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议论文写作指导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4
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一)什么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论点是作者在文章中要议论阐明的看法和主张。
一篇文章有时可以有几个论点,其中一个论点是主要的,即中心论点;其余的论点就是分论点,分论点要服从中心论点,从几个方面来论证中心论点。
有了分论点,可以使文章的层次更丰富,说理更充分,脉络更清晰。
所以我们提倡编写分论点。
【例一】中心论点:说话的好坏往往影响到交际的成败。
分论点:①好言似蜜,沁人心扉,美化人情关系。
②恶语如刀,剜人心肉,割断你我情义。
——分论点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中心论点。
【例二】中心论点:注意特殊场合的话语,搞好人际关系。
①尴尬之时,幽默之言可以变紧张成轻松。
②纠纷之中,宽容之语可以化干戈为玉帛。
——分论点分别从不同角度论述中心论点。
(二)分论点之间形成什么关系?分论点之间的关系一般有并列、正反对照和层进三种。
【例一】中心论点:话说得好坏事关交际成败,我们必须明辨什么是好话。
分论点:①好话有理有利有节,能维护人格和国格。
②好话有礼有情有义,能利于他人和自己。
——并列式分论点。
分论点之间如果交换位置,一般不会造成层次混乱。
但是这类分论点往往根据中心论点的需要,按照“主——次”、“大——小”等顺序安排。
【注意】不要只是根据古今中外等单纯的时间或空间顺序安排并列关系分论点的层次关系,要深入事物的内部研究不同事物的几个本质区别,以这个本质区别作为分论点安排顺序。
【例二】中心论点:说话的好坏往往影响到交际的成败,我们要说好话,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
分论点:①好话如火种,能融化嫌隙的冰川,照亮灰暗的心房。
②恶语如严冬,会摧残友谊的幼苗,冻结希望的溪流。
——正反对照式分论点。
这也是并列式结构的一种,可以根据上下文相互衔接的需要,按照“正——反”或者“反——正”的顺序安排这类分论点。
【例三】中心论点:说话就是交际,要想交际获成功,我们必须学会说好话。
①好话如好酒,越经时间酝酿,越发醉人之香。
②好话似好钢,唯经生活之炉,才闪哲理之光。
专题一:议论文写作——审题【精准突破】材料作文审题技巧什么叫做审题?什么叫立意?审题,就是深入思考和反复推敲作文材料,以求理解其含义,弄清写作的具体要求,确立写作中心,确定写作范围和重点,确定下笔的角度及感情抒发的基调,明确写作方式和方法的过程.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主题思想,也就是考生通过所写的内容来表达自己的意念和情趣等.明人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道:“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古人以“帅”为喻,形象地说明了立意的重要性.怎么样审题?•首先要透视文题的字面意思,即显性要求;•然后再深入把握其内在的关系,即隐性要求。
❖对显性要求要全面、完整地理解文字材料的内容;❖对隐性要求要明了文字材料的情感意向,即材料所指的人或事、现象或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之一:全面把握材料,重点突破关键句【例 1】某商人看到衣裳破烂的铅笔推销员,顿生一股怜悯之情,他把 1 元钱丢进卖铅笔人的怀中,就走开了。
但他又突然觉得这样做不好,就连忙返回,从卖铅笔人那里取出几只铅笔,并抱歉地解释说自己忘记取铅笔了,希望不要介意。
最后他说:“你跟我都是商人。
你有东西要卖,而且上面有标价。
”几个月过去了,在一个社交场合上,一位穿戴整齐的推销商迎上这位商人,并且自我介绍:“你可能忘记了我,我也不知道你的名字,但是我永远忘不了你。
你就是那个重新给了我自尊的人。
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推销铅笔的乞丐,直到你跑来告诉我,我是一个商人为止。
”没有想到这位商人的一句话,竟使一位处境窘迫的人重新树立了自信心,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审题立意提示:1.说话要讲究艺术 2.拾起尊严解析:1.说话要讲究艺术——偏题原因:审题时把重心放在了材料中的“某商人”,而忽视真正的中心人物是那个后来的“穿戴整齐的推销商”。
