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品社PPT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946.37 KB
- 文档页数:16
01课程介绍与目标Chapter道法课程背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道法课程作为中小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
适应社会发展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人才的道德品质和法律素养要求越来越高。
道法课程正是为了培养具备这些素养的合格公民而设置的。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道法课程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还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1 2 3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六年级下册教学目标教材结构与内容概述教材结构内容概述02基础知识梳理与回顾Chapter道法六年级下册全册课件030201关键概念解析基础知识点梳理道家思想法家思想道德与法律前后知识联系与拓展与上册内容的联系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拓展内容03道德情感培养与价值观塑造Chapter尊重他人,学会感恩学会感恩尊重他人珍惜他人的付出和帮助,懂得回报和表达感激之情。
培养同理心言行一致做到言行一致,不说空话、大话,用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承诺。
诚实守信保持诚实、守信的品质,不撒谎、不欺骗,树立良好的信誉。
勇于承担责任面对错误和困难时,勇于承担责任,不逃避、不推诿。
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热爱和平,积极向上热爱和平积极向上传播正能量04法律意识启蒙与法治精神传承Chapter了解国家基本法律制度宪法的基本内容和原则主要法律部门及其作用法治原则与法律制度树立遵纪守法观念遵守校规校纪01遵守社会公德02遵守国家法律03培养法治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法治观念通过学习法律知识,增强自身的法治观念,认识到法律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有力武器。
提高法律素养通过学习和实践,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学会运用法律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参与法治实践积极参加各种法治实践活动,如模拟法庭、法律知识竞赛等,锻炼自己的法律实践能力。
05安全教育及自我保护能力培养Chapter校园安全注意事项家庭安全防范措施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或下载不明文件,防范网络病毒和恶意攻击。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全册课件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主要涵盖第一单元“我们的地球”的第1课“我们的地球家园”和第2课“爱护我们的环境”。
其中,第1课主要讲述地球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第2课则着重讲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青少年如何参与到环保行动中来。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球的自然地理特征,认识到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2. 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和行动。
3. 引导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环保素养。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地球的自然地理特征,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参与到环保行动中来,提高学生的环保素养。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地球仪、环保宣传册。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地球的自然风光视频,引导学生感受地球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地球的热爱。
二、知识讲解(10分钟)1. 利用地球仪,向学生介绍地球的自然地理特征,如地球的形状、地球的板块构造等。
2. 讲解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如工业污染、森林砍伐等。
3. 引导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讲解环保的相关知识。
三、案例分析(10分钟)通过分析具体的环保案例,让学生了解环保行动的实际意义,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互动环节(5分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实践环保行动?学生分组讨论,并提出具体的建议。
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感悟,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环保,行动起来。
板书设计:地球的自然地理特征地球的形状地球的板块构造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工业污染森林砍伐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环保的实际意义青少年如何参与环保行动作业设计:1. 描述地球的自然地理特征。
2. 谈谈你对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的理解。
3. 列出三个你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实践的环保行动。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地球的自然地理特征,让学生了解到地球的美好,从而激发学生对地球的热爱。
上海科教版品社六下《第4课新时代,新生活》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第4课新时代,新生活》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六下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新时代的特点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
教材通过图片、文字等形式,展示了新时代人们的生活场景,如互联网、高铁、无人机等,让学生感受到科技的发展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教材还通过实例,让学生认识到新时代人们面临的挑战,如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对新时代的事物充满好奇,渴望了解新时代的特点。
但同时,他们对新时代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对于新时代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和社会问题的理解有一定局限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去观察、思考新时代,以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新时代的特点,知道新时代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增强社会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新时代的特点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关注新时代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直观展示新时代的特点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新时代的照片,让学生直观感受新时代的特点,引发学生对新时代的好奇心。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新时代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合作探究:分组讨论新时代的社会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分享交流:请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让学生在交流中提高认识。
上海科教版品社六下《第11课让世界沐浴和平的阳光》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第11课让世界沐浴和平的阳光》是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的品社课程。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认识到和平的珍贵,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情感。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鲜活的事例,展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以及世界各国人民为和平所做的努力。
本节课教材内容丰富,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和平观念、维护和平方面,还需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的过程中,可能对战争带来的痛苦和和平的珍贵有一定的感知,但在如何实际行动来维护和平方面,可能还需要老师的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认识到和平的珍贵,学会维护和平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认识到和平的珍贵。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实际行动来维护和平。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战争和和平的图片、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战争带来的痛苦,认识到和平的珍贵。
2.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战争和和平的看法,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情感。
3.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战争案例,让学生了解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认识到和平的珍贵。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战争和和平的图片、视频资料。
2.准备相关战争案例资料。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战争和和平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战争带来的痛苦,认识到和平的珍贵。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热爱和平、维护和平?2.呈现(10分钟)呈现相关战争案例,让学生了解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