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4 中国美食》教案(含反思)
- 格式:doc
- 大小:18.00 KB
- 文档页数:2
搜索“超级资源+学科”,你懂得!
《识字4 中国美食》教学反思
《中国美食》是一篇图片课文,主要通过各种各样的菜品图片,让学生了解中国的美食,通过认识这些美食,从而认识生字。
通过认识这些色香味俱全的美食,认识中国的美食文化,爱上中国的美食文化,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本节课教学时,大部分学生对美食还是很感兴趣的。
因为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成为了主体,主动性增强。
在学习中,学生通过赏美食、说美食、菜名识字几个环节展开,引导学生欣赏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感受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智慧,培养民族自豪感。
使学生感受到中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食文化的兴趣。
优点之处:
1、整堂课设计切合了学生学习的心理需求,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并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课堂气氛一直很热烈。
2、“随图识字”环节,由看图认美食进而认识汉字,既形象又让学生印象深刻,学生识字兴致也比较高。
3、学生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老师的帮助,及与同学的协作、交流,同时利用学生已知信息为基础,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取认识,符合教学规律。
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不光是一些美食名称的由来,还有更多的内容在里面,怎样能让学生了解的更多,除了教师的讲解以外,还能用其他形式来呈现,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
因此,今后教学时,课前一定要准备充分,多角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部编二语下册识字4《中国美食》教课方案和反省识字4中国美食妙析教材这篇课文主要叙述了11种中国美食,让学生认识中国美食,加强民族骄傲感,培育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
同时认识制作食品时需要用到的方法,拓宽眼界,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学语文。
学情剖析民以食为天,学生接触这一课时,应当都特别喜悦,由于每一个孩子都爱吃美味的食品。
因此,在教课这一课时,教师只要合时地址拨和引导就能够了。
教课建议教课本课时要充足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同时还能够从网上下载各种美食的精美图片,吊起学生的胃口,再趁势引导他们识字、读词;图文比较,总结汉字规律,从而认识更多的汉字。
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1.会认15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会写9个生字。
2.察看图片,说出各样美食的名称。
3.认识制作食品时需要用到的方法,从中认识生字。
4.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并谈谈自己的发现。
【过程与方法】1.培育学生的察看能力。
2.培育学生概括总结汉字规律的能力。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经过介绍中国美食,使学生养成热爱家乡和热爱祖国的感情。
2.经过对美食文化的认识,养成珍爱粮食的习惯。
要点难点要点1.会认15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会写9个生字。
2.认识中国美食,能说出美食的名称,能说出制作食品时需要用到的方法。
难点1.能从汉字中发现规律。
2.经过介绍中国美食,使学生养成热爱家乡和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课准备教师:生字卡,多媒体课件,厨师帽。
学生:认识中国的美食。
课时安排课时第一课时一、课时目标1.会认15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
2.察看图片,说出各样美食的名称。
3.读汉字,谈谈制作食品时会用到哪些方法。
二、要点难点要点1.会认15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
2.说出各样美食的名称。
难点读汉字,谈谈制作食品时会用到哪些方法。
三、视频导入1.课前播放《舌尖上的中国》,让学生赏识。
2.联系生活,导入话题。
同学们,看着这些美味的美食,你有什么感觉?想要吃美食,我们第一要了解美食,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美食》,认识美食。
识字4 中国美食教案1 [教学目标]1.会认“菠、煎”等16个生字,会写“烧、茄”等9个生字。
2.读准文中美食,了解食物的制作方法。
3.通过对美食文化的了解,养成爱惜粮食的情感和吃中的文明礼仪。
[教学重点]1.识记生字,读准词语。
了解食物的制作方法,了解中国的饮食文化。
2.继续了解生字中形旁表义的特点。
[教学课时]1课时识字4 中国美食教案2教材解读:《中国美食》是一篇图片课文,主要通过各种各样的菜品图片,让学生了解中国的美食,通过认识这些美食,从而认识生字。