2.拾起的尊严紧扣题目重心,与材料照应。
突出那位后来的“推销商”是因为找回了自尊,不愿就此沦落为乞丐,重新树立了自信心,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2024年中考“成长”类优秀议论文第一类厚积中成长方向:向下的姿态,向上的心【原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被誉为“沙漠英雄树”的胡杨树,具有惊人的抗干旱、抵御风沙的能力,能顽强地生存繁衍于沙漠之中。
这主要是因为它的根系极其发达。
向下扎根,才能汲取向上成长的力量;根深,才能叶茂。
世间万物,莫不如此。
请你根据阅读后的联想、感悟或思考,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在材料含意范围内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得抄袭或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优秀范文】向下的姿态,向上的心庄子云:“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若无江水的绵延积蓄,便无千帆浩荡竞逐。
俗话说,“根深之树不风折,泉深之水不涸竭”,只有将自己的基础打得牢靠,才会枝叶繁茂,才能静水流深,才有更加广阔的未来。
基础有多么重要?“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祖先谆谆教诲,一切都要从最基础的做起:达芬奇画过的鸡蛋,范仲淹吃过的冻粥,苏炳添为下一个0.01秒蹬过的又一次起跑踏板……无一不向我们昭示着打牢基础的重要性。
文艺复兴巨擘,宋朝大厦的砥柱,9秒83的黄种人,我们只看到他们举世无双的耀眼光芒,犹如树冠繁茂,却应该明白,他们也是经历了一次次向下扎根的过程,才为未来的光耀打下了最初的底色。
基础,是过人的本领。
再说10秒06的苏炳添,将自己的根系扎得更深,更远,他更换起跑脚后,找到了更广阔的土壤,冲向了自己的速度巅峰。
基础,是深耕本领的执着,像根系一样,在地下越是深入,广博,那展现在蓝天下的树冠,便愈发摇曳多姿。
向下扎根,是为了什么?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向下的姿态中,深藏着一颗向上的心。
向下扎根,是必然的过程,事物发展永远不是一蹴而就,必须经过时间的积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纪昌习箭,悬虱如轮;薛谭学讴,不敢言归;明朝大儒黄宗羲说:“为学做事,忌求近功。
【初中中考作文】中考议论文写作指导一、把议论文写鲜活初写议论文,不少同学极易写人家写过的,说人家说过的,也就是落俗。
其实议论文是最具时代性与针对性的。
我们常把鲁迅先生写的杂文比作“匕首”与“投枪”,是因为鲁迅先生总是站在时代的最前列,把自己手中的笔当作战斗武器使用。
所以,要让议论文鲜活起来,就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学会从现实生活中“找米下锅”。
第一,高度关注“时代流行语”。
流行语传达着时代的信息,博动着时代的脉博。
流行语耐人品味,流行语引起思索。
当我们直面以下这样一些平易近人的“字眼”: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三个代表、反腐倡廉、解放思想、改革开放、零距离、再就业、我讨厌、亚健康、素质、小康、冲浪、电池、白领、升级、洒脱、女团、奶酪、出格、下海、另类、恐怖主义、个性……,我们又怎能不为之“心动”?“生动”的流行语,自然引起“生动”的感慨:《生活须要“零距离”》、《中学生更必须与时俱进》、《我说道“小康”》、《“女团”的学问》、《我看看“我讨厌”》、《“升级”理应度》、《“洒脱”之我见》……,如此写下去,文章自然“生动”。
第二,登录“社会大广角”。
收看电视新闻,阅读最新报刊,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比如我们在看了“南京冠生园月饼厂因用‘旧馅’被曝光而遭倒闭”、“南京傣妹火锅城用‘回锅油’招待顾客”的系列报道之后,再联想到“广东女孩林海燕在自己垫钱为彩民购买彩票中了518万元大奖的情况下,毅然亲自将中奖彩票送到对方手中”的报道,自然会生发“诚信是为人之本”、“生活离不开诚信”、“生活有诚信”等感慨。
又比如从“马加爵杀人”到“中学生轻生”;从“公交车驾驶员不堪乘客辱骂用刀捅人”到“高考‘落榜生’刀伤10多名小学生”……这接连发生的事件,让我们想到的不仅仅是“治安”、“压力”,而更多的是“心理健康”、“心理教育”这个全社会都得关注的严峻话题。
