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树成荫 意大利歌曲 降e调 五线谱
- 格式:pdf
- 大小:82.19 KB
- 文档页数:5
基于亨德尔《绿树成荫》巴洛克美学特征分析作者:刘庆华来源:《北方音乐》2015年第17期【摘要】在巴洛克时期,欧洲从中世纪过渡至古典主义,该时期有着自身独特的魅力。
在这个时期内,人们并不在盲目听信中教,音乐也不再是以宗教音乐为核心,人们的思想感情开始得到解放,并出现了“人文主义”新思潮。
为此,笔者从简述巴洛克时期的相关内容入手,重点探究在亨德尔《绿树成荫》的基础上巴洛克时期的美学特征。
【关键词】美学特征;巴洛克时期;亨德尔引言亨德尔作为巴洛克时期的一位优秀作曲家,其一生都在为歌剧声乐努力着。
亨德尔的音乐作品并不浮华,更多的是表现出了崇高的人文气质以及天籁般美感,提倡的是内在品质。
其中《绿树成荫》选自亨德尔的作品《塞尔斯》。
一、巴洛克时期在西方音乐史上,巴洛克时期作为重要的历史时期,其是以意大利歌剧的诞生作为主要标志,而意大利歌剧中的优秀曲目流传至今,成了全球音乐中的古典艺术瑰宝。
这些歌剧曲目在全球声乐作品中占据一席之地,虽然有着较悠久的历史,但是依然能够从这些歌剧作品中分析出其鲜明的主题特征,即人文特征,流畅、优美的旋律声部,淳朴、简洁的钢琴伴奏织体、柔美的歌曲风格。
这些都使得意大利歌剧被全球爱乐人士所珍爱,并成了声乐教学中重要资源[1]。
在葡萄牙语中,“巴洛克”指的是“不规则的珍珠”,开始被用于建筑领域术语,直至后来才逐渐被用于音乐等其他艺术领域中。
在西方音乐史上,将1600年歌剧诞生直到1750年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去世,这段时间作为巴洛克时期。
这也是早期音乐过渡至近代音乐的时期。
在巴洛克时期,出现了亨德尔、蒙特尔、卡奇尼等一批优秀的作曲家。
这些作曲家所创作的意大利歌曲,在表达出当时先进思想的同时,在声乐写作技巧方面有了较多的改进,并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声乐听觉享受,为艺术歌曲古典美打下了美学基础。
在巴洛克时期,音乐曲目呈现出豪华装饰、精致细腻的风格特色[2]。
二、在亨德尔《绿树成荫》的基础上研究巴洛克的美学特征(一)人文主义的具体表现在巴洛克时期,多数人的思想已经开始觉悟,并开始反对君权主义,反对神授制度,充分尊重人们的主权。
2020-08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世界文艺浅谈意大利古咏叹调之于声乐教学的意义易浩东(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音乐学院,重庆401120)摘要:意大利是“美声唱法”的故乡,在经历过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后西方社会的艺术家开始将艺术创作的视角从“神”转移到“人”,歌剧艺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
最初的“美声唱法”是为适应歌剧艺术的表演而确立了一系列发声原则和美学标准,这些原则和标准是后世声乐学科发展的基石。
在声乐教学中,我们常用意大利早期的古咏叹调作为声乐入门者的教学曲目,本文试从声乐教学的角度探究学习和演唱意大利古咏叹调的意义所在。
关键词:古咏叹调;声乐教学;美声唱法中图分类号:J65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0)24-0050-02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24.034一、意大利古咏叹调(一)意大利早期歌剧的诞生与发展十六、十七世纪的欧洲,正值思想、文化的剧变当中,文艺复兴及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文艺界带来新的创作思潮。
歌剧艺术正是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背景下诞生的。
歌剧的前身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悲剧”艺术———这是最早的音乐与戏剧相结合的艺术形式,除此之外,中世纪的教仪剧、文艺复兴时期的牧歌剧、意大利宫廷的幕间剧等艺术形式可以看作是歌剧艺术的直接前身。
歌剧正式诞生于1600年前后的佛罗伦萨,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部的歌剧是由佩里和卡契尼作曲、利努契尼作脚本的《尤丽迪茜》。
这种新奇的艺术形式自诞生起便开始风靡整个意大利,并迅速蔓延至整个欧洲。
早期歌剧诞生后,当时的作曲家们都开始对这种体裁进行创作,其中蒙特威尔第、斯卡拉蒂、吕利等音乐家为早期歌剧形式上的完善和歌剧艺术的发扬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蒙特威尔第的创作被认为是文艺复兴晚期通往巴洛克时期的一座桥梁①。
他创作的歌剧《奥菲欧》在吸收了最早歌剧的成果后,将戏剧性和音乐性提升至新的高度,成为早期意大利歌剧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部。
天籁童声JackieEvancho亨德尔绿树成荫Jackie Evancho,2000年4月9日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古典跨界唱法的著名童星,于2010年8月10日在美国达人中第一次惊艳登场,Jackie Evancho是初筛选时海选投票的第一名,用女高音演唱普契尼歌剧咏叹调经典“O, Mio Babbino Caro”而一鸣惊人。
这首歌来自于《歌剧魅影》,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个小女孩那就是“不可思议”,英文的话“amazing”!没有污染过的纯真歌喉,带给你天使般的温暖与宁静。
作者亨德尔(1685-1759)是巴罗克时期的作家,在其浩瀚的作品中最有价值的是歌剧与清唱剧,其中《绿树成荫》选自于歌剧《赛尔斯》,赛尔斯是波斯国王,他背弃自己的未婚妻,爱上自己兄弟的恋人,于是千方百计拆散他们。
最后阴谋暴露,有情人终成眷属,《绿树成荫》是赛尔斯的一个唱段,赛尔斯虽然行为丑恶,但亨德尔仍给予他优美的唱段,他看到庭院中绿树成荫,不由地用歌声表达出了赞叹,二是准确地朗读单词,理解词意和句意,三是研究音乐和演唱方法。
此曲从开头Frondtenete…到…austrorapace为Reaiativo (宣叙调),在节奏上尽管给人以自由的感觉,但这种自由是在准确节奏内的自在感,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要尊重作者的意图,卡好节拍,叙述性地歌唱,后半段从ombramai…到soavepiu为aria (咏叹调),速度为latgo(广板),速度较慢,要求气息控制均匀,用抒情性的声线去演唱,要把享德尔音乐那种雄壮,从容不迫,堂堂正正的气度表现出来。
在亨德尔卷帙浩繁的创作中,有一首因其速度记号而被人们称之为《广板》的抒情性唱段咏叹调,流传十分广泛,它是亨德尔第二次去意大利实地考察意大利歌剧创作中呈现的新风格。
在他终身所侨居的英国所完成的一系列意大利式歌剧之一——《赛尔斯》中的一个咏叹调。
这部歌剧成稿于他中风复员后的1738年。