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三年级数学上册 教学进度表
- 格式:xlsx
- 大小:19.29 KB
- 文档页数:5
2022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一、教材分析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毫米、分米、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数学广角—集合(重叠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数字编码)等。
这学期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所以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及空间思维能力是关键。
在教学中加强数学数量关系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审题,提高解题能力。
最后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多寻找方法,使他们乐学,愿学。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一)知识与技能方面1、会正确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
4、会区分和辨认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最新统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和进度表一、情况分析(一)班级情况分析:1、本班共有学生39人,其中男生14人,女生25人,插班生3人;从上学年考试成绩分析,学生的基础的知识、概念掌握还算牢固,口算及乘法口诀掌握还好。
但粗心大意的还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较差。
但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但接受能力不强,学习态度较端正;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
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2、本班级有些同学自觉性不够,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总想偷懒,不做作业或者抄别人的作业。
今后首先还是加强学习习惯培养,如学前的预习、课后的复习等。
在书写上还要继续提高要求,只有让学生在认真书写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认真思考。
因此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习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二)教材分析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毫米、分米、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数学广角—集合(重叠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数字编码)等。
这学期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所以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及空间思维能力是关键。
在教学中加强数学数量关系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审题,提高解题能力。
最后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多寻找方法,使他们乐学,愿学。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进度表第一周
- 单元一:数到三十
- 研究目标:能够认识并准确读写数字0-30,并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 授课内容:
- 数字0-10的认读和书写
- 数字11-20的认读和书写
- 数字21-30的认读和书写
第二周
- 单元二:算一算
- 研究目标:能够进行简单的数加法和数减法,并运用在实际问题中。
- 授课内容:
- 数的加法(1-10)
- 数的减法(1-10)
第三周
- 单元三:认识面的简单图形
- 研究目标:能够认识和命名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并能够描述它们的特征。
- 授课内容:
- 圆的认识和命名
- 正方形的认识和命名
- 长方形的认识和命名
- 三角形的认识和命名
第四周
- 单元四:三位数的认读和运算
- 研究目标:能够认识并准确读写三位数的数字,并能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
- 授课内容:
- 三位数的认读和书写
- 三位数的加法运算
- 三位数的减法运算
第五周
- 复与测试
*以上为初步计划,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教学进度可能会有所调整。
请及时关注学生掌握情况,合理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
*。
三年级上册数学学科教学计划一、两个班的学生数学学习情况分析经过上学期的期末考试发现两个班的数学学习能力相差不大,主要是301班的后进生的数量大于304班的后进生的数量,后进生的成绩直接影响班级的整体成绩,所以这回304班的数学平均分高于301班。
所以,本学期强抓猛抓两个班的后进生的数学成绩成为了我主要的任务。
二、教学内容与目标本册教学内容: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观察物体、加与减、乘与除、周长、乘法、年月日、认识小数。
(一)数与代数1.第一单元“混合运算”(乘加、乘减、除加、除减、加减混合以及两步有括号式题)。
结合实际情境,使学生体会到要遵循“先乘除、后加减”及“先算括号里面的”运算顺序,能根据这些运算顺序计算有关问题,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第三单元“加与减”结合具体情境,探索计算万以内加减法及连加、边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养成对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进行估计的习惯;能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第四单元“乘与除”在这个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百以内)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
结合具体情境,感受乘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正确地计算。
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4.第六单元“乘法”在这个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和连乘。
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列出乘法算式,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5.第七单元“年、月、日”本单元主要学习年、月、日的有关知识。
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平年、闰年,能判断平年和闰年。
体会引入24 时记时法的必要性,认识24 时记时法。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一、情况分析(一)班级情况分析:在通过了两年的数学学习后,学生在数学大体知识、技术方面大体上已经达到必然的水准,对学习数学有着必然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
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
可是一部份学困生在碰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
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表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
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大体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维持,并慢慢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取得的乐趣中。
再加上有一些厚爱生的基础比较差,计算能力、思维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数学学习中的良好习惯还有待于增强,对于这些学生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育孩子的良勤学习习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访良好的学习方式,采用各类鼓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二)教材分析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之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名数,分数的初步熟悉,四边形,千米和吨的熟悉,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一、改良笔算教学的编排,表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育学生的数感。
二、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增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育。
4、提供丰硕的现实学习素材,表现知识的形成进程。
五、慢慢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一)、知识和技术方面一、会笔算.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熟悉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份的名称,初步熟悉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熟悉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量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及进度表》一、前言作为三年级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册数学教学计划及进度表的制订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选择、课时分配、进度控制等方面展开全面评估,为校方和教师提供可供参考的建议。
二、教学内容安排1. 数的认识在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中,数的认识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囊括自然数的认识、数的顺序填充、数的顺序比较等。
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导学生掌握数字的概念,加深对数的理解。
2. 加法和减法加法和减法是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
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实际情境,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掌握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
3. 长度和时间三年级上册数学还涵盖了长度和时间等内容。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测量活动和时间计算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长度、时间等概念,掌握长度单位的换算和时间的读写。
4. 图形与分数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还包括了图形和分数的教学内容。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几何图形的认识和分数的初步了解,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方法选择在三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除了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外,还可以结合教学游戏、小组合作学习、实践操作等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四、课时分配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教师需要合理分配课时。
在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合理安排每节课的时间分配,确保每个知识点都有充分的时间去讲解和学习。
五、进度控制在教学的过程中,适时地对教学进度进行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反馈、作业表现等方式,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进度,确保教学效果的达到。
六、总结和回顾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及进度表的制订需要全面、深刻地考虑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选择、课时分配、进度控制等方面。
只有在这些方面都能够做到恰如其分地考虑和安排,才能够为教学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撑。
七、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三年级数学教学的写手,我认为数学教学计划及进度表的制订是一个需要细致思考和周密安排的过程。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精选6篇)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精选6篇)光阴如水,老师们的教学工作又将有新的目标,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教学计划了。
怎样写教学计划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篇1一、情况分析(一)班级情况分析:在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习后,学生在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
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
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
对于这些数学学习中的良好习惯还有待于加强的学生,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习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二)教材分析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一)、知识和技能方面1.会笔算.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