再比如在看了《教育周刊》上刊载的“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市,有一家儿童餐馆,这家餐馆里的工作人员无论是经理、厨师,还是收银员、服务员,全是6至12岁儿童,他们自己定菜谱,处理财务帐目等,一切不许任何大人插手”和“英国学生在中学毕业后到上大学之前,空出一年时间周游世界,体验人生。
第二单元《观点要明确》写作实践中考议论文写作高分模板+高频素材积累中考议论文写作高分模板第一部分:开头1.第一段引用事实论据,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特别提醒:中心论点写一句话,干净利落。
2.事实论据单独一段3行左右,中心论点单独一段,1行。
第二部分:中间1.第三段开头引用名言作为道理论据,进一步诠释观点,力求准确、具体、深刻。
道理论据之后要进行分析,结合中心论点。
(3-5行)2.第四段可引用材料——事例典型,叙述简洁(用公众认可的例子,某人之类少用为妙)(5-7行)3.第五段分析——结合事实道理论据,紧扣中心论述,不游离。
(5-7行)第三部分:结尾小结——归纳,点破主题回到原点电影《让子弹飞》让人捧腹之余更予人一个耐人寻思的结尾,张麻子历经腥风血雨又重上马鞍,驰入山林。
也许英雄的归宿终是草莽!电影的结局总是太蒙太奇,但我庆幸,英雄不是走回头路,他只不过是回到原点,那里才有刀光剑影,那里才有豪迈与洒脱。
回到原点,重返本真,重拾你的真性情。
(提出论点)难忘毕淑敏的一句话:“额头上没有一丝皱纹的美人,怕血管里流动的都是水。
”的确,生活在现代世界里的人们是不是已经忘记自己不饰粉黛的素颜,是不是已经遗漏了真性的原点?我们习惯于挤出不由衷的笑容,习惯于对化妆品和面具的依赖。
殊不知我们暗自高兴以为岁月的痕迹和世故的表情统统遮去,却令自己最珍贵的一面,生命最澎湃的热度一同抹去。
(道理论证)生命的原点在于个性的张扬,在于情感的表露,在于性格的突围。
回到原点不是褪下成熟的外衣,而是撕掉不必要的包装;回到原点不是原地踏步,更不是退回起点,二是以淡定而真实的姿态上路,轻轻抬头,已屈指行程二万,翻越无数的高山……(道理论证)每次坐飞机时,空乘人员都会为乘客演示应急用品的使用方法。
面对乘客,本是机上空姐绽放最美丽一面的时机,但我却每每看见一张张蓦然而冰冷的脸,很规范却很敷衍。
(事实论据)我想,再动人的脸容也经不起随意的解读和虚伪的摆弄。
中考作文议论文写作要点议论文是中考作文的一种常见类型,要求考生对某一问题或观点进行分析论述,并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下面是写作议论文时需要注意的几个要点:1.明确立场:在写议论文时,首先需要明确自己的立场。
选择一个自己较为支持或反对的观点,并围绕这一观点展开论述。
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进行分析,最终得出结论。
2.提供论据:在论述过程中,需要提供充分的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可以引用统计数据、事实例子、专家观点等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要确保所提供的论据准确、可靠。
3.逻辑严谨:写议论文需要注意思路的清晰和逻辑的严谨。
要遵循“问题-论点-论据-论证”的逻辑结构,确保文章层次清晰,逻辑流畅。
每个段落之间要有适当的过渡词语,使文章整体更具可读性。
4.合理安排篇幅:中考作文要求字数在限制范围内,因此需要合理安排篇幅。
可以通过提纲列出自己要论述的几个要点,确保每个要点都能得到充分的论述,并控制篇幅,避免过度冗长或过于简略。
5.运用修辞手法:写议论文时,可以适当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对比、排比等,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说服力,使观点更加生动鲜明。
但是要注意适度,不要过度夸张或使用不当。
6.注意语言表达:写议论文需要使用准确、得体的语言表达。
语句要通顺、准确,语法要正确,避免出现拼写错误和语病。
同时,要注意使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使文章更加地道、流畅。
7.抓住重点:在写议论文时,应该抓住重点,着重论述关键信息和核心观点。
对于一些次要的或与观点不直接相关的内容,可以适当简略处理,以确保文章紧凑、内容丰富。
总结起来,中考作文议论文写作要点包括明确立场、提供论据、逻辑严谨、合理安排篇幅、运用修辞手法、注意语言表达以及抓住重点。
