积和产量曾达到相当大的规模。
由于连年战争的破坏,到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林几乎被消耗殆尽。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经济林也随之有较大的发展,但在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期,经济林生产遭受了巨大破坏。
8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各地相继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发展经济林的政策,农民发展经济林的积极性极大地提高,经济林的栽培面积和集约化程度不断扩大和提高,加之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开展良种选育,在造林和管理上做了大量科研工作,使经济林的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都有大幅度提高。
我国经济林生产按照“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开发模式,各地新建了一批千亩、万亩甚至十几万亩的基地。
据初步统计,仅“九五”期间,全国建设各类名特优经济林基地7万多个,面积达1.2亿亩,占同期营造经济林面积的70%以上。
同时各地逐步淘汰老化品种,使树种、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
经济林实习报告目录一、实习概况 (2)1. 实习目的和意义 (2)2. 实习时间与地点 (4)3. 实习人员组成 (4)二、实习区域概况 (7)1. 经济林类型与分布 (8)2. 气候条件 (9)3. 土壤条件 (11)三、经济林管理实践 (12)1. 林木育种与选种 (14)2. 林地施肥与灌溉 (15)3. 病虫害防治 (16)4. 修剪与整形 (17)四、经济林经济效益分析 (18)1. 经济林产业现状分析 (19)2. 经济林经济效益评估方法 (20)3. 经济效益实例分析 (22)五、实习中的问题分析与建议 (23)1. 实习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24)2. 问题原因分析 (25)3. 解决方案与建议 (26)六、实习收获与感悟 (27)1. 专业技能提升 (28)2. 对经济林果业的认知深化 (30)3. 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提高 (30)一、实习概况本次经济林实习是在我大学学习经济林专业课程之后,为了更深入地理解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以及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所参加的一次为期一个月的实习活动。
实习单位是一家专注于经济林种植、加工与销售的林业企业,位于我国南方地区。
在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经济林的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初步加工及销售流程等工作。
通过亲身参与实际工作,我不仅了解了经济林从种植到销售的全过程,还学习了如何根据市场需求调整树种结构,提高经济效益。
实习单位还安排了我参加了一些行业内的培训和交流会议,让我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专业人士和先进的管理经验,进一步拓宽了我的视野。
1. 实习目的和意义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蓬勃进步,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日益加深。
经济林作为兼具生态和经济价值的重要资源,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考察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深入探究经济林的培育、管理及加工利用等方面的知识,提升我们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本次实习旨在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经济林培育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培养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我们的实践操作技能,为将来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时间和地点实习时间:2023年6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实习地点:我国某经济林培育基地三、实习内容和方法1. 实习内容(1)经济林树种识别和栽培技术学习(2)经济林生长状况观察和数据记录(3)经济林病虫害防治实践(4)经济林管护措施实施2. 实习方法(1)实地观察和现场教学相结合,通过专业导师的讲解,了解各种经济林树种的特点和栽培技术。