通过认识这些色香味俱全的美食,认识中国的美食文化,爱上中国的美食文化。
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目标:1、通过认识各种美食,认识“菠、煎、腐”等16个生字,会写“烧、烤、炒”等9个生字。
会写“美食、红烧、烤鸭、羊肉”等词语。
2、认识各种中国美食,了解其简单的烹饪过程。
3、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的美食文化,从而爱上中国的美食文化。
教学重点:认识生字,会写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爱上中国的美食文化。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从美食引入。
1、说说你最喜欢的美食。
2、学生交流。
3、你会做这些美食吗?需要些什么材料?4、引入新课:4、中国美食二、了解中国美食,认识生字。
1、多媒体课件出示:凉拌菠菜。
(1)认识菠菜。
(2)了解凉拌菠菜的制作过程。
(3)认识“菠”字,“艹”+波,艹字头的字都与植物有关。
(4)菠菜还可以做成哪些美食?2、以同样的学习方法,认识学习香煎豆腐、红烧茄子、烤鸭、水煮鱼、葱爆羊肉、小鸡炖蘑菇。
3、归类识字:火字旁的字都与烧烤有关,都是用烧烤的烹饪方法来制作的美食。
“灬”的字都与蒸煮有关,基本都是用蒸或煮的烹饪方法来制作的美食。
4、认识四种主食蒸饺、炸酱面、小米粥、蛋炒饭(1) 认识这四种主食。
(2) 说说你最喜欢吃哪一种主食?(3) 认识多音字:炸zhá( )炸zhà( )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1.出示生字和词语,指名读。
《识字4 中国美食》教学反思《中国美食》是一篇图片课文,主要通过各种各样的菜品图片,让学生了解中国的美食,通过认识这些美食,从而认识生字。
通过认识这些色香味俱全的美食,认识中国的美食文化,爱上中国的美食文化,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本节课教学时,大部分学生对美食还是很感兴趣的。
因为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成为了主体,主动性增强。
在学习中,学生通过赏美食、说美食、菜名识字几个环节展开,引导学生欣赏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感受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智慧,培养民族自豪感。
使学生感受到中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食文化的兴趣。
优点之处:1、整堂课设计切合了学生学习的心理需求,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并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课堂气氛一直很热烈。
2、“随图识字”环节,由看图认美食进而认识汉字,既形象又让学生印象深刻,学生识字兴致也比较高。
3、学生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老师的帮助,及与同学的协作、交流,同时利用学生已知信息为基础,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取认识,符合教学规律。
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不光是一些美食名称的由来,还有更多的内容在里面,怎样能让学生了解的更多,除了教师的讲解以外,还能用其他形式来呈现,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
因此,今后教学时,课前一定要准备充分,多角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赠品)小学生经典美文阅读篇一:收藏阳光阳光可以给我们温暖,照亮我们的心房,对于同学之间,我们应该收藏阳光,这样我们就能时刻拥有灿烂的笑容,但是今天我跟同桌吵架了,我们吵得很凶,最后谁也不理谁了。
晚上躺在床上久久难以入眠,冰凉的雨点重重的砸在玻璃上,马路上,屋顶上…想着今天我和他吵的面红耳赤,不欢而散。
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
父母不在身边的他会不会有困难可他总喜欢逞强。
这么冷他不会病了吧。
想着已前我们整天在一起嬉闹也没红过脸,而这次却为什么非要这样。
以前我们吃饭总是两份相同的饭菜并排放在一起。
现在已经两顿饭没在一起吃了,连自己吃了什么都忘记了。
小学语文_识字4中国美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识字4 中国美食【教学目标】:1、正确认识“菠、煎”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炸”,会写“烧、茄”等9个字,会写“美食、红烧”等6个词语。
2、能用部首查字法查找“灶、烫、焦”等字,发现偏旁“火”等的联系。
3、能说出用“炒、烤、爆”等方法制作的美食。
4、能说说自己家乡的美食。
【教学重点】:1、各种方法识记生字,读准词语。
2、继续了解形声字中形旁表义的特点。
【教学难点】:学习部首归类识字法,了解食物的制作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学生:每组一份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1、同学们,这几年非常流行一档电视节目,有关美食的,你知道是什么吗?播放《舌尖上的中国》片段让学生欣赏。
2、看完后你有什么想说的?(生答)这些美食不仅味道美,而且色香味俱全。
这些只是我们许许多多中国美食中的一部分。
今天,王老师就带领同学们一起走进中国美食的世界,领略中国饮食文化的魅力。
请同学们伸出小手和王老师一起板书课题:《识字4 中国美食》,学生齐读。