只有在这些要点的基础上,才能写出一篇准确、有说服力的议论文。
1.明确观点突出主题一般情况下议论文的观点应该把重心集中在一点上,做到指向明确;叙述事例或阐述道理时,应该顺着既定指向,逐层展开。
但在作文阅卷中,我们却看到了很多观点不明确或主题不突出的文章。
导致议论文观点不明确或主题不突出的原因大致有这些:一是论点表述不够准确、精炼,含糊其辞;二是作者对观点评判的态度不鲜明,给人模棱两可之感;三是观点表达摇摆不定,或横生枝节,或逐渐偏离中心;四是采用分论点支撑、证明中心论点时,分论点表述未紧扣论点的关键词;五是未紧扣观点叙例、论证;六是观点未在全文中得到应有的突显和强化。
病例分析【作文题目】请以“在路上,总有那么一盏灯”或“生命需要一盏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姓名、校名。
【写作要求】“一盏灯”的理解可以比较宽泛,将“一盏灯”的喻意理解为人、物、理都可以。
议论文:要谈出“一盏灯”对于生命的意义之所在,要有自己的思考与见解。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典型而有说服力,论证清晰。
【病文呈现】生命需要一盏灯⑴当我们行驶在茫茫的人生海洋中时,我们往往不知所措,而此时,生命需要一盏灯。
人是在困难与挫折中成长的,而理想正是这盏灯。
只有每一次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生命的光彩才能以饱满的姿态绽放。
(此句扣住了“人的成长需要理想这盏灯”。
)⑵倘若成功是孤岛上的一箱宝藏,那么理想便是乘风破浪的舟楫。
(此句与第⑶、⑷段的首句构成排比句,句式虽美,但观点不鲜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而正是有了理想之灯的指引,我们才能在追梦的道路上认清方向。
因为理想,史铁生在文学道路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因为理想,李时珍迈开了尝遍百草的步伐;因为理想,哥伦布扬起了横渡大西洋的风帆;因为理想,贝多芬在失聪的恶劣条件下,勇敢扼住了命运的咽喉(以上三个叙例都围绕“因为理想”而展开,显得叙例指向集中);因为理想,顾城用黑色的眼睛,继续寻找着光明。
我们需要理想,它是成功的航向。
中考作文议论文写作指导怎么做议论文是学生在各级各类应考或平时练笔中选用频率最高的一种文体,能体现出一个人的论证能力。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考作文议论文写作指导,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议论文写作指导:明论证思路清晰品议论语言严谨一、逻辑清晰,论述充分课文从“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说起。
先用四个图形提出一个问题,然后通过对几种不同答案都具有合理性的分析,引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观点。
原因是,“由于看图形的角度不同,四种答案全都正确”。
推而广之,“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
”接着,作者从“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引申出“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原因是,“由于情况的变化,原来行之有效的方法,到了现在往往不灵了”。
“如果你认为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
”既然不满足于一个答案,需要寻求其他答案。
怎样寻求呢?课文于是顺理成章的提出“有赖于创造性思维”,并论述创造性思维必需的要素:①有渊博的知识,因为知识的组合能形成新的创意。
②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③持之以恒的毅力。
课文特别提出“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并举出两个例子加以证明。
之后,又引申出如下问题:“不过,这种创造性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呢”?接着的论述就是通过回答这个问题推理进而明确“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就是看他是否“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并“使之变为现实”。