(2)通过实际操作,掌握经济林生长状况的观察方法和数据记录。
(3)参与经济林病虫害防治实践,了解并掌握防治方法。
(4)参与经济林管护措施的实施,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四、实习过程和收获1. 实习过程(1)学习经济林树种识别和栽培技术,了解了各种经济林树种的生长习性和栽培要求。
(2)观察并记录经济林生长状况,掌握了生长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方法。
(3)参与经济林病虫害防治实践,学会了识别常见病虫害并采取相应防治措施。
(4)参与经济林管护措施的实施,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2. 实习收获(1)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使我们对经济林培育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2)培养了我们的观察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提高了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责任心。
(4)为将来从事经济林培育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实习总结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对经济林培育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明白了在实际工作中,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还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我国经济林培育事业做出贡献。
江西农业大学经济林栽培学实践教学课程实习报告报告名称:在实践中巩固课堂知识课程名称:经济林栽培学院系:林学院专业:林学学号: 20120356姓名:吴有恒二О一五年四月二十八日目录摘要1.实习概况1.1实习目的1。
2实习地点及参与人员2.实习过程2。
1江西农业大学生态科技园2.1.1桔园2。
1。
2板栗园2。
1。
3金橘园2。
1.4梨园2.1。
5柿园2。
1。
6桃园2。
1。
7枣园2.1。
8杨梅园2。
1.9枇杷园2。
1.10猕猴桃园2。
2毛竹林2.3苗木基地2.4江西省林科院2。
4。
1嫁接技术基本操作及其要点2。
4。
2茶花园游览与温室大棚参观2。
5教学视频观看2.6中药资源与开发教学实习基地3.实习综合评价4.参考文献摘要经济林作为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全面兼顾的林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产业发展潜力,经济产业是我国林业产业的支柱产业,是今后林业发展的重点.我国的经济林资源种类繁多、产品形式多样、利用方式迥异,截至2010年底,我国经济林栽培总面积达到3200×104hm2;经济林果品总产量达1.26×108t,总产值5158亿元,我国的经济林产业发展迅速,需要大量的人才。
在系统性学习了经济林栽培学之后,进行实践是巩固知识的基本方法,因此在专业课老师与教学基地的负责人的带领下我们展开了为期三天的教学实习,内容涉及嫁接、树体管理、育苗及资源介绍等等。
关键词:经济林、山茶嫁接、中药资源开发利用、毛竹、育苗。
一.实习概况1。
1实习目的将课堂上所学理论基础知识与现实结合,在参观实际生产实践活动中的具体经济林栽培,综合评析该生产实践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使理论更贴合实际生产活动更好地为经济林的栽培进行深入了解并且总结进一步完善经济林栽培理论知识。
1。
2实习地点及参与人员实习地点:江西农业大学高新农业科技园、园林与艺术学院国际毛竹交流项目基地、苗木基地、江西省林科院、中药资源与开发教学实习基地。
经济林栽培学实习报告记录————————————————————————————————作者:————————————————————————————————日期:经济林栽培学实习报告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时间:年月日实习一经济林的定植一、目的要求定植即植树造林,是经济林最重要的造林方式。
实践证明,定值材料的质量和定植技术不仅影响着成活率的高低,而且还对幼树成活后的生长发育及林相都产生重大影响。