二、初读词语,认识美食1、说到美食,王老师带来一份美食菜单,这么多的美食,你认识吗?2、学习素菜:凉拌菠菜香煎豆腐红烧茄子出示图片,学生认识,小老师领读。
总结:这些都是素菜。
过渡:只吃素菜,营养不够,再看看菜单上还有什么美食?3、学习荤菜:水煮鱼小鸡炖蘑菇烤鸭葱爆羊肉出示图片,学生认识,小老师领读。
总结:这些都是荤菜。
注意轻声的读法。
过渡:荤菜也有了,还缺主食。
4、学习主食:小米粥蛋炒饭蒸饺同法学习并练习。
教师小结:同学们,我们出去吃饭,一般先上开胃的凉菜素菜,再上热腾腾的肉菜,最后上美味的主食。
看我们中国人,连上菜都这么讲究,可见中国的饮食文化多么博大精深啊!5、(出示美食菜单)所有美食都在这儿了,没有拼音的帮助,你还会读吗?三、分类识字,指导书写1、生字宝宝自己从美食中出来了,你还认识吗?出示本课生字。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36页读给你的同桌听,不会读的圈起来多读几遍。
《识字4:中国美食》教学反思《中国美食》主要通过介绍各种各样的菜品图片,让学生认识生字,了解中国的美食,爱上中国的饮食文化,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一、顺势而导,激发兴趣。
学生对美食还是很感兴趣的,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会增强。
在学习中,通过赏美食、说美食、知制作等几个环节,引导学生感受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感受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智慧,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使学生感受到中华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中华饮食文化的兴趣。
整堂课的设计,切合学生学习的心理需求,提高了语言表达的能力,并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方法多样,随文识字。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学生识字的个性化,采用了看图识字、随文识字、字理识字、菜名识字、联系生活识字等多种方法来识记生字。
课堂上采用了小组合作的形式,归类学习火字旁和四点底的字,交流菜肴的制作方法,拓展介绍家乡的美食。
形成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培养了学生们乐于倾听的好习惯。
我还巧妙地利用教学资源,如精美的生字卡片、有趣的微动画等,让课堂变得丰富多彩。
2024年《中国美食》教案(精选10篇)《中国美食》教案篇1(约1566字)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16个生字,规范、正确地书写“烤”,掌握1个多音字。
2.观察图片,正确说出各种美食的名称。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了解中国的美食文化,激发对中国美食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会认16个生字,规范、正确地书写“烤”,掌握1个多音字。
2.正确读出各种美食的名称。
难点:归纳总结汉字的构字规律。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通过本单元前面课文的学习,我们欣赏了祖国的壮美山河、了解了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聆听了汉字的故事,其实我们中华民族的美食文化也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把中国的美食带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中华美食在世界上有很高的声誉。
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来学习《中国美食》,板书课题,一起齐读课题。
2.联系生活,激发兴趣。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都喜欢吃哪些美食?你还知道哪些美食?自由说。
通过课前的预习,你知道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美食呢?二、初读课文,感知中国美食的特点。
1.出示“凉拌菠菜”图片,生齐猜名。
再依次出示其它美食图片,猜名字,图文初步认识11道美食名。
欣赏完这些美食图片,你最想说什么?你看到了怎样的美食?指名说。
师总结中国美食的特点。
2.生打开书同桌合作玩你指我读的游戏,相互订正字音,引导发现编排时有七种菜肴、四种主食。
三、再读课文,识字认字。
1、出示11道美食名,带拼音、去拼音多种形式读。
(读准红色字音)开火车读、小组读、指名读,生相互评价。
2、多种方式识字。
(1)根据课前预习先指认结构较特殊生字,用字组词,交流识字方法。
(2)出示“蒸、煮、煎、烤、炖、炸、爆”,引导学生通过课后题,发现并总结归纳汉字构字的规律。
引导发现多音字“炸”,并在具体语境中学会应用。
(3)交流其余字的识字方法。
3、检测。
将本课认的字放在具体菜名中多种形式检测,再玩送蔬菜的游戏。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4《中国美食》(第一课时)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认识“菠、煎”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炸”,会写“烧、茄”等9个字,正确读写“美食、红烧”等6个词语。
2.能用部首查字法查找“灶、烫、烈”等字,发现偏旁“火”和“灬”的联系。
3.能说出用“炒、烤、爆”等方法制作的美食。