最后,课文得出结论,“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只要具备几个关键性要素,就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这篇文章论证逻辑清晰思路清楚。
作者是如何让文章逻辑清晰的呢?原来是巧用了设问句。
如文章的开头,先列出四个图形及思考题,随即提出设问:“对于上面这个问题,你是怎么回答的呢?”激发我们思考的兴趣,提高阅读趣味性。
接着作者进行分析,引出观点。
议论文——家国情怀(主题预测+范文欣赏+素材积累)什么是家国情怀?家:人生开始的地方。
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
国: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
人生理想的源泉,人的集体归属。
情怀:一种感情,一种寄托,一种希望。
“家国情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在增强民族凝聚力、建设幸福家庭、提高公民意识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
”责任和担当,乃是家国情怀的精髓所在。
当我们专注于亲情眷念、自我圆满,不应忘了民生之疾苦同样关乎自我之荣辱。
更好地兼顾小家与国家,将对家的情意深凝在对他人的大爱、对国家的担当。
一、作文导写“家国情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
中国人重视家,忠于国,家国情怀自古便深深根植于每一个国人的内心深处。
关于“家国情怀”的作文题目,在近几年的中考中越来越多。
可是,“爱国”是一个很宏大的主题,驾驭不好,会导致作文内容空泛,或成“政治课本”的组合摘抄。
那么,对于这样一类主题,可从哪些方面入手呢?1.写身边小事,以小见大“家国情怀”的实现路径强调个人修身、重视亲情、心怀天下。
它既与行孝尽忠、民族精神、爱国主义、乡土观念、天下为公等传统文化有重要联系,又是对这些传统文化的超越。
(获取更多中考满分作文,请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因此,可从身边小事写起,突出自己的意义和价值,结尾处运用抒情议论升华到“行孝尽忠”“家风传承”“爱家爱国”等高度,家国一体,以小见大。
比如写在校勤奋学习的故事,结尾点明这就是为了报答家人,也是为了国家民族的繁荣富强;比如写孝敬父母、尊重长辈的故事,告诉人们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要继承和发扬;再如写疫情期间众多医护人员不畏生死冲锋在前,为我们撑起一片蓝天,赞扬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奉献精神。
2.写家乡风情,反映变迁家乡,是每一个人都魂牵梦请的地方。
家乡的发展变化,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
可写家乡的风土人情,表达对乡土的与眷恋或对文明、对文化的思考;也可写家乡的发展变化,表现国家的富强、时代的变迁。
中考作文的议论文写作技巧中考作文是考试中的重要一环,而议论文是其中一种常见的作文类型。
议论文以观点清晰、论证有力、条理分明为特点,下面将介绍中考议论文的写作技巧。
一、明确角度写作议论文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在选择论点时,可以采取正反两种立场进行比较,也可以选择一种立场进行支持。
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要确保自己的观点清晰明确,同时要有足够的论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
二、深入分析在写作中考议论文时,要对所选择的话题进行深入分析。
这包括对话题的定义、背景、原因、影响等方面的思考。
只有对话题有深刻的了解,才能更好地展开论证和论述。
三、有力论证写作议论文时,要注意论证的方法和手段。
可以通过举例、引用权威观点、列出统计数据等方式来增加论证的力度。
同时,要注意论证的逻辑性和连贯性,确保每个论点都能够有力地支撑自己的观点。
四、条理清晰中考议论文的写作要求条理清晰,要遵循“总-分-总”的结构。
首先明确自己的论点,在文章的开头进行总论述,接着分述每个论点,最后进行总结。