所以定植是经济林生产中不可忽视的生产技术环节。
通过实习,要求掌握经济林定植的方法步骤,了解怒江红山茶和无患子两种经济林木的定植方法和技巧,深入领会定植成活的原理,懂得提高定植成活率的关键。
二、内容及操作要领(一)定植前的准备1无患子(1)挖定植穴根据经济林林地规划设计,在开垦整地之后,订株标。
株行距3m×4m,挖大穴,穴深50-70cm,底宽70-80cm(穴大小因苗木大小和土质而变)。
表土、心土分开堆放,穴的形状不定,圆形或方形都可。
(2)肥土回穴穴土径风化一个月以后即应回穴,将表土敲碎,捡尽草根和碎石,与基肥充分混匀后填入穴内,回填至半穴即可。
基肥数量视土壤肥力和经济条件而定,一般每穴施优质堆肥或基肥20cm以上。
(3)挖苗按带土与否把经济林定植材料分为裸根苗(不带土),和带土苗(容器苗不在此例),本次试验采用带土苗,其挖苗方法分析如下:带土苗挖苗前检查苗木质量、品种及数量并做好标记。
挖苗时在离苗15-40cm(视苗木大小变化)开环状沟,沟深30-50cm,然后由沟底切断主根,修除受伤侧根用塑料布或草席包住土球,绳索捆扎,防止根间泥土松动,方可出圃。
20cm以内的小苗可以用铲子连土带苗铲起,轻放在粪基里便可出圃。
无患子为带土苗。
无论裸根苗和带土苗,在搬运过程中都须注意保温,防止日晒、碰伤,若暂不定植,应该立即放在阴凉高湿环境里或假植在苗圃地里。
2怒江红山茶(1)挖定植穴根据经济林林地规划设计,在开垦整地之后,订株标。
株行距50cm×50cm,挖小穴,穴深40cm,底宽40×40cm(穴大小因苗木大小和土质而变)。
表土、心土分开堆放,穴的形状不定,圆形或方形都可。
(2)肥土回穴穴土径风化一个月以后即应回穴,将表土敲碎,捡尽草根和碎石,与基肥充分混匀后填入穴内,回填至半穴即可。
基肥数量视土壤肥力和经济条件而定,一般每穴施优质堆肥或基肥10cm以上。
(3)挖苗怒江红山茶红山茶为带土苗,其容器袋可自然分解,因此保证了成活率。
(二)定植1、定植季节定植季节由树种特性和气候条件决定,一般落叶树在休眠期间定植,如核桃、板栗、柿子等。
常绿树种多在雨季初期苗木生长停止后定植,如油茶、油橄榄、八角橡胶、咖啡等。
定植天气在阴天或毛毛雨天气最好,若不得不在晴天定植,须在下午太阳偏西后定植(本次实习时间2014.12.18,阴天。
)2、定植方法程序如下:(1)将混合好的肥料和表土填一半于坑内,并堆成丘状。
(2)将要栽植的苗木放入坑内,使根系均匀舒展地分布于表土与肥料混合的土丘上,同时矫正栽植位置,使株、行间对齐,并使苗木主干与地面保持垂直。
(3)将另一半混肥料的表土填入坑内,每填一层都要压实,并将苗木轻轻提动,使根系与土壤密接。
(4)加氮磷化肥)的混合物。
在进行深耕并试用有机肥改土的园子,最后壅土应高于原地面10-15cm,且根颈高于壅土面5cm。
(5)在苗木树盘四周筑一环形土埂,并立即灌水。
对于已回填沉实的定植穴或定植沟,可挖定植小穴(30cm×30cm×20cm),小穴中拌入精细有机肥和氮磷化肥后,再定植苗木。
栽植深度一般以苗木在苗圃栽植时的土印为准。
此外,常绿树种全裸苗的定植往往因蒸腾面积大而成活率低,为此,生产上常采取切干或剪叶等措施克服。
萌发力强的常绿树种定植切除绿色茎干,用实生苗定植,可以显著提高成活率,叶片角质化低的常绿树种常在挖苗前剪去一部分叶片,可以提高定植成活率。
(三)栽植后的管理苗木栽植后,主要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1、灌溉栽植后如遇干旱或高温,应及时灌水或减少土壤蒸发量。
2、幼树防寒及安全越冬在冬季严寒、易发生冻害或幼树抽条的地区,以及在亚热带有周期性冻害的地区,均应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采取防寒措施。
3、成活情况检查及补栽春季发芽后,应及时进行苗木成活情况的检查,找出死株原因,并及时补栽缺株。
4、其他管理春季发芽前,应按整形的要求进行定干,并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治、中耕除草和施肥等日常管理。
实习总结在经济林的定植过程中,通过亲身挖穴、取苗、定植,是一次理论结合实践的过程。
小组人员的共同协作,学到了许多实践的技巧和动手能力。
实习二经济林施肥方法一、目的要求经济林种植园施肥是经济林生产综合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肥效除了与土壤水分条件有关外,还与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有关。
通过实习,了解施肥时期、方法与肥效的关系,掌握土壤施肥的基本方法。
二、材料、工具材料:板栗、核桃等经济林园,因地制宜地选择下列肥料:堆肥,绿肥,尿素,硫酸铵,过磷酸钙,硫酸钾(草木灰),硼砂等。
本次实习选在学校的核桃种植园中进行。
工具:锄头、铁铲、粪箕、水桶、喷雾器、土钻等。
三、内容和方法施肥方法直接影响施肥效果,正确的施肥方法是在树体急需养分的时候,把肥料施在最容易吸收利用的部位(如吸收根系密集区和嫩叶背等),以发挥最高肥效。
为此,就必须根据肥料的种类及特性、树种特性及树龄大小、季节物候、看肥料施肥,一般讲施肥的方法分为土壤施肥和根外追肥两大类。