4.了解中国的美食,能说说自己家乡的美食。
▶教学重难点1.运用多种方法识字,能发现偏旁为“火”和“灬”的字在意义上的联系,理解“煎、煮、蒸、烤、爆、炖”等字的意思。
2.了解丰富的中国美食,感受中国饮食文化。
▶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1)识字:本课通过菜品、美食图片认识生字,可以利用图片识记,将菜肴和主食图片直观呈现,结合图片认读;偏旁归类识记,火字旁的字为一组,四点底的字为一组,草字头的字为一组,把生字的趣味和含义结合在一起;利用熟字识记。
(2)写字:本课要求会写的字有9个,“肉”是独体字,“茄、蛋”是上下结构,其余的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因此可迁移运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让学生谈谈写好这些字应注意的要点,再重点指导关键笔画。
2.朗读教学全文由11个美食名称组成,词语的字数、结构不尽相同,词语间彼此独立,朗读好词语是重点。
因此要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读好词语。
可以创设互助合作学习的情境,鼓励相互听读,相互赛读,比一比谁读得准确、读得快;还可以通过范读、引读、对读等方式,将词语读连贯。
3.语言运用利用图片感知美食;紧扣图文,说说菜品、美食的制作方法,采取两两对比的方式,理解“煎、煮、蒸、烤、爆、炖”等字的意思;最后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如:说说我知道的家乡美食。
▶教学准备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菠、煎”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炸”,会写“茄、鸡、鸭、肉、饭”5个字。
2.正确地朗读课文。
了解菜肴和主食的区别,初步了解中国美食,感受中国饮食文化。
▶教学过程板块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联系生活,激发兴趣。
识字4 中国美食
[教学目标]
1.会认“菠、煎”等16个生字,会写“烧、茄”等9个生字。
2.能用部首查字法查找“灶、烫、焦”等字,发现偏旁“火”和“灬”的联系。
3.能说出用“炒、烤、爆”等方式制作的美食。
4.能说说自己家乡的美食。
[教学重难点]
1.识记生字,读准词语。
了解食物的制作方法与中国的饮食文化。
2.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能说出生字中形旁表义的特点。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1.(播放视频片段《舌尖上的中国》)同学们,看了刚才的短片,你有什么感受?
2.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走进中国美食的世界,领略中国饮食文化的魅力。
3.出示课题。
(齐读课题)
二、看图说美食,学习生字词
1.出示美食图片。
2.指名看图依次说出美食的名称。
3.出示美食名称,看看和学生讲的是不是一样的。
4.出示词语,学生自学生字词,要求读准字音。
5.同桌出示字词卡片,互读检查。
6.教师检查:带拼音读词语,去拼音读词语。
开火车读生字。
看图说词语。
三、了解食物的制作方法
1.出示词语,请学生找出词语中表示食物制作方法的汉字。
2.除了课本中说到的那些方法,你还知道哪些?(焖、熬、煲……)
3.从上面的这些字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没有?
(煎、煮、蒸:都是四点底;烧、烤、爆、炖、炸、炒:都是火字旁;拌:提手旁)教师讲解食物制作方法以及查字典了解“灬”“火”字旁的字代表的含义。
4.同学们,制作哪些食物时会用到上面的这些方法呢?
蒸:粉蒸肉烧:红烧鱼炒:小炒肉……
四、了解一日三餐中食物的不同
1.请同学们说一说早上、中午和晚上各吃了什么。
(学生自由讨论)
2.大家吃的东西真丰富,下面就来看看我们的一日三餐。
3.出示课文中的词语,让学生将它们进行归类。
中餐或晚餐:凉拌菠菜香煎豆腐红烧茄子……
早餐:蒸饺炸酱面小米粥蛋炒饭……
4.小组讨论早中晚餐有什么区别。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的一日三餐很重要,俗话说“早上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我们吃东西可不能挑食,要讲究营养均衡,同时更不能浪费,这些食物就像《千人糕》一文中所讲的那样,可是经过许多人的劳动才做成的。
六、拓展延伸
1.分小组以“家乡的美食”为主题制作一张小报。
可以是图片,也可以是美文,还可以把介绍家乡美食的制作方法的文章剪贴在小报上,在班级文化墙上展示。
2.请同学们回家自己学着做一道简单的菜肴。
3.你的家乡有哪些美食?选一种和大家讲一讲这种美食的制作方法、味道、特点等。
七、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占位和书写顺序。
2.学生每个字书空,指出难写的字。
3.教师重点指导。
(1)出示“烧、炒、烤”三字的演变过程,知道与“火”有关。
(2)烧:“火”字做偏旁时捺改点,右上部分不加点。
烤:“考”字最后不要多写一横,和“与”字区分开。
4.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教学反思]
本节识字课以中国美食为载体,继续了解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
教学过程中我结合生活实际,让同学们充分了解到中华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学习与食物制作方法相关的汉字。
不足之处是没有细致讲解每个汉字的构成,学生掌握笔画多的汉字还有一定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