每个段落之间要有明确的过渡句,确保文章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五、语言精准写作议论文时,要注意语言的精准性和准确性。
避免使用模糊的词汇和概念,要以清晰明了的文字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论证。
同时,要注意遣词造句的准确性,确保表达的流畅和连贯。
六、适当运用修辞手法在写作中考议论文时,适当运用一些修辞手法能够增加文章的表现力和说服力。
例如使用比喻、对比、排比等手法,能够更好地激发读者的共鸣和兴趣。
七、多练习最后一个技巧是多练习。
只有不断地写作和练习,才能够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技巧。
可以选择一些典型的议论文题目进行练习,同时可以请教老师或同学,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并进行改进。
通过以上的技巧,相信同学们在中考作文的议论文写作中能够更加游刃有余。
记住,写作是一个需要不断实践和积累的过程,相信通过努力,你一定能够写出优秀的议论文!。
中考议论文写作指导
一、把议论文写鲜活
初写议论文,不少同学极易写人家写过的,说人家说过的,也就是落俗。
其实议论文是时代性与针对性的。
我们常把鲁迅先生写的杂文比作“匕首”与“投枪”,是因为鲁迅先生总是站在时代的最前列,把自己手中的笔当作战斗武器使用。
所以,要让议论文鲜活起来,就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学会从现实生活中“找米下锅”。
第一,关注“时代流行语”。
流行语传递着时代的信息,博动着时代的脉博。
流行语耐人品味,流行语引发思考。
当我们面对下列这样一些亲切的“字眼”: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三个代表、反腐倡廉、解放思想、改革开放、零距离、再就业、我喜欢、亚健康、素质、小康、冲浪、充电、白领、升级、潇洒、组合、奶酪、做秀、下海、另类、反恐、个性……,我们又怎能不为之“心动”?“鲜活”的流行语,自然引发“鲜活”的感触:《生活需要“零距离”》、《中学生更应该与时俱进》、《我说“小康”》、《“组合”的学问》、《我看“我喜欢”》、《“升级”应有度》、《“潇洒”之我见》……,如此写来,文章自然“鲜活”。
第二,登录“社会大广角”。
收看电视新闻,阅读最新报刊,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比如我们在看了“南京冠生园月饼厂因用‘旧馅’被曝光而遭倒闭”、“南京傣妹火锅城用‘回锅油’招待顾客”的系列报道之后,再联想到“广东女孩林海燕在自己垫钱为彩民购买彩票中了518万元大奖的情况下,毅然亲自将中奖彩票送到对方手中”的报道,自然会生发“诚信是为人之本”、“生活离不开诚信”、“生活有诚信”等感慨。
又比如从“马加爵杀人”到“中学生轻生”;从“公交车驾驶员不堪乘客辱骂用刀捅人”到“高考‘落榜生’刀伤10多名小学生”……这接连发生的事件,让我们想到的不仅仅是“治安”、“压力”,而更多的是“心理健康”、“心理教育”这个全社会都得关注的严峻话题。
再比如在看了《教育周刊》上刊载的“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市,有一家儿童餐馆,这家餐馆里的工作人员无论是经理、厨师,还是收银员、服务员,全是6至12岁儿童,他们自己定菜谱,处理财务帐目等,一切不许任何大人插手”和“英国学生在中学毕业后到上大学之前,空出一年时间周游世界,体验人生。
这已成为青少年中的一种潮流,而英国大学一般也会允许学生推迟一年入学”这两则报道之后,我们必然会想到我们中国的教育,且引发对“如何培养我们孩子的独立能力”、“社会如何关注中学生的社会实践”等问题的进一步思考。
所以,走进“大广角”,感触自然颇多。
第三,留意“身边小见闻”。
其实我们身边的一些小见闻,常常是我们议论文写作的话题。
当你面对“同学用脚‘开门’”、“做早操腰身弯不下”、“在校吃饭插队”、“穿着扎眼校服的中学生们在闯红灯”等上述情形时,不可能无动于衷吧?当你听到“不堪入耳的‘校骂’”;当你听到“不伦不类的‘绰号’”;当你听到“动辄出口的‘烦死了’”……,你一定有话要说。
像有些同学据此写出的诸如《我劝同学莫说“烦”》、《“绰号”之风该休矣》、《“插队”非小事》等习作,就非常有针对性。
总之,生活是个“万花筒”,只要我们学会去发现,学会去感悟,那么写出的东西一定是“鲜活”的。
二、把议论文写规范
从同学写作议论文的现状看,有两种情形比较普遍:一是太“杂”,思路不清,表达混杂;二是太“死”,典型的三段式,中间部分是事例的堆砌。
解决问题的办法有没有?有。
那就在于掌握议论文两种基本结构形式,从规范的议论文写起。