土壤施肥本次施肥采用条沟施方法,对核桃种植园进行施肥。
具体操作:在树冠垂直投影外侧开条状施肥沟2条,沟深30cm左右,长100cm 左右,将有机肥均匀撒在沟内,用土覆盖,逐年轮换条沟位置。
注意事项:(1)挖施肥沟需避免伤骨干根,少伤吸收根。
(2)施肥深度,基肥宜深,追肥宜浅,深根性的树种宜深,浅根性的树种宜浅。
(3)旱季施肥以水肥为主,干肥施后应灌水。
实习三、经济林嫁接繁殖一、目的要求通过嫁接繁殖实习,了解嫁接繁殖的重要性和各种嫁接方法,熟练操作技术,掌握嫁接成活的关键。
二、材料用具材料:核桃、板栗、油茶或者其他树种及供嫁接用的砧木、种子和接穗,塑料薄膜条,培养土及基质等。
本次实习主要是对学校樱桃园中云南樱进行嫁接改良。
用具:芽接刀,枝接刀,修枝剪,手锯,沙床,保湿大棚等。
三、实习内容(一)芽接1.芽接时期:芽接可以在春、夏、秋三季进行,生产上以夏秋季(生长季)芽接为主,因为在生长季,生长活跃、形成层细胞分裂正盛,容易离皮,此时砧木已达到要求的粗度,接芽已发育充实,比较适宜芽接。
其中7~9月事主要芽接时期。
核果类型应适当提早(柿枣与板栗在利用二年生基部的休眠芽接时可在花期进行)。
嵌芽接或带木质部芽接可不要求离皮(如早春芽接)。
2.芽接的方法,主要有下列几种:(1)“T”字形芽接(“丁”字形芽接或盾状芽接):A.采取接穗:首先选定果实品质佳良、高产稳定、生长健壮、且无病虫害的树为采穗木本树。
然后再树冠外围中上部剪取生长充实芽饱满的春梢。
采好接穗后立刻剪除叶片,仅留叶柄。
若不立即进行芽接,则应接穗用湿布或塑料薄膜包好或置于清水中泡着。
B.削取芽片:将接穗倒持在左手的拇指与食指之间,使要削取之芽紧贴于左掌的左外侧上。
右手持刀微贴在左手掌心上,首先在芽上方约1cm处横切一刀,深达木质部,然后再从芽下方1~1.5cm处向怀面平削一刀,削到芽上方横切口处停止,取下芽片,使削下的芽片长约2~2.5cm,宽0.6cm左右,芽片切面务必平滑。
削芽时特别注意柑桔类与落叶果树不同之处,柑桔类削取芽时可稍带一点木质部,而落叶果树削取芽时不带木质部。
芽接刀不要左右摆动或重复几次削取。
削下之芽最好直接插入砧木。
C.砧木削皮:选一、二年生发育健壮的实生苗,直径达0.6~1cm左右。
在剥皮之前先剪除砧木离地30cm以内的萌枝并擦去泥土,以便操作。
然后在主干离地面7~10cm处选择北面平滑部位,用芽接刀自左向右划一横口,深达木质部,横口的宽度不超过干周1/2,要与芽片的宽度相适应。
再自此横口的中央自上而下纵切一刀,长约2~2.5cm(柑桔克削短),亦深达木质部,使切口成T字形。
最后用刀尖或芽接刀尾部纵横切口交叉处挑开一点皮层,以便插芽。
D.(1)插芽及绑缚:将削好的芽片用右手持其叶柄,由上而下插入砧木接口,以抵满切缝为度,芽片务必全部插入并使芽片上端与砧木横切口紧密相接,如芽片过长可齐横切口处切除,最后自上而下用薄膜一圈压一圈绑扎。
绑扎宜紧但不可太紧,结成活扣,达到适当紧度。
必须突出芽苞和叶柄,绝对不能将芽捆住。
(2)环状芽接(套芽接、管状芽接):在接穗芽的下方0.8~1cm处剪断接穗,再在接芽上方0.8~1cm处环割一刀深达木质部,扭下管状芽套。
然后在砧木粗度相似处剪去纸条上部,从剪口处将砧木皮层向下条状削开,将芽套套上砧木推至紧密结合为度,再将削下的砧木皮层向下条状剥开,将芽套套上砧木推至紧密结合为度,再将剥下的砧木皮向上拢住芽套,立即用塑料条绑紧。
如砧木不截头或较大时,可按芽套长度在砧木上环剥,然后将芽套从背面纵切开,套在砧木环剥部分,再加以绑缚即可。
此法实际上就是在后面的方块芽接法。
板栗、核桃春季芽接时常用此法。
(3)嵌芽接(贴皮芽接):先在接穗的芽上方0.8-1.0cm处向下斜切一刀,长约5cm,再在芽下方0.5-0.8cm处,呈30°角斜切到第一切口底部,取下带木质部芽片,芽片长约1.5-2cm。
按照芽片大小,相应地在砧木上有上而下切一切口,长度应比芽片略长。
将芽片插入砧木切口中,注意芽片上端必须露出一线砧木皮层,以利愈合,然后用塑料条绑紧。
此法适用于皮层较厚、枝梢具有棱角或沟纹的树种,如板栗、枣等或柑橘、苹果等果树的穗砧不易剥皮时。
(4)方块状芽接:多用于较粗的砧木或皮层较厚的树种,如核桃、柿等。
在接穗芽的上方各0.6-1cm处横切两个平行刀口。
再在距芽片左右各0.3-0.5cm 处竖切两个平行切口,切成长1.8-2.5cm,宽1-1.2cm的方形芽片,暂时先不取下。
然后按照接芽上下口距离横割砧木皮层达木质部,在偏向一方竖割一刀,掀开皮层,将接芽取下放入砧木切口中,先对齐切开的一边,然后再竖切另一边的砧木皮,使上下左右部紧密对齐,立即绑缚。
(5)芽接前后管理及成活率检查:押解前如天旱,砧木剥皮不易,则可2-3天灌水一次,以助形成层活跃分裂。
芽接后应经常检查成活率和束缚物的松紧程度。
落叶果树在5-10天即可检查出成活情况。
而柑橘2-3周才能确切判断其成活与否。
接芽与芽片保持原来颜色,不皱缩,不变褐或枯黄,叶柄一触即落,表示已成活,可将束缚物逐步移除;若未成活也应除去束缚物,立即补接以清除缺苗现象。
(二)枝接1枝接的时期:只要具备条件,一年四季都可以进行,但以春季萌芽前后至展叶期进行较为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