一是横式结构。
就全文而言,是非常典型的“总-分-总”结构。
开头引出观点,结尾总结照应,而中间(主体)部分则一般由三个以上的分论点支撑,即从几个方面(或几个角度)分别展开论述,来证明作者在文中所要阐明的观点。
这里要说明的是主体部分用来论述中心论点的几个方面,它们是并列的关系,中间没有主次之分。
所以,这种横式结构,我们又通
俗地称它为并列式结构。
譬如,我们以“幸福”为话题作文,如果以横式结构来写一篇议论文,我们可用“幸福在哪里?”的设问开头;主体部分则从“幸福在劳动者的汗水里”、“幸福在有志者的追求里”、“幸福在无私者的奉献里”等几个方面来展开论述;最后以“幸福无处不在,幸福就在我们的手中”来作结。
由此看来,以横式结构行文,全文的层次显得非常清晰。
二是纵式结构。
如果说横式结构的主体部分由几个并列的分论点支撑,那纵式结构主体部分在展开事理论述时,则是逐层深入的。
很虽然它不是并列推进,而是层层递进。
在论述时,我们既可以按事理的性质,由表及里地展开;也可以按事理的范围,由小到大地展开;还可以按事理的发展,由浅入深地展开。
比如针对学生的“浪费”现象,我们既要跟他们谈谈经济问题,也就是要“算算账”,让他们明白“积小成多”的道理;更要跟他们说说性质问题,一旦“浪费”成习,极易形成“奢侈”的作风,那后果就严重了。
这样的分析,很显然是按照从现象到本质的事理逻辑进行的。
由此可见,采用纵式结构行文,事理层次清楚,文章的逻辑性强。
三、把议论文写精彩
在我们平时的作文练习或检测中,如果是话题作文,不限文体,那绝大部分同学选择写记叙文、写散文,有些同学即便尝试去写想象作文,也不太情愿去写议论文。
原因就在于很多同学都认为议论文很难写出文气。
其实只要我们学会运用一定的写作手段,议论文同样可以写得很精彩。
下面老师就介绍几种在议论文写作中常用的写作手段,希望能对同学有所帮助。
1、运用名言增文气。
在论述时恰当地用上几处名言、警句,文章顿时有了亮色,有了文化气息。
可以说,名言、警句在议论文中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2、运用俗语添生动。
让议论文不死板,变鲜活,适当地运用一些俗语、流行语、歌曲、广告语,引出话题或阐述事理,议论文的语言自然变得生动而有趣。
3、运用比喻巧说理。
在论述时,展开想象,借助比喻,既巧妙说理,又生辉文笔。
比如,在论述“父母溺爱的危害”时,我们可以通过“大树遮庇下的小树长不大”、“屋檐下的小麻雀飞不高”、“温室里的花朵难经风”等一系列比喻的展开,从而很好地达到议论的效果。
4、运用排比长气势。
在析理时,我们可以通过反问等修辞来构成排比;在例论时,我们可以通过系列的短例来构成排比;在结构时,我们可以通过句式一致的段落构成排比。
总之,这些排比句、排比段在文章中的出现,很大程度地增强了文章的气势。
5、运用对比更辩证。
在议论文写作中,要学会运用对比论证。
文中事理与事理的对比,事实与事实的对比,事理与事实的对比,这些对比正反相对,既使说理辩证有力,又使行文曲折多变。
总之,只要我们充满信心,调动一切积极的手段,议论文一定会在我们的笔下生辉。
备注说明,非正文,实际使用可删除如下部分。
本内容仅给予阅读编辑指点:
1、本文件由微软OFFICE办公软件编辑而成,同时支持WPS。
2、文件可重新编辑整理。
3、建议结合本公司和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正编辑。
4、因编辑原因,部分文件文字有些微错误的,请自行修正,并不影响本文阅读。
Note: it is not the text. The following parts can be deleted for actual use. This content only gives reading and editing instructions:
1. This document is edited by Microsoft office office software and supports WPS.
2. The files can be edited and reorganized.
3. It is suggested to revise and edit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company and individuals.
4. Due to editing reasons, some minor errors in the text of some documents should be corrected by yourself, which does not affect the reading